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州哪裡有領帶夾賣
廣州站南批發市場(男裝)
② 衣服有哪些奢侈品品牌
一、CHANEL香奈兒
自1854年以來,代代相傳至今的路易威登,以卓越品質、傑出創意和精湛工藝成為時尚旅行藝術的象徵 。產品包括手提包,旅行用品,小型皮具,配飾,鞋履,成衣,腕錶,高級珠寶及個性化訂制服務等。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路易威登名列第29位。 2018年7月15日,宣布品牌正式入駐中國官方線上旗艦店。
1896年Monogram帆布面世。LV路易·威登的兒子喬治用父親姓名中的簡寫L及V配合花朵圖案,設計出到今天仍蜚聲國際的交織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Canvas)的樣式。
③ 國內銀飾品,最大產地在哪裡
中國最大的銀飾品生產基地在雲南鶴慶新華村。
雲南鶴慶新華村被譽為中國銀品之都。鶴慶新華村,位於茶馬古道要塞,歷史上叫做「石寨子」的一個美麗水鄉。人傑地靈,山魂水秀,風光秀麗,四季如春,是雲南民俗文化的長廊,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3)上饒領帶夾加工批發擴展閱讀:
歷經十年浩劫,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新華銀匠就開始復甦了千年的手工銀器製作傳統,走村串寨,離鄉背井,活躍於雲南邊陲和祖國的大西南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為當地民族製作宗教和生活類的手工藝品。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和啟發,新華銀匠的手工藝銀器從西南邊陲不斷走向海內外,成為政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市場新貴的青睞。
投資1億元的新華村石寨子旅遊商品交易市場,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旅遊產品集散地;具有濃郁白族文化的新華村五星級旅遊度假酒店,已成為雲貴高原鄉村旅遊開發的一個制高點;海尾河、小橋流水、青瓦白牆,構成了一幅「高原水鄉」的人居自然圖,恍惚之間,眼前便是一幅美麗的曼妙壯錦,一個真實的人間天堂。
新華村有著濃厚的白族民居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千年的傳統手工藝銀器文化、精湛的銀器工藝品以及省級和地方政府在新華村實施的旅遊產業和【雲品工程】,使新華村 「銀品之都」的獨特魅力,將被揭去千年的神秘面紗,大放光芒,為更多的世人朝謁和知曉。
④ 奢侈品的牌子都有哪些啊
1、紀梵希:來自法國的時裝品牌,優美、簡潔、典雅是紀梵希最大特點,紀梵希最初以香水為其主要產品,後開始涉足護膚及彩妝事業。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411位。旗下產品有:男裝、女裝、運動裝、體育用品、牛仔裝、皮飾品、配件、香水、家飾品;皮具,領帶、領帶夾、眼鏡、配飾、香水、打火機等。
⑤ 廣州哪裡有領帶批發市場
你好 很高興解答 這些一般在批發市場比較多。在桂花崗皮具批發市場有很多領帶夾。廣州火車站的白馬、天馬、紅棉批發市場里查找下
⑥ 誰能夠介紹一下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位於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中,是台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涌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設縣,東與雲林、嘉義、台南三縣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 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其他63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 全縣面積約127平方公里,下轄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五個鄉,縣治設在馬公市。全縣人口約9萬,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島地理位置優越,東隔澎湖水道,與台灣島相對,最短距離約24海里,兩面與祖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隔海相望,最短距離約75海里。過去橫渡台灣海峽,往來於大陸與台灣島之間的船隻,常常進入澎湖島上的馬公港停泊。從這里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沖,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近年來,台灣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島上發掘出硬質砂岩石斧等古人遺物,經考證為秦漢 以前渡海前來的移民所遺留下來的,屬於祖國大陸上的文化,而這個時期大陸文化在台灣本島上還沒有發現。它說明祖國大陸文化的傳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灣。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台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台灣海峽中各種船隻活動的集匯點。
澎湖於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漸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統治者在澎湖設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其開發時間比台灣本島早380餘年。明朝時曾兩度失於荷蘭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澎湖設安撫司。清代先後設巡檢、通判。日據時期設澎湖島廳。台灣光復後,1946年設澎湖縣。
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於望安鄉的大貓嶼海拔達79米,為境內最高處。在64個島嶼中,以澎湖本島面積最大,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嶼二島。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與台灣本島一衣帶水,但氣候差異很大。全縣年平均氣溫為27.7攝氏度。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比台北市還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氣溫比台北市還高1攝氏度。澎湖夏涼冬暖,惟雨量稀少,風力強大,全年平均風速超過6級的大風日多達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風日每月超過20天。每年除6-8月為南風外,其他月份多為東北季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20米以上,相當於中度台風。全縣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是台 灣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勻,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0%,乾旱期長達180天左右。
