⑴ 陶秀蘭:做傳達斑斕的天使
美能生自信,自信促成功。女人天生都是愛美的,而現代女性地位的提高,也讓她們有更多時間、更多勇氣,去追求美麗。擁有一頭烏黑的秀發、迷人的雙眼、傲人的身材……這些,都是女人極力追求的美麗特徵。與此同時,擁有一手漂亮的指甲,也成為很多女性美麗的特徵。談起美甲行業,就不得不讓人想起江西美甲業的領頭羊企業——佟鑫娘。
近日,本網記者專程采訪了江西佟鑫娘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佟鑫娘美甲國際連鎖總部
董事長陶秀蘭女士。現年43歲的她,她非常隨和,喜歡穿旗袍,身上既有事業型女人的成熟與睿智,又洋溢著現代都市女性的自信氣質。在記者面前,她打開了話匣子,飽含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奮斗歷程。當話題切入到美甲時,陶秀蘭的眼睛裡,明顯閃現出一種亮麗的光芒,看得出來,她對這個行業,投入了非常深的感情。
夢想之美、從鄉村飛出的金鳳凰
陶秀蘭出生在南昌市新建縣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她就是一個非常愛美,同時也是個非常勇敢的女孩子。學生時代,陶秀蘭的語文和英語特別好,是個文科尖子生。
讀中學時,學校組織過一次演講比賽,陶秀蘭踴躍報名參加了。當時,所有參賽學生都是拿著稿子演講,和他們不一樣的是,陶秀蘭是脫稿演講,完全即興發揮。這場以《我的夢想》為主題的演講,她發揮得非常精彩。她贏得了全校第一名,獲得了校長的高度表揚,老師們對陶秀蘭表現出來的那種勇敢、自信、和從容不迫,都非常欣賞。
高中畢業以後,由於家庭貧困,陶秀蘭就直接參加了工作,她打過工,也自己做過小老闆。
初涉社會那段時間,陶秀蘭還擺過地攤。1992,她跟隨親戚來到福建廈門找工作,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陶秀蘭的舅舅慫恿她去擺地攤,「擺地攤成本很低,弄得好,一天能賺一兩百塊錢呢!」一兩百塊錢一天,這對剛踏入社會不久的陶秀蘭來說,可以說是個非常誘人的數字。於是在舅舅的影響下,她也從批發市場上進了一些小包、圍巾、女生飾品等東西,在街上擺起了地攤。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陶秀蘭的攤位生意非常差,整整一個月都沒賣幾樣東西。這讓她非常郁悶。
後來,她認真總結了問題,換了位置,調整了貨源,也改善了物品的美觀度。果然,第二個月生意就好了很多,賺了好幾百塊錢。這次經歷讓陶秀蘭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它讓陶秀蘭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努力付出,真誠對待顧客,不斷創新經營思路和方法,才能真正把生意做好。
那段時間她先後做過服務員、賣過菜、賣過水果……,但是,都不算很順遂。她也感覺,那些工作,也都不是她真正熱愛的興趣所在。就在最迷惘的時候,她遇到了她人生中的導師,也就是她後來的愛人林先生。
林先生是廈門當地非常有名的美容專家,他告訴陶秀蘭,美甲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大有可為。陶秀蘭也深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們越來越勇於追求美麗。陶秀蘭下定決心,認真向林先生學習美甲技術,同時,在廈門其他美甲名師那裡,也非常用心地先後學習過。逐漸地,陶秀蘭掌握了一手精湛的技術。在林先生的鼓勵支持下,她勇敢地回到了南昌,開啟了她的美甲創業生涯。
事業之美、用心詮釋人格魅力
1998年,陶秀蘭在南昌開的第一家店,是在和平大酒店旁邊。當時,門店經營的主要業務,是代理經銷「如萊士」、「羅絲蘭」、「流星美」等品牌的美甲產品,但是經過陶秀蘭的努力開拓,產品銷量上去以後,那些廠家卻亂發貨,導致南昌市場非常混亂,嚴重損害了陶秀蘭的利益。
此時,陶秀蘭深感做別人的產品代理商不是長久之計,她必須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於是,她開始轉型專攻美甲服務這個領域,她用自己名字的首字母為門店取名為「TXN」,考慮到讓消費者方便好記,她又為門店取了個富有傳統文化韻味的中文名——佟鑫娘。佟鑫娘第一家門店剛啟動美甲服務業務時,由於缺乏經驗,沒有什麼顧客,天天幾乎門庭冷清。沒顧客、缺技師、不知道怎麼解決售後……一系列殘酷的現實問題,考驗著陶秀蘭。
但倔強不服輸的陶秀蘭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她尋找到症結所在,就雷厲風行地進行整改。沒有顧客,她就不辭辛勞,親自帶領店員去周邊小區發傳單、做活動;缺技師,她就砸下重金聘請,為了招到能力好的技師,她不惜花3000多元的高工資去聘請。
「當年南昌的工資水平非常低,我弟弟博士畢業出來才800塊錢一個月,那時候,我就敢花3000多的月薪去請技師,你想想我做事業的決心有多大!」陶秀蘭語氣堅定地對記者說。「做事情一定要有超前意識,要敢為人先,僅僅從高薪招人這一點上,你們就可以看出我做事情會成功,肯定有過人之處!」
很快,在陶秀蘭的用心經營下,第一家店扭虧為盈,生意變得非常火爆。門庭若市,顧客一波又一波,幾乎把門檻都踩破了。看著自己辛勤努力贏來的結果,陶秀蘭更增添了前進的動力。
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勇於創新,是陶秀蘭事業順利成長的「寶典秘籍」。第一家店的成功,讓她信心倍增,很快,她就想到了開連鎖店,擴大規模和品牌效應。於是,第二家店,第三家店……接二連三地,陶秀蘭一鼓作氣開了七八家店。看到佟鑫娘生意特別火爆,一些投資人,甚至顧客,紛紛要求加盟這個品牌陣營中來。截止到現在,佟鑫娘已經開設了17家門店,身影遍及南昌、萍鄉、豐城、九江、瑞昌等地。
