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有多強他為什麼能在滑鐵盧戰役中打敗拿破崙
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在德意志名人紀念堂建有他的胸像,功勞是他贏得了滑鐵盧戰役的勝利。他是一個極其勇猛的戰士,殺起敵來特別地「忘我」,而且非常有軍事才能,但在生活中卻是一個特放盪的浪子,酗酒、嗜煙、好色、戀賭,舉止粗魯,胡言亂語。他為什麼能在滑鐵盧戰役中打敗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布呂歇爾成功的增緩,直接導致拿破崙敗北,是重中之重的功臣。
盡管如此,但不得不說,布呂歇爾率領的普軍突然出現,的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布呂歇爾獲得一枚為他特製的大鐵十字勛章。
Ⅱ 滑鐵盧戰役 過程
滑鐵盧之戰
茨威格
被委以重任的格魯希
維也納會議〔維也納會議〕1814~1815年間,拿破崙第一次退位後歐洲各國君主在維也納舉行的會議。正在舉行。在交際舞會、調情嬉笑、玩弄權術〔權術〕依仗權勢玩弄的計謀和手段。和互相爭吵之中,像一枚嗖嗖的炮彈飛來這樣的消息:拿破崙〔拿破崙(1769—1821)〕法國政治家、軍事家。曾參加法國大革命。1799年發動霧月十八日政變,成立了以他為首的執政府。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自任皇帝,稱拿破崙一世。他在行政、司法、軍事、財政等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國家。他多次擊潰外國反法聯軍, 侵略並佔領了歐洲大陸許多國家,破壞和動搖了整個歐洲的封建秩序和專制制度。在歐洲被佔領國人民的反抗和歐洲封建勢力的聯合打擊下,第一帝國於1814年覆滅,拿破崙下台,被放逐到厄爾巴島(在地中海)。1815年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與英國、普魯士聯軍交戰,全軍覆沒。6月22日被迫再度宣布退位,被放逐至死。,這頭被困的雄獅自己從厄爾巴島的牢籠中闖出來了。緊接著,其他的信使也騎著馬飛奔而來:拿破崙佔領了里昂〔里昂〕在法國東南部。;他趕走了國王;軍隊又都狂熱地舉著旗幟投奔到他那一邊;他回到了巴黎;他住進了杜伊勒里王宮。——萊比錫大會戰①〔萊比錫大會戰〕1813年10月16日~19日,16萬法軍與32萬反法聯軍在柏林西南萊比錫的決戰,法軍寡不敵眾,終於失敗。和20年屠殺生靈〔生靈〕這里指百姓。的戰爭全都白費了。好像被一隻利爪攫住,那些剛剛還在互相抱怨和爭吵的大臣們又都聚集在一起,急急忙忙抽調出一支英國軍隊、一支普魯士軍隊、一支奧地利軍隊、一支俄國軍隊。他們現在要再次聯合起來,徹底擊敗這個篡權者。歐洲合法的皇帝和國王們從未這樣驚恐萬狀過。威靈頓〔威靈頓(1769—1852)〕英國元帥,第一任威靈頓公爵,反拿破崙戰爭中的聯盟軍統帥之一,以指揮滑鐵盧戰役聞名於世。1828年後歷任英國首相、外交大臣等職。開始從北邊向法國進軍,一支由布呂歇爾〔布呂歇爾(1742—1819)〕普魯士元帥,拿破崙百日王朝期間反法聯盟軍的普軍總司令。在滑鐵盧戰役中,由於他的及時增援而使拿破崙的軍隊全線崩潰。統率的普魯士軍,作為他的增援部隊從另一方向前進。施瓦爾岑貝格〔施瓦爾岑貝格〕奧地利元帥。在萊茵河畔整裝待發;而作為後備軍的俄國軍團,正帶著全部輜重〔輜(zī)重〕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緩慢地穿過德國。
