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方魅力古典旗袍幾種風格的穿法
概述:旗袍的美是怎一個美字了得。愛美的你,是否知道自己適合穿哪種款式的旗袍?下面為您介紹東方魅力古典旗袍的四種風格穿法。
愛旗袍—旗袍資訊圖片
時尚型和少年型
時尚型和少年型人的旗袍就可以大膽革新,比如一件牛仔面料無領單肩的旗袍,腰側處有一排一字型男裝款盤扣,既有傳統旗袍的元素又有時代氣息,時尚型和少年型人穿了這樣的旗袍就不會顯老氣反而能平添一絲英氣。
時尚型人可以選擇那種有太空感的金屬光澤的面料,或加入了萊卡的高彈針織面料。凡是有流行感和時尚元素的面料圖案都可以成為時尚型
人旗袍的設計靈感,可用盤扣、包扣,或一些現代感的扣子,只要形式上有旗袍的影子即可。這也是傳統與新潮的完美結合,與時尚型人多變的性格很吻合。
時尚型和少年型人對面料的選擇是最寬泛的,但一些太軟、太貼身的面料,如過薄的紗及綢,不太適合這類風格的人,尤其少年型人,面料以挺為主。
古典型
一些傳統式樣的旗袍,最適合古典型人穿,因為古典型人本身就很嚴謹、端莊、上品,她們的旗袍樣式不要變化太大,很適合有領、有袖的
傳統式樣,花色圖案不能太誇張,圖案盡量保持連續性,面料要保證高檔、精良,土布粗麻的面料離她們很遠,盤扣很適合正規的如意形、雲形等。
男裝款的一字型盤扣盡量少用。古典型人穿這樣的旗袍最好配上稍正規的緞面或有精美裝飾的鞋與包。
愛旗袍—旗袍資訊圖片
自然、戲劇型
花旗袍家族中,圖案較大,還有借鑒中國戲服的寬大袖子,上面印有大朵的花或葉子、臉譜等這些大氣磅礴的旗袍款式最適合自然、戲劇型人穿,這類風格的人最能演繹出一種瀟灑、氣派之美。
當然這類旗袍的面料不能過於拘泥,棉、麻、絲、綢、皮革都可以,只不過戲劇型人要稍華麗些,如果她們在穿一些合體包身款式的旗袍時,領子不能太窄,當然這也根據脖子長短來具體分析。
花色不能過小,否則顯小氣,旗袍的圖案也不用強調連續性,可以隨意些,比如是一幅潑墨山水,或者也可以在整個前襟處斜畫一枝微露尖角、蜻蜓小憩的雨荷,如是凈色的旗袍,最好盤扣要大些,盤扣的形式不限,也可加一些出位的裝飾項鏈、耳環等。
愛旗袍—旗袍資訊圖片身材圓潤型
寬,好像是穿旗袍的標准身材,但如果選擇不當,會顯得臃腫、矮胖。這類女士旗袍的裙擺最好是收口的,版型強調腰線,要包身、合體,袖型以小包袖為主,盤扣
大多採用較圓滑的雲型、如意型,大朵的花卉圖案很能顯出曲線型人的女人味來。
但少女型人可以在旗袍的細節上加一些小蝴蝶、小花邊等裝飾,圖案以可愛型居多,如小花朵、小格等,不能太老氣,否則顯年齡感。浪漫型人更可以嘗試一下魚尾裙下擺的旗袍,中西合璧,還可以加一些寬荷葉邊、蕾絲等顯示成熟女人味的元素。
確定一下你是哪種風格的人吧,請教林女士,幫助你挑選一款最適合你的旗袍。要知道,穿旗袍的中國女子總能讓全世界驚艷。
❷ 旗袍的起源
旗袍雛形-明立領
