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時期納粹穿黃色制服的是級別的
沒什麼級別的大哥,德國軍裝灰綠的國防軍,黑色的黨衛軍,黃色的只有納粹黨徒才能穿,如沖鋒隊
㈡ 納粹德國文官也穿軍服嗎
是的,除了褐衫隊,就算秘密警察也必須穿,當時的情形是每個德國人自願穿的,政府算是納粹從國會縱火後正式接手的,已經掃清先進分子和頑固分子,除去附和的部眾,其餘文員在魏瑪時期就有穿軍裝的習慣,褐衫隊起初不算是納粹正式軍隊,但是希特勒在解散它之前,讓隊員全部佩戴標著納粹萬字旗的袖標,發放粉黃色軍服
㈢ 為什麼納粹德國的軍服那麼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制服是德國人展示其怪異的一種最明顯的方式。誠如研究制服的歷史學家布賴恩·L·戴維斯所說:二戰時的德國是「沉醉於穿著各種各樣的軍服和仿軍服的國家」。制服和飾品構成了一個錯綜復雜而又含義特殊的大世界。當制服的細部變得錯綜復雜而稟具特殊含義的時候,就有人會將最終的眼光傾注其上。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就是這樣的人。如果世間有制服學究的話,就非他莫屬。德國「元首」希特勒也當屬其列。德國黨衛軍的四個師違背希特勒的命令而撤退,希特勒對他們實施處罰,就是摘下他們珍貴的袖口身份標志。其實,他是在處罰他們的制服,而在當時,制服幾乎具有神秘意義。而希特勒特別惱怒,因為其中一個袖口身份標志上有「Leibstandarte」的字樣,表明該主人是他貼身衛隊的一員,曾發誓誓死效忠他。
關注德國制服,我們必然要進入20世紀德國社會理解的黑暗世界。除了驅逐和消滅異族運動以純化德意志民族之外,第三帝國的社會行動計劃有一個主要內容,就是對「統一性」的要求,認為「統一性」就是理想的文化狀態。誠如約瑟夫·戈培爾所說,帝國文化部門——文學、音樂、戲劇等文化管理部門——的任務就是要「以思想文化的統一性團結所有具有創造性的人」。甚至戰時的前線,德軍也強調各部之間的「同伴友好情誼」。這種「同伴友好情誼」在當時不僅是一種普遍的黏合劑,而且是一種強有力的黏合劑。從理想化的角度說,人們普遍認為,士兵間的這種同伴友好情誼戰後會傳遍整個社會,即「前線精神」會帶來「大眾精神」,而那些思想獨特的人卻是國家的天敵。智者、諷刺者、異教徒、不合群者以及各種懷疑論者,要麼悄悄地被融化、被改造,要麼消失——不管在何地、以何種形式消失。這樣,第三帝國到頭來會成為一個團結緊密、固若金湯的整體。美觀大方的制服會提供群體黏合劑的可見證據,也會刺激民眾參與進來。德國的制服,不同於盎格魯—撒克遜人和俄羅斯人那些外表實在不敢恭維的深綠色套裝,對一般民眾來說,絕對具有不可抗拒的迷惑力,會激起人們的穿著慾望。有點地位的商號或勞動團體幾乎沒有一家是沒有自己耐看的制服的。與同等的人在一起工作,人們會穿粗棉布或保護性的工裝。但他們外出時穿的全套裝束卻被認為有點特別,無疑會吸引人們的眼球。馮尼格談到納粹德國的制服(包括軍服和民服)時用「極其戲劇化」來形容。
以礦工的制服為例。礦工在礦里工作時必須穿著實用而不大好看的工裝,但當他們不工作外出的時候,穿著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學徒工穿著黑色的高領束腰外衣,衣袖上和胸前釘著一排排的銀扣,數量多達24個,頭戴有帽舌的仿軍帽。在礦里的級別提高後,束腰外衣上的銀扣數量就會增加,最高級別是34個。(德國人喜歡上衣釘雙排扣,也許是為了可以多釘幾顆銀扣。)學徒期滿成為正式礦工後,就戴黑色有檐的平頂筒帽,帽正面有一個銀鷹大標識,頂上是羽飾。要處理正式事務,就加一雙白手套、一柄劍和一個紅白黑條紋的納粹黨十字臂章。郵政工作者、公共汽車和電車售票員的制服與軍服十分相似,束腰外衣用的是銅扣,帽子上是國徽——標著納粹黨十字的銀鷹標識。資深火車司機在左邊屁股後掛一柄劍鞘華麗、有劍飾的寶劍。退役老兵一律穿軍服,軍服上依然保留著服役時的肩帶、銀鷹標識和臂章。
