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校服為話題的作文
我們的教室在 。它寬敞明亮, 張桌椅排放整齊,地上一塵不染,是我們學習的樂園。現在,就讓我這個小導游來帶領你們參觀一下吧。
在我們教室的南、北兩面牆上,共有 扇窗戶,還有兩扇門,這樣的設計,使我們教室既通風透氣,又明亮。
在正西面是一塊長方形的黑板,與東面的黑板遙遙相對。西面的黑板上是許老師畫的黑板報,上面內容豐富、文字清秀,我也希望這個黑板上也會有我的筆跡。黑板報上有關於節日的知識、古詩文、新學期寄語,其中我最喜歡去閱讀關於節日的知識,它讓我了解了各個節日的來歷和關於節日的習俗。
在西北角是隊角和榮譽欄,隊角上是一個星星火炬的圖案和同學們暑假裡外出旅遊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的人物笑得是那樣的燦爛、幸福。榮譽欄上是我們同學獲得的獎狀和優秀的作品,我希望我能多多為班級爭光,讓自己的榮譽多出現在這里。
在西南角有學習園地,上面是我們去焦山遊玩後,有感而發製作的金秋賞桂小報,你看,上面還有我的作品呢,我要再接再勵,如果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我還要爭取貼到學習園地上去。
在教室的東南角,是一個大書櫃,裡面有三層,排放著整整齊齊的書籍,每到中午,同學們就會去書櫃里挑選自己喜愛的書,讓自己沉浸在書的海洋中。
在教室的正東面是一塊大黑板,黑板上方掛著一個大鍾表,「惜時」二字醒目地寫在大鍾的下面,時刻提醒著我們要珍惜時間,時間一去不復返。
我在這樣一個舒適、積極向上的環境里學習生活,是多麼幸福呀!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努力學習的!
2. 中學生穿校服之我見,作文300字
從小到大,我們每一個上學的人都與校服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從小學到高中,校服陪我們走過了這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
上小學的時候,每一個年級都有不同的校服,可謂是等級分明了.在操場上活動的時候,好的位置都被那些身穿高年級校服的人占據著,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只能靠邊站,那時候總是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穿上那身校服,那麼就可以像那些高年級的一樣「為所欲為」了吧.
初中的校服不分等級,但是那個時候看到初三的學長們很多都不穿校服了,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在人群中很是顯眼.當時的我還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愛穿校服.轉眼便到了初三,也終於理解了那些學長們當時的感受了.的確,在那些鮮艷亮麗的名牌面前,校服就像丑小鴨一般的存在.但由於學校的規定,我們也只能趁著夏天跑操過後和體育課的時間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在校園里「游盪」了,為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而倍感驕傲.
上了高中,學校為了避免不穿校服的情況,硬性規定只可以在周六周日穿自己的衣服,因此也就造成了周六周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大景象.每當這天,校園里簡直就是時裝展覽,同學們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彰顯著自己的個性,對那些依然穿著校服的同學們很不理解.
