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您好,我看到了您關於醫院管理制度的回答,請問您能跟我提供詳細的醫院管理制度么含各科室的管理制度謝
醫院管理制度清單
第一章 行政、後勤管理制度
一、 會議制度
(1) 醫療質量自查通報會
(2) 院周會
(3) 晨會
(4) 科務會
(5) 職工大會
二、 請假制度
三、 對員工的基本要求
四、 員工宿舍管理規定
五、 院辦公室工作制度
六、 醫務科工作制度
七、 護理部工作制度
八、 衛生工作制度
九、 環衛清潔工作管理制度
十、 洗衣房工作制度
第二章 基本醫療管理制度
一、 門、急診管理制度
1.門診工作制度 2.門診導醫工作制度
3.急診科(室)工作制度 4.急診觀察制度
5.急診搶救工作制度 6.門診收費室工作制度
7.腸道門診工作制度 8.發熱門診工作制度
二、醫療技術管理制度
1.院總值班制度 2.請示報告制度
3.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4.醫囑制度
5.病例討論制度 6.會診制度
7.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 8.首診負責制度
9.轉院制度 10.轉科制度
11.危重病人搶救報告制度 12.病歷書寫制度
13.危重病人、特殊情況家屬談話簽字制度
14.病人入院、出院管理制度 15.病案管理制度
16.醫療差錯事故管理制度 17.投訴管理制度
18.換葯室工作制度 19.治療室工作制度
20.監護室工作制度
三、手術管理制度
1.手術室工作制度 2.手術室管理要求
3.手術管理制度 4.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
5.手術室查對制度 6.手術中無菌技術規則
7.手術室葯品保管制度 8.麻醉管理制度
四、輸血管理制度
1.輸血治療同意書制度 2.血庫工作制度
3.輸血前檢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4.臨床輸血的監護制度
5.血庫技術管理制度
6.血庫血液及製品的領取制度
7.輸血品回收制度 8.清潔消毒制度
五、葯劑管理制度
1.葯房管理制度 2.西葯房工作制度
3.門診中葯房工作制度 4.處方制度
5.醫院葯品采購管理制度 6.葯品庫房管理制度
7.葯品質量管理制度
(1)西葯管理
(2)中葯管理
(3)特殊葯品的管理
8.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制度
六、傳染病管理制度
1.疫情報告制度 2.傳染病報卡制度
3.傳染病知識培訓制度 4.傳染病報告自查及獎懲制度
七、醫技科室管理制度
1.檢驗科工作制度 2.檢驗標本查對管理制度
3.放射科工作制度 4.B超室工作制度
5.心電圖室工作制度 6.核磁共振室工作制度
7.CT室工作制度 8.胃腸鏡室工作制度
9.血庫工作制度 10.心電圖室工作制度
第三章 護理工作制度
一、護理工作制度
1.護理工作制度 2.查對制度
3.交接班制度 4.消毒隔離制度
5.差錯事故管理制度 6.搶救工作制度
7.護理文件書寫制度 8.病房管理制度
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2.醫院感染工作制度
3.醫院感染控制制度 4.醫院感染監測報告制度
5.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6.醫院消毒隔離工作的規定(要求)
7.消毒隔離制度 8.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要求
9.醫院消毒供應室的感染管理 10.醫院手術室的感染管理
11.醫院治療室、處置室、注射室的感染管理
12.醫院病房的感染管理 13.醫院門、急診的感染管理
14.醫院檢驗科的感染管理 15.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貳』 醫學教學管理 心得體會 方面的文章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8-11-11 15:45:00 ] 作者:李雪斌,黃瑞雅 編輯:studa20
【關鍵詞】 教學管理;科學發展觀;院校,醫學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指導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總的指導思想,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第一是強調以人為本;第二是強調發展,包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我們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條主線來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為我國醫學教育事業發展服務。
1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1.1 高等教育大眾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2005年,我國大學入學率達到21%,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招收學生數量大幅度增加,而教學資源卻不能同步增長,這給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
1.1.1 教師數量明顯不足 歐美國家的醫學教育大多以長學制、小班教學模式為主,生師比例為5∶1;美國1996~2001年醫學院校生師比為1.43~1.56∶1。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擴招後,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而教師數量並沒有成比例增加,生師比例有的已經超過14∶1〔1〕。按照教育部新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醫學類本科院校生師比應達到9∶1以下方能達到A級標准。教師數量的不足給醫學院校的教學組織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使得很多教學改革難以實施。
1.1.2 師資整體水平下降 有些醫學院校為盡快降低生師比,採取了降低高校教師入門條件的辦法,使得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下降。另外,由於師資不足,教師們忙於應付日常教學而超負荷授課,有的教師平均周學時數達35學時以上,難以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無暇顧及教學方法的研究和科學研究,教學水平無法提高。
1.1.3 教學設施及後勤保障超負荷運轉 由於學生人數迅速大量增加,使得教室、實驗室、實驗設備、網路設施、運動場地、後勤保障等處於一種超負荷運轉狀態。為緩解教學資源不足的矛盾,一些醫學院校採用縮短單位課時時間、削減實驗課和實行循環教學等方法,最終導致教學內容的「縮水」。學生因緊張的實驗用房、教學儀器設備和教學標本等,得不到應有的基本技能訓練。如解剖課的屍體標本,有些院校在上《局部解剖》課時,用於學生實際操作用的屍體標本數從擴招前每8位學生共一具削減為25~50人共一具屍體標本。
1.1.4 與醫學院校擴招相伴隨的是生源的整體素質下降 大量的擴招,使得很多醫學院校降低了學生入學要求,生源的整體素質下降。在歐美發達國家,醫學教育屬精英教育,必須經過4年的普通理工科大學畢業後才能報考醫學院校,醫學院校招生除了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外,還要通過面試以保證招收到的生源具備醫學生的基本素質。在我國現行的招生體系下,尚未能給醫學院校優先選擇生源,也沒有實行面試制度,醫學院校招生時只能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對考生的諸多條件和素質無法了解。
1.1.5 學生數量增加以後,實踐教學基地也顯得相當匱乏 相當一部分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病床數與在校的臨床醫學類的學生數比例達不到1.0,有些甚至達不到0.5;實習醫院床位數也嚴重不足,迫使醫學院校降低實習醫院的標准,以容納擴招的學生。附屬醫院和實習醫院的床位數不足,導致醫學生缺乏應有的臨床實踐場所和對象,而且隨著社會對醫療行業的要求不斷提高和醫學道德倫理的內在要求的變化,在學生人數增多後,傳統的以病人為主要學習操練對象的臨床技能教學面臨著極大的困境。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學科,如果實踐教學的質和量得不到保證,勢必導致醫學教學質量的下降。
1.2 教育國際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跨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現代科技的長足進步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趨勢,衛生服務模式和體制的改革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醫學診斷、治療、預防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發展都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而國內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以及中國加入WTO對醫葯人才的結構和需求的重大變革更使醫學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2〕。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日益凸顯,如何能使我國高等醫學教育體系與國際接軌,培養出能接受全球經濟一體化挑戰的醫學人才,這是當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工作者面臨的又一重大課題。
1.3 網路化、信息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醫學生接受信息、學習知識的途徑明顯增多、速度加快。如何應用網路、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部門面臨的現實問題。這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充分認識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性,在正確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培訓師資、網路建設、網路課程與網路課件的建設等方面下功夫。
1.4 醫學模式的轉變給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提出的課題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要求醫務人員從關心疾病到關注人的整體,醫生不僅要對某種疾病負責,而且也要對生命健康負責。這對醫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我國現行的醫學教育體制和教學方法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醫學模式。這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者對現行的醫學教育體制和教學方法作出改革,使之與新的醫學模式相適應。
1.5 並校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近年來,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在醫學院校的合並中也存在著非理性行為,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在實踐中,亦存在醫學院校被合並後發展受到阻礙,發生「休克」的現象〔3〕。合並到綜合大學的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積極思考,改革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人文社科類的教學資源,為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服務。
1.6 教育終身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人們如果不學習新的知識,就可能不適應日益激烈競爭的需要。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醫務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樹立終身教育觀念〔1〕。要求高等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給教師灌輸終身教育的觀念,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
2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如何使教學管理工作走出困境,更好地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中國的醫學教育事業服務,實現辦學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有機統一,這需要用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牢固樹立高標準的教學質量觀。
2.1 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教育問題,人是核心,人是教育的主體與實質。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我們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2.1.1 教學管理必須「以生為本」 學生是我們的教育主體,現代醫學生具備的素質應符合社會對醫生素質的全面要求。我們在制訂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師資培訓、教學場所的配置時,首先要想到的是是否對培養學生的素質有利。要積極推行和完善學分制教學管理,充分考慮學生的