人才是企業致勝的關鍵,在把事業做大的過程中,陶秀蘭深深明白著這個道理。所以,自始至終,她在請人、留人、吸引人這些方面,是花了巨大心血的。佟鑫娘的技師工資,遠高於南昌同行的水平,平均月薪在6000元以上,技術好、業績好的員工,甚至能達到3—5萬一個月。在她公司做飯的阿姨,因為菜好得好、工作敬業,除工資外,陶秀蘭都每年給兩三萬年終獎獎勵給她。而一些優秀的一線員工,陶秀蘭更是給到高達10萬的年終獎福利。
「財聚人散、財聚人散」——正是本著這樣慷慨大方的用人理念,陶秀蘭吸引了一批最頂尖的經理人和美甲技師,緊緊圍繞在她身邊。
為了把事業做得更強更大,陶秀蘭設計了一種更有激勵性質的制度——事業合夥人制度。佟鑫娘旗下的
⑵ 千島湖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千島湖有梅峰觀島、龍山島、清心島等景點。這是一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地方。有你想感受的自然,有你想觸摸的湖泊。去千島湖玩。
對於江南的印象,就像一個婀娜多姿的女子,從容不迫。青石板路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沉澱。說到杭州,幾乎是家喻戶曉。說到千島湖,至少有50%的中國人聽說過,但說到獅城,相對來說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對於獅城,唯一的印象來自於《國家地理》發表的一組沉睡在千島湖底的水下古城圖片。令人震驚的是,很多牌坊、房屋、院牆依然屹立不倒,沒有腐爛。陽光透過水面,像一道道佛光覆蓋其上,栩栩如生,栩栩如生。1959年,為修建新安江水電站,石城、鶴城兩座古城,以及27個鄉鎮、1000多個村莊、30萬畝良田全部沉入千島湖底,29萬人遷居他地。這座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獅城古城,依然沉睡在千島湖的湖底。
我們沒有機會再見到你,但幸運的是,2016年,它坐落在離獅城原址最近的姜家鎮,總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文淵獅城再現了水下千年獅城的原貌,展示了古城的所有文化,如傳統手工藝、非遺項目、民俗和節日。在這里,可以一灣看千島湖,也可以一碟吃。
清晨,敲開奎文塔的大門,登上塔頂,千島湖盡收眼底。碧波萬頃上青翠的小島,灰瓦白牆點綴的千年古城,靜得讓你對眼前的美景垂涎三尺。我只想再看一眼。
這里是千島湖,這里是姜家鎮,這里是文淵獅城!
-出發前的准備-
1.關於交通:
a)自駕:杭州-文淵獅城(約3.5小時):杭黔高速-千島湖支線-春凱線;上海-文淵獅城:滬杭高速-杭州北高速-杭州南立交-杭州新景-千島湖支線-春凱線;南京-文淵獅城:寧杭高速-在「杭州南庄兜出入口」,直接上杭州繞城高速-蒲元出口-杭新景高速-千島湖支線。
b)班車:可以從杭州坐大巴到千島湖,包括九堡、杭州東、杭州西、杭州北,大概2.5個小時,然後轉江家鎮。
c)跟團:最簡單方便。
2.關於天氣:很奇怪。這個季節的浙江,白天其實比廈門還熱,溫度高達30以上,防曬很重要!但是晚上溫度下降到18左右,早晚溫差大概在10度以上。所以建議帶一件薄的長袖,可以防曬禦寒。
3.關於酒店:這次入住綠地集團旗下千島湖文淵獅城鉑睿酒店(預定鏈接:http://hotels.ctrip.com/hotel/5099512.html)
4.關於裝備:還是入門級的尼康D5200,18-140尼克爾鏡頭和35 1.8定焦頭,小米note2,gopro black5。
-追溯到獅城,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
姜氏家族是一個底蘊深厚的文化勝地。獅城——,千年古城,沉默在千島湖江家水域。這里曾是古代遂安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今天淳安文化遺產的發祥地之一。唐武德四年(621),遂安縣遷至烏石山,因背靠烏石山,故又稱獅城。由於水陸交通便利,獅城曾是杭徽古商道上的重鎮,被譽為「浙西小天府」。千島湖早已聞名中外,但湖底的兩座千年古城卻鮮被外界提及。1959年,由於新安江水電站的建設,「獅城」和「鶴城」,由此在漢開始
這座水下古城仍靜靜地在碧波下,而文淵獅城坐落在中國千島湖最美的湖灣——姜家鎮。重現淹沒千島湖底60多年的水下古城。造型各異的獅子,復古的街頭,帶你走進千年新安文明。
-獅城慢時光,再現流淌千年的文化底蘊-
獅城獅城,獅子是這里的主角,因烏石山而得名。古代百姓家辟邪獅子的來歷在這座城市裡隨處可見,各種獅子或威武、或庄嚴、或天真、或可愛。
牌坊是中國特色的建築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美德、忠孝而豎立的建築。斑駁的光影,雕梁畫棟,美麗的景色,總是吸引著人們流連忘返。就像文淵獅城的這些拱門一樣,它們是遊客和攝影師的必備之物。每一座牌樓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就像這座沉睡湖底的獅城,在默默訴說著。
青石板古韻的街道,兩個板塊的建築是典型的徽派風格,馬頭牆,小青瓦,穿著旗袍古裝的商賈藝人走在上面。這一刻,你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彷彿回到了民國時代,日日夜夜,慢慢走著。
——醒獅文淵,新安文化的傳承——
刺綉作坊,唱歌,皮影戲,酒窖,新安文化的傳承,在這里你都可以一一體驗。有時間的話,在秀場車間做個刺綉也是很不錯的,也可以站在街邊聽個小曲,很愜意。晚上,還有小酒吧供娛樂。
獅城當然也離不開舞獅。現在景區每天安排三場獅王秀。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我們看到的單一舞獅不同,這里是國際獅王大賽的舉辦地,因為我們欣賞了多種多樣的舞獅表演。原來你是這樣的獅子王!
