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和服、旗袍(或唐裝)和韓服的問題
http://ke..com/view/10208.htm
http://ke..com/view/120447.htm
http://ke..com/view/37326.htm
http://ke..com/view/.htm
都是網路里搜的,我另外整理了一下,已經pm給你了,受到沒有?希望幫到你
② 在民國婦女穿的布衣有點像旗袍,但是只有上衣的,請問一下那種衣服叫什麼,現在是否還能買到
那種也是旗袍的。現在又很多復古的衣服,很有民族風,應該可以買到。
③ 每天一個故事|沒有暖氣的古代,古人冬天穿什麼
最近換了辦公場所——沒有暖氣。每天凍得兩條腿像不是自己的,回家第一件事情是縮在被窩里暖著。
卧在被窩里想到一個問題:在沒有暖氣的古代,大家是怎麼過冬的呢?於是,連夜秉燭,查閱了大量的文史古籍,又請教了多位「鑽家」。
如今各式各樣的禦寒冬裝可謂五花八門,在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古代,人們冬天都穿什麼禦寒?從史料來看,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棉袍;唐代開始出現比襦長比袍短的「襦襖」。古代最早的棉褲都是開襠的,叫「袴」;漢代才開始提倡穿合襠褲「褌」……
裘是皮衣,毛向外,所以《說文》在「表」字下說:「古者衣裘以毛為表。」上文說過,貴族穿裘,在行禮或待客時要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飾的文采。這是因為獸毛外露,通體一個顏色,不好看。例如《周禮·司裘》:「掌為大裘,以共(供)王祀天之服。」鄭眾註:「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所謂質,即朴實無華。
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種多樣,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後來還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為珍貴,為達官貴人所服,鹿裘、羊裘則最一般。例如《呂氏春秋·分職》:「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傷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zōu,鄒)隅(屋角)有灶,是以不寒。民則寒矣。』公曰:『善!』令罷役。」《左傳·襄公十四年》:「右宰谷從而逃歸,衛人將殺之。辭曰:『余不說初矣,余狐裘而羔袖。』乃赦之。」谷是衛國大夫,衛獻公逃往齊國,他先跟從逃亡,後來又回到衛國,國內反對獻公的一派要殺他,他說當初就不願意出亡,並以狐裘羔袖打比方,衛人果然饒了他。杜預解釋道:「言一身盡善,惟少有惡,喻己雖從君出,其罪不多。」狐裘是珍貴的,只有袖子是羔皮,所以用來比喻過失是局部的。
狐裘的價值也並不一,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因而是最高級的。狐腋純白,所以又稱狐白裘。古書中提到這種裘的地方很多,都反映了服之者的高貴身份。如《晏子春秋·外篇》:「[齊]景公賜晏子狐白之裘,玄豹之茈(cǐ,此。同*[衤+此]、[上「此」+下「月」],指衣邊),其資(價值)千金。」《史記·孟嘗君列傳》:「[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一裘千金並非誇張,齊景公賜給晏子的也是如此昂貴。《墨子·親士》:「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yì,益。二十四兩)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說苑》等書中也有這類的說法。)就是李白《將進酒》中說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也並不能以「吹牛」視之。
狐、貂、貉所制的裘既然名貴,所以在古代作品裡就拿來做富有的象徵。例如高適《營州歌》:「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毛亂的樣子)獵城下。」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作》:「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論語·子罕》:「子曰:『衣敝組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由:子路的名)也與?』」「衣狐貉」即穿著名貴的狐皮或貉皮的裘。
因為這些皮料又輕又暖,所以又統稱輕裘、輕暖。《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孟子·梁惠王上》:「抑輕暖不足於體與?」蔡邕《衣箴》:「今人務在奢,嚴志好美飾。帛必薄細,衣必輕暖。」
上面提到的「羔裘」是羊皮衣中的高級品,與一般的羊裘不能並論。《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魯昭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玉名)於齊侯,遂入羔裘,齊侯喜,與之陽谷。」齊侯因得一件羔裘而把陽谷邑給了公衍,雖不能說這羔裘價值連城,但其貴重也很可觀了。《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皇侃疏:「是君臣日視朝之服也。」至於羊裘就不同了。《淮南子·齊俗訓》:「貧人則夏披葛帶索」,「冬則羊裘解札」。因此衣羊裘常常說明一個人的貧困。《史記·劉敬列傳》:「婁敬(後改姓劉)脫挽輅,衣其羊裘,見齊人虞將軍曰:『臣願見上(指劉邦)言便事。』虞將軍欲與之鮮衣,婁敬曰:『臣衣帛,衣帛見;衣褐,衣褐見,終不敢易衣。』」婁敬把羊裘跟「褐」(粗麻、毛的編織品,詳下)相提並論,而又與「鮮衣」、「帛」相對而言,可見確為貧者所服。《後漢書·馬援傳》:「[援]至有牛馬羊數千頭,谷數萬斛……乃盡散以班(頒)昆弟故舊,身衣羊裘皮絝。」這是說馬援自己生活簡朴。羊毛可以做氈,羊裘日久,毛變得板硬也像氈,所以羊裘又稱氈裘,多用以表現北方的生活。《史記·蘇秦列傳》:「君誠能聽臣,燕必致氈裘狗馬之地。」(《戰國策》略同。)蔡琰《胡笳十八拍》:「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