澎湖列島地勢平坦,無河川山嶽,土壤層淺薄,均為紅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風強勁,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僅能種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這里試種成功西瓜、哈密瓜、絲瓜,號稱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還銷往台灣本島。但全縣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賴台灣本島供應。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見到特殊的農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圍,有許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風牆。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後再膠結起來。用它砌成的牆,經過長年風吹雨打以後,不僅不會坍塌,反而更緊密地膠結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濱一帶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築而成。迄今為止,這種牆壁仍是在澎湖建築景觀的一大特色,有人稱此為「蜂巢牆」。 在澎湖島的風櫃尾半島上,有許多天然奇景,從縣城馬公市乘車,約20分鍾即可抵達。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半島西北端便是風櫃尾,為澎湖本島最西的村落。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這里的風浪特別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飛濺,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氣魄。站在這里可以領略到「澎湖風」的厲害。在風櫃尾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巨浪湧入洞中,就會聽到從巨洞深處傳來如同驚雷般的海濤回響聲,人們稱其為「風櫃聽濤」。風櫃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這里是從太平洋和南海來的暖流經過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風襲擊澎湖時,風櫃尾半島外側正處在風口上,海蝕作用格外強烈,玄武岩構成的海岸柱狀節理發育,助長了海浪沿節理侵蝕的威力,終於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風櫃洞。
從風櫃洞沿環島公路東北行,過海橋之後,即可到達白沙島。該島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樹」,樹齡已有300餘年,原來的樹干已經枯朽,樹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圍長出20多條支幹,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其覆蓋面積廣達660多平方米。它猶如撐開的一把巨傘,形成天然涼亭,「涼亭」下設有石桌石椅,坐在這里一邊喝茶,一邊可與乘涼的老人了解古榕的歷史。
相傳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經過澎湖,不幸在白沙鄉通梁村遇大風沉沒,只剩下一個內值兩株小榕樹的盆缽,隨潮流漂到通梁村海邊,為鄉人拾獲,將其移植到保安宮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島上活到了今天,成為不僅是澎湖,也是台灣全省屈指可數的大榕樹。
從白沙島去漁翁島,要經過一座長2160米的大橋,猶如一道長虹,凌空飛越,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橋。橋面寬4.6米,每隔300米有一處回車道,橋墩共76個,據說是遠東地區最長的跨海水泥鋼管大橋。
漁翁島是澎湖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為16平方公里。因位於澎湖以西,故又稱西嶼。每當夕陽西下,美麗的西嶼與絢麗的彩霞和湛藍的大海互相輝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嶼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緻,但是觀此景的最佳處並不在西嶼,而在馬公市的觀音亭到澎湖水產學校一帶的新月形海灣。每年夏秋兩季傍晚,這里的海灘上總是遊人如潮。
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嶼燈塔」,高高地聳立在漁翁島外?村的西南角上。過去航行於台灣、廈門之間的船隻,常以漁翁島作為尋航的目標。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個古式航標,到1828年改建成燈塔,夜間在塔頂點火,名為西嶼燈塔,它是台灣省第一座燈塔。清光緒元年(1875),改為新式裝備,塔上裝了500燭光四等不動白色燈,光線可射出15海里,既為在台灣海峽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方便,也為古樸的漁翁島增添了異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回遊和底棲魚類近300種,還有龍蝦、貝類、珊瑚、藻類等。全縣擁有動力漁船2800餘艘,漁民近萬戶,佔全縣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魚獲量約5萬噸左右,其中80%以上銷往台灣本島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縣的經濟支柱。其次還有淺海養殖,以牡蠣、斑節蝦和虱目魚為主。全縣的工業幾乎都與漁業有關,主要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漁船修造廠、漁具生產廠等,約佔全縣工廠數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貝殼等為原料的工藝品加工廠,全縣大小工廠約200餘家,另有商業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服務性公司、企業500餘家。
澎湖縣因開發早,古跡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觀,使澎湖縣觀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在全縣農業和工商業難以有較大發展的情況下,80年代初以後,該縣開始注重發展觀光旅遊業。「澎湖漁火」自清代起即為台灣「八景」之一,澎湖天後宮、西嶼炮台、西嶼東谷均為台灣省一級古跡。其他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橋、海水浴場,成功水庫、西嶼燈塔。果葉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遊客每年都在l00萬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劃為「特定風景區」,設有澎湖旅遊服務中心,觀光旅遊業已成為澎湖縣最重要的產業。
澎湖縣對外交通主要靠海運和航空,馬公港有至台灣本島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貨運輸航線。馬公機場有至台北、台南、嘉義、高雄等機場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遊旺季的6-8月間機票難求,平時又有寥寥無人的情況。1970年建成的聯結澎湖本島與白沙、西嶼的跨海大橋,使三島連為一體,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島嶼間主要靠船隻行駛。遇有大風、台風時,島內外交通則幾乎都陷於停頓。
澎湖是一個著名的漁港。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熱鬧的拍賣攤上,主人推銷的是一筐筐鮮魚;平坦的沙灘上,晾曬的是大片大片的魚干;岸邊漁家婦女正忙著曬補魚網;海灣里泊岸的漁船一艘 靠著一艘,數不勝數……這一切都表明,漁業是這里的主要生產項目。據統計,這里以漁業為主要生計的人約有3萬,所以一向有「漁夫島」之稱。
澎湖以盛產鯧魚、鰹魚聞名,此外還有馬鮫魚、鯊魚以及烏賊和龍蝦等。在近海捕撈的漁貨,多運至高雄和台南出售;而沿海捕撈的漁貨,除供當地銷售外,均加工腌成魚干,銷往台灣省各地。
每年初秋時分,是去澎湖吃海鮮的最好季節。這里的龍蝦很有名,它們習慣棲身於深海岩石縫隙之中,不易捕捉,然而味道鮮美。此外,大明蝦、九孔、海臭蟲等,也甚為名貴。所謂「九孔」是當地人的叫法,指的是鮑魚。這種魚有點像飛機,身上有兩排酷似機窗的圓孔,實際上不止九個,只是叫「九孔」好聽而已。如果想嘗嘗肥魚,則以龍占魚、土托魚為上品,也可吃生魚片、魚丸和螃蟹等。在澎湖的特產商店裡,還可以買到蝦仁乾和各種魚干、紫菜和海苔酥等。
澎湖盛產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產量很高,是製造凍粉(台灣俗稱「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開始採集,4―6月採收最忙。當地居民在糧食不足時,也用石花菜作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製造「鷓鴣菜」的原料,自古為小兒驅蛔良葯。在澎湖的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廣泛分布。
