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珍寶旗袍

珍寶旗袍

發布時間:2023-05-01 14:14:53

1. 漢服、中山裝、旗袍、唐裝,哪種可以代表中國「國服」

國服既要繼承,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也要隨著時代的變化,符合當下人們的穿衣習慣。中國自東漢始,各朝代史書上都有關於服飾制度的記載,如輿服志等。過去封建王朝用服裝來區分人的等級,辛亥革命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反對用制度性的服裝來區分貧富貴賤。因此,除了軍隊、郵政等有職業著裝要求的少數行業,國人的著裝基本趨向簡單、同一、西化。

呼籲推進服飾制度建立,他認為,1912年和1929年,都曾頒布過服飾制度,服飾制度對服飾的款式、穿著的方法、穿著的場合等等,都作出書面的規定,比如,1912年的《民國服制條例》,對於西式禮服、長袍馬褂都作出規定。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可以講點服飾制度了,通過服裝,由內到外,把國人的修養體現出來。

2. 漢服常服和禮服有什麼區別

至於漢服的基本樣式我不用說你也應該知道了,直接切入正題了:

禮服

用於祭祖、大典等國事時,尺寸可依舊制 如:袖長過手尺余;也可最長至掌,袖寬最寬只可至尺,以便活動。

常服

傳統「常服」袖長不應強迫「過手尺余」,應僅限過掌,或最長僅限至半掌及腕部;袖寬最窄如現代裝、最寬只可至尺,以便日常勞作。

3. 清宮服飾的名稱清宮旗頭的名稱

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白旗,鑲白旗

旗頭:大拉翅、兩小把字頭、軟翅頭

服飾:

一、滿族服制的形成

中國封建社會,服飾制度是表現等級制度的重要部分。滿族服制是在滿族先民長期游獵生活中常服基礎上逐漸形成完善的。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之前,女真社會本無明確等級制度,其服裝上亦很少飾物。

在其日常生活中,滿族先民為了便於騎射、防寒,主要穿著箭袖缺襟袍、馬褂等。箭袖缺襟袍是滿族先民傳統長袍中一種。箭袖是袍服的一種窄袖,其袍袖比較長,製作方法:在原本比較狹窄的袖口前,再接一個半圓袖頭,一般最長為半尺,形似馬蹄,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綰起,行獵時放下,覆蓋手背。所謂缺襟袍,是所穿長袍的右襟比左襟短。滿族先民們,平時不騎馬時,將所穿長袍的右襟下角用紐扣向上褶扣一尺左右,騎馬時將其放下來。這種箭袖缺襟袍,穿服方便,冬季既可抵禦北方寒冷的風沙,又可在游牧途中做為夜間的鋪蓋。馬褂是與袍服配穿的服裝。原為出外騎馬時罩在行袍外面的外褂,其式樣為圓領、對襟、有開褉、扣袢,身長至臍,袖長及肘,四面開褉。因身、袖較短,冬季做成皮或棉質,套在袍服外面。滿族先民的這些民族傳統服裝,既實用且朴實,便於日常生活及騎射,反映出遊牧民族生活的特點。

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後,在制訂各項統治政策的同時,於天命六年七月初七日(1621年8月23日),諭令諸貝勒、武職官員上朝時皆穿補服。規定:「諸貝勒服四爪蟒緞補服;都堂、總兵官、副將服麒麟補服;參將、游擊服獅子補服;備御、千總服綉彪補服。」

1,這時後金政權首次規定不同等級官員穿不同花紋的服裝,以顯示其等級差別。此後,努爾哈赤又規定王公大臣等上朝要穿朝服,戴頂子。隨後,努爾哈赤又令總兵官、副將,用自己所得賞金,自製頂子;參將、游擊、備御以上各官,由各貝勒之工匠制給。天命八年六月(1623年7月)定:有「職銜之諸大臣,皆賞戴金頂大涼帽,著華服;諸貝勒之侍衛皆戴菊花頂涼帽,著華服。」

2,皇太極繼其父之後,於天聰六年二月初四日(1632年3月24日)對眾貝勒、大臣等衣著明確規定:「諸貝勒大臣,染貂皮製裙,緣闊蟒緞披領,及帽裝菊花頂者,概令停止。有制皮裙,緣闊蟒緞披領及帽裝菊花頂而服用者,則拿獲之人取之。有衣服緣細邊、制素氈帽而服用者,聽之」

3,十二月初二日,皇太極頒諭制定服制。詔曰:「八固山諸貝勒,在城中行走,冬夏俱服朝服。出外方許服便服。冬月入朝,許戴元狐大帽、居家戴尖纓貂帽及貂鼠團氈帽。春秋入朝,許戴尖纓貂帽。夏月許戴綴纓涼帽,素蟒緞,各隨其變,不得擅服黃緞及五爪龍等服,若繫上賜,不在此例,平時勿著緞靴。惟夏月入朝,乃許用」。同時,還規定了滿、蒙、漢人自領旗大人至閑散富人以上人員的服制。詔稱:「滿洲、蒙古、漢人,自固山額真以下,代子章京、護軍及牛錄下閑散富足之人以上,冬夏在城俱服披領袍,不得服小袍。貧人服無開襟袍。其果否貧窮,聽各固山額真詳察,若出外,俱許服小袍。又,閑散、侍衛、章京、護軍及諸貝勒下閑散、護衛、章京、護軍以上,許服緞衣;余者俱用布。……凡婦人所服緞、布,各隨其夫。又冬間許戴綴纓團帽;夏間許戴涼帽者。應服緞者,不拘蟒素,各隨其便。惟不許用黃及杏黃色,並五爪龍等服,若繫上賜者,不在此例。黑狐大帽,大臣不得自製,惟上賜許戴。緞靴不許平人穿用,應服緞袍者,入朝與宴方許穿,不在城不許戴黃狐大帽。冬月出外,方許戴之。其尖纓帽及雜色皮棉帽,概不許戴。又,寬頻及皮棉齊肩褂外套,在城不許服用,出外許服用。」

4,崇德元年七月初一日(1636年8月1日),皇太極又頒諭制定國君福晉以下隨侍人等以及各官之妻,至固山格格等婦女服制。至此,後金政權冠服上下諸制,乃定。

清遷都北京後,其宮廷服飾制度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在入關前定製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更定。順治、康熙、雍正三帝曾分別釐定衣冠制度,及乾隆年間,制度得以完善和規范化,沿至清末。

二、皇帝冠服

皇帝冠服有著嚴格的禮儀規定。其冠服有禮服、吉服、常服三種。皇帝朝會、祭祀穿禮服又稱朝服;喜慶日子或命將出師、祭闕里、先師等穿吉服;御經筵等日常政務或平時則穿常服,其中包括巡幸、圍獵和親征外出所穿行服及降雨雪所穿雨服;四季,裘、棉、袷、單惟其時。冠,依服而定,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亦分冬、夏。

【朝服冠】

皇帝朝服冠與朝服,為皇帝行朝會禮及祭祀時所著服裝、冠飾。

朝冠分為冬夏二季。冬朝冠有黑狐、薰狐兩種:每年十一月初一至次年上元節用黑狐。十一月初一前及下年正月十五後用薰狐。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承以金龍四,飾東珠如其數;上銜大珍珠一顆。梁二,在頂左右檐下兩旁垂帶,交於項下。夏冠用織玉草或藤竹絲織,緣青石片金二層,檐敝,上綴朱緯。帽前綴金佛,飾東珠十五顆。後綴舍林,飾東珠七,頂如冬朝冠。

朝服亦有冬夏之分。冬朝服是皇帝秋冬季節朝、祭所穿圓領、馬蹄袖、披肩、右衽、衣裳不相連屬的裙式禮袍。冬朝袍有明黃、藍、紅、月白四種顏色,朝會穿明黃色,祭天、祈谷、常雩穿藍色,朝日穿紅色,夕月穿月白色。冬朝袍其制有二:一,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為薰貂,綉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衣前後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襞積行龍六。二,披領及袖俱石青色,片金加海龍緣,綉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前後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為八寶平水。夏朝服有明黃、藍、月白三種顏色。朝會用明黃,常雩用藍,夕月用月白色。其制披領及袖為石青色,片金緣,余如冬朝服二。夏朝服有緞、紗、單、夾,均依時令更替。

