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旗袍長短地位

旗袍長短地位

發布時間:2023-03-27 05:13:29

旗袍長短有什麼講究

旗袍長短要根據身高以及腿型去選擇。

1、腿型

小腿粗的人切忌短款旗袍,短款旗袍會把小腿處的缺陷完全展露出來,不但不美,更是會影響了整體的美感。無論是小腿粗還是O型X型,覺得腿型不是很完美的人可以盡量選擇開叉略低的長款旗袍,把一雙玉腿藏在旗袍下面,隱隱約約間,只會突顯你的美麗,讓人忽略腿型的問題。

2、身高

無論是小家碧玉型,還是大家閨秀,短款旗袍都很適合。個子矮的可以穿出嬌小的感覺,至於個子高的,那自然是合適的沒話說。很多人都有一種誤區,個子低的人別穿長款衣服,壓身高。其實長款衣服反倒能顯的人高一些。特別是穿長款旗袍,當然了前提是一雙鞋跟相對較高的皮鞋,穿一條可以把鞋跟遮住的旗袍,你的身高絕對被一次性拉長。

3、開叉

短款旗袍一般不會有開叉,或者只有一點點。一般側身都是用盤扣裝飾,若有若無的感覺,喜歡小巧精緻的美女就比較適合這款旗袍。長款旗袍就不一樣了,大多數開叉到膝蓋上一點點,喜歡性感,大膽的女子完全可以嘗試開叉更高的長款旗袍。

穿旗袍注意事項

1、旗袍女子一直都是溫婉的,更是中規中矩的。所以穿旗袍的女子走路如貓,身姿一扭才會性感無比,切記大跨步前行。而且穿上旗袍切記蹺二郎腿,尤其是在公比如公交之類的公共場合,切莫擺出各種不雅姿勢。

2、旗袍想要穿的有味道,女子必須挺胸抬頭,不能弓著腰。穿旗袍講究肩若削,腰若素,萬不可彎腰駝背。若是夏天太陽光太過強烈,撐一把花折傘會給穿旗袍的你增添一份戴望舒《雨巷》中那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般的姑娘那種朦朧的美感。

② 在旗袍剛剛興起時,旗袍的長度有什麼講究嗎

旗袍是一款能夠完美凸顯女性氣質的單品。在民國時,旗袍的穿搭盛行全國各地。旗袍的剪裁十分的精美,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那麼,旗袍的長短有什麼講究嗎?其實旗袍的長短並沒有什麼講究,根據個人喜好挑選就可以。長款旗袍代表端莊雅緻,長款的旗袍稍顯含蓄,在裙擺開叉的設計下透漏出一種欲語還休的美感,給人一種清雅的風韻。 而短款旗袍代表熱情和活力,短款的裁剪能夠更好的凸顯女人曼妙的身材曲線,開叉的衣擺極致地凸顯大腿流暢優美的線條,清新利落之餘還帶有一種靦腆之意。 不管是長款旗袍還是短款旗袍,都各有優點的,也並沒有什麼講究,只要自己感覺好看就可以了!

旗袍中長款比短裝高雅,不管多大穿旗袍能穿中長款就不能穿短裝。 旗袍的最好長度到哪最好旗袍的最好長度到哪最好是許多人去買旗袍的過程中都會有的疑惑,一般來講這需看本人的個子和休重來決策及挑選。假如個子在159公分下列的女孩,購買旗袍時盡量挑選短裝或長款旗袍,那樣更能突顯身型及旗袍的優勢,穿出藝術美。個子160公分之上個子的女孩,祝賀你了,無論你穿哪一種長度的旗袍,都很適合。 最終要提示大夥兒,穿上美美噠的旗袍,也需要配搭一雙美美噠的高跟鞋子喲。

③ 據說軍閥姨太太穿的旗袍裙擺越長、開衩越高,軍閥姨太太的地位越高,是這樣嗎

不是這樣的,量體裁衣,這樣穿出來的衣服才合體。你問的開衩到哪裡,裁縫會根據本人的高矮胖叟開衩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④ 旗袍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什麼地位

