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有:男子服飾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而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1)中山裝女裝特點擴展閱讀:
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⑵ 民國時期服飾是怎麼樣的
民國制服的造型基礎除了中裝之外,還加上了西裝或中西合璧的元素,總體上可以分為中式傳統、西式摩登與中西合璧三大類別。
男性服飾:從長馬褂到中山裝、西裝
女子的著裝恰好反映了當時女裝的三種主要類型。第一是上衣下裙類,青年婦女多穿窄而修長的高領衫裙,下穿黑色長裙,裙下不施綉紋,衣衫也比較樸素,這是民初女裝的時尚。第二是上衣下褲類,這與上衣下裙類似,只是下裝的裙改成了褲。第三是旗袍,這是屬於滿漢交融類型的旗袍,大襟右衽,連袖直身,其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蓋腳。但是不久,旗袍的長度縮短,腰身收緊,曲線明顯。
⑶ 中國近代以來服飾的變化是怎樣的
中國近代服飾的變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是第一個階段,服飾的主要特點是中西結合,有的材料直接概括為了八個字:中西合璧,土洋並存。男裝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山裝,女裝的典型代表就是旗袍。
第三個階段就是1978年以後,這一時期,服飾受到港台歐美的影響,從服飾的材料、花式、以及款式都與之前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們由穿的暖像穿的美轉變。追求個性化的表現,甚至追求品牌的效應。衣著的變化不僅說明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還說明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我們國力在增強。
⑷ 為什麼中山裝沒有流行到現在,有哪些不足
開門見山的說,沒有流行到現在,與設計無關,與崇洋媚外有關。有人說,設計不足,太過古板,而且立領,不適合矮胖的人。盡管我現在也比較矮胖,但我仍然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任何一款服裝的誕生 ,都沒要求每一個人都得穿,假設你覺得你的脖子短,屬於身寬體胖這種類型的,你可以穿別的衣服,總有脖子長的吧,那種又高又瘦脖子又長的,在14億人口當中占的比例也不小,為什麼現在除了個別老年人,幾乎一個穿的都沒有?
那按照你這種邏輯,西服也有設計上的不足,有些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也不適合穿,而且還得扎領帶,看起來才搭配,才協調,當然你也可以不扎,甚至你也可以戴個黃軍帽,穿個黃軍鞋,就像郭達在小品當中那副扮相一樣,也沒有管的。而且西服,由於胸前裂個大口子,冬天還往裡灌冷風。只是因為不適合少數人穿,就說設計不足,那世界上沒有一件衣服是完美的,有的女人還不適合穿平底鞋呢,難道因此就說平底鞋不完美?有的女人不適合穿高跟,因此就說高跟鞋不完美?
旗袍在我看來非常完美,端莊高雅,溫柔賢淑,盡顯東方女人之美,同樣也不適合矮胖的女人穿,但是也沒要求每個女人都穿,除了旗袍,還有別的衣服可以選擇,可是現在,除了金星就沒發現有女人穿旗袍。走在東京的大街上,也不可能所有的日本女人都穿旗袍,但是總有穿的吧,甚至走在上海的街頭,都能看到穿和服的女人,朝鮮和韓國女人,仍然穿民族長裙,不論日本和服,還是朝鮮長裙,都不如旗袍好看,比不上旗袍端莊,比不上旗袍更顯身材,尤其朝鮮長裙,給人的感覺,比例不協調,給人的感覺胸部以下全是腿,看不見腰在哪裡?可是人家仍然在穿,尤其節日、大型慶典,都穿著民族服裝,傳統服裝,在廣場上翩翩起舞。說白了就是忘本了,更容易接受外來文化,哪怕是糟粕文化,變態審美。
中山裝的名字來自於「 國父 」孫中山先生,1923年,他提出了設計要求,委託一位叫做黃隆生的廣東裁縫縫制而成,據稱設計靈感來自於一種日本的學生服裝——詰襟服,也有一個說法,中山裝的設計造型來自於當時南洋華人中流行的「企領文裝」。
中山裝的特色:
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國府官員開始喜歡穿中山裝,沒辦法,他們也需要保持政治覺悟的先進性;進步學生也愛穿,那是因為本來這種服裝的淵源就是來自於學生裝,對學生來說很實用。對標長袍馬褂的落後性與西裝的不實用性,中山裝的確有著自身鮮明的特色和功能。
西方人把中山裝稱為「Mao suit」,可見中山裝的真正流傳時代遠非民國,在講究政治的年代中,西裝自然不具備一個覺醒的古老民族的精神特質,同理也可參照印度的尼赫魯裝「Nehru jacket」(甘地則寧可赤膊上陣)。到了現今,服裝的政治標簽已經隱去,人們可以自由的選擇服裝款式和顏色,黑、白、灰、藍不再是指定色,中山裝也不復是民間指定款式,這是時代的進步,如同每個人的思想都不會統一,服裝原本也都該是繽紛的色彩。