朝珠為著朝服和吉服時所佩串珠。源於佛教數珠,皆為108粒組成,佛頭記念背雲大小墜,主要以東珠、蜜珀、珊瑚、綠松石、菩提子等穿成。朝珠用東珠;惟祭祀時有所不同,芳澤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綠松石。絛皆為明黃色。

朝帶是皇帝朝會等活動時所系腰帶。朝帶之制有二,色皆明黃:其一,用龍文金圓版四,

飾以紅、藍寶石或綠松石,每版銜東珠五顆,圍珍珠二十。左右佩帉淺藍及白各一,下廣而銳。中約鏤金圓結,飾寶石如版,圍珠各三十。佩囊文綉,燧觿刀削結佩惟宜,絛皆用明黃色。凡大典禮用之。其二,用龍文金方版四,其飾祀天用青金石,祀地只用黃玉,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白玉。每版銜東珠五。佩帉及絛,惟祀天用純青色,余如圓版朝帶之制。中約圓結如版飾,銜東珠四。佩囊純石青色,左觿右削,並從版色。

【吉服冠】

皇帝吉服冠與吉服:為每月朔日、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五等日,喜慶日子或命將出師、祭闕里、先師等,皇帝常朝或祭祀所著服裝、冠飾。

吉服冠,冬用海龍、薰貂、紫貂皮,均按時令更替。上綴朱緯;頂滿花金座,上銜大珍珠一顆。夏用織玉草或藤竹絲制,紅紗綢里,石青片金緣。上綴朱幃;頂如冬吉服冠。

吉服有端罩、袞服和龍袍。端罩是皇帝冬季所穿圓領、對襟、平袖、左右垂帶的皮裘外褂,其長至膝。以紫貂製作,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上元節更用黑狐,明黃色緞里。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銳,色亦用明黃。袞服是套在龍袍外面的圓領、對襟、平袖禮褂。袞服是歷代皇帝固有服裝,清朝略加改動。為皇帝祭祀所用禮服。石青色,綉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團。並列日月二章,左肩日,右肩月,前後萬壽篆文,間以五色雲。春秋棉、夾,冬裘,夏紗,均依時令更替。端罩與袞服是既屬禮服又屬吉服的皇帝特殊服裝。與朝袍套穿為禮服,稱為端罩,與龍袍、蟒袍套穿則屬吉服,稱為禮褂。龍袍是皇帝穿在袞服里的圓領、馬蹄袖右衽袍。明黃色,領袖均為石青色,片金緣。兩肩前後及兩袖袖端正龍各一,襟行龍五,領前後正龍各一。領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寶立水,四開裾。龍袍與朝服的區別,龍袍為無披領、衣裳相連四開裾袍;朝袍為有披領,上衣下裳不相連裙式袍。龍袍亦有綿、夾、紗、裘,均依時令更替。

吉服朝珠,珍寶隨所御。

吉服帶,明黃色,鏤金版四,方、圓隨所御,銜珠、玉、雜寶各從其宜。左右佩帉純白色,下直而齊。中約金結,如版飾。余如朝帶制。

【常服冠】

皇帝常服冠與常服:皇帝御經筵等日常政務或日常生活所穿服裝及冠飾,包括常服冠、行服冠及雨服冠等。

常服冠紅絨結頂,不加梁,余如吉服冠制。

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兩種。常服袍,為石青色,花紋隨所御,圓領、馬蹄袖、右衽四開裾袍。常服褂是套在常服袍外面的圓領、平袖對襟外褂。皇帝常服有綿、夾、紗、裘,均依時令更替。

【行服冠】

皇帝行服冠及行服:為皇帝巡幸、圍獵或親征時所穿服裝及冠飾。

行服冠,冬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絨,余皆與常服冠同。夏用織玉草或藤竹絲製成,紅紗為里,緣如其色。上綴朱氂。頂及梁皆用黃色,前綴珍珠一顆。

行服有行服袍和行服褂。行服袍,其制與常服袍相同,為圓領、馬蹄袖、衣裳相連右衽袍。其色與花紋所皇帝所欲,行服袍右裾比左裾短一尺,此袍為滿族傳統缺襟袍。這是清代皇帝服制與歷代皇帝服制之不同。行服褂色為石青色,長與坐齊,袖長及肘。行服有綿、夾、紗、裘,均依時令更替。

行服帶,為明黃色,左右佩系以紅香牛皮為之,飾金花紋鎪銀環各三。佩帉以高麗布,比常服帶之帉略寬而短。中約以香牛皮束。綴銀花紋佩囊,明黃絛,飾珊瑚。

【雨服冠】

皇帝雨服冠及雨服:雨冠制有二:冬季頂崇,前檐深;夏季平頂,前檐敞。均以明黃色,月白色緞里。氈及油綢、羽緞各依時節而用。

雨衣之制有六:色皆以明黃。其一,油綢為之,如常服褂,而身長與袍相稱。自衽以下加博。上襲重衣。領下為襞積,無袖,斜幅相比,上斂下漸增寬大。兩重俱加掩襟。領及紐約皆青色;其二,以氈、羽緞及油綢製作。月白色緞為里。領及紐約如衣色。油綢雨衣不加里。其式為立領、對襟的披風式;其三,如常服褂而加領,身長與袍齊。以氈、羽緞製作,月白色緞里,領及紐約如衣色;其四,如常服袍而袖端平,前施掩襠,油綢不加里。領用青羽緞,紐約青色。外加袍袖如衣色;其五,如常服褂,長與坐齊。氈、羽緞為之,月白色緞里。領及紐約如衣色;其六,如常服袍而加領,長與坐齊。油綢為之,不加里,袖端平,前加掩襠,領用青羽緞,紐約青色。

雨裳之制有二:其一,明黃色,左右幅相交,上斂下漸寬。上前加淺帷為襞積;兩旁綴紐約,青色。腰為橫幅,用石青布,兩末端變狹成為帶以系之;其二,前為完幅,不加淺帷。余制同。

上述服制,自乾隆朝制定後一直沿襲至清末。有關皇帝四季穿戴的具體情況,據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檔》載:正月初八日,駕幸圓明園,戴本色貂皮緞台冠;穿醬色寧綢面黑狐膁袍,貂皮尋常端罩,有拴辦黃線砢子尋常鞓帶,東珠數珠(里),白布棉襪,厚棉套褲,青緞羊皮里皂靴。

正月十五日,於正大光明吃桌子。戴大毛薰貂緞台蒼龍教子珠頂冠,穿黃刻絲萬字棉地黑狐膁皮龍袍,外穿貂皮的端罩,松石大鞓帶,正珠數珠(里),白布棉襪,厚棉套褲。青緞羊皮里皂靴。

三月二十九日,換涼冠,戴天鵝絨竹襯冠,穿醬色寧綢棉巡幸袍,倭緞領棉袖紅青緞面中毛羊皮巡幸褂,黃線巡幸軟帶,拴納紗珊瑚雲大荷包,左邊大荷包內裝黃寶石古錢盒,白布棉襪,薄棉套褲,青緞綠牙縫涼里尖靴。

四月初七日午初三刻四分立夏。戴得勒蘇草拆丕(糹旁)纓冠;穿藍寧綢厚棉袍、倭緞領棉袖紅青緞面小毛羊皮褂、有拴扮黃線漢玉尋常鞓帶,白布棉襪、薄棉套褲,青緞涼里皂靴。即換棉紗袍、夾褂、夾套褲或紡絲單套褲。