鹿裘也是粗劣之裘,大約是因為上古中原地區鹿較易得而皮又不如狐、羔輕暖的緣故。《列子·天瑞》:「孔子游於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用繩子系腰)。」《史記·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淮南子·精神訓》:「文綉狐白,人之所好也;而堯布衣揜(掩)形,鹿裘禦寒」。《晏子春秋·外篇》:「晏子相[齊]景公,布衣鹿裘以朝。公曰:『夫子之家,若此其貧也,是奚(何)衣之惡也?』」
《禮記·玉藻》記載:
「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
棉袍,是古人過冬禦寒的主要冬裝之一,穿著時間最久。
袍原本是一種禦寒內衣,《釋名·釋衣服》稱:「袍,苞也;苞,內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有內外兩層,夾層里放入柔軟的禦寒填充物,就成了袍。
古人最早說的袍,指的就是禦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寫作「綿袍」或「綿」,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並非是現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蠶絲質地的綿絮。
中國何時開始穿棉袍的?從史料記載來看,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袍子。在周代,袍的地位並不高,屬於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穿。由於禦寒性能好,當時野外作戰的士兵在冬天都「標配」有棉袍,所謂「戰袍」即因此而來。這時袍的功能類似現代士兵所穿的「軍大衣」。
然而,冬天能擁有一件棉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詩經·秦風》中有一首詩歌叫《無衣》,詩的開頭即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意思是,誰說我沒有軍服,我和你共有戰袍呢,反映了當時秦國軍隊在物資困難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兩人合披一件棉袍抵禦寒冷的情形。
當然,袍也有高檔與低檔之分。如果夾層里所填的是「纊」,即新的高級天然蠶絲絮,稱為「繭」;如填充的是「縕」,即絮頭、細碎枲麻這些粗劣、陳舊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禮記·玉藻》中所說的「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這種袍是窮人的禦寒棉衣,但袍里這些低劣的填充物,並非現在所說的「黑心棉」,完全是貧窮所致。
《莊子·讓王》記載:
曾子「縕袍無表」遂有成語「捉襟見肘」
在先秦時期,人們冬天穿袍子很有講究,外面必穿一層罩衣,此即《禮記·喪大記》中說的「袍必有表」。只有處於社會底層的窮人,才將袍光著穿。
編撰《論語》的曾子,當年客居衛國時窮得10年買不起一件衣服。據《莊子·讓王》記載,曾子便曾「縕袍無表」。成語「捉襟見肘」,就因曾子而來,他沒有像樣的衣服,「捉襟而肘見」。由此可見,當年窮人過冬天有多難!
在漢代,袍已特別為女性所喜愛。在1972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辛追身上穿裹了20層衣物,春夏秋冬衣服全了,其中便有綿袍11件、夾袍1件。
自漢代起,袍的穿法不再像先秦那麼嚴格,女性在家裡時也可以將袍子直接當外套穿。因為沒有罩衣,出於好看便有意在袍子的領、袖、襟等部位加以點綴,袍漸漸成為一種體面的冬裝。魏晉時期,袍子已取代之前同樣流行、功能差不多的襜褕,連皇帝都愛穿。
其實,在東漢後期袍已成皇帝的常服之一,唐朝開始黃顏色的袍子即「黃袍」成為皇帝專用裝。在唐代以前,朝臣貴族,甚至士子庶人都可以穿黃袍,限制並不嚴格,黃帝的袍也不限於黃色。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高祖李淵代隋建唐不久,出於禮制尊卑的需要,「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後來皇帝穿的袍子綉上「龍」的圖案,黃袍變身為「龍袍」。
需要注意的是,在袍由內衣變成外衣之後,以前單一禦寒功能的袍出現變化,不再限於冬裝。至於現代女性喜愛的旗袍,與早期女性所穿之袍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白居易詩雲:
「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
與棉袍相比,棉襖則是古今皆穿的短式棉衣。
棉襖,源於一種叫「襦」的綿衣。東漢劉熙的《釋名·釋衣服》稱:「襦,也,言溫也。」因穿起來溫暖柔軟,這種棉衣又稱「溫襦」。
質料粗劣的襦衣稱為「褐」,是下層人穿的。《詩經·豳風》中《七月》詩稱,「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意思是,連粗布衣破棉襖都沒有,怎麼挨到年底?