拿破崙一下子就看清了這種致命的危險。他知道,在這些獵犬集結成群之前絕不能袖手等待。他必須在普魯士人、英國人、奧地利人聯合成為一支歐洲盟軍以前就將他們分而攻之,各個擊破。他必須行動迅速。6月15日凌晨3時,拿破崙大軍的先頭部隊越過邊界,進入比利時。16日他們在林尼與普魯士軍遭遇,並將普軍擊敗。這是這頭雄獅闖出牢籠之後的第一次猛擊,這一擊非常厲害,然而卻不致命。被擊敗而並未被消滅的普軍向布魯塞爾①〔布魯塞爾〕比利時首都。位於比利時中部。撤退。
現在,拿破崙准備第二次猛擊,即向威靈頓的部隊進攻。他不允許自己喘息,也不允許對方喘息,因為每拖延一天,就意味著給對方增添力量。17日,拿破崙率領全軍到達四臂村高地前。威靈頓,這個頭腦冷靜、意志堅強的對手已在高地上築好工事,嚴陣以待。而拿破崙的一切部署也從未有像這一天那樣的細致周到。他的軍令也從未有像這一天那樣的清楚明白。他不僅反復斟酌了進攻的方案,而且也充分估計到自己面臨的各種危險,即布呂歇爾的軍隊僅僅是被擊敗,而並未被消滅。他抽調出一部分部隊去跟蹤追擊普魯士軍,以阻止他們與英軍會合。
他把這支追擊部隊交給了格魯希元帥。格魯希〔格魯希〕法國大革命時拿破崙軍隊中的士兵,1794年任少將。在滑鐵盧戰役中指揮騎兵預備隊,於1815年6月16日在林尼擊敗布呂歇爾將軍的一個分遣隊,但他未能阻止布呂歇爾的主力與威靈頓的部隊會合,自己也未能及時去增援拿破崙。拿破崙失敗後一度被流放。1831年又任法國元帥,1832年任貴族院議員。,一個氣度中庸〔中庸〕指德才平凡。的男子,老實可靠,兢兢業業。他從戎20年,參加過從西班牙到俄國,從尼德蘭〔尼德蘭〕現在荷蘭、比利時等地。到義大利的各種戰役。他是緩慢地、一級一級地升到元帥的軍銜。不能說他沒有成績,卻無特殊的貢獻。是奧地利人的子彈、埃及的烈日、阿拉伯人的匕首、俄國的嚴寒,使他的前任相繼喪命,從而為他騰出了空位。他不是青雲直上登坐最高軍銜的職位,而是經過20年戰爭的煎熬,水到渠成。
拿破崙大概也知道,格魯希既不是氣吞山河的英雄,也不是運籌帷幄①〔運籌帷幄(wò)〕指在後方決定作戰策略,也泛指籌劃決策。的謀士,他只不過是一個老實可靠、循規蹈矩的人。但是他自己的元帥,一半已在黃泉〔黃泉〕也叫九泉,地下的泉水。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陰間。之下,而其餘幾位已對這種沒完沒了的風餐露宿的戎馬生活十分厭倦,正怏怏不樂地呆在自己的庄園里呢。出於無奈,拿破崙不得不對這個中庸的男子委以重任。
6月17日上午11時,拿破崙第一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格魯希元帥。拿破崙的命令是清楚的:當他自己向英軍進攻時,格魯希務必率領交給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擊普魯士軍。同時,他必須始終和主力部隊保持聯系。
格魯希元帥躊躇地接受了這項命令。他不習慣獨立行事。只是當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裡踏實,不假思索地應承下來。使他放心的是,大本營就在附近。只需三小時的急行軍,他的部隊便可和皇帝的部隊會合。
滑鐵盧的上午
戰役打響以前,拿破崙又一次騎著自己的白色牝馬〔牝(pìn)馬〕雌馬。,沿著前線,從頭至尾檢閱一番。在呼嘯的寒風里,旗手們舉起戰旗,騎兵們英武地揮動戰刀,步兵們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軍帽,向皇帝致意。所有的戰鼓狂熱地敲響,所有的軍號都對著自己的統帥快樂地吹出清亮的號音。
