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民國制服出現時間

民國制服出現時間

發布時間:2022-04-30 08:18:28

❶ 清末新軍、北洋軍、國民革命軍的軍服都是什麼樣子的

甲午戰爭中,自認為泱泱大國的大清居然敗給一個蕞爾小國日本,舉國震驚。為了維護統治,同時也為了平息眾怒,清廷決心採納眾議,改革軍制,學習西方列強,建立一支“習洋操、用洋槍”的新型軍隊。為了區別清廷的八旗、綠營、淮軍等舊式軍隊,這支軍隊也被稱為新軍。

國民黨軍服

抗戰勝利後,美國開始全面介入中國,在美國顧問團的建議下,國民黨對軍服再次進行了改革,將原有的軍服改用了大檐帽、大翻領、黃色卡其布等,並採用了美式肩章、領章並用的軍銜標志。

不過,這次軍制軍服改革,依然如同國民黨的歷次改革一樣沒有完成。不過比之前幾次,原因有了變化,這次的原因是時間不足,因為還沒等國民黨全面貫徹軍服改革,它就已經被趕出了大陸。

❷ 中國近代服裝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現今,中國加入了WTO,更大的機遇在等著我們爭取,更大的挑戰也在等著去克服。我們不能一味的看著門外,應該更好的運用已有的財富,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服裝特色。

❸ 民國的軍禮服

民國時期主要分兩個政府,即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你說的那些服裝就是北洋政府時期的,自從1912年辛亥起義,民國建立,軍隊的服裝仿製清末新軍的軍裝樣式,並參考了西方的風格.。你要說為什麼後來沒有了,我想主要是政治原因,一種服裝代表了種力量,這一種力量打敗了那一種力量,肯定會清除它的所有殘余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從1927年四月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行政院做出了明文規定,統一部隊以及政府部門的儀表制服,即軍隊的服裝以黃埔軍校校服樣式為標准,政府部門的以中山服為公裝。後來,也就是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北洋力量完全的退出了政治軍事舞台,國民政府統一了中國,即使思想上的不統一,政府也要從形式上做到完全統一,軍隊的服裝無可厚非了! 總之你說的袁,蔡等,他們的那種北洋式的軍禮服是從辛亥革命後開始在軍隊,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後,完全退出了軍隊!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裝完全是德式的,因為當時部隊里的軍事顧問,軍事教練都是聘請德國的,武器也大多從德國進口!抗戰勝利後,國府又仿美國的軍服樣式進行了新一輪的整編。

❹ 中山裝是孫中山發明的嗎拜託各位大神

是的 中山裝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設計發明的。協助孫中山先生裁製中山裝的裁縫是廣東台山人黃隆生。
滿意請採納

❺ 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有:男子服飾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而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民國制服出現時間擴展閱讀:

  1. 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

  2.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

  3.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4.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❻ 國民/革命軍有一段時間穿的軍裝是黃色的,有點像日軍的「昭五」式軍裝,那是什麼時候

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開始

❼ 明國時期校服是什麼面料做的。。

不是中山裝!
好多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把日本和民國的公立中學男生校服當成中山裝
民國時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這種校服式樣是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歐洲軍裝式樣,燕尾服軍裝的後繼者。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開始使用這種軍裝,中學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當時的日本海軍服,男生是海軍軍官服,女生是海軍水手服。在昭和時代末期其比例就開始減少了,到了平成時代所佔比例已經是非常小了。
其實仔細看的話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領子,中山裝是翻領的,海軍校服是立領的;第二是海軍校服是沒有兜的,這種式樣的軍裝後來增加了兜,但校服還是保留的傳統的無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點,就不一一列舉了,仔細看很容易發現。
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沒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國最開始設計校服時沒有設計女生的,當時很多家庭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國」的腐朽思想。導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設計時間不在一起,因此樣式也不一樣,採用的長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長裙,從外表判斷其實就是把漢族傳統的長袍分成上下兩部分。
也有說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這點我沒根據也不敢否定,畢竟在大陸學習歷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裝也不是中國首創,歐洲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因此不能把這種翻領制服全歸類為中山裝。比如二戰蘇聯和德國陸軍軍裝,雖然和中山裝設計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稱之為中山裝
查看全部5個回答
找民國學生裝 就上拼多多_享拼單折扣

民國學生裝 精選,今日下載拼多多APP,享受超值拼單價...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廣告
學生服找同桌的你-提供整體校服解決...