旗袍最早是從17世紀到20世紀初在中國流行的一種長而寬松的女裝。這種服裝是上世紀20年代在上海開始走俏的,當時它被改造成一種貼身的服裝必需品,深受女演員和知識女性青睞,成為女性溫柔和優雅的象徵。價格更低廉的量產服裝最終削弱了旗袍的吸引力。
據法新社9月27日報道,在台北一個安靜的作坊里,三個年輕女子在一位有著幾十年製造經典旗袍經驗的裁縫師傅的監督下,一絲不苟地進行縫紉和熨燙。
74歲的林錦德(音)是台灣僅剩的幾個仍然專門製作這種高領、緊身服裝的手藝人之一。這種服裝曾經是許多婦女日常服裝的一部分。

報道稱,他的作坊里掛著琳琅滿目的各式女裝,從精緻的長款綉花紅色真絲旗袍,到採用更耐穿的布料製作的短款裙裝,不一而足。與各式成衣相比,定製的旗袍被認為日益不切實際和價格不菲,人們現在主要在婚禮和特殊場合才穿著它們。林錦德擔心服裝製作工不再願意學習他的技能,於是就招募學徒以傳承自己的技藝。37歲的洪楚祖(音)是林錦德的三個30多歲的女學徒之一。身上穿了一套自己做的及膝藍色花旗袍的她說:「師傅很有耐心。我們是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練習的,一針一針地學習。」
洪楚祖說,她覺得旗袍很漂亮,是在生完孩子後辭掉了護士的工作來學做裁縫的。她打算開一家自己的裁縫鋪,銷售根據現代生活需要改良的手工旗袍。
報道稱,林錦德臉上常常掛著微笑,身上穿著老式吊帶褲。他說希望確保自己60年的縫紉經驗不會浪費。他說:「我竭盡所能把技術傳授給自己的徒弟們,希望她們今後能夠獨當一面。」

⑤ 民國看旗袍怎麼分正房和妾

旗袍無法分辨妻子地位。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則是領進門即可,正房與老爺平起平坐,小妾永遠不能與正房平起平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


(5)旗袍長短地位擴展閱讀: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

⑥ 前面短後面長的旗袍和普通旗袍比起來,哪一個會成為真正的「風靡」

我覺得普通旗袍才是傳統的旗袍,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旗袍的精髓是不會變的。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也就是說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典型代表。旗袍不但輕便適體,而且能充分體現女性的優美身姿和流暢的線條,是很多女性推崇的對象。


雖然旗袍存在一百多年了,但是很多人對旗袍仍然不是特別了解,存在很多誤區。比如很多人認為旗袍是表演用的或者結婚用的,不適合日常穿。事實上,很多改良旗袍與短款旗袍在春夏季平時穿著也非常適合,而且很漂亮。

⑦ 旗袍的長度到身體的什麼位置比較合適

如果平時也要穿,大概到小腿肚子的位置就差不多。根據年齡大小可適當修改長度。年輕些的MM可穿稍短些,看起來比較青春活潑。年長些的可修改至小腿肚下方5~10厘米,這樣穿起來也不失大方得體也顯出的穿衣者的韻味及氣質。

⑧ 長旗袍到什麼長度合適

長旗袍代表莊重典雅,因為旗袍的長度而顯出幾分婉約,又在開衩形式下透露出幾分若隱若現的欲語換休,是一份別樣的雅緻風情。

而短旗袍代表奔放的熱情,大膽地剪裁顯出女子窈窕玲瓏的曲線,上移的裙擺完美地顯出大腿流暢好看的線條,清爽利落亦富有矜持之意。

這樣對比下來,似乎長短旗袍都各自有韻味,幾乎不分高下同等美麗。

事實上,不考慮諸多因素來說,確實兩款旗袍都是各得人心、各有優勢的。然而旗袍是衣物,既是衣物,那就必然是要穿到俗世中去的,即使性格再我行我素,從不管別人的眼光,但仍避免不了別人的眼睛盯在你的身上,這眼神其間混雜著怎樣險惡的用心也未可知。

