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穿旗袍的來歷,沈陽還有個民間傳說。
從前,在鏡泊湖邊上住著一個漁家姑娘。她從小經常在湖邊打魚,臉曬得又紅又黑,人們都叫她黑妞兒。黑妞兒不光人長得俊俏,而且心靈手巧,炕上的活計過眼就會,打魚的本事百里挑一。那時候,滿族婦女都穿著古代傳下來的肥大衣裙,黑妞兒打魚常在江邊轉,覺得被裙子拖拉著很不方便,她就裁了一件連衣帶裙的多扣兒的長衫。這種長衫兩側開襟,下河捕魚時,可將衣擺撩起來,系在腰上,平時放下衣擺當裙子用,既合體,又省布。
有一年,皇上夢見先王告訴他,在北國故都,有一位身騎土龍,頭戴平頂卷檐烏盔,手托八角白玉方印,身穿十二絹錦袍的姑娘是他的娘娘,可以幫他治理天下。於是,皇上馬上派人去尋找,欽差領著一幫人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這個人。
身著旗袍坎肩的滿族貴婦
事也湊巧兒,有一天,黑妞兒穿著自己做的那件長衫,手托著一個盆,盆里放塊豆腐到姑姑家去串門,路過一座城池,見一群人圍在那裡,不知在看什麼,她也擠上來看熱鬧。人多擠不上去,她就登上旁邊那堵半頹了的土牆,騎在上面。三伏天的日頭分外毒,曬得人頭暈,黑妞兒沒什麼東西遮陰,就把豆腐托在手上,騰出泥盆兒扣在頭上。正巧欽差也來到這個地方,一眼就看見了她,忙喊:「娘娘在這兒。」有人問題:「怎見得她是娘娘?」欽差說:「她騎的那土牆不正是一條土龍嗎?她頭上頂的那個小泥盆,正是平頂卷檐的烏盔,手托的就是白玉八角方印,她穿的那件十二扣的長衫便是十二絹錦袍。」說完,吩咐隨從把黑妞兒抬進京城,換上了宮廷服裝,送到宮里。皇上一看,這黑妞長得太俊了,當即就封她為黑娘娘。
戴指甲套的盛裝滿族婦女
黑娘娘在宮里運用她的智慧,幫皇上處理政事,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深得皇上寵愛。後來,她覺得穿著宮里的服裝,十分不便,便又換上了她自己做的那件長衫,又把自己的宮服都改成了這種樣子,她希望宮里都穿上這種節儉方便的衣裳。不料,她的做法卻引起了西宮娘娘的妒忌。原來,在黑娘娘進宮前,西宮娘娘是最受皇上寵愛的。自黑娘娘進宮後,西宮娘娘就被皇上冷落在一旁,只聽絲竹聲,不見皇帝來。西宮娘娘非常妒忌黑娘娘的美貌和賢惠。她一見黑娘娘改了服飾,就向皇上進讒言說:「黑娘娘修改了宮服,這是有意要斷送我主一統江山啊。」皇上聽了,就把黑娘娘叫上殿來。
只見黑娘娘穿著自己的那件長衫,顯得更加苗條,俊美。皇上在宮內看膩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宮服,見了黑娘娘的這種打扮,便覺新鮮,越看越愛。於是對西宮娘娘說:「黑娘娘穿的正是先王托夢所指的十二絹錦袍,怎說是要斷送朕的江山呢?從今後,宮內都要穿這種服裝。」西宮娘娘還要強辯,皇上冷冷地說:「你不必再說了,回宮去吧!」說完就不再理她,隨黑娘娘進後宮去了。西宮娘娘討了個沒趣兒,悻悻地退去,回到宮里,想起皇上的冷落,當夜就投井自盡了。
從這以後,不僅黑娘娘更受皇上的寵愛,而且八旗的女子也都穿起了這種長衫。後來,人們就把這種長衫稱之為旗袍,直到今天仍被廣大婦女所喜愛。
滿族的服飾最有特色的當是旗袍了。旗袍又稱長袍、大衫,長衫滿語叫「衣介」。滿族的旗袍,原是騎射時穿用的,是在長期的狩獵生涯中形成的,是適應北方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從前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它成為「旗人」的裝束,所以後來人們就叫它「旗袍」了。旗袍有單、棉、皮之分。清初,其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干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第二個特點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挽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的「軍裝」,後來民間也漸漸流行,具有了禮服的性質,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