現在即將面臨高考的我們,在校園里的生活也只剩下十幾天了,而我們穿著校服在校園的時光也只剩下這十幾天了.以後的人生中我們將再也不會有校服的陪伴了.『
3. 穿校服是利還是弊的作文
【穿校服的利與弊】
我認為穿校服利遠大於弊。第一,學生在校過得是集體生活,講求整齊劃一,穿校服無疑對此有好處。第二,中學生的審美標准還未真正確立,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有些學生十分喜歡奇裝異服,不顧自己的年齡、身份盲目效仿社會上的人員,有些學生的穿戴明顯過於低俗。穿校服可以有效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第三,學生在校統一穿校服,平時就可以少買一些衣服,節約了家庭開支。第四,中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著裝過於緊綳,影響身體發育,校服寬松肥大,則避免這一後果,並且適合開展體育運動。第五 ... ... 總之,要求中學生穿校服,無疑是正確之舉。
4. 穿校服的利與弊 議論文
讓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為此,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江蘇省、南京市的有關部門也曾下發過類似通知,省里有關部門在幾年前還專門成立了辦公室,請來浙江等地的服裝設計專業人員,參與校服的設計。南京某小學朱校長認為,穿校服可消除當前越來越突出的學生講穿著、講排場、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對一些低收入的學生家庭來說,並無壞處,所以雖說沒有文件強行規定學校必須做,學生必須穿,僅是要求在有條件的重點學校推廣,但好多學校還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長還認為,現在學生與幾年、十幾年前的學生相比,更強調個性,追求與眾不同,自我意識較濃,愛「酷」,而統一著校服自然壓抑了這種追求,有違學生的天性,這恐怕才是學生討厭穿校服的深層次原因 靚了自己更亮校園
有很多中學生認為穿校服很不方便,覺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較好看,所以,他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說中學生不應穿校服上學。但我卻不同意這種看法,我覺得中學生是應該穿校服上學的。
校服對於中學生來說,就是身份的象徵,情況跟社會上不同職業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樣。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員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樣地,學生自然便要穿著他們的制服——校服了。這樣,我們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階級的人,還有他們的職業;當然,我們穿校服時,便更容易辯認出我們是學生了。
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除了說穿著校服整體上看來較為整齊外,還可時刻提醒學生,讓他們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斷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此,學生的紀律亦大大的加強了。
除此之外,學生穿著校服,對於學校來說,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學生穿著校服上學,除了看上來整齊,學生的紀律性提高,那所學校對外便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了。所以中學生穿著校服上學,不是沒有其好處的啊!
也許,有人會認為,中學生穿著校服,無疑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而學校亦能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但似乎太不方便,令學生有拘束的感覺,而且這要是一種身份象徵,一張學生證,不是可以代替嗎?但我們可試想,我們會否經常拿著學生證給別人看嗎?就像我們需要找警察或消防員幫助及求救時,我們看到他們所穿著的制服,即時的反應便是告訴我們,這便是我們需要找的人一樣。要是我們穿校服,別人一看便知道我們是學生了,這就是人的即時反應。這不是更為方便嗎?#所以,我們總不能認為中學生穿著校服沒有好處,抹殺其好的一面呢! 小學生無所謂了,還沒有形成自我審美的意識,呵呵,我是說中學生。從上初中開始,學校的校服就賊難看,那領導們還非得逼著你穿。我記得有一次三中全校必須統一穿校服,是迎接什麼檢查,KAO,我那天還偏沒穿,不光是我,有一大批抗旨的,然後校門緊閉,僅留個小門,一個個地檢查進入,學生們全都被囤積在校門口,那時候黃河五路還沒拓寬呢,直接造成了交通堵塞。後來下有對策,進去的同學把校服在旁邊遞出來換上這才進去。到北中以後,情況仍然是這樣,有一陣必須穿校服戴校標,不然就不讓進,我們的情況還差一些,後面幾屆就更嚴格了。昨天去北中新校,從餐廳樓拍完照回來,正好趕上他們下課,於是看到成群結隊的淺藍色校服同胞們迎面而來,唉,有些同情這些可憐的人們。
面對中學生應否穿校服上學的問題,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學生一定應該穿校服上學。
5. 對學校校服的看法1000字作文
對學校校服的看法
