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服裝與現代有什麼不同
中國古代服飾 上古服裝
最早的服裝應該是在勞動中起源的。相傳,古時炎帝神農氏的形象是:身著紅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東西,小腿著綁腿,頭戴鳥羽帽,足踏皮製鞋,手執農具,儼然是一幅農人的畫像。而傳說中老百姓民頭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圓筒高帽。傳說中的形象描繪可能是出自對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無記錄,確實難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於後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黃帝、堯舜時期開始有了衣裳,結束了史前那種圍披狀態。人們穿著這種式樣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們從經驗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和地的崇拜。遠古時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制",這種深衣形式在那時男女沒區別。
魏晉服裝
魏晉服裝服飾雖然保留了漢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風格特徵上,卻有獨到突出的地方,這與當時的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創作思路有密切關系,其風格的同一性比較明顯。
公元六世紀波斯圖案花紋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對當時的紡織、服裝以及其他裝飾物,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一點在敦煌壁畫上多有反映。
魏晉時期規定宮中朝服用紅色,常服用紫色。白色為平民百姓服色。這時的服式仍以襦、裙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婦女裝飾比較考究,有金環、銀約指和繞腕的跳脫等。在質地上宮中與宮外仍有很大區別。
魏晉的鎧甲最普遍的形式是兩襠鎧,長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編綴而成,有的用整塊大甲片,甲身分前後兩片,肩部及兩側用帶系束。胸前和背後有圓護。因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得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所以這樣稱呼。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 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
南北朝服裝
南朝服式以襦裙為主,婦女尤其以著裙為正統,不穿裙而露褲的人,被看做是沒禮貌的行為。當時女子頭上包白綸巾(是一種配有青絲帶的頭巾,傳說在三國時諸葛亮平時戴此頭巾),衣袖長而且窄並加以縷雕花紋。跳舞者穿長衫,並在身上披掛很長的帶子,頭上束紈巾。
南北朝服式還有"袍"和"衫",衫在晉時已是必著衣的一種。"裘"在此時極為珍貴,以貂裘為最。" "是少年喜愛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愛有色之" "、"襦"、"帔"、"鶴氅",這些都是此時普及的衣裝。
南朝服式基本上繼承魏晉,由於戰亂和國度的頻繁更替,反映在著裝方面也有變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當時卻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風氣,有時將一隻袖分成兩只,一條裙截成兩裙,有的款式大領大帶,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長曳地,有的衣長蔽腳。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飾用料有規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雜色綺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綺,不可使用羅綃。南朝的藝術品與服飾風格一脈相承,許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們展示了細腰圓臉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點更突出,這與服飾的拖地長裙和寬衣披帶均十分協調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場合穿著硃色單衣,便服和軍服以 為主。穿紅色袍就佩帶金帶,穿小袖長身袍則用金玉帶。平民婦女以襦襖為常服,這與南朝並無兩樣。北朝時期著裝衣料中綾錦最為華貴。
南北朝的卷草花紋是在漢代的雲紋圖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敦煌造井(單獨適合紋樣)、三角形花(適合紋樣)和條狀花(二方連續)、飛天、雲紋等動態形象巧妙地結合起來,既古樸、秀麗,又含蓄柔和。當時的毛織毯、麻布和絲綢都是盛行的產品。
西周服裝
西周的建立,使社會生產力大大發展和提高了,物質明顯豐富起來,社會秩序也走向條理化,並有了規章制度。服飾形制也由於尊卑等級的存在、禮儀的需要而進一步規范化,被納入"禮治"范圍,尊卑貴賤,各有分別。
這時候服飾的專用界限等級標志開始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吊喪時又有喪服。衣裳雖然還是採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製成,寬四寸)、玉 (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系在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西周的服式除寬衣長帶的特有風格以外,還吸收了北方鮮卑族(今錫伯族)以帶鉤束腰的服飾花色(在絲帶的接頭處,以金、銀、銅或鐵等金屬製成的精細的勾或扣)。
秦代服裝
秦漢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服裝風格也趨於一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幅員廣大、民族眾多的封建統一國家。秦王政當上始皇帝之後,立即著手推行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如統一度量衡、刑律條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飾制度。不過,由於秦始皇當政時間太短,服飾制度僅屬初創,還不完備,只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一。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麼秦勝周就是水德,顏色崇尚黑色。這樣,在秦朝,黑色為尊貴的顏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了。
