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耳其人的風俗禮儀
土耳其禮儀
熱情待客是土耳其人生活習慣中的基本原則。遵循伊斯蘭教可蘭經的教義和誠懇待人的習慣,土耳其人總是熱情誠懇地待人。即使是貧苦的農民也盡可能招待好客人(misafir)。因此,主人擺出非常多的食物和飲料招待客人,客人吃不了又無法回絕,這可能會令客人感到為難。另外,為了確認客人是否滿足,土耳其人盡管語言不通,也會努力與客人談話進行交流。生活在城市的中產階級的人們,至少能夠講一種歐洲的語言,即使沒有受過專門的外語教育,他們也會非常熱情的學習,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土耳其人是個頗講究的民族,朋友見面先親左右頰,較不熟的則握手。到人家裡做客時要脫鞋。不要公共場合擤鼻子,不要和情人在公共場合摟摟抱抱,這些被視為有礙觀瞻。
參觀清真寺時要記得脫鞋,女性記得包頭巾,著名的清真寺前都有許多頭巾借觀光客包,夏天並有布巾借穿短褲的觀光客包圍,穿短褲及不包頭巾都被視為衣冠不整。不要隨便照穿制服的軍人或警察相片,先問許可。
伊斯蘭教每年有一個月的齋月(每年提前十天,2000年的齋月從12月開始)。此時至土耳其,請勿在他人面前(餐廳除外)隨意進食。
土耳其正從一個傳統的父權社會轉換到現代的兩性平權社會,男士對單身的女性觀光客會用語言、眼神、手勢來表示他們的好奇與「關愛」。要懂得保護自己,對於土耳其男性的大獻殷勤,看你的心情與需要,小心應付。
倘若你在土耳其有熟人,可以真誠地詢問其地方禮節,一定要弄清禁忌!!
2. 軍官與紳士完整版電影
[影視帝國www.y4dg.com]軍官與紳士.An.Officer.and.a.Gentleman.1982.BluRay.720p.rmvb
3. 軍人攻在樹林遇見受
帶我一個,我也想看,以前看過,但是把名忘了
4. 有哪些如」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類的軍人話語
忠於黨、終於國家、終於人民!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
5. 軍人的一個敬禮有什麼含義
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一種禮節。
在軍隊中,士兵見到上級要敬禮,這是軍人禮儀上的要求,表示的是對上級的尊重。這和我們在日常身故或者對他人的鞠躬。握手的禮節一樣,只是敬禮會更加的庄嚴,在要求上也更嚴格。
在軍隊的敬禮禮節,是一個軍人自身的修養的體現之一,在法律上也有明確規定,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試行)》第四十九條有明確的定義:
軍人必須有禮節,體現軍人的文明素養,促進軍隊內部的團結友愛和互相尊重。
(5)軍人制服gv擴展閱讀:
軍人敬禮手勢
軍人敬禮分為舉手禮、注目禮和舉槍禮。著軍服時,通常行舉手禮。攜帶武器裝備或者因傷病殘不便行舉手禮時,行注目禮。舉槍禮僅限於執行閱兵和儀仗任務時使用。
一、行舉手禮是人民解放軍中最常用的禮節,通常是軍人著軍服戴軍帽或不戴軍帽的時候。行舉手禮時,行禮者與受禮者的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一般在1~7米處行禮較為適當。行禮時抬起右手接觸帽檐向受禮者表示敬意。
二、行注目禮也是軍人最常用的敬禮方式。它是軍人攜帶武器裝備不便行舉手禮時以注視受禮者並用目送和目迎來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行注目禮時,行禮者應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同時注視受禮者並目送或目迎,待受禮者還禮後將頭轉正。
三、舉槍禮僅限於執行閱兵和儀仗任務時使用。這是專門為儀仗隊規定的,在迎接外賓的閱兵儀式中使用的一種敬禮方式。有時賓館門衛禮兵也採用,舉槍禮比其他敬禮方式更為隆重些。
行舉槍禮時,行禮者把槍舉到胸前,轉頭注視受禮者,並目迎或目送以表示敬意。
6. 怎麼我們那沒有
同學,我覺得你應該好好學習,確實年齡太小,現在學習為主,那有些女生比較主動,被你吸引了,也非常正常啊,你不必要為此感覺到尷尬和害羞,被異性喜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是你分的清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現在不適合談戀愛,明確跟那個女生說清楚,並且警告其他同學不要再以此來開你玩笑!
