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說花樣年華旗袍妝是民國妝容,民國時有哪些旗袍美人
都說花樣年華旗袍妝是民國妝容,民國時的陸小曼、林微因等,他們都是穿旗袍人的美人。
旗袍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年的發展歷史,旗袍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服裝的形式,更多的是能夠體現了我們民族的一個發展特色,在很多時代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國民衣服,受到了很多國家以及人們的喜愛,很多人對於旗袍都進行追捧,他們有的甚至從國外趕來專門定製中國的旗袍,可以說在一定的時期內我國的旗袍都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盛行,很多人對於旗袍都獨有情衷,甚至在當代我國的旗袍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大家對於旗袍的喜愛是無法言表的,這更說明了我國的服裝已經走向了國際化。
在旗袍的理解上,我們應該更好的去看重他的優點,利用歷史遺傳下來的一些方法,再結合我們現代的一些手藝,對旗袍進行一些改良,這或許能夠賦予旗袍另外一種意義,讓他能夠更好的展示我們東方女性的美。
很多人對於旗袍都是非常喜愛的,它不僅僅只是一種衣服,更多的是一種歷史文化,它能夠代表我國的時尚以及歷史的美。
2.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看過《邪不壓正》的朋友一定對裁縫巧紅和朱局長情人唐鳳儀民國時期的經典服飾——旗袍影響深刻吧。以下便是對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的起源、變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唐鳳儀的著裝充分展示了民國時期,旗袍在中國女性中的地位,唐鳳儀可以說八面玲瓏,風情萬種,但成熟背後缺依然有一顆少女的心。同時唐鳳儀妖嬈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襯,女性將旗袍優美的線條充分展現出來,旗袍將女性特有的嫵媚體現的淋漓盡致。
裁縫巧紅的著裝著代表的是民國時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著。那種普通女性穿的長袍和男性的長袍都體現了中國在當時大眾的含蓄之美。長袍將男女身體的大部分都包圍起來,沒有旗袍的妖嬈,沒有旗袍的開衩,但在當時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服飾。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經出現,旗袍便成為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服飾,並在隨後的發展中衍生出豐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長袍發展而來
旗袍本不是漢服,而是旗人的長袍,原本滿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來的旗袍有關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長袍,其外部呈長方形,圓領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兩腋部分明顯收縮。長袍下部開衩,下擺寬大,長袍長可掩足。旗人的長袍從上到下由整塊衣料剪成,顏色較素。清代中葉,旗人的長袍除圓領外,還出現了狹窄的立領,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時寬大,而且長袍的下擺一般多垂至腳踝。
有清一代,旗人長袍的造型線條以直線為主,不用曲線,給人平直硬朗的感覺。而且,長袍上下一體,使得線條比較流暢,長袍能夠蓋住腳,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蓋在袍擺之下,因此當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後,腰線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長,使穿著者顯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們頭上常戴高大的「如意頭」、「耷拉翅」假髻,更顯得嫵媚多姿。
但是,畢竟寬大、厚重的長袍沒有曲線的展示,還是給很多愛美的女性帶來頗多不滿。隨著民國的建立,服飾也成為時代革新的一個標識,男性服飾出現中山裝,女子從滿人的長袍中發現了女性服飾之美,擯棄寬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審美趣味,便誕生了旗袍。這種新式服裝,大膽地體現了女性體態的曲線美。