中山裝在現代仍然被一些人們奉為圭臬,是一款當仁不讓的小眾類服裝,前提當然是你要有一個好身材,過胖的顯得臃腫,過瘦的又撐不起來,這一點倒遠不如長袍大褂的普適,顏色方面也不像休閑裝那樣百搭,總之,它的局限性較多,難入大眾法眼。
中山裝是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是在日本學生服裝(詰襟服)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個人認為中山裝很適合中國人穿著,但是為什麼沒有流行到現在,無非也是過於正式了,雖然穿的人沒以前那麼多了,但是在正式場合,國家領導人多次穿著中山裝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我結婚的時候,是穿著立領,翻領還是有些老式,不適合年輕人穿。
衣服是鎮上的一個裁縫給定做的,一口氣做了兩套,這是其中一套
這是另外一套,個人更喜歡這一套。
中山裝不流行了,不代表它有什麼不足,人的審美是一直在變化的,而所謂的流行也是一直在變化的,說不準哪天中山裝又流行了。
我現在擔心的是會做中山裝的裁縫越來越少,做中山裝的工序很麻煩,記得十年前去定做中山裝的時候,很多裁縫都說不會做,別說中山裝,連西裝都不願意做,說白了就很麻煩,不像做女裝那麼快捷。現在很少能看到中山裝的身影,一些品牌男裝雖然也有中華立領,但終究穿的人少,在年輕人中間,尤其是95後、00後,穿的人少之又少,中山裝要再流行起來,需要 時尚 圈的推動。
中山裝其實並沒有什麼不足。周恩來總理一輩子外套都是中山裝。近些年主要是受「西服」的沖擊,什麼事情都喜好跟外國「接軌",造成很多人對本國的東西是乎有點不感興趣了。其實,中國自己的很多商品也未必就是不好。其次,是受休閑夾克的沖擊,這類服裝穿扮隨意性大,還方便穿脫,且適合穿著的場合也比較廣泛。
中山裝嚴肅筆挺,對穿的人要求很高。矮胖肥碩的人穿著肯定不好看,一般人還真駕馭不了中山裝的挺直修身。中山裝在辛亥革命開始流行,而且還有深刻的含義。前面四個口袋錶示四維,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寓意以文治國。門襟五粒紐扣表示五權(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分立。袖口的三粒紐扣表示三民(民族,民權,民生)主義。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業。衣領定為翻領封閉式,顯示嚴謹的治國理念。中山裝由孫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現代的人們對服裝有更多的選擇性,各種新穎服裝層出不窮,中山裝的那種嚴肅嚴謹的格調已和現代的觀念不是很搭。所以很少有人再選擇中山裝。
中山裝由孫中山發明並提倡,具體出現時間一直有兩種說法——1919年和1923年,但沒有異議的是中山裝從發明伊始就帶有極其強烈的政治意味。
1925年,孫中山去世,國民黨開始塑其為國父,將之符號化,大力提倡全 社會 的崇拜。1928年,國民黨內政部要求部員一律穿棉布中山裝,南京市政府也規定職員一律著中山裝。1929年,國民政府第二十二次國務會議議決《文官制服禮服條例》:「制服用中山裝」,將中山裝樹為法定製服。之後,不斷嚴格在政府機關中嚴格推行,直到1936年,蔣介石還下令全體公務員穿統一中山裝制服。同時,中山裝還在學校中進行推廣,教師和學生也被要求穿中山裝。新生活運動時,中山裝還被作為婚禮禮服進行推廣。可以說,民國時中山裝的流行受國家權力意志影響很大,而非純粹的 時尚 潮流規律。
當然,除了自上而下的推行,也有自下而上的效仿與追逐。中山裝是民族國貨,又象徵革命,商人藉此進行政治正確的商業宣傳,知識精英和進步學生藉此表達政治理想與訴求。
民國大街上的著裝
民國知識分子著裝
民國知識分子著裝
西南聯大的一張合影,中山裝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即便如此,中山裝也沒有成為人盡皆著的服裝。作為剪裁、用料都相對考究的正裝,底層百姓自然穿著者少。而在知識分子那裡,也只能說是做到了與西裝、長衫並行而已。相對而言,只有官員是與中山裝綁定的,也因此中山裝在那時候成了國民黨官僚的一種象徵。
共產黨人一直也將中山裝視為革命與進步的服裝,從延安時期到1949年後,共產黨人都以中山裝為日常及公務著裝。而在1949年之後,中山裝在新政權的引領下,成為了新 社會 新面貌的象徵,可以說實現了比民國時更普及的流行。加上封閉的 社會 環境和對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批判,中山裝成為了此時的全民服裝,不能說人人每日必穿,但絕對是壓倒性的覆蓋率。中山裝的這一次流行仍然是政治意識的產物,與服裝審美本身無關。
梁思成、老舍、梅蘭芳都換上了中山裝
相聲藝人也穿中山裝
改革開放以後,世界文化得以進入中國,政治束縛松綁,個人意識開始覺醒。於是更新潮、更與外界接軌、更個性化的衣服開始出現在中國人的身上,老舊、單一、嚴肅的中山裝被拋棄。這並不奇怪,一個失去了政治加持的政治性服裝必然無法與市場化的自由選擇相抗衡。
而且中山裝畢竟是一種正裝,穿著時需要板正挺立,必然帶來一些不舒適和不方便,日常著裝誰會跟自己較這個勁呢?就連西裝,如今也只是 正式場合或職業規范才會被使用。
不說它是怎麼來地,只說它是怎麼「沒地」。