六月初六日,換戴雙層輕涼纓冠;穿藍直地單紗袍、紅青直地單紗褂、松石馬尾鈕子帶(拴刀子、火鐮)青緞鞋襪。

八月十六日,秋涼,換戴得勒草南丕(糹旁)纓冠,穿醬色寧綢薄棉袍,紅青緞厚棉褂,有拴扮黃線琺琅尋常鞓帶;白布棉襪,紡絲單套褲,青緞涼里皂靴。

閏九月二十九日,換戴海龍緞台冠,穿藍寧綢上身羊皮接灰鼠皮袍,黃面黑狐大腿褂,有拴扮黃線漢玉尋常鞓帶,白布棉襪,魚白春綢薄棉套褲,青緞涼里皂靴。

十一月更換冬裝。十一月十六日,戴本色貂皮緞台冠。穿藍寧綢面黑狐膁袍,貂皮端罩,有拴扮黃線漢玉尋常鞓帶,白布棉襪,魚白春綢厚棉套褲,青緞羊皮里皂靴。5

上述記載,具體記錄了皇帝四季在圓明園按照制度更換服飾的情況,以此可印證其定製實施情況。

女子:坎肩、袷衣、裡衣、花盆底

4. 什麼是「蘇州灘簧」戲

蘇州 灘簧歷史較久,約形成於 清 乾隆 年間。各地灘簧均由一二人至五六人表演,兼有說唱和簡單伴奏。後來相繼發展為地方戲曲劇種,如 蘇州 灘簧改稱蘇劇, 上海 灘簧改稱滬劇, 杭州 灘簧改稱杭劇, 寧波 灘簧改稱角劇等。 清 范祖述 《杭俗遺風》:「灘簧以五人分生旦浄丑腳色,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系戲文。」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餘若亂彈平調,壁壘未成, 粵 謳灘簧,傳聞未廣,或附隸於昆譜,或不數於樂擾野章,於所不冊運知,蓋闕如也。」 瞿秋白 《論大眾文藝·大眾文藝的問題》緩姿喊:「革命的大眾文藝,應當運用說書、灘簧等類的形式。」 瞿秋白 《論大眾文藝·普洛大眾文藝的現實問題》:「他們所『享受』的是:連環圖畫……影戲,木頭人戲,西洋鏡,說書,灘黃,宣卷等等。」

5. 作為封建文人孔乙己最後尊嚴的,為什麼只是一件長衫

在人類世界中,不管各個國家之間,因為地理自然環境、社會生活環境等種種因素,產生了多少民族差異,在這件事情上,卻從來都是不約而同的,那就是對於知識的崇敬。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家,擁有較多科學文化知識的人,總是會迎來眾人的尊敬與禮待。

在著名文學家魯迅的眾多揚名中外的文學作品中,有一個名為孔乙己的經典人物,便是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禮教中,形成了一種對於「知識分子」的忘我迷狂

背後緣由引人思

那麼,為什麼在孔乙己曾經視若珍寶的長衫脫去後,他自己也一命嗚呼了呢!是因為長衫被道士施法擁有神奇的魔力嗎?當然不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恐怕我們堅持唯物主義觀點的馬克思要出來理論一番了。孔乙己之所以在脫下長衫之後便永遠的消失,是因為,長衫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傲骨,來自長衫的體面,讓他擁有了活下去的信念。

在我國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從很早開始,便成為整個社會中掌握話語權的人,不管是我們的國家政治制度、還是道德倫理,都是由各級知識分子凝練而出並且廣傳於世。所以不管是哪個階層的人,都會從心底里對知識分子高看一等,無論他富貴或是貧窮。

6. 北京故宮的傳說故事(簡短)

燕櫻備王朱棣1420年遷從南京遷都北京,建知正成故宮,當然後來經過明清兩代不斷的修繕和擴建,才成搭頌悔為今天的樣子。

7. 凝香格格的頭飾叫什麼

鈿子分鳳鈿、滿鈿、半鈿三種。其制以黑絨及緞條製成內胎,以銀絲或銅絲之外,綴點翠,或穿珠之飾。」一般婦女多用銅絲或鐵絲做成「頭發撐子」,鈿子有鳳鈿、滿鈿、半鈿三種。鈿子前如鳳冠,後加覆箕,上穹下廣;將頭發分兩縷纏繞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飾物

簪子是滿族婦女梳各種發髻必不可少的首飾。通常滿族婦女喜歡在發髻上插飾金、銀、珠玉、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壓鬢簪、鳳頭簪、龍頭簪等。簪子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在選擇時還要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和身份來定。比如人關前,努爾哈赤的福晉和諸貝勒的福晉、格格們,使用製作發飾的最好材料首選為東珠。兩百年後漸漸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與珍珠相提並論的還有金、玉等為上乘材料,另外鍍金、銀或銅制,也有寶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種簪環首飾,裝飾在發髻之上,這若是同進關以後相比,就顯得簡單得多了。進關以後,由於受到漢族婦女頭飾的影響,滿族婦女,特別是宮廷貴婦的簪環首飾,就越發的講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為其母辦六十大壽時,在恭進的壽禮中,僅各種簪子的名稱就讓人瞠目結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勝簪、景福長綿簪、日永琴書簪、日月升恆萬壽簪、仁風普扇簪、萬年吉慶簪、方壺集瑞邊花(鬢花)、瑤池清供邊花、西池獻壽簪、萬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雲擁福簪、綠雪含芳簪……等等。這些發簪無論在用料上,還是在製作上,無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從清代後妃遺留下來的簪飾來看,簪分兩種類型。一是實用簪,多用於固定發髻和頭型用的。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製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發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現故宮內珍藏的多幅宮廷寫實畫,都有後妃戴簪的描繪。從圖上看,她們有的將簪戴在發髻正中,有的斜插在發髻的根部。後妃們頭上戴滿了珠寶首飾,發簪卻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後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寶為質地,製作工藝上亦十分講究,往往是用一整塊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頭和針梃連為一體的簪最為珍貴。如北京故宮珍藏的白玉一筆壽字簪就是一塊純凈的羊脂白玉製成的,簪梃即是壽字的最後一筆。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盤腸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飾中之佳作。此外還有金質的福在眼前管、喜鵲登梅簪、五蝠捧壽簪等以雕刻精細、玲瓏剔透而受到矚目。還有金質底上鑲嵌各種珍珠寶石的頭簪,多是簪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麗華貴之感。隨著清代後妃發式逐步加寬加大,簪飾的形制也逐步朝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是簪頭逐漸變小,如疙瘩針、耳挖勺、老鴉瓢等;另一種是簪飾越來越大,不僅適合滿族婦女梳兩把頭覆蓋面大的特點,還逐漸演變成頭花、扁方等大首飾。

頭簪作為首飾戴在頭上,不僅起到美飾發髻的作用,簪頭製成的寓意吉語還有托物寄情、表達心聲意願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後妃遺留下的簪飾來說,形式之多,花樣之廣是前代各個時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寶館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報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頭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約五厘米長,看上去就像一頑童在作舞蹈狀。在畸形珠左邊飾一藍寶石雕琢的寶瓶,瓶口插幾枝細細的紅珊瑚枝襯托著一個「安」字。頑童背後一柄金如意柄,將其與寶瓶連為一體,並將金累絲靈芝如意頭露在頑童右側。從頑童裝飾看是個男孩。整個如意連在一起便稱.之為「童子報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講究「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皇帝的妻妾當然是以皇帝為綱,要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壽多子孫」,以使皇家血脈旺盛,帝王基業萬古千秋地傳承到永遠,這只頭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實並非那麽稱心如意,清代康熙帝三十五個兒子,長大成人的有二十四個,諸皇子爭權奪勢,使康熙帝不到古稀之年就撒手人寰。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緒兩位皇帝,即有皇後又有妃子,卻無子嗣,致使其母慈禧兩度垂簾聽政,統治了中國達半個世紀。