旗袍的流行,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寬大、平直的特點,對寬大直腰(無腰身)的滿人長袍進行收腰的設計,縮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貼合女性的身體曲線;其次,旗袍的長度減短,滿人穿長袍,往往腳上穿著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長袍的下擺要蓋住鞋底,而漢人穿平底鞋,沒有高高的鞋底,頭上也沒有高大的發髻,旗袍的下擺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後的旗袍不僅可以凸顯身體曲線,旗袍的開衩還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歡迎。再加上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女權運動興起的時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發、天乳、上女學、婚姻自由等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之後,她們競相身著旗袍,讓看慣了旗人長袍、漢族婦女對襟衫以及襖裙的中國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過多久,女性紛紛效仿,她們扯上一塊布料,不一定是高檔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縫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貼合身體的旗袍。
不過,旗袍的出現,也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當時的旗袍,袍身寬松,廓形平直,袖身縮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紀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女性服飾風格,女子的襖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襖),清末貴族婦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國初年在女學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裝」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結合倒大袖的風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紀20年代,在一些關於宋慶齡的圖片中,就有她穿著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記錄。1923年12月21日,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前往廣州嶺南大學演講,她穿著黑綢緞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圍著一條格子圍巾,襟口、袖口處都綉著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在治喪期間,穿的喪服是黑色長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翻看當年的照片,會驚奇地發現,旗袍在每一個穿著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絕對沒有後來制服的松垮感覺。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飾,千人千樣。
2、旗袍變化多端
民國時期,女性旗袍呈現出變化多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旗袍的下擺長短、腰身寬窄、領口樣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變化。
先說領口樣式。先是時興低領口,繼而流行高領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蟬翼的旗袍仍必須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以示時髦。後來領口高到直抵齶下,繼而至耳。而後盛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不要領子,也是一種時尚。
旗袍下擺長度時長時短。長時蓋過腳面,走起路來衣邊掃地,短時則在膝蓋略上些。上世紀30年代旗袍流行長下擺,長可及地,蓋住腳面,被形象地稱為「掃地旗袍」。
長旗袍一般配高領,衣領緊裹脖頸,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女性穿著旗袍,也不改高聳的姿態。再配上高跟鞋,長旗袍將女性的身材襯托得亭亭玉立。考慮到旗袍貼身而穿,行動有所不便,於是旗袍開始開衩,尤其是高開衩正好解決了貼身行動不便的問題,而且高開衩在女性走動時,隱約露出白皙的大腿,散發出撩人的姿態,非常性感。
上世紀30年代旗袍大衩逐漸流行。所謂大衩,當時也僅僅是衩高過膝,盡管如此,這種旗袍還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擊。不過,裸露小腿的旗袍並沒有絕跡;後來旗袍開衩到達臀部,而且腰身也變得緊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過大開衩流行幾年後,又漸漸回落。
旗袍袖子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時而長過手腕,時而短至露肘,最後變成無袖。
當時旗袍的第二個特點是與西式服裝結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兩邊開衩外,前後也可開衩,並出現了左右對襟旗袍。上世紀30年代末期,還有一種改良旗袍,旗袍借鑒西式服裝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專指服裝方面的獨特設計)。同時,第一次出現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變得適體。改良旗袍的出現,使玲瓏突兀的女性美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另外,荷葉袖、開叉袖等西式服裝的裝飾元素也被大量採用。