11時——比預定時間晚了兩小時,炮手們接到命令:用榴彈炮轟擊山頭上的身穿紅衣的英國士兵。接著,內伊①〔內伊〕拿破崙所封的元帥、公爵、親王。他是拿破崙將領中的勇中之勇者,後厭戰。1814年4月要求拿破崙退位,後效忠路易十八。1815年百日王朝期間,無法抗衡局勢的突變,心情矛盾,回到拿破崙麾下。1815年12月被波旁王朝判處死刑,同月7日被槍決。——這位「雄中之傑」,率領步兵發起沖鋒。決定拿破崙命運的時刻開始了。
從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法軍師團向高地進攻,一度佔領了村莊和陣地,但又被擊退下來,繼而又發起進攻。在空曠、泥濘的山坡上已覆蓋著一萬具屍體。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麼也沒有達到。雙方的軍隊都已疲憊不堪,雙方的統帥都焦慮不安。雙方都知道,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是勝利者。威靈頓等待著布呂歇爾;拿破崙盼望著格魯希。
格魯希的錯誤
格魯希並未意識到拿破崙的命運掌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於6月17日晚間出發,按預計方向去追擊普魯士軍。但是,敵人始終沒有出現,被擊潰的普軍撤退的蹤跡也始終沒有找到。
正當格魯希元帥在一戶農民家裡急急忙忙進早餐時,他腳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動起來。所有的人都悉心細聽。從遠處一再傳來沉悶的、漸漸消失的聲音:這是大炮的聲音,是遠處炮兵正在開炮的聲音,不過並不太遠,至多隻有三小時的路程。幾個軍官用印第安人的姿勢伏在地上,試圖進一步聽清方向。從遠處傳來的沉悶回聲依然不停地隆隆滾來。格魯希徵求意見 。副司令熱拉爾急切地要求:「立即向開炮的方向前進!」第二個發言的軍官也贊同說:「趕緊向開炮的方向轉移,只是要快!」所有的人都毫不懷疑,皇帝已經向英軍發起攻擊了,一次重大的戰役已經開始。可是格魯希卻拿不定主意。他習慣於惟命是從①〔惟命是從〕叫做什麼,就做什麼,絕對服從。,他膽小怕事地死抱著寫在紙上的條文——皇帝的命令:追擊撤退的普軍。熱拉爾看到他如此猶豫不決,便激動起來,急沖沖地說:「趕快向開炮的地方前進!」這位副司令當著20名軍官和平民的面提出這樣的要求,說話的口氣簡直像是在下命令,而不是在請求。這使格魯希非常不快。他用更為嚴厲和生硬的語氣說,在皇帝撤回成命〔成命〕指已經發布的命令、決定等。以前,他決不偏離自己的責任。軍官們絕望了,而隆隆的大炮聲卻在這時不祥地沉默下來。
熱拉爾只能盡最後的努力。他懇切地請求:至少能讓他率領自己的一師部隊和若干騎兵到那戰場上去。他說他能保證及時趕到。格魯希考慮了一下。他只考慮了一秒鍾。
決定世界歷史的一瞬間
然而格魯希考慮的這一秒鍾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崙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倘若格魯希在這剎那之間有勇氣、有魄力、不拘泥於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顯而易見的信號,那麼法國也就得救了。可惜這個毫無主見的傢伙只會始終聽命於寫在紙上的條文,而從不會聽從命運的召喚。
格魯希使勁地搖了搖手。他說,把這樣一支小部隊再分散兵力是不負責任的,他的任務是追擊普軍,而不是其他。軍官們悶悶不樂地沉默了。在他周圍鴉雀無聲。而決定性的一秒鍾就在這一片靜默之中消逝了,它一去不復返,以後,無論用怎樣的言辭和行動都無法彌補。