旗袍做為民族服飾,它的雛形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期的明立領中衣褙子,高立領款式到了明朝後期,在中原和江南更加廣泛流行,這是程朱理學思想禁錮在婦女服飾上的體現(婦女脖頸要用立領加以遮掩)。明末高領盤扣式樣已經基本形成了現在旗袍的雛形。滿族入關後,在「男從女不從」的服制規定下,漢族婦女得以沿襲使用明式立領襖和褙子等所謂「漢裝」。(這一問題可以從明朝和清朝流傳下來的皇宮畫像中得到佐證,明朝的皇後已經穿高領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皇帝皇後仍然穿類似唐朝男裝中的無領圓口衣。),尤其崑曲青衣花旦戲服更是沿用以前的立領制式。清朝中期,明式立領(方領,二枚金屬扣)進一步演化,方領變成了弧形領,更融入了許多滿族服飾要素(滾邊-大寬邊,蜈蚣盤),在民國時期,中華立領成為中山服和旗袍的構成要素。
❸ 旗袍的起源是怎樣的
把旗袍說成來源於旗人的袍子完全是歷史的謬誤。而且錯誤流傳甚廣,真正的原因卻被有意無意的給忽略了。
旗袍,時裝,出現歷史20世紀20年代中期,距今80多年。
中山裝,時裝,1912年定型。距今歷史94年
西服,時裝,出現歷史150多年。
時裝定義:式樣新穎入時的服裝;當代通行的服裝。相對於古裝而言。我們現代通行的服裝都是時裝。
把旗袍和滿族聯系起來完全是錯誤的,滿族人從來沒有這樣的衣服。
就是在當代各民族服裝展示上,真正的滿族婦女代表從來不穿旗袍作為其民族服飾,而是穿小燕子在宮里穿媚侵稚膠擁乩砣?格格裝。大家可以去滿族網站一看就明白。滿族自己很明白,人家才不亂穿。中國的56朵金花里漢族穿的是旗袍。滿族穿的是山河地理裙(滿袍)。
旗袍和滿族人聯系起來完全是巴拿馬帽一樣的例子。
事情的本質其實是中國人隱晦中國妓史的結果。
旗袍,作為一種時裝,雖然其設計借鑒了中國中國婦女古裝的許多特點,這個古裝裡面及包括漢服也包括滿服。也借鑒了洋裝裙裝的樣式。但和中國服裝包括滿服和漢服傳統平面裁剪不同,其裁剪方式完全是洋裝立體裁剪的。這也是歷史上各地追不上上海新樣式的原因之一。
上海開埠後,上海的妓業也興盛起來,最初上海的妓業完全是江南老派作風。
滿清滅亡後,對服裝的束縛放開了,衣服可以隨便穿了,不用擔心殺頭了。但那時候沒有旗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白俄妓女來到上海,她們穿著緊身的連衣裙,顯得身材優美, 當時日本妓女也大舉登陸上海,東洋堂子以作風大膽曝露而聞名。她們給上海的妓女帶來了沉重壓力。上海的書寓、長三(高級妓院的類別)里的身材優美的紅姑娘為搏出位,請人設計穿上了凸現身體部位的長袍,當時還有長袖子,類似於今天的越南旗袍。還不是我們今天習慣的樣子。畢竟一開始,沒有那麼大膽,敢於漏出身體。
有人說,是上海的女學生首先穿起來旗袍的,根本是胡說,五四時候的學生裝大家應該都有印象,什麼時候中國的女學生能有那麼大的膽子率先穿出來爆漏身體的衣服。況且,穿旗袍對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就是現在能有幾個大學生能把旗袍穿好看呢?