這種融合西方風格的旗袍可以與各式服裝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領、袖處還加以搭配毛皮飾邊,這些都是當時比較時髦的穿法。
3、陰丹士林旗袍風靡全國
隨著旗袍的發展,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准。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
3. 旗袍屬於漢服嗎
不屬於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而旗袍是民國時期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但糅合了當時女性的服飾元素。由於那個時候漢族服飾文化完全滿化,所以糅合進西服中的是滿元素。滿是滿清元素的服飾怎麼能說是漢服呢。
旗袍的原型是源於滿清旗人的服飾進化改良而來,最早出現在舊上海,當時的上海可謂十里洋場煙花地,紙醉金迷黃浦江,三百六十行的各色人等出現在這里撈生活,所以自然也少不了青樓,但這行也是人滿為患,競爭激烈,就有一些青樓女子為了更好的招攬生意。於是將原本寬直的滿清大褂長袍改良成瘦腰效果,來更加突出女性身材的S曲線,一點一點發展到後面在側縫也開出了露至大腿的高叉,也就是出現了我們現代旗袍的雛形,可能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但在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還是能驚煞一眾國人的三觀,但確實改良後的旗袍即美艷又動人,而且開始在工藝上大量使用像夾筋、鑲邊、包窄、盤扣、綉花等等這些復雜工藝裝飾,在面料上也開始多種多樣化,除了棉布還有一些收入較高的舞女之類也使用錦、鍛、絲綢這些華貴面料製作而成的,且手感、光澤及親膚效果更加出色。
4. 揭秘真實的民國風塵俠女小鳳仙:原來是這樣的!
關於 的下落,民間向來有不少傳說,有的說她服毒殉情,有的說她嫁給了軍官,也有的說她流落到沈陽……直到近些年,在沈城媒體的不斷追索下,才解開了這一謎團。>能夠見證 最後歲月的李有才和李桂蘭,如今都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他們也是近幾年才知道,那個性格樂觀、隨和的繼母張洗非竟是一代風塵俠女小鳳仙。日前,記者在沈陽大東區和皇姑區見到了這兩位老人。>「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將軍拔劍南天起,我願作長風繞戰旗……」《知音》如泣如訴的歌聲讓小鳳仙與護國大將軍蔡鍔的情史聞名於世。>影片《知音》最後,小鳳仙 *** 船頭,痛撥瑤琴,思念知音,也為她的命運走向留下了太多懸念。> 此地有鳳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在李桂蘭的記憶里,繼母張洗非算不得漂亮,畢竟嫁進李家時她已是49歲了。>1949年,母親過世一年多以後,53歲的父親李振海帶回家一個女人,告訴三個兒子和女兒李桂蘭:「以後她就是你們的母親。」又讓四個孩子逐個給繼母叩了頭。那一年,李有才20出頭,李桂蘭14歲,盡管心裡不願意,但父親是那種說一不二的人,孩子們除了服從,根本容不得商量。繼母叫張洗非,那年49歲。當時就覺得這個名字挺怪的,現在想來,的確有一種特殊的含義。>在李桂蘭看來,繼母怪的還不只名字:「她很喜歡干凈,每天都把頭發梳理得溜光溜光的,頭後面挽個發髻,在我家的5年中一直是這個發型。我那時常問她,你頭發上擦了什麼啊,怎麼那麼亮啊?她總是淡淡地一笑說沒擦什麼。」繼母來到李家時身邊只帶了一個包裹和一隻柳條包。包裹里有三件旗袍和一件毛領大衣,旗袍都是那種小碎花布的,花色都不張揚。在嫁到李家的兩年,她一直是穿旗袍,還要在腋下扎一塊小手帕,走起路來扭搭扭搭的,在剛解放的沈陽,這種做派還是顯得和周圍普通人家的婦女有很大不同。>>繼母最珍愛的是她的那隻柳條包,有一回到外地去看她的干姐妹,走了十幾天,那隻柳條包也隨身帶走了。閑著沒事時,繼母總喜歡打開柳條包看裡面的照片。照片有挺多張,看照片的時候,她從不背人,那照片上的人穿著都很講究,李桂蘭常問她:「你以前是不是認識很多有錢人啊?」張洗非也不回答,只有一次,她對李桂蘭說:「你對我好點,錯不了,等以後我有了出頭之日,準保有你好處。」其中有一張照片有20寸左右,比別的都大,繼母最喜歡看那張照片,上面是她和一個將軍的合影,將軍的衣服上扛著大肩章,下面還綴著穗,十分威武。李桂蘭問:「那是誰啊?」繼母總是回答:「一個朋友。」現在想來,那一定是蔡鍔將軍了。>從後來陸續發現的幾張照片看,小鳳仙屬於那種嬌小玲瓏的女人,吊眼梢,翹嘴角,皮膚不算白,眼睛裡透著孤傲和冷峻,姿色只能算中等,但在當年的蔡鍔看來,她卻亭亭玉立,畢竟那時的小鳳仙只有十五六歲,是民國北京的名妓。蔡鍔曾送給小鳳仙一副對聯盛贊她的美麗:「此地有鳳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萍水姻緣成一夢 桃花顏色亦千秋 >李桂蘭說,那時他們家住在大西門附近,跟前有一條胡同十分熱鬧,唱戲的、拉洋片的、說評書的、小商小販雲集。繼母和父親的感情很好,父親下了班,兩個人經常去街上溜躂,最常做的是到金城電影院聽評書。那時,她和哥哥們都認為父親和繼母以前是在聽評書時好上的,知道繼母就是小鳳仙後,才恍然覺出,繼母與父親也許早就認識了。李桂蘭回憶說:「我父親年少時就在大帥府燒鍋爐,和張學良、張學思年紀相仿,經常在一起玩,也就成了朋友,關系一直不錯。後來小鳳仙常來沈陽看望趙四小姐,我父親很可能那時就認識她了。」>新中國成立後,李振海也是在張學思的幫助下,進入東北人民 *** 當了鍋爐工。李桂蘭回憶說,繼母特別喜歡吃。當時父親一個月的工資有五六十元,他經常買些水果給張洗非吃。>張洗非的生活每天都很有規律,一早就到附近的小公園遛彎兒,回來時經過那條胡同,就在胡同里買幾個麻醬餅,喝碗豆花或羊湯。有時候晚上飯菜不合口,她就和父親一同去街上吃完再回家。除了洗自己的衣服,她沒干過家務。飯都是李振海和李桂蘭父女做:「做好做壞她也不挑,她那人性子挺柔和的,從不打罵幾個孩子。有時她會在院子里對著水壺啊啊地喊,我說你這是幹啥呢?她說練嗓呢。