2.1.2 要樹立「以師為重」的觀念 教師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到以師為重。要處處為教師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在住房、福利待遇上予以政策上的傾斜,在事業和個人發展上予以提供施展才華的平台。要樹立專家治校的理念,注意收集和採納教師們對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和建議,使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才能確保教學質量。
2.1.3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白,醫生不僅要對某種疾病負責,而且也要對生命健康負責。使他們牢記自己的使命,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醫學生的基本素質之一,也是新的醫學模式的要求。
2.2 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學管理理念 高等醫學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高等醫學教育的各個要素必須全面發展。
2.2.1 學科專業的全面發展 要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著力考慮學科專業的全面發展。學科專業的全面發展,並不是貪大求全,而是結合本校實際,開全醫學專業、發展專業方向、開拓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專業,以滿足擴招以後不同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學科專業的內涵建設,如教學儀器設備、教室、實驗室基本條件建設,師資建設,制度建設。要建立和完善學科專業的校級評估制度,及時提供本校所有學科專業的現狀,並提出整改意見,為校級領導班子的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謀。
2.2.2 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 課程是學校組織教學的基本單元,課程教學質量直接關繫到學科專業的教學質量,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課程建設應長抓不懈,要注意所開課程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要多開選修課。綜合大學的醫學院,要充分利用綜合大學中學科與課程齊全的優勢;獨立建制的高等醫學院校,要想辦法多開一些人文社科類的選修課,以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同時注重所開的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質量,設立課程准入制,未達到基本條件的不準予開課。所有課程均要以立項的方式進行建設,設立課程建設驗收制度和獎懲辦法,以促進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
2.2.3 師資素質與數量的全面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培養出能力強、素質全面的學生,首先必須具備各方面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教學管理部門在師資培訓計劃時,除了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出要求以外,還要對教師應具備的師德和人文素質提出要求。人事部門要建立、健全教師考核體系,對教師的考核應把這幾方面放在同等主要的位置,而不應該只注重業務水平,其他兩方面流於形式、走過場。有的學校已經開始了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教師晉升、晉職和續聘的重要指標,這是教師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廣與借鑒。教師數量是保證師資隊伍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沒有足夠的教師數量,師資隊伍的質量就無從談起,高等醫學院校應按高標准做好師資規劃,在積極引進教師的同時,積極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保證教師數量在全校員工中的比例和提高教師待遇。同時,還要採取「軟引進」和外聘教師的方法來保證教師的足夠數量。
2.3 協調發展觀的指導
2.3.1 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大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他依賴社會而存在,同時對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社會服務職能是大學的基本職能之一,任何孤立於社會之外的大學是不存在的。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在規劃和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社會的需要,適時調整學科專業的設置、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招生規模等,使之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2.3.2 重點與一般的協調發展 學科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一般均在重點建設或試點建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就猶如大雁南飛需要領頭雁一樣。在進行學科建設或課程建設時,必先確認重點學科專業和重點課程,予以重點建設,並以點帶面,帶動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同樣,專業學科和課程必須確定學科帶頭人和課程負責人,作為該門學科專業或課程的領軍人物,還要在全校范圍內確立名師,對他們的工作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在資金上予以優先資助,使他們真正能起到帶頭作用。要促進重點學科專業與一般學科專業、重點課程與一般課程、學科專業帶頭人或課程負責人與一般教師的協調發展,明確最終目的是全面發展。
2.3.3 教與學的協調發展 教與學是教學中的最主要的一對矛盾,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在「擴招」的背景下,教與學的協調發展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積極推行教育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應用網路、電教、模擬技術等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以彌補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使之與日益發展的學生需求、社會需求相適應。對於學生,在傳授知識給他們的同時應注重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終生學習的理念,古語雲:「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不要過於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4 可持續發展觀的啟示 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既要滿足於當前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高等醫學教育的迫切需要,不斷擴大規模;又要保證教學質量,提高醫學人才素質,滿足社會要求,形成具有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和發展後勁的態勢,健康、穩定地發展〔5〕。作為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促使學校可持續發展。
2.4.1 創特色 大學最具有生命力的莫過於特色,特色是任何大學存在和可持續發展的要素。一所醫學院校如果沒有特色,就會有很強的可替代性,隨時可能被淘汰。因此,教學管理人員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校長期以來形成的辦學特色,並使之發揚光大。在專業設置、制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時應充分考慮本校的特色,在課外活動時亦應突出本校的特色,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使學校在某些方面保持自己鮮明的特色。
2.4.2 醫學教育的國際化戰略 高等院校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一定要與時代相適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高等醫學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必然。
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如何與國際接軌,這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應解決人才培養質量的國際標准問題,人才培養規格要與國際接軌。按國際標准衡量和評價醫學院校和他們的畢業生,是國際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必然面臨的挑戰。中國高等醫學教育要實現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在國際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必須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在引進、消化國際標準的同時,逐步實現本土化,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的中國標准,為全球醫學教育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6〕。其次是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聯合辦學、互認學分、互認學歷、學術交流、互派留學生,實現醫學教育無國界。
2.4.3 穩定的、多渠道的資金來源 要實現高等院校的可持續性發展,資金保障是關鍵,離開足夠的資金去談可持續性發展,是無本之源。資金緊缺是上述因「擴招」給高等醫學院校帶來的諸多困難的重要原因。作為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勤儉節約,更要考慮促進本校穩定的、多渠道的辦學經費來源。在充分利用政府撥款的同時,應從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結合、多種經營、校友募捐等方面下功夫,以保證足夠的辦學經費,以確保教學設備的更新、教學場地的擴增、教師待遇的提高,不斷改善教學條件,這是實現高等醫學院校可持續性發展的物質保證。
2.4.4 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健全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基地 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在我國,醫學本科生實習期為1年,實踐教學基地對保證高等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尤為重要。應積極對社會醫療衛生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促進高等醫學教育的持續發展。在醫學院校與社會化醫院合作中,醫學院校可以在學術資料和科研合作方面給予醫院以更多的方便和支持,對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給予更多的關心,使他們在進行教學和醫療工作的同時,自身的業務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促進教學和醫院的工作。這樣,通過優勢互補,實現雙贏,求得共同發展〔3〕。
2.4.5 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等醫學院校可持續性發展的有力支持,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的精神激勵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對教師的發展同樣起到鼓勵的作用。一段優秀的校訓、一首好的校歌將激勵幾代人發奮圖強、奮發向上,為實現既定目標而不懈努力奮斗。沒有不懈奮斗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
3 結束語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作為教學管理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指導,結合我國國情和本校的具體情況,全面推進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本校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我國的醫學教育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谷曉紅,黨淑萍.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教育的思考〔J〕.中醫教育,2006,25(3):8-12.