秦代鎧甲戰服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見。在陝西臨潼出土的陶俑所著鎧甲應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下擺一般多為圓形。
漢代服裝
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染織工藝、剌綉工藝和金屬工藝發展較快,推動了服裝裝飾的變化。
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皇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朴,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它的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紅色的衣服、象田字狀的領子、戴玉 、紅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縫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緣黑色邊,作為朝服的中衣,需緣紅色邊,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裡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 "。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不多了,一般為直裾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服式既長又寬,從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寬為一尺二寸;
衫無袖;
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間,是衣裳中間顯要的裝飾物。漢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春秋戰國服裝
由於連年戰爭,戰國時期各種禮儀逐漸廢除不用。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諸侯國的服飾,由於風土所限,相應地產生一些變化。從近年來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中的彩繪木俑身上,可以看到當時很有代表性的服飾特點。這時候的服飾以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其纏繞是將前襟向後身圍裹,即採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因為衣料比較輕薄,為了防止薄衣纏身,所以採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裝飾雲紋圖案,即"衣作綉,錦為沿",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這些構思與製作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與聰敏。 戰國時期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相似。
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樣式。戰國時期的帶鉤質地多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尊貴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手工工藝,對金石進行加工後,其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工藝也屬上乘,如一種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紋,當時廣為人們喜愛和佩帶,名為"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程度上裝飾取代了實用。
商代服裝
中國古代的殷商時期開始有了文字,那時的文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甚至是圖畫。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見到衣、履、黃裳、帶、袂等反映服飾著裝的字樣。從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環、耳墜、項飾、笄、梳,以及絲綢、麻布和銅飾,分辨出精美的飾物和考究的衣物,但這些均為貴族所有。說明服裝與服飾體系正進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襪等服飾形制的不斷出現,表明人們對服裝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漸從單純的實用功能,向裝飾點綴方向發展,從而使古代服飾趨向完整和統一。
唐代服裝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宋代服裝
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朴平實,反映時代傾向。
宋代女子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後、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裝繼承唐裝,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縫制著護領。服式採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於面料的幅寬,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採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夾衣有前身短後身長的式樣,也有無袖的大背心式樣。出土的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綉有裝飾圖案,採用印金、刺綉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朝服是紅衣紅裳,內穿白色羅質中單,外系羅料大帶,並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 、玉釧,下著白綾襪黑皮履。除這種朝服是統一樣式外,官職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來區別的。主要是在有無禪衣(中單)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穿朝服時必戴"進賢冠"(一種塗漆的梁冠帽),"貂蟬冠"(又名"籠巾",是以藤絲編成形,上面塗漆的冠帽),獬豸冠(屬進賢冠一類)。