襦的長度一般至腰間,故有「腰襦」之稱。與袍一樣,襦也有單、復之分,復襦有里子、夾層填綿絮,也寫作「復襦」,就是溫襦。漢樂府詩《孤兒行》:「冬無復襦,夏無單衣。」
復襦已接近於如今的棉襖,單襦似現代襯衫。在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便曾發現一件這種漢代「棉襖」。據發掘報告,此復襦為大襟、窄袖,用淺藍色絹做成,內外兩層,層間填上絲綿。當時女屍骸上身穿復襦,下著絲綿長裙。待准備出土時,很快風化成粉末。
保暖功能更好的綿襖里子用毛皮做成,又稱為「皮襖」。皮襖是高檔棉襖,《金瓶梅》里,西門慶大老婆李大姐便有一件,讓潘金蓮羨慕得想借來穿。
明清時棉襖已成為過冬禦寒的主力服裝,從窮人到貴族都喜歡穿棉襖。如《紅樓夢》第六回中,一進榮國府的劉姥姥就看見鳳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
古人習慣穿開襠棉褲「袴」
《急就篇》記載:
「袍襦表裡曲領裙,襜褕袷復褶袴褌」
古人冬天是否都如「燕紫瓊」那般穿棉褲呢?這就涉及到國人何時開始穿褲子的問題了。有人認為,穿褲子始於戰國時北方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但這種觀點似有不妥。褲,古代寫作「袴」、「絝」,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穿褲子。早期的褲子只有兩條褲管,稱為「脛衣」,沒有褲腰,用繩帶系縛。脛衣沒有遮羞功能,是出於禦寒保暖需要而設計的。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古人穿的褲子都是開襠的。早期的棉褲,不論老少、不分男女都是開襠,已為現代考古發現所證實。1982年發掘的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其中就有一條棉褲。這條棉褲穿在女主人的裙子裡面:褲管以紅棕色絹為面料,上綉鳳鳥花卉圖紋;襯里是深黃色絹,層間填以絲綿,褲襠沒有縫起來,臀部也留有較大缺口。這種設計,明顯是考慮上廁所的方便。那麼,穿開襠棉褲不擔心冷風鑽進下體?不用擔心,外面還有長袍或裙裳罩著呢。
從漢代開始,提倡穿合襠褲。為了區別,古人稱開襠褲為「袴」,合襠褲為「褌」,西漢史游編撰的《急就篇》里即列出「袍襦表裡曲領裙,襜褕袷復褶袴褌」,供啟蒙孩童識辨。或因習慣使然,一直到宋元時期都是袴褌共存。如在江蘇金壇南宋周瑀墓出土的男褲、山東鄒縣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女褲,也都是開襠的。
《滇海虞衡志》記載:棉花「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過冬衣著第一強調的是保暖,用什麼保暖材料是最要緊的。利用動物皮毛、禽鳥羽毛做冬裝,是古人禦寒最早想到的辦法之一。上古堯帝便冬天穿裘皮衣,夏天穿粗布褂,此即《韓非子·五蠹》中所說的「冬日麂裘,夏日葛衣」。
在棉花沒有普及種植前,蠶絲及其絲絮是古人製作冬裝的重要材料,所以古人將棉袍寫作「綿袍」、棉襖寫作「綿襖」。絲質冬裝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穿得起的,窮人棉衣都用葛、麻這些植物粗纖維來做,一直到禦寒上品棉花的大量種植才改變。
中國人到底何時穿上真正的棉質冬裝,一直存在爭議。此因棉花的產地而起,主要有「原產說」和「引進說」兩種觀點。
持「引進說」者認為,棉花是從印度、西域引種中原的,元初《農桑輯要》即持此觀點。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引種棉花在宋元間,按此說,中國人穿棉質冬裝只有700多年時間。實際上,中國也是棉花的原產地之一,吉貝、木綿、白梧桐、白疊、草棉等都是棉花的古稱。最早的夏書《禹貢篇》中即有「島夷卉服,厥篚織貝」的記載,「卉服」、「織貝」都是棉織品,在福建崇安曾出土過距今三千多年的棉織布片。
但中國普遍種植棉花的歷史似不太早,清代學者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的觀點即是「宋元間……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可這就有疑問了,既然中國是棉花原產地,早有棉布,棉花禦寒性極佳,又價廉物美,為何宋元以前朝廷不推廣種植,而讓黎民受凍?
