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改革開放高考制服改革

改革開放高考制服改革

發布時間:2022-05-18 16:33:21

❶ 高考改革路線圖內容對推進中國高考改革的現實意義有哪些

1、高考改革路線圖的內容包括:
一,實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分開的人才選拔方式;
二,完善高中學業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學好各門課程,克服文理偏科現象;
三,部分科目實行一年多考,減輕學生高考壓力;
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額分配辦法,清理規范升學加分政策,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
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學和學習立交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次選拔機會。
2、推進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的現實意義都有那些呢?
一、科學選拔人才。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使每個人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但在當代中國,高考的本質遠遠超出了考試甚至是教育本身。改革開放30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二是實現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比較兩組數據:去年1050萬人報名參加高考,錄取近600萬人;1977年恢復高考,當年570萬人參加高考僅錄取20萬人。高考已經由淘汰型的「考你不行」發展到了適應性的「考你行」。每個人受教育的年限、環境、家庭等各方面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興趣、愛好、個性以及職業理想也是不相同的,通過考試的方法把你的長處考出來,看你最適合干什麼,也是教育以人為本的表現。
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高考要適應社會對以人為本、注重個性特長的選拔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深化考試內容、形式的改革,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差異性需求,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立交橋」,促進人的選擇性、多樣性、全面化的發展。
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高考制度改革,是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指揮棒。改革縱橫交錯,從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起步,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再到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考試指揮棒揮向減負、減壓力,為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提供空間。是拓寬終身學習通道的推手。改革將在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方面邁出新步。待系列配套政策跟進後,有望搭建起人才成長的「立交橋」,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我們的教育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求、社會的需要。
三、維護社會公平。
高考之所以被社會和老百姓關注,一是在當今社會,高考依然是改變人們命運的重要途徑。二是高考是通過實踐反復證明的,迄今為止最為公平的一個選拔制度,高考分數作為主要的錄取依據,具有相當的合理性。然而現實中,重點高校本地化、農村生源逐漸減少等區域不公平現象仍然存在。
在我國現實的社會誠信制度還不太完善的情況下,教育公正成為衡量社會公平的一個底線,社會民眾對高考改革的公正性、公平性、權威性和規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考試制度來說,公平是首要價值。如果損害公平,則制度完善就失去了前提。高考改革既不能拿學生的前途及社會穩定來輕易做實驗,也不能等有一天誠信機制健全了再來搞改革。高考只有在健全制度,實行嚴格管理和有效監督這三方面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以公平、公正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才會接受,民眾才能放心。

❷ 從改革開放的角度談談恢復高考的意義

恢復高考不僅是恢復考試制度、高校招生制度,更重要的是,恢復了知識的價值,建立了公正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應該說恢復高考是改革開放的一個最主要的信號,同時,也是一個我國邁入改革開放的標志性事件。
通過恢復高考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制度,人和人之間形成一種平等的關系。所以說,恢復高考制度是吹響改革開放的一個號角。

❸ 高考改革體制

1977-2007,高考改革焦點回眸

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 臧鐵軍

兩代人分享「高考」的喜悅。CFP供圖

1977年夏,剛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同志召集知識界人士群策群言,做出恢復高考的歷史決定。如今,距離那個非同尋常的夏天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從那時起,高考和高考改革始終處於社會關注的焦點。

考試技術改革從傳統考試到現代教育測量

20世紀80年代初,針對高考傳統的命題方法和考試方式的缺陷,考試研究的學者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調查與論證,提出以現代教育測量理論為指導,吸收標准化考試的理論和經驗進行高考改革。

1985年,高考標准化改革由廣東省率先試驗,當年進行英語、數學兩科的標准化考試試點。到1988年,這項改革試驗擴大到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5個學科,英語科則擴大到全國17個省(區),涉及100萬考生。經過由點到面的改革實踐,1989年,原國家教委決定標准化考試在全國推行。