慈禧還愛美成癖,一生喜歡艷麗服飾,尤其偏愛紅寶石、紅珊瑚、翡翠等質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咸豐十一年,奕濘病逝承德的避暑山莊。慈禧二十七歲便成了寡婦。按滿族的風俗,妻子為丈夫要戴重孝,釋服二十七個月。頭上的簪子要戴不經雕飾的骨質的,或光素白銀的。慈禧下旨令造辦處趕打一批銀制、灰白玉、沈香木等頭簪。同治元年二月,這批素首飾陸續送到慈禧面前。慈禧每天勉強插戴,極不情願。釋服期滿,這批首飾全部被打入冷宮。慈禧又戴上精湛華貴的艷麗頭簪,直到老年此習不改。
後妃戴簪有季節性,冬春兩季戴金簪,到立夏這天換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換上食簪。清晚期在慈禧身邊當過女翻譯的裕德齡女士回憶:1903年農歷四月24日是立夏,「這一天每個人都得換下金簪戴玉簪」。就在這一尺,慈禧賜給裕德齡母親、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支玉簪,「太後揀了支很美的給我母親,說這支簪曾有三個皇後戴過,又揀了兩支很美麗的給我們姐妹倆各一支,說這兩支是一對,其中一支是東太後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輕時戴的」。清末,後妃頭簪子多都是祖宗傳下來的遺物,宮中後妃都視若珍寶。慈禧討她喜歡的人可以任意賞賜,毫無拘束。但對光緒帝卻為一支玉簪而恨之入骨,至死都不予諒解。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將光緒囚禁瀛台。一日隆裕皇後去看光緒,光緒極為反感。他與隆裕雖是名義上的夫妻,但夫妻情分絲鼉沒有。因此,光緒一見到隆裕就厭惡得連氣都喘不均勻。隆裕的到來,光緒看也不想看,連說兩次「跪安吧!」隆裕十分惱火,故意裝作沒聽見。光緒見她不走,氣得兩手發抖,使足了勁想把她推出去,沒想到用力過猛,碰到隆裕發髻上的玉簪。玉簪摔到地上立刻粉碎。這支玉簪是乾隆時的遺物,傳到慈禧手裏,她又給了隆裕。降裕見狀,立刻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慈禧。慈禧大怒,心中更加氣恨光緒,從此派人嚴加看管光緒,送餿飯,送涼湯,對待光緒像對待罪人一樣。政治分歧使慈禧和光緒關系如同陌路人,而一支玉簪成為他們母子親情徹底決裂的導火索,光緒的英年早逝也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

在民間,一般來說是富家多用玉質銀質,貧家則用骨質。普通人家嫁閨女,銀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來的較為貴重物品,女人們都非常珍視,有的用一輩子也不丟不壞。可民間廣泛使用的簪子絕大多數是骨質,所以人們總是習慣將其稱之為「骨頭簪子」。簪子一般長三四寸,更長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頭部尖細,尾部有一個圓疙瘩。頭細易插入發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還有一種扁簪子,兩頭粗,中間細,多是銀、銅質。扁簪子的兩面分反正,正面飾有花朵草葉及吉祥圖案,反面是光的,整個形狀略往裏彎。扁簪子具有十分明顯的裝飾意義,固定發上,閃閃發光。簪子是許多民族的婦女在修飾頭發時所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它是婦女們固發、美發的有效用品,這是它幾千年來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頭花是簪發展而來的首飾。由花頭和針梃兩部分組成。由於滿族婦女發式是由軟翅頭發展到兩把頭,進而成為架子頭,最後產生大拉翅,頭上的發式也越來越寬大.於是一種覆蓋面較大的頭飾——頭花,便應運而生。頭花大多由珍珠、寶石為原料,因此,需要一個穩定的依託,即在簪的基礎上做了某些相應的改動。如在針梃的頂端焊一個十字形橫托,並於十字橫、豎交叉點做頭花的主體。起裝飾作用的花草枝葉、鳥獸蟲蝶、吉字祥符等環抱四周,簇擁著主體。這樣互相搭配既使構圖的主次關系明顯,又使以珍寶為原料的頭花本身合理的分擔了承受能力。滿族婦女在梳頭時,把大朵頭花戴在兩把頭正中,稱為頭正,也有選用兩朵相同顏色和造型的分插兩把頭的兩端,俗稱壓發花,又稱壓鬢花。

滿族婦女除了旗頭、簪子外,還普遍喜歡在發髻上插飾花朵,將碩大的花朵戴在頭上歷來是滿族的傳統風俗。撲趾源在《熱河日記》中記載了滿族婦女「野花滿鬢,老少無分」.「五旬以上」猶「滿髻插花,金釧寶趟」。「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顛發盡禿,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猶滿插花朵」。在遼北地區,有些滿族婦女甚至在發髻上插一個內裝清水的小瓶,瓶內再插上數枝鮮花,生氣盎然,反映了她們對美的強烈追求。清前期,國家正值上升時期,人們的生活消費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上。滿族婦女為了滿足美的慾望,常將應時的鮮花戴在頭上還有一種「金銀花縷」。即用紙胎為表,有的似銅絲為質,裝成各種各樣的花朵,高不過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將近一尺,並選用極精緻的珠翠做裝點。順治初年,滿族軍營中的隨軍家屬,常用這種金銀花飾飾於發髻之上。隨著清王朝政治的確立,國家政權日益鞏固,滿族婦女所插戴頭花也隨之擡高了身價。雖然鮮花遍地,但婦女們更喜歡珍寶質地的頭花。這些女性們頭上戴仡與其說是為了美飾,莫不如說是為了炫耀。

清晚期,國庫困窘,國力日衰,人們生活自然受到影響,為了撙節開支,頭花也由昔日的純金變成鍍金、包金,珠寶大花變成了絨花、絹花,甚至紙花、通草花,就連羽毛點翠的頭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羽毛點翠首飾在我國流傳久遠,其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發展到乾隆時代已達頂峰。它以色彩艷麗、富麗堂皇而著稱但製作起來非常繁雜。據了解,先用金、銀片按花形製成一個底托,再用金絲隨圖案花形的邊緣焊起…圈凸起的槽。在中間凹下去的部分塗上適量膠水待用,用小剪子剪下翠鳥的羽毛,輕輕地用鑷子把羽毛排列在塗了膠的底座上。翠鳥毛以翠藍色和雪青色為上品,然而翠鳥嬌小,羽毛柔細,制一朵頭花需要許多翠鳥。因翠鳥毛光澤好顏色鮮亮,再配上金光閃閃的凸邊,做成頭花後戴在頭上與其他首飾相比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

現在北京故宮內珍藏的金屬類首飾,以乾隆時期的居多。如紅寶石串米珠頭花、點翠嵌珍珠歲寒三友頭花,藍寶石蜻蜓頭花、紅珊瑚貓蝶頭花、金累絲雙友戲珠頭花、金嵌花嵌珍珠寶石頭花、點翠嵌寶石花果頭花、金嵌米珠喜在眼前頭花、點翠嵌珊瑚松石葫蘆頭花等等,都是以焊接底托工藝製成的。它即沿用歷史傳統技巧,又突出乾隆時期的特點,使蟲禽的眼睛、觸角、植物的須葉、枝權都用細細的銅絲燒成彈性很大的簧,輕輕一動,左右搖擺,形象活潑逼真,充滿動感。還有一種金屬焊接作底托與針梃,珠寶花用銅絲紮成一束的頭花,也以靈活多變受到後妃們喜愛。它是以不同粗細的銅絲做成花枝、葉枝,再將寶石做成的花瓣、葉片末端的小孔串成花朵、花蕊、花葉、枝權等不同的單枝,然後再按照圖形將各部位擺好,將單枝紮成一束,最後集中在一根較粗的銅絲上與針梃扎牢。這樣的頭花戴在頭上效果甚佳,為女性增加了楚楚動人的嬌態。此外,金屬鑲嵌頭花,金累絲頭花也都以形象逼真、做工精細而被前人喜愛,使後人贊嘆。