〔2〕 易露茜,程伯基,趙士斌,等.全球化背景下的醫學教育研究與改革趨勢〔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6):641-643.
〔3〕 程純,楊定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高等醫學教育改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6:16-18.
〔4〕 劉學政.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醫學教育改革和創新〔J〕.錦州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4):31-34.
〔5〕 楊定海,丁思紅,程純.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教育改革〔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4):447-448.
『叄』 醫學生培養,是該重視醫德教育還是醫術教育
醫學生是將來走向社會的醫務工作者,學校除對學生傳授醫學知識以外,還應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醫德就是醫學生應具備的最重要的人文素質,也是衡量醫學生將來能否成為一名合格醫務工作者的重要標准。因此,醫學院校應重視對學生的醫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醫德觀,為他們將來從事醫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對醫學生進行醫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會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醫療衛生行業出現的醫療腐敗、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等不和諧因素,不僅阻礙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而且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究其原因,除當前我國處在社會轉型時期,醫療制度的不健全、醫療資源的配置不當、社會道德體系的重構等原因外,醫學院
校對醫學生在校期間醫德教育的重視不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二)繼承中國傳統醫德思想的需要
醫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重要體現和寶貴的精神財富[1]。中國傳統醫德源遠流長,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歷朝歷代用來衡量行醫者醫術的重要標准。將中國傳統醫德思想作為中國特有的醫學倫理思想和人文素養對醫學生教育,對今後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醫德情感,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醫務工作者是有很大幫助的;同時也是對我國傳統醫德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三)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共產主義道德在醫葯衛生領域中的具體體現;目的是培養醫學生的社會主義醫德品質,使學生建立以共產主義道德觀為思想基礎,確立共產主義的職業道德理想和行為規范體系。醫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素質,才能確立社會主義信仰,為他們將來成為一名具有高尚醫德品質的社會主義醫務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礎。醫德是中國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醫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來加強學生自身的理論修養,正確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他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促進社會主義醫德觀的建立[2]。
在醫學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並貫穿於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中。
二、對學生進行醫德教育的途徑
(一)醫德教育應貫穿在校教育的全過程
1.
入學教育。醫德的培養是一個系統過程,從學生剛進入大學開始,就應該為這個過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將醫德教育融入新生入學教育中,使同學們對自己的醫學生角色有一個初步認識。每年新生入學,就要進行入學教育,要求學生將專業學習同醫德的培養結合起來。「醫者無德,不堪為醫」,列舉大量的醫德典範和醫德先進人物事跡作為事實依據,使學生認識到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建立正確醫德觀的重要性,努力把自己培養成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務工作者。通過新生入學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所肩負的使命,樹立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醫德取向,為下一階段的醫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學校開設相關醫德教育課程。課堂教育是學生接受醫德教育最主要的途徑。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醫學專業課程教學的同時,更要注重和加強醫學生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教育,改革落後的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醫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政治引導和思想建設,還應加強它與醫學課程的滲透結合,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使這門課程在對學生塑造人格和醫德培養發揮應有作用;構建人文課程和醫學專業特點相結合的人文素質課程體系,將人文素質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全面發展的醫學人才[3]。
此外,還應結合當今時代發展的特點,借鑒國外醫學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經驗,將醫保制度改革、醫療衛生保健、醫院與社會、醫生職業道德修養等內容加入到醫學人文課程中,拓寬學生的思路和視野,調動醫學生學習人文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從而促進對醫學生系統醫德教育的開展。
3.