她還會拉胡琴,一有空就坐那拉一段。那時街道上常組織扭秧歌,張洗非總是很樂意參加,各種文娛活動她都很積極。」李桂蘭說。>按兒女們的說法,張洗非在最後的幾年裡,生活是平靜的,只是不知她在端詳照片上的那位將軍時,是否想起過當年曾有的短暫幸福和榮華。>>1916年11月8日,蔡鍔因患喉結核在日本病逝,年僅34歲。小鳳仙得知蔡鍔的死訊,悲痛欲絕,在蔡鍔的追悼會上,她送來兩副輓聯,一副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另一副是請人代寫的:「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哪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對與蔡鍔那段情意的百般懷戀可見一斑。> 不信美人終薄命 從來俠女出風塵 >梅蘭芳先生的秘書許姬傳在他的《藝壇漫路》一書中記述了梅蘭芳當年會見小鳳仙的一段往事:1951年初,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率團去朝鮮慰問志願軍,途經沈陽並演出,下榻於東北人民 *** 交際處招待所。小鳳仙聞訊後,很想見見這位昔日在北京時的舊相識,並想求得他的幫助,就給梅蘭芳寫了一封求見信。>李有才清晰記得1951年的一天,在東北 *** 鍋爐班當班長的他被抽調到行政處,負責接待梅蘭芳一行。張洗非聽說後,就托李有才把那封信轉交梅大師。信由他託人轉交到梅大師手中,很快梅大師就會見了張洗非。張洗非是帶著女兒李桂蘭去的,李桂蘭記得繼母曾對她說:「帶你去看梅大爺,他原來是我們的朋友。」雖然不知道繼母就是小鳳仙,「不過看到梅大師對她的客氣程度,隱約感到,繼母絕不是一個普通人。」李桂蘭回憶說。>據許姬傳後來撰寫的《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記載,當時小鳳仙向梅先生敘述了自己的身世和淪落煙花的經過,以及與蔡鍔相識並幫助她逃離虎口的情況。>小鳳仙原名朱筱鳳,後改名為張鳳雲、張洗非,滿族旗人。1900年8月小鳳仙在杭州出生。生父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因母親是偏房,備受大母虐待,不得已帶她離開朱家,不久母親又病逝,一位姓張的奶媽收留撫養她,改姓張,名鳳雲。>>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張奶媽帶著她逃亡到上海,讓她跟著一位姓胡的藝人學戲,到南京賣唱為生,取了藝名「小鳳仙」。後來她又被轉賣到北京八大胡同里的陝西巷雲吉班賣唱,很快便以「色藝俱佳」脫穎而出。>原來,梅大師當年與蔡鍔也有很多交往。蔡鍔當年送給小鳳仙的一副對聯中這樣寫道:「不信美女終薄命,從來俠女出風塵。」可以說是對小鳳仙的祝願和評價。> 瑤樹瓊花零落盡 白頭宮女話當年 >在梅大師的幫助下,張洗非很快在東北人民 *** 幼兒園謀到了一份差事:負責保管和發放兒童衣物。李家隨後也搬到了東北人民 *** 分的一套兩居室宿舍里居住。根據李有才兄妹倆的講述,那時起,再沒見她穿過旗袍,以後她穿的都是列寧服。>空閑的時候,張洗非仍舊喜歡擺弄她的那些照片。曾有人作詩敘述小鳳仙和蔡鍔的驚世情緣:「英雄兒女意綿綿,紅拂前身小鳳仙。瑤樹瓊花零落盡,白頭宮女話當年。」恐怕那種寂寥和失落才是她平靜晚年的真實心境吧。>工作了一年多後,張洗非患上了類似於老年痴呆和腦血栓的病症,很乾凈的人一下子就不能自理了。1954年春天,她病得更重了,李振海全心全意在家伺候她,每天換著樣地給她做好吃的,大兒媳和女兒則輪班給她洗衣服和被單。至死,她都沒對人說起過她的經歷和身份。李桂蘭告訴記者,張洗非去世前一周,一直想開口說話,但就是說不出,7天後才咽下這口氣,想來,短暫清醒之間的她是無比痛苦的。當時,有人勸李振海在老伴胸口放個磨盤或秤砣幫她順了那口氣。李振海心疼老伴,說啥也沒答應……>>風塵俠女香消玉殞,李振海將她葬在塔灣,一起埋葬的還有她柳條包里所有的照片、衣服和她心中的秘密。那以後,李振海老人再沒跟任何人說起過張洗非。>父親死後不久,塔灣因開發貼出了遷墳啟事,因為是繼母,也沒有太深的感情,兒女們也沒太在意。直到幾年前,李有才在報紙上看到小鳳仙解放後更名張洗非的報道,才明白真相。而那時,俠妓的青冢早已無處尋蹤了。> 神秘出現 >李有才家的小區已經不是當年小鳳仙居住時的模樣了,當年的房子已經隨著城市的改造而被扒掉。李有才夫婦和李有才的妹妹李桂蘭都住在這里,現在他們都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但是身板還算硬朗。>談起繼母,李有才記憶很清晰,他說:「有一天回家時,坑頭上坐著一個老太太。我爸就說這是你母親。我們都不知道,他跟誰也沒商量。我父親脾氣古怪,誰的話也不聽,說怎麼的就怎麼的,都沒有和兒女商量,人家直接把她領家裡來了。」>聽話的孩子們在李振海的要求下,立即就給剛見面的繼母磕了個頭,盡管當時心中不太願意。雖然當時無法把繼母與小鳳仙聯系在一起,但他們還是很快就發現,這個容貌端正的繼母不像是個尋常人,在家裡從來不做飯,也不會做飯,衣服很少洗,而且早飯一定要到外面去吃。這些都還不算什麼,最看不習慣的就是她的穿著打扮。>李振海的小女兒李桂蘭回憶說:「穿著打扮和咱們不一樣,老是穿一個大旗袍,還別一個手絹。」>李有才的妻子佟桂英說:「那時候我尋思多難看,那兒別一個手絹,不敢說啊。」>李有才也說:「走道扭扭搭搭,是和一般的家庭婦女不一樣。」>這樣的穿著打扮在建國初,沈陽的尋常百姓家還是極其少見的,而熟悉老北京的人們似乎就可以從這樣的打扮上,嗅出點味道來,因為,那可是一種身份的標志。>民俗學家齊守成說:「八大胡同妓院那時在北京是比較高級一點兒的,像沈陽解放以前那個淑館,二等妓院以上的,一般像那樣的煙花女子啊,青樓的人,她們都是別個茉莉花之類的,就是鮮花摘下來成朵的,拿細鐵絲穿上掛在領子上,或者是胸部,做裝飾品。」>大雜院里的人們哪裡曉得這些世故,只是覺得這個名叫張洗非,已經50歲的老太太愛打扮,是個利索人,而且還非常活躍,會拉胡琴。>李桂蘭回憶說:「她一早上起來得練嗓兒,沒有什麼可練的就拿水壺對著,往上對著天,在那兒啊啊練嗓,天天那樣的。(你沒問問她干嗎呢?)我說了,我說你這是幹啥呢?