部隊繼續往前走。不久,格魯希自己也不安起來。隨著一小時一小時的過去,他越來越沒有把握,因為令人奇怪的是,普軍始終沒有出現。情報人員報告了種種可疑的跡象,說明普軍在撤退過程中已分幾路轉移到了正在激戰的戰場。如果這時候格魯希趕緊率領隊伍去增援皇帝,還是來得及的。但他只是懷著越來越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著消息,等待著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沒有消息來。只有低沉的隆隆炮聲震顫著大地,炮聲卻越來越遠。
滑鐵盧的下午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1時。拿破崙的四次進攻雖然被擊退下來,但威靈頓主陣地的防線顯然也出現了空隙。拿破崙正准備發起一次決定性的攻擊。他加強了對英軍陣地的炮擊。在炮火的硝煙像屏幕似的擋住山頭以前,拿破崙向戰場最後看了一遍。
這時,他發現東北方向有一股黑①〔黑(xūxū)〕形容黑暗。的人群迎面奔來,像是從樹林里竄出來的。一支新的部隊!所有的望遠鏡都立刻對准著這個方向。難道是格魯希大膽地違背命令,奇跡般地及時趕到了?可是不!一個帶上來的俘虜報告說,這是布呂歇爾將軍的前衛部隊,是普魯士軍隊。此刻,皇帝第一次預感到,那支被擊潰的普軍為了搶先與英軍會合,已擺脫了追擊;而他——拿破崙自己卻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在空地上做毫無用處、失去目標的運動。他立即給格魯希寫了一封信,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趕緊向自己靠攏,並阻止普軍向威靈頓的戰場集結。
整個下午,向威靈頓的高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沖鋒。戰斗一次比一次殘酷,投入的步兵一次比一次多。他們幾次沖進被炮彈炸毀的村莊,又幾次被擊退出來,隨後又擎著飄揚的旗幟向著已被擊散的方陣蜂擁而上。但是威靈頓依舊巋然〔巋(kuī)然〕高大挺立的樣子。不動。而格魯希那邊卻始終沒有消息來。當拿破崙看到普軍的前衛正在漸漸逼近時,他心神不安地喃喃低語:「格魯希在哪裡?他究竟呆在什麼地方?」內伊元帥把全部騎兵投入了戰斗。於是,一萬名殊死一戰的盔甲騎兵和步騎兵踩爛了英軍的方陣,砍死了英軍的炮手,沖破了英軍的最初幾道防線。雖然他們自己再次被迫撤退,但英軍的戰鬥力已瀕於殆盡。山頭上像箍桶似的嚴密防線開始鬆散了。當受到重大傷亡的法軍騎兵被炮火擊退下來時,拿破崙的最後預備隊——老近衛軍正步履艱難地向山頭進攻。歐洲的命運全系在能否攻佔這一山頭上。
決戰
自上午以來,雙方的四百門大炮不停地轟擊著。前線響徹騎兵隊向開火的方陣沖殺的鐵蹄聲。從四面八方傳來的咚咚戰鼓聲,震耳欲聾,整個平原都在顫動!但是在雙方的山頭上,雙方的統帥似乎都聽不見這嘈雜的人聲。他們只是傾聽著更為微弱的聲音。
兩只表在雙方的統帥手中,像小鳥的心臟似的在滴答滴答地響。這輕輕的鍾表聲超過所有震天的吼叫聲。拿破崙和威靈頓各自拿著自己的計時器,數著每一小時,每一分鍾,計算著還有多少時間,最後的決定性的增援部隊就該到達了。威靈頓知道布呂歇爾就在附近。而拿破崙則希望格魯希也在附近。現在雙方都已沒有後備部隊了。誰的增援部隊先到,誰就會贏得這次戰役的勝利。兩位統帥都在用望遠鏡觀察著樹林邊緣。現在,普軍的先頭部隊像一陣煙似的開始在那裡出現。難道這僅僅是一些被格魯希追擊的散兵?還是被追擊的普軍主力?這會兒,英軍只能做最後的抵抗了,而法國部隊也已精疲力竭。就像兩個氣喘咻咻①〔咻咻(xiūxiū)〕擬聲詞,模擬喘氣的聲音。的摔跤對手,雙臂都已癱軟,在進行最後一次較量前,喘著一口氣:決定性的最後一個回合已經來到。
普軍的側翼終於響起了槍擊聲。難道發生了遭遇戰?只聽見輕火器的聲音!拿破崙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格魯希終於來了!」他以為自己的側翼現在已有了保護,於是集中了最後剩下的全部兵力,向威靈頓的主陣地再次發起攻擊。這主陣地就是布魯塞爾的門栓,必須將它摧毀,這主陣地就是歐洲的大門,必須將它沖破。