盡管疑問待解,但從史料看,中國人確實在宋元以後才普遍穿棉質冬裝的,並在明清得以流行。
在保暖方面,我們都知道,只是衣服穿厚是沒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頭如果沒做好保暖作用,也會冷。在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綉,或用朱綾紋羅,古樸而美貌。至於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為全部包住的樣式,刺綉的花紋讓人覺得,放到現在用,也很時尚。
至於頭部保暖,花樣更多。民間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頭上戴帕頭保暖,有學者研究,漢代時期,士庶男子在冬天用裁成長條,內絮絲綿的帛巾扎在額間,用作保暖。元代,上層婦女戴抹額,到了明清時期,這種抹額又被成為勒子,成為民間婦女最愛的禦寒物品,普通貧民和士庶階層相比,只在材質、珠寶使用上有不同。
除開抹額,貴族婦女還有「卧兔兒」或「昭君套」,「卧兔兒」是一種用動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飾品,冬天戴在頭上,在頭頂像卧著小兔子。
在《中華文化習俗辭典》中,「昭君套」是古代一種無頂的女式皮帽,後來也成為一種富家女在冬天的首飾。
至於男子,冬天也不是光著頭出門的。
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禦寒且擋風沙。
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
至於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沈從文在書中介紹,暖耳多用狐皮類製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
清朝,官員冬季戴暖帽,多為皮製。
④ 余華的《活著》主要講的是什麼
這是一本書寫生命意義的書。
余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用五分鍾的時間帶你讀完《活著》,領略活著的意義。
1
在田間與老人相遇
年輕的時候,我作為一個去民間收集民謠的青年,在田間偶遇了一名叫福貴的老人。
我坐在田地邊的一顆茂盛的樹下,聽這個老人講述了關於他的一生的故事。
6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醫生診斷出家珍得了軟骨病,活不過一個月,為了給家珍辦一個像樣的後事,福貴借錢給家珍打了一口棺材。
福貴的女兒鳳霞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經人介紹,相親認識了城裡的小伙二喜,二喜是個偏頭,但是對鳳霞和福貴家人特別上心,專門幫福貴家重新整修了房屋。
為了給鳳霞一個氣派的婚禮,二喜借錢給鳳霞辦了一個大場面的婚禮,讓福貴和家珍很感動。
鳳霞和二喜結婚後過得也很幸福,二喜還時常帶鳳霞回家看望。不久後,鳳霞懷了二喜的孩子,全家人更加高興了。
但是,鳳霞生產的那天卻是難產,而最終鳳霞因為產後大出血,也在有慶去世的那家醫院里去世了,留下了二喜和剛生下來的兒子。福貴給這個小外孫起名苦根。
家珍也在鳳霞去世後不久便過世了,現在只剩下,福貴和二喜還有年幼的苦根。
二喜邊帶著苦根邊幹活,生活不勝凄苦。可苦根大點的時候,二喜在一次幹活中不慎被水泥板夾到,也就這樣隨著鳳霞而去。
福貴把年幼的苦根帶回鄉下撫養,苦根似乎彌補了鳳霞不能說話的缺陷,小小的年紀,十分能說,還直呼自己的外公的名字福貴。
苦根跟著長到五歲的時候已經算是福貴的一個好幫手了。但是在七歲的時候,苦根生了一場病,福貴給苦根煮了很多的豆子,結果苦根卻因為吃的太多的豆子撐死了。
福貴很自責,但是再多的自責也改變不了苦根已經離去的事實。這場生活,只剩下福貴獨自地活著。
苦根走後的第二年,福貴攢夠買牛的錢,看見一頭即將被宰殺的老牛,看見老牛掉眼淚的樣子,福貴不忍心就買下了老牛,並且取名福貴,准備餘生就和這頭老牛一起度過。
直到遇到我這個來鄉下採集民謠的年輕人,和我平靜地講述關於他自己這一生的故事。
你的問題 這里有答案 微信公眾號 【精讀君】
⑤ 古代服飾知識介紹
單衣
亦作「禪衣」。形制略與袍同,衣袖寬大,以其無里,稱禪衣。漢魏以來,除平時在家穿著外,也可用作官員朝服,但只能作為襯衣,穿在袍服里。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的服裝中有綉羅單衣、綉絹單衣。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乃用正裁法製成,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均呈平直狀,無明顯弧度。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漢書.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曲裾後垂交輸。」《魏書.外戚傳上.馮誕》:「使彭城王勰詔群臣脫朱衣,服單衣介幘,陪哭司徒。」唐李頎《行路難》詩:「父子兄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火浣單衣綉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王於朝堂變用,著平巾幘,單衣,東向流涕,拜受璽綬。」胡三省註:「單衣,江左諸人所以見尊者之服,所謂巾褠也。」
袞衣