公服即常服,又名"從省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樣也。這種服式以用色區別等級。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豐年間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緋色;九品以上用綠色。按當時的規定,服用紫色和緋色(硃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高低職位以此物加以明顯的區別。
時服是按季節賜發給官臣的衣物。上至將相皇帝大將下至侍衛步軍,賜發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
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
"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 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
"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內用的叫汗衫,有交領和頜領形式。質料很考究,多用綢緞、紗、羅。顏色有白、青、皂(黑)、杏黃、茶褐等。襖的質料有布、綢、羅、錦、 絲和皮。襖的用色有青、紅、棗紅、墨綠、鵝黃等幾種。貴族褲子的質地也十分講究,多以紗、羅、絹、綢、綺、綾,並有平素紋、大提花、小提花等圖案裝飾,褲色以駝黃、棕、褐為主色。
元代服裝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大臣在內宮大宴中可以穿著,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上、下級的區別體現在質地粗細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 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後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
明代服裝
到明代服裝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
明裝與唐裝相比,在於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
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綉,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綉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這種帔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此名。到宋代將它列入禮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由於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發顯得高貴。
有一種出自元代的無領對襟馬甲,又稱"比甲",是宮廷中皇後的專用服式。後來逐漸傳入民間,擴大了服用范圍。比甲盛行於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婦女的偏愛。從形式上看與隋唐時期的半臂有淵源關系,後來清代出現的馬甲,就是這種比甲的變形。
明式服裝的另一個特色是襟上佩佳飾物,並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種飾物。其中垂掛在胸前的叫"墜領";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來有響聲的叫"禁步",這些佩飾統稱"雜佩"。另有一種特別的佩飾,是在一條金鏈上,以環相連掛著四件小物件:即鑷子、牙簽、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婦女的生活實用品。
明代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儒生所著 衫與當今舞台上京劇書生的服飾極為相似。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絛軟巾垂帶。
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婦女服飾,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製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飾所無法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致,所以在明、清婦女中間贏得普遍喜愛。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裝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滿族八旗兵的進關而遭到破壞。可以說這種變革,是中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飛躍,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旗裝以它用料節省,製作簡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復,這是後人易於接受的主要原因。
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修長秀麗的旗袍,已經形成了漢民族的服飾代表,顯示了東方女性的溫柔與內涵,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族婦女不纏足、不穿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族婦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漢 素紗禪衣
湖南長沙出土 漢 「萬世如意」錦袍
新疆民豐出土 漢「延年宜壽大宜子孫」
錦襪 新疆民豐出土
漢 彩繪木俑服飾
湖南長沙出土 漢 彩繪帛畫
湖南長沙出土 晉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長
織成履 新疆吐魯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圖》服飾
遼寧博物館藏 唐 仕女絹畫服飾
新疆吐峪溝出土 唐 錦衣女俑服飾
新疆吐魯番出土
唐 變體寶相花紋錦鞋
新疆吐魯番出土 宋 靈鷲蛷路紋錦袍球
新疆阿拉爾出土 宋 煙色牡丹花羅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纏枝花紗單衫
江蘇鎮江出土 元 對襟綢上衣
江蘇無錫出土 明 圓領大袖衫
江蘇楊州出土
清 琵琶襟馬甲
傳世物 清 月白緞綉雲龍袷朝袍
故宮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
故宮博物院藏
清 刺綉五彩金龍朝褂
故宮博物院藏
--------------------------------------------------------------------------------
傳統民族服裝 — 旗袍馬褂
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飾。現已成為中國的傳統服裝。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滿人初進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著。之後更逐漸演變為一種禮儀性的服裝,不論身份,都以馬褂套在長袍之外,顯得文雅大方。