澎湖一帶的海產資源之所以豐富,是因為有曲折的海岸線。其單位陸地面積所擁有的海岸線長度約為台灣本島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灣和天然魚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內,海底傾斜平緩,海水溫度較高,適宜底棲魚類繁殖棲息;加上海流條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風暖流、中國沿岸寒流的交匯處,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場所,可以滿足各種不同水溫習性魚類對餌料的需要,因此能夠吸引魚類回遊,是一個良好的天然近海漁場。
澎湖還盛產珊瑚。台灣省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產地,而台灣珊瑚又以澎湖所產最多、最好,包括白、紅和桃紅等顏色。
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的骨骸構成的。珊瑚蟲個體成筒狀,中央有孔,四周環生觸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鈣質。珊瑚蟲不斷繁殖,積壓在內層的珊瑚蟲因無法獲得藻類維持生命而逐漸死去,變成珊瑚樹骨架,而活珊瑚蟲仍然不停再生,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美麗的珊瑚樹。各式各樣的珊瑚,把海底裝點成五彩繽紛的迷宮。
澎湖的珊瑚質地優良,光潤堅硬,色彩絢麗,是人們非常喜愛的裝飾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為名貴。這種珊瑚顏色粉紅、淡柔瑩潔、枝體均勻,在自然光下,色澤高雅迷人。整株完整無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們多保持其原狀作擺設用,富於天然美。
在澎湖島上有許多珊瑚加工廠,極盛時期達50餘家,現在仍有30餘家。這些工廠依珊瑚的形狀、大小、顏色,雕刻為花、鳥、草、蟲、獸和人物等工藝品,也有的製成戒指、耳環、胸花、項鏈、圓珠、袖扣及領帶夾等。
自1923年在澎湖島附近開辟珊瑚場後,澎湖的珊瑚採集業發展迅速。其後,在澎湖群島西南的台灣淺灘一帶又有新珊瑚場發現。迄今為止,澎湖所產珊瑚遠銷世界各地,是台灣省特產中經濟價值最高的外銷品。在1979年以前,台灣省的珊瑚產量約佔世界珊瑚產量的80%,曾贏得「珊瑚王國」的贊譽。但是,經過長期過度開采,80年代末期以後,產量已銳減。
澎湖遠離台灣本島,在地理上、經濟上都有別於台灣本島各市、縣,是一個單獨的經濟區,也是全省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經濟區。縣內經濟一向以漁業為主。澎湖縣海域廣闊,港灣眾多,大小漁港、漁澳有幾十個,其中,馬公港是全省一等漁港之一。
馬公市地處澎湖本島的西部,是澎湖縣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全市面積約34平方公里,人口約5.6萬人,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為福建泉州人。
馬公市原名「媽宮」,系因明朝軍隊驅逐倭寇時,駐軍在此興建「媽祖宮」,故而得名。日據時期,於1920年改稱馬公。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設馬公市,1982年升格為縣轄市。
馬公市最早的市街以媽祖宮為中心,清康熙年間曾修築一小城,中法戰爭時被毀,清光緒十三年(1887)重建,周長789.2丈,高1.5丈,辟四門,東南臨海,西接金龜頭,北浚護壕。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9米,境內的紗帽山海拔45米,為境內最高點。馬公市形狀似一馬蹄形,海岸曲折多灣,沿岸有廣大的珊瑚礁及沙礫堆積。
馬公市遠離台灣本島,但作為縣治,在公務機構方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市、縣機關外,台灣省屬機構在馬公市大都有駐在單位。此外,台灣陸海空軍在馬公市也有駐扎單位,馬公港是台灣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
馬公市經濟歷來以漁業為主,周圍海域水深10-30米,是得天獨厚的優良魚場,全市居民有一半以上從事漁業及養殖業生產。全市有6個漁港,其中馬公一港、二港為台灣一等漁港,可停泊漁船300餘艘。案山、烏嵌、桶盤、虎井為三等漁港,其漁港數量之多居全省第一位,是台灣四大漁業生產基地之一,每年魚獲量約佔全省的1/5。馬公市的工業也以魚類加工和為漁業服務的工業為主。全市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修造船廠等百餘家。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台灣、福建、島、閩南、台灣海峽
貢獻者:
xufannick、silentino、quanan、 fjd0105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桂太郎、台灣、江山島登陸戰、3月26日、廈門、交接台灣文據、1895年、台灣海峽、岩鷺、短尾信天翁、黃姓、火山島、馬關條約、澎湖縣、開羅會議、洪永安、摩那•羅達奧
⑦ 澎湖列島的主要島嶼
澎湖列島位於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中,是台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涌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設縣,東與雲林、嘉義、台南三縣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 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其他63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 全縣面積約127平方公里,下轄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五個鄉,縣治設在馬公市。全縣人口約9萬,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島地理位置優越,東隔澎湖水道,與台灣島相對,最短距離約24海里,兩面與祖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隔海相望,最短距離約75海里。過去橫渡台灣海峽,往來於大陸與台灣島之間的船隻,常常進入澎湖島上的馬公港停泊。從這里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沖,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近年來,台灣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島上發掘出硬質砂岩石斧等古人遺物,經考證為秦漢 以前渡海前來的移民所遺留下來的,屬於祖國大陸上的文化,而這個時期大陸文化在台灣本島上還沒有發現。它說明祖國大陸文化的傳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灣。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台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台灣海峽中各種船隻活動的集匯點。
澎湖於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漸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統治者在澎湖設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其開發時間比台灣本島早380餘年。明朝時曾兩度失於荷蘭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澎湖設安撫司。清代先後設巡檢、通判。日據時期設澎湖島廳。台灣光復後,1946年設澎湖縣。
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於望安鄉的大貓嶼海拔達79米,為境內最高處。在64個島嶼中,以澎湖本島面積最大,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嶼二島。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與台灣本島一衣帶水,但氣候差異很大。全縣年平均氣溫為27.7攝氏度。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比台北市還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氣溫比台北市還高1攝氏度。澎湖夏涼冬暖,惟雨量稀少,風力強大,全年平均風速超過6級的大風日多達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風日每月超過20天。每年除6-8月為南風外,其他月份多為東北季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20米以上,相當於中度台風。全縣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是台 灣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勻,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0%,乾旱期長達180天左右。