簡稱「袞」。亦稱「袞服」。為古代天子王公的禮服,因上有龍的圖案得名。中國傳統的袞衣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周制,前六章繪於衣,後六章綉於裳,皂衣絳裳,衣裳相連,形制似裘。東漢以來,大體相沿。清代廢除十二章紋,但皇帝袞服紋飾仍以龍為主。《詩.豳風.九或》:「我覯之子,袞衣綉裳。」朱熹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以龍首卷然,故謂之袞也。」《南齊書.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綉及織成。建武中,明帝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金銀薄,亦謂之天衣。」《明史.輿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袞冕之制。袞,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於裳。」《清史稿.輿服志二》:「[皇帝]袞服,色用石青,綉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萬象篆文,間以五色雲。」
裙
下裳。主要為女服。漢代裙式僅四幅,上窄下寬,不施邊緣,裙膘用絹帶,兩端縫有系帶。南朝裙式較廣,多著條紋間色裙。唐代初興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後趨寬松。一般為六幅。通著的石榴紅裙一直傳到明代。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中施細繝,多如眉皺,稱百疊、千褶,是明代百褶裙的前身。明代裙腰細褶增至數十,裙上紋樣更加講究,著名者有「月華裙」、「鳳尾裙」等。其年輕婦女的襦裙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清代男子穿裙已不多,女裙則以紅為貴。南方少數民族婦女多喜著裙,如黎、瑤穿短裙,壯穿長裙,傣穿筒裙等。《莊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初學記》卷二六引《晉東宮舊事》:「皇太子納妃,有絳紗復裙,絳碧結綾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太平廣記》卷三一引前蜀杜光庭《仙傳拾遺.許老翁》:「唐天寶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著黃羅銀泥裙,五暈羅銀泥衫子,單絲地銀泥帔子,蓋益都之盛服也。」清葉夢珠《閱世編.內裝》:「裳服,俗謂之裙。舊制,色亦不一,或用淺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綉,織以羊皮,金緝於下縫,總與衣衫相稱而止。崇禎初,專用素白,即綉亦只下邊一、二寸,至於體惟六幅,古來已久,古時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如水紋,不無美秀,而下邊用大紅一線,上或綉畫二、三寸,數年以來,始用淺色畫裙。有十幅者,腰間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後正幅,輕描細繪,風動色如月華,飄颺絢爛,因以為名。然而守禮之家,亦不甚效之。本朝無裙制,惟以長布沒履,無論男女皆然。」
深衣
代諸侯、大夫、士晚間所穿之衣。流行於先秦。當時深衣,以白色麻布為之。其用途極廣,是朝祭之外的士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點為上衣和下裳相連,衣襟右掩,下擺不開衩,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後深長,故稱深衣。深衣邊緣通常鑲以彩帛,其形制、規格皆有嚴格規定,歷代解釋者甚多,說法有不一致處。及漢代,婦人禮服用衣,裳相連續,與古代深衣同。其樣式,對後代的服飾產生極大影響,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質孫服、腰線襖子,明代的曳散等都採用其上下連衣裳的形式。今之連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發展。《禮記.深衣》:「[深衣]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鄭玄註:「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采者。」又《禮記.王藻》:「朝元端,夕深衣。」
袍
長衣。古代基本服裝之一。始為長襖,後成為外衣。袍服源於上下相連的深衣。秦漢以袍服當禮服。其樣式大袖為多,袖口部分收縮緊小,領和袖一般用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形,穿時露出內衣,常見為曲裾。魏晉南北朝男子亦著袍服,但不廣。隋唐以後男子興袍衫。歷史上契丹、蒙古、吐蕃、女真等民族盛穿交領或圓領長短袍,一般小袖緊身,與法服的寬博大袖不同。清代禮服以蟒袍為貴。男子盛行長袍馬褂,女子盛行源自滿裝的旗袍。受陰陽五行的影響,長期以黃色為重,象徵中央,唐以後黃袍為帝王的專用服飾。龍是權勢的象徵,龍袍僅限於皇帝、皇後和皇太子所服。《論語.子罕》:「衣敝緼袍。」《禮記.雜記一》「內子以鞠衣、褒衣、素紗」漢鄭玄註:「六服皆袍制,不禪,以素紗里之,如今褂袍襈重繒矣。」孔穎達疏:「漢時有褂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繒為之。」宋王溥《唐會要.輿服下》:「異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綢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綢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及雙紃,其色黃。六品七品飾銀,八品九品輸石,流外及庶人服綢絹絁布,其色通用黃白,飾用銅鐵。」明陶宗儀《輟耕錄.賢孝》:「國朝婦人禮服,達靼曰袍,漢人曰團衫,南人曰大衣,無貴賤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別耳。惟處子剛不得衣焉。」崇彝《道咸以來朝野散記》:「婦女制服,最隆重者為組綉麗水袍褂。袍則大紅色,褂則紅青。婦女袍褂皆一律長的,不似男服之長袍、短褂。有時穿袍不套褂,謂之領袖袍,亦得掛朝珠。」