⑨ 正宗旗袍低開衩位置代表什麼

叉開的越高,代表女性地位越高。現在的旗袍一般開衩到大腿膝蓋上方15cm處到臀部。有的旗袍開衩比較高,開衩到胯部。

旗袍開叉程度是根據身高和衣服的解析度設計的。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旗袍注意事項

1、穿旗袍要選擇無痕內褲。因為旗袍是為修身剪裁而定製的,而且面料很薄,所以您必須選擇無痕內褲。

2、穿旗袍不要太胖或太瘦。因為如果太瘦會顯得很骨感,太胖的旗袍則會暴露出身材缺點。

3、穿旗袍時要淡妝。臉上適當的淡妝可以更好地突出穿旗袍的美感。所謂的淡妝就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方法強調人臉的自然美。

4、手臂太粗不要穿短袖或無袖旗袍。旗袍最能體現身體的美麗,因此必須特別合身。太緊的話移動起來不方便,太松則無法表現出女人的美麗。

⑩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看過《邪不壓正》的朋友一定對裁縫巧紅和朱局長情人唐鳳儀民國時期的經典服飾——旗袍影響深刻吧。以下便是對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的起源、變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唐鳳儀的著裝充分展示了民國時期,旗袍在中國女性中的地位,唐鳳儀可以說八面玲瓏,風情萬種,但成熟背後缺依然有一顆少女的心。同時唐鳳儀妖嬈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襯,女性將旗袍優美的線條充分展現出來,旗袍將女性特有的嫵媚體現的淋漓盡致。

裁縫巧紅的著裝著代表的是民國時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著。那種普通女性穿的長袍和男性的長袍都體現了中國在當時大眾的含蓄之美。長袍將男女身體的大部分都包圍起來,沒有旗袍的妖嬈,沒有旗袍的開衩,拍迅但在當時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服飾。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經出現,旗袍便成為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服飾,並在隨後的發展中衍生出豐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長袍發展而來

旗袍本不是漢服,而是旗人的長袍,原本滿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來的旗袍有關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長袍,其外部呈長方形,圓領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兩腋部分明顯收縮。長袍下部開衩,下擺寬大,長袍長可掩足。旗人的長袍從上到下由整塊衣料剪成,顏色較素。清代中葉,旗人的長袍除圓領外,還出現了狹窄的立領,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時寬大,而且長袍的下擺一般多垂至腳踝。

有清一代,旗人長袍的造型線條以直線為主,不用曲線,給人平直硬朗的感覺。而且,長袍上下一體,使得線條比較流暢,長袍能夠蓋住腳,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蓋在袍擺之下,因此當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後,腰線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長,使穿著者顯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們頭上常戴高大的「如意頭」、「耷拉翅」假髻,更顯得嫵媚多姿。

但是,畢竟寬大、厚重的長袍沒有曲線的展示,還是給很多愛美的女性帶來頗多不滿。隨著民國的建立,服飾也成為時代革新的一個標識,男性服飾出現中山裝,女子從滿人的長袍中發現了女性服飾之美,擯棄寬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審美趣味,便誕生了旗袍。這種新式服裝,大膽地體現了女性體態的曲線美。

旗袍的流行,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寬大、平直的特點,對寬大直腰(無腰身)的滿人長袍進行收腰的設計,縮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貼合女性的身體曲線;其次,旗袍的長度減短,滿人穿長袍,往往腳上穿著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長袍的下擺要蓋住鞋底,而漢人穿平底鞋,沒有高高的鞋底,頭上也沒有高大的發髻,旗袍的下擺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後的旗袍不僅可以凸顯身體曲線,旗袍的開衩還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歡迎。再加上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女權運動興起的時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發、天乳、上女學、婚姻自由等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之後,她們競相身著旗袍,讓看慣了旗人長袍、漢族婦女對襟衫以及襖裙的中國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過多久,女性紛紛效仿,她們扯上一塊布料,不一定是高檔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縫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貼合身體的旗袍。