看教會會議,民國快閃等。全天穿插表演。累了可以去舞台上看個表演。當你又餓又渴的時候,有很多街頭小吃可以選擇。
燒香,點蠟,跳加官;畫畫,膜拜,祈求平安。這些罕見的古代端午節祝福儀式可以在這個端午節期間在文淵獅城體驗。
這里上演千人祈福大典,威嚴的公爵,婀娜多姿的貴婦。祈福儀式從東街大門開始,三柱香頂天。然後沿著文淵獅城東街巡遊到北門,宮女會在這里撒米,寓意驅邪避凶。一路上,你將與遊客和沿街商店互動,並呈現愛之艾葉。
在北廣場的牌樓前,舉行了驅邪祈福儀式。天師鍾馗上演霸氣五毒斬首,宮女表演升旗舞,再現古代端午祈福大典盛況。香台上的貢品也是古代祭祀的完整樣品,大豬頭特別顯眼。畫額,端午節用雄黃塗抹小孩額頭的習俗,雲朵可以驅除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孩子額頭上畫「王」字。一種用雄黃驅毒,一種用老虎(「王」形似虎額,虎為百獸之王,因用來代替老虎)辟邪。祈福儀式結束後有鍾馗畫量,在場遊客積極參與,希望健康吉祥一整年。
如果你想了解獅城的前世,那就來城牆下的獅城歸來亭,有著獅城家族的老照片和生動故事,帶你走進那些獅城歲月。
-登高望遠,獅城一覽無余-
如果你想看完整個獅城,爬文淵獅城外的奎文塔是最好的選擇。奎塔是古城遂安的三塔之一(另外兩塔是祥雲塔和紅山塔
2011年,遂安海關鎮姜家鎮建成。為了再現被淹沒的隨安古城,姜家鎮修建了獅城博物館,奎文塔以1: 1的比例再現。第一天晚上,我參觀了奎文塔。已經太晚了。塔門緊閉,夜晚的奎文塔卻在燈光下更加顯眼。
第二天早上我又去了。本來,奎文塔八點半才開門。塔下獅城博物館的大叔聽說我遠道而來,提前給我開門。奎塔面向千島湖,背靠白琴湖,登塔。已經是:塔上最高一級,懷抱月光,欲為文開一境界;佛在不遠處,剪雲枕的夢想早已實現。
第一篇文章的全景就是在這里拍的。八點多陽光溫柔。你只有小心翼翼地踱步,靜下心來,感受這千年後的相遇。
——重生的千年古城,一盤吃掉千島湖——
文淵獅城再現了水下千年獅城的原貌,將古城內的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風情、節慶活動等所有文化都打造成場景。在這里,可以一灣看千島湖,也可以一盤吃。
這里的食材來自姜當地的農場,採用地道的當地烹飪技術。景區內有逸夫春、十八碗、江百味餐廳,街邊還有小吃攤等地方美食供你選擇。
百威,寬敞的大堂給人一種海浪中的既視感。
位於千島湖畔,當然是千島湖有機魚頭第一。有機魚千島湖是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第一條有機魚,也是全國第一個有機魚養殖基地。被稱為有機魚,吃補品長大的,是因為千島湖的有機魚是野生的,自然生長,不吃任何飼料。此外,千島湖是中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那裡有數千公頃的松林。每年春天,松花粉散落滿山。這種滋陰壯陽的松花粉,為千島湖的有機魚提供了一種天然滋補品。所以千島湖的有機魚不僅好吃,還是很棒的滋補品。
這樣釣上來的魚,經過簡單的熬煮,立馬味道特別鮮美,尤其是湯,真的是我這些年嘗過的最簡單但是最美味的魚湯了。它不僅沒有河魚通常的土腥味,而且非常甜,質感很強。按照我們平時的經驗,魚湯好吃,魚肯定是柴火,因為營養成分都流失在湯里了。但神奇的是這魚一點都不澀,肉質超級鮮嫩。一大碗端上來就散了。
來到浙西,也推薦嘗試「十八碗」這道菜。據說這道菜是有典故的,但是明朝的首輔魯尚回老家的時候,皇帝給他安排了一個廚師隨行,好讓他感謝鄉親長輩。村民那麼多,他苦苦思索,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誠意。後來,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位村民還剩18位老人,於是他請御廚設計了一桌18道菜,以表達對村民和長輩的感謝。後來這個待客規范一直沿襲下來,成為浙西待客的最高標准,被稱為「十八碗」。菜餚沒有什麼稀奇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但它的意義在於它背後的內心和感恩。而且因為食材新鮮正宗,也特別入味。
-文淵博瑞,行走在山水之間的高端度假酒店-
「船在碧波中航行,人在畫卷的世界裡旅行」,我認為這是對千島湖文淵獅城鉑麗酒店最好的描述。
文淵千島湖獅城鉑麗酒店是由綠地國際酒店管理集團運營管理的集徽派建築、養生度假、文化休閑於一體的別墅群。酒店的大堂透露著濃濃的徽派風情,所有的服務員都穿著頗具民國韻味的服飾,讓酒店從一開始就帶著一些古韻,與文淵獅城相得益彰。
在縱橫交錯的小巷裡,在獨棟別墅的躲藏期,水道縱橫交錯,冷水巷、青衣巷、長灘溪那些只有在畫里或電視里才出現的佛的小巷,不經意間就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這樣的環境里,穿著旗袍,打著油紙傘,走在時期里,那一刻,我的心格外安靜。江南古鎮的魅力,千年獅城的底蘊,歷史的積淀,造就了今天的美麗。
華燈初上,掛在各家村舍門前的燈籠悄然亮起,映著依舊漆黑的天,平添了幾分嫵媚。
推開這扇木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私人小院。
木門,燈籠,鐵條,輕輕推開木門。首先,一個樓梯通向二樓。房型位於獨棟別墅二樓。
在二樓的拐角處,起初有一個迷你酒吧。冰箱里的飲料和茶是免費的。
再往裡,有一張2米的大床。據說酒店所有房間都是大床房,很神奇。床很軟,走了一天,靠在上面很舒服。
床的一側還有一個長條座椅,可以泡茶看書。下棋也是不錯的選擇。並提供迎賓水果,很甜。
可以說衛生間是酒店近幾年最大的一個了。梳妝台和儲物櫃都很大,配有各種洗漱用品,包括熨燙。衛生間也有浴缸,舒服的洗澡也很好。
伊瑞全日餐廳的早餐採取自助餐的形式。整個餐廳也是古色古香。早餐相當豐富,有蛋糕、粥、熱菜、牛奶等等,我最喜歡一碗熱騰騰的面條。
亞洲最大的無邊泳池,徹底觸動你心靈的藍色。
除了典雅古色的徽州別墅客房,鉑麗酒店還擁有亞洲最大的無邊泳池!炎炎夏日,沒有什麼比跳進涼爽的游泳池更讓人神清氣爽了!那些懸浮在城市之巔,或穿越歷史長河,或立於絕壁,或融於大海的無邊泳池,是無數人心中的人間天堂,鉑瑞酒店的無邊泳池就在千島湖畔。最後的張全景,大海和天空是一樣的。就算不下水,靜靜凝視眼前的美景也是醉人的。
碧池湖的這一邊,沒人的時候,湖水平靜如藍寶石,醉卧千島湖畔,我甚至不忍心打破這份平靜。
這個泳池適合所有情侶和閨蜜,而我只想和你手牽著手,走在千島湖畔,看看這美麗的風景。
游泳池外,是千島湖。清澈的水令人陶醉。據說能見度可以達到10米。難怪能出這么好吃的千島湖有機魚。千島湖白天是藍色的,在太陽落山的那一刻,微微泛紅的霞光將湖面染成了紫色,更加醉人。
還看了一場精彩的水上表演,水柱翻騰,令人嘆為觀止。
一池碧水之下,有一座神秘的古城。任歲月流逝,一切都過去了,依然完美。
在無盡的時間里,
你沉默不語;
在流動的藍色波浪中,
你藏起來了,悄悄地。
放下世俗的事情,
來來去去,周而復始。
如果時間不老,如果你還在這里,
管他呢,前世今生。
說,去這個千年之約,
我把我的興奮和喜悅託付給你。
在千島湖畔,探索獅城,
沖破惱人的障礙,邁著悠閑的步子,
去見一個剛睡醒的女孩。
5月初的一個中午,大家在吐槽食堂吃紅燒魚頭的時候,不知道誰提出要組團去長潭水庫吃魚頭,於是出去組團吃魚頭的想法就在我們組扎了根。
幾天後,該部門工會發布了上半年的旅遊線路,其中一條是千島湖。為了吃到好吃的魚頭,我們一行八人一拍即合,報了千島湖。
