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式旗袍民間
清代初期,婦女的服飾風格相對樸素,然而到了中期,尤其是道光以後,一種名為氅衣的長便裝開始流行。這種氅衣的特點是長至腳踝,體形寬大,圓領,大襟右衽,兩側開襟寬且短,袖口鑲接多層不同顏色的襯袖,領襟和裙擺裝飾有繁復的花邊,腋下則以如意紋飾的花邊裝點。最初,氅衣主要為滿族婦女所穿,但很快,各階層的女性都開始模仿,使其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對蘇綉旗袍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清代中期的刻印作品中,如桃花塢木刻年畫《簪花舞蹈圖》和《母子圖》等,我們可以看到旗袍的樣式,尤其是閨閣女子的服裝,衣袖寬大,領、袖、襟、擺鑲有精美的如意花邊,顯得華麗而動人。咸豐、同治年間,蘇州女性的時尚追求更為極致,旗袍款式豐富多樣,有琵琶襟、大襟、對襟等,裝飾工藝包括綉花、印花和盤金等,對鑲滾的使用不惜工本,這導致了江蘇巡撫發布訓俗條約,對蘇州的風俗衣飾進行了約束。
進入光緒和宣統年間,旗袍的樣式有所調整,袖子變小且短,上衣長度縮短,衣領增高,盡管如此,袖口的鑲綉依然寬大,而第二道鑲邊則有所減小。今日,通過研究清代民間蘇綉旗袍的綉片實物,我們可以看到旗袍的面料多選用優質軟緞,圖案以花卉和吉祥為主題,色彩鮮明,綉工精細,運用了套針、施針、擻和針、戳紗、盤金等多種針法,展現了高超的工藝水平。
蘇州是蘇綉的發源地,也是絲綢的盛產地,刺綉、緙絲、織造等無不精美絕倫。因此從元代至正年間起,朝廷便在蘇州建立織造局,將蘇州作為織綉宮廷服飾的基地。之後,雖然朝代變更,但蘇州織造局的地位和作用卻始終受到歷代皇朝的重視,從明代到清代無一例外。清順治三年(1646年),朝廷在蘇州復建總織造局。
2. 日常生活中穿旗袍會奇怪嗎
我認為,日常生活中穿旗袍不會奇怪啊!
穿旗袍,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是一種習慣或者說是一種文化傳承,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就會感到奇怪或者不適應。那麼,穿旗袍是否會奇怪呢?這需要凱塵我們從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探討。
3. 旗袍四大派別有著怎樣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膽開放的廣派旗袍。還有一個派別,叫廣派,也有叫粵派的,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廣派強調露、亮、奇,在四個派別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了。
4. 中國哪個地方盛產旗袍
長三角的上海、蘇州、杭州、南京
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
經過多年的修正與改良,旗袍已經成為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美的服裝,用最中國的布料,絲綢、錦緞、提花棉,做成最中國的服裝———旗袍,穿在發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國女子身上,那種東方的美、東方的神韻,令人嘆為觀止。旗袍在這里,已超脫了一般意義上的服裝而成為一種象徵。
5. 為什麼一提到江南,人們就會想到蘇州和揚州
首先,蘇州和揚州地理位置確實是屬於江南一帶。而且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蘇州和揚州的文學方面的描述。比如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講的就是蘇州和杭州。還有詩句當中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尤其是當年隋煬帝下江南的時候,就特地來了蘇州和揚州這兩個地方。所以從文學作品中,我們對蘇州和揚州的印象會更深一點。
其實,江南泛指的地方,特別的廣,不止有蘇州和揚州,還有其它地方,只不過他們可能還沒被開發出來,沒推廣出去不被別人熟知,只要你用心發掘,總能發現他們城市中所帶有的江南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