著旗裝的滿族婦女
傳統的旗袍,是直筒式開領或圓領,捻襟,窄袖,大襟右衽,腰部無曲線,不開衩(此後則演變為四面或兩面開衩),帶扣袢下擺較寬。男子所著的旗袍,束腰帶,腰帶上掛佩刀和裝有火鐮、火石、火絨、匙箸等的小口袋,或者是裝有煙、煙袋的荷包等,一切都在於適應騎射活動的方便。有些旗袍在袖口上端接一個半圓形上長下短、形如馬蹄的袖頭。滿族男子的旗袍逐漸由窄袖變肥袖並以肥大為美。
滿族高領旗袍
滿族婦女四季都喜歡穿捲袖帶大襟的旗袍,有單、夾、皮、棉等多種。女子旗袍講究裝飾性的刺綉和邊飾,滿語叫「陶罕」。在領口、袖頭、衣襟等處多鑲有不同顏色的花邊和彩牙,並以多鑲為美,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顯勻稱、苗條,婀娜多姿。其中姑娘穿的旗袍較窄,長及小腿。少婦穿的旗袍,稍寬長及腳面。老婦穿的旗袍,更加寬大舒適。青年女子,喜好把不同顏色、不同滾邊的旗袍套著穿,五顏六色別具一格。上層女子所著的旗袍,袍褂彩滾,釵釧,約指,金爪,翠趟,著裝打扮皆宮廷模樣,顯得體態裊娜、風流俊俏。另種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紋鑲在袖裡,挽(卷) 起袖子來異常美觀。
清代早期旗袍式樣,崇尚寬大喜禿(無領,袖寬可及尺)。到了光緒末年,旗袍式樣則開始轉向崇尚瘦狹,曲臂維艱,領高可及耳際。
民國以來,繼續加以改進。旗袍一般式樣為:直(高) 領,右開大襟,胸襟寬松,緊腰身,袍身長短不定,多至膝下,兩側下擺開衩,開襟處有嵌、鑲、滾等工藝裝飾,有長袖、中袖、短袖、緊袖、寬袖、裝袖等多種式樣。另可在旗袍外加各類上衣、外套可作禮服也可作四時便服。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性的旗袍則逐漸廢棄。女旗袍款式繼續不斷變化,由寬腰身、直筒式逐漸變成了緊身合體的曲線型、流線型。至現代,旗袍不斷向時裝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成為在國際社會代表中華民族的一種獨具風採的女式服裝。
Ⅱ 穿旗袍用穿內褲嗎 分叉都要到腰了 怎麼避免走光
旗袍分叉不是到大腿根部嗎?怎麼會到腰部了呢?你多大了?
Ⅲ 我穿著開到腰和乳房之間的旗袍,可以嗎﹖
可以穿這種旗袍,但是這個時候最好不要穿內褲。理由如下: (1)一般內褲是在穿褲子時最需要穿,特別是面料硬的。但旗袍多為絲制,不穿內褲問題不大。而且女生的陰部需要良好透氣,不穿內褲也有利於陰部透氣 ,避免在褲襠內滋生細菌。 (2)穿旗袍時不穿內褲,上衛生間也會更 方便,可以省去穿脫內褲的時間,腿也會更...自由些。 (3)既然是旗袍裙子,本來就是在腰和大 腿之間開叉(這是製作旗袍的慣例)。如果穿上內褲會在開叉處露出半邊內褲,有礙觀瞻。特別是開到腰以上的高叉旗袍,內褲露出來比較難看。
Ⅳ 越南也有旗袍並且是國服,而它的開叉到腰上,會不會不方便
越南也有旗袍並且是國服,而它的開叉到腰上,不會不方便。
奧戴通常使用軟布,如絲綢。是一件長禮服,類似中國旗袍。胸袖的剪裁突顯女性優美的曲線。兩邊腰部都有高叉。走路時,前後裙擺隨風飄動。下身配有一條帶喇叭的褲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走路、生活、坐著和躺著都非常方便。
越南歷史上深受中國、法國和美國文化的影響,現代的發展和變化也是如此。然而,近年來,隨著越南經濟的發展,本土意識開始增強,人們開始給奧得河增添許多民族元素。越南政府鼓勵婦女在正式場合穿民族服裝。例如,春節通常穿紅色,葬禮穿黑色,婚禮穿粉色。學校里女孩的制服被設置成白色,以象徵女孩的純潔。
Ⅳ 中華服飾這么多,為什麼旗袍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符號