滿清被推翻後,很多漢人不願意再穿被強迫穿的滿式衣服樣,但漢人原來服裝又弄不清楚,所以戲服、西裝、日本學生狀、新樣式、洋裝等紛紛登台,式花樣百出,穿啥的都有,千奇百怪的衣服都有人穿。所以妓院里在民國10多年後出現大違女人傳統的漏體裝並不意外。但是這在當時是部分高級妓女的服裝,很新鮮。
那些妓女為了提高身價,紛紛冒充旗女,因為當時旗人滿清時地位較高,滿清亡後旗人失去了民族特權的鐵桿莊稼收入,不得已自己開始謀生。滿清時期是沒有旗人妓女的。但滿清滅亡後,滿人地位驟降,為謀生,為娼者確實不少。這種資料可上滿族網站讀到。但當妓女也不是說滿清滅了,旗人馬上就去當妓女了,而是由一個衰敗的過程。 往往是原來的貴人,實在是沒有撤了,才去當妓女的。 而嫖客呢往往有一種心理,越是曾經身份高貴的女子,就越有人嫖。這種心理,現在也一樣。
於是那些所謂的高幹旗人妓女穿得,設計的新樣式衣服遂有旗袍之名。但民國初年,正經人家的女子是絕對沒有人穿這種凸現身材的衣服的。而那些低級妓女是穿不起的。旗袍不是廉價的便宜貨。
後來隨著社會的開放,出現了舞女這種職業,為工作方面,20年代末期的上海舞女穿上了這種時裝,舞女的性質本來和妓女就有點類似,呵呵, 後來成了上海交際花的標准服裝。30年代於是旗袍遂在時髦女子中大興。
外國男人接觸的中國女子就那拋投露面的幾種,以至於某些外國人以為這是中國所有女子的服裝,實際上只是時裝中的一種。 解放後,尤其是抗美援朝後,旗袍作為時裝不再流行。而中山裝大興。
改革開放後,旗袍又重新有人穿。只不過由於它比較貴,而且身材要求高。在大街上穿的行人還是很少。
❹ 旗袍的來歷
旗袍的來歷:旗袍是旗人的袍子,這是字面意思。現在的旗袍式樣是民國年代改進過的,稍微好看些了。原來左衽,前後開叉。根據解釋,前後開叉是騎馬時候容易上馬。還有後金社會發展落後,入關前處於氏族社會瓦解和封建制度成形階段,不分輩分不辯兄妹,基本是父親死了兒子接著娶她媽哥哥死了弟弟接著嫂子這樣普遍的婚俗,女人穿的旗袍主要是適應這種婚俗製作的民族服裝。功能除了上馬容易外,旗袍底下不穿衣服,和現在的西藏草原落後地區婦女的原生服裝一樣,在野外大小便方便,前後一掀就可以。如果碰到男人性致以來揭起前後,也很容易操作!這就是旗袍的真正由來!
旗袍雖然是滿族的服裝,但是也已經流行開來,成為中國人很流行的服裝。在這個意義上,它就不再是滿族的專用服裝了,婦女愛穿的話應該是不會有人反對的!至於過去每朝定鼎,都要設計出日常的冠服頒布天下。明亡後這個衣服問題鬧出一場慘禍,卻是真實的歷史。剃發實際是中原的一種罪刑,叫「髡」,就是剃頭!這和在臉上刺字差不多,文革時期還有陰陽頭!江南反抗以後,滿人調整的政策是:生從死可不從,男從女可不從。所以清朝前期,中原婦女都穿明朝的舊服制,男人活著雖然剃頭留辯,死了可以穿明朝的衣服見祖先!所以現在大家的印象,就是,好像漢服其實是壽衣,這其實是反抗爭來的權力!就是活著可以為奴隸,但死了要體面的象個人去到陰間地府去見祖先,穿著和先人一樣的服裝!所以說漢服如壽衣之說並非侮蔑,而是埋藏了漢人的反抗和活著為奴死才能做人的悲憤和悲慘!
民族服裝涉及民族意識沒有錯的!但是民主的社會,這屬於人權的一部分,意識形態的打壓和惡毒的咒罵都是於理不合於法不合的!這個結論就像青天上的明月一樣清晰可見,不知有人吵什麼?如果吵吵著一定鬧得把衣服的傷疤揭開,那三百年前的血還在流,不知道那些劊子手的後代看見了沒有?建議最好不要對人家的愛好或唚持忠饈鍛悠纜郟獾眉せ蘇餳慮椋喚齜炊曰蛘咦櫪共渙耍炊て鷥蟮姆吹∧敲茨憔筒喚霾荒蘢櫪梗炊歉擁姆聰蚶┐罅舜聳碌囊夂?br>
仔細想想,太平軍為什麼以恢復華夏衣裳為號召?民國一百年了,人們為什麼還記著衣服的事情?有些東西是阻擋不了的。既然知道自己是少數民族,又在這個國家裡面生活,滿洲國又沒有了,就還是凡事遵紀守法,不要太猖狂了!無事生非更是愚蠢!要記住,這樣是很危險的。民主化以後的中國,一切現行的不合理的民族特權,都將在強大的多數民意下被廢除,你們現在享受的由D從蘇聯學過來的給予你們的特權都將煙消雲散,你還不在這里留點口德?人家要穿什麼衣服,是人家得事情,自己的老先人犯下了禽獸罪刑,人家也沒有要後輩子孫償還血債,已經是天大的榮幸了!按照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現在你的強勢已經完了,該你倒霉的時候了,就像當年人家被任意殺任意剮一樣,你也輪到了,中國人說的三十年河東河西嘛。你沒有輪到倒霉,還好好的,你該乖些!這是我教給你的,你愛信不信。不要看你在這里是匿名的,人家不知道你到底是那個,但是這里的言語之快口舌之罵態度之惡,最終都要你的同胞來負擔,吃不了兜著走你又何必?