在世界演變的過程中,服裝隨之經歷了無數次變革和發展。從落後的原始社會人們用樹葉獸皮做的衣服,到迅速發展的今日,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和在街上便看到服裝店內琳琅滿目的服裝。隨著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選擇多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也更加密切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昂貴的品牌服裝也出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就連中學生也關注起服裝的外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表現學生的個性等,但許多家長和教師對此憂心忡忡,怕中學生花費過多金錢和精力在穿著上,而影響學習質量或養成不良習慣。其中這里有社會的影響,但也包括中學生個人因素,有些中學生不滿足於校服上的價格,款式和色彩,導致了中學生對校服有了不滿感。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我們小組進行了調查:75%的中學生表示對校服支持並倡導學生養成在校穿校服的好習慣,20%的中學生是有不滿足校服並開始提出自己對校服的看法,介意他們認為校服的顏色應該變得更加色彩斑斕,款式更加多一些。5%的中學生是反對穿校服的,認為校服不好看,質量不好,不體現中學生的性格。從上述調查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是同意穿校服的,說明了大部分學生對校服的看法都是理智的,不再是過度講求名牌,體現自己的個性追求時髦的人,減少了攀比的心理,校服使中學生他們懂得了不再盲目跟風,盲目最求名牌,懂得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擇自己的衣服
經過我們這次的探究,我們總結了我們對校服的建議和看法:
1、校服是學校的象徵,但是校服的款式比較單調,仍可改進。
2、校服不能很好地體現現代中學生的精神面貌
3、校服能淡化學生的攀比心理,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
4、校服色調單一、沉悶的感覺,而且校服質量有待提高,不夠美觀。希望校服可以有所改良符合時代潮流。
中學生的校園是充滿活力和青春的氣息,無處不張顯這青春的餓、熱力,歡歌笑充斥這每一個角落,而校服——這正是表現飛揚的青春的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最亮眼的風景線,校服的變遷承載著每一個在少年時期的歡笑和淚水,是在記憶里永遠的光輝。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使我更好的了解了校服的變遷,了解了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了解了社會對校服的看法,希望下次的校服變遷,能更好的展現出中學生特有的性格,不再沉悶,單調,能使更多人對校服有更好的感覺。
【轉】
6. 與校服有關的話題作文。450字以上
春天又來了,在屋子裡就能聽見窗外清脆的鳥叫聲,感覺到樹木萌發時的歡快,涼風中似乎能聽到小草破土而出的聲音一切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街上,姑娘穿的花枝招展,漂漂亮亮.我很羨慕,也很渴望.每次我走過街上,對著櫥窗里擺著的女式服裝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有時還會戀戀不舍的多看幾眼.
每當我起床穿衣時,總會不由自主的去拿那件粉紅色外衣,但理智告訴我應該穿著「 肥大」款式,顏色單調,千篇一律,不能展示我們少男少女個性的校服,我總是很不情願。
我煩校幅.穿著它我有很多不滿:款式單調,很不好看.有時冬天想多穿幾件衣服也不行,因為校服穿在外面,肯定會鼓鼓的.那個校褲更討厭,穿著有點笨拙的感覺.反正一穿校服,就覺得不爽.更何況一天都是如此.
「不穿就不行了嗎! 」「 啊,什麼,不穿,說得倒容易!」要是穿校服有選擇那該有多好啊.學校強調校服有很都多優點:運動式瀟服穿著舒適,寬松,適合運動,寬大適合青少年身體發育.還有整齊統一,有整體的美感.穿瀟服最大的好處--艱苦樸素,讓同學不要在穿衣上互攀比,把心集中到學習上去.為了鎮住我們這些青春騷動的少男少女,學校制定「政策 」,不穿者個人扣分,集體扣分,看你還敢不敢不穿校服.
班主任更有辦法,「 多種懲罰伺候」.輕一點的,回家換上就算了;一般的嘛!進行口頭教育,講了一遍又一遍的道理給你聽,可說是時時講,日日講.如有重犯,就會告知家長,要家長協同做好工作.為了學校還會牽連父母.校服啊,我是愛你也不是,恨你也不是.......
7. 改校服風波作文,八百字,高中作文
春芽悄悄地成長,擁有一個十幾歲,我從嬰兒到綻放的教訓。華麗的花蕾開始綻放,青春歲月為我打開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使命 - 責任。年輕的時候去世了幼兒的純真。返回打開一個青年,青年不得不提到的合作夥伴,這是朝著我們的步驟青春。它代表了我們這個時代,這是青春的主要精神,是責任。當我年輕的任性囂張揮霍自己的機會,我發現,青春是很難得的,而且它會消失......返回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當我的臉上綻放的青春之花,母親的眼睛悄悄地爬上了皺紋;當我濃密的黑發閃爍在陽光下,母親的白發更為顯眼的光;當我享受自己的青春光彩煥發,母親走進晚年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終於明白,青春不再只是我生命中最燦爛的季節,青春是一種責任。