高考標准化的全過程包括:命題標准化、考務管理標准化、試卷評閱標准化、分數的解釋和使用標准化。這一改革加強了高考命題的科學性和可控性,減少了考試誤差。

在高考走向標准化考試的過程中,我國首次進行了大范圍內認知領域的目標分類研究,高考的各個學科逐步建立了認知領域的考試層次目標,對於知識和能力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實證性的研究和深入的討論,這為後來高考命題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轉變奠定了理論基礎。

標准化考試的實施實現了在命題過程中對各種指標的預估和把握,並在考後進行統計分析。由於在《考試說明》中對各種指標進行相應的解釋和說明,廣大中學教師逐步熟悉了表徵試卷和試題質量的指標,對於科學掌握測試方法,評估和改進教學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高考標准化的改革還包括對各種題型功能和試卷題型比例等多方面問題的實證性研究,規范和穩定了試卷的形式,把光學符號閱讀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引入高考評分,使客觀題的閱卷快速准確,主觀題的評分誤差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較好地體現了考試的公平性。

如果把今天的高考試卷和20年前的試卷放在一起比較,試題和試卷結構的巨大變化和差異顯而易見,而這背後蘊含的實質,是考試理念、命題指導思想和考試科學方法的變化。

高考標准化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在我國考試科學發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我國高考後20年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高考科目改革從「文6理7」到「3+X」

上個世紀80年代,由於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對考試結果使用不當,高考升學率成為評估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唯一依據,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突出,一些學生偏科嚴重,高考客觀上承擔了對高中教育教學有偏頗導向的責任。

為了抑制教學中這種不正常現象,經過多方論證,80年代後期,原國家教委決定建立高中畢業會考制度。高中畢業會考設計的初衷,是水平考試和選拔考試各司其職,讓會考承擔起評價學生和學校的任務,以此平衡高考指揮棒的巨大力量。

普通高中畢業會考1988年在上海、浙江試點。1989年7月,原國家教委決定在全國試行高中會考制度,並在會考的基礎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1991年,湖南、雲南、海南三省進行在高中會考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1995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實行了會考後的高考「3+2」科目組設置方案,即語、數、英三科為必考科目,文史類加考政、史;理工類加考理、化,每科滿分原始分150分。

在此之前,高考一直採用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的形式,只有在高中會考的基礎上進行改革,高考才能走出由統一高考制度固化下來的科目組合模式。實踐證明,這一改革有利於普通高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普通高等學校選拔錄取新生。

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後,1999年廣東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選擇1-2科。此後,各省陸續實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少部分省市實施的是「3+大綜合(或)+1」方案。

綜合測試引入「X」,凸顯了綜合能力測試因素。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增加能力型和應用性題目,考查學生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3+X」改革中,各省先後增加了英語聽力測試項目,引導英語教學重視聽說,不能再教「啞巴英語」。

「3+X」科目改革的實施,在客觀上改變了以往全國一張試卷、一種高考模式的狀態,多樣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這一改革對考試內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目前,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各地進行,廣東省等四個省(自治區)於2007年開始實施課程改革後的新高考方案。新一輪高考改革逐步在各省展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將隨之得到進一步推進。

招生方式改革從「保送生」到「自主招生」

在人們的印象中,高考改革似乎始終未能觸及「大一統」的格局。事實上,恢復高考後的30年間,對統一考試、統一招生方式的改革探索始終沒有停止過。

1984年,我國開始保送生的試點。1985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擴大試點。「保送生」,即由中學推薦,高等學校考核同意,免予參加高考,直接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1988年,原國家教委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的暫行規定》,標志著保送生制度成為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90年代初,保送生計劃人數曾一度擴大。但保送過程中出現了中學為了提高名牌大學的升學率,「推良不推優」的傾向,出現了學生在申報材料中作假、幹部和教師子女保送比例過高的現象,同時也出現了高校為爭搶生源而干擾中學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1998年國家在5省市試行保送生綜合能力測試。1999年教育部規定,全國所有保送生都必須參加綜合能力測試。此後,教育部又下發文件從程序上完善保送工作,規定考生的報名權、中學的推薦權、高校的錄取權和教委的審批權「四權分離」。

