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裝四季的上貨時間
一般人會認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就是天然的上貨波段,如果品牌在全國各地有多家店,就要結合當地的氣溫變化上貨。不過南方、北方氣溫相差挺多的,沒法給出確切的時間表。通常情況下可以參考去年同期的銷售分析,安排新貨上市的時間,再看看同行的上貨情況怎樣。
但我的看法是,一年四季的上貨波段並不適合所有的品牌。「結合當地的氣溫變化上換季的貨品」,這句話是對的;不過,「用去年同期的銷售分析,安排新貨上市的時間」並不是太確切,有時候光從數據上看,並不能反映所有的問題。例如,如果去年貨品上晚了,光從數據中是看不出問題來的,只會反映出售罄率不高的數據結果。
上貨波段的安排要根據產品生命周期、品牌定位、顧客對貨品更新頻率的需求,每個品牌是不同的。如運動服裝是一年6~8次的上貨波段,依產品的生命周期而定。春秋兩季的新貨在一月和七月開始上市,基本符合大部分中部地區季節變化的時間點,不過對於東北和華南地區,就需要因地制宜了,這不是一概而論的。
另外,上貨波段還要看你店鋪銷售的流量,旺季的時候貨走得快,就需要上得勤一些;淡季的時候貨走得慢,就少上幾次。過年過節要多囤點貨,平常就少囤點。對於非季節性的標准化產品,例如內衣、襪子等產品是可以按照這個說法操作的。由於受季節變化、流行因素的影響較小,這類貨品的銷售生命周期較長,沒有明顯的季節高峰期和低潮期,所以只進行規律性補貨即可,沒必要按照上貨波段來操作。
新品上市的波段
沒有一定之規
按一般規律,年輕的、時尚的、產品季節性較強的品牌,可以按照比較高頻率的上貨波段來操作,如運動服裝品牌,產品生命周期有兩、三個月,以一年6~8個波段安排不同季節新產品上市銷售是比較適合的。而作為受季節影響不大、時尚度較低的經典正裝品牌,如西服襯衫類的產品,其一個款式往往能持續暢銷四、五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一年四次的上貨波段是比較適中的,過於頻繁的上貨波段反而會影響品牌的價值感。但對於產品旺銷期只有一兩個月的快速時裝品牌來說,就需要頻繁地以一批接一批的新品替換舊品,來始終保持貨品的高新鮮度,這種類型的品牌一年要有10次、12次甚至14次的新品上貨波段。現在,有的國際快速時尚品牌甚至完全打破了季節分割的概念,以每周為單位來推出新款。
可以這樣說,新貨品上市波段應該掌握怎樣的頻率,是沒有一定之規的,完全取決於你貨品的特點、品牌定位的不同、產品銷售生命周期以及顧客對貨品更新頻率要求。而且,越頻繁的上貨波段,對品牌運營能力和物流的反應速度要求越高。只有遵循市場的客觀規律和企業的實際能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精確上貨、多次上貨
才能把握商機
關於新貨上市的時間點,太早和太晚都不利於銷售。現在,很多商家的做法是,比實際季節變更的時間點早一個月左右上市換季的新貨品。如一個一年8次上貨波段的年輕時尚品牌,其春夏季的新貨上市時間進度應該是:一月初的早春、二月中旬的仲春、四月初的春末夏初和五月中旬的仲夏,以此來隨著氣溫的逐漸變化,安排不同品類的新貨品循序漸進地上市進行銷售。不過南方和北方的季節變化會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北方冬季長夏季短,南方夏季長冬季短,物流人員應該根據本地季節的具體變化再進行微觀的調整。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作為品牌公司的貨品運營是不應該全年只有兩個波段的。這不僅針對女裝,也針對男裝。這是很危險的策略,一下子就生產出半年的產量,即意味著很多貨品並不能馬上產生銷售,而是壓在倉庫、物流環節、賣場里等待季節的來臨。這使得投資在貨品上的資金不能很快兌換現金,從而造成資金大量和長期佔用。這時企業一旦出現現金短缺,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由於資金的低效率流轉,存貨佔用資金的利息,使資金使用成本增加。同時,物流倉儲在兩個出貨波段時會出現擁堵的高峰,其他時間又閑置下來,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以一年兩個波段來運營貨品,都是一種成本非常高、效率非常低的策略。