強調教師的育人作用。教師是人類工程的靈魂師,是學校教書育人的主要實施者,對醫學生進行醫德的培養和塑造不僅僅是思想政治輔導員和「兩課」教師的工作,而且也是醫學專業課教師的責任。專業課教師應該將醫德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中,不僅要將醫學知識和技能教授給學生,更應將正確醫德觀和職業道德傳授給學生。因此,專業課教師自身應具備高尚的人文素養和醫德觀,並將自己的政治態度、敬業精神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使命感等能直接影響學生醫德情感的自身因素貫穿於師生交流和課堂教學等教育情境中;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後是醫學生醫德教育的進一步強化時期,作為集醫師和教師雙重身份的醫院帶教老師,其醫德修養、治學態度、精湛醫術對學生有身臨其境的影響和感召力,這種影響來源於醫學教師在臨床工作中的率先垂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帶教老師還要加強對實習學生的考核制度,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開展醫德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監控,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使學生對自身醫德修養的提高形成自覺,從而使他們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後將醫德的培養與醫術的提高同等看待,形成一種長效機制[4]。
(二)通過學校的環境建設促進醫德教育
1. 班級建設推動醫德教育。班級是團結同學、增強學生凝聚力和集體認同感、歸屬感的最直接途徑。良好的班級文化能有效發揮集體影響的作用,促進醫學生醫德素養的提高。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可以選取《醫學生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詞》及國內外醫學名家、醫德楷模的名言、事跡製成板牆報懸掛在教室牆壁上,通過清晰生動的文字語言感染學生,牢記自己作為一名醫學生的使命;在教室中設立報刊架和書架,利用班費訂閱和購買相關報紙和醫德教育的書籍,拓寬和補充課堂教學內容;班級團支部通過製作醫德宣傳海報來開展醫德教育活動,加強同學們對醫德的理解;學生以宿舍為單位成立醫德學習小組,定期寫學習心得,使學生能夠重視在生活中對醫德的培養。這樣將醫德教育融入到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可以增強醫學生自我培養醫德素質的意識。
通過主題班會集體學習和討論醫德問題,利用教室多媒體放映醫德教育視頻資料,如播放中央電視台《大家》欄目的醫學大家系列和電視紀錄片《名醫大家》等,這些醫學大家不僅有很高的醫學水平,更有著崇高的人格和醫德修養,是將醫術和醫德提高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典範。學生通過觀看這些資料,能進一步認識醫生的使命和責任,這對醫德觀正在形成中的醫學生來說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同時也提供了醫德教育的生動教材和範本,激發學生奉獻社會和服務人民的意識。
良好的班風不僅能加強學生提高醫德素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能通過班級發揮集體影響效應,形成一個良好的醫德輿論環境,使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借鑒。
2. 校園文化建設推進醫德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醫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功能,優化育人環境,拓展學生醫德教育的空間和渠道,營造有利於醫學生醫德培養的良好氛圍。
學校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和實施者,學校應結合自身發展歷史和實際情況,培育能體現醫學精神、激人奮進的校風、校訓精神,構建積極進取、恪守醫德的校園人文氛圍;在校園內設置校史牆、宣傳窗、報刊欄以及一些內涵豐富、能展現醫學人文的景點和標志;圖書館大廳中懸掛醫學名家的照片和事跡介紹;教學樓和教室里張貼勵志題名和醫家名言等。通過以上這些無形教育促進學生醫德修養的提高。
校團委及其領導的學生會、學生社團要經常舉辦以醫德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榜樣典型教育,邀請醫療戰線的楷模來校為學生做先進事跡報告,使學生認識到作為醫生擔負著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重要責任;利用每年的護士節、艾滋病日、世界環境日等舉辦相關的宣傳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圍繞醫德主題組織各種學生活動,如校園藝術節,將醫德教育融入各種競賽和表演形式中。
通過校園文化,使學生時刻受到醫德氣息的熏陶,並且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到共識點,激發醫德修養提高的積極性。
3.
利用網路開展醫德教育。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檢索途徑。網路的及時性、廣泛性、開放性、交互性使我們開闊視野,及時獲取信息和新的知識;但是網路的無序性又使一些不良信息任意傳播,這對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定型時期的大學生來說,在道德修養、
人格品質等方面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醫學院校應該重視網路建設,充分利用網路的優勢,把握教育主動性,開辟醫德教育的網路課堂[5]。
在校園網上開設專門的醫德教育專欄,介紹最新醫學醫療動態、國家醫療法規政策、醫德規范、古代醫德典範、現代醫德楷模、校內名師、視頻資料、在線書庫等內容;留言版塊讓同學們留下自己的醫德感想,同時鏈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質建設的網站,使學生方便瀏覽這方面的網站;利用班級QQ
群、輔導員博客、校園 BBS
等網路平台開展網路在線互動交流討論和互動式學習,邀請德育教師進行在線教學和案例討論,解決學生的道德困惑。以上措施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路資源,而且可加強醫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學生醫德培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醫德教育通過網路轉化為學生內在的自覺行為。
通過學校的社會環境構建隱性課程,拓展醫德教育的途徑,使隱性教育貫穿於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熏陶學生。
(三)學校相關機構參與到醫德教育中來
1.
發揮黨群和職能部門在醫德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學校黨委和院系黨總支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重視學生黨員培養工作和學生黨組織建設,吸納德才兼備的優秀大學生進入黨的隊伍中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範帶動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促進醫德教育工作的開展。
校團委、院系分團委應發揮教育、聯系和團結學生方面的優勢,將學生的醫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為提高學生的醫德素養服務。如校團委在暑假組織「三下鄉」醫療志願者服務隊深入到社區和農村開展義務體檢、醫療咨詢、衛生知識宣傳等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為群眾排憂解難;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附近社區、養老院、孤兒院開展義診和幫扶工作,為貧困家庭、孤寡老人定期體檢,提供基本醫療保障服務。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不僅提高了學生奉獻社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而且使醫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堅定的醫德信念和職業理想。
宣傳部門制定以學生醫德教育為主題的宣傳方案,發揮自身喉舌作用,利用校園廣播、校園電視台、校報等校園媒體進行醫德宣傳,促進學校醫德教育的開展。
教務部門將醫德納入正常教學中來,除了「兩課」和醫學倫理學等課程外,應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特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課程改革和創新,使醫德教育更貼近實際;建立學生醫德學習檔案和醫德考核評價制度,記錄學生的醫德學習情況和道德素質表現,鼓勵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並對醫德教育效果進行評估,增強醫德教育的時效性,鞏固醫德教育成果。
學生處和資助中心將學生的醫德學習情況和醫德考核結果與各類學生獎學金、助學金等評比結合起來,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完善醫德教育的激勵機制,強化學生的醫德品質。學生畢業推薦工作時,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將學生的學業成績同醫德考核結果結合起來擇優推薦,為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醫學畢業生。
學校各部門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醫德教育中來,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院系緊密協調配合,共同促進醫德教育的開展。
2. 發揮圖書館的醫德教育職能。圖書館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相比於課堂教學有自己獨特的育人優勢,醫學院校圖書館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入到醫學生的醫德教育中來,配合學校和老師做好學生的醫德培養工作[6]。
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不僅能使學生收獲大量的專業知識,還能通過人文社科類讀物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醫德素養。圖書館利用內部的空間優勢,如場地、設備,定期舉辦醫德教育展覽,利用多功能報告廳邀請校內外優秀醫務工作者來作醫德方面的專題講座;利用圖書館豐富的網路和電子資源建立醫德教育電子資料庫,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立體、生動的教育。通過挖掘圖書館醫德教育的資源,促進醫學生醫德教育的開展。
總之,塑造一名具有社會主義醫德觀的醫學畢業生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就要求醫學院校將醫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醫學專業教育中,將醫德素養作為衡量醫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准,改革和發展醫德教育體制和模式,學校各部門參與進來,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使醫德教育規范化、系統化和制度化,培養出具有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才兼備的醫務工作者。
『肆』 醫院控煙獎懲制度
控煙制度
一、凡是本院職工在醫院內一律禁止吸煙。
二、職工要發揚自覺、自律的精神,積極戒煙,做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三、病員、陪客及外來人員禁止在醫院內吸煙,要自覺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積極做一個文明的市民。
四、控煙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綜合目標管理相結合,在精神文明班組創建中創建「無煙科室」作為硬性指標,如未創建「無煙科室」前實行一票否決制,並相應扣除該科室的考核分和單項獎。
五、本規定從****年**月起執行。
控煙獎懲制度
一、醫院設立控煙單項獎,用於創建「全國無煙醫院」的獎勵,年度人均2000元。
二、在科室申報創建「無煙科室」後,於2008年4月每月發放人均100元。
三、如在醫院吸煙的,每發現一次當事人扣獎金100元外,還扣除其所在科室所有人員當月的控煙單項獎100元,扣科室考核分1分,依次類推;在每次督察中,所轄區域發現有煙蒂的,每發現1枚,扣考核分0.1分,依次類推;如發現吸煙的應進行批評、勸阻和教育;如年內發現職工3次以上者,扣除全部單項獎。
四、每個職工都有勸阻吸煙的責任。
五、本制度從****年**月起執行。
無煙科室考核內容及辦法
一、考核內容。
1.科內成員人人知曉創建無煙醫院工作;
2.科內醫務人員基本掌握控煙知識、方法和戒煙技巧;
3.包干區域內無人吸煙;
4.包干區域內無煙具(包括自製簡易煙缸等);
5.告之並勸說病員及家屬在院內不吸煙有成效,包干區域內無煙蒂。
二、考核辦法。
監督小組每月對各科室巡視不少於二次,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下列情況予以處理:
1.提問科室人員控煙知識,回答正確率未達60%,每人扣1分;
2.包干區域內工作人員吸煙,發現一次扣10分,發現三次以上,該科室不能評為無煙科室;
3.包干區域內有煙具的,除沒收煙具外,扣3分;
4.包干區域內每發現1枚煙蒂扣0.1分;
5.累計扣分達到25分,該科室不能評為無煙科室。
『伍』 要制定二級醫院《工作紀律獎懲制度》,請幫忙給點相關資料參考。謝謝各位!