滿族婦女最偏愛的頭花當屬絨花,尤其是在女兒出嫁時,頭上必須戴紅色絨花,圖火紅吉利,據說漢語中的「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因此,便有戴絨花即為榮華富貴之意。在滿族婦女中,只要條件允許,不僅婚禮喜慶日時要戴絨花,而且一年四季都願意頭戴絨花,求諧音吉祥。尤其到應時節序戴應季絨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陽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陽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蘆陽生……。清宮後妃們的頭花,還有大批的絨花、絹花、綾花流存於世,這些花色彩協調,暈色層次豐富,堪稱「亂真」之花。據說唐代楊貴妃鬢角有一顆黑痣,常將大朵鮮花戴在鬢邊用以掩飾。因鮮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製鮮花顏色做絹花。此工藝不斷發展,越制越精。清代遺留下來的絨、絹、綾、綢等質地的頭花有白、粉、桃紅三暈色的牡丹花,淺黃、中黃、深黃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間的梅花等等,歷時百年不久,仍鮮艷悅人。

釵和簪的用途相似,都是女子盤髻必不可少的首飾。釵有雙梃或三梃的,較之簪對於發髻的固定更為牢固-_-些。古老的釵與簪形式雷同,也是由釵頭針梃自然連接…處。如漢代流行的玉燕釵就是其中的一例。相傳漢武帝建造招靈閣時,有神女留下一支玉釵。武帝把玉釵賜給一位趙姓寵姬。幾十年後,漢昭帝繼承帝位,後宮女子時興戴釵,苦於沒有理想的式樣,到處尋找。一次,宮女們看到這支玉釵無雕無飾,樣子普通,就想把它毀了另做。但等第二天打開釵盒時,只見一支飛燕直奔天空。燕子起飛,尾巴呈叉形的美麗形象,使宮中女子深受啟發,於是紛紛以飛燕為式製造頭釵。燕子的尾巴插在發髻上十分適宜,因此取名為玉燕釵。隨著頭釵的廣泛使用,各種質地、各種造型的頭釵不斷出現。最常見的是鳳頭釵,它的製作就由釵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而成。現在北京的故宮尚存有清代後妃戴過的釵,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釵頭上裝飾極美,一類是光素釵頭無裝飾。

人們習慣將無裝飾的叫「插子」。插子的形式也很多,有圓頭釵、尖頭釵、扁頭釵,其質地多為金、銀、鍍金光素的,還有銅、鐵等普通婦女所常用的。插子只是起固定發髻的作用。在滿族婦女諸多的頭飾中,要有一個固定的起主要作用的中心,那個起固定中心作用的就是這種插子。還有一種叫做「銀夾子」的釵,若合在一處的兩個扁簪子。銀夾子既重視其固定發型的實用價值,因其面有圖案,又具有顯示美觀的審美價值,可算是較為理想的釵了。還有屬於「荊釵布裙」一類的婦女,因其家境困窘,不甚講究或講究不上,只用粗鐵絲自製成倒u形的插子,也有用一段直鐵絲,磨尖一頭,砸扁一頭用作髻簪的。

在欣賞往日旗裝的風采中,常常可以看到滿族婦女頭上又寬又長、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頭飾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稱「旗頭」。「旗頭』』的另一個含義即指滿族婦女常用的幾種民族特徵顯著並具有獨特風韻的發型,如「兩把頭」、「水葫蘆」、「燕尾」、「大拉翅」、「高把頭」、「架子頭」、「前劉海」、「盤頭翅」等等的總稱。扁方是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時的主要首飾。在載濤、鄆寶惠兩人合寫的《清末貴族之生活》一文中,曾講道:「滿族女子平時梳兩把j頭,式樣簡朴。皆以真發挽玉或翠之橫『扁方,之上。」橫插於發髻之上的類似發冠一樣的扁方長三十二至三十三點五厘米,寬四厘米左右,厚零點二至零點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圓,另一端似卷軸。如一變相橫簪,無論是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類似古代男子束發時用的長簪,也許扁方就是由此而演變過來的。扁方的質地多為白玉、青玉,少數為金、銀製品。

關於扁方這種滿族婦女所特有的頭飾,在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何玉鳳毀裝全孝道安龍媒持服報恩情」中,通過對安夫人頭飾的描繪可以看到。文中說:「只見那太太……頭上梳著短短的兩把頭兒,扎著大壯的猩紅頭把兒,別著一枝大如意頭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兒玉簪棒兒,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卻不插在頭頂上,倒掖在頭把兒的後邊,左邊翠花上關著一路三根大寶石抱針釘兒,還戴著一枝方天戟,拴著八棵大東珠的大腰節墜角兒的小挑,右邊一排三枝刮綾刷蠟的矗枝兒蘭花兒」……。不管她這一頭戴了多少個簪子,卻反映出當時清朝中期以後,一般滿族官宦人家婦女頭飾的寫照。

在清代的北方民間,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喪事,妻子為丈夫戴孝,放下兩把頭,將頭發集攏於頭頂束起,分兩把編成兩個辮子,辮梢不系頭繩,任頭發松亂一頭頂上插一個三寸或四寸長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兒媳為公婆戴孝,則要橫插一個白銀或白銅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蒙裹而成,俗稱「鈿子」,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之上便可,上面還常綉有各種花紋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王室貴族婦女用的扁方從質地到樣式製作都堪稱精美絕倫,在扁方僅一尺長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蟲鳥、瓜果文字、亭台樓閣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妃貴婦們戴著扁方故意把兩端的花紋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綴掛的絲線纓穗,據說是與腳上穿的花盆底鞋遙相呼應,使之行動有節,增添女人端莊秀美的儀態。每逢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等滿族婦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這種寬長的扁方,限制了脖頸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顯得分外穩重、文雅。

勒子,俗稱「包頭」,北方人稱其為「腦包」,是一條中間寬兩頭窄的長條帶子,戴在額眉之間。原為江南和中原地區老年婦女冬季圍頭的禦寒品,明清之際廣為流傳,貴婦用以裝飾,貧女用以避寒。東北地區已婚的滿族婦女使用的勒子使頭發稍稍後仰,較江南婦女的平髻略有變化。其形質多用紗、羅、綢、緞等製成黑色長帶,繞頭一周。明嘉靖年間勒子尚寬,其後逐漸變窄,但製作異常精細。上綉各種吉祥花色圖案,也有中間鑲嵌珍珠、寶石做點綴的。清代婦女戴勒子,沿襲明代舊制。如清早期雍正十二妃圖軸中,就有兩位美人頭戴勒子,從畫面上看,有紗綢的,也有貂皮的,反映了不同季節戴不同式樣與質地的勒子.如北方冬季寒風凜冽,勒子大多用貂皮製作,稱為貂復額。明末清初,正是勒子盛行之時,無論宮廷貴婦還是民間女子都掀起遮眉勒熱,由於貧富之別,勒子的質地,以及勒子上綴的飾物都有所差別。這種遮眉勒在北方比較實用,因此流行起來經久不衰。除勒子外,還有一種金約,類似勒子形制,但比勒子還要窄些。

流蘇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首飾,其造型近似簪頭,但在簪頭的頂端垂下幾排珠穗,隨人行動,搖曳不停,與古代八大類首飾中的步搖極為相像。步搖首飾始見漢代,最初只流行於漢代宮廷與貴族女人頭上。何為步搖?「步搖者,貫以黃金珠玉,由釵垂下,步則搖之之意。」步搖屬於漢代禮制首飾,其形制與質地都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徵。漢代以後,步搖才逐漸被民間百姓所見,才有機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在貴族婦女中,還實行過一陣加於冠上的步搖冠。戴在頭上較之步搖更富有富貴豪華之感。

在北京故宮舉辦的《中國文物精華展》中,曾展出過幾件遼寧省出土的金樹形步搖冠飾件,金樹是冠狀傘形,一根兩枝樹權分別展開了大小四十餘件樹枝小枝權,每一小枝權頂端各有一兩個可以活動的小金環,環下各系一片金樹葉,稍一觸動枝搖葉擺,華美無比。它的出土使我們感到祖先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創造力,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封建帝王妃嬪生活之奢侈。史載,唐宋之後步搖形制變化多端,除金質外還出現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貴材料製作的步搖。明代四大名畫家之一唐寅在《招仙曲》一詩中寫道:「鬱金步搖銀約指,明月垂璫交龍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搖用「鬱金」,這也許是用金屬與珠寶鑲嵌的一種步搖形制。其中不乏明代時興起來的焊接新工藝。將金累絲與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寶石等作點綴,其實用耐久程度大大超過了雕琢、燜壓等傳統工藝技術。