澎湖列島地勢平坦,無河川山嶽,土壤層淺薄,均為紅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風強勁,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僅能種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這里試種成功西瓜、哈密瓜、絲瓜,號稱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還銷往台灣本島。但全縣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賴台灣本島供應。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見到特殊的農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圍,有許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風牆。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後再膠結起來。用它砌成的牆,經過長年風吹雨打以後,不僅不會坍塌,反而更緊密地膠結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濱一帶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築而成。迄今為止,這種牆壁仍是在澎湖建築景觀的一大特色,有人稱此為「蜂巢牆」。 在澎湖島的風櫃尾半島上,有許多天然奇景,從縣城馬公市乘車,約20分鍾即可抵達。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半島西北端便是風櫃尾,為澎湖本島最西的村落。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這里的風浪特別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飛濺,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氣魄。站在這里可以領略到「澎湖風」的厲害。在風櫃尾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巨浪湧入洞中,就會聽到從巨洞深處傳來如同驚雷般的海濤回響聲,人們稱其為「風櫃聽濤」。風櫃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這里是從太平洋和南海來的暖流經過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風襲擊澎湖時,風櫃尾半島外側正處在風口上,海蝕作用格外強烈,玄武岩構成的海岸柱狀節理發育,助長了海浪沿節理侵蝕的威力,終於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風櫃洞。
從風櫃洞沿環島公路東北行,過海橋之後,即可到達白沙島。該島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樹」,樹齡已有300餘年,原來的樹干已經枯朽,樹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圍長出20多條支幹,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其覆蓋面積廣達660多平方米。它猶如撐開的一把巨傘,形成天然涼亭,「涼亭」下設有石桌石椅,坐在這里一邊喝茶,一邊可與乘涼的老人了解古榕的歷史。
相傳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經過澎湖,不幸在白沙鄉通梁村遇大風沉沒,只剩下一個內值兩株小榕樹的盆缽,隨潮流漂到通梁村海邊,為鄉人拾獲,將其移植到保安宮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島上活到了今天,成為不僅是澎湖,也是台灣全省屈指可數的大榕樹。
從白沙島去漁翁島,要經過一座長2160米的大橋,猶如一道長虹,凌空飛越,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橋。橋面寬4.6米,每隔300米有一處回車道,橋墩共76個,據說是遠東地區最長的跨海水泥鋼管大橋。
漁翁島是澎湖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為16平方公里。因位於澎湖以西,故又稱西嶼。每當夕陽西下,美麗的西嶼與絢麗的彩霞和湛藍的大海互相輝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嶼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緻,但是觀此景的最佳處並不在西嶼,而在馬公市的觀音亭到澎湖水產學校一帶的新月形海灣。每年夏秋兩季傍晚,這里的海灘上總是遊人如潮。
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嶼燈塔」,高高地聳立在漁翁島外?村的西南角上。過去航行於台灣、廈門之間的船隻,常以漁翁島作為尋航的目標。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個古式航標,到1828年改建成燈塔,夜間在塔頂點火,名為西嶼燈塔,它是台灣省第一座燈塔。清光緒元年(1875),改為新式裝備,塔上裝了500燭光四等不動白色燈,光線可射出15海里,既為在台灣海峽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方便,也為古樸的漁翁島增添了異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回遊和底棲魚類近300種,還有龍蝦、貝類、珊瑚、藻類等。全縣擁有動力漁船2800餘艘,漁民近萬戶,佔全縣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魚獲量約5萬噸左右,其中80%以上銷往台灣本島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縣的經濟支柱。其次還有淺海養殖,以牡蠣、斑節蝦和虱目魚為主。全縣的工業幾乎都與漁業有關,主要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漁船修造廠、漁具生產廠等,約佔全縣工廠數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貝殼等為原料的工藝品加工廠,全縣大小工廠約200餘家,另有商業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服務性公司、企業500餘家。
澎湖縣因開發早,古跡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觀,使澎湖縣觀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在全縣農業和工商業難以有較大發展的情況下,80年代初以後,該縣開始注重發展觀光旅遊業。「澎湖漁火」自清代起即為台灣「八景」之一,澎湖天後宮、西嶼炮台、西嶼東谷均為台灣省一級古跡。其他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橋、海水浴場,成功水庫、西嶼燈塔。果葉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遊客每年都在l00萬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劃為「特定風景區」,設有澎湖旅遊服務中心,觀光旅遊業已成為澎湖縣最重要的產業。
澎湖縣對外交通主要靠海運和航空,馬公港有至台灣本島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貨運輸航線。馬公機場有至台北、台南、嘉義、高雄等機場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遊旺季的6-8月間機票難求,平時又有寥寥無人的情況。1970年建成的聯結澎湖本島與白沙、西嶼的跨海大橋,使三島連為一體,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島嶼間主要靠船隻行駛。遇有大風、台風時,島內外交通則幾乎都陷於停頓。
⑧ 澎湖列島上有哪些物產和旅遊項目
湖列島
Penghu Islands