7. 古代愛國故事
少年英雄、漢驃騎大將軍,匈奴不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何如?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著名將領,傑出的軍事家。漢代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善於長途奔襲。
一、莫問英雄出處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結晶,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親不敢承認的私生子、母親又是個女奴,這一切與他舅舅衛青是那麼的相似。
但霍去病是幸運的。大約在霍去病剛滿周歲的時候,他的姨母衛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後宮,並且很快被封為夫人,地位僅次於皇後。霍去病的舅舅衛長君、衛青也隨即晉為侍中。而霍去病也跟著嫁到詹事陳掌家的母親,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貴胄生活,「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可以說順利的不要再順利了。同是私生子,境遇兩重天,不同的生活經歷也給了霍去病和衛青迥然不同的性格,而這份性格的互補也讓他們在往後的戎馬生涯中配合無間。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青拜車騎將軍,和另三員將領各率一支軍隊出塞。在這一次出兵過程中,四路大軍出塞兩路大敗,一路無功而返,尤其離譜的是老將李廣竟然被匈奴所虜,好不容易才逃歸。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領兵的「騎奴」衛青,出上谷直搗龍城,斬敵七百.衛青的軍事天才使漢武帝刮目相看,他從此屢屢出征,戰果累累,也為往後霍去病的橫空出世鋪平了道路。
二、少年英雄橫空出世
在衛青建功立業的同時,霍去病也漸漸地長大了,在舅舅的影響下,他自幼精於騎射,雖然年少,卻不屑於象其它的王孫公子那樣呆在長安城裡放縱聲色享受長輩的蔭庇。他渴望殺敵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再次籌劃了一場大規模的對匈奴反擊戰(即歷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戰)。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騎校尉隨軍出征.在戰場上,霍去病再三請戰,衛青便給了他八百騎兵。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率領著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賓士數百里尋找敵人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遭遇戰首戰告捷,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騎兵則全身而返。大喜過望的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贊嘆他的勇冠三軍。
霍去病的首戰,以這樣奪目的戰果,向世人宣告,漢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將橫空出世了。
三、馬踏匈奴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用兵天份嘖嘖稱奇,也許是為了再試探一次霍去病的天賦和勇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這就是河西大戰。
19歲的統帥霍去病不負眾望,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迴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且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
在這場戰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戰以逸待勞的匈奴軍隊,完完全全是以從上到下都視死如歸的決心奮勇拼殺.最終,霍去病取得了酷烈的勝利,一萬精兵僅有三千人回師長安。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死於戰陣,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做了俘虜,漢軍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
在這一場血與火的對戰之後,漢王朝中再也沒有人質疑少年霍去病的統軍能力,他成為漢軍中的一代軍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展開收復河西之戰。
此戰,霍去病成為漢軍的統帥,而多年的老將李廣等人只作為他的策應部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戰的公孫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馬」還不如兩年前的長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沒有起到應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將李廣所部則被匈奴左賢王包圍。霍去病遂再次孤軍深入,並再次大勝。就在祁連山,霍去病所部斬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爺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共計六十三人。
經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漢王朝收復了河西平原。曾經在漢王朝頭上為所欲為、使漢朝人家破人亡無數的匈奴終於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從此,漢軍軍威大振,而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戰神。
而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發生的時間在河西之戰同年的秋天。
兩場河西大戰後,匈奴單於想狠狠地處理一再敗陣的渾邪王,消息走漏後渾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漢朝。漢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的時候,果然匈奴降部中發生了嘩變。面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帶著數名親兵就親自沖進了匈奴營中,直面渾邪王,下令他誅殺嘩變士卒。我們永遠也猜想不出此時的渾邪王心裡都在想些什麼。那一刻他完全有機會把霍去病扣為人質或殺之報仇,只要他這樣做了,單於不但不會殺他反而要獎賞他。然而最終渾邪王放棄了,這名敢於孤身犯險不懼生死的少年的氣勢鎮住了他。霍去病的氣勢不但鎮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他們最終沒有將嘩變繼續擴大。
河西受降順利結束,而今天的我們卻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像,那個局勢迷離危機四伏的時候,那位十九歲的少年是怎樣站在敵人的營帳里,僅僅用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將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制服的。
漢王朝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並入漢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面對外虜的受降,不但為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百年的漢朝人揚眉吐氣,更從此使漢朝人有了身為強者的信心。
四、封狼居胥——兵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
這時的霍去病,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漢軍的王牌。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能力無比信任,在這場戰爭的事前策劃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單於,結果由於情報錯誤,這個對局變成了衛青的,霍去病沒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對手,而是碰上了左賢王部。
然而這場大戰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於,「獨孤求敗」的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里,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這是一個儀式,也是一種決心。
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從長安出發,一直奔襲至貝加爾湖,在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環境里沿路大勝,這是怎樣的成就!
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從此成為中國歷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斗的夢想。而這一年的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
五、縱死猶聞俠骨香
在完成了這樣不世的功勛之後,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頂峰:大司馬驃騎將軍。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去世了。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謚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為奴子,長於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一切之前。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卻拒絕收下,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短短的八個字,因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歷朝歷代保家衛國將士們的心裡。
霍去病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徵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勛。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