因為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這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也許我們看不懂藏文,也許我們弄不明白苗族的巫術或者學習到新疆舞的精髓,到了覺得能一眼看出各個民族文化在服飾上的體現。因為它是最簡單也是最吸引人的,站在眾多服飾文化中,唯獨旗袍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符號,這不僅是因為它沿用至今的緣故。
三、旗袍能突出東方的女性美東方女性並不是以精緻的面孔或者是魔鬼的身材出名的,都怪你,是更多的水種,清水芙蓉般的女性曲線美。這種美不像是給你一種眼前一亮的牡丹那樣的明艷,而是越久越見其香的一株桂花,或者一抹茶香,而旗袍則符合東方女性的曲線美。她對於前身和後腰以及下擺的設計,正好符合東方女性三點的美。最後,其他不像其他民族服飾那樣繁重,穿起來也比較的方便,所以正是以為這種簡單,才能在歷史潮流中一直存在吧。
Ⅵ 李若彤還是那麼美,穿一身國風還有螞蟻腰撩到你了嗎
隨著時尚潮流的發展,國風路線的穿搭也越來越受流行的精靈們的歡迎。越來越多的人把國風服裝帶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然而美麗的look。但是,國風的服裝並不是讓古裝劇保持原樣。實際上,只是融入了國風要素,稍微放鬆一下就能得到國風濃厚的造型。中國傳統服裝組裝元素很多。旗袍、漢服、扇子、簪子等都是國風的體現。把這些元素放進去,通過合理的組合,可以使國風的色彩更濃。這種時尚在各個時尚、博客、女明星中都很喜歡。已經像奶奶一樣大的李若彤,年輕的屏幕時代的形象已經足夠了。雖然現在身上有國風,但還是能漂亮地出來。一起看看吧。
如果你喜歡柔和的東西,可以選擇青花瓷的印刷風格。雖然有所節制,但還是會呈現出中國風的深色。祝賀是我國比較喜歡的風格。像我們的正月和節日一樣,大家也穿比較喜慶。這也是濃厚的國風的一種表現。怎樣定義慶祝的色彩,看傳統的燈籠對聯也應該有提示。之前也提到過,與國風相配的並不是將古裝劇的造型原封不動,而是將現在國風服裝的繁多融入了現代元素中。與現代時尚的組合實際上符合現在的審美意識。現代和傳統的沖突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同。只要合理的搭配,兩者就能完全協調交往。和傳統的國風服裝一樣,搭配運動長筒襪也沒關系。不僅沒有違和感,也有混合的時尚。
Ⅶ 「男人綠帽頭上戴,旗袍開叉到腰帶」,越南18怪都是什麼
第一怪:路窄房瘦尖頂蓋
越南的國道一般是雙車道比較窄,很少有四車道路段,房屋受到法式建築的影響,大多都是尖頂的房屋,很有特色。
第二怪:人人都把拖鞋踹
越南的拖鞋都是用橡膠做的,質量好還舒服,而且因為橡膠的盛產所以非常便宜,所以越南的人們常年喜歡穿拖鞋。
第三怪:男人頭上綠帽戴
這個習慣來源於高山密林中的戰爭,綠色的頭盔善於偽裝,還能為軍人們遮風擋雨。因為摩托車在越南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這種帽子非常結實而且耐用,人們騎摩托車的時候還能當頭盔。最重要的是這個綠色的帽子非常的便宜,2萬越南盾就可以買到,相當於人民幣10元錢。
第四怪:女人臉上手帕蓋
越南的天氣炎熱,紫外線也很強,越南女性防止自己被曬黑,都會用手帕或者紗巾把臉遮住。在騎摩托車的時候,還能遮擋風和灰塵。
第五怪:汽車沒有摩托快
越南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各個城市街道的汽車都堵得嚴嚴實實的,而摩托車小巧能夠搶道,所以摩托車比汽車快。
第六怪:火車跑在家門外
越南火車軌道建的離居民住宅非常近,甚至火車開過來的時候,屋裡的桌子都在晃動。不光是家中,單位的大門口也會有鐵路橫過。
第七怪:摘下青草成盤菜
因著越南的熱帶雨林氣候,野菜種類非常豐富,數量也非常多,吃法是直接蘸醬和魚露吃。
第十八怪:舢板商鋪水上賣
越南多雨,所以來這個國家旅遊的,很多人都會乘船遊玩,所以舢板商鋪就會在水上賣吃的,有水果也有海鮮。
Ⅷ 旗袍往上跑是什麼原因
有的旗袍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