2001年教育部決定按照「壓縮規模,嚴格標准,嚴格管理」的原則,將每年大約20000人左右的保送生規模壓縮至5000人。同時教育部對招收保送生的條件進行了調整,擴大了招收保送生的高校范圍,把保送條件中的「軟」條件,都變成了「硬性指標」。

與保送生具有類似性質的改革是高等學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探索。在連續兩年多所學校試點的基礎上,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華等22所著名高校擴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在自主考試與面試的基礎上進行初選,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可以由學校決定錄取,招生比例為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5%。

2006年,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擴大到53所大學。這項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權,擴大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操作空間,同時對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

除了對優秀學生進行的招生探索外,自主招生還在大專層次的高職院校進行了改革試驗。2006年,北京和上海在多所高等職業院校試行了自主招生,採用「筆試+面試」的方法,完全由學校自主命題,由學校自主確定錄取結果。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選拔錄取,錄取標准完全依學校和專業的不同而不同。同年,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開始在更大比例上進行自主招生。

由於紙筆測驗具有便於大規模施測的優勢,同時有利於對人才選拔的共性問題進行測量,便於比較甄別,因此目前統一考試仍然是高考的主要形式。分省命題雖然從考試科目設置和題目內容上各不相同,但仍未能擺脫紙筆測驗和區域內的「大一統」形式。只有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與此不同,與統一高考形成了優勢互補的呼應。應該說,進一步擴大多元化選拔、多樣化錄取是今後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

招生體制改革「單軌—雙軌—並軌」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高校沿襲文革前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統一招生、統一分配的體制,即所謂「統招統分」的制度。這一制度割裂了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由於招生計劃常常滯後於人才需求的發展,造成一些本來就十分稀缺的大學畢業生難以學以致用。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實施「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辦法,規定一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實行面向農村、礦區等艱苦行業定向招生。這既是對國家急需人才的基礎性行業的政策傾斜,也在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之間搭建了橋梁。

1984年教育部又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自費生。由此打破了以往單一的計劃招生體制,在高等學校保證完成指令性計劃的前提下,實行輔助性的計劃調節——招收委託培養和自費生,從而使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調節計劃招生雙軌並存。

「雙軌制」是當時針對國家建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為加速發展高等教育提出來的。這一政策的實施,從挖掘高校的辦學潛力和開辟高校經費來源兩個方面促進了高等人才的培養,尤其是第一次打通了城鄉集體所有制單位甚至個體企業委託高校培養人才的途徑。

委託培養和自費生的錄取分數必然要低於統招計劃生的分數。無論「雙軌制」的初衷如何和產生的正面效果怎樣,收費和降分錄取在形式上掛了鉤,給人以「花錢買分」的感覺。事實上有人正是利用「雙軌」政策,炒批件、批條子、走後門,嚴重破壞了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原則。

1994年,全國37所重點院校進行招生收費並軌制試點工作,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1997年,高校招生全面實現並軌。至此,我國高校由國家「統招統分」改革為「雙軌制」,最終實現統一標准、統一政策的並軌招生。

招生並軌,由國家包費上學變成自費上學,人們的價值取向在「雙軌」過渡中發生了轉變,認同了「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大學畢業不包分配、自主擇業的新觀念,從而在招生體制改革上逐漸轉向與經濟體制改革中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相適應,最終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30年來,高考改革的可圈可點之處還有很多,如1999年開始的高校擴招,是我國提前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助推力;由統一命題到分省命題,成為高考改革在堅持統一的基礎上,走向多樣化的關鍵步驟之一;網上閱卷,從程序和技術上保證了閱卷標準的一致性;網上錄取、招生「陽光工程」,使招生信息更加公開和透明,保證了招生錄取的公開、公平、公正……

