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文化是中國經典傳統文化之一,它不僅僅是一種女士服裝,更是民國文化的縮影。她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典型代表。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現代女性身穿旗袍
一直到現在,旗袍一直是中國女性所喜愛的一種服裝。從旗袍的構成要素可以看出,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因此旗袍成為了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美的服裝。旗袍文化既保留了東方女性嚴肅、保守的文化傳統,又體現了東方女性思想解放、個性獨立的追求。可以說,旗袍文化就是女性解放的一個載體。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滿意請採納哦。。。
B. 什麼是旗袍文化,旗袍文化有哪些特色
旗袍文化是中國經典傳統文化之一,它不僅僅是一種女士服裝,更是民國文化的縮影。她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典型代表。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現代女性身穿旗袍
一直到現在,旗袍一直是中國女性所喜愛的一種服裝。從旗袍的構成要素可以看出,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因此旗袍成為了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美的服裝。旗袍文化既保留了東方女性嚴肅、保守的文化傳統,又體現了東方女性思想解放、個性獨立的追求。可以說,旗袍文化就是女性解放的一個載體。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滿意請採納哦。。。
C. 急求有關旗袍類的書,但不是服裝方面的,屬於歷史范疇,最好是關於旗袍的變化與女性地位之間關系的書!
《旗袍》
●旗袍之源
作為袍服家族中的一員,棗旗袍的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悄然過渡
民國初期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發辮,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20世紀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旗袍款式出現倒大袖等變化。
●黃金時代
20世紀30年代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20世紀40年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以說在上世紀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燦爛瞬間
20世紀50年代
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這個年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冷落時期
20世紀60、70年代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輝煌難再
20世紀80、90年代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D. 旗袍在當代很多人都在穿,那麼什麼是旗袍文化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中國旗袍的文化內涵:
中國旗袍永久的魅力在於它的變化無窮,其獨特的個性和神韻與現代時裝審美觀念相通。在時裝國際化的時代,旗袍雖然已難以重現其鼎盛時期的服飾壟斷局面,但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已經使旗袍的美具有了永恆的意義。
一、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韓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
事實上,兩者還是頗有差異的,深衣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被逐漸接納為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不相悖。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的袍服,一般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緊窄合體,利於騎射和其他劇烈活動。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式樣,比較典型的有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將袍服視為其典型服飾。
今天我們見到的所謂「旗袍」,不僅僅是滿族服裝的傳統款式,而是多個民族服飾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的袍服,至清代滿族承襲了這種服裝。
滿族入主中原後實行八旗制度,凡編入旗籍者都被稱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統稱為「旗袍」,有朝袍、龍袍、蟒袍和常服袍等之分。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有後世的旗袍有血緣關系。
五、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在20世紀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旗袍黃金時代的延續。戰爭硝煙彌漫,大多數國民無心於服飾的奢靡。經濟蕭條,物價飛漲,物資匱乏,出於經濟實用等考慮,40年代初的旗袍長度縮短至小腿中部,高時到膝蓋處。
夏季多傾向於去掉袖子,降低領高,省去種種繁瑣的裝飾,更為簡潔適體。土布、本白棉布、毛藍布(又稱愛國布)成為常用的面料。此時的旗袍雖然裝飾簡單,用料平常,但仍是日常服裝的主流。
抗戰勝利後,改良旗袍更為廣泛的流行,開始收省還不明顯,後來逐漸發展到吸腰省並使用裝袖,自此旗袍更為合體。40年代中期西式配件——拉鏈也替代了傳統的盤香紐、直角紐,成為當時的時尚。這一時期旗袍變化的總趨勢是長度減短,更能表現女性曲線,暴露程度有所增加,配穿方式多種多樣,穿著范圍更加廣泛。
參考資料來源:旗袍文化_網路
E. 什麼是旗袍
開叉的叫旗袍 把叉開到 大腿根的叫做旗袍 並且修身 叫做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