清代步搖大多採用了明代焊接製作新工藝方法。在台灣故宮博物院編輯的《清代服飾展覽》圖錄中,有一件「點翠嵌珠鳳凰步搖」,就是使用了金屬焊接作底托,風身用翠鳥羽毛裝飾,其眼與嘴巴用紅色寶石、雪白的米珠鑲嵌,兩面嵌紅珊瑚珠。鳳身呈側翔式,尖巧的小嘴上銜著兩串十多厘米長的小珍珠,墜角是一顆顆翠做成的小葫蘆。整個步搖造型輕巧別致.選材精良,實為罕見。

在另一圖錄中又有一件「吉慶有餘」流蘇,形制近似類同。與針梃連接的流蘇頂端是一金累絲的金戟(古代作戰武器),戟上挑著一個下垂的金累絲的磐,磐的兩端義各下垂一珠串,一串為珍珠青金石蝙蝠點翠華蓋,下墜著紅寶石墜角。另一串為珍珠蜜臘魚及點翠華蓋,紅寶石墜角。整個流蘇由戟、磐、蝙蝠、魚等組成,諧音「吉慶有餘」。這件流蘇寓意吉祥,形式別致,不但起著裝飾發式作用,還集嗡意、象徵、諧音於一體,堪為流蘇首飾的上乘之作。

流蘇一詞的本義原是指古代人裝飾車馬帳幕時用的綵線絲穗。而步搖與流蘇在形制上和功能上如出一轍,至於步搖的名稱為什麽沒有被沿襲下來,反而為流蘇一詞所取代,尚有待日後的進一步考證。

滿族婦女所喜愛的流蘇,多種多樣。頂端有鳳頭的、雀頭的、花朵的、蝴蝶的、鴛鴦的、蝙蝠的等等。下垂珠串有一層、二層、三層不等。現在北京故宮珍寶館展出的清代後妃首飾中,有一件「穿米珠雙喜字流蘇」,它是皇帝大婚時皇後戴的。流蘇頂端是一羽毛點翠的蝙蝠,蝙蝠嘴裡銜著兩個互套在一起的小金環,連接著一個羽毛點翠的流雲如意頭。如意頭下平行綴著三串珍珠長穗,每串珠又平均分成三層,每層之間都用紅珊瑚雕琢的雙喜字間隔。串珠底層用紅寶石作墜角。整個流蘇自頂端到墜角長二十八厘米,是流蘇中較長的一種。這種長流蘇一般歪插在發髻頂端,珠穗下垂,剛好與肩膀平。此外,清宮珍藏的流蘇,頂端以鳳銜滴珠的最為常見。如「龍鳳呈祥」、「彩鳳雙飛」、「丹鳳朝陽」、「鳳穿牡丹」等等。鳳凰是百鳥之王,據說它能給人帶來幸福、美好、光明。鳳凰銜珠的形象,寓意鳳鳥築巢,准備育雛。封建時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多子多孫,所以後妃的頭飾中以鳳凰為題的很多。

清初時的普通旗女和漢族婦女模仿滿族貴婦發飾,以高髻為尚,梳時在頭頂後部將發平分兩把,向左右方橫梳成兩個長平髻,兩髻合寬約一尺,俗稱「叉子頭」(也稱「兩把頭」、「或「把兒頭」)。作叉子頭時,又在腦後頭垂下一縷頭發,下端修成兩個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謂「燕尾」。清吳士贊《宮詞》對這種發式作了描寫「髻盤雲成兩道齊,珠光釵影護蝤蠐。城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低。」這些宮詞對滿族婦女的獨特發式作出形象的描繪。

「團頭」,又叫旗鬢,是民間常見的發式。滿族婦女進人中年以後,便不再盤「頭翅兒」,而改梳「團頭」,其造型好像一個帶花紋的饅頭,但「團頭」不同於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婦女的「疙瘩鬢」。兩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區別,疙瘩鬢在腦袋後下方。團頭位置在正上方,把頭發在頭頂梳成豎式的圓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兒」,並在發中插戴銀、銅質扁方等首飾。一些老年婦女因頭發較少,在頭頂綰成一個螺旋式的「卷兒」,即簡單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滿族聚居的農村還可以看到。
還有一種叫做「水葫蘆」的發式,俗稱「水鬢」。即挑下兩鬢微弱之發,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鉤形,豐頰面頤,相襯如桃花帶雨,格外美觀。

康乾以後,由於受漢族發髻「如意縷」的影響,滿族j婦女一般均將發髻梳成「一」字形,俗稱「一字頭」、「如意頭」等。清代中期,滿族婦女的發髻樣式逐漸增j高.「雙角」也不斷擴火,滿族婦女發式由h兩把頭這種髻式發展到架子頭,同時也是由自己頭發梳理而成的發式逐漸發展到借用架子由真、假發相摻雜而成的發式,發髻上多插有飾物。其中有種名叫「扁方」的板狀飾物,初時形狀較小,到清代後期,特別是咸豐年間,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得更加高大和誇張,已演變為一種「高如牌摟」式的固定裝飾,從而取代了用架子梳的兩把頭。

《閱世篇》曾載:「順治初,見滿族婦女辮發於額前,中分向後,纏頭如漢裝包頭之制,而架飾其上,京師效之,外省則未也。」嗣後這種發式愈演愈高,至後期而為既高且大的形式,有人形容其頭就像頂著一塊小黑板者即指此式。這種牌樓式的裝飾上面不用頭發,純粹以綢緞為之,做成一頂「扇形」的冠,戴時只要套在兩把頭發髻之上,這就是俗稱的「大拉翅」,是滿族貴婦的發式。這些貴族婦女們頭戴高高的飾物,再穿上她們習慣穿用的那種高底旗鞋,身材顯得格外修長,走起路來也愈加穩重、端莊。

大拉翅,又稱「大京樣」,「大翻車」、「達拉翅」,類似於現在舞台和影視劇中所見到的清代宮裝樣式,應是由「兩把頭」發展而成,即以頭頂發髻為「頭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緞或紗絨架製成的發飾,腦後也留「燕尾兒」。這種發式清末流行於北京,而且越加越高,發展成類似後來「旗頭板」的式樣,並在正面飾以花朵,側面懸掛流蘇(線穗),所以東北一些地區叫「京樣」或「宮裝」。

「大拉翅」頭飾是形似一個扇面的硬殼,約尺把高。裡面是用鐵絲按造頭圍的大小做一圓箍,再用布袼褙做胎,外麵包上青緞子或青絨布,做成一個固定的裝飾性的大兩把頭,再插一些用青素緞、青絨、青直徑紗或絹制的花朵。需要時,戴在頭上即可,無需梳掠,不用時取下擱置一邊。既起到美飾頭發的作用,又摘戴方便自如,可謂兩全齊美。大拉翅,形似大如意,勾在頸後的燕尾,也比原來的大,幾乎挨到衣領上。因大拉翅以粗鐵絲做架,承重性較強,上面設有插簪、釵、流蘇、疙瘩針、耳挖勺、頭花等固定裝置,滿足了同時佩戴眾多首飾的需要。

滿族婦女的這種發飾,是貴族婦女的專用發飾,故宮博物院藏《雍正行樂圖》,作清初貴妃形象,就繪有這種發飾。因這種發飾屬於達官貴族階層女性的盛裝,所以平民婦女在結婚時,也常常以此為「禮冠』』戴在頭上,好像漢族的「鳳冠霞帔」一樣覺得榮華和富貴。直到清末,「大拉翅」仍為滿族婦女的主要發飾,無論官宦命婦、民間女子紛紛效仿。其實上述的頭式除貴族婦女外,很少有人在日常這樣打扮。原因是既費時間又費勁兒,而且必須由別人幫助完成。梳好後不能隨意俯仰枕靠,無論站或坐都要直著脖子,雖然漂亮但並不舒服。民間除在婚禮等隆重場合或年輕姑娘媳婦過年時梳外,很少能見得到。