❺ 楊雪高清大圖美顏,駕馭明艷旗袍藏有大膽元素你找到幾個
中國獨有的旗袍之美,是中國女性向世界展示東方美女溫柔和嫵媚的最時尚風情。電影里老上海那襲立領旗袍,修身緊致,松一寸腰身不夠玲瓏,緊一寸曲線不夠流暢,那高開叉又令人忍不住去順著美腿看上去浮想聯翩,影影綽綽中,秀姿婀娜,美人天鵝頸的柔順,讓人賞心悅目。
隨著時代變遷,老式旗袍越發只是代表一種年代的積淀,而美的優點都流傳保留下來,作為現今出現的改良旗袍,蘊含古典之美,也有發揚光大的順勢和變遷。
娛樂圈裡,幾乎每位女星都有旗袍照,今天帶你看看楊雪的這款改良旗袍,一定會讓你眼前一亮。
其五撞色大膽,楊雪配這襲明黃色旗袍的下擺配黑色真絲波浪邊紗裙,同色黑腕帶高跟鞋,為復古的改良旗袍融入鮮明濃烈的現代時尚元素,同時黑裙黃袍撞色又襯托出大氣典雅的沉穩,黑色為明快的黃色墜住漂浮的流光,明艷的正黃色又為黑郁的紗裙盛開搖曳的風姿,整體的搭配效果,相得益彰,嬌艷不失端莊,性感不失高貴,所以這身時尚穿搭,是很成功的正明黃裙裝的範例。
❻ 旗袍出自什麼年代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旗袍起源: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民國之初,剪辮發,易服色,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倒大袖與新樣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黃金時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國旗袍最燦爛的時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經典的過程,四十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經過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風姿再現: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旗袍曾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服裝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從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中華傳統文化的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也被冷落。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顯得有些落伍。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
❼ 旗袍款式有哪些
旗袍款式有圓襟旗袍、直襟旗袍、斜襟旗袍、方襟旗袍、琵琶襟旗袍、雙襟旗袍等。不同款式的旗袍適合不同的身材和臉型,例如直襟旗袍適合圓臉、身材豐滿或個子嬌小的女生。方襟旗袍適合臉部偏瘦的女生。
圓襟線條圓順流暢,是旗袍很常見的開襟方向,圓滑流暢。符合女性婉約沉靜的氣質。大圓襟旗袍各種臉型的女性都能輕松駕馭,這種開襟方式並不挑臉型。
其他旗袍特點:
方襟旗袍:方襟的特點,則是方中帶園。我在想它的設計思想大概也是取自上善若水任方圓。圓滑和稜角參半,溫和中透著凌厲感。方襟方中帶園,含蓄內斂,又富於變化,適合不同臉型的女性穿著。方襟適合臉部偏瘦的女性,可以起到修飾臉部線條的作用。
雙襟旗袍:雙襟比單襟復雜,要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縫合的襟只作為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效果上更為美觀和高貴。比較傳統端莊。風格偏老式。當然,雙襟對臉型的修飾作用很明顯。
❽ 欣賞三款好看的旗袍馬甲圖片 關於旗袍的幾個特徵介紹
旗袍馬甲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民國旗袍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清朝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風行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國傳統袍服在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