她說練嗓呢。我說練嗓也不會唱啊。她會拉,她會拉胡琴,不時的想起來就拉一段兩段的。」>>雖然說不像個普通人,但老北京的煙花女子那麼多,哪裡那麼湊巧就是小鳳仙呢?李桂蘭的另一個回憶卻似乎使事實更明晰了一點兒。張洗非嫁到李家時,沒帶任何東西,只有一個柳條包。閑暇下來的時候,她就會獨自一人坐在那兒,翻看柳條包里的每一張照片。>李桂蘭和她的嫂子已經記不得有多少張了,只是覺得照片上的張洗非曾經非常風光,應該是一個見過大世面的人。而在這些照片中,她最喜歡看的就是一個將軍模樣的人。不用想,這個照片上的將軍估計就是蔡鍔了。>李桂蘭比畫著說:「相片有一個穿軍裝的,這兒都帶著穗,這兒帶著領章,我問她這是誰,她也沒說誰,就說是朋友。」> 身份特殊 >聽到老人們講到這兒的時候,習慣性地猜想,這個照片上的將軍一定就是當年的蔡鍔將軍了,而且張洗非無論從穿著打扮、生活習慣再到個人愛好,都跟小鳳仙吻合,可是,要證明張洗非究竟是不是小鳳仙,只是她的子女的猜測,多少有些無法讓人信服,近些年來冒充名人以博取注意力的新聞也沒少發生,尤其李有才的一句回答讓人特別不放心。>記者問:「您是什麼時候知道繼母就是小鳳仙的?」>李有才:「從有記者來采訪我。」>李有才判斷繼母張洗非就是小鳳仙的依據,不是張洗非的親口講述,也不是父親的相告,而居然只是前來采訪媒體的告知,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猜測。他們的父親李振海在20年前已經去世。除了這三位老人以外,當年的其他見證人大都已經故去,而這三位老人,也拿不出特別有力的證據。>采訪到這里,記者不禁有些灰心,按照此時的進展程度,只能算是提出了一個疑問,距離解開這個秘密,還有相當的距離。就在記者准備放棄這個選題時,李有才想起了一條令人眼前一亮的線索,那就是在1951年,他曾陪繼母張洗非去拜訪過來沈陽演出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能和梅蘭芳掛上關系,這個張洗非看來還真不是一般人物。>1951年的一天,在東北 *** 鍋爐班當班長的李有才被抽調到行政處,負責前來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演出的梅蘭芳一行人的接待工作。當張洗非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就讓李有才想辦法帶她去拜見梅蘭芳。>李有才於是便帶著繼母去了,是在晚上,白天怕人家沒時間,可是不湊巧,慰問團搬到東北旅社去了,沒找著。>第二天,李振海沒有時間,張洗非就帶上了小女兒李桂蘭。李桂蘭回憶說:「她說梅蘭芳來了,我帶你去,原來是我們的朋友,帶你去看一看,看看你大伯。這么的,我那陣兒小,也好奇,我說去就去唄。在太原街,是遼寧賓館還是什麼地方。」>張洗非為了可以拜見到梅蘭芳,還特意找鄰居寫了封求見信。求見信發出以後第二天,張洗非帶著只有17歲的李桂蘭就去了。>據李桂蘭的回憶,當時見面是在一個大客廳,在樓上。他們母女倆去一提,有人就報告去了,後來就下來人把她們接了上去。>按照李有才兄妹所說的,張洗非不但跟梅蘭芳見了面,而且梅蘭芳還幫張洗非安排了工作。張洗非真的就是小鳳仙嗎?梅蘭芳為什麼幫助她呢?在遼寧賓館的大事記里,能看到梅蘭芳在建國初期曾下榻這里的記錄,而關於梅蘭芳會見張洗非的事情卻沒有記載。>尋訪之旅似乎又到了死胡同,不過,記者還是得到了一個珍貴的消息: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當年也跟著來了沈陽,他也許了解一些當年的細節。當記者費盡周折終於和梅葆玖聯繫上時, 梅葆玖先生卻說,雖然他當年也跟隨父親一起來沈陽演出,但由於當時自己年紀太小,沒有跟父親一起接見過張洗非。>這唯一的線索就這么斷了嗎?如果那樣的話,張洗非究竟是不是小鳳仙,也許就真的是一個解不開的謎了。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記者找到了北京梅蘭芳紀念館。雖然仍然沒有得到任何關於那次見面的記載,不過,幸運的是,記者聽說了一個叫吳迎的人,據說他知道一些情況。>在梅葆玖的推薦下,記者找到身為梅蘭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的吳迎。年屆七十的他從小與梅葆玖一起長大,對梅家的事十分熟悉。吳迎家裡有一幅字,是梅蘭芳的秘書許姬傳在早年間到他家做客時寫下的,也就是在那一次,吳迎聽說了一段對證明張洗非就是小鳳仙至關重要的內幕。>>吳迎回憶說:「他(許姬傳)正在寫一本回憶錄,就談了很多事,其中有一段就談到小鳳仙,所以這事兒我印象很深,因為我很敏感,我說我怎麼沒聽見過。」>吳迎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兩件憑證,一個是許姬傳的回憶錄《許姬傳藝壇漫路》,另一個就是李桂蘭曾提及的求見信,而且求見信與《藝壇漫路》中的記載十分吻合。>《許姬傳藝壇漫路》中寫道:「1951年,梅蘭芳劇團到沈陽演出,有一天,交際處送來一封信,還有白字,但她的具名卻引起大家的興趣——原在北京陝西巷住,張氏(小鳳仙)現改名張洗非。」>那一時刻,一直隱姓埋名的張洗非直接署名小鳳仙,難道她已經不在意別人知道她以前的身份了嗎?>吳迎解釋說:「她絕對不會在意的,如果在意的話,她不會那麼有名。」>《藝壇漫路》中還有更多記載:「事先商定由我和她對話,目的是弄清楚蔡從雲吉班到天津的一段情況。」>吳迎說:「徐伯伯跟我講他們事先商量了一下,梅先生說我跟她不熟的,就見過一面,我怎麼可以隨便見一個54歲的中年婦女?很多事兒不合適。徐伯伯是一個文人,他是動筆桿子的,他很有興趣,那麼他就講好,梅先生在旁邊聽聽。梅先生出場就是給小鳳仙面子,梅太太也在場,這樣就見了面。」> 真實內幕 >小鳳仙離開蔡鍔之後的生活搞清楚了,那她遇到蔡鍔之前呢?她有一個怎樣的身世,父母都是誰,為何會淪落風塵之中?>吳迎告訴記者說:「她是杭州人,1898年生的,她母親是一個杭州的富商的姨太太,後來大老婆對這個姨太太非常不好,這個姨太太就帶著小鳳仙,還有一個奶媽,一起就離開這個家裡了。離開以後,她母親就過世了,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這個奶媽就領著小鳳仙獨立生活了。