不過,旗袍的出現,也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當時的旗袍,袍身寬松,廓形平直,友指袖身縮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紀好賀配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女性服飾風格,女子的襖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襖),清末貴族婦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國初年在女學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裝」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結合倒大袖的風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紀20年代,在一些關於宋慶齡的圖片中,就有她穿著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記錄。1923年12月21日,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前往廣州嶺南大學演講,她穿著黑綢緞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圍著一條格子圍巾,襟口、袖口處都綉著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在治喪期間,穿的喪服是黑色長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翻看當年的照片,會驚奇地發現,旗袍在每一個穿著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絕對沒有後來制服的松垮感覺。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飾,千人千樣。

2、旗袍變化多端

民國時期,女性旗袍呈現出變化多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旗袍的下擺長短、腰身寬窄、領口樣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變化。

先說領口樣式。先是時興低領口,繼而流行高領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蟬翼的旗袍仍必須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以示時髦。後來領口高到直抵齶下,繼而至耳。而後盛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不要領子,也是一種時尚。

旗袍下擺長度時長時短。長時蓋過腳面,走起路來衣邊掃地,短時則在膝蓋略上些。上世紀30年代旗袍流行長下擺,長可及地,蓋住腳面,被形象地稱為「掃地旗袍」。

長旗袍一般配高領,衣領緊裹脖頸,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女性穿著旗袍,也不改高聳的姿態。再配上高跟鞋,長旗袍將女性的身材襯托得亭亭玉立。考慮到旗袍貼身而穿,行動有所不便,於是旗袍開始開衩,尤其是高開衩正好解決了貼身行動不便的問題,而且高開衩在女性走動時,隱約露出白皙的大腿,散發出撩人的姿態,非常性感。

上世紀30年代旗袍大衩逐漸流行。所謂大衩,當時也僅僅是衩高過膝,盡管如此,這種旗袍還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擊。不過,裸露小腿的旗袍並沒有絕跡;後來旗袍開衩到達臀部,而且腰身也變得緊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過大開衩流行幾年後,又漸漸回落。

旗袍袖子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時而長過手腕,時而短至露肘,最後變成無袖。

當時旗袍的第二個特點是與西式服裝結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兩邊開衩外,前後也可開衩,並出現了左右對襟旗袍。上世紀30年代末期,還有一種改良旗袍,旗袍借鑒西式服裝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專指服裝方面的獨特設計)。同時,第一次出現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變得適體。改良旗袍的出現,使玲瓏突兀的女性美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另外,荷葉袖、開叉袖等西式服裝的裝飾元素也被大量採用。

這種融合西方風格的旗袍可以與各式服裝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領、袖處還加以搭配毛皮飾邊,這些都是當時比較時髦的穿法。

3、陰丹士林旗袍風靡全國

隨著旗袍的發展,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准。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

與旗袍長短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棉麻女襯衣外套 瀏覽:711
男生穿紅羽絨服好看嗎 瀏覽:374
藍黑色校服搭配 瀏覽:572
女士大衣外套編織款式圖片 瀏覽:360
簡化的畫畫襯衫小孩版 瀏覽:246
女白色衛衣搭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93
餐館帶的一次性帽子 瀏覽:168
女裝長褲裙冬季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321
外套面料考察 瀏覽:563
eyas童裝品牌介紹 瀏覽:317
衣服鞋子褲子屬於什麼種類 瀏覽:900
外套女裝搭配圖片 瀏覽:96
微博評論區穿藍色褲子的資源 瀏覽:938
男生大衣搭配褲子 瀏覽:384
幼兒運動褲子又長又寬怎麼辦 瀏覽:12
男友送我家維密睡衣 瀏覽:697
兔皮草怎麼做馬甲 瀏覽:615
白色棉服配什麼褲子男生 瀏覽:121
太平鳥女裝英語怎麼寫 瀏覽:797
穿校服的時候梳什麼頭好看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