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清朝軍服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首先要說一下,清軍的兵和勇雖然有區別,但是電視劇里那種胸口一個「兵」或者「勇」字的服裝,僅僅是道具,並非真正的清軍軍服。清軍的士兵軍服的胸口確實有字,這些字的正式名字叫補子。不過補子里可不是簡單的一個「兵」或者「勇」字,而是有著嚴格的規定,要寫明這個士兵屬於哪個部隊。在清末太平天國運動以後,各地督撫為了鎮壓起義軍,自己籌餉練兵,軍服的款式也變得多樣化,胸口的補子形式也有所變化,不過一樣要寫明士兵的基本信息。首先我們來看一張補子的照片,補子像電視劇里常見的圓形,裡面詳細的寫明了穿這身軍服的士兵是屬於禮字右營中哨六隊的親兵,一目瞭然。
因此像電視劇里哪種,清軍胸口一個大圓圈,圓圈裡一個「兵」或者「勇」字的軍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只是道具師的傑作而已。
⑵ 清朝新軍為什麼是藍灰色軍服
甲午中日戰後,清政府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習洋槍,學西法」,史稱新軍,全稱「新建陸軍」。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教習,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
⑶ 民國時期各地新軍的軍服
雲南軍閥 你這都不知道 好好讀讀歷史
⑷ 北洋政府時期,張作霖軍隊,孫傳芳軍隊,吳佩孚軍隊和孫中山的北伐軍軍服顏色分別是什麼
北洋軍沿襲清朝新軍的軍裝,以藍色為主,北洋軍包括張作霖、孫傳芳、吳佩孚等~
北伐軍由於與蘇聯合作,受蘇聯影響為蘇式軍裝,為灰色。到後來蔣介石與蘇聯決裂開始與德國來往,軍裝也改成德式,顏色也改成了土黃。
⑸ 辛亥革命時清軍是什麼軍裝啊帶紅頂帽還是大蓋帽
1、辛亥時期,滿清政府總共編練了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全國大約只有20多萬
編練新式陸軍的同時,清廷在各省組織了巡防營。
巡防營是挑選舊綠營和勇營的精壯,另招募民丁,編組而成。他們的作戰能力和武器相對較差,但清政府認為他們比新軍可靠。
巡防營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新軍的監視
2、新軍也並不是都要起義的,裡面仍然有保皇派,並且很多是旗人。
比如,從1904年起,在湖廣總督及荊州將軍的安排下,荊州旗兵被輪派到湖北新軍中受訓,
這些旗兵主要集中在第八鎮第三十步兵標(團),其中第一營中的兩個隊(每營共四隊,每隊大概150人)和第二、三營的各一個隊,大概一個營的兵力為旗兵構成,他們的統領也是旗人。第三十一標也有一個隊的旗兵,另外大概還有四分之一(大概250人)的旗兵分布在其他部隊或軍事學堂。
⑹ 關於清朝軍服
我覺得是LZ把兵勇混淆了。清朝分國家常備力量——八旗和綠營,以及臨時招募的地方武裝組成軍隊,戰事一完就被解散,這些鄉勇就是LZ所說頭上裹著布,沒有戴清軍氈帽。在清朝中後期隨著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由曾國藩等組織的湘軍以及李鴻章等組織淮軍,由鄉勇改編為練勇,發餉定兵制,才成為這之後直到按西方兵制訓練的新軍出現前清朝的主要武裝力量。對於清軍的穿著,不能以影視作品中展現的作為標准,也多按現代的審美觀進行了藝術加工。特別是西方描寫中國清朝的影視作品,多摻雜了西方人想像成份在裡面。而當時流傳下來的老照片才是客觀真實的。
⑺ 大清新軍vs日本陸軍
渣渣,沒法比
日本陸軍在1904年擊敗俄國陸軍後就被公認為世界強軍
相比之下,北洋新軍還是一支傳統的封建軍隊,在組織和意志方面相去甚遠
更別說北洋軍的相當裝備還是從日本買來的
⑻ 清朝軍隊軍服的士、卒、兵、勇怎麼分類
1、士:在清代指有科考身份的文人,不會出現在士兵的軍服號坎上。若看到影視劇里軍服上有「士」符號,則是笑話。
2、卒:由地方官員管轄的地方武裝,相當於現在的地方警察。號服上白底黑字「卒」。
3、兵:是清朝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軍服前襟印「兵」字。
在清軍入關之前就有八旗兵,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兵,是正規軍,直接隸屬於皇帝。八旗兵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中挑選。「余丁」和不滿16歲的「幼丁」可以挑補為養育兵,即預備兵。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是為彌補滿軍不足由漢人組成的部隊。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志,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它和八旗兵不同之處,除部族關系外,「八旗駐防兵由於世籍,綠旗各營兵由於招募」。也就是說,旗人(包括滿洲、蒙古、漢軍八旗)人人有挑補兵丁義務,而漢人(不包括漢軍)對於綠營是自由應募。八旗兵同綠營兵雖使命相同,但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戍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其數量要比八旗兵多數倍。