- 首先意識到這個詞對我的責任有時也。你可以說有一點點興奮,一點點憂傷,再加上沉重的暗示。如果心中分成幾個部分的感情來算,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說起第一次感受到了責任,竟然是從學習生活的單調實現。為此,我希望人們理解的地方長時間再有就是「沒有什麼新的」?我是從被斷腸我學習生活中,考試這一個理解的痛苦叫我「19地獄樓」。現在回想起來那一天,心中不由一寒,身體沒有從顫抖。這是第一次在數學40多分,拿到試卷記得我媽媽的絕招「魔女感人」爸爸「孫子的話。」出現在我媽面前就像是一個和尚一般快速的講話,以及我的樣子說不出話來,教育是母親最後的這最後一周的時候。原因是,我沒有上學,幾個小魚塘後回家打出來的女孩,媽媽正好是下班像抓三小時最後一個記錄,它仍然是後悔。如果我知道,我去把天。有爸爸的「孫子的話」是檢驗真理的一口,覺得有什麼可怕的童年,已經明白,但心理戰術之一,其道理讓我們汗顏心臟。毒害無情,傳說中的亡人數比這一點。嘿嘿。今天,爸爸媽媽都在新的恐懼,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面區。我喜歡和爸爸媽媽交給我的判斷「狀紙」,臉上紅到發紫,後七種顏色的變化,形成青色,打了個滾---寒冷的氣溫下降到阿根廷。最後,他們終於開口了,說:「現在你也不小了,我不說這個給你,但你要知道,這是你的責任。」責任流傳著一句話在我的腦海,我有責任,只是這個詞就足以讓我掛的重頭。現在,我有很多的責任。因為我已經長大了,青春 - 責任,不管是什麼不使兩個不存在,我愛青春,我愛的責任。
8. 請大家幫忙寫一篇有關於校服的作文!!!明早就要!!!!急急急急!!!100分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隔周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致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里,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裡、在車上 、在學校里,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裡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著對方的眼睛,不,准確地講,盯著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鏈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著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致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福》時,著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著眼」,表現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著眼」,但「眼角上 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准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准時把報紙、雜志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著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著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為在作文中聯系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丑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涌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著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復習了。盡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著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復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裡,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說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著它,就會在那裡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說,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9. 中學生校服的塗改現象作文800
2014年廣一模的作文在命題形式上與2013年的廣東高考題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均為「材料引……」題型。圍繞一個核心問題提供幾種提示角度,應該說,這樣的題型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按理不應陌生。縱觀這半年各地市的作文模擬題,此種類型的命題為數不少,如佛山一模關於「鄭州市拆除報刊亭」的思考,廣州調研關於「學生社會實踐與學習」的思考,汕頭一模關於「如何閱讀經典」的討論,這些題目均是圍繞一個明確的核心問題提供幾種提示角度,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審題立意。
應該說,這樣的命題是符合當前廣東高考作文命題變化的。在《廣東高考年報.2013》中,對於2013年的作文題目,有如下的評述:「題目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也准確地反映了社會現實狀況。材料的表述是簡潔明晰的,不會造成閱讀障礙。引導考查考生真正的寫作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模式化寫作。這種就具體生活現象而引發關注,引出自己述說的作文形式,是應該提倡的。」