褐
1、獸毛、粗麻之類織成的短褂或織品,後泛指粗劣衣服。為古代貧賤的人所穿,因稱貧賤者為褐夫。釋褐指脫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後沿稱料舉及第授官。《詩.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趙岐註:「以毳織之,若今馬衣者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
2、一種長袍。斜領大袖,四周鑲邊,前系長帶,類似後世道袍。漢代以來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為盛。宋人稱之直裰。《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顏師古註:「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後漢書.王望傳》:「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給其廩糧,為作褐衣。」李賢注引許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謂袍為短褐。」《太平御覽》卷六七五引《仙公請問經》:「太極真人曰:夫學道當潔凈衣服,備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新唐書.儒學傳上.顏師古》:「乃闔門謝賓客,巾褐裙帔,放情蕭散,為林墟之適。」參閱《舊唐書.輿服制》。
補服
亦稱「補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種。其形式比袍短,類似褂而長,袖端平,對襟,前後各綴有用金線、彩絲綉成的「補子」。其紋飾文官為鳥,武官為獸,因稱「補服」。由於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稱「外褂」、「外套」。「補子」用於表示文武職位品級,起於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規定,世宗時一度廢止。清代用於外褂,據《大清會典圖》規定:皇子,龍褂用石青色,綉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及前後各一團,間以五彩;親王,綉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綉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綉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固倫額附同;鎮國公,綉五爪正蟒二方,前後各一,輔國公和碩額附、民公、侯、伯補服同;庶官一品文鶴,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獅;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鷳,武熊;六品文鴛,武彪;七品文鸂鶒,武犀;八品文鵪鶉,武犀;九品文練雀,武海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給事中、監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補服俱綉獬豸。
馬褂
舊時男子穿於長衣之外的`短褂。其長僅及於臍,較外褂為短。本滿族人騎馬時所著。故稱。初惟營兵服之,康熙以後穿者漸多,乃成為無人不穿的常服。有長袖、短袖、寬袖、窄袖、對襟、大襟、琵琶襟諸式。袖口平,不作馬蹄式。其常見者:一、黃馬褂。一種官服。清代凡巡幸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長,皆例准穿黃馬褂。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二、對襟馬褂。又名得勝褂,對襟方袖。初僅用於行裝,後漸為平居之便服。三、大襟馬褂。亦為便服,唯非對襟而右衽。俗以右手為大手,因名衣襟為大襟。其四周有以異色為緣者。四、琵琶襟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稱缺襟馬褂。
黃馬褂
清代官吏的一種制服,為「行服」中的「行褂」,穿於袍外。因其長僅至腰,便於騎馬;袖只到肘,便於射箭,所以叫「馬褂」,又因以淡黃色(明黃)的綢緞或紗製成,故得名。「黃馬褂」分「職任褂子」和「賞賜共同馬褂」兩種。「職任褂子」系皇帝的隨從和衛護(內大臣和侍衛)所穿。因明黃為清代帝王專用的顏色,「黃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裝,十分高貴。清代帝王每用此作為賞賜。「賞賜黃馬褂」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打獵、校射時所賞,只能在「行圍」(打獵)時穿,平時不能穿。比武優勝者所獎得的「黃馬褂」也是如此。另一種是獎賞高級武將,或統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時候皆可穿。侍衛所穿的「職任褂子」和「行圍」襟子用黑色紐絆,武功的褂子用黃色紐絆(與馬褂同色)。《清會典事例.侍衛處.儀制》:「後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衛升級新補者,歲於十二月行文內務府,支領緣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衛支領蟒袍;恭遇巡幸,支領黃馬褂。」