哪個高手都有可能因借鑒產生了靈感。
中山裝應該稱為「國服」,我就非常喜歡。
從我「自學成才」學會裁剪以後就給自己量身定做過幾件中山裝,特別強調領子的挺刮,上兜的平正,吊兜的寬大,袖山的圓順,穿起來很精神!
說沒「流行」起來的原因應該是受拉鏈兒服裝的「沖擊」,鋪天蓋地全是拉鏈兒!懶人裝省事啊!都趕流行,到處全是夾克,熱了只能敞開懷,完全沒有了中國特色。
現在你能說哪件衣服能代表中國?完全讓拉鏈兒和西服取代!中國特色消失的無影無蹤,說是生活快節奏,這與保留中國的傳統服飾並不挨著。
現在都買衣服穿,我也不做服裝穿啦,我最煩拉鏈服裝,買扭扣服裝都很難有稱心款式,大都是平駁頭的翻領。還逮買台縫紉機自己喜歡啥做啥。
冷麵笑星方清平他的一身中山裝「沖著」這身衣服我就特別得意他。
我記得周總理在世的時候,總是一身中山裝,顯得特別穩重,大氣庄嚴,也不知道為啥現在看不到有人穿了,西服代替了中山裝,我覺得還是中山裝好看,給人一種嚴肅認真的感覺。
首先糾正一下,中山裝從來就沒有在民間流行過,更不要說現在。這款衣服最大的弊端就是領子,立領很容易倒,倒了就不美觀,也不舒服。為了不讓它倒,只好搞個風紀扣拉住,拉住了脖子不舒服。其次,四個明大兜,很容易鼓鼓囊囊,不裝東西也會鼓起來,看起來不夠利索。第三中山裝沒有腰翹,看起來有點臃腫。所以,中山裝在民間從來就沒有流行過,只流行在官場。民間流行過的是軍便裝,最少比中山裝那幾個大口袋要平展一些。
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現在的人們,除了中山裝之外,連西裝、皮鞋都很少穿了。
為了印證我們的看法是否正確,上周末,我還專門來到了市裡面的步行街,坐在街邊椅子上觀察了兩個小時,我敢斷定98%的人都是穿的運動鞋、休閑鞋、休閑裝了,穿西裝皮鞋的人成了「百里挑一」,一般都是在參加面試、參加談判或是其他比較正式的場合才穿了。
就包括五年前,我專門花了2000元錢買的中華立領,都已經塵封在衣櫃裡面,很久沒有見到了。
為什麼中山裝、西裝、皮鞋之類的東西會被時代所淘汰呢?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太過呆板。中山裝的版型設計一板一眼,與現在的人們更加追求個性,「褲子都要剪幾個洞」的穿法格格不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第二個,穿著不適。中山裝用料也比較講究,很少見到用棉質布料來做中山裝的,這樣的做出來的衣服穿著上不是很舒適,有時還有些磨身體;另外,中山裝都比較緊身,適合身材好的人穿,現在的人來不及就挺著個啤酒肚,確實是不適合穿中山裝了。
現在是市場經濟,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應該適應市場,適應潮流,並隨著時代的變遷做出改變,如果一味守著過去的條條框框,就只有被淘汰的厄運。
⑸ 可以說旗袍跟中山裝是民(國)服么
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裝是滿族綿延至今的民族服飾。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下擺不開衩,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裝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⑹ 中山裝與列寧裝的異同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衣服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
50年代以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漸漸地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幾十年。男人開始以中山裝為主裝,不再穿長袍馬褂子;女人穿的是對襟襖,不再「裹足不前」。特別是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
初期的中山裝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正統,缺乏創新。
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象徵。
後來,受革命的感召和對共產黨幹部的崇敬,中山裝引起一些青年學生的追捧,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
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4.91 -0.20%]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
建國初南京有童謠唱到:一進堂屋亮堂堂,房裡擺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夥子穿的「列寧裝」。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服裝成為當然的革命象徵,深深地影響著城鎮居民。「列寧裝」一度成為最流行的服裝。