在旅行社的大巴上坐了五個多小時,車上的人都開始抱怨「怎麼還沒到」,「海上小島多」,一個稚嫩的聲音從前排傳到我後座的耳朵里。一開始我以為是同事的孩子和家長說了pad里的視頻。直到坐在旁邊的同事拉開窗簾說:「終於來了,風景真美,水真清。」我抬頭向外望去。原來,車子一直行駛在新安江大橋上,橋的兩邊是碧綠的湖泊,湖中有幾個小島的頭。導游也開始接麥,給我們介紹千島湖。她說,「千島湖位於杭州西郊淳安縣,東距杭州129公里,西距黃山140公里。是長三角的後花園。湖中有1078個翡翠島,是世界三大千島湖之一」
千島湖
首先,在千島湖游泳
1.森林氧吧
午飯後,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第一站,森林氧吧。
森林氧吧
森林氧吧位於千島湖東南湖區。到了景區,首先看到的就是用木樁搭建的「千島湖森林氧吧」的門匾。木色的木板和綠色的字體與後面的景點相得益彰。
進入景區,就感覺置身於一片迷你森林。景區內樹木鬱郁蔥蔥,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小石橋與時而蜿蜒時而飛流直下的溪流相依相偎。雖然是炎熱的江南六月,但在景區內,氧吧似乎自帶製冷功能,讓人感覺特別涼爽。走近小溪,無數負氧離子吹在我們臉上。難怪同行的小朋友都說「這里的空氣真甜」。至今,我看照片,寫游記的時候,耳邊還能聽到溪水流動的聲音。
走累了,可以在路邊的石凳上或者茶館里打個盹。下山的時候也可以選擇走,草滑或者滑梯。當然,後兩種是要付費的。
氧吧里的瀑布
2.文淵獅城
第二天一早,我們到達了第二站,獅城。
獅城
史書記載:獅城因位於遂安縣北部的烏石山而得名。古稱「浙西小天府」,曾是新安江上徽商商路的樞紐。
1959年,為了修建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新安江斷流,淳安縣、遂安縣開始蓄水。從此獅城和鶴城沉入千島湖底。千島湖上的1078個小島,是當時被淹沒的山脈露出的山峰。
為了紀念古獅城,余念春走訪了很多當初搬走的老人,結合古城資料和潛水員的水下考察,還原了古獅城的原貌。如今,古城的原始模型被放置在獅城博物館。據說潛水員發現的湖底古城完好無損。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或許能在湖底探訪1959年的古城,遷出的獅城原住居民或許還能憑記憶找到自己的家園。
水下獅城原貌
博物館邊上,原來的古城,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在舊址上重建。我們過去還在建設,估計下半年就對外開放了。
這座塔俯瞰新建的獅城
3.龍川灣
逛完獅城,我們來到附近的碼頭,坐輪渡去對岸的龍川灣景區。渡船將帶遊客繞湖一周,然後把他們送到對岸的碼頭。
龍川灣濕地一角
龍川灣位於千島湖西南湖區,尚未完全開發,距離千島湖鎮較遠,所以遊客較少,比較安靜。
從碼頭到景區,可以選擇沿著湖邊蜿蜒的山路走,也可以坐免費的電瓶車。當然,累了也可以攔下路過的電瓶車。
龍川灣盤山小巷
龍川灣實際上是一個未開發的濕地公園
到了千島湖就不需要在綠道上騎車了,所以導游在我們行程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為我們安排了一次綠道騎行。
千島湖綠道
千島湖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騎行勝地」,這里的紅、綠、黃、藍四種顏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還修建了環湖自行車道。綠道沿線有很多自行車租賃點,每隔十幾二十公里就有驛站、觀景台、茶館等配套服務設施。
整條綠道有160多公里長,我們選了其中的一小段。騎著自行車,迎著微風,看著湖光山色,全心全意穿梭在大自然中。
第三,在千島湖吃飯
千島湖的特產是魚頭。到了怎麼能不吃呢?更何況我們來這里是為了魚頭。晚飯時間充裕,所以我們選擇一個人吃飯。
千島湖最有名的魚庄,不僅出名貴(魚頭688元),也不排名。好在秀水廣場,包括獅城所在的姜家鎮,都是魚味館。我們選擇了人多的餐廳,點了魚頭和其他配菜。其中在秀水廣場遇到一條近12斤的肥魚,讓老闆做一條魚吃三條。魚頭的美味無法用語言表達。請自己看圖。Ps,建議盯著店,把魚殺進鍋里。
三菜燉魚頭湯。
魚伊三吃之多椒魚頭
伊三赤芝紅燒魚
⑶ 羌族有什麼習俗
習俗
1.節日
羌族重視春節。春節又稱「過大年」,是羌族人家團年的重要日子。從農歷臘月二十三起,家家戶戶就要掃塵、敬灶,備好豐盛的年貨。除夕之夜,要燒豬頭肉敬獻祖先和神靈。全家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團年飯,再圍坐在火塘四周守歲。一般初一不勞動,不走人戶。初二以後開始親戚朋友之間的走訪。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舉辦各種娛樂活動。
此外,羌族還要過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但最有特色的,當數羌歷年、祭山會和領歌節。
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即「吉祥歡樂的日子」。又稱」過小年」。原是在秋天收獲糧食後,祭祀神靈和祖先,向神還願的重大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各地歡慶的時間不一,一般為三到五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初十。主要的活動是還願敬神和吃宴席。羌歷年在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停止。1988年恢復,成為羌族人民共同的節日。在羌區各地,每年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祭山會是羌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轉山會、塔子會、祭天會、山王會、山神會或者碉碉會。是羌族對代表著天神、山神等諸多神靈的白石神進行祭祀的活動,也是人們祈求保佑來年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因各地氣候差異,舉行的時間、次數並不統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一次或二、三次。
領歌節,羌語稱「瓦爾俄足」。主要流行於茂縣曲谷一帶。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如該寨有13歲至50歲婦女死亡,則當年不舉行)。是為了紀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整個節日活動持續3天時間。婦女們盡顯其能,忘情歡跳莎朗,農事和家務事皆由男人操持 。
