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拉伯婦女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阿拉伯婦女的服飾的特點:
1、頭頂黑紗,將頭部蓋住,再披塊黑布或花格子布裹著全身。
2、分頭部、上身和下身三部分,頭頂黑紗至脖子,上身黑披肩垂至腰部,在胸前系牢,下身穿條黑裙子蓋至腳面。
埃及婦女的黑袍是塊長方形的黑布,即將5米長的布一分為二,兩邊縫在一起,根據個人喜好綉上花邊即成,穿、披均可,靈活方便,還可隨意穿著袒露身體的某一部分。 蘇丹婦女愛穿拖地長袍。長袍是一塊布,可裹全身,黑色、白色皆有。
利比亞婦女外出時,常用一塊類似被單的花布把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雙眼。頭戴銀頭箍,頭箍系銀鏈,前額掛金銀鏈,鼻飾鑲花,耳墜一環又一環,項鏈一圈又一圈,十指戴戒指,手腕掛鐲子,腳飾腳鐲與足鈴,充分顯現披金戴銀的雍容華貴。
(1)阿拉伯穆斯林女裝擴展閱讀:
阿拉伯國家婦女地位:
阿拉伯國家婦女地位的研究中,埃及排名墊底,成為女性地位最低的阿拉伯國家,緊隨其後的是伊拉克,而沙特、敘利亞和葉門則分列三至五名。阿拉伯帝國初期女性相對較高的地位,與現代阿拉伯婦女的備受壓迫和地位之低形成了鮮明對比。
婦女地位最高的國家是葛摩群島,第二至第五名分別是阿曼、科威特、約旦和卡達。這項研究對22個阿拉伯國家的婦女地位進行了評估,內容包括婦女遭受的暴力、婦女遭受的家庭虐待、婦女的生育權利、婦女融入社會的情況以及婦女在國家的政治與經濟方面的地位。
阿拉伯的崛起是一個傳奇,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並統一阿拉伯半島後,阿拉伯軍隊僅用20年的時間就先後擊敗薩珊波斯和拜占庭兩大帝國,成為稱雄歐亞非,乃至能和唐朝匹敵的巨無霸。
⑵ 伊斯蘭教的女裝(Hijab,Burqa,Niqab)有什麼區別。(抱歉不知道這三種衣服中文怎麼說)
伊斯蘭教的女裝(Hijab,Burqa,Niqab)的區別在於它們是不同的服飾。
Hijab是頭巾,用來遮蓋婦女頭發的;Niqab是面紗,有些伊斯蘭國家要求婦女把臉部也遮擋起來;Burqa是罩袍是阿拉伯國家、及一些伊斯蘭國家裡女性的傳統服飾,也是多數這些國家的規定。
Hijab是一塊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布,看起來像一條圍巾,折疊後包住頭,系在下巴上,用來遮蓋頭發和脖子,只露出臉。
Niqab是一種頭巾和面紗的組合,覆蓋在頭部部、耳朵和脖子,只露出眼睛。Niqab經常延伸到背部中央和胸部。
Burqa是一種罩袍,從頭到腳覆蓋整個身體。穿上它後,婦女從頭到腳就被包裹地嚴嚴實實,只能透過眼前一小塊網紗看到外面的世界。
(2)阿拉伯穆斯林女裝擴展閱讀
穆斯林女性到達青春期後,出現在成年男性或者是非穆斯林女性面前都需要佩戴面紗或者頭巾,Hijab是世界范圍內最流行的穆斯林女性服飾。
Niqab可以和burqa或其他衣服一起穿。常見於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卡達、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以及東南亞、北非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區。
在一些伊斯蘭文化中,burqa是女性外出的日常裝束,回到家才能移除。Burqa是遮蓋得最嚴實的穆斯林服飾之一。
⑶ 如何看待穆斯林婦女的長袍
我認為,長袍最好的品種是絹人長袍。北非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西亞、阿曼、巴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的人從頭到腳享受著白色。在中文裡,他們看起來像孝順。事實上,他們最時尚的服裝是絲綢紡白長袍,白色頭巾和一雙拋光白鞋。
婦女的長袍與男式長袍的長度大致相同,而且她們的腰寬,腰寬。在工作日,阿拉伯婦女總是穿長袍。外穿黑色長袍是用真絲緞子做的,裡面穿印花真絲或薄紗禮服,顯得雍容華貴,高貴大方,最高貴的衣服被認為是阿拉伯女人。但也有一些淺藍、淡綠色、淡黃色。
⑷ 阿拉伯婦女穿的黑袍子叫什麼名字
黑紗。
有些嚴格執行教規的阿拉伯國家,規定婦女外出,必須面帶黑紗。黑紗上只留兩個小孔,以免遮擋視線。比較開明的國家已經拋棄這種習慣,婦女用頭巾或者披肩代替黑紗,男子多穿西裝。
阿拉伯人喜愛白色,很多建築物的外觀都是白色的,男人的傳統服裝是白色的纏頭巾和寬大的白色長袍。這是因為白色對強烈的陽光有反射作用,吸熱較少。
阿拉伯世界婦女現狀:受壓迫、遭虐待現象普遍存在
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展了婦女節慶祝活動,而對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婦女來說,戰爭、社會的壓迫、落後的現實給她們的節日蒙上了一層陰影。
自2011年3月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團體發起人民起義後,敘利亞婦女就陷入了艱難的處境。
2011年3月以來,政府軍在敘利亞境內利用火箭彈、大炮、集束炸彈、毒氣彈、炸葯桶狂轟濫炸,已造成至少18457名婦女死亡。