亦作P'eng-hu Ch'un-tao,漢語拼音作Penghu Qun,亦稱澎湖列島、漁人島(Pescadores Islands)。澎湖列島位於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中,是台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台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的總稱。隔澎湖水道距中國台灣省西海岸約48公里(30哩);極北為目斗嶼,極南為七美嶼,極西為花嶼,極東為查某嶼。總面積126.8641平方公里(49平方哩)。都屬火山島,由玄武岩組成,環以珊瑚礁。地勢平坦,大部海拔30∼40公尺(98∼131呎),最高的貓嶼海拔79公尺(259呎)。以澎湖、漁翁、白沙三島最大,澎湖與白沙島間築有石堤相連,低潮時可以徒步通過。
澎湖島、白沙島與西嶼間的馬公港為天然良港。因受黑潮(日本暖流)影響,氣候溫和,年均溫在16∼28℃(61∼82℉)之間。多大風,冬半年盛行東北風,夏半年盛行西南風。年降雨量1,033公釐(41吋),集中於6∼9月份。農業以旱作為主,居民多從事漁業。中國福建、浙江兩省漁民很早在此定居。南宋乾道七年(1171)正式將澎湖畫入版圖,並在島上屯戍軍隊。16世紀時葡萄牙人稱此島為"Pescadores"(漁人島)。1622∼1624年荷蘭人佔領此島,1884∼1885年被法國人佔領,1894∼1895年中日戰爭後與台灣一並被割與日本。於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歸還中國。該群島扼台灣海峽交通要津,號稱「台灣海峽之鍵」。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涌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設縣,東與雲林、嘉義、台南三縣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其他63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 全縣面積約127平方公里,下轄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五個鄉,縣治設在馬公市。全縣人口約9萬,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島地理位置優越,東隔澎湖水道,與台灣島相對,最短距離約24海里,兩面與祖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隔海相望,最短距離約75海里。過去橫渡台灣海峽,往來於大陸與台灣島之間的船隻,常常進入澎湖島上的馬公港停泊。從這里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沖,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近年來,台灣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島上發掘出硬質砂岩石斧等古人遺物,經考證為秦漢 以前渡海前來的移民所遺留下來的,屬於祖國大陸上的文化,而這個時期大陸文化在台灣本島上還沒有發現。它說明祖國大陸文化的傳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灣。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台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台灣海峽中各種船隻活動的集匯點。
澎湖於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漸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統治者在澎湖設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其開發時間比台灣本島早380餘年。明朝時曾兩度失於荷蘭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澎湖設安撫司。清代先後設巡檢、通判。日據時期設澎湖島廳。台灣光復後,1946年設澎湖縣。
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於望安鄉的大貓嶼海拔達79米,為境內最高處。在64個島嶼中,以澎湖本島面積最大,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嶼二島。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與台灣本島一衣帶水,但氣候差異很大。全縣年平均氣溫為27.7攝氏度。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比台北市還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氣溫比台北市還高1攝氏度。澎湖夏涼冬暖,惟雨量稀少,風力強大,全年平均風速超過6級的大風日多達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風日每月超過20天。每年除6-8月為南風外,其他月份多為東北季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20米以上,相當於中度台風。全縣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是台 灣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勻,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0%,乾旱期長達180天左右。
澎湖列島地勢平坦,無河川山嶽,土壤層淺薄,均為紅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風強勁,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僅能種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這里試種成功西瓜、哈密瓜、絲瓜,號稱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還銷往台灣本島。但全縣所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賴台灣本島供應。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見到特殊的農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圍,有許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風牆。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後再膠結起來。用它砌成的牆,經過長年風吹雨打以後,不僅不會坍塌,反而更緊密地膠結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濱一帶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築而成。迄今為止,這種牆壁仍是在澎湖建築景觀的一大特色,有人稱此為「蜂巢牆」。 在澎湖島的風櫃尾半島上,有許多天然奇景,從縣城馬公市乘車,約20分鍾即可抵達。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半島西北端便是風櫃尾,為澎湖本島最西的村落。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這里的風浪特別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飛濺,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氣魄。站在這里可以領略到「澎湖風」的厲害。在風櫃尾半島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巨浪湧入洞中,就會聽到從巨洞深處傳來如同驚雷般的海濤回響聲,人們稱其為「風櫃聽濤」。風櫃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這里是從太平洋和南海來的暖流經過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風襲擊澎湖時,風櫃尾半島外側正處在風口上,海蝕作用格外強烈,玄武岩構成的海岸柱狀節理發育,助長了海浪沿節理侵蝕的威力,終於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風櫃洞。