2.婚嫁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懷抱婚」、「童子婚」、「買賣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有轉房、入贅、搶婚的習俗。新中國成立後,自主婚姻逐漸居多。但傳統的禮儀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隨著羌寨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儀式更增添了新的內容。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將羌族的傳統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婚嫁儀式主要有訂婚和結婚。在羌寨,媒人被稱為「紅爺」。如果男子對女子有意,男方家就會備禮,請紅爺到女方家提親。女方家要徵得母舅同意才可允婚。之後,紅爺會帶上豬膘、酒等禮物,去女方家吃「許口酒」。數月或數年後,男方家又請紅爺攜禮到女方家,以「小訂酒」招待近親,並請釋比測算雙方生辰八字,定下結婚吉日。隨即,男方家要備重禮前往女家報期,並在女家辦酒席,即「大訂酒」,作為正式訂婚禮,歡宴女方整個家族。
此後,兩家開始婚禮籌備,期待著「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來。「花夜」 意即為新人舉辦的喜慶晚會,是結婚最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舉行,男方辦的叫「男花夜」,女方辦的叫「女花夜」,男的慶祝娶妻,女的歡送出嫁。這一天,女方家高朋滿座,桌上放著咂酒和12盤「干盤子」(即花生、核桃、紅棗、柿子、蘋果、桔子、糖果等,飽含圓滿、吉祥、喜慶之意)。
男方家派出的能說會道的迎親隊伍會受到熱情的款待。雙方要按照習俗進行盤歌比賽。盤歌即以歌盤問之意,方式為一問一答,所唱內容廣泛,形式隨意而風趣。次日清晨,舅舅給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紅綢,新娘哭嫁,拜別父母、兄長和族人。到男方家門口,釋比要做祭祀神靈的儀式,驅趕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氣」後,再向新人祝福。眾人為新人舉行「掛紅」儀式。新人在神龕前行禮,一拜祖宗創業恩,二拜父母養育恩,三拜夫妻偕白頭,四拜子孫個個強,再拜親人和賓客,最後夫妻對拜。
拜堂後新娘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人了。隨後,眾人歡宴。當晚,男家父母點香敬神,對新人祝福。所有來賓在院壩圍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謝客日,主人再備兩桌宴席「謝客」。新人要帶一個豬頭、一根豬尾巴感謝紅爺,表示有頭有尾,圓圓滿滿。婚後第三天,新婚夫婦要「回門」。由新郎及弟兄背著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僅在女方家小住幾日,而新娘可以住數日、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才由丈夫接回,開始家庭生活 。
3.喪葬
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
火葬的歷史最為悠久,《呂氏春秋·義賞》載:「氐羌之虜也,不憂其繫纍,而憂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覽》引《莊子》佚文:「羌人死,焚而揚其灰。」直至清朝中期,火葬仍在茂縣沙壩、赤不蘇、較場等地保留下來。每個家族有自己的火墳場。
大部分地區由於受漢族影響,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將土葬作為主要葬式,並一直保留至今。各村寨都有遇喪不請自到、協助料理喪事的習俗。喪家需及時通報親屬,向母舅家稟告逝者去世前後的情況,請釋比殺羊祭祀、測算下葬時日。一般三天之後,眾人在風水寶地下葬逝者。其家人要在新墳前點篝火,燒柏枝,敬香蠟、煙酒、肉類,以示祭奠。葬後三日,再備祭品,並修整墓地。到此時,喪葬禮儀才告結束。
崖葬主要存在於北川一些地方。如果兒童不到三歲就夭折,用蜂桶或簡易木箱裝殮,置於山岩洞穴中 。
(3)新建縣哪裡有旗袍專賣擴展閱讀:
歷史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陸續在岷江上游和雜谷腦河沿岸的汶川縣威州姜維城、理縣箭山寨、茂縣營盤山等地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還發現了較多的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縣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縣佳山石棺葬墓群。
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銅器等。這些考古發現,不僅說明了今天羌族分布的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棲息繁衍,而且為探討岷江上游古文化的淵源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
羌族源於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稱於世,不僅是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羌」,原是古代人們對居住在祖國西部游牧部落的一個泛稱。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帶是古羌人的活動中心。史書記載,殷商時期,羌為其「方國」之一,有首領擔任朝中官職。他們有的過著居無定處的游牧生活,有的從事農業生產。
《詩經·商頌》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反映了古羌與殷商密切的關系。甲骨文卜辭中有關「羌」的諸多記載,表明羌人在當時的歷史舞台上十分活躍。
周時,羌之別種「姜」與周的關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羌人所建的義渠國,領域包括今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寧夏及河套以南地區,是中原諸國合縱連橫的重要力量,與秦國進行了170多年的戰爭。以羌人為主要成分的諸戎逐漸為秦國所融合。
而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在《後漢書·西羌傳》中,有秦厲公時羌人無弋爰劍被俘,逃回家鄉後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開始有了原始農業生產,使其人口增加,經濟發展的記述。
此後,羌人進一步發展和分化。《後漢書·西羌傳》載:「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與眾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旄牛種,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這一時期,西北的羌人迫於秦國的壓力,進行了大規模、遠距離的遷徙。