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琵琶襟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大襟馬褂,則將衣襟開在右邊,四周用異色作為緣邊,一般作常服使用。對襟馬褂,其服色在各個時期有多種變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後又推崇深絳色(人稱「福色」),到了嘉慶年間,則流行泥金及淺灰色。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馬褂中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那就是黃色。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㈡ 關於和服、旗袍(或唐裝)和韓服的問題
http://ke..com/view/10208.htm
http://ke..com/view/120447.htm
http://ke..com/view/37326.htm
http://ke..com/view/.htm
都是網路里搜的,我另外整理了一下,已經pm給你了,受到沒有?希望幫到你
㈢ 古代服裝與現代服裝的區別
1、顏色不同
現代的衣服顏色多種多樣,而古代的衣服大都以黑白灰為主,只有官宦家庭才可以穿其他顏色的衣服。
2、款式不同
現代衣服分為上下兩件衣服,古代服裝大都為從上到下整體,一般為長衫。
3、功能不同
古代時期,不同款式的人只能穿與之相對應的衣服和款式,不能穿錯。到了現代人們可以隨意選擇自己的衣服來進行穿搭。
4、用料不同
古代百姓的衣服大都以棉麻為主,而現在則有各種各樣的布料來做衣服。
由隋入唐(618-907),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等促使服飾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
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餘年的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漢服中的衫裙、圓領袍服與胡服三種配套服飾。
元代的服裝制度與漢唐相似。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清王朝時段推行剃發易服,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明朝的冠冕、禮服以及漢族的一切服飾,但滿族服飾同時吸收了明朝服飾的紋理圖案。
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筒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一律涇渭分明。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八旗服飾隨朝代的變更沖進關內。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廣大的中原地區。從公服開始逐漸推向常服。
隋唐時期的服裝特色: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官吏服飾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
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唐代圓領袍衫展示圖及紗羅襆頭圖。
唐代女裝
隨著發展,唐代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松,也有夾衣或棉衣。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衫是無袖單衣,功用吸汗,有對襟及右衽兩種。衫在春秋天也可穿在外面,但和穿在外面有短袖的衫不同,後者就發展成了背子或半臂。
而在以前,裙子的造型向來都是一種長方形的方片直裙,有點類似的和服裙子。方片裙的樣式顯得較呆板硬性,因此女性穿起來並不能顯出美麗來。因此到了唐代,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束胸,寬擺拖地的樣式,既能顯露人體結構的曲線美,又能表現一種富麗瀟灑的優美風度。
這種裙子的結構必須和人體的主體結構有機適應,所以是一種下擺呈圓弧形的多褶斜裙,或喇叭裙。順便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高腰將裙帶束到胸部的裙子,至盡還影響著朝鮮韓國的女子裙裝風格。
到了中晚唐時期,服裝中加強了華夏的傳統審美觀念,開始復古,從以顯出女子身材為主逐步恢復到秦漢那種寬衣大袖,飄逸如仙的風格,服式越來越肥,這種風格定了型一直影響到後期華夏女裝的基本理念,既寬松隨體肥大,這自然在後來也成了禮教所要求的對象,柔和自然,無形無欲。
中晚唐女裝華麗大氣,一般類似於禮服,她們裡面直接穿抹胸——抹胸原本是內衣,在唐代和裙子結合形成了一體,它不系腰帶,寬松自然。外面直接套上罩衫,罩衫一般讀很華麗,基本上都是拖擺至地,有的達幾余米,比如,有的袖闊4尺,裾曳地達到5尺。
因此,如同後來的歐洲一樣,衣擺的長短決定著婦女的身份地位。罩衫一般都是廣袖的,廣袖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寬大的袖子,唐代的廣袖基本呈方片形,類似今天的和服袖子。
隋唐胄甲
隋唐胄甲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圖為胄甲穿戴展示圖。
㈣ 古代歐洲、日本和中國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提供中國部分的 漢服,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 主要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在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 近4000年中,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 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 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或者說:「 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 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 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 漢服的歷史和發展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史記》載, 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 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 