以此為標准,筆者對廣一模作文題稍作評析。
首先題目確實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別是貼近學生的生活,校服塗畫,這個現象沒有誰比學生更熟悉、真切,估計考場上的學生看到這個題目都會猛地一驚,「不會吧?居然是校服塗畫!」。應該說,關注社會和生活,一直是廣東高考這幾年作文命題的一大特色,而這次廣一模可謂是無縫對接,面對「校服塗畫」這種現象,每一個考生都不會陌生,都有話可說。
再從材料的表述來看,字數165字(不算題目要求),語言簡潔精練,閱讀也沒什麼障礙,但是理解材料的的含義就需要考生細細琢磨了。材料圍繞「校服塗畫」現象提供了三個采訪記錄,其實也就是三個圍繞「校服塗畫」這個背景材料提供了三個提示角度。而提示角度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直接提供觀點,一是僅提供事件行為。直接提供觀點的,只需在背景材料所限定的寫作范圍內任選一種或綜合幾種觀點立意即可,而僅提供事件行為的就需要一個理解歸納的過程,考生或需要理解事件行為的實質,或需要追問導致此種事件行為的原因,要能夠從事件行為里歸納出一個觀點來,而這樣明顯是提高了作文的審題難度。而本次廣一模的命題即屬於後者,考生需要認真理解分析三個關於「校服塗畫」的采訪記錄。而這個三個采訪記錄在理解上確實存在較大的難度,廣一模作文審題最大的難度即在此。細細分析,第一個場景(學校門口),反映的是學校(教育者)對於「校服塗畫」現象的簡單處理,缺乏必要的引導,只是一味的禁絕,甚至老師的不當處理某種程度上也是學生「校服塗畫」的原因之一(白色塗改液),所以,場景一反映的實質其實是「校服塗畫」現象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學校(教育者)缺乏正確的引導,僅是簡單且欠缺明智的處理。場景二(商場),反映的是學生對校服的態度,當然態度背後也反映了學生校服塗畫的原因之一。而從場景材料的句子來看,學生對校服的態度是可以作不同理解的。一是學生喜歡校服,所以才會把歌星張靚穎的簽名塗畫在校服上,由此可以理解為學生在校服上塗畫並不見得就是討厭校服,相反有可能是喜歡的一種表現。一是學生不喜歡校服,在學生眼中看來,張靚穎的簽名要比校服有價值多了,學生更重視的張靚穎的簽名,這反映的是學生價值取向的問題。場景三(文具店),反映的是學生在校服塗畫的原因之一是校服便宜,校服在學生眼中不值錢。而其實校服的價值不僅在於金錢,更在於校服本身所承載的一所學校的形象和文化積淀,因為一身校服其實是學校的外在形象認知。學生在校服上試筆,其實是對學校形象的漠視,這種漠視有可能是因為對校服的意義不甚了解而導致的。當然還可以從綜合的角度,特別是第一、第二兩個場景的角度,就是校服代表的是一種整齊劃一的統一要求,而在校服上塗畫代表的是一種學生個性的自由表達。由此角度展開分析論述,也是可以的,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展開,都需要緊緊扣住「校服塗畫」這個前提。
而關於套作問題,應該說,本次廣一模作文完全杜絕了套作。學生平時准備的一些例文,包括大部分的素材,在本次作文中幾乎毫無用處。對於「校服塗畫」這個寫作范圍如此狹窄的問題,即使開卷考試,估計也找不到幾個素材,更不用說是閉卷考試,因為關於「校服塗畫」本來就沒什麼典型素材,那些所謂的司馬遷、李白、陶淵明等等古人更無從談起。因此,從杜絕套作的角度看,確實成功。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此狹窄的寫作范圍是否恰當?對於命題者來說,如何在角度的多元化和限制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從備考的角度看,作為一線教師,必須深刻地理解這樣的變化。可以說,不管是陳妙雲教授,還是考試院的的說法,廣東這幾年一直打擊套作作文,也一直在尋找一種能有效杜絕套作的命題形式,而從2013年的閱卷情況來看,對於「慈善」這樣限制性極強的范圍,基本無法套作。從高考年報的論述來,也肯定了2013年作文題對於打擊套作和模式化寫作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對於能有效防止套作和模式化寫作的「這種就具體生活現象而引發關注,引出自己述說的作文形式」必須引起我們一線教師的重視。而原先建立在素材積累基礎上的「論點—論據—扣題點題」的片段訓練模式以本次一模作文來看,完全行不通,因為最重要的論據這一環就斷鏈了,像「中學生社會實踐」、「校服圖畫」這樣的寫作范圍去哪裡找典型素材?對於習慣了「論點—論據—扣題點題」這樣的分析套路的考生來說,缺乏了典型素材,寫作根本也就無從下筆。這樣的命題對於原先的備考模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如果再不轉變思想,還是以舊模式應對新變化,自然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後階段的備考中必須重視學生的思維水平訓練,尤其是重點訓練學生對某一個具體的社會、生活的問題的分析思考,而時評寫作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途徑,因為議論文最核心的能力還是對問題的分析說理能力。
綜上所述,本次廣一模作文盡管看似令人費解,但細細分析,不管從命題類型還是主題選取,都自有一番道理,也是和目前廣東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相吻合的。學生難寫不等於作文題目不好,從考查的角度看,一道既能讓大部分學生有話可說,又能有效區分考生思維層次的作文題,其實才是一道好題目。而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做的是,深刻地理解變化,准確地把握趨勢,有效地復習備考。
10. 高中作文,議論文,對於穿校服的議論。
第一 引出主題,說出你的議論題材
第二 利與弊(可以通過有說服力的故事,事例來說明)
第三 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