那是非常困難的。那個奶媽姓張,所以小鳳仙跟著姓了張。13歲那年,奶媽就把她帶到南京,賣唱,唱京劇,後來逐步又到上海,也是賣唱,到了1916年左右,到了北京。北京的陝西巷,那個年代是紅燈區。小鳳仙跟她奶媽住在陝西巷,就賣唱,就是在那裡,小鳳仙遇到了蔡鍔將軍。」>一個是命運凄苦的風塵女子,一個是率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兩人怎麼會一見鍾情?難道真的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是革命把兩個人連到一起的?>吳迎說:「說蔡鍔跟小鳳仙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個推翻袁世凱的政治抱負,那是不對的,那沒有,因為蔡鍔確實是在雲吉班,那個青樓女子班叫雲吉班。在雲吉班見到小鳳仙以後就著迷了,這個是事實,不是因為革命才兩個人在一起的。徐伯伯跟我講他非常清楚,他說現在把這種事兒講得很懸乎,不是,跟事實不符合,事實是他非常喜歡小鳳仙,小鳳仙當然也因為從小受到那種歧視,生活很潦倒,所以她也確實對那些新的事情,有一種好奇,也有一種嚮往,所以她跟蔡鍔非常能談得攏。」>>蔡鍔與小鳳仙>關於小鳳仙幫助蔡鍔出逃,電影《知音》中說兩人是假扮結婚,在婚禮上金蟬脫殼的,巷間傳聞則說是蔡鍔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曾鯤化策劃了蔡鍔潛逃的方案,那麼,哪種說法是真實的呢?《藝壇漫路》中的記載,也許更靠近當年的歷史。>在《藝壇漫路》中,小鳳仙是這樣回憶的:「那天是掌班的生日,院子里人來人往。我給老蔡找了一間北屋,他背向窗,面對穿衣鏡,大衣、皮帽掛在衣架上,圓桌面上放著懷表。為的可以算準鍾點。老蔡坐在那裡喝酒,可以從穿衣鏡里看見偵緝隊和外面的動靜。我們還把窗上的紗簾去掉,換上紙卷簾,故意把它卷上去,這樣外面的人可以通過玻璃看見屋裡的動靜。老蔡估計天津的車將要開行,就站起身來往外走,假裝解手,趁院中亂哄哄時,出了雲吉班,直奔車站。他走時衣帽仍在衣架上,懷表也沒有拿走,偵緝隊以為他小解就要回來的,接著劉媽就把紙簾放下,這樣外面的人就弄不清屋裡的人是否還在,這些都是事先布置好的。」>蔡鍔將軍沒有能夠在推翻袁世凱後,與小鳳仙周遊世界,縱情山水,在袁世凱一命嗚呼10個月之後,再造共和的英雄因喉疾過世了。據說小鳳仙在蔡將軍的追悼大會上,留下了一幅對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吳迎說:「蔡鍔死了以後,小鳳仙還是干老本行,可以證明蔡鍔也沒有給小鳳仙多少錢,不然的話她就不用干這個了。」>吳老的解釋有點與時俱進的味道。不過建國前,小鳳仙又是如何出現在東北的呢?有說法說小鳳仙是嫁人來到了東北,嫁給了一個名叫王玉魁的東北軍的師長當四姨太,並一起來到沈陽,後來王玉魁因為販賣鴉片入獄,後來便死了。之後,小鳳仙走出王家,隱姓埋名流落民間。>李桂蘭說:「我們在大西門那兒住,在天光電影院那個胡同里住,我父親愛聽評書,總聽評書,這么他們認識的。」>當時李振海在東北人民 *** 當一名鍋爐工,妻子剛去世沒有幾年,留下四個孩子。日子過得比較清苦。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化名張洗非的小鳳仙過得幸福嗎?曾經與蔡鍔將軍有過一段傳奇姻緣的她,還能踏踏實實地與一個鍋爐工人過這種清苦的生活嗎?>李有才回憶說:「張洗非那個人吧,很會哄人,把自己的老公哄得特別好,我父親那時是誰說啥也不行啊。他倆下班了老一起走,出去溜躂。我們在大西關那兒住 ,門口就是小市場。小市場里頭是做什麼的呢,就是電影院那個位置,說書唱戲的,拉洋片的,摔跤的什麼都有,她就好在那兒聽大鼓書,在那兒待著。他倆有時候回來,家裡沒做什麼飯,不順口兩人就出去吃去。」>按照描述,小鳳仙最後幾年的生活是平凡的,甚至是有些拮據的,但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是快樂的,像所有人一樣,小鳳仙也在享受著新中國的快樂生活。>李有才告訴記者,街道上有什麼事兒,她都出去,扭秧歌。那時候新成立 *** ,外頭扭秧歌什麼的她都參加。>記者翻拍到了一張小鳳仙參加工作以後的照片,穿著冬裝的列寧服,胸前兩個胸章,其中一個寫著東北人民 *** 字樣。>吳迎評價說:「小鳳仙在這個社會里邊心情很好,那麼一個人到了50幾歲以後,還想溜溜嗓子,唱唱玩兒,說明她對她小時候學的東西還有感情。一般的人認為我倒了八輩子的霉了,我賣唱什麼事,最好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是干過這個的,我想起這個事兒我就感覺痛心痛苦,這個小鳳仙不是那樣,這說明她還真是一個人物。」>1954年,小鳳仙在患小腦萎縮一年後,在沈陽北郊去世,時年54歲。將軍拔劍南天起,我願作長風繞戰旗。小鳳仙從風塵俠女,助蔡鍔將軍再造共和到落花塞外,以一平凡婦人深居尋常巷陌,最後香消玉殞。這就是小鳳仙的最後的故事!>
5. 旗袍的歷史發展過程
一、旗袍發展的歷史
清朝男人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
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二、
旗袍的發展的過程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1)旗袍之源~~「棗」(Zao三聲)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但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2)民國之初旗袍開始了悄然過渡和發展。
民國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都在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3)民國初期20年代出現的倒大袖與新樣式。