盡管如此,一年一度的高考仍會受到方方面面的批評和指責,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人們對高考改革所寄予的更高期待,是一種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聚焦高考30年」徵稿】

報紙徵稿:

內容:關於高考30年的經歷、感悟、記憶、收獲及相關資料、圖片

郵寄:北京海淀區文慧園北路10號中國教育報《招生考試就業周刊》(郵編:100082)

郵件:[email protected]

傳真:010-62236792

網站徵稿:

內容:

1.恢復高考的社會意義及歷史變遷:

包括30年來有關高考的重要言論、社會反響、發展變化以及您對它的個人感悟等等。

2.各省市30年來高考的改革和發展變化:

歡迎從那個階段走過來又了解某省高考發展狀況的單位或個人投稿。

3.各年代考生的社會際遇與生存狀況

❹ 恢復高考的影響和意義

恢復高考的教育意義與深遠影響
作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恢復高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高考是國家教育考試,恢復高考在教育方面的意義和影響更為直接。
一是促進學習積極性。高考制度的好處之一是成功與否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必求別人,因此高考能夠促人向學、催人奮進。
二是提升教育水平。恢復高考迅速提升了教育水平,進而保障高校生源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質量。
三是為改革開放准備了人才。恢復高考所恢復的不僅是參加了那場考試的570萬考生的信心與希望,它還使數千萬知識青年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恢復高考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場「教育復興運動」。恢復高考選拔培養了一大批刻苦鑽研、富有創造力和求學精神的人才,造就了77、78、79級這三屆被後來稱作「新三級學人」的近百萬大學畢業生,這些學子在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建設後,迅速成長為支持改革開放、經濟起飛、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其中有不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後來20世紀80年代陸續通過高考進入高等學校深造畢業的大學生,許多都是有理想、有抱負,具有使命感和英雄主義的青年人才,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恢復高考同時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概括而言,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改善社會風氣。恢復高考後,招生採用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使原來盛行「走後門」的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凈化了社會風氣。恢復高考的最大社會意義就是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改善了社會風氣,使中國社會從此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從此,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意識,成為中國社會的普遍信念,不僅向整個教育生態系統蔓延,而且逐漸擴展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
二是促進社會流動。表面上看,高考不過是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但是,它的社會作用卻遠遠超出考試、招生、教育。就其本質而言,高考是由國家主持的、對年輕一代完成基礎教育任務之後,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基礎性社會分工。在20世紀90年代初以前,凡通過高考進人高等學校的,畢業後即成為腦力勞動者,農民即轉為城市居民,年輕人高中畢業後,高考是他們一生中決定性的第一步。這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高考、每年高考都像盛大節日一樣的根本原因。高考能夠改變命運,使許多人跳出農門,成為「准幹部」身份的大學生。在當時,高考可以改變人的身份和地位,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功能相當強大。許多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以及在工廠勞動的青年,從田間地頭和工廠車間,直接上到大學,變化的幅度相當大,畢業後多數走上重要崗位,許多人日後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三是維護社會穩定。恢復高考在當時猶如一聲號令,使全民的精神為之一振,使社會風氣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它盪滌了「讀書無用論」「唯成分論」的濁流,為百廢待興的中國大地吹來了第一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風。恢復高考是撥亂反正的重要舉措,使中國的人才培養重新走上健康的軌道,在使中國社會由亂而治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廣大青年從迷茫、躁動、灰心轉為積極、冷靜、向上,社會秩序得以恢復,中國社會得以重新走上正軌。從此,高考一直發揮著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的功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❺ 恢復高考為什麼成為改革開放的序幕

1977年通過恢復高考,為之後改革開放培養了大批的技術人才。

恢復高考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它重拾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傳統,為中國幾十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