如果你有幸找到一份地區獵鷹訓練師的工作,就可穿灰制服,制服上是銀扣、黑皮帶,戴著像蒂羅爾人那樣有羽飾的帽子。因為工作場所主要在戶外,還穿高幫黑靴。急救、建築、運輸等部門工作人員的著裝像軍人,穿著都十分引人注目,以喚起人們想參加該行業的慾望。急救部門的指揮人員還佩一柄劍。國營建築公司工作人員的服裝像軍人,但臂章上標明服務單位。德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制服,不論男女,都與軍服十分相近,領章和肩章上都標明級階。
全德國人都喜愛制服,當然也不能將孩子排除在外。德國女童子軍(女子必須參加的組織)的服裝是黑襯衣白褲子。
據說希特勒曾說:軍服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的投軍效勞。二戰納粹德國對全人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拋開政治因素,我們來看看納粹軍服設計堪稱二戰翹楚。納粹軍服制服標志著法西斯主義時尚改造的最佳例證,就是他們對制服的迷戀。在窮兵黷武的極權政體之下,制服成了象徵地位與力量的標識。更可怕的是,由於種族主義理論的影響,軍裝制服被納粹當作彰顯日耳曼人人種優秀的道具。如今成為「惡魔」代名詞的第三帝國軍服,是那個時代法西斯政權中最醒目的流行。
納粹對制服的要求可謂一絲不苟。納粹時代的德國軍隊,秉承著普魯士的軍事傳統,無論軍事理論、武器訓練,乃至軍容裝備,都恪守著嚴謹的作風,軍服也不例外。此時的軍服,延續了德國傳統軍服的基本特徵,再加以改進創造,設計製作毫不馬虎。夏季軍服採用混紡棉質材料,冬季則採用羊毛布料與人造纖維材料合織,軍服表面挺括整齊。
雖然隨著二戰的推進,為了適應戰時生產原料緊張的特點,後期適當降低了面料中棉、羊毛布料的比例,造成軍服外觀不如早期硬挺。但總體說來,德國軍裝的質量依然堪稱二戰翹楚。
從第三帝國建立伊始,納粹就開動宣傳機器宣傳軍國主義理念。德軍制服的設計也成為宣傳戰中的棋子,希特勒甚至親自過問軍服的設計生產。制服中加入了眾多裝飾物,顯得更醒目美觀,日常服、禮服採用收腰修身的設計,凸顯出軍人的體態美。根據當時德國的報道,很多青年入伍參加,為的就是能得到一套漂亮的制服。法西斯的「軍服宣傳」攻勢,在年輕人中收到了奇效。
因為二戰戰事吃緊的原因,後期德國軍服在款式設計、剪裁要求與縫制工序上進行簡化,降低了生產時間和對生產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不過,這些僅限於普通的士兵階層,軍官制服基本沒有受到布料標准降低、剪裁縫制從簡的影響,而且一些上層軍官的制服,都是找高級裁縫定做的。德國軍方每年都會出版關於軍裝定製的書籍,其中將各種制服的基本樣式、板型尺寸、製作工藝、配件圖片等等詳細列出,以方便將官們按圖索驥,找自己心儀的裁縫製作出令人滿意的軍服。德國上層對軍裝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今天的戰史研究者提起二戰時期的德軍軍服,依然難掩稱贊之色。它就像一株妖艷的罌粟,魅力非凡卻含有劇毒,總給染指它的人帶來厄運。英國王儲查爾斯的小兒子哈里王子,曾經在化裝晚會上穿著納粹軍服,惹得全世界媒體指責聲連連。張曼玉也因為自己主理的時裝品牌派對上,出現大量納粹軍裝元素而遭炮轟。