學生服找同桌的你,幼兒園園服,小學...
免費咨詢-更多詳情;
江蘇聖瀾服飾創意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國學班應該怎麼辦?需要哪些手續
小夫子國學加盟不錯,北京小夫子國學館是面向3-15歲少兒的國學教育機構目前在全國已有600多家授權合作校,可以登錄小夫子國學的網站詳細了解,加盟可享受小夫子總部提供運營支持如下:(一)、開業前支持1、選址支持:提供《學館選址指導手冊》;2、裝修支持:提供裝修效果圖。(二)、招生支持1、提供試聽課策劃方案及資料,家長會策劃方案及資料;2、招生支持:提供招生方案、宣傳單頁設計、其他宣傳品設計。(三)、後勤支持1、提供統一的學生服裝;2、提供統一品牌的各類物資(如學生包、手提袋、作業本、獎章等)。(四)、活動策劃支持1、提供各…
11 2018-06-22
民國時期學生裝有那些
款式都差不多,就是顏色和紐扣的細微差別
3 瀏覽1505 2017-06-01
民國時期女學生校服的款式叫什麼
就是叫做旗袍 也是國服
早在1929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之後,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條例》,對男女禮服、制服做出規定。

按照規定,男性禮服有三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袍長至足踝上2寸;二是黑褂,對襟長至腹,齊領;三是改良中山裝,不翻領,僅有三個暗袋。女性禮服有兩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的中點;二是襖與裙,襖為藍色,長僅過腰,袖長剛過肘,裙為黑色,長及足踝。

男女的鞋子均規定為黑色,質料不限。男子的禮帽,規定冬黑夏白。
40 瀏覽9230 2017-11-29
民國時期的學生裝是什麼樣子的?
1、女學生裝 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中西混合式的裙衫即「文明新裝」,即現在也能看到的「短襖長裙」 另一類是改良的旗袍 2、男學生也有兩類: 一是著立領制服,這是模仿日本的,一般還配有有檐帽。 另一個就是改良長衫。
5 瀏覽1189 2017-07-17
民國時期,女學生穿的衣服叫什麼名字?
民國時期,女學生穿的衣服有兩種,一種叫新式校服,款式源於文明新裝。文明新裝是民國初年,融合西洋服飾元素和中國傳統服飾特點而形成的服飾。還有一種就是旗袍。 文明新裝形制為腰身窄小的大襟襖,擺長不過臀,袖短露肘或露腕,並呈喇叭狀,袖口一般為七寸,稱之為「倒大袖」,衣服的下擺多為圓弧形,並在領、袖、襟等處綴有花邊。文明新裝裙子也比較短,但不曾縮短到膝上(在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旗袍服裝風格中西合璧,旗袍雖然是本土化的服飾,然後西風東漸之後,西式服裝的腰身,拉鏈、亮片的裝飾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現。

❽ 作為民國時期的法定製服,中山裝有何特別的意義

作為民國時期的法定製服,中山裝其實是有政治意義的。當時孫中山因為覺得穿西裝太貴,而且也不太舒服,工作的時候不方便,因此就自己設計了中山裝。由於當時辛亥革命已經成功了,所以說孫中山在設計中山裝的時候放了很多的小細節在裡面了。

自從孫中山穿了中山裝以後,這種裝扮就開始流行了,跟西方的西裝相比,中山裝更具有中國特色,而且穿起來也更加舒適方便,沒有西裝那樣死板。因此逐漸的中山裝就變成了民國時期的一種法定的制服了,也有中式西裝的說法。而且由於中山裝是孫中山設計的,所以說最後就用了孫中山的名字命名了。這也算是民國成立以後,當時政黨推出的最正式的服裝。

❾ 中山裝的盛行時期是什麼時候

民國時期。

一種既區別於中國傳統服裝又區別於西服的新式服裝——中山裝開始流行,並成為代表中國形象的國服。中山裝因由孫中山設計並率先穿著而得名,它具有象徵著革命的寓意,並隨著國民黨統一中國、推廣孫中山崇拜運動而成為正統服裝,進而成為公務員制服,由此影響到全國各地。

以往史學界關注的是中山裝的誕生時間與過程,只有澳大利亞學者費約翰在《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一書中對中山裝的象徵意義略有提及。

中山裝是一種特殊的政治服裝,它的流行與國民政府的推廣密切相關,是國家權力滲透與人們自覺接受規訓共同造就了中山裝的流行,這場服裝革命對中國人影響深刻。

(9)民國制服出現時間擴展閱讀

服裝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符號,而符號與其象徵事物之間必須有某種共同的邏輯形式,使其能產生雙向互動作用,從而使觀者更容易感覺和把握符號的外在形式。

中山裝正是這樣一種服裝符號,它折射出三民主義理念與孫中山崇拜情結。中山裝強調平民實用風格,而且寓意三民主義思想:前衣襟有五粒扣子,代表「五權分立」;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三粒袖扣,則表達「三民主義」。

孫中山建立民主共和體制的三民主義理念在服裝上得到完整體現,中山裝成為「革命」在身體空間中的象徵符號。孫中山帶頭穿著中山裝,中山裝成為革命與時尚的象徵,風靡一時,而後中山裝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統一制服。

中山裝的誕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袍服制一統天下的局面,顛覆了中國人原有關於傳統服裝與身體空間的觀念。中山裝的流行,也代表著服裝平等化觀念的出現,是中國服裝發展史上一場震撼性的革命。