❻ 高考改革應把握哪些原則

近期,諸多省份陸續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正所謂人民有呼聲,政府有回應,這次高考改革本身就是對民眾要求高考更公平、更公開、更合理呼聲的回應。改革不易,改革者更難。站在改革開放走過40年的當下,我們首先應該肯定高考改革的勇氣,改革所取得哪怕是一丁點進步都值得褒揚和呵護,改革所帶來的陣痛都應給予理解和寬容。

改革應試點先行,不預設目標,允許失敗。這一輪的高考改革,國家沒有全面鋪開,而是採取逐步試點的方式,第一批在上海、浙江試點,第二批在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試點,這樣做是穩妥的。特別是這次高考改革堅持「三年早知道」「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的原則,即高中生一入學時就被告知三年後的改革內容,而不是針對已在校的學生。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地保證學生和家長的知情權。同時,高考改革應允許試錯,要允許高考改革出現暫時的偏差。沒有任何一項改革能夠確保一定能成功。如果實踐證明尚不完善,還要硬推,這才是更大的災難。哪怕試點地區的高考改革遭遇挫折,也有其價值,至少是用實踐檢驗了一條路徑可行與否。

❼ 中國恢復高考是哪一年中國改革開放是哪一年

中國恢復高考是在1977年,中國改革開放是在1978年。1977年,鄧小平出任國家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挽救了中國教育,也挽救了整個中國。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7)改革開放高考制服改革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

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回顧了建國以前28年歷史,對建國30年歷史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計和評價。

經濟上,至1978年為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並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苦,技術比較落後,並且經過文革後,中共出現一定程度的執政危機和信任危機。

❽ 改革開放後哪一年恢復高考的

恢復高考1977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改革開放是1978年,所以是恢復高考後才改革開放的。。

❾ 恢復高考40年對中國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今年正值恢復高考40年,1977年恢復高考是一大重大的轉折點。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復,開啟了夢想的時代,照亮了中國的前程。


1977年恢復高考,改變的不僅是一批人的個人命運,還改變了人才的選拔機制,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們民族的風氣,舉國上下逐步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新風尚。

考上大學是「金飯碗」,能「接班」(接父母的班,成為工人)是「鐵飯碗」,如果兩者皆不能,就只能在家待業。這是80年代初城鎮中學生面臨的境況。而對農村孩子而言,考上大學則是實現「鯉魚跳龍門」的唯一機會。


40年前,高考曾讓億萬個夢想重新放飛。而今,我們從未離夢想如此之近。

❿ 高考改革改了什麼

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首先是指我國全國各地「全面」推進新高考制度改革,根據我國實施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安排,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還要「全面」推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辦學改革,落實新高考3+3科目選擇,促進學生個性、興趣發展,需要中學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推行「選課走班」教學,實現每個學生一張獨立的課表,從這一角度說,高考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最終會帶動整體教育改革。
希望高考改革的相關措施可以早日落實!

與改革開放高考制服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校服33視頻資源 瀏覽:228
白色羽絨服泛黃清洗小妙招 瀏覽:885
男士格子襯衫的文案 瀏覽:237
姜黃色蕾絲上衣搭配什麼褲子鞋子 瀏覽:900
利用白色運動鞋搭配裙子 瀏覽:330
男中老年人今年流行什麼褲子 瀏覽:701
林心如代言襯衫 瀏覽:339
牛仔外套有彩筆怎麼洗 瀏覽:661
大款西裝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11
三葉草可變背包的外套 瀏覽:800
卡洛琳褲子哪一集 瀏覽:575
為什麼薄褲子坐凳子久了屁股癢 瀏覽:201
皮帶男真皮一般多少錢 瀏覽:258
男士正裝襯衫有兜嗎 瀏覽:356
襯衫用洗衣機洗不幹凈怎麼辦 瀏覽:131
cf馬甲個性符號 瀏覽:652
你需要一條裙子嗎用英語怎麼翻譯 瀏覽:414
男式如何選購長款羽絨服 瀏覽:751
和買的衣一樣的領子自己怎麼織 瀏覽:316
白色打底連衣裙衣怎麼搭配衣服好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