從風櫃洞沿環島公路東北行,過海橋之後,即可到達白沙島。該島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樹」,樹齡已有300餘年,原來的樹干已經枯朽,樹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圍長出20多條支幹,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其覆蓋面積廣達660多平方米。它猶如撐開的一把巨傘,形成天然涼亭,「涼亭」下設有石桌石椅,坐在這里一邊喝茶,一邊可與乘涼的老人了解古榕的歷史。
相傳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經過澎湖,不幸在白沙鄉通梁村遇大風沉沒,只剩下一個內值兩株小榕樹的盆缽,隨潮流漂到通梁村海邊,為鄉人拾獲,將其移植到保安宮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島上活到了今天,成為不僅是澎湖,也是台灣全省屈指可數的大榕樹。
從白沙島去漁翁島,要經過一座長2160米的大橋,猶如一道長虹,凌空飛越,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橋。橋面寬4.6米,每隔300米有一處回車道,橋墩共76個,據說是遠東地區最長的跨海水泥鋼管大橋。
漁翁島是澎湖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為16平方公里。因位於澎湖以西,故又稱西嶼。每當夕陽西下,美麗的西嶼與絢麗的彩霞和湛藍的大海互相輝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嶼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緻,但是觀此景的最佳處並不在西嶼,而在馬公市的觀音亭到澎湖水產學校一帶的新月形海灣。每年夏秋兩季傍晚,這里的海灘上總是遊人如潮。
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嶼燈塔」,高高地聳立在漁翁島外?村的西南角上。過去航行於台灣、廈門之間的船隻,常以漁翁島作為尋航的目標。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個古式航標,到1828年改建成燈塔,夜間在塔頂點火,名為西嶼燈塔,它是台灣省第一座燈塔。清光緒元年(1875),改為新式裝備,塔上裝了500燭光四等不動白色燈,光線可射出15海里,既為在台灣海峽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方便,也為古樸的漁翁島增添了異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回遊和底棲魚類近300種,還有龍蝦、貝類、珊瑚、藻類等。全縣擁有動力漁船2800餘艘,漁民近萬戶,佔全縣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魚獲量約5萬噸左右,其中80%以上銷往台灣本島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縣的經濟支柱。其次還有淺海養殖,以牡蠣、斑節蝦和虱目魚為主。全縣的工業幾乎都與漁業有關,主要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漁船修造廠、漁具生產廠等,約佔全縣工廠數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貝殼等為原料的工藝品加工廠,全縣大小工廠約200餘家,另有商業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服務性公司、企業500餘家。
澎湖縣因開發早,古跡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觀,使澎湖縣觀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在全縣農業和工商業難以有較大發展的情況下,80年代初以後,該縣開始注重發展觀光旅遊業。「澎湖漁火」自清代起即為台灣「八景」之一,澎湖天後宮、西嶼炮台、西嶼東谷均為台灣省一級古跡。其他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橋、海水浴場,成功水庫、西嶼燈塔。果葉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遊客每年都在l00萬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劃為「特定風景區」,設有澎湖旅遊服務中心,觀光旅遊業已成為澎湖縣最重要的產業。
澎湖縣對外交通主要靠海運和航空,馬公港有至台灣本島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貨運輸航線。馬公機場有至台北、台南、嘉義、高雄等機場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遊旺季的6-8月間機票難求,平時又有寥寥無人的情況。1970年建成的聯結澎湖本島與白沙、西嶼的跨海大橋,使三島連為一體,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島嶼間主要靠船隻行駛。遇有大風、台風時,島內外交通則幾乎都陷於停頓。
澎湖是一個著名的漁港。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熱鬧的拍賣攤上,主人推銷的是一筐筐鮮魚;平坦的沙灘上,晾曬的是大片大片的魚干;岸邊漁家婦女正忙著曬補漁網;海灣里泊岸的漁船一艘 靠著一艘,數不勝數……這一切都表明,漁業是這里的主要生產項目。據統計,這里以漁業為主要生計的人約有3萬,所以一向有「漁夫島」之稱。
澎湖以盛產鯧魚、鰹魚聞名,此外還有馬鮫魚、鯊魚以及烏賊和龍蝦等。在近海捕撈的漁貨,多運至高雄和台南出售;而沿海捕撈的漁貨,除供當地銷售外,均加工腌成魚干,銷往台灣省各地。
每年初秋時分,是去澎湖吃海鮮的最好季節。這里的龍蝦很有名,它們習慣棲身於深海岩石縫隙之中,不易捕捉,然而味道鮮美。此外,大明蝦、九孔、海臭蟲等,也甚為名貴。所謂「九孔」是當地人的叫法,指的是鮑魚。這種魚有點像飛機,身上有兩排酷似機窗的圓孔,實際上不止九個,只是叫「九孔」好聽而已。如果想嘗嘗肥魚,則以龍占魚、土托魚為上品,也可吃生魚片、魚丸和螃蟹等。在澎湖的特產商店裡,還可以買到蝦仁乾和各種魚干、紫菜和海苔酥等。
澎湖盛產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產量很高,是製造凍粉(台灣俗稱「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開始採集,4―6月採收最忙。當地居民在糧食不足時,也用石花菜作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製造「鷓鴣菜」的原料,自古為小兒驅蛔良葯。在澎湖的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廣泛分布。
澎湖一帶的海產資源之所以豐富,是因為有曲折的海岸線。其單位陸地面積所擁有的海岸線長度約為台灣本島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灣和天然魚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內,海底傾斜平緩,海水溫度較高,適宜底棲魚類繁殖棲息;加上海流條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風暖流、中國沿岸寒流的交匯處,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場所,可以滿足各種不同水溫習性魚類對餌料的需要,因此能夠吸引魚類回遊,是一個良好的天然近海漁場。
澎湖還盛產珊瑚。台灣省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產地,而台灣珊瑚又以澎湖所產最多、最好,包括白、紅和桃紅等顏色。
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的骨骸構成的。珊瑚蟲個體成筒狀,中央有孔,四周環生觸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鈣質。珊瑚蟲不斷繁殖,積壓在內層的珊瑚蟲因無法獲得藻類維持生命而逐漸死去,變成珊瑚樹骨架,而活珊瑚蟲仍然不停再生,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美麗的珊瑚樹。各式各樣的珊瑚,把海底裝點成五彩繽紛的迷宮。
澎湖的珊瑚質地優良,光潤堅硬,色彩絢麗,是人們非常喜愛的裝飾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為名貴。這種珊瑚顏色粉紅、淡柔瑩潔、枝體均勻,在自然光下,色澤高雅迷人。整株完整無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們多保持其原狀作擺設用,富於天然美。
在澎湖島上有許多珊瑚加工廠,極盛時期達50餘家,現在仍有30餘家。這些工廠依珊瑚的形狀、大小、顏色,雕刻為花、鳥、草、蟲、獸和人物等工藝品,也有的製成戒指、耳環、胸花、項鏈、圓珠、袖扣及領帶夾等。