8. 河北86歲「旗袍奶奶」走紅!一生愛美是天然……

暌違二十多年,高女士再次見到靳玉霞,是因為一件旗袍。

那是一件紅色祥雲圖案的旗袍,一眼看過去,她就覺得腰線的剪裁方式異常熟悉。幾天後再次遇到,那種久違的親切感來得尤其強烈。她試著與旗袍的主人攀談,說起當年在石家莊廣安街市場給自己做過衣服的那位裁縫師傅,沒想到,她口中的「靳師傅」正是對方的婆婆靳玉霞。

彷彿一件珍寶失而復得,高女士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她帶了一大束鮮花去店裡看望靳玉霞,從前的靳阿姨已經變成了滿頭銀發的靳奶奶,卻仍然每天在制衣間里忙碌。

「 時尚 奶奶」靳玉霞

靳玉霞今年86歲,生平只有一個愛好——做衣服,她把這個愛好堅持了80多年。經她之手裁製的衣服,陪伴不同年代不同年齡的顧客走過了他們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她也用自己的審美影響了許多如高女士一樣的莊裡女孩的人生。

一生愛美是天然

靳玉霞抓著樓梯的扶手,小心翼翼攀上一級又一級台階。步子很慢,卻態度堅決地拒絕了別人的攙扶。

這段樓梯她每天都會上下好幾趟。位於石家莊市建明北路的這家成衣定製會所是個下店上廠的結構,二樓寬敞的開間按照工序流程分成不同區域,十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這是一個布料、版樣、縫紉機和熨斗構成的世界,靳玉霞穿行其間,彷彿一條魚回到水中。

靳玉霞設計的禮服

工作人員劉師傅正把一塊綉花披肩的半成品圍在立裁模特上,靳師傅走過去和她討論了一下披肩的裁剪。那是一款兩件套的禮服,無袖旗袍裙搭配了一件傳統雲肩形式的披肩。劉師傅是店裡資歷最老的員工之一,做靳玉霞的徒弟已有20多年了,負責製作旗袍。

靳玉霞對旗袍有著特殊的偏愛,在她看來,這種服裝特別適合凸顯東方女性的氣質韻味。她穿在身上的一件香雲紗旗袍,沉著的花色彷彿從古畫中裁出,舒適為主的日常款並不強調腰身,卻也難得的熨帖合體,有種不被年齡和身材框定的美感。

寬松款不等於沒有設計,一樣也要立體剪裁,靳玉霞說,設計師要像雕塑家一樣,一點點修正服裝的版形,讓它適應不同的身材特點。除此之外,還要有建築家的思維、美術家的眼光和音樂家的韻律。

靳玉霞對細節要求嚴格

一說起衣服,她的話不由得多了起來。

做衣服是她從小的愛好。靳玉霞是張家口萬全縣人,1935年出生於一個木匠的家庭。隔著80多年歲月回望自己的童年,老人的記憶已如同纏亂的線團,各種人和事攪在一起,最後從中抽出的只有一個微不足道卻影響了她一生的片斷:自從會用剪刀,她就喜歡把小紙片剪成衣服的形狀。母親總是好笑又好氣地抱怨說,家裡有張紙就全被你剪了。

愛美愛浪漫的靳玉霞,20多歲時考上了天津師范學院——在她畢業時,學校的名字已改成了「河北大學」。當時 社會 上流行的觀念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靳玉霞人聰明,中學時數學學得最好,大學便讀了物理專業。

提起作為物理系「學霸」的曾經,老人笑得毫不矜持,她說每天上完課,專業知識自己就能掌握個百分之六十了,下課後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學習,便有了更多時間發展興趣愛好。課余時間她去學了美術,還經常用系裡的一台縫紉機給女同學做連衣裙。

旗袍面料

20世紀50年代,畫報上蘇聯女子身上的「布拉吉」支撐了一代中國女孩的 時尚 夢想,這種翻領、碎花、腰間系帶的俄式連衣裙一時風靡全國,成為青春中國一道靚麗的風景。靳玉霞給同學們做的就是「布拉吉」。沒有現成的版樣可供參考,只能對著畫報或者成衣「逆向攻略」,不過少女時代的愛好終於有機會一展身手。

那些花花綠綠的「布拉吉」,裝點了同學們的青春記憶,可以算是靳玉霞踏足時裝設計的最早嘗試。

靳阿姨的審美啟蒙

靳玉霞從河北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機廠從事化驗工作,此後因為支援「小三線」建設,去了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日常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化驗金屬材料的成分,不算繁重,對她來說卻有些枯燥乏味。

有一次,靳玉霞聽說石家莊二輕局下屬的一家服裝研究所招人,就大膽過去試了一下。「他們讓我做一件衣服,我做了以後他們覺得挺時髦的,就說你來吧。」就這樣靳玉霞隻身來到石家莊,正式轉行服裝設計師,後來一家人都搬到石家莊落下了腳。

做衣服是靳玉霞唯一的愛好

無論事業還是生活,對於當時已人到中年的靳玉霞來說,那都是一個近乎從頭開始的轉變。就這樣放棄了自己熟悉的專業,是否也曾有過遺憾?靳玉霞說,其實大學的經歷給自己帶來的是一個開闊的視野,即使轉行去做其他的工作,讀書時培養的思維方式和眼光,也能讓你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靳玉霞大學同學的女兒張冬梅,至今對少女時代靳玉霞給自己做的兩件衣服念念不忘。「我記得是白色和紅色的確良拼接的,但她做得太復雜了,鏤空編上小花辮兒還有各種褶子。」那兩件衣服她從高中一直穿到了大學畢業,因為「它們太漂亮了」,那些年她一直沒有什麼買新衣服的慾望。

張冬梅很喜歡靳阿姨。她的母親大學畢業後分到石家莊拖拉機配件廠,靳玉霞剛來石家莊時曾在她家落腳,晚上就和她睡一個房間,兩人經常聊天到很晚。在張冬梅的記憶中,母親與靳玉霞個性不同,老姐妹之間總是吵一陣好一陣。不同於靳玉霞的「文藝」,她的母親是那種樸素務實的性格,衣服永遠灰白兩色,沒有太多講究。靳阿姨卻時常會給她講一些服裝搭配的知識,鼓勵她要超越上一代人的審美。

靳玉霞設計的旗袍

「她會跟我講黃色可以搭配紫色,我後來試過,效果特別好。」張冬梅回憶,自己曾有一件紅色上衣,靳阿姨看了說上衣的花色中有一些灰色的元素,可以搭配一條淺灰色的褲子。那種淺灰色當時只有成年人才會穿,她試著搭了一下,發現和上衣是絕配。或許今天看來,這只是一些最基礎的搭配規律,但在那個時代卻是難能可貴的審美啟蒙。張冬梅說,自己現在五十多歲了,自認為衣品在同齡人中算是中等偏上的,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靳阿姨。

那個時代,在服裝研究所工作的靳玉霞或許要算是石家莊走在 時尚 最前沿的人。靳玉霞回憶,當時研究所負責幾家服裝廠的設計工作,還會做一些中山裝、西裝、旗袍等,有時還有外賓專程來定製旗袍。所里訂了不少日本或者其他國家的時裝雜志,讓她得以了解 時尚 流行的動向。

30年不斷衣中緣

被高女士認出的那件旗袍,就是靳玉霞給陳運平量身定製的。「她那些衣服的收腰,我覺得放在全國都是一流的。」時隔近30年,高女士依然對靳師傅的設計風格記憶猶新。

手繪旗袍

高女士認識靳玉霞時只有十八九歲,正是愛美的年紀,時常對著服裝雜志幻想那些漂亮衣服有一天也能穿在自己身上。她是在一次在街頭上閑逛時,偶然發現了靳師傅的服裝店。

靳玉霞50多歲時從服裝研究所辦了內退,在廣安街的市場里開了一家服裝店。20世紀80年代,個體戶還是新鮮事物,她的老伴是石家莊一所學校的校長,一次都沒好意思到她店裡來過。「我做事從來都是我行我素的,不在乎別人怎麼想。」專業設計師出身的靳玉霞會做時裝,這在當時頗具吸引力,附近高校的老師、棉紡廠和華葯的職工紛紛來找她做衣服。每天下午靳玉霞到店裡來收活,門前總會排起長隊。