因納粹制服而頂上罵名的人,著實不少。而靠它受益的,也大有人在。當今著名男裝品牌HUGO BOSS 的創始人胡戈·費迪南德·波士(Hugo Ferdinand Boss),就是其中之一。1923年,胡戈在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麥琴根(Metzingen)開設了一家服裝店,為客人提供西裝定製的服務。不過幾年之後,因為德國經濟蕭條,胡戈的生意瀕臨破產。1931年,他加入納粹,並獲得了為黨衛隊、沖鋒隊以及希特勒青年團製作制服的工作,從此他的制衣廠開始快速發展。
隨著二戰爆發,為了完成軍方訂單,胡戈開始大量使用集中營里的波蘭、法國囚犯做勞力。戰爭結束後,胡戈·費迪南德·波士被認定為「第三帝國的投機取巧者」,並被取消了投票權,罰款8萬馬克。1948年,他去世了。但作為戰後德國郵遞員、警察制服的生產者,HUGO BOSS品牌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此後,胡戈推出男裝成衣,並逐漸打開知名度。雖然這段生產納粹制服的歷史不甚光彩,如今的HUGO BOSS品牌也希望極力淡化,但長期制服生產積累下的寶貴經驗,卻讓它在戰後獲得了世界男裝界的認可。
㈣ 黨衛軍為什麼都穿黑色制服
黨衛軍稱呼是「M32」型制服。
之所以採用黑色是因為黑色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是巴伐利亞的制服顏色,另一方面有嚴肅威壓的感覺,極其符合作為高級元首警衛的意思。
30年代以後,黨衛軍為現役成員設計以陸軍灰制服為藍本的M38田野灰制服,穿黑色的逐漸減少,作用是讓這支部隊看起來更軍事化。而二戰時期,也都是只有四萬多普通黨衛隊員穿著黑色制服,他們只是從事國內和佔領區的後備役工作。
M32制服在多數情況下出現在檢閱、授勛等禮儀場合,作為一種禮服存在。
黨衛軍(Schutzstaffel),為德文Schutz(護衛、防護、親衛)與德文Staffel(團隊、編群、隊伍)的組合詞,英文普遍簡稱為SS,是德國納粹黨中用於執行治安勤務的編制之一,與納粹黨武裝戰斗執行部隊的沖鋒隊並立的另一支納粹黨情報和監視、拷問行刑組織。
原是納粹黨於沖鋒隊外專為希特勒設立的個人隨護團,後隸屬於沖鋒隊,於1925年從沖鋒隊獨立,專於保護納粹黨所有高官、反刺殺情報搜集、政風監察,1929年後演進成執行納粹黨的調查「審問」治安維護「巡邏」取締的治安部隊。
㈤ 關於納粹德國時期服裝
呃 區別…… 好多區別
白色的 冬季迷彩
黑色的 黨衛軍制服
綠色迷彩 國防軍制服
土黃色 非洲軍團
白色黑點 山地部隊
……
㈥ 納粹的國防軍,黨衛軍,和蓋世太保的軍裝都是怎樣的,哪個一定穿馬靴
國防軍、黨衛軍軍服,基本款式一樣。
區別就是,黨衛軍帽徽把德軍軍徽換成骷髏頭,領章是SS領章,左側臂章是納粹國徽,就是鷹加萬字元號。
蓋世太保的黑色軍服,帽徽和領章都和上邊說的黨衛軍的一樣,都是骷髏標志和SS領章,左側的臂章換成了紅色的袖章,上邊是納粹的國旗。
德軍都穿皮靴,軍官穿長筒馬靴。
蓋世太保也就是秘密警察,執行秘密任務,一般不穿制服,也就不穿馬靴了
㈦ 希姆萊是誰
海因里希·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1900—1945),法西斯戰犯,歷任納粹黨衛隊隊長、黨衛隊帝國長官、納粹德國秘密警察(音譯為蓋世太保)首腦、警察總監、內政部長等要職,先後兼任德國預備集團軍司令、上萊茵集團軍群司令和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