然而剛才那一陣槍聲僅僅是一場誤會。這場誤會的遭遇戰很快就停止了。現在,普軍的大批人馬毫無阻擋地、浩浩盪盪地從樹林里穿出來。——迎面而來的根本不是格魯希率領的部隊,而是布呂歇爾的普軍。這一消息飛快地在拿破崙的部隊中傳開。部隊開始退卻,但還有一定的秩序。而威靈頓卻抓住這一關鍵時刻,騎著馬,走到堅守住的山頭前沿,脫下帽子,在頭上向著退卻的敵人揮動。他的士兵立刻明白了這一預示著勝利的手勢。所有剩下的英軍一下子全都躍身而起,向著潰退的敵人沖去。與此同時,普魯士騎兵也從側面向倉皇逃竄、疲於奔命的法軍沖殺過去,只聽得一片驚恐的尖叫聲:「各自逃命吧!」僅僅幾分鍾的工夫,這支有著赫赫軍威的部隊變成了一股被人驅趕的抱頭鼠竄、驚慌失措的人流。它捲走了一切,也捲走了拿破崙本人。一直到半夜,滿身污垢①〔污垢(gòu)〕積在人身上或物體上的臟東西。、頭昏目眩的拿破崙才在一家低矮的鄉村客店裡,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軟椅上,這時,他已不再是個皇帝了。他的帝國、他的皇朝、他的命運全完了。
尾聲
到了第二天,只有一個人還絲毫不知滑鐵盧發生的事,盡管他離這個決定命運的地方只有四小時的路程。他就是格魯希。他還一直死抱著那道追擊普軍的命令。奇怪的是,他始終沒有找到普軍。這使他忐忑〔忐忑(tǎntè)〕心神不定。不安。近處傳來的炮聲越來越響,好像它們在大聲呼救似的。大地震顫著。每一炮都像是打進自己的心裡。現在人人都已明白這絕不是什麼小小的遭遇戰,而是一次巨大的戰役,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已經打響。
格魯希騎著馬,在自己的軍官們中間惶惶惑惑地行走。軍官們都避免同他商談,因為他們先前的建議完全被他置之不理。
當他們在瓦弗附近遇到一支孤立的普軍——布呂歇爾的後衛部隊時,全都以為挽救的機會到了,於是發狂似的向普軍的防禦工事沖去。隨著黑夜的降臨,格魯希的部隊攻佔了村莊,但他們似乎感到,對這支小小的後衛部隊所取得的勝利,已不再有任何意義。因為在那邊的戰場上突然變得一片寂靜。格魯希現在才終於收到那張拿破崙寫來的要他到滑鐵盧緊急增援的便條。滑鐵盧一仗想必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可是誰贏得了這次巨大戰役的勝利呢?格魯希的部隊又等了整整一夜,完全是白等!從滑鐵盧那邊再也沒有消息來。好像這支偉大的軍隊已經將他們遺忘。他們毫無意義地站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周圍空空盪盪。清晨,他們拆除營地,繼續行軍。他們個個累得要死,並且早已意識到,他們的一切行軍和運動完全是漫無目的的。上午10時,總參謀部的一個軍官終於騎著馬賓士而來。他們把他扶下馬,向他提出一大堆問題,可是他卻滿臉驚慌的神色,兩鬢頭發濕漉漉的,由於過度緊張,全身顫抖著……聽完了他的令人沮喪頹唐,甚至使人癱瘓的報告,格魯希面色蒼白,全身顫抖,用軍刀支撐著自己的身體。他知道自己殉難成仁的時刻來臨了。他決心承擔起力不從心的任務,以彌補自己的全部過失。
錯過了那一秒鍾的格魯希,在現在這一小時內又表現出了軍人的全部力量——可惜太晚了!當他重新恢復了自信而不再拘泥於成文的命令之後,他的全部崇高美德——審慎、干練、周密、責任心,都表現得清清楚楚。他雖然被五倍於自己的敵軍包圍,卻能率領自己的部隊突圍歸來,而不損失一兵一卒,不丟失一門大炮——堪稱卓絕的指揮。他要去拯救法蘭西,去解救拿破崙帝國的最後一支軍隊。可是當他回到那裡時,皇帝已經不在了。他來得太晚了!永遠是太晚了!