❿ 民國時期的湘軍服是什麼顏色的

湘軍軍服為中山式灰藍色軍裝,戴大檐帽。

民國時期,湖南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的策源地,也是二次革命、護法、護國和北伐戰爭的重要發生地,湖南也是自治運動的模範省,抗戰的中心戰場,這些也使得民國時期的湘軍成為了一支重要軍事力量。所以湘軍的軍服和國民革命軍的軍服的演變是一致的。


(附) 國民革命軍(湘軍)的軍服的演變 :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其後實行南北軍隊軍制統一,但服制依舊較為混亂。1912年5月7日袁世凱諭陸軍總長,實行軍服統一。一度混亂的軍服到此時才開始規范化。

國民革命軍的軍服,從1924年黃埔建軍到1946年軍服改制為美式,這段時間的中國軍服大體是以中山服為基礎加以其他元素設計而成。因此首先需要對中山服做一簡短介紹。中山服是由國父孫中山先生設計,故以中山裝命名。孫中山闡述該服裝的思想和政治含義: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紐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袁世凱死後,北洋系分裂。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國父孫中山先生為保衛辛亥成果,以「護法」旗幟相揭,號召北伐。孫中山先生沒有自己的軍隊,只能依靠各地實力派的軍隊。這些軍隊多是當時盤踞當地的軍閥,不僅裝備混亂,服裝也是五花八門,肩章有的橫掛,有的豎掛,有的又軍銜,有的無軍銜。(在黃埔軍校的開學典禮的舊照片上,依然可以看到許多軍人依舊穿著北洋舊式軍服,只有站在中山先生右邊的蔣中正穿上了國民革命軍制服。)黃埔建軍之後,軍服也趨向於統一。黃埔軍校的學員,無論官兵一律著灰藍色軍裝,戴大檐帽。有軍銜,但服飾上無標識。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北伐戰爭中,軍隊著裝比較統一,顏色為灰藍色,軍官沒有軍銜標識,軍服質地大多為呢質,軍官有職無銜,在服飾上看不出階級來。軍官有的束皮質武裝帶,足蹬馬靴,有的足蹬皮鞋,有的則打綁腿。士兵一律著灰布單軍裝,打綁腿,足蹬草鞋。這一時期的軍服大體可概括為灰色中山裝式樣上衣和軍褲為主,頭戴大蓋帽。而這套軍服最具特色的是上衣的四個衣袋都是明顯的外置,如同衣服上掛著四個口袋一樣。北伐時期的大盤帽並未在圓筒作戰帽出現後被完全取代,它成為了高級軍官在正式場合配呢子軍服配戴的禮帽。直到1936年1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陸軍制服條例》後才被廢止。《陸軍制服條例》的頒布意味著全國軍隊在形制上走向統一。早期的中央軍制服是以黃綠色為制式的色澤。而南京時代初期軍軍服改制後出現的各種不同的作戰小帽也在《陸軍制服條例》中做了規定,一律統一為兩顆扣子加國徽的形制。36年之後的軍服形制上雖得到了統一,但各地地方軍的軍服顏色依舊存在著差異。例如七七事變時,保衛盧溝橋的二十九軍依然穿著灰布軍裝。

1936年,國民政府經由德國軍事顧問向納粹德國訂購了大量的德國新式M1935盔,配發給國府中央軍部隊。抗戰爆發之際,國府以德制編制而成的中央軍部隊都佩戴得有M35盔。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凡黃埔嫡系部隊均配發M35鋼盔。直到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之後,新一軍中才開始出現佩戴美式M-1鋼盔的士兵。後來這種美式鋼盔逐漸取代了德式35盔,從抗戰後期一直沿用到了內戰結束。

與民國制服出現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生連衣裙陪外套好看 瀏覽:387
淺藍色衛衣卡其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829
柳岩郭旗袍照片 瀏覽:896
我把裙子給你是什麼歌 瀏覽:890
吳昕長款羽絨服 瀏覽:554
小孩夏天睡衣穿短袖好 瀏覽:757
運動長袖t恤男批發市場 瀏覽:371
歌瑞森睡衣幾個顏色 瀏覽:74
無袖流蘇馬甲搭配圖 瀏覽:887
對於穿旗袍送高考怎麼看 瀏覽:38
橘色半袖配什麼褲子 瀏覽:689
500女童褲子品牌及商品 瀏覽:202
抹胸工裝連體褲怎麼搭外套 瀏覽:588
穿連衣裙沒有緊身牛仔褲好看 瀏覽:850
羽絨服的4個秘密 瀏覽:673
褲子上碰到了指甲油怎麼辦 瀏覽:324
泫雅褲子搭配什麼上衣 瀏覽:458
衣開衫搭配什麼下身 瀏覽:940
夫子廟附最好旗袍照相館 瀏覽:688
黑鞋搭什麼褲子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