希姆萊於1900年10月1日出生在德國慕尼黑,是天主教會學校校長的兒子。早年在蘭茨胡特中學學習,第—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在第11巴伐利亞步兵團服役。1923年11月,作為緊跟恩斯特·羅姆的旗手參加慕尼黑啤酒店暴動。在希姆萊的組織領導下,黨衛隊由當時的僅200人的弱小機構發展為控制著整個納粹帝國的龐大組織。黨下隊擁有貌似庄嚴的黑色制服以及由令人恐怖的骷髏和神秘莫測的SS組成的標志。
自1930年當選為國會議員之後.希姆萊集中精力擴張黨衛隊的勢力並使黨衛隊獨立於羅姆的沖鋒隊之外。1931年,希姆萊建立由海德里希領導的黨衛隊保安處作為納粹黨的情報機構。到1933年,黨衛隊發展到5.2萬人。希姆萊和海德里希鞏固了納粹黨在巴伐利亞的權力地位。1933年,希姆萊先後出任幕尼黑警察局長、巴伐利亞政治警察總監和德國政治警察部隊(普魯士除外)司令。1934年4月,希姆萊成為普魯士警家總監和蓋世太保首腦。1934年6月30日,希姆萊奉希特勒之命組織指揮黨衛隊摧毀以羅姆為首的沖鋒隊,此舉成為希姆萊及其黨衛隊發跡史的重要里程碑。從此.黨衛隊成為負責「保衛……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的化身(即希特勒)」和將納粹政權的種族主義轉化為有力的行動准則的「獨立機構」。
1936年6月,希姆萊升任德國警察總監、蓋世太保首腦和黨衛隊帝國長官,具體組織實施法西斯恐怖統治。早在1933年,希姆萊就親自領導建立起第一座樣板集中營-達豪集中營。戰爭時期建立的最主要的集中營有:波希米亞的特萊西恩施塔特集中營,波蘭的馬伊達內克集中營、奧斯威辛集中營和施圖特霍夫集中營,阿爾薩斯的納茨魏勒一施特魯特霍夫集中營,波羅的海諸國的考納斯集中營和里加集中營,德國本土的諾因加默集中營、格羅斯羅森集中營、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和多拉集中營。希姆萊認為,集中營的作用就是製造恐怖氣氛,使納粹的秩序得到維護和遵守。
1939年德波戰爭之前,希姆萊為製造戰爭借口而擬定「希姆萊計劃」:穿著波軍制服的黨衛隊隊員及部分集中營死囚「襲擊並佔領」靠近波蘭邊境的德國格萊維茨廣播電台,用波蘭語發表挑釁性演說,造成波蘭進攻德國的假象。緊接著該計劃實施的是希特勒9月1日10點向德國國會和人民發表演說:「無數波蘭人侵入德國境內,其中有波蘭正規軍攻擊了格萊威茨廣播電台。」此時,德軍早已奉命進攻波蘭,挑起侵略戰爭。德波戰爭期間,希姆萊組建了5支擔負「特別任務」的黨衛隊保安處別動隊。別動隊緊隨在德軍後面,負責圍剿和處決波蘭的知識分子以及其他被認為可能起來反對德國統治的人,其中多為猶太人。
自從成為黨衛隊帝國長官開始,希姆萊就鼓吹保護具有所謂「高級價值」的人們的種族甄別條例和特別婚姻法。希姆萊甚至設立專門機構,讓經過挑選的德聞姑娘與黨衛隊人員生養子女,以此製造所謂「超人」種族。
1939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店發表啤酒店暴動紀念演說,遭遇定時炸彈的襲擊。此後,戈培爾操縱的納粹宣傳工具宣稱謀殺元首的勾當乃是「英國特工所為」,希姆萊則從荷蘭境內綁架2名英國特工作為所謂人證,而真正的作案者艾爾塞則被關進集中營並在戰爭結束前夕被處死。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希姆萊的別動隊跟在德軍後面,開始系統地消滅蘇聯的猶太人。黨衛隊對「布爾什維克政委」的殘殺尤其令人發指。在設置猶太人保留地的計劃業已失敗、馬達加斯加流放計劃遭到擱置、將歐洲猶太人放逐到蘇聯內地的計劃亦因德軍未能速勝而破產的情況下,1941年底,希特勒作出對歐洲「猶太人問題」實施「最後解決」(即滅絕猶太人)的決定。