哈哈,這有點長啊!我建議你買一本管理經濟學的書,作為你的參考吧!
『陸』 求醫療機構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的內容~
《醫療機構規章制度》
一、門診工作制度
1.診所醫生在所長領導下開展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2.工作中要做到體貼關心病員,熱情主動、態度和藹,用文明語言熱心解答病員的詢問。
3.診斷、檢查疾病要認真細致並做好門診病人登記,做好疫情報告。
4.門診處方、觀察病例要嚴格按照處方和觀察病例的書寫要求與格式書寫。
5.對危重、疑難、手術等復雜疾病及時請上級(衛生院)醫生會診或提出轉診意見。
6.對高燒病員、極危重、老幼病人應優先安排就診。
7.門診應保持清潔整齊、不斷改善門診環境。宣傳衛生防病知識、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知識。
8.醫生要採取高效、經濟的治療方法,合理用葯,盡量減輕病員負擔。
二、治療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內清潔,每做完一項處理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醫生和被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進入。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清潔區、污染區嚴格分開。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4.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周更換兩次。
5.無菌物品必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者必須重新消毒。
6.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消毒記錄及器械消毒液的配置、更換記錄,防止交叉感染。
7.注射、處置前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8.配葯前要檢查葯品質量,注意有無變質,針劑有無裂痕;有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標簽不清者,不得使用。
9.易過敏葯物,給葯前應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需作葯敏試驗者必須作葯敏試驗。特殊葯品要反復核對,給多種葯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10.注射、處置時,病人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查對,確認無誤後方可進行。
『柒』 求:人民醫院制定的各規章制度 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人員崗位制度
提示
別把眼睛看花拉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試行草案)
醫院分級管理標準是我國醫院實現標准化管理的客觀依據。實施醫院分級管理,可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宏觀管理和醫院微觀管理的雙重機制,完善各級醫院功能,健全、鞏固三級醫療預防體系,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達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衛生資源,促進科技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更好的為人民健康服務。同時還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分級管理是醫院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指導,總結我國三級醫療衛生網建設和創建「文明醫院」活動的經驗,由衛生部醫政司組織十一省、市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起草的。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1.各級醫院基本標准:本標準是各級醫院都必須達到的標准,也是醫院開業資格的認定標准。基本標准單獨考核評定,與分等標准考核打分分開。如達不到「基本標准」的要求,不予通過,定為不合格醫院,新申請開業的醫院則不予批准。
2.各級醫院分等標准:根據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還根據各級醫院的技術水平、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並參照必要的設施條件,分別劃分為甲、乙、丙等,三級醫院增設特等。
3.評審判定標准:在數學模型評分辦法建立前暫採取千分制辦法評定。在評審中,合格醫院按所得總分的分數段來評定等次。
甲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標准考核須達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標准考核在749分以下。(含749分)
三級特等醫院除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准外,還必須達到醫院所必備的條件。
4 .醫院評審申請書:是醫院向評審委員會申請的必備手續,也是評審委員會認定醫院評審資格的主要依據。要求各醫院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逐項填寫、申報。
5.標準的其他有關附件:是標準的具體指標,要求和考核檢查要點等的說明。
這次所形成的《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還很不完善,只能作為草案在全國試行。希望各地在試行中對本標准提出修訂意見,使之逐步完善。
衛生院、基層醫院(一級醫院)標准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
一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一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基本標准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一級醫院功能、任務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數不得少於20張。如果不足上述限度,必須做出合理解釋。
2.病房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1.4。
5.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之比為80-85%(非衛生技術人員,不得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級醫院應承擔本社區的各項醫療衛生服務和一定的衛生行政管理工作。
(一)預防保健
1.做好社區衛生防疫工作,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寄生蟲和地方病防治,在上級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實施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2.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開展婦女、嬰幼兒多發病的普查普治,開展婚、育、產系統保健,推廣科學接生等工作。
3.做好計劃生育手術和技術指導工作。
4.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針對危害社區人群健康的因素,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
(二)醫療服務
1.完成社區內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住院(含家庭病床)診治任務,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維持生命體征的救護,並組織轉診。
2.向群眾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術,院內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有效的徒手心肺復甦術。
3.根據條件開展社區康復醫療、精神衛生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群防治。
(三)衛生行政管理
1.在當地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依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協助制定和實施社區的初級衛生規劃。
2.配合有關部門動員組織群眾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逐步改善社區衛生狀況。
3.貫徹執行國家各種衛生法規,對社區內有關行業實行監督管理。
4.負責村級衛生組織和個體開業醫生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培訓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制度、措施、監督、考核與評價。有人分工負責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必備制度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除一般醫院工作制度,應包括婦幼保健、衛生防疫、家庭病床工作制度,指導鄉村醫生等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二)信息管理
1.按衛生部《衛生統計工作制度(試行)》的規定配合綜合信息管理專(兼)職人員。
2.對信息及時收集、儲存、分析、反饋與利用,且有成效。
3.有圖書管理制度,訂有適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三)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或專職財會人員。
2.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3.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4.會計監督審計制度健全,嚴格遵守財經、物價紀律,不準亂收費。
(四)設備管理
1 .設專人或兼職人員對全院設備進行管理。
2.有醫療設備保管、使用、保養、定期維修制度,保證醫療工作的需要。
3.對重要設備建立的檔案。
(五)總務管理
1.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2.主動、及時為全院服務,保證水、電、被服、膳食供應,各種設施及時維修。
(六)建築管理
1.醫院建築符合衛生學要求,對舊建築有維修制度,對不合理建築有改造計劃。
2.不得使用危房,尤其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全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逐級質量保證體系。
(二)有全院質量管理方案,並認真落實。
(三)院內感染的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
3.建立嚴格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與無菌操作規定。
4.有院內感染控制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的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治療室、供應室、分娩室等)的保治措施。