4、勇:是兵的一種。雍乾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臨時招募軍隊,戰事完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軍隊,即使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
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清末的主要軍事力量。
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即所謂「兵為將有」。這些士兵的軍服上就是「勇」。
⑼ 清末新軍、北洋軍、國民革命軍的軍服都是什麼樣子的
甲午戰爭中,自認為泱泱大國的大清居然敗給一個蕞爾小國日本,舉國震驚。為了維護統治,同時也為了平息眾怒,清廷決心採納眾議,改革軍制,學習西方列強,建立一支“習洋操、用洋槍”的新型軍隊。為了區別清廷的八旗、綠營、淮軍等舊式軍隊,這支軍隊也被稱為新軍。
國民黨軍服
抗戰勝利後,美國開始全面介入中國,在美國顧問團的建議下,國民黨對軍服再次進行了改革,將原有的軍服改用了大檐帽、大翻領、黃色卡其布等,並採用了美式肩章、領章並用的軍銜標志。
不過,這次軍制軍服改革,依然如同國民黨的歷次改革一樣沒有完成。不過比之前幾次,原因有了變化,這次的原因是時間不足,因為還沒等國民黨全面貫徹軍服改革,它就已經被趕出了大陸。
⑽ 清末時期,各地新軍和北洋新軍的裝備一般是什麼
北洋新軍的裝備:
1、武器裝備全部進口,而且按照制式武器編排,北洋軍被指為北方新軍,由於擔負拱衛京師的任務,因此裝備更加優越,後期配備有馬克辛機槍(比南方新軍多出來不少),大口徑制退火炮,這些武器在當時是中國最好的,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先進的。1、清末時期,各地新軍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不僅淮軍、湘軍、練軍以及部分綠營兵和八旗兵,均裝備了從歐洲進口或中國軍事企業仿製的近代槍炮。 70年代以後,西方更為先進的後膛槍炮開始輸入我國,導致淮軍裝備的又一次更新。英國的馬梯尼、士乃德、法國的哈乞開司、德國的老毛瑟、美國的林明敦和黎意等槍種,均進入淮軍部隊。 90年代部分部隊還裝備了更為先進的後膛連發槍,主要槍種有奧地利的曼利夏、德國的新毛瑟和中國江南製造局仿造的快利槍等。如趙懷業部即"皆系一色快槍"。還裝備了新式毛瑟槍和克虜伯炮。即使一些內地省份如江西、貴州、雲南的練軍,也都在70-80年代,裝備了近代槍炮。清軍還是亞洲第一個裝備了七連發槍和十三連發槍的國家。
在炮兵裝備上,有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克虜伯式後膛炮。僅1871年至1873年,大清就購置了德國克虜伯後膛四磅鋼炮141門,到1884年淮軍配備的後膛鋼炮已達370多門。自1886年起。廣東又陸續撥解北洋鋼炮100多門,其中"光緒十二年(1886年)粵解八生脫鋼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粵解七生脫鋼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粵解八生脫七鋼炮三十尊"。這期間北洋自購者尚不在內。另外,至1904年,江南製造局共造出後膛大炮145門,大部分用來裝備了淮軍。淮軍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魯森式鋼炮還是西方80年代末才發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見,淮軍的裝備無論是質與量,都是堪稱世界一流的。
2、各地新軍裝備不一,新舊差異很大,槍多為漢陽造和之前采購的外國軍械,火炮比較多的是滬造山炮。
在國內各軍閥來說,北洋新軍的戰鬥力應該來說是比較厲害的。 但是和西方列強比,有些力不從心。北洋新軍以東北奉系、華北直系、華東皖系為主,這三支北洋軍是最厲害的。說是最厲害,倒不如說是裝備厲害,例如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他手裡的四十八萬東北 軍就是由北洋軍奉系軍隊演變而來的。從東北軍被蔣介石收編,再到在後來參加抗曰戰諍來看,他們的戰鬥力應該來說還算不錯的;皖系勢力早在直晥戰諍中就垮台了,至於直系勢力,北伐的時候就打光了。直系的各個階層的長官均受先進的教育,所以他們不願再為曹坤吳佩服賣命,之所以說是打敗了, 倒不如說是紛紛倒戈。這也就是十萬北伐軍為什麼能打敗七十萬孫吳聯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