漢代羌人分布很廣,部落繁多。為隔絕匈奴與羌人的聯系,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設有敦煌、酒泉、張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統,設護羌校尉等重要官職以管理羌人事務。同時,歸附的羌人大量內遷,從地域上分為東羌和西羌。
進入中原的東羌附居於塞內而與漢族雜居、通婚、融合,從事農業生產,私有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逐步進入封建社會。未進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區,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發羌、唐氂、西南地區的氂牛羌、白馬羌、青衣羌、參狼羌和冉駹羌諸多羌人部落。其中,氂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九襄鎮),後繼續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寧河流域及雅礱江下游)。
白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綿陽市西北部和甘肅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帶。參狼羌,主要在今甘肅武都市,特別是白龍江一帶。冉駹羌則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廣大地區,《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冉駹夷者,武帝所開,元鼎六年以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說明羌人在其中佔有較大比例,各部的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處在氏族部落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符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氏建後秦政權。後秦政權勢力處在北魏之南,東晉之北,統治羌人及中原各族達33年。之後,還有幾個羌人部落相繼興起。即隴南的宕昌羌,川、甘邊境和岷江上游的鄧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從東漢到西晉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漢族之中。
隋唐時期,活動在甘青和青藏高原東南部的羌人部落有黨項、東女、白蘭、西山八國、白狗、附國等,其中,西山八國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各部的統稱。他們處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勢力之間。有的同化於藏族,有的內附中原王朝,或同化於漢族,或在夾縫中生存,在唐蕃長期和戰不定的局勢下,得以單獨保存和發展。
宋代以後,南遷的羌人和西山諸羌,一部分發展為藏緬語族的各民族,一部分發展為現在的羌族。羌族民間廣為流傳的敘事詩《羌戈大戰》中記述:遠古時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戰爭和自然災害被迫西遷和南遷,南遷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強力壯的「戈基人」,
雙方作戰,羌人屢戰屢敗,正准備棄地遠遷,卻在夢中得到神的啟示,他們在脖子上系羊毛線作為標志,用堅硬的白雲石和木棍作武器,打敗了「戈基人」,終於得以安居樂業,並分成九支散居各地。這段傳說,反映了羌人遷徙的一段歷史,與史書文獻及考古資料結合,印證了羌族的來源。
明末清初時,一部分羌族由四川遷往貴州銅仁地區,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1840年之後,中國逐步變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和全國其他民族一樣,羌族也面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經向帝國主義、反動官府和封建統治階級進行過英勇不屈的斗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組成2000人的軍隊,開赴浙江前線,在寧波鎮海戰役中,重創英國侵略軍。1894年,羌族地區一個坤姓土司的殘余勢力,依仗封建特權,盤剝所屬人民,激起黑虎寨等地170多戶羌族人民的強烈反對。
他們一致向清朝官府列舉了坤土司23條罪狀,與封建土司的餘孽展開了面對面的斗爭,終於迫使清朝將坤土司「摘去頂戴,交州查看」。1905年,清朝在茂州設立「官鹽店」,對食鹽實行壟斷專賣,從中漁利,激起羌族人民的武裝反抗,迫使清政府宣布取消「官鹽店」,允許食鹽自由買賣。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後,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理縣通化鄉佳山寨等地的羌族群眾,為反抗國民黨政府的苛捐雜稅,群起殺死了作惡多端的團總。1924至1926年,理縣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軍閥苛捐雜稅的壓榨,2000多人攻陷理縣縣城,還攻打到汶川、茂縣、松潘等地,斗爭堅持了3年之久,狠狠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羌族地區,在黨的領導下,羌族人民建立了工農革命政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他們熱愛人民的軍隊,積極參軍支前。僅茂縣一縣就有1000多人參加紅軍北上抗日,還有上萬名民工為紅軍提供後勤保障。紅軍北上抗日後,國民黨卷土重來,在羌族地區實行白色恐怖統治,經過革命鍛煉的羌族人民,繼續不斷地向反動派展開英勇不屈的斗爭。
1942年,茂縣爆發了「茂北事變」。茂縣專區的專員和縣長以「鏟煙」為名,派兵洗劫了茂縣北路蠶陵鄉的一些村寨,引起當地羌、漢各族人民的強烈憤慨。他們消滅了前往搜刮的保安中隊,並順勢直攻茂縣縣城,打垮了守城的國民黨軍隊,將縣城團團圍住。這次斗爭雖然由於國民黨的收買分化最後遭到失敗,但斗爭的聲勢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顯示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精神。
1947年,茂縣龍坪、三齊等鄉的羌族人民又掀起了一次被稱為「龍坪事件」的武裝起義。事件起因於國民黨政府和部分羌族上層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後來發展成為羌族人民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武裝起義。這次斗爭最後也因羌族統治階級的背叛而失敗,但再一次顯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⑷ 天台縣的經濟概況