7.消毒供應室應達到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准(試行)》的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制定有關思想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2.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3.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開展和堅持崗位前教育制度。
4.建立群眾監督制度。
5.根據調查,患者、社區或合同單位對醫院的滿意度達到規定。
6.有健全的廉潔行醫措施。
六、醫院安全
1.建立健全醫院安全保衛管理制度,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
2.制訂平時的和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管理方案,並定期檢查。
3.有對高壓力系統、手術室、放射室、配電室等高危設備與區域的特殊安全管理措施。
4.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
5.有劇毒、麻醉、精神葯品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6.照明系統發生意外情況時,有安全的替代光源,保證應急的需要。
七、醫院環境
1 .重視醫院清潔衛生,有保潔制度及措施,有專人負責。
2.門診、病房等醫療區禁止吸煙。
3.重視院內綠化,有與醫院佔地相適應的綠化面積(包括室內外花木種植、立體綠化)。
4.對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後符合衛生學標准。
5.門診噪音不高於50分貝,病房、手術室噪音不高於38分貝。
6.手術室一般照明為100米燭,工作面積綜合照明2000-3000米燭。
一級醫院分等標准
本標準是一級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標准,也是其水平和質量的評價依據。
一、科室設置
科室設置應與一級醫院的功能、任務和社區實際需要適應。
1.臨床科學:應設置內科、外科 ,婦產科、急診室。有條件的設兒科、五宮科、中醫科,家庭病床科(組)等。
2.醫技科室:應設置葯劑室(含調配室)、化驗室(檢驗中心有統一安排者可不要求)、放射室、手術室、處置室、供應室、病案統計室、圖書室等。
3.行政科室:設置院辦公室(負責醫療、護理、人事、秘書、保衛、財務、後勤工作等)。
4.預防保健(科)室:設置衛生防疫室、婦幼保健室(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二、人員配備
要達到基本要求中病床與人員的比例。其中各類人員的比例如下表:
各 種 人 員
行政工勤人員%
衛生技術人員%
其 中 各 類 衛 生 技 術 人 員
中西醫師(士)%
護理%
檢驗%
放射%
葯劑%
其它%
15-20
80-85
38
38
4
4
8
8
其中分工從事預防保健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5%以上。
三、技術水平
技術建設要從實際出發,能開展社區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一般危重病人的救護服務。基本要求:
(一)醫療
1.急診醫療:
對社區內急診病例能24小時應診(包括出診)。
2.內、兒科:
正確處理常見病,並能對疑難病症進行恰當處理與轉診。
能對循環、泌尿、呼吸系統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病人作出初診斷並進行維持生命的搶救處理。
掌握當地傳染病的治療和消毒隔離技術。
3.外科、婦產科:
能對外科急腹症做出臨床診斷和及時、正確的處理。
能開展一般上腹部手術。
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縫合、包紮、骨折固定等處理。
能完成生理產科、部分常見病病理產科的處理及剖腹產手術。
4.五官科:
能診斷治療本科常見病及部分急症。
開展防盲、防齲、防聾工作。
5.中醫科:
能辯證施治內、外、婦、兒科的常見病與部分疑難雜症。
開展針灸、按摩等。
6.護理
熟練掌握各種疾病的護理,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級護理,正確書寫五種護理表格(體溫單、醫囑單、醫囑記錄、護士交班、護理記錄)。
7.醫技科室:
能開展心電圖、超聲波檢查。
能開展血、尿、便常規檢驗和部分生化檢驗。
(檢驗中心化地區,有關安排要有合同)
能開展透視、攝片、一般胃腸道造影等檢查。
(二)預防保健
1.能開展計劃免疫、疫情處理,對「兩管五改」進行技術指導。
2.能開展圍產期保健、兒童系統保健,掌握計劃生育四項技術。
3.能開展社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衛生和社區康復醫療。
(三)教學
1.能對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進行培訓。
2.能接受衛校學生部分臨床學習。
四、醫院管理
1.院長應熟悉一級醫院的管理,經過醫院管理專業短期培訓。
2.醫院有長遠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步驟。
3.醫院職工對院領導工作滿意度≥80%。
4.社區、合同單位和病人對醫院滿意度≥80%。
5.信息管理:
掌握人群各種傳染病發病情況,建立健全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登記合格率≥95%,漏報率≤0.5%。
做好醫院統計工作,配備統計人員掌握社區人口、生命、疾病(多發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動態資料,及時分析和提出對策;按規定及時准確完成各種衛生統計報表。
建立病案管理制度,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逐步按國際疾病分類(ICD)進行管理,要求門診有病歷,住院書寫完整病歷;按標准書寫,甲級病歷≥80%,杜絕丙級病歷。
五、主要科室基本設備詳見(附件七)。
六、各項統計指標
1.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符合率≥85%
2.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5%
3.門診轉診率≤20%
4.單病種治癒好轉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5.單病種病死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6.單病種重危病人搶救成功率:與同級醫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7.住院病人轉院率≤3%
8.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85%
9.昏迷、癱瘓病人褥瘡發生次數:0
10.院內感染率≤3%
11.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1%
12.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
13.常規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
14.病床使用率≥60%
15.年病床周轉次數≥32次
16.平均住院日6天
17.門診處方合格率≥98%
18.門診病歷書寫合格率≥90%
19.住院病歷書寫合格率≥98%
20.甲級X光片率≥40%
21.護理五種表格書寫合格率≥85%
22.二級以上醫療責任事故發生次數 0
23.設備利用率≥80%
24.特殊診斷設備檢查陽性率≥20%(主要指B超)
25.0~7歲兒童建卡率 農村≥98% 城市≥100%
26.麻疹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7.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8.白百破疫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29.卡介苗接種率 農村≥90% 城市≥95%
30.四苗全程覆蓋率 農村≥85% 城市≥92.5%
31.婦女病查治率 農村≥60% 城市≥90%
32.圍產兒死亡率 農村≤20% 城市≤90%
33.產前檢查率 農村≥80% 城市≥95%
34.新法接生率≥95%
35. 產後訪視率農村≥70% 城市≥80%
36.衛生技術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8.基礎護理合格率≥80%
39.一級護理合格率≥80%
一級醫院分等判定標准
醫院應對其建設、管理、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文明服務、成本效益等定期進行自我評價,並制定改進措施。地(市)醫院評審委員會對醫院質量按本標准進行院外評價。根據評審結果將一級醫院分為甲、乙、丙三個等次。
一、一級甲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顯著,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結合水平,經考核達到900分及以上。
二、一級乙等醫院
醫院建設成績尚好,其科室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工作質量和醫院基本設施等綜合水平經考核檢查達750-899分。
三、一級丙等醫院
醫院建設有一定成績,基本標准考核合格,但與分等標准要求尚有較大差距。經綜合考核檢查在749分以下(含749分)。丙等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發展規劃。
二級醫院標准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
二級醫院基本標准
本標準是審定二級醫院資格的必備條件,達到本標准合格線者才能參加等級評審。
一、醫院規模
應具有與二級醫院任務、功能、技術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適應的醫院規模。
1.病床不少於100張。
2.每床單元必備設施達到規定的要求(見附件六)。
3.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6.病床與醫院正式職工人數之比為1∶1.3-1.5。
7.必須配備具有國家認定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不少於75%。
二、醫院功能與任務
(一)醫療衛生服務
對社區能提供全面、連續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
1.承擔地區(地、市、縣)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疑難病症診治任務;搶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轉診。
2.開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擔災害事故的現場急救,迅速組織配套的急救隊伍接收成批病員進行院內急救。
3.開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區的疾病動態。參與社區內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工作。
(二)與醫療相結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1.能承擔基層醫療單位中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和本院職工的在職教育。
2.能承擔中等衛生學校臨床教學及中等以上醫學衛生學校學生的臨床實習任務。
3.能承擔省或市級科研項目。
(三)指導基層
與有關部門協作指導地區內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做好社區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精神衛生等工作。與一級醫院建立經常性的業務關系,開展雙向轉診,幫助開展新技術,解決疑難問題和培訓衛生技術及管理人員。
三、醫院管理
醫院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人員、制度、措施、實施方案及其考核與評價辦法。
(一)組織管理
必備的有:
1.行政管理組織
2.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管理組織
3.護理管理組織
4.財務管理組織