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 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黃帝時代冕冠出現,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夏商以後, 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逐漸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 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 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 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 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 三千年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徵是沒有大的該變。 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這一服飾制度才崩潰。 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 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 以便於維護滿洲貴族統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發型和滿族服裝, 並以殘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發易服」(「 剃發」也作「剃發」)。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 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家服飾, 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 三千年來未曾變易……」,遭到多爾袞拒絕。 今天的旗袍、長衫、 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 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 改穿西式服裝,沒有恢復漢服。但在21世紀初, 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 一些人又重新倡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 對於這些人的行為,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詳見下面的爭議部分。 漢服的特點和樣式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 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 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 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 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 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 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 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漢服對中國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 一律改著漢服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 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 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 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 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 不準歸葬平城。 改鮮卑姓為漢姓。首先從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為元氏,「 其餘所改,不可勝紀(記)」。 還規定鮮卑族的八個大姓與漢人頭等貴族崔、盧、李、 鄭四姓門第相當,鮮卑八個大姓以外的貴族也規定了品級。 使鮮卑貴族也和漢族一樣實行門閥制度。 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鼓勵鮮卑族按門第與漢人結婚。 孝文帝還率先做起,納漢族大姓的女子做後妃 並為他的五個皇弟娶漢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 同時把公主們嫁給漢族大姓。 盡管遭到一部分鮮卑貴族的阻撓和反對。 孝文帝的改革最終得以成功,極大的促進了民族融合, 此後僅經過數十年時間, 中原的鮮卑等各少數民族就基本上和漢族人民融為一體了。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 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 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 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稱為「吳服」( 和服這個詞是西方人對日本吳服的稱謂,日本人逐漸接受了這個詞, 但是在日本賣和服的商店,一般稱為吳服,少有和服的稱謂), 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衣服。 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 唐衣」(李氏朝鮮禮服外套也稱為唐衣, 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 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 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 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志。 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鮮服裝韓服 唐代時,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 李氏朝鮮中期之後韓服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 同漢服區別逐漸增大,但官服,朝服, 宮廷重要禮服仍一直保留較多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 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襆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 新羅官員襆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 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後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後翟衣樣式。 