那關鍵的一秒鍾就是這樣進行了可怕的報復。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於事。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如果拿破崙贏了這場戰役,他很有可能重新控制歐洲
Ⅲ 滑鐵盧戰役慘敗的原因
拿破崙是因為自己錯誤的讓格魯希率領軍隊才遭到了這一戰的失敗的,性格特點決定了格魯希錯誤的決策,而格魯希錯誤的決策是導致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被打敗的決定性因素。
2.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率領的軍隊與反法同盟威靈頓將軍率領的英盟軍在滑鐵盧相遇了,而同時已經被拿破崙擊敗的普魯士軍隊正在向著布魯塞爾移動,於是拿破崙派出了循規蹈矩的法軍元帥格魯希率領一支法軍部隊去追擊布呂歇爾領導的普魯士軍隊,在6月18日的上午十一時,拿破崙指揮的法軍與威靈頓將軍率領的英盟軍展開了激戰,激戰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時分,
這個時候拿破崙的軍隊和威靈頓的軍隊已經呈現出一種膠著狀態,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這個時候哪一方能夠首先得到支援,哪一方就會獲得勝利。
於是拿破崙與威靈頓都在等待著自己的援軍的到來,拿破崙等待著格魯希,而威靈頓等待著布呂歇爾領導的普魯士軍隊。
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率兵10萬余到達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的滑鐵盧村,與盟軍中英國將軍威靈頓所率的6萬兵相遇。於是雙方在這里展開了激戰,戰役從上午的十一時開始,一直打到了黃昏。而在這之前,為了阻止普魯士軍隊對威靈頓將軍的增援,拿破崙派出了循規蹈矩的法軍元帥格魯希去阻擊普魯士軍隊,而這個時候的格魯希並不知道普魯士軍隊在哪裡,於是盲目的出發了。戰爭開始之後格魯希聽到了滑鐵盧的隆隆炮聲,其部下也建議去增援拿破崙,但是格魯希卻抱著拿破崙要求其阻擊普魯士軍隊的命令不放,沒有做到隨機應變,最終普魯士軍隊在布呂歇爾的領導下趕到了滑鐵盧,而格魯希卻沒有到達滑鐵盧。這個時候拿破崙的軍隊與威靈頓的軍隊已經打的精疲力竭,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會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最終威靈頓得到了布呂歇爾的增援,打敗了拿破崙。
拿破崙戰敗之後被迫退位,並且被放逐到了聖赫勒拿島,之後拿破崙終其一生沒有能夠離開這個小島。
Ⅳ 拿破崙滑鐵盧戰役英軍和普魯士軍誰算是最後的勝利者為什麼
我認為應該是英軍,因為英國的總指揮威靈頓率領67,000名英軍,比普魯士總指揮的布呂歇爾的60,000名普軍要多。普軍是半路殺出來的(也就是配角),英軍是一開始就與拿破崙交戰的(應該說是主角)。英國雖然是個島國,但是在那時卻是日不落帝國,滑鐵盧戰役時英軍殖民地多,所以力量要比普魯士強一些。而歷史認定威靈頓為最後的勝利者,也是借了布呂歇爾的光。拿破崙滑鐵盧戰役英軍算是最後的勝利者。
採納哦
Ⅳ 滑鐵盧之戰相關信息
滑鐵盧之戰發生時間是1815年,地點是今天的比利時南郊。
滑鐵盧之戰是拿破崙在百日王朝時期率領法軍與英普聯軍進行的一次決戰。
戰前雙方實力對比如下:拿破崙+火炮優勢+73000法軍VS威靈頓公爵(英)+布呂歇爾(普魯士)
+地理優勢+68000英普聯軍(有爭議,但雙方作戰人數相當)。