1942年l月,納粹黨舉行萬湖會議,研究「猶太人問題」的「最後解決」。希姆萊是實施「最後解決」計劃的組織指揮者。為了滅絕猶太人,希姆萊在1942年指揮建立了許多滅絕營,主要有:貝爾根-貝爾森滅絕營,索比鮑爾滅絕營,奧斯威辛滅絕營,特萊布林卡滅絕營,馬伊達內克滅絕營,切爾諾滅絕營和貝烏澤茨滅絕營。1943年10月4日,希姆萊在波茲南向黨衛隊高級領導人發表演說,大肆鼓吹「最後解決」歐洲猶太人,宣稱「這是我們的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光榮一頁」。一般認為,在「最後解決」中慘遭殺害的僅猶太人就有約500萬。
1942年5月29日,德國保安總局局長兼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執政官賴因哈德·海德里希在乘坐梅塞德斯轎車由鄉村別墅駛往布拉格古堡途中,遭到經特種作戰執行局訓練而由英國皇家空軍空投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運動人員的襲擊,後在醫院因傷勢過重而命歸黃泉。希姆萊惱羞成怒,命令對此組織實施一系列報復行動,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利迪斯慘案。利迪斯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亞境內靠近克拉德諾市的村莊。1942年6月9日,大批德國保安警察突然對利迪斯實施包圍,禁止人們離開村莊。6月10日,該村年滿16歲的男人全部被槍殺,兒童被押送至格內森瑙集中營,婦女被囚禁於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利迪斯經焚燒和爆炸而被夷為平地。
希特勒不僅通過黨衛隊直接管理集中營和滅絕營,而且組建武裝黨衛隊(即黨衛軍)以防範國防軍、加強法西斯武裝力量。1943年8月20日,希姆萊取代威廉·弗里克而出任德國內政部部長,權傾一時,進一步強化警察統治機器。1944年7月20日謀殺希特勒事件發生之後,德國國防軍被迫接受希姆萊為預備集團軍司令。盡管缺乏軍事指揮經驗,希姆萊稍後又成為西線的上萊茵集團軍群司令。到1944年末,希姆萊的黨衛隊和警察系統發展到12個主要行政機構。
1945年1月至3月,希姆萊出任德國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率部與蘇軍作戰,進行垂死掙扎。
在第三帝國瀕臨崩潰之際,希姆萊感到末日來臨,開始尋求退路。1945年4月,希姆萊在波羅的海沿岸的盧伯克瑞典領事館與瑞典紅十字會會長福爾克·貝納多特伯爵會晤,表示同意西線德軍(包括駐丹麥和挪威的德軍在內)向艾森豪威爾投降,實現單獨媾和,以求在東線繼續與蘇軍頑抗。希姆萊甚至夢想於1945年5月出面重新組織一個納粹政府。希特勒得知其最忠實的追隨者背叛自己的消息,狂怒不已,下令把希姆萊作為賣國賊予以逮捕,解除希姆萊的一切職務並將其開除出黨。因而,鄧尼茲政府中並沒有希姆萊的位置。
納粹德國土崩瓦解之後,希姆萊改頭換面,身著陸軍士兵制服,剃去短鬍子,左眼貼上眼罩,准備潛逃。5月21日,希姆萊被英軍俘虜。1945年5月23日,希姆萊為了逃避正義的懲罰,咬破藏在口腔的氰化鉀膠囊而自殺。
㈧ 納粹制服的問題
黃色制服是納粹前期沖鋒隊制服的主要顏色,現存一部1936年納粹國慶的彩色膠片上攝錄的納粹人員主要的服飾顏色也是黃色的,准確的說應該是褐色的。沖鋒隊是納粹未上台前的武裝力量,她的領導人是赫斯,但隨著納粹的上台和希特勒想擁有一支自己的衛隊,所以其逐漸的被希姆萊的黨衛隊所替代。1940年赫斯的出走英國,沖鋒隊就正式退出納粹舞台.