Ⅱ 我是在商場做中老年服裝的,七八月份是淡季,求促銷方案
淡季也就是說這在段時間顧客進店的人數和購買的服裝的慾望比其他時間少了,但並不是沒有,所以這個時候更應該增強服務的意識(過分的熱情會讓顧客產生戒備心理),抓住進店的顧客的心理,判斷需求,推薦一些最適合顧客的衣服,不一定要最貴,這樣顧客也會比較滿意,掏錢包的可能性就會更大。總的來講,就是要為顧客著想。所以
淡季攻勢之一
就是做好主動營銷,做到事必親躬,無微不至。
服裝的擺放不要一成不變,新品以及好賣的衣服放在顯眼的地方,讓顧客一眼就能看到,重點給顧客介紹。
淡季攻略之二
就是服裝款多量少不壓貨,另外一點就是進貨的時候選一些季節性不強的服裝,比如牛仔褲和一些衣服飾品包包等等,一年四季都用得著的,降低壓貨風險。
每逢節假日出去逛街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人山人海,商家的促銷鋪天蓋地,到處一片繁榮的景象。服裝店這個時候也可以進行一些促銷,促銷的形式和贈品都要店主來斟酌,首先成本可控,然後盡量實用耐用,不是那種一用就扔的(沒有實際意義),增加銷量的同時增加潛在的顧客二次進店率。
淡季攻略三
就是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刺激消費的促銷上。
既然服裝有過季,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就會出現淡季。比如說,夏天該買的衣服都會在五六月份買了,到了七八月份,沒什麼特別情況,就沒什麼人買夏裝了,因為很快就進入秋冬季節,夏裝買了沒多少天就得穿不了了,放到明年,就變成舊款了。所以,七八月份對大部分批發商和零售商來說,是一年中最淡的月份。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單是從淡季的定義來講,裡面就有許多門道,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且聽我慢慢道來。我在博客里權當拋磚引玉了,大家也可以參與交流,各抒已見。
在淡季里,我們可以選擇進攻,也可以選擇防守,甚至可以選擇放棄,不管採用何種方式,目標都是為了少虧錢,不虧錢,甚至是多賺錢。
我希望大家都沒有淡季,但是感情代替不了現實。「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話雖這么說,實際上整個市場不可能沒有淡季。沒有淡季的服裝市場永遠只屬於少部分人。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如何度過淡季還是最現實的。
7月服裝淡季來了怎麼辦?
1."銷售無淡季"
服裝經銷商要想在銷售淡季提升業績,首先要改變自己的經營理念。其實,很多店主的銷售在這段所謂的淡季期一落千丈不是因為服裝沒有市場了,而是因為淡季的思想在作祟。
淡季的時侯,有的店主不是想辦法做銷售,而是一味的等待或者抱怨,可是也有店主在淡季的時候一個30平方米的小店,一個月照樣能做6萬多。
2.淡季促銷怎麼做?
說到淡季促銷,多數店主都慣於使用打折、甩賣之類的措施,這些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家家都這么做,你的打折還有新意嗎?而且同樣是打折,還有主動打折促銷和被動打折促銷之分,打折的效果大不相同。
丁燕妮在雙安商場附近的一個寫字樓里經營精品女裝店。同處這個樓層的女裝店數不勝數,客流量少是他們的致命點,最近這個樓里的很多店鋪都開始關門,或者重新裝修。而6月底,丁燕妮的一場"老顧客特賣場"促銷活動讓安靜的樓層頓時熱鬧了起來。
"回饋老客戶,讓新客戶眼紅,這個效果超出我的預料。"丁燕妮說,"促銷的商品定價都很低,是實實在在的回饋,這樣雖然促銷產品的利潤比以前低,但帶動了其他商品的銷售,平均下來還是有錢賺的。"
另外,丁燕妮在網上也有一個店鋪。「雖然沒有太多時間用在網上,但這也是一個宣傳渠道,很多顧客都是在網上看到我們的店鋪,知道了實體店的地址後就直接過來了。」
「買贈」也是常用的促銷手段,不少店主也做過,做法不一樣,結果肯定也不一樣。丁燕妮認為:"關鍵在你的贈品是什麼,有人送襪子,有人送手機繩,這些有得送肯定好過沒有,但大家想想,襪子穿幾次就扔了,手機繩人家沒准用都沒有用就扔了,能不能送點客人常用的東西?比如小手包、精緻的化妝鏡、小耳環,這些人家常放在身邊的小物件。顧客一用到這些就會想起你的店鋪,效果能一樣嗎?當然這些贈品不是讓你虧錢去贈,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提醒大家要做就做得到位。"