「列寧裝」,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樣為西裝開領,雙排扣、斜紋布的上衣,有單衣也有棉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帶,各有三粒紐扣。
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穿上「列寧裝」這種公認的「蘇式」衣服,顯得既形式新穎又思想進步,「列寧裝」一時成為政府機關女幹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被稱為「幹部服」。
「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顯。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干練、英姿颯爽。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當時「列寧裝」可供挑選的顏色並不多,清一色的藍、灰、黑,彰顯艱苦樸素的時代風氣。
上海著名配音演員蘇秀在《我的配音生涯》一書中回憶難忘的「列寧裝」: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那時我雖然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但實足年齡尚不滿24歲。看著滿街紅旗,聽著那令人振奮的腰鼓聲,我是多麼羨慕那些剪著短發、戴著藍布帽、穿著藍布列寧裝的女幹部啊!我渴望自己也能那樣地穿著,渴望著走到社會上去,渴望著工作。
其實,我在廣播劇團很受重用,工作得很快活,可心裡總以自己不是國家幹部為憾。覺得既不是國家幹部就不能去穿那象徵幹部身份的列寧裝。所以當我在報上又看到北京電影演員表演藝術研究所(即北京電影學院前身)招生的時候,我就又去應考了。
「列寧裝」穿在葉琳琅飾演的女特務王曼麗身上,更讓人難忘。在一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反特片《鐵道衛士》中,葉琳琅扮演的特務王曼麗是一個潛伏的女特務,「列寧裝」,直發型,單布鞋,而並不是觀眾印象中女特務常有的花f旗袍、燙發頭和高跟鞋,難怪觀眾印象深刻。
多年後,步入老年的葉琳琅,在江南某農村拍攝《香魂女》的時候,被許多圍觀看拍戲的農民給認了出來,大家在指指點點地小聲議論著她飾演的王曼麗,快人快語、為人豪爽、充滿喜劇細胞的葉琳琅,於是來了個現場發揮,她不無幽默地拱手抱拳,連聲說到:「是我,是我,剛從監獄里放出來。」一席話,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⑺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是: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著裝上強化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這一方面與經濟水平的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集體政治意識的反映。民主、艱苦奮斗和集體主義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體現是簡朴和實用。
中國五六十年代,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人們追求列寧裝,意味著對革命工作的狂熱,勞動美、心靈美為社會所認同。女裝流行代表是儉朴的布拉吉連衣裙、列寧裝以及兩用衫、長西褲。
列寧裝的普及率最高,年齡適應性最廣,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這一男性政治領袖的著裝,攜帶著革命的政治意識,悄悄接近並包裹了女性的身體。
列寧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個革命的進步的城市女性的恰當穿著不是旗袍,列寧裝這種沉穩厚重中性化的女裝統領了建國初的服裝市場。
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現。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列寧裝在廣大的解放區的女同志中間就十分流行。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干練、英姿颯爽。
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直至中國與蘇聯交惡,列寧裝方逐漸退潮,為春秋兩用衫和軍便服所取代。
⑻ 民國服裝有哪些特徵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 文化 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民國服裝有哪些特徵?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民國服裝特徵,希望對你有用!