那個時代裁縫店大多要顧客預先買好布料,再向裁縫要求做什麼款式。靳玉霞懂設計懂搭配,經常會根據顧客的形象氣質向其推薦適合的面料和服裝。「比如說你選了一個你喜歡的,她覺得跟你的身份形象不符合,她就替你Pass掉了。」一件適合的衣服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自我認知的一個途徑。高女士就是在靳師傅的指導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而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細節,那時去裁縫店,紐扣、拉鏈、里襯也是要顧客自己去配的,但靳師傅做的衣服這些輔料她都會親自配好。在靳玉霞看來一件衣服是一件整體,而這些細節往往才是點睛之筆。

靳玉霞和她設計的旗袍

高女士回憶,靳玉霞當年為她裁製過一件絲綢連衣裙。誇張的泡泡袖和晚禮服的款式,她從前只在歐洲的歌劇中看到過。最出挑的是裙子左肩的一大朵玫瑰花,是靳師傅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她把我和這個衣服融到了一起,把我整個人的精神氣質都襯托出來了。」高女士說,是靳師傅讓她明白,不是人要去適應衣服,衣服是來襯托她這個人的。

她在靳師傅那裡做了六七年衣服,最後一件是自己的結婚禮服。如今已是企業高管的高女士回顧往事,她說是靳師傅的手藝點燃了自己熱愛生活追尋美好人生的星星之火,靳師傅給她做的那些衣服,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可惜後來因為服裝店幾次搬遷,當年通訊又不發達,她與靳師傅漸漸失去了聯系。現在機緣巧合,重新續上了這段緣分。「都說慈母手中線,靳師傅當年給我縫了那麼多衣服,她在我心中就像是媽媽一樣。」

靳玉霞的服裝店後來搬到了煤機街上,取名「美雅」,那時候不少石家莊人都聽說過有一個很會做衣服的「煤機街老太太」。90年代以後成衣市場日漸繁榮,人們光顧裁縫店大多是為了定製重要場合穿著的禮服,靳師傅的旗袍成了許多莊裡新娘的婚服。「有些顧客結婚的時候找我來做旗袍,等她的孩子長大要結婚了,又來找我做旗袍。」靳玉霞說。

76歲王彩琴也是靳玉霞的老主顧,年輕時在棉二工作的她就曾找靳玉霞做過旗袍。轉眼幾十年過去,王彩琴退休之後依舊熱愛 時尚 ,組織了一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業余模特隊,常年四處演出走秀。模特隊的演出服大多是找靳玉霞定製的,在她看來,靳師傅懂得中老年人的需求,設計又 時尚 超前。年輕人有年輕的 時尚 ,靳玉霞設計的那些旗袍和時裝,讓中老年人也可以在T台上自信地展示出屬於自己這個年齡段的美麗。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種享受

「這個地方原來是打開的,效果不好,後來就縫上了。」制衣間內,靳玉霞指著一件淺色西裝上衣腰間的衣褶說。這是件用於走秀的時裝,款式比較誇張,上衣的左右襟採用了不對稱的設計,較長一側的衣襟上裝飾了與面料顏色相近的綉花。「一件衣服上裝飾不要太多,有一處亮點就足夠了。」

靳玉霞是個「細節控」,一旦哪件衣服哪個地方沒處理好,她晚上回去覺都睡不好,翻來覆去地想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改正。幾十年的嚴格要求磨煉出了醫生般的敏銳眼光,現在只要有人從她面前一過,她就能看出對方的衣服存在什麼問題。

店裡工作人員正在為一場時裝秀做准備,40多套時裝的設計製作都要靳玉霞一一把關。其中幾套衣服的材質她始終不大滿意,想換成輕薄飄逸一些的面料,她到樓下找來色卡冊子仔細比對了半天,合上冊子又一次上了樓,「我再去找小馬商量商量。」

靳玉霞和徒弟馬麗娜

小馬名叫馬麗娜,1995年出生的她文靜靦腆,是靳玉霞最年輕的徒弟。她在大學學的是服裝設計,從學校畢業後來這里學習打版裁剪,剛剛3年多時間。靳玉霞尊重她的意見,有事情也常與她商量。

店裡的工作人員很多都已做了十年以上,大多是像靳玉霞一樣熱愛服裝的人。正在給一件旗袍釘紐扣的王師傅是店裡的綉花師傅,她從小就喜歡綉花,長大後有了縫紉機就自己學著用縫紉機綉。她原來在幼兒園工作,孩子們的演出服都是她親手製作。退休後聽說靳玉霞這里想找個綉花師傅,就自告奮勇找上門來。「其實也不為掙錢,主要是想找點兒自己喜歡的事干。」

旗袍花扣

靳玉霞喜歡和徒弟們待在一起。她每天早晨來到店裡,在制衣間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一周七天天天如此。靳玉霞原本就是個單純的人,除了做衣服之外別無任何愛好,年近九旬的她,似乎把所有的專注全都放在了這個愛好上,只要是在面對衣服時,她的思路就會變得特別清晰,記憶力也好了許多,一枚紐扣一處綉花,都能記得一清二楚。她常開玩笑說,自己要一直做到90歲。

「你見過80多歲的老太太每天還在工作,一星期一天都不休嗎?」陳運平提起婆婆,語氣中滿是感佩,「在我們來說這叫敬業,但對她來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是工作,她認為那是一種享受。」

來源/燕趙都市報

9. 尋仙在游戲里的玉兔那裡買旗袍的紅玫瑰怎麼來的

京城塔18掉

10. 旗袍里的金編鍾現在在哪裡

1949年1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29個小時的戰斗,全殲守敵,解放了天津城。解放後,天津成立了市人民政府,同時成立了軍管會。當時天津的治安狀況比較混亂,金融秩序也比較混亂,軍管會發布告示:私營企業要歇業三天。開業的第一天,1月18日,胡仲文就把金編鍾和故宮珍寶的清單,交到了軍管會的金融管理處。

在胡仲文上交給軍管會金融管理處的這份故宮珍寶的清單上,16隻金編鍾列在首頁,上面詳細記載著每隻金編鍾的含金重量和名稱。當年典賣出宮的珍寶共四千多件,其中有兩千餘件在流離失所中遺失或被經手人拐賣出國,唯有經陳亦侯和胡仲文保護下來的金編鍾等珍寶重新回到了故宮的懷抱。1954年,金編鍾在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向公眾展出。

與珍寶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杏駝色外套搭配什麼顏色的褲子 瀏覽:807
蠶絲棉短袖男士紅色花襯衫 瀏覽:677
粉色的燈芯外套怎麼搭配 瀏覽:810
女朋友穿旗袍來見我 瀏覽:35
條紋衣開衫外套編織方法 瀏覽:885
連帽開衫外套搭配男裝 瀏覽:940
耐克旗艦店男士外套 瀏覽:192
紫黑色格子襯外套 瀏覽:197
黑裙子肉色筒襪配什麼鞋子 瀏覽:355
襯衫配電子表 瀏覽:552
外套碼 瀏覽:275
穿成女裝大佬的炮灰未婚夫 瀏覽:506
無領呢外套怎麼縫制 瀏覽:608
長款紅色秋衣外套怎麼搭配 瀏覽:186
穿沖風衣上班行嗎 瀏覽:559
155短外套品牌及商品 瀏覽:293
撿了一條新褲子 瀏覽:119
吃雞旗袍衣服 瀏覽:853
牛仔外套有刺綉好看么 瀏覽:876
江浙女裝新品牌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