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 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發展為小v領; 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鬆。 漢服和網上文化 近年有許多年輕網友在網上結識,然後約定著漢服在公共場合見面。 近年來,以一部青年為主體,以互聯網為載體,出現了「恢復漢服」 運動。並一起了很大反響和爭議。正以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問題: 什麼是漢服? 有些人認為,在長期的民族融合過程中, 中華各個民族的文化和服飾相互影響, 在各朝各代的服裝都有所不同,沒有純粹的漢民族服裝的說法。 比如,清朝的漢族服飾已經和滿族服飾融合在一起了。因而認為, 漢服的概念是廣義的,很難加以明確的界定。 一部分人則反對上述觀點。 漢民族服裝盡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 但其基本民族特徵則並未改變, 只有各朝流行時尚花色品種習慣穿法的不同。 應不應該恢復漢服? 有些人持反對意見。其主要觀點是:漢服的消失雖然是歷史原因, 是一個非正常消亡的過程。但是,歷史是不能重來的。 對於現代漢族來說,傳統漢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 當作歷史文化加以保存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在現代恢復傳統漢裝。 持肯定觀點的則認為: 各民族的民族傳統服裝都是從古代發展過來的, 這正是民族性與傳統性的體現。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民族服裝, 是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漢族服裝又是漢族的文化的載體, 在現代社會中,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統文化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推行漢服,有利於漢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有利於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在現代恢復漢服十分必要。 應不應該全面恢復漢服? 部分人持謹慎態度:可在有民族特色的節日、盛大慶典、婚禮、 壽辰、喪禮以及休閑時穿著漢服的禮服和常服。 認為平時穿著漢服會不方便,應該仍著現在的服裝。也有人認為, 當代交際禮儀有其通行規則,在很多場合都有著裝標准, 不能因此而破壞。 即便是傳統保存較好的韓國和日本也並非完全著民族服裝生活。 部分人則持肯定意見:漢服既有寬袍大袖的禮服, 也有緊身窄袖便於運動的便服,不會導致日常生活的不便。 是否可以把馬褂、旗袍作為現代漢族的民族服裝? 部分人認為,馬褂、旗袍在國外有較大影響。不少外國人把馬褂、 旗袍當作中國的傳統服飾,已經默認為中國的形象。因而, 把它們作為現代漢族人的傳統服飾,也未嘗不可。 部分人則完全反對。認為馬褂、旗袍是滿裝的改良及其延續, 跟漢族傳統民族服裝差別較大,無法代表漢族傳統文化。 漢服運動是否會是否會引發大漢族主義? 並影響漢族與中國其他民族的共處? 很多人對此感到擔憂。由於漢族人佔中國國內人口的大多數, 並且漢服運動可能會造成漢族歷史受迫害意識的過度膨脹; 過分的強調那段歷史對導致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抬頭, 激化民族矛盾,繼而引發民族問題、影響民族共處。 很多人卻對此表示樂觀。 他們認為漢服運動是漢族內部進行的文化運動, 並非針對其他少數民族。而且是非官方的文化運動, 跟三百多年前清朝推行的「剃發易服」完全不同。
滿意請採納
㈤ 我穿最愛的旗袍,來重逢我的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一)
我對江南有一種別樣的情愫。
自兒時起,母親就說我生錯了地方,飯最愛米,肉最愛魚,花最愛荷,該生在魚米豐庶的南方,而不是這燥冷粗礪的北地。
後來,上學讀書了,才知道母親所說的「南方」有一個更詩意的名字叫做「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有魚戲蓮葉間。
再後來,讀了幾闋詩詞,也知道了那句「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雖也欣賞塞北漠上的瀟然大氣,但比較而言,還是更喜歡煙雨江南的溫潤詩意。
再然後,開始愛上詩詞,在無數次地閑讀中,便又知道了父親給我取的名字里那個「湘」字,不僅僅是他當年的工作地——古屬江南楚地的湖南,更是一個被文人墨客渲染出萬千詩意的文學意象——「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每一句都那般詩意入心,美好如畫……
再再然後,讀了數遍《紅樓夢》後,才知「瀟湘妃竹」並不僅僅是娥皇女英尋舜帝於蒼梧,淚染青竹,竹上生斑的傳說,更是那個「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年歲漸長,慢慢讀懂了瀟湘館里數竿翠竹掩映下的聲聲長泣;讀懂了黛玉葬花的哀婉和焚稿的凄絕;讀懂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孤高清寂;更是獨愛了瀟湘妃子那隻為一朵花低眉,為一株草吟詠的素心向月,遺世而立。
從此以後,我在現世以外的所有時空里唯一的名字便是「瀟湘」,我也開始年復一年地做著一個叫做「江南」的夢……
(二)
也許是夢著江南、愛著江南的緣故吧,我與旗袍也有一份解不開的緣。
母親常說,小時候的我特別乖巧懂事,從來不曾像別的孩子一樣,為了一塊糖果、一根冰棍、一件新衣大聲哭鬧滿地打滾。但是,在我的記憶里,卻真的有過那麼一次「不懂事」的經歷。
那時,大概是七八歲的樣子吧,那次跟著母親去趕集,第一眼就喜歡上了一家攤位上的一件粉色旗袍。小小的我著了魔似的站在那件旗袍前,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我從未見過的雅緻立領,梅花盤扣和閃著銀亮光澤的緞面滾邊,任母親再三呼喚,都恍若未聞,死活也不挪移半步。母親看我實在喜歡,就給我買下了那件小旗袍。
我歡喜極了,每天都穿著它,白天穿晚上洗,固執地再也不穿其他的衣衫小裙。一直穿到我長高了,實在穿不了了才萬般不舍地收進衣櫃,滿心裡只覺得旗袍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看的衣服。
後來,長大了,上班了,可以隨心所欲買自己喜歡的衣服了,我就開始不停地買旗袍:長的,短的,印花的,刺綉的,素雅的,綺麗的,春日青,晴空藍,丁香紫,芙蓉粉,秋月白,相思紅……都被我一一收入囊中。
久了,衣櫃里掛滿了歲月般長長短短,濃濃淡淡的旗袍,穿衣也自成一風,老友們逛街,一見到綉花的或中國風的衣裙,總會不無調侃地說:瞧,這件是湘的衣服!