除了百貨商場的年中慶促銷活動,很多服裝專賣店也獨立舉辦店慶活動,相關的折扣優惠和禮品一方面可以回饋老顧客,使關系得到鞏固,另一方面還可以吸收新的會員加入。
3.淡季做銷量重在取勢
開服裝店,不能不知道"旺季取利,淡季取勢"的道理,還有句行話叫"賺頭不賺尾".這應該是服裝店淡季營銷的核心思想。取利,就是要奪取最大銷量;取勢,則是獲取制高點,爭取長期的戰略優勢。
同時,服裝行業服裝店淡季需求不旺,服裝店的營銷應更強調競爭導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和分析競爭對手上。相對而言,旺季則應強調需求導向,順應消費者需求,對於"取利"更有現實意義。
"旺季搶增量,淡季搶減量"是服裝店淡季提升銷量的根本策略--以比對手更強的促銷、更廣的宣傳和更低的價格進行掠奪。但需要指出的是,服裝店淡季的絕對量畢竟有限,所以,投入的兵力要有度,搶的程度也要有度。而且,服裝店淡季做銷量,同樣重在取勢。
4.淡季經營方法補充
除了那些最基本的淡季應對策略以外,還有一些方法也能起到提高銷量的效果,首先是調整營業時間。百榮世貿商城二期內某鞋店老闆陳先生表示,自己在百榮開店的時間並不長,客戶資源正在積累中,近期天氣炎熱,早上8點多開門時生意還比較好,而他的另一家店鋪是在附近的一個居民小區內,可以自由控制營業時間,現在早上8點多就開門,晚上10點才關門。
"天氣熱了,晚上出來逛街的人比較多,晚上生意還是不錯的,有時候一天的營業額都是晚上做出來的。"陳先生表示,如果高溫天氣持續,他會考慮把小區內的店鋪營業時間改為下午五點到晚上九點,專做"夜市"生意。
其次,服裝店在淡季適時推出一些新產品,也可以有效地切割對手的市場份額。從取勢的角度來看,這樣能強化該服裝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對於營銷預算有限的服裝經銷商來說,以有限度的廣告宣傳和適量的新品推出可以取得不錯的影響力。"顧客來了幾次,如果你的店鋪都一成不變,沒有新貨,他們以後就會放棄這個店了。"陳先生說到。
另外,有一些服裝店本著"投入和產出成正比"的原則,在服裝店淡季大幅壓縮費用。陳先生認為,這樣做,只會使銷售壓力更大,服裝店淡季更淡。適度改善陳列方式,降低單價及利潤,甚至貼本甩貨,在淡季保持適度的促銷,特別是形成對競爭者強大的促銷壓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部分營銷專家的共識是:淡季時將有限的資金投資在能夠刺激消費者的促銷活動上是比較明智的營銷方法。
服裝店淡季的促銷切勿過分依賴於單純的降價打折上。為了減輕庫存壓力、增加現金流而進行的大幅度打折,會破壞品牌形象,影響後續的銷售。替代性的策略是,可以考慮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務,這樣在增加短期銷量的同時,不會對已經購買了產品的消費者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5.強化和開發其他渠道
進入服裝銷售淡季,通常的旺季主力渠道都會大幅度萎縮,但另外一些銷售渠道則開始展現其價值。很多百貨商場已經開始實施淡季的整體促銷手段,對於將品牌進駐商場的代理商來說,只要配合商場的活動,不需要自己再削尖了腦袋另想促銷方法,商場這一渠道應該強化;另一方面,針對所經營品牌的特點,服裝經銷商還應開發新的渠道,適應產品的淡季銷售。
比如,有的服裝經銷商在旺季時注重開發城市區域市場,強化專賣渠道,淡季時則側重於農村市場和機構大客戶,成功實現了銷售無淡季。還有一些店主學會了主動出擊,變坐等顧客為進社區擺攤。開著汽車到人流量大的超市門口,或者到目標顧客大量集中的社區擺攤,這能在淡季起到提升銷量的作用。另外還有一個渠道是網路,越來越多的服裝經銷商在傳統渠道銷售受阻後,逐漸意識到網路的優勢。
淡季有淡季的方法,用得好,淡季正是你從競爭中突圍的好時機。同時,淡季也是每個服裝店最好的調整事情,利用這個事情,好好整理一些自己的運作流程,做好充足准備。那樣,我們的市場無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