大概經過:滑鐵盧之戰之前拿破崙打敗了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隊,於是他讓部下格魯希率領一部分法軍追擊普魯士軍隊,自己則率主力部隊迎擊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英軍,雙方在滑鐵盧展開廝殺,反復爭奪,勢均力敵,死傷慘重。後來法軍終於取得優勢,而此時的英軍即將崩潰,滑鐵盧之戰的勝利在即,然而就在這一時刻,布呂歇爾率領的普軍在星夜兼程擺脫了格魯希的追擊後直撲滑鐵盧支援英軍,普軍援軍的到來使英軍士氣大振,聯軍向法軍發動了更猛烈的攻擊,而拿破崙安排的由格魯希率領的法軍援軍卻遲遲不見蹤影,法軍節節敗退,即便拿破崙調動了手裡最後一隻力量(近衛軍)也無濟於事,下午7點左右,法軍基本上全線崩潰.....格魯希率領的那支足以改變戰局甚至改變拿破崙和法蘭西帝國命運的軍隊最終錯過了這場戰役。
滑鐵盧戰役是拿破崙此生指揮的最後一次戰斗,戰敗後,拿破崙被迫二次退位,曾經稱霸歐洲的拿破崙帝國走向終結,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勒拿島,6年後,病逝於此。
PS:導致拿破崙滑鐵盧戰敗還有很多說不完的充滿傳奇性和偶然性的原因,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影響或改寫了歷史,親有興趣可以仔細研究。
Ⅵ 滑鐵盧戰役簡介
滑鐵盧戰役1815年6月18日,由法軍對反法聯軍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進行的決戰。
戰役結局是反法聯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這次戰役結束了拿破崙帝國。此戰役也是拿破崙一世的最後一戰。拿破崙戰敗後被放逐至聖赫勒拿島,自此退出歷史舞台。
滑鐵盧戰役是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最終決定了拿破崙及其帝國的命運,對歐洲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原因,歷來眾說紛紜。勝利者威靈頓公爵認為,拿破崙採取戰略上的進攻,是其失敗的主因,拿破崙應等待聯軍侵入法國,時日一久必因糧食缺乏而自行崩潰。
(6)普魯士制服滑鐵盧擴展閱讀:
滑鐵盧戰役失敗原因:
1、官兵素質
盡管拿破崙任命名將達武元帥為陸軍部長,在2個月內組織了28.4萬軍隊,且部隊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個部隊畢竟是倉促組建,缺乏訓練,槍械、彈葯、馬匹也十分缺乏。部隊的高、中級指揮員更是缺乏,以至格魯希這樣的平庸之輩也要獨當一面。
2、兵力分散
拿破崙歷來主張集中優勢兵力。但此役卻奇怪的一開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里尼之戰時,拿破崙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卻派出內伊大軍迂迴普軍右翼,結果內伊突遇英軍2萬,即放棄迂迴圍殲普軍的任務,被次要敵人牽制,後僅遲緩的派出1軍團,也沒能到達戰場。
3、將領不稱職
內伊元帥盡管在滑鐵盧表現了非凡的勇氣,但其指揮是不力的。在里尼迂迴時,不分主次,與2萬英軍糾纏,致使8萬普軍未被殲滅。他帶領騎兵貿然沖鋒也極大的打擊了法軍有生力量。
4、普軍反擊