5.總務保障組織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管理組織
7.必備委員會
(二)制度管理
根據1982年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與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要求和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必須認真制訂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並有相應的教育、執行、監督、檢查、考評和獎懲辦法。必備制度應包括:
1.醫院工作制度
2.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3.各項技術操作規程
4.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管行政工作。
2.有遠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季度安排和完成計劃的進度、指標、措施、步 驟、以及檢查總結。
3 .醫院有各項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並組織實施。必備的制度有:各項會議制度、院總值班制度、醫療行政查房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
4.有群眾來信來房登記、參觀訪問、醫院大事記錄。
5.院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社區了解情況、徵求意見,改進工作。
(四)醫療管理
1.有健全的醫療管理組織,人員配備合理,有相應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醫療工作。
2.制訂切實可行的全院醫療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醫療工作制度 ,切實可行的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護理質量標准。
4.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組織,定期活動,對醫療、護理、醫技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必備的質量管理組織有: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葯事管理委員會、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
5.加強業務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建立衛生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檔案。
6.非國家認定資格的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醫療醫技和護理技術工作。
(五)護理管理
按《護理管理標准及評審辦法》的有關要求管理。
(六)教學、科研管理
教學:
1.有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有一名院領導分工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有切實可行的教學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有健全的教學工作規章制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評價。
4.有相應的教學設施與設備。
5.衛生部認定的「教學醫院」,按衛生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工作暫行規定》(待發)進行管理。
科研:
1.有專(兼)職人員負責科研管理並有相應的工作制度。
2.建立科技人員、科研成果檔案。
3.有鼓勵開展醫學和管理科研辦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組織和有關工作制度。
2.應設立圖書館(室),並且有足夠數量的醫學圖書和期刊。
3.有處理醫療、管理和圖書情報信息的專職管理人員。
4.院內各部門提供的信息應真實、完整、准確,並及時分析、反饋與利用。
(八)計量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醫院必須加強計量工作管理。
1.有負責計量管理工作的部門或人員。
2.建立有關計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計量管理辦法。
(2)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
(3)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製度。
3.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4.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均應進行周期檢查。
(九)財務管理
1.設有財務機構,人員編制合理,職責范圍明確,並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設有專(兼)職收費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准,實行明碼標價,接受群眾監督。
3.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符合會計制度。
4.建立會計檔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財會監督制度,對違反財經、物價紀律現象應及時嚴肅處理。
(十)審計管理
1.設有與財務機構相平行的審計機構或者職級相應的審計人員,人員編制合理,並具有一定的審計專業知識。
2.對財務收支及有關的經濟活動實行經常性審計監督。
3.對資金財產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進行監督檢查。
4.經常檢查、評估資金、財產的使用效益並提出改進建議。
5.無重大損失浪費、貪污盜竊和嚴重違反財經法規事件。
(十一)設備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組織,實行計劃管理。
2.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購置要有適宜性和可行性論證,進貨要驗收,使用有專人保管。
3.醫療設備有定期的保養、維修與更新制度,保證醫療工作需要。
(十二)總務管理
1.有健全的總務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和工作制度。
2.一般物資實行定額管理,有健全的采購、驗收、入庫、發放、報廢等制度。
3.主動、及時為全國各科室特別是臨床科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不發生兩漏(漏水、漏電),做到兩滿意(職工、病人滿意)。
4.有意外情況下的供電措施,確保臨時照明。
5.救護車配有基本設備、葯品,隨叫隨到,保證醫療、搶救和轉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築管理
1.醫院的新建、改建和擴建,要經過可行性論證,適應總體發展規劃,資料保存完整。
2.新醫院選址、布局、設計要合理,符合建築規范及衛生學要求。
3.醫院各部分(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手術室、消毒供應室、急診科(室)的建築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內採光、色彩設計符合衛生學的要求)。
4.醫院舊建築有維修計劃及預算,並認真執行。不得在危房中從事醫療活動。
四、質量管理
(一)醫院應有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
(三)質量管理的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教學、科研和病案質量等。
(四)有質量教育、監督、檢查和評價制度及改進方案。
(五)院內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組織應符合1988年衛生部下發的《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與評價。
3.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房的設置應符合衛生學要求。
4.有院內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醫護人員必須樹立無菌觀念和進行正確無菌技術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6.有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治療室等)的保潔監控措施。
7.現場檢驗要達到規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
1.具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工作制度。
2.制定有關思想政治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的計劃,並組織實施。
3.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做好全院職工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組織學習,進行研究分析總結。
4.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有醫德教育措施。嚴格實行崗前教育制度。
『捌』 制定怎樣的獎懲制度來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建立某種制度,根本性的解決某種問題,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實現教師的自我管理。即指教師在教學、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身體、思想、情感、意識形態等進行自覺的管理。這種自我管理是教師從自身出發對內心世界和行為方式的一種反思與調節。教師作為特殊的群體,他們本身就是知識的生產者、傳播者和使用者,與知識相關聯的這種特有的本性使得實現教師的自我管理成為可能。一個學校的絕大多數教師都是非常自覺地遵守著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認真地經營著自己的教師職業。作為學校管理者,應當充分地信任和尊重教師,並積極地引導教師立足本職崗位,自覺自願地做好各自份內之事。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中只有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逐步實現教師的自我管理,達到過程管理的終極目標。