我只是微笑,依然故我,日復一日地穿著我最愛的旗袍行走在別人或欣賞或訝異的目光里,期待著他日與我夢里江南的悠悠古鎮有一段美好的邂逅……
(三)
我揮之不去的古鎮情結要追溯到多年前讀過的散文《周庄水韻》了。那是我第一次讀趙麗宏的文章,那清麗唯美的的文字讓我想起了「小橋、流水、人家」。
後來,又無意中看到了吳冠中的水墨江南,那空靈簡逸的水墨丹青,讓我記住了「粉牆、黛瓦、烏篷船」。
從此,我就熱切地期待著有一天也能坐在烏篷船上,吱吱呀呀地搖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一來一回悠然攪動,看那倒映在水中的石橋、樓屋、樹影,還有天上的雲彩和飛鳥,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櫓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迷離閃爍,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綵綢……
(四)
今時今日,我終於如願來到了我夢里的江南。
我的夢里水鄉,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闌,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
「西塘憶,最憶是長廊,西塘憶,其次弄堂中,西塘憶,再次酒旗風......」西塘,這個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廊棚蒼老,弄堂幽深,漫步其中,彷彿進入了滄桑久遠的歷史長廊,聽腳下跫音,似漫過千年的塵世風煙。
走進烏鎮,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攜帶著中國水墨畫的氣息撲面而來,雕梁、畫棟、石巷、老屋,見證著歷史滄桑的風情畫卷映入眼簾,在煙雨的暈染下恰如一長卷緩緩鋪展開的淡彩中國畫……
(五)
江南之於我,雖為初見,但更似久別重逢……
或靜坐於定園的亭榭湖畔,或漫步在西塘的幽深長廊,或輕輕踏過烏鎮長巷的青石板,或賞西湖瀲灧晴光,聽耳畔吳儂軟語……一切都是那麼親切,熟悉,自然,美好。
「吾心安處是故鄉」,我想,前世的我或許本就是個江南女子吧,守一溪碧水,耕一片心田,開一扇軒窗,植一株傲梅,種一葉逸蘭,栽一叢清竹,耘一籬淡菊,不為時移,不為世擾……或於月橋花院讀一卷詩書詞章,或於藕花深處采一朵南塘秋蓮,或於烏篷船頭唱一曲漁舟菱歌,或者,此刻,正在月色波影里低眉信手彈一曲《瀟湘雲水》……
走在如水月色里,清風吹拂衣袂翩翩,我看到瑩瑩的月光夢境一般地流淌,訴說著今夜的詩情。西子湖畔楊柳煙濃,紅蓮應景,我彷彿是那個前世的女子,踏著朗朗月光,翻越萬里重山,涉過浩瀚流水,只為來到這里,驚艷一段時光,與我的江南久別重逢……
無數急的、慢的腳步蹭亮的只是堅硬的石板路,卻驚不了千年的夢。不用凝視,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盡我前世的情緣……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今夜,我穿最愛的旗袍,來重逢我的江南……
㈥ 在古代,後宮的宮女們都是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在清朝後宮,素來有這樣的傳統,當宮女的要樸素,說話行動都不許輕浮。 要求有宮廷氣派,像寶石玉器一樣,由里往外透出潤澤來,不能像玻璃球一樣,表面光滑刺眼。因此描眉畫鬢對宮女來說是不允許的,穿著上也受限制,大紅大綠等鮮艷顏色是不能穿的()。
清宮一年四季都會賞給宮女衣裳。春天到二月,由太監領著人在體和殿外邊,東廊子的屋子裡量衣服尺寸,由頭上到腳下,包括鞋襪在內。這是准備夏天穿用的,以後都是上季量下季的。因為年歲小,長得快必須一個季度量一次。每次賞給宮女們是四套,由底衣、襯衣、外衣、背心,算一套。衣料是春綢、寧綢的多,夏天也有紡綢的。除去萬壽月(舊歷十月初十是老太後生日,宮中稱十月叫萬壽月)能穿紅的、擦胭脂、抹紅嘴唇以外,宮女們一年差不多穿兩色衣裳,春夏是綠色,淡綠、深綠、老綠可以隨便,但不能出大格;秋冬是紫褐色的,唯一能爭奇斗勝的,是袖口、領口、褲腳、鞋幫的子和綉花,但也是以雅淡為主,不能過分。平常是烏油油的大辮子,辮根扎二寸長的紅絨繩,辮梢用桃紅色的子系起來,留有一寸長的辮穗,用梳子梳勻,蓬鬆著,鬢邊戴一朵剪絨的紅絨花,腳下白綾子襪子,青鞋上綉著滿幫的淺碎花,透著喜興,看著利索、爽眼。清宮歷經二百多年,宮女很少出過醜事,這也是制度嚴的關系。
㈦ 中國的服飾的特點是什麼
1、春秋戰國時期
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成為趨勢。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剪綵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相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
2、秦漢時期
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3、隋唐時期
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
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
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
4、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
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男服服飾: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
朝服,宋代在勁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女服服飾: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5、元代
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
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
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
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6、明清時期
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
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
7、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
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其中長期代表中國傳統服飾且受多民族服飾影響的漢服大放異彩。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