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普英軍,法軍先於滑鐵盧決戰前兩天的,在里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但因1軍團迷路,沒有及時趕到戰場,6軍團又距離過遠,調動太遲,致使里尼之戰成為擊潰戰,而不是預想的殲滅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滑鐵盧戰役
Ⅶ 請問滑鐵盧事件是什麼意思啊
滑鐵盧指的是拿破崙戰爭失敗的一個城市的名稱,然後從那次戰爭以後,拿破崙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引申義就是一個人失敗的地方或是讓一個人就此失敗的一件事情.
滑鐵盧戰役是軍事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
1815年拿破崙率舊部逃離厄爾巴島,返回巴黎。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君主集結了70萬重兵,准備分頭進攻巴黎。6月17日,拿破崙擊敗由布呂歇爾將軍率領的普軍,並趕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的滑鐵盧村,與由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英軍相遇。但是,拿破崙手下的一名將軍沒能按命令消滅逃跑的普軍。6月18日,拿破崙率軍與英軍交戰。布呂歇爾則花了一個上午重整軍隊,馬不停蹄地奔赴滑鐵盧。當天下午,正當兩支軍隊都疲憊不堪時,布呂歇爾率領的普軍趕到了,並猛攻法軍的右翼。晚上9點,拿破崙率領的法軍敗走。
滑鐵盧戰役後,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
Ⅷ 「滑鐵盧戰役」中打敗拿破崙的將領(統領普魯士的)叫什麼名字
滑鐵盧戰役中,率領普魯士軍隊的是布呂歇爾,全名「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瓦爾施塔特侯爵,普魯士元帥。
1815年3月,拿破崙一世由厄爾巴島返回法國,迅速聚集舊部,進軍巴黎,重新稱帝,並立即組建軍隊。反法聯盟計劃調集70萬大軍,分路進攻法國。最早集中的英荷聯軍和普軍首先進駐比利時。
拿破崙一世為各個擊破敵軍,於6月15日率軍約12萬人進入比利時。16日,進行利尼會戰,打敗布呂歇爾統率的普軍,並隨即派兵3.3萬人進行追擊。18日,威靈頓公爵率英、荷、比利時和漢諾威聯軍(6.7萬人、150餘門火炮)在滑鐵盧附近佔領陣地,阻擊法軍。拿破崙一世於上午11時以優勢兵力(7.4萬人、252門火炮)率先發起進攻,佯攻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但遭到聯軍頑強抵抗,被迫逐次投入兵力。
由於拿破崙一世對聯軍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未能突破聯軍左翼,又把主要突擊方向轉向敵軍中部,多次組織正面突擊,並逐次投入預備隊,未有明顯進展。在此期間,法軍騎兵雖曾兩次突入英軍陣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擊退。傍晚,布呂歇爾率普軍趕到戰場,聯軍兵力轉為優勢,並立即開始反擊。拿破崙一世這時已無後備兵力,預定的援軍未能趕到。法軍難以抵禦,從而全線崩潰,拿破崙一世逃離戰場。
在這次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數千人;聯軍傷亡2萬人左右。法軍戰敗後,「百日王朝」覆滅。拿破崙一世於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