學校管理者圍繞教育教學目標而制定的組織制度和行為措施是有效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根本保證,它要以實現對教育教學過程的控制和服務為中心任務,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以促進教師思想的解放、業務素養的提高為核心內容。怎樣才能有效加強學校管理中的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筆者想從以下幾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根本保障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管理中既是被管理的客體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要處理好這種主客體關系靠的是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這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關鍵所在。目前,很多學校的管理制度只強調教師在管理中的客體地位,對他們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接受什麼樣的評價及獎懲都很明確,但對他們如何體現管理的主人,他們的智慧如何受到尊重和得到支持,怎樣使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卻很少涉及。這就使得教師自身因為很難發揮出個性優勢而失去了獨立性和創造性,從而出現單一的機械式教學行為,教與學兩張皮。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在管理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管理制度,變傳統的管卡式管理為科學的引領式管理,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細化管理,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讓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使學校的管理制度體現人本管理理念,並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為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二、為教師提供最佳服務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有效途徑
學校管理人員是管理制度的執行者。在新課改條件下,學校管理者要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意識,淡化行政命令式的上下級關系,與教師之間建立起平等互助式的同事關系。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這種環境既包括辦公條件也包括人際環境。管理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領導者科學的管理行為應該是既關心工作,又關心人、信任人。當兩者和諧地達到最高層時,員工的積極性也最高。在現實生活中,教師的物質生活水平還不高,實際工作和生活困難也不少,這就不可避免地牽扯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尤其需要學校這個集體特別是學校管理者的關心、信任和幫助。學校管理者應該以培養教師的自覺行為習慣為出發點,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理解教師的困難,並盡力幫助教師解決困難,讓他們在感恩中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和管理者玩智力游戲。斯賓塞說得好:「記住你的管理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管理的人。」學校管理者站在教師的立場上為他們提供服務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不竭動力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提高師德,高尚的師德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首要環節,也是素質教育對教育者的根本要求。高尚的師德是一流教師隊伍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師把自己的才能用於教書育人,為教育事業自覺奉獻的根本保證。這是由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角色價值所決定的。教師給學生傳播種知識文化時,其理想信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道德品質、治學方法和為人處事等方面,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就拿思想道德教育來說,從來都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滲透、互動、感染,這就對師德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由此可見錘煉師德、培養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是培養教師、教育教師、管理教師永恆的工作。如今的教師幾乎都是科班出身,良莠差別關鍵在思想道德修養上,道德境界高,有優秀思想傳承的教師必然責任心強,工作認真,好學上進,為學生一生的幸福著想,重視學生美好心靈的培養與熏陶,立人育人,育人與教書並重,這樣的教師才是優秀教師。
四、讓學校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核心內容
追求幸福是人們生活的主題。幸福是一種體驗、一種感覺,一種發自內心的充實、滿足、快樂以及心靈的放鬆和自由。幸福有不同的層次,有物質方面的、社會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幸福。而精神方面的幸福是一種持續性更強、影響更大、具有永恆價值和人生意義的幸福。教師的幸福主要來自於精神領域。這種精神領域的幸福除了來自社會給予的物質方面的滿足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它包括學校和社會對教師的尊重與認可,包括學生的成長所帶給教師的喜悅與自豪,包括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對教師的信任與愛戴,也包括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帶來的成就感,是一種指向教育生活的精神幸福。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在學校里開展的,教師的幸福體驗受學校文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影響很大。因此,學校管理者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時要致力於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只有讓教師熱愛學校,才能使他們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無怨無悔地教書育人,把學校當做自己的精神樂園而不是為了生計被動工作的地方。同時,教師的幸福與學生的幸福又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有無幸福感以及對幸福的認識不僅影響著教師的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而且更加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前途與命運,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學校管理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管理中要把創建教師的精神家園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工作去做。這對於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具有深遠的意義。
總之,把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規律上升為一種思想,形成科學合理的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並將這些符合實際工作需求的管理制度運用於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全過程,努力形成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良性循環。學校管理者只有在管理實踐中重視教師在學校管理中主體地位的作用,鼓勵教師更多地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的管理出謀劃策,才能使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在「實踐第一」的基礎上得到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將不斷地提高。
『玖』 護理個人總結和年度獎懲情況
護士年終工作總結
20XX年度是我成為一名護理工作者的第四年,,我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自覺履行護理工作者應盡的義務,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積極完成科里和醫院交給的任務,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和培訓,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 作為xxxxxxx醫院的一分子,我熱愛醫院,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堅持以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宗旨,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嫻熟的操作技術,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工作。每次進行護理操作前,我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執行各項操作規程,三查八對制度,以充分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患者,讓患者在積極面對疾病的同時,能感受到我們護理人員對他們的關心,以及為促進他們康復做出的努力。
在工作態度上,我同樣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醫院的制度、不遲到,不早退,積極向上,要求進步,團結同事,互相幫助,共同協作。對於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虛心向他們請教臨床護理經驗,對待年輕的同事,能做到有問必答,幫助她們熟悉護理工作,傳授自己的經驗教訓,共同進步。業余時間我也繼續保持端正的學習態度、自費進修、參加成人繼續教育課程,了解新的護理技術及護理經驗。
今年九月份因醫院工作需要把我安排到新成立的心外科工作,在新的環境中,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專業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具有較強的團隊協助精神,主動配合工作,我深深地懂得,每個人的能力是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每天的工作中,我與同事們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並相互傳授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在院領導的英明指導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學習風氣充滿了整個科室。
在加強自己專業素質的同時,我還很注重護士的職業形象,在平時工作中注意文明禮貌服務,堅持使用文明用語,使用尊稱,總是面帶微笑地對待每一位病人。工作時儀表端莊,著裝整潔,不濃妝艷抹,不帶首飾,符合臨床著裝的要求,體現白衣天使的精神。在工作期間還認真學習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其法律法規,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學習活動,豐富了自己的法律知識,也增強了自己的安全保護意識,避免了為科室為醫院帶來不良的影響。
我會在今後的護理工作中,繼續努力,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自身的業務能力,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護理工作中,為醫院為科室增光添彩!
xxxx年12月25日
有具體的獎懲請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