1936年希特勒會見墨索里尼時與大多數官員〔如陸軍元帥布勞希奇,威廉凱特爾將軍等〕也穿著過這種制服,但她不是納粹正規軍隊包括黨衛隊的常規服飾。希特勒的早期照片大都也是赫色服飾,1938年以後就很少見了。
㈨ 蓋世太保,黨衛軍,納粹德國軍隊他們的不同之處在哪裡他們各自的制服有何不同
黨衛軍德語全稱Schutzstaffel,簡稱SS,德國納粹黨的法西斯特務組織和軍事組織。1925年4月成立。1946年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
蓋世太保是德語「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縮寫Gestapo的音譯。蓋世太保由黨衛隊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個秘密警察組織,後加入大量黨衛隊人員,一起實施「最終解決方案」,屠殺無辜。隨著納粹政權的需要蓋世太保發展成為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的恐怖統治機構。納粹通過蓋世太保來實現對德國及被佔領國家的控制
德國國防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意志帝國的軍隊幾乎完全解散。士兵獨自或是結伴返回德國。很多這些士兵後來成為半軍事自願組織自由軍團 (Freikorps) 的成員,在1918至1923年期間參與鎮壓革命與邊境沖突。 但是,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始終需要組織軍隊,於是在1919年3月6日頒布法令,建立了臨時國防軍 (Vorläufige Reichswehr) ,包括臨時國家陸軍 (Vorläufige Reichsheer) 與臨時國家海軍 (Vorläufige Reichsmarine) 。陸軍人數有大約四十萬男性。 9月30日,軍隊被重新組織為「過渡性軍隊」 (Übergangsheer),直到1921年1月1日政府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建立「國家防衛軍」為止。[2]
㈩ 納粹黨衛軍的黑色制服是不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外形設計最成功的
1.骷髏標志
黨衛軍第三「骷髏」裝甲師 ,其最初成員大多來自「骷髏部隊」
(Totenkopfverbande),而骷髏部隊最早可以追溯到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Frederick William I)葬禮旗幟上的骷髏圖案,為了紀念這位先皇,在次年成立了皇家近衛隊——第一和第二近衛輕騎兵團(Leib-Haussaren Regiment),他們身著黑色制服並且在皮毛帽子上綉上骷髏標志。在一次大戰中骷髏圖案也成為德軍精銳部隊的標志,例如突擊部隊和裝甲部隊等等。在一戰結束後少數的自由軍團也把骷髏標志漆在鋼盔和車輛上,因為它也有著傳統主義、反自由主義和反共產主義的涵義。後來在30年代初被定為黨衛隊和其下屬骷髏部隊的標志,其意義黨衛隊高級指導處的真正創建者阿洛伊斯·羅森溫克曾說過:「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志,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准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2.納粹標志
納粹主義,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縮寫「Nazismus」的音譯,意譯為「民族社會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張。納粹主義的基本理論包括:宣揚種族優秀論,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強調一切領域的「領袖」原則,宣稱「領袖」是國家整體意志的代表,國家權力應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力主以戰爭為手段奪取生存空間,建立世界霸權;反對共產主義思想體系和社會主義制度,惡毒攻擊馬克思主義理論。
希特勒親自設計的黨旗為紅底白圓心,中間嵌一個黑色「卐」字。希特勒對他們設計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象徵」。他在《我的奮斗》一書中說:「紅色象徵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徵民族主義思想。『卐』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斗爭的使命。」後來,希特勒還為他的沖鋒隊員和黨員設計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錦旗。
希特勒選「卐」字做標志的原因,有幾種說法。一說是根據納粹黨名設計的。納粹黨的意思是「國家社會黨』,在德文中「國家」和「社會」的字頭都是「s」,兩個字頭交錯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狀。不過,佛家「卍」是金色,納粹「卐」是黑色。另一種說法是美國學者羅伯特?佩恩提出的。佩恩認為,希特勒從小就有一股崇拜權威,追求權力的強烈慾望。小時候,他家附近有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修道院的過道、石井、修道士的座位以及院長外套的袖子上都飾有「卐」字標志。希特勒崇拜院長的權勢,把「卐」視為院長權威的象徵.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院長那樣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佩恩認為,這是他後來選用「卐」字做黨旗符號的原因。還有一種說法是,希特勒受到一個名叫「新聖堂騎士團」反猶組織的影響。這個組織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民族,必須保持其純潔的血統,世界才有希望。這與希特勒的觀點是一致的。這個組織的發起者是一個傳教士兼占星家,他為希特勒占卜,預言他日後將是震憾世界的人。聽了這些話,希特勒很振奮。這個組織的標志符號就是「卐」字。所以,他在後來設計黨旗時,選用了這一符號。
3.軍服
德國國防軍和黨衛隊軍服確實比較帥, 據說就是出自於希特勒之手, 納粹軍裝原設計者到底是誰尚有爭議, 至今在這方面無出其右,都是收藏家的上品。但德軍基本的軍銜制和相應的徽章,則都是腓特烈· 威廉一世時候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