民國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民國的30~4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旗袍也有過燦爛的一瞬間,那是因為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化。
(5)在中國的60年中葉~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場浩劫,也是旗袍經歷的災難期。
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輝煌難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6. 民國20位奇女子,遇見過之後,方才知曉什麼是「 」女神」的模樣
美人在骨不在皮,畫皮容易畫心難。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女神」遍布大街小巷,這些「 」網紅女神」人妝容精緻、服飾唯美,無一不是「 」瓜子臉、大眼睛、少女感」。 這種千篇一律的美,少了點靈魂的精彩,更多是外表的香艷。 難道外表的廳納胡精緻就是美女的最高標准? 當然不是,回望民國的佳人,和那些徒有皮囊的花瓶相比,她們不僅茄雹有著精緻外表,還有著豐富的內心,這樣的美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女神! - 01 - 郭 婉 瑩:人生可以如螻蟻,但高貴依舊 她是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是民國時期真正的金枝玉葉。有人說她是中國最後的貴族,一生坎坷,卻一直昂揚著高貴的頭顱。 前半生錦衣玉食,後半生艱苦卻從不屈服。她可以穿著旗袍刷馬桶,踩著皮鞋在菜市場賣咸鴨蛋,用彈鋼琴的白皙手指在腥臭的河塘里挖泥。 用骨子裡的高傲蔑視生活中的苦難,待到晚年,歸於平淡,對往事隻字不提。 - 02 - 黃 柳 霜:人生四面楚歌,卻優雅突圍 她是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同時也是第一個成為國際明星的亞裔美國人。 她的東方美曾驚艷西方世界,也曾遭遇過歧視和怠慢,但不影響她敢於沖破桎梏投身好萊塢。 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李小龍、成龍意外的第三個華人,更是唯一的華人女性。 甚至是在息影的多年以後,也沒有哪位亞裔女演員在好萊塢的成就足以與她匹敵。 - 03 - 蔣英:燕燕於飛,海角天涯永相隨 她「 」中國航天之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夫人,曾在錢老被困美國時,一封「 」密報」助他回國。 她也是一位歌唱家,早年出國游歷,學習音樂,歸國後還曾在上海舉辦了個人演唱會。 有人說,因為蔣英,不苟言笑的錢老也變得浪漫開朗;因為蔣英,中國歌唱事業,少走20年彎路。 她回國後,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學45年之久,一對一的親手培養了26個學生,近一半都在國際上聲名遠播。在那個化妝技術不發達的年代,蔣英的美顯得尤為真實。 - 04 - 嚴仁美:風過留香,半世微涼 上海灘絕代風華的名媛,生於顯赫家族,曾祖父是著名實業家,也是李鴻章的幕僚。 她最初嫁與蘇州少爺馬冠良,沒想到丈夫卻婚後出軌,她毅然離婚,沒有半絲猶豫。 後來,她「 」誓死不嫁日本人」,轉而嫁給光華大學經濟系李祖敏,未曾想竟遇到今生所愛,婚後恩愛一生。 - 05 - 黃蕙心:遠東最美麗的珍珠,優雅一世紀 被譽為「 」遠東最美麗的珍珠」,Vogue雜志評選「 」最佳著裝」中國女性,即使到今天,她的著裝依舊前衛時尚。 - 06 -:林徽因「 」」你是最美人間四月天 「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令當時三大頂級才子動心的女子,她幾乎標志一個時代的顏色。出眾的才華,傾城的樣貌,就連情感生活也像春天絢爛奪目。 但林徽因最美的,不是她年輕時的才情,也不是和三大才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是她嫁給梁思成後,夫妻二人作為「 」建築家」的身份。她同他跋山涉水,去考察那些不可計數的荒郊野地的民宅古寺,他們為保護北京城牆做出的抗爭,他們設計、繪畫的圖紙、文字流傳至今。 她比我們了解的,還要美。 - 07 - 陸小曼:曾經芳華,終成素雅 胡適曾贊陸小曼是北京城扮攔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這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民國四大美人,自有一股風流韻致。 她是畫家,她還擅長戲劇、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可以說是才貌雙全。 她與徐志摩相愛相殺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徐志摩死後,她遣散了傭人,從此不再外出交際,並終身素服,把全部精力,放在整理徐志摩的著作上。唯一的遺願是與徐志摩合葬,卻因沒有子女,骨灰被丟棄,只有空冢。 任憑風雨評說,她的一生,活得真實。 - 08 - 孟小冬: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她是人稱「 」孟皇」的著名京劇名伶,9歲學藝,12歲登台,以女人身份飾演老生,唱腔端嚴厚重,威武神氣,誰也瞧不出這是個女子。 她愛戀梅蘭芳,不惜為妾,放棄登台,金屋藏嬌,最終也沒能續寫這段戀情。 不惑之年,嫁給大幾十歲的杜月笙,這個黑幫老大在風燭殘年之時,給了她最想要的名分,成為了他第五房姨太。 - 09 - 潘素:相知相守,相濡以沫 她13歲被賣入青樓,20歲遇到鍾情一生的男人,也是當時有名的民國四公子,張伯駒。 兩人一見傾心,結為伉儷。