自1923年在澎湖島附近開辟珊瑚場後,澎湖的珊瑚採集業發展迅速。其後,在澎湖群島西南的台灣淺灘一帶又有新珊瑚場發現。迄今為止,澎湖所產珊瑚遠銷世界各地,是台灣省特產中經濟價值最高的外銷品。在1979年以前,台灣省的珊瑚產量約佔世界珊瑚產量的80%,曾贏得「珊瑚王國」的贊譽。但是,經過長期過度開采,80年代末期以後,產量已銳減。
澎湖遠離台灣本島,在地理上、經濟上都有別於台灣本島各市、縣,是一個單獨的經濟區,也是全省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經濟區。縣內經濟一向以漁業為主。澎湖縣海域廣闊,港灣眾多,大小漁港、漁澳有幾十個,其中,馬公港是全省一等漁港之一。
馬公市地處澎湖本島的西部,是澎湖縣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全市面積約34平方公里,人口約5.6萬人,居民為漢族,世居人口為福建泉州人。
馬公市原名「媽宮」,系因明朝軍隊驅逐倭寇時,駐軍在此興建「媽祖宮」,故而得名。日據時期,於1920年改稱馬公。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設馬公市,1982年升格為縣轄市。
馬公市最早的市街以媽祖宮為中心,清康熙年間曾修築一小城,中法戰爭時被毀,清光緒十三年(1887)重建,周長789.2丈,高1.5丈,辟四門,東南臨海,西接金龜頭,北浚護壕。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9米,境內的紗帽山海拔45米,為境內最高點。馬公市形狀似一馬蹄形,海岸曲折多灣,沿岸有廣大的珊瑚礁及沙礫堆積。
馬公市遠離台灣本島,但作為縣治,在公務機構方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市、縣機關外,台灣省屬機構在馬公市大都有駐在單位。此外,台灣陸海空軍在馬公市也有駐扎單位,馬公港是台灣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
馬公市經濟歷來以漁業為主,周圍海域水深10-30米,是得天獨厚的優良漁場,全市居民有一半以上從事漁業及養殖業生產。全市有6個漁港,其中馬公一港、二港為台灣一等漁港,可停泊漁船300餘艘。案山、烏嵌、桶盤、虎井為三等漁港,其漁港數量之多居全省第一位,是台灣四大漁業生產基地之一,每年魚獲量約佔全省的1/5。馬公市的工業也以魚類加工和為漁業服務的工業為主。全市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修造船廠等百餘家。
⑨ 澎湖列島的經濟發展
澎湖遠離台灣本島,在地理上、經濟上都有別於台灣本島各市、縣,是一個單獨的經濟區,也是全省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經濟區。縣內經濟一向以漁業為主。澎湖縣海域廣闊,港灣眾多,大小漁港、漁澳有幾十個,其中,馬公港是全省一等漁港之一。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回遊和底棲魚類近300種,還有龍蝦、貝類、珊瑚、藻類等。全縣擁有動力漁船2800餘艘,漁民近萬戶,佔全縣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魚獲量約5萬噸左右,其中80%以上銷往台灣本島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縣的經濟支柱。其次還有淺海養殖,以牡蠣、斑節蝦和虱目魚為主。
海產澎湖以盛產鯧魚、鰹魚聞名,此外還有馬鮫魚、鯊魚以及烏賊和龍蝦等。在近海捕撈的漁貨,多運至高雄和台南出售;而沿海捕撈的漁貨,除供當地銷售外,均加工腌成魚干,銷往台灣省各地。
澎湖盛產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產量很高,是製造凍粉(台灣俗稱「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開始採集,4―6月採收最忙。當地居民在糧食不足時,也用石花菜作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製造「鷓鴣菜」的原料,自古為小兒驅蛔良葯。在澎湖的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廣泛分布。
澎湖一帶的海產資源之所以豐富,是因為有曲折的海岸線。其單位陸地面積所擁有的海岸線長度約為台灣本島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灣和天然魚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內,海底傾斜平緩,海水溫度較高,適宜底棲魚類繁殖棲息;加上海流條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風暖流、中國沿岸寒流的交匯處,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場所,可以滿足各種不同水溫習性魚類對餌料的需要,因此能夠吸引魚類回遊,是一個良好的天然近海漁場。
澎湖還盛產珊瑚。台灣省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產地,而台灣珊瑚又以澎湖所產最多、最好,包括白、紅和桃紅等顏色。
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的骨骸構成的。珊瑚蟲個體成筒狀,中央有孔,四周環生觸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鈣質。珊瑚蟲不斷繁殖,積壓在內層的珊瑚蟲因無法獲得藻類維持生命而逐漸死去,變成珊瑚樹骨架,而活珊瑚蟲仍然不停再生,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美麗的珊瑚樹。各式各樣的珊瑚,把海底裝點成五彩繽紛的迷宮。
澎湖的珊瑚質地優良,光潤堅硬,色彩絢麗,是人們非常喜愛的裝飾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為名貴。這種珊瑚顏色粉紅、淡柔瑩潔、枝體均勻,在自然光下,色澤高雅迷人。整株完整無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們多保持其原狀作擺設用,富於天然美。
在澎湖島上有許多珊瑚加工廠,極盛時期達50餘家,現在仍有30餘家。這些工廠依珊瑚的形狀、大小、顏色,雕刻為花、鳥、草、蟲、獸和人物等工藝品,也有的製成戒指、耳環、胸花、項鏈、圓珠、袖扣及領帶夾等。
自1923年在澎湖島附近開辟珊瑚場後,澎湖的珊瑚採集業發展迅速。其後,在澎湖群島西南的台灣淺灘一帶又有新珊瑚場發現。迄今為止,澎湖所產珊瑚遠銷世界各地,是台灣省特產中經濟價值最高的外銷品。在1979年以前,台灣省的珊瑚產量約佔世界珊瑚產量的80%,曾贏得「珊瑚王國」的贊譽。但是,經過長期過度開采,80年代末期以後,產量已銳減。 全縣的工業幾乎都與漁業有關,主要有魚類加工廠、冷凍廠、漁船修造廠、漁具生產廠等,約佔全縣工廠數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貝殼等為原料的工藝品加工廠,全縣大小工廠約200餘家,另有商業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服務性公司、企業500餘家。
⑩ 觀念更新能帶來什麼
溫州人思路靈活、觀念常新,因此能想別人之不敢想,為別人之不敢為,自然就能發現別人視而不見的商機。
觀念改變命運
怎樣才能改變命運?怎樣才能賺錢、致富、奔小康?人們習慣於依靠知識,依靠勤儉持家、勤儉致富。這個並沒有錯,但只是勤儉只有知識而沒有新觀念、新思路,那是發不了財的。現在大多數人靠打工拿工資,用自己的汗水掙錢,工作了二三十年,月工資也不過幾千元,省吃儉用幾十年,買個住房還要東挪西借。同樣頭頂天腳踏地,一樣的政策,一樣的條件,為什麼有人月賺萬元乃至數十萬元,有人卻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充足的知識只是為改變命運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僅憑知識同樣是改變不了命運的!還有人說是知識改變命運一個富翁與窮人的收入相差可以是千萬倍,難道他們的知識也相差千萬倍嗎?何況,有些自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人不照樣窮困終身嗎?而一字不識的文盲照樣能身價上億。原因何在呢?是什麼才能帶來財運,改變命運呢?
觀念!溫州人那麼會賺錢就是因為他們思維靈活、觀念更新地快。因為觀念超前,就能想別人之不敢想,為別人之不敢為,自然就能夠發現別人視而不見的商機,如此一來鈔票哪能不源源不斷地滾進腰包?細說起來,溫州人會賺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肯吃苦、有膽識、特精明、會搶先、講誠信、能團結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比如精明,溫州人還比不上上海人,再比如搶先,只要觀念改變了才會先行一步啊!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觀念。所以說,觀念是人生轉變的基礎和起點,是賺錢的最先條件。