民國服裝的特徵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 西方文化 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 出國 留學 ,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男子服飾有如此特點,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 成功 的訊號。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 時尚 的代名詞。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民國時期,一直到現當代,由於 政治 經濟發展不平衡,沿海與內地、城市與農村逐漸成了新舊兩個獨立的世界。城市無疑代表著新世界,新潮流,新時尚。農村經濟的不景氣,再多的新潮流,新時尚。縣城上、中兩級的青年婦女,她們的服飾與三、五年前的省會城市的時髦女一樣;縣城年長的婦女和鄉村婦女,其服飾仍是二三十年前的樣式:山鄉的婦女,他們過著更加窮苦的日子,服飾不講究,仍纏足。這些都表明但是時尚服裝變化下中國的整體 社會文化 、政治、經濟狀況。
在民國時期社會生活各個層面出現了傳統與現代、舊與新並存的局面。
民國男子服飾
民國時,官紳、富豪人家多穿長衫,迎賓、赴會或參加慶典大禮時外罩“馬褂”。公務人員、教師,男的以穿長衫、中山裝(即中山服)為主,少數穿西裝;女的以穿旗袍或藍色短衫配黑色褶裙為主。男學生穿黑色學生裝,念初中的是黃色童子軍裝,高中是軍訓服裝;女學生穿藍衫黑褲。群眾則穿本地人設計的“本地衫”———男的上衣中間對襟布鈕;女的右開襟布鈕,左為一小塊內衣。“本地衫”所用的鈕,是用小布條縫制的。褲是褲襠上接五寸左右的白布褲頭。小孩子穿的多為開襠褲。男女衣服的布料,春、秋、冬季以棉布為主,包括外來的機織棉布和手織的“土家布”。夏季以薴布(俗叫“夏布”)為主。官紳、富豪人家有名貴的綾、羅、綢、緞、嗶吱、花達呢、香雲和毛織品。貧富之間差別很大。布色隨季節而定,男的以白、黑、灰、藍色為主,女的增加紅、綠、黃等色。婦女愛穿花衫和紅衫,紅衫有水紅、桃紅和大紅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區別。過去逢年過節和喜慶日子,婦女多穿紅衫。寡婦在未再嫁之前,有不穿紅衫的習俗。
民國時期的成衣業,是個體 手工 經營的一個行業,俗叫“做衣裳”、“衣裳師傅”、“衣裳店”。除這種小店外,婦女的衣服,往往是家庭能手婦女的副業,尤其富有人家的嫁妝,多是向她們定做的。
全鎮開設的成衣店,先後有四、五十家,多分布在宮下、鑒前、樓下、保尾等地的小街大巷。在民國初期,規模較大的,有王祥泉、建亞等家。至20世紀30年代,又有福州人開設的華新、益海、華興等家,他們多是以自己的名字為招牌的。
開設成衣店的,自己都是會剪裁的,規模較大的,還雇有幫手(俗稱“半師傅”)和帶有學徒,故一般多為三、四人;還有單人店、夫妻店的。(所謂“半師傅”,一般是指沒有負責剪裁的,只是做一些縫紉而已。他們的待遇:每月工資,多的為銀元七、八元,少的為三、四元。其伙食是由店主供應的。)
成衣店所裁縫的衣服,大都以“本地衫”和“中山裝”為主,每套衣服的加工費為銀元三、四角。老人死者的壽衣(俗叫“老衣”),其加工費高一些。福州人所開的成衣店,有洋服部製作西裝。
當時,一年中,只有逢年過節、或冬季、或喜慶之時,才是旺季;其餘都是淡季。造成淡季的主要原因:一、群眾所穿的衣服,大多是由自己裁縫的,是半自給自足社會生活的寫照;二、莆陽民風淳樸節儉,大多數群眾的生活都很貧困,所穿的衣服,往往是“縫縫補補又一年”;三、富家婚娶嫁妝,大多是請師傅到家裡裁縫的。
民國女子服飾