天台是農林牧漁多種經營的農業經濟區。高山種植業發達,有高山蔬菜專業市場30個。「石樑」牌高山蔬菜、「春芳」牌野生山菜被評為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天台山雲霧茶」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天台山蜜橘」享有盛譽,產楊梅、青梅、李、桃、柿、枇杷、葡萄等水果。山區產有白術、元胡、杜仲、厚朴等中葯材,「天台山烏葯」被譽為「長生不老之葯」,鐵皮楓斗人工栽培成功。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長毛兔和「小狗牛」為主。
2013年,天台縣農業總產值18.2億元,增長3.2%。現代農業園區完成投入1億元,流轉土地1512畝,白鶴土雞產業示範區通過省級驗收。糧食功能區完成1萬畝建設任務,標准農田質量提升4.1萬畝。90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實現摘帽。天台黃茶通過「中黃1號」省級林木品種認定。全年完成水利投資2.6億元,治理河道26.9公里,獲評全省河道保潔長效管理優勝單位。 2010年,天台縣現有普通高中9所;職業高中6所;初中30所;小學97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班)137所,(其中社會力量辦普高3所、職高4所、初中1所、普通小學1所、幼兒園(班)114所)。公辦教職員工5265人,社會力量辦教職工877人。
2013年,始豐中學擴建項目部分工程開工建設,赤城二小、赤城四小遷建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始豐中心幼兒園開工建設,赤城中心幼兒園完成政策處理。學前教育集團化、連鎖化辦學模式全面推進,特殊教育辦學條件不斷改善。通過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驗收。 天台的交通以公路為主,出行方便,每日有多趟公共汽車與上海、杭州、寧波等城市往返。部分行車路線及車程如下:
杭州:杭甬高速(沽渚出口)-常台高速-天台出口(車程2小時)
上海:滬杭高速-杭甬高速(「沽渚」出口)-常台高速-天台出口(車程3.5小時)
江蘇、無錫、常區域:蘇嘉杭高速-杭甬高速(沽渚)-常台高速-天台出口(車程4.5小時)
南京:寧杭高速-杭州 至2005年,已初步構建起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監督執法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監測報告體系;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基本健全,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分別通過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天台縣有醫療機構228家,其中公立醫療機構及其分支機構148家,社區辦醫療機構80家。全縣共有執業醫師數849人,執業護士數480人,總核定床位數1082張。天台基本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基本醫療保險、公費醫療和商業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障體系。
2013年,城鄉醫療資源一體化發展加快,台州二院順利通過省三級乙等精神專科醫院評審,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在全省推廣,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全面啟動。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後勤綜合樓、新城婦保院、疾控中心綜合樓和食品葯品安全檢測中心完成主體工程。人口計生惠民政策有效落實,浙江省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治理重點管理縣帽子成功摘除。 天台人素有習武健身之傳統,先後被命名為「體育先進縣」、「田徑之鄉」等稱號,2001年成功舉辦省五屆田徑運動會,並榮獲浙江省縣級運動會五連冠。天台縣是中國第一個圍棋之鄉,也是圍棋國手俞斌的故鄉。武術、拳擊、散打、摔跤等競技項目具有較強實力;解放軍拳擊隊在天台設立了青少年訓練基地。
截止2003年,天台縣有體育場地579個,標准場地334個,非標准場地245個。2001年,在原來體育場的基礎上,籌集700萬元的資金,完成400m標准塑膠田徑場、300m2的育英中學食堂、田徑場司令台看台加大加高、主席台網架頂棚、室內田徑訓練館和燈光球場塑膠鋪設等場地改造工作工程。
2010年,天台縣建立了135個基層文化體育俱樂部、2個乒乓球俱樂部、1個跆拳道館。依靠社會力量,建設起43個門球場、598個老年文體活動中心、35個氣排球場、2個地擲球場。 2010年,天台縣13個鄉鎮在2000年底已實現有線廣播電視光纜聯網,成為全省縣(市)實現鄉鎮全部光纜聯網較早的縣;並消滅了電視空白村,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全縣有線電視用戶發展到7萬戶。《天台報》已辦成日報,發行量1.5萬份。天台廣電IP寬頻網、天台電信IP寬頻網相繼在2001年9月與11月開通,使天台的Internet用戶可以實現寬頻上網,全縣現有各類網站100多家。
2013年,廣電惠民網路實現全覆蓋,建成中國首個縣級鄉村音像資料庫。 2010年,天台縣最低生活保障對象6770人,其中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分別為392人、6378人;全年投入保障資金873萬元,增長3.3%。
2013年,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新增養老、醫療等各類社會保險5.7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8%。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實現就業再就業5106人。農村婦女「兩癌」篩查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全年發放低保金1596萬元,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97%,獲評省扶殘助殘愛心城市。 天台山「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佛道文化源遠流長。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創於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桐柏宮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另外,方廣寺為佛教五百羅漢道場,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洞天等。