在溫州人看來下崗就是轉崗;凡事不能坐著空想而是要先試著干一干;凡事靠自己想辦法,自己解決;要當老闆,不想做打工仔;只要有錢可掙,什麼苦都可以吃;大錢要賺,小錢也要賺;不能安於現狀,要追求進一步的發展。
正是溫州人的思路先人一步,所以才能在中國改革史上創造出最多的第一,一次次讓世人「瞠目結舌」,一次次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觀念沖擊:
第一份私人工商執照;
第一批股份合作企業;
第一個實行金融利率改革;
第一個制定私營企業條例;
第一個實行全社會養老保險;
第一座農民城;
第一個農民包機公司;
第一個跨國農業公司;
……
邊角料里淘去8000萬
一個溫州姓李的老闆,有著從一無所有到8000萬元家產的發跡史,就是因為思路的改變、觀念的更新,給他帶來了財富與命運的改變。
當初,李老闆一無所有,窮得連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當看到別人都做生意,賺大錢,過上了好日子,他也著急了,但是他沒有本錢,這可怎麼辦呢?左思右想,他也沒有想出一條辦法,他就想到四處走走,看看能不能發現出路。沒想到這一走,他就走出了一條路來了。
他發現,城裡人開始講究了,居室都布置得很好,清潔衛生每日都做,但是用一塊布抹地費時費事。他想如果改用棉質拖把,那就方便簡單多了。製作棉拖把有何難呢?於是,他就四處去打聽,看看能否弄些材料。結果,他在一家大棉紡廠的垃圾堆里,撿回了許多廠家丟棄的碎棉布條。
李老闆便利用它們,分釗整理出來紮成各種拖把。他拿到街上試著賣一賣,沒想到每把可賣到2元錢。於是,他便放手干開了。一年之後,他居然有了500多元積蓄。
有了這500多元,李老闆便考慮,怎樣才能迅速致富呢?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利用廢料這一行最有賺頭。於是,他又改變了只扎拖把的單一產品結構,東借西湊,弄了點資本,購買了最初的加工設備-縫紉機。他把撿來的破碎棉布中稍大的布塊拼縫成童裝,細小的,紮成拖把。這樣幹了半年之後,就賺了5000多元。
之後,李老闆看到市場上毛毯熱銷這一點,專門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棉紡廠、化纖廠中收購各種邊角料,運回工廠後,篩選分揀,那些大塊的製作成童裝,細小的,不再製作拖把,而是剝理成絲,紡成絲線,編織成各種毛毯,或者掛毯。
這樣一來,童裝,每件成本相當低廉,原材料連同人工費用及各項開支加起來,也不過3~4元,而大宗童裝批發,一般都在10元以上。那些用彩色化纖邊角料編織而成的毛毯,色彩鮮艷,構圖巧妙又結實密匝。因此,深受用戶歡迎,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
嘗到甜頭後,李老闆又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除了生產加工童裝、毛毯之外,還把業務擴展到飲食業上來。一年之後,他又開始涉足家電行業。當時,家電市場正在起步,李老闆便率先行動,專營日本進口原裝產品,很快,便發了大財,一躍成為千萬富翁。
成功後的李老闆很有感觸地說:「沒有本錢不要緊,地上有的是金銀財寶,撿起來就是富翁,關鍵是你知道不知道去撿。」
這就是典型的溫州人創業發家的例子。正因為幾乎溫州人個個如此會賺錢,所以,溫州才成為中國最具有活力的地方。有人形象地作比喻: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經濟走一步,中國經濟走4步;浙江經濟走4步,溫州經濟走6步。
9個領先觀念
有學者總結出了溫州人領先的9個觀念,令人羨慕這9個觀念從不同局面展示了溫州人教育的技術也是最值得人們學習的9個觀念,這9個觀念是:
(1)「創業」的觀念:當有些人為掙得一個「鐵飯碗」而擠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溫州人已經邁出了創業的步伐,有些人甚至為此不惜放棄公職。1980年,時任溫州通用機械廠副廠長的鄭秀康毅然辭去令人羨慕的公職,還賣掉了家裡的手錶、自行車等物品,開始學做皮鞋。他當時的這種舉動世人看來無疑是發瘋,就是這樣瘋狂的邁一步成就他後來的一番事業。
(2)「賺錢光榮」的觀念:溫州人把經商作為實現人生價值、體現人生尊嚴的一種方式,他們坦言做生意不丟人,賺錢是光榮的。比如徐勇水就說自己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為了過上好日子。
(3)「面子」觀念:溫州人認為能賺錢就是最大的面子,許多溫州人拋家舍業,不遠千里地去外地創業。他們干其他人不願意乾的事比如修鞋。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乾的是很下賤的工作的情況下,他們不以為然,默默無言地接受著世俗的眼光,踏踏實實地賺錢,許多人就是通過這些工作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4)「行動第一」的觀念:溫州人創業自強不息,不等不靠,沒有條件就馬上創造條件,沒有本錢就從補鞋、彈棉花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比如正泰集團的南存輝,就是利用補鞋淘來的「第一桶金」,開辦了一個小作坊,然後一步步發展為大集團。
(5)「擇業」觀念:溫州人只要能掙錢,什麼都敢幹,什麼都能幹,什麼都願意干。而且,在他們的字典里,沒有「下崗」這個詞,別人認為的「下崗」在他們眼中,就是換一個生意做;世上沒有「貴賤」這個詞在他們看來能賺錢就是好工作,沒有貴賤的區別。
(6)「團隊」的觀念:溫州人信奉的是「生意一起做,有錢大家賺」的原則,他們喜歡合作、善於合作、甘於分享、追求雙贏,「集團軍作戰」的巨大優勢,使得他們在商戰中無往不勝、所向披靡。
(7)「大錢與小錢」的觀念:溫州人有錢就賺,不管其多少從來不看不起小錢。沒有能力賺大錢就賺小錢,然後由從賺小錢發展到賺大錢,而在賺大錢後依然賺小錢。對於錢,溫州人大小兼容,大小通吃。
(8)「吃苦」的觀念:為了賺錢,溫州人「千方百計地想,千言萬語地說,千山萬水地跑,千辛萬苦地干」。這四個「千」就是他們創業的最大本錢。
(9)「搶先」的觀念:當商機在人們視野之內剛剛萌芽時,有的人還在觀望,溫州人已經搶在最前面抓住了機會,搶得了市場的制高點,大大地賺了一筆。他們認為商機就是金錢,一旦來臨就要搶抓、快抓、抓住、抓緊。
丟掉面子帶來財富
思路決定出路,思路帶來財富。因為思路領先,所以溫州人不靠國家投資,不靠引進外資而獨立自主地創造了經濟奇跡;同樣因為思路領先,他們做的很多事情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中國人例來重視面子在輕視商業的生活觀念中放棄體面的工作去做小買賣簡直就是瘋子,但是就是溫州人拋開面子,反其而行之,從小買賣干起。
一個23歲的女交警辭了公職而去異地販賣小商品,這在有些人眼中,未免太傻了,可是蔡瑤媛就是這么乾的。10年前,蔡瑤媛辭掉溫州交警的公職,帶了2000元錢到山東省濟南租門市房開店,專門賣從溫州販來的領帶夾、徽章等小飾品,她帶著樣品到處跑單位,央求人家訂貨。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蔡瑤媛已成為濟南市南方禮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了。
面對他人最初的不理解與後來的贊嘆,蔡瑤媛很不以為然。她說:「溫州人就是這樣的,四海為家,哪裡有錢掙去哪裡。而且男女是沒什麼區別的,都要出來闖。」
在溫州人的創業大軍中,有很多人原來是機關幹部,他們不戀官、不戀位、不戀權,敢於丟掉鐵飯碗,辭職創業。
溫州人還有不少科技人員拋棄「言利有辱斯文」的陳舊觀念,放下學者的架子,直接開辦公司創業或以技術、專利成果入股的形式創業,實現科技與企業的有效結合,以科技優勢引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因此體現出了自身的專業價值。
溫州人就是這樣,在賺錢這個問題上,他們以不爭論「能不能幹」、「有沒有先例」這些問題,而是用盡心思來琢磨「怎麼幹才賺錢」、「怎麼干賺得最多」的問題。
馬克思有一段話是描述猶太人的,如果原封不動地用來描述溫州人,一點也不顯得誇張,彷彿就是馬克思為今天的溫州人提前寫下的:
「在他們的眼裡,整個大地都是交易所;在這塊土地上,他們除了要比自己的鄰居富有以外,沒有別的使命;生意控制了他們的全部思想,一種生意換成另一種生意,是他們唯一的休息方式;即使他們偶爾沒有考慮他們的生意,那也是想探聽一下別人的生意做得怎麼樣。」
人們在驚嘆、佩服溫州人經商、辦企業的成功之餘,不禁會想:溫州人與我們同為中國人,為什麼溫州人能賺錢,而我們卻不如他們呢?「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細究起來,主要還是思路的不同。
因為觀念決定出路,有了生路才有財路,所以要想賺錢,就要向溫州人學習,學習他們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為自身發展闖出更廣闊的新天地的能力。因為錢來源於頭腦!錢會往有頭腦的人的口袋裡鑽,正所謂:腦袋空空口袋空空,腦袋轉轉口袋滿滿。更新觀念,引入新觀念,拋棄舊觀念,才能真正使腦袋聰明,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