裘
皮衣。古人著裘,毛在外。著裘時,必須外披罩衣,這罩衣稱裼衣。不同毛色的裘須與不同色的裼衣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漢代以後漸變古俗,著珍裘者將以毛為表變為以毛為里。《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唐王建《花褐裘》詩:「對織芭蕉雪毳新,長縫雙袖窄裁身。到頭須向邊城著,消殺秋風稱獵塵。」清金埴《不下帶編》卷四:「衣惟稱體,何用寬綽為,國朝服式,最超前古。如今之韋裘,全里皆毳,獨余膝以下雖(當為垂)地之邊減短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
使裘之下邊不露毛毳,名之曰和羅。始於康熙初間,而今則盛行矣......今裘之全露毛毳者,俗名出鋒裘。和羅下不露毳,宜更名曰藏鋒裘。」
絝
亦稱作「袴」、「褲」。又稱「脛衣」、「褰」。古人下衣。其形制與今大異:僅有兩個褲筒,而無前後襠,穿時套膝後以帶系腰,外罩深衣與裳。古時,絝不被視為重要服裝。《說文.衣部》:「絝,齊魯之間謂之褰。」《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征褰與襦。」《史記.趙世家》:「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作於絝中。」《南史.梁簡文帝諸子傳》:「[愍懷太子]狎群下,好著微服。嘗入朝,公服中著碧絲布絝,摳衣高,元帝見之大怪。」《魏書.樂浪王忠傳》:「忠愚而無智,性好衣且,遂著紅羅襦,綉作領;碧綢袴,錦為緣。」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十八引《解酲語》:「元成宗宮人,著白氎袴,為鞠弋滾蹌之戲。」又引《戊辰雜鈔》:「新婚三日後,命工分作二袴,婿、女各穿其一,謂之永諧袴。」
褌
亦寫作「裩」,又稱「窮褲」,亦寫用「窮絝」。古代一種連襠褲。另有一種連襠短褲「犢鼻褌」,因其形似犢鼻而得名,為貧賤勞作者所穿。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有穿褌的百戲藝人多種,可見其形制一斑。《漢書.外戚傳》:「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入使人令皆為窮絝,多其帶。」顏師古註:「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襠),不得交通也。」《晉書.阮籍傳》:「獨不見群蝨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兆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令(卓)文君當鑪,相如身自著犢鼻惲,滌器於市中。」《南齊書》:「永明中,高麗使至,服窮袴,曰,此古之遺像也。」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褌,惚也,褻衣也......犢鼻褌,以三尺布為之,形如牛鼻。蓋前後各一幅,中裁兩尖襠交輳。即今之牛頭子褌,一名梢子,乃為農夫田認衣,而士人無復服之者,矣。」
氅衣
古代罩於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風寒,其形制不一。今稱披風。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舊制原不縫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紅樓夢》第五二回:「[賈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給他罷。」
裲襠
亦作「兩襠」。古代的一種背心。多為布帛所制。裲襠有夾有綿,男女皆可服用,婦女穿的常飾采綉。《釋名.釋衣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太平廣記》卷三一七引《幽明集.鍾繇》:「棺中一婦人,形體如生。白練衫,丹綉裲襠,傷一髀,以裲襠中綿拭中血。」也有用金屬做的,為護身的戰甲。《樂府詩集.佚名.企喻歌辭》:「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裲襠。」《隋書.禮儀志》:「[直閣將軍]平巾幘,絳衫,大口袴褶,銀裝兩襠甲。」
冠
始用以束住發髻,並不覆蓋整個頭頂,為古代貴族男子所服,作為成人的標志。其前身是將玉石、獸骨打磨成統一形狀,以繩串聯罩在頭發上的束發器。冠服制度約形成於夏商,至周逐步完善。秦漢以後冠的名目和形制更加復雜。凡禮服所戴帽都可稱冠。梁冠行於漢代,以冠梁多少區別品級,影響及宋明。由梁冠去安全,縮小於頂,便成了晉人的小冠。籠冠是魏晉南北朝主要冠飾,以黑漆細紗制志,罩於冠幘之外,男女兼服。唐帷帽,宋明籠巾與之不無關系。女子專門冠飾則唐宋有花冠,多用絹花,滿罩在頭上,與發髻密合。元代蒙古族婦女流行形似竹夫人的顧姑冠。鳳冠,其冠飾有鳳凰,自漢至清末,多為上層婦女所戴。《說文.冖部》:「冠,弮也。所以弮發。」弮,束縛。《禮記.儒行》:「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陸德明釋文:「章甫,殷冠也。」《南史.陳伯之傳》:「褚緭在魏,魏人慾用之。魏元會,緭戲為詩曰:帽上加籠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魏人怒,出為始平太守。」