2013年,天台縣有3個愛國宗教團體:佛教協會、道教協會、基督教會(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基督教協會)。國清寺、高明寺、方廣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重點寺院,國清寺又是中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截至2013年,有僧尼270名,全真道士、道姑13名,正一道人220名;基督教教徒約5000人,教職人員5人,其中牧師2名,長老3人。 飲食
主食以稻米為主,薯類、麥類、玉米、豆類為輔。舊時山區濱海部分貧瘠地區,以薯絲為主,今為稻米,薯絲成為城鎮居民調劑口味食品。一日三餐,干稀因地因時而異。立夏至中秋,農事繁忙,加一餐點心,稱「接力」。菜餚,稱「下飯」或「菜蔬」,沿海多海產,山區多山貨,平原兼有山海之味。喜食蔬菜與海鮮干制、腌製品,鹹菜為常食佐菜。臭莧菜梗汁燉豆腐為特味佐菜。宴請,舊俗有「六碗」、「八碗」等規格,不足其數不成席,以第一道菜取名。規格較高者有海參席、魚翅席、燕窩席等,菜餚多至二十多盤。
風味食品以米粉類、麥粉類為主。有水浸糕、米面、豆面、豬肉麥餅、光餅、魚面、豆腐圓、蛋清羊尾、五味粥、糟羹、青團、烏飯麻糍、漾糕、灰青糕、重陽糕、糯米圓、麥餅筒、粽子、餛飩,與各地類同。
糕點以凍米糖、花生糖、芝麻糖最具特色。每年春節家家製作。臨海、天台、仙居的「羊腳蹄」,以麥粉加糖成形烤制,形似羊蹄,別有風味。酒類,以黃酒為主,以陳為佳,故又稱「老酒」。白酒,俗稱「燒酒」、「糟燒」。以楊梅浸燒酒,稱「楊梅燒」,消暑解乏,城鄉興行。
服飾
服裝、鞋帽、發型等,舊時男子漢式對襟外衣,圓領,搭襻紐扣。女子漢式右側開襟外衣,窄袖。內衣用套衫或雙襟。男女外褲,腰頭另出,便於系扎。鄉紳士子與店家商人,戴瓜皮帽,穿長衫。民國時期,女興旗袍,男興禮帽,知識階層興中山裝。小兒穿戴,以虎帽、肚兜最具特色。50年代後通行中山裝(男)、列寧裝(女)、軍便裝。50年代,軍用式綠色膠鞋風行,稱「解放鞋」。後塑料鞋、皮鞋等普及。80年代盛行茄克衫、運動服、西裝。所穿鞋襪,舊時為布鞋布襪;民國時期漸行紗襪,皮鞋、運動膠鞋等開始傳入;旅遊鞋繼起,皮鞋日趨高檔。紗襪為尼龍襪替代。青年婦女夏日流行長筒絲襪。
所用布料,舊時棉紗土布居多,常以藍白紗線為經緯,質厚耐磨。夏衣喜用土織薴麻夏布,或以生絹為底料,單面塗以栲膠,稱「栲絹」。外衣顏色,以藍和黑藍居多,一般由染坊染制,也有家庭自染者。鄉間少女喜紅綠相間。民國時興「士林藍」,印花布也逐漸風行。今則皮、棉、絲、毛、化纖諸般衣料,日趨高檔,種種花色,任意選擇。
勞動者於勞作時以腰巾為防護布。婦女入廚所系者稱「攔腰」、「飯攔」。孕婦居家、出門必系,以為能辟邪保胎。山民、工匠、長工,系雙開疊式腰布,形如小裙,便於蹲伏、步行,稱「圍裙」。今「攔腰」尚在使用,其餘已少見。
漁民栲汁衣衫,以棉布浸栲汁染制,色深褐,耐咸鹼。大襟左衽,便於海上右手操作。攏褲大襠寬腿,直襠處綴襇如網,褲下擺及腰腿側斜兜處喜以龍鳳蟲鳥花草等圖案裝飾。今已漸少見。
清時男蓄辮,女纏足,辛亥革命後廢止。少女垂辮,婦女梳發髻,後漸行剪發。溫嶺縣石塘一帶漁區中老年婦女仍有梳髻者,髻式美觀多樣。50年代後,中青年婦女流行齊耳短發或垂肩雙辮。80年代風行燙發,青年女子也有興披發、馬尾辮、蜈蚣辮。城鎮漸有老年染發。
舊時雨天穿「木船」、箬殼鞋,戴箬帽,穿蓑衣或用紙傘、油布傘;富戶穿牛皮釘靴或油靴。民國後漸興橡膠雨鞋,稱「套鞋」。80年代後,折疊傘、尼龍雨衣、膠布雨衣等興起,紙傘、油布傘等絕跡,蓑衣在農村尚可見。
居住
多聚集而居,形成村落,山區偶有單戶獨屋散處。不少村落按宗族組織,一村一族或一村數族。漁村和人口較多的集鎮,聚族現象不十分明顯。村落總體大多朝南向陽。村落命名,除按宗姓外,往往依據山名、嶴名、溪河、渡口、山嶺、塘堤、地勢、山形及橋梁、古塔、寺廟等建築命名,或以當地歷史名人和土特產命名。
民舍一般朝南或東南,利於採光通風,有「朝南屋,兒孫福」之諺。也有忌正南者,以正南為神廟所向,住宅宜朝向微偏。傳統住宅格局,富戶多取院堂式,前庭後園,環以圍牆,入門為庭,升階為堂,正中為堂屋,兩側為居室,一般不開大窗,稱「明廳暗房」。民國時期漸有玻璃窗。天井稱「道地」或「門堂」。也有數戶成一院落的。樓屋一般取畚斗樓式,垂檐出桷,樓後不開窗。樓後開窗者稱「四面樓」。最具特色者為「五鳳樓」,兩廂鳳翼,檐牙高翹。農家大多為平屋或矮樓。就地取材,多數木結構。山區常以泥土壘打成牆,或以塊石、卵石砌牆。平原多磚牆或片石牆。沿海及深山區多茅屋,稱「茅廠」。溫嶺平原一度興以石為材,四牆、間隔、地面、樓面,乃至樑柱、房頂,均以石板、石條建築。70年代前期,農村推廣「大寨屋」,集資或生產隊出資,一字橫排,前後數行,每戶一樓一底。80年代城鄉新建住宅,多鋼筋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有陽台、專用灶間、衛生間者漸多,並向多層發展。城鎮公寓樓房,由機關、企事業單位興建,或由房產公司開發出售,成套組合,一戶一套。
居家器物,有特色者,多竹製品。如躺椅、靠背椅、飯籃、竹籮等。今傢具多成套木製,崇尚現代流行款式。塑料器物已普遍進入尋常人家。 天台工藝美術要數「三雕」最為出名。
天台山木雕,與佛教文化相結合,形成佛像雕刻、佛具製造、棕製品、木珠製品、竹製品等具有相當規模的工藝美術產業。唐代天台山開元寺僧人思托所製作的鑒真和尚坐像,成為日本「美術史上最早的肖像雕塑」,為日本國寶。天台山中華佛教城雕刻的千手觀音像成為故宮博物院國家珍藏。
天台石雕因材施藝,形象逼真,雕刻精細,層次豐富。石雕藝人以刀代筆,以石作紙,用不同粗細,不同曲度的線條,圓潤流暢的刀法,用淺浮雕手法,使佛像產生出虛實相生,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雖未著色,卻能產生多層次變化。
玻璃雕塑始於上世紀50年代。1981年,天台金全才創辦天台山藝苑,又開拓風格獨具的玻璃雕刻工藝,採用碑刻的用刀章法,吸收版畫的黑白對比情趣,藉助現代科技新成果,集浮雕的主體層次和中國畫的筆墨技法於一爐,使玻璃刻花藝術推陳出新,豐富了玻璃造型語言,題材擴大至鳥獸、山水、人物和肖像等各個方面。金全才使玻璃工藝向大型室內裝飾陳設發展,作品進入首都人民大會堂浙江廳、北京第11屆亞運會游泳館等大雅之堂。 2006年,浙江省天台縣申報的「濟公傳說」、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濟公傳說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11Ⅰ-11。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遺產編號:Ⅷ-53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2014年,浙江省天台縣申報的劉阮傳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