民國時期,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社會狀況的變革,女性的思想觀念、生活習俗也產生了重要的變化,特別是辛亥革命以後女性獨立及解放運動的興起,使傳統婦女的參政意識、婚姻家庭、服飾形象、禮俗變革、職業選擇等方面都在發生著全新的變化新的社會風尚為女性服飾的變遷創造了社會環境基礎,因而,這一時期的女性服飾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服飾變化首先開始於身體的解放,廢除纏足陋習,並在服裝上不斷進行改良和完善,款式趨於多樣化,並有意識地去表現女性人體特徵這種變化不僅在於女性上衣下裝的變化,還創造產生了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飾--旗袍,為新式女裝賦予了新的結構和內涵旗袍的特點與變遷滿足了女性追求個性與美感的強烈願望,反映了女性在社會 歷史 大潮中的發展與進步的歷程,使女性真正成為自己的主宰,是女性解放的標志之一除服裝外當時女性的 化妝 與發式也伴隨著服裝的變化而顯得自由、清新、多變 造成民國時期女性服飾變遷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通過中西方女性服飾變遷的比較也可以看出,由於受西方女權運動的影響,女性身著與傳統服裝式樣截然不同的文明新裝,可以隨意自由地進行裝扮而不必擔心非議,女性服飾的新穎、雅緻、 自然 和清新的變化襯托出當時開朗、自信、活潑的新女性形象新的審美觀念,使女性服裝逐漸去除繁瑣、矯飾、復雜的裝飾,代以簡潔、自然的服裝風格,民族特色服飾旗袍由平直、寬大的袍服逐漸收身以體現女性自然優美的身體曲線,總體風格也趨向簡潔、自然、清新,成為近代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飾。
民國時期不僅廢除了女性的纏足陋習,女性服裝樣式開始多樣化、個性化且符合女性參與社會工作等的特點和要求,出現了正式女褲、女式制服、運動服、工作服等,發型妝飾也去掉了繁雜的頭飾,代之以簡潔的發式電影中被時裝包裝的人物形象也逐漸走近大眾,明星偶像美麗、自信、獨特的女性形象自然引起觀眾的注意和喜愛,並成為廣大女性崇拜和模仿的偶像,影星在影幕上及現實生活中的服飾打扮被普通女性紛紛效仿此外,國內的新文化運動、民國政府的有關制度,甚至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大事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服飾的變遷總之,中西方文化及服飾風格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促進了民國女性服飾的不斷發展與創新,而且在發型、化妝等方面也進一步自由、多樣,從而推動了女性自身的進步與解放 在民國時期的不同歷史階段,中西方女性服飾分別表現了其不同的服飾特點,展現了服飾變遷的歷史過程,中西方文化及服飾風格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從20世紀前半期的發展來看,民國建立之前和建立初期中國大部分女性的思想變化及服飾變革均處於萌芽狀態二十年代女性服飾走向男性化。
新的審美觀念確立,旗袍得以普及三十年代多種服裝樣式並行不悖,旗袍大行其道,不斷改良,逐漸平民化、大眾化四十年代旗袍又趨於簡化,受戰爭影響,服裝及 化妝品 市場遭受沉重打擊透過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變遷我們可以看到女性開始追求自由、平等的權利,追求個性自由和自我解放。
女性在傳統生活中的歷史地位、傳統價值觀念發生了改變從現實的情景來看,民國時期女性服飾的變遷對現代女性審美觀念、現代傳統特色服飾的流行、現代服飾流行的多元化與個性化和中西方女性服飾流行都產生了一定影響,而且為現代女性服飾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因此,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變遷具有特殊的社會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