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四:「舊制,婦人冠以漆紗為之,而加以飾。金銀珠翠、采色裝花,初無定製。仁宗時,宮中以白角改造冠並梳,冠之長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元邱處機《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上:「婦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許,往往以皂褐籠之,富者以紅綃,其末如鵝鴨,名曰故故,大忌人觸,出入廬帳須低回。」清葉夢珠《閱世編.冠服》:「至(順治)六、七年間,始頒命服之制。冠加高頂,一品裝以紅玉,鑲嵌東珠三顆;二品藍玉,東珠一顆;三品紅寶石,四品藍寶石,五、六品水晶,皆用金鑲,高低不等;七品金,八品以下銀。下至典吏,則用明角葫蘆,以章貴賤。其舉、貢、監生、生員則用金銀飛雀,以期其尺鳴之意。」
帽
護頂的頭衣。最初只是一塊搭在或結在頭上的皮或布,後漸求美觀。商代通作帽箍式。周代則有平型、類型、月牙型等。魏晉以前的帽只是一種便帽,中古以後漸用於正式場合,形制多樣。其較著者,有紗帽,流行於南北朝士的階層,至明代烏紗帽為官帽,圓頂,與晚唐五代襆頭略似。唐代婦女著帽檐綴有網狀面紗的帷帽和來自西域的類頂渾脫帽,清代瑤家女子仍保戌帷帽的遺制。男子出題元代多戴瓦楞帽,明代的六合一統帽,俗稱瓜皮帽,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人戴。涼帽和暖帽則構成了清代的禮帽。明清朝帽頂上還飾有不同質料的珠子,以辨等級。《荀子.哀公》:「魯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楊倞註:「務讀為冒。」意為務就是帽。《漢書.雋不疑傳》:「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旐,衣黃襜褕,著黃冒。」顏師古註:「冒所以覆冒其首,即今之下裙冒也。」《隋書.禮儀志七》:「案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烏紗長耳。後周之時,咸著突騎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帶,蓋索發之遺象也。又文帝項有瘤疾,不欲人見,每常著焉。相魏之時,著而謁帝,故後周一代,將為雅服,小朝公宴,咸許戴之。開皇初,高祖常著烏紗帽,自朝貴已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今復制白紗高屋帽,其服,練裙襦,烏皮履。宴接賓客則服之。」崇彝《道咸以來朝野散記》:「穿葛紗,冠用萬絲帽,是以細生葛組成者,色深黃;其餘紗衣,冠用白羅緯帽。單衣之期,或用緯帽,或用暖帽,以視天氣之冷暖。」
弁
弁,古代一種尊貴的冠,為男子穿禮服時所戴。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據說是沒有上延的冕,色似雀頭赤而微黑,用於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類頂,類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個縫合處綴有一行行閃光玉石,用於田獵戰伐。由漢至明,弁的形制雖有差異,但始終是法服主要內容之一。
李駿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在中華民族文明的長期發展和演繹中展現出了不同的藝術形式。其中傳統服飾藝術的發展與傳承更是對現代服飾有著深遠地影響。
中國傳統的色彩觀可以叫做「五色觀」,即紅、黃、青、白、黑,至今我們也常把顏色多形容為「五彩繽紛」,「五色斑斕」等。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唐宋時期是各項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色彩上鮮艷悅目,簡潔明快,由於在此期間佛教盛行,很多用色方案都受
到佛教影響,宋朝是唐朝服飾的延續和繼承,相對於唐則更為秀麗燦爛和富於變化。
到了清代,在服飾上的色彩就越來越艷麗了,服飾更多地突出了裝飾性,顏色的使用也越來越復雜多變。
清代中嚴厲的等級制度使得色彩兩極分化。皇家仍選用「五色」中表示中央正色的黃與吉祥的紅為主色來作為正式場合的服裝的顏色。
1.首飾類:
金絲香木嵌蟬玉珠 一色宮妝千葉攢金牡丹首飾 玲瓏點翠草頭蟲
鑲珠銀簪 累絲珠釵寶藍點翠珠釵 碧玉滕花玉佩 雲腳珍珠卷須簪
燒藍鑲金花細 紅翡翠滴珠耳環 赤金嵌翡翠滴珠護甲 赤金鳳尾瑪瑙流蘇
赤金寶釵花細 景泰藍紅珊瑚耳環 溜銀喜鵲珠花 金累絲托鑲茄形墜角兒 鏤金菱花嵌翡翠粒護甲
銀鳳鏤花長簪 白銀纏絲雙扣鐲 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
2.服裝類:
淡粉藍雲瑞擺裙 粉色抹胸前分紗裙 漫紫緋紅紋花紗 衣翠綠曲裾漢服 綠色唐裙
鑲金邊紫霞裙 暗金薄紗裙 唐代夏宮裝 紫蓮薄紗裙 紅上裝蟬翼紗裙 橘紅金黃薄紗裙
大紅鑲金裙 天藍輕紗飛舞裙 灰白輕紗紅邊裙 俏麗淑女裙 藍姬艷麗彩裙 荷花仙子裙
青葉輕紗裙 粉色薄紗裙 紅邊垂肩薄紗裙 大紅暗金邊薄紗套裙 藍邊輕紗百花裙
黃色紅擺裙 百花薄紗裙 玫紅飛袖薄紗裙 藍色包金雙叉腰裙 金黃掛袖雙結裙
暗花浮金寬肩裙 寶藍浮花胸裙 絨毛紫紗裙 淡藍羽毛長裙 藍紫包邊紗裙
嫵媚淡綠花邊抹胸裙 青綠淑女裙 紫綢三分掛肩紗裙綠紗百花裙 紫羅蘭綉花裙
紫蓮綁袖荷葉邊舞衣 淡黃絲綢裙黃綢牡丹開叉紫霞裙 綁袖水藍輕紗綢裙 白綢黑花裙
粉紫祥瑞禮袍紅色絨毛襖裙粉色鑲金邊薄紗裙 白綢黑絲裙 藍色白絨薄紗裙 白色黃邊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