敘利亞人民起義以來,已有近6580名婦女被任意拘留,其中有至少225人未滿18歲。據網站預計,目前為止仍有2500多名婦女在押中,其中有至少450人下落不明。盡管敘利亞人民也對敘利亞當局的行為表示譴責,但敘利亞當局仍對此予以否認。
另一方面,加沙數十名婦女在婦女節當天前往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參加了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組織的抗議活動。她們高舉橫幅,上面寫著「巴勒斯坦婦女應和全世界其它國家的婦女一樣享有生存權」、「國際婦女節——我們要自由」、「結束封鎖、遠離加沙」。
同時,巴勒斯坦人權中心也譴責以色列在最近一次對加沙的進攻中,將3400多名加沙婦女驅逐出加沙,並禁止791名婦女和她們的丈夫會面。
國際婦女節當天,埃及「婦女反政變」組織為維護集中營中婦女的權利,在各個省份發起了抗議活動,並在社交網站上呼籲捍衛婦女人權。
⑸ 阿拉伯女性的傳統服裝為什麼分黑白
原因如下:
1、黑色白色只是各地不同的衣著習慣,並無嚴格的規定。
黑色則比較莊重,而穆斯林女子在外時穿著是必須莊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穆斯林喜歡黑色的原因之一吧。阿拉伯人大多居住在熱帶沙漠地區,那兒日照時間長,氣溫高(最高氣溫可達55攝氏度),降水量少,蒸發量極大,非常乾旱。穿著白色長袍,戴著白色頭巾,一是易於反射熱量,防止陽光灼傷皮膚;二是避免身上的汗水過多蒸發,造成人體缺水。
2、遮蓋面部只露出雙眼的做法不是伊斯蘭所要求的,是某些地區的穆斯林對女子的服飾過份嚴格的表現,而根據聖訓,婦女的臉部是可以露出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7L54KuZe4CtyiXklCa9Xm7VIrrrIM-MXSgVCSBi7hPWFBUSWG__8lHvYbxXOtW_-IbDNCqlLW
⑹ 穆斯林的服飾具體有些什麼規定或者習慣
穆斯林的服飾特徵主要表現在頭部。伊斯蘭教把婦女頭發列為羞體,必須遮蓋起來。所以,穆斯林婦女要戴「蓋頭」(也叫搭蓋頭),即一頂大帽子,把頭發、耳朵、脖子都遮在裡面,只露出臉部。從頭頂垂到肩上,或披到背心處。目前這已成為穆斯林婦女所喜愛的裝飾。在我國西北地區,穆斯林少女戴綠色的;已婚的中年婦女戴青色的;老年婦女則戴白色的,在伊斯蘭教國家,婦女除了戴「蓋頭」外,一般還都要戴面紗等。
穆斯林的男子出於作禮拜叩頭的需要,多帶無沿小帽。這種小帽又名「禮拜帽」或稱「回回帽」。平時,也有戴這種小帽的,有黑、白兩種顏色。在我國西北地區,已作為穆斯林的民族服飾。有的在小帽上另用白毛巾或白布裹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清真寺的教長、阿訇,作禮拜時身穿「准白」或「格密素」(即小領長衫),頭戴「太斯塔爾」(阿拉伯語,意為「纏頭」)。在戴太斯塔爾時,留在後背的一端,要折成尖形,並且要左右分出層次,帶有花紋。由於教派的不同和地區的不同,穆斯林頭上戴的無沿小帽也有不同,有的教派是戴有角的,有五角帽、六角帽和八角帽等、到了冬天。一些穆斯林不喜歡戴棉帽子。上頭仍然戴一頂小白帽,耳朵上戴一對綉花的青耳套,衣服一般是穿雙襟白襯衫,有的穿白褲子和白布縫制的襪子。穆斯林婦女喜歡在衣服袖口、褲腳和鞋幫上綉花;也喜歡戴耳環。有的姑娘在七、八歲時就要佩戴耳環。同時。婦女還喜歡戴手鎖、戒指、簪子等金銀首飾。寧夏的回族穆斯林婦女,還有點額和染指的習俗。
⑺ 穆斯林人穿著和禁忌
禁止過多的穿戴,屬於浪費。禁止男人戴金戒指。禁止赤身光腿走路。禁止男人穿絲綢衣服。禁止男人穿紅花染過的衣服。禁止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禁止穿一隻鞋走路,因為惡魔用一隻鞋走路。
禁止紋身。禁止刮光唇須和胡須。禁止拔臉上的毛和白發及白須。禁止男女染黑發。禁止頭發剃一半,留一半。禁止在衣服、牆、紙上畫動物和鳥類以及人物的圖像。若非畫不可,讓畫師畫風景,如山、川、河流、樹、花草等。禁止為了顯示豪華氣派、富貴權勢而過分裝飾自己的家。
在伊斯蘭教沒有教士階層,沒有教義機構,沒有教會組織,也沒有信經和教條。信奉伊斯蘭教,首先要接受和遵奉教法規定的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忠誠於穆斯林社團並服從社團領袖。烏萊瑪是伊斯蘭教正統觀念和社會准則的監護人,但並沒有直接干預的手段。
為反對伊斯蘭教上的偏離和調和,歷史上不斷發生復興宗教的聖戰運動。寶劍的聖戰是小聖戰,而大聖戰則是與內心邪惡意念作斗爭或學習教法一類的精神活動。
自近代以後,伊斯蘭教世界遭到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奴役,各地穆斯林以伊斯蘭教旗幟掀起多次社會運動,引發種種社會思潮,至當代匯成伊斯蘭教復興運動。這種凈化信仰、恢復原始教義的思潮,既是對復歸純正伊斯蘭教的領悟和追求,也是對在現代條件下變革和適應的激勵。
當代伊斯蘭教復興,正是這種復雜的社會心態和傳統影響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宗教體現。但是極端與反現代化的手段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