婚後,一起潛心研究書畫,婚後夫唱婦隨走遍名山勝水,終成為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家。 相濡以沫幾十年,兩人在亂世之中,傾家搶救國寶級書畫無數。1956年起,他們陸續將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書畫名跡無償捐獻國家,被傳為佳話。 - 10 - 董竹君:不會為愛情,喪失原本的顏色 她是洋車夫的女兒,13歲被賣到青樓,14歲結識夏之時,進而跳出火坑,成為督軍夫人。 但她的人生,可不止於此。 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權統治,29歲再度沖出樊籠。 她離婚創業,創造了當時名噪一時的錦江飯店,成為商業大亨。 - 11 - 宋慶齡:優雅之姿,永不凋零 這張照片被譽為宋慶齡最美麗的照片之一,把其溫婉大氣,雍容淡定的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 11 - 周璇:美麗沒有錯,奈何付東流 周璇,金嗓子皇後,200首歌曲,43部電影,奠定了她在中國電影史上空前絕後的地位。 郎才女貌的姻緣,卻令她一度自殺;事業巔峰之際被送進精神病院,紅顏薄命,年僅37歲的她就撒手人寰。 這個穿著旗袍,用生命歌唱的女子,有著那個時代所有女人都羨慕的容顏和歌喉,卻因身世凄慘,註定了一生的悲劇。 - 12 - 唐瑛:美麗是我一生都在做的事 唐瑛長相漂亮,五官有著一種西洋的風情,舉首投足惹人睹目。家境富足的她,既精通英文,又擅長崑曲,跳舞和鋼琴則與山水畫一樣嫻熟。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上海,唐瑛與陸小曼被稱為交際場上的明星,人稱南唐北陸,是當時及其耀眼的名媛。 當時很多人追求她,她有兩次婚姻,最後遠走美國,安然的度過一生。 - 13 - 張愛玲:停留即剎那,轉身即天涯 瓜子臉,柳葉眉,穿上旗袍的張愛玲是高冷決絕的。有人說:「 」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這樣的天才註定與孤獨伴隨一生。 她出身豪門,卻凄苦半生,從她筆下的文字中,我們能看到她的靈魂,她的孤傲,她的一生輾轉,幾多憂傷。 - 14 - 趙一荻:一見鍾情誓追隨,無怨無悔到白頭 肌膚如玉,秀發如瀑,眼眸如潭,真正天生麗質的東方佳人。這是張學良對趙四小姐的第一印象。 最初的浪漫只是好感,最後的相守才是愛。西安事變後,張學良整整72年的幽禁生活,都是她在陪伴。有人說她是小三,有人說她是破壞於鳳至幸福的罪魁禍首,但她確實為了愛,低到塵埃。 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只為陪在愛的人身邊。 - 15 - 夏夢: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 她是20世紀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是香港赫赫有名的頭牌巨星。曾有人排三天三夜的隊,花巨資只為看一場她的電影。 金庸曾說,「 」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她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的靈魂,也是他心中一輩子的痛。 她是中國電影史以來最美女演員,她被譽為中國的「 」奧黛麗赫本」,在熒幕里貢獻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 - 16 - 阮玲玉:靜默中華麗的壓抑 中國默片時代最具號召力的默片女星,雖然她沒有在銀幕上說過一句話,卻只用肢體和眼神就為我們傳遞了窒息的風情。 她的美是個謎,她的自殺更是一個謎,在事業的巔峰,卻無奈的嗟嘆人言可畏,放逐自己的生命。 - 17 - 胡蝶:美是發自內心的存在 她是中國第一名「 」電影皇後」,在1933年的上海《明星日報》選舉活動中,以21334的票數,遠遠超過第二名跟第三名的陳玉梅跟阮玲玉,奪得了「 」電影皇後」的稱號。 她一生坎坷,16歲被包養,還被未婚夫污衊出軌,甚至被追求者幽禁3年。但她從不妥協,堅強和獨立的面對人生,像一隻高貴的蝴蝶。 - 18 - 小鳳仙:迷霧中的水仙,朦朧又純粹 小鳳仙,一個曾經叫響北京城的名字,一個聽著就有那麼點曖昧的稱號,勾畫出一個弱不禁風的青樓女子,成就了一段沒有結果的虛幻愛情。 正史之中並沒有關於她的記載,甚至連她的生卒日期都沒有能說清楚。 她曾幫助蔡鍔將軍逃離袁世凱的軟禁,更因為與他的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而被人傳頌。 但她給我們的一切,就像蔡鍔留給她的一切一樣,猶如霧里看花, 水中望月…… - 19 - 上官雲珠:孤獨的寒星 十里洋場、世紀風雨、絕代風華、一場戲夢,從江陰 *** 到上海女人,上官雲珠在這座充滿物質和慾望的城市裡,掙扎為一代明星。 她在為之奮斗一生的銀幕上,巧笑過、嬌媚過、無奈過、放棄過,然而一切繁華與沒落都已劇終,不滅的是她轉身留給我們留給這個城市美的卓絕的音容笑貌。 - 20 - 呂碧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 呂碧城,她並不貌美,卻是史無前例的奇女子。 她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並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 她被贊為「 」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並稱為「 」女子雙俠」。 這些來自民國的女人,她們或擁有絕代風華,魅力無人能及;或才情千萬,傲然自立。 她們的美麗優雅,大抵都來源於她們出眾的才情,她們腹中淵博的知識。 女人最耐品的還是氣質和韻味,這樣的美人,才是經得起考驗的真女神! 感謝閱讀!
7. 民國時期旗袍的改良與演變過程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