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現在服裝校服融入古代文化

現在服裝校服融入古代文化

發布時間:2022-03-18 13:13:42

⑴ 中國傳統服飾的演變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何關聯

從漢族服飾演變看中國傳統文化
郭沫若先生說過:「衣裳是文化的表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飾與人類和社會的關系。服飾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服飾體現的則是一種社會文化。漢族文化博大精深,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漢族的傳統服飾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
春秋戰國時期,封建製取代奴隸制。與此同時,當時的諸子百家相互爭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百家爭鳴」中,也有對服飾制度的討論。如儒家提倡「憲章文武」,維護西周社會的等級制度,主張一切衣著裝束都必須「約之以禮」。墨家則提倡「節用」,主張衣冠服飾只求「尚用」,不必過於拘泥於繁縟的等級制度。 到了漢代,服飾更為注重等級制度。但作為漢族人的傳統服飾,漢族越來越體現出鮮明的特色。與其他民族服裝相比,漢族服裝的最大特點就是寬大的衣袖。寬衣肥袖不僅看起來飄逸,也十分實用。漢服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沒有衣扣,而是用一根寬腰帶把衣服束住。在當時,從一個人穿著的服飾就可以直接看出這個人的社會地位。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普通百姓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叫「裳」。而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或者不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讀書人,則穿長衫。那是一種上下身的衣服連在一起的袍服。
從漢代起,一直到後來的唐、宋、明等各朝代,朝廷官員的正式服裝都是採用了這種典型的寬衣肥袖和沒有衣扣的典型的漢服款式。雖然由於官員的等級不同,服飾的細節方面有著更為繁復的區分,但是大致的發展方向就是這種右衽、寬袖、深衣的服裝制式,在這一點上,從西周到明代,都沒有根本上的變化。 寬大的漢族服裝,反映的其實是漢族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追求閑適平淡的寧靜生活。這種衣服不適合動作幅度較大的激烈運動,比如騎馬或者打獵,但十分適合古代士子下棋賞花、吟詩作畫的安逸生活。作為比較,我們可以看一下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中原周圍的少數民族多穿窄袖緊身的衣服,因為這些少數民族喜歡騎射等動作幅度較大的活動。
到清朝的時候,漢族服飾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並不是由於漢族人的審美觀念突然的改變,而是由於社會文化與大背景的轉變。清兵入關之後,滿族入主中原,統治者開始強制推行剃發易服運動,強制推行滿族人的緊身長袍馬褂,禁止漢族男性穿戴傳統的寬大衣服。 從此之後,延續了兩千多年漢族的寬衣大袍傳統服飾徹底消失了,今天為人們所熟知的旗袍和馬褂等都是在以滿族服飾為主體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而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已經很少見了。 這種強制性的由統治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進行的服飾轉換,在歷史上是十分少見的。
辛亥革命之後,漢族人又重新關注起自己的民族服飾來。人們需要不一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來表現新的社會景象。滿族人的長袍馬褂已經不適合了,可是全民都穿西裝又有些不倫不類。而清朝以前的漢族服飾已經沒人知道了,沒有辦法恢復從前的服裝式樣。 於是,清末民初的時候,漢族的服飾紛紜變化。維新派在變法中把改變衣冠也作為學習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政治訴求不太相同,但是革命黨人對於傳統服飾弊端的認識與維新派是一致的。孫中山曾經提出服裝製作四原則,在「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基礎上設計了中山裝。 其實在當時,傳統漢服在當時面臨著一個十分難得的復興機遇。在此之後,在復雜的社會歷史變化過程和近代西方文化的沖擊下,重新推行傳統漢服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需要強調的是,復興漢服並不是一定要求每個人都身穿寬袍大袖的衣服,而是保留一種服裝的形式,以此來象徵著一個民族獨有的服裝特色。就好像人們一提起滿族,就會聯想到滿族女子的旗袍和梳起的旗頭。漢服是漢民族獨有的標志,顯示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色彩。民族認同也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看出,漢族服飾的演變不僅直接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政治變革、經濟發展和風俗變化,也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漢族服飾的變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其風華。

⑵ 在不同的文化服飾中,我們應該如何融入校園文化元素呢

1.籃球服

籃球作為當代大學生最喜愛的運動之一,籃球服在學校中十分常見,而籃球作為多人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隊服也成為必不可少的服裝之一,可以根據隊員要求、校園特色建築以及校徽校訓等,在服裝上設計出專屬圖案。例如航空大學可以在服裝的袖口處設計紙飛機等圖案,表現校園文化中鮮明的航空學校特徵。

2.學院服裝

當代大眾不僅注重服裝的搭配,還注重飾品的搭配,校園風格服裝的配飾主要有帽子、圍巾、手環、徽章、手機殼、手提袋等。徽章象徵不同的精神和風格,當其展現了校園風格時,就成為最具有校園文化特點的服裝元素。不同的帽子以及圍巾的搭配,可以突出不同的校園風格。這些現代服飾中的經典配飾,也可以逐步用作校園文化的服裝元素,並將融合、延續、發展。

⑶ 古代的衣服為何現在不能穿(從科學,文化,歷史方面,是否方便回答)

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所謂古代的服裝其實正是中華民族人數最多地域最廣的漢民族服裝。就是——漢服。漢服不是不能穿。而是穿漢服的人們不能為現在的大多數的人們沒能接受。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左傳 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體現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文明的服飾就是——漢服!
然而由於歷史的斷代,也就是清朝取代明朝之後。漢服被少數民族統治階級所禁止所抹殺。滿清統治集團妄圖用抹殺漢服從而抹殺中原漢文化和漢文明以確保滿族在中國的統治地位。從而使得長達300年漢服近乎被遺忘。清朝滅亡後西學東漸西裝、中山裝逐步取代清朝的服飾。新中國成立後軍裝、時裝進一步取代民國時代的服飾。所以漢服幾乎被人們遺忘了近500年!整整5個世紀!滄海桑田5個世紀!漢民族自己的服飾居然成了古裝的代名詞!天若有情天公當垂淚!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中國少數民族穿自己本民族的服飾都不會有人驚訝。可為什麼我堂堂漢族人穿自己的漢服被指責為穿越被說成是古裝?漢服是我們自己的民族服裝不是什麼古裝更不是什麼戲服!漢裝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服裝!漢服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服裝!
我並不是大漢族主義者。我是主張民族平等的。既然如此中華民族的服裝滿族的旗袍可以作為中華民族服裝的代表那麼憑什麼我最美麗的漢服不能夠代表中華民族呢?漢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漢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統治中國歷史時間最為悠久;漢民族在中國的分布最為廣泛;漢民族在中國人口最多。我們當理直氣壯的說,漢服最能體現中華民族文明之偉大所在。
而漢服之所以不為現在的人所接納。主要是我們宣傳漢服的力度遠遠不夠。中國人很少有人了解漢服。而宣傳漢服的人往往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現在:1.大漢族主義。大漢族主義是宣傳漢服最大的死敵。大漢族主義主張唯漢獨尊,唯漢服獨尊,漢服是中華民族服飾唯一之代表。排斥旗袍、馬褂、中山裝、甚至時裝。這就大大的傷害了中華民族其他少數民族人們的感情。所以要普及漢服就必須旗幟鮮明的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2.脫離人民群眾。宣傳復興漢服的一些人總是抱著陳舊的思維動不動做漢服就必須要純手工必須照搬照抄古人的做法。只要稍有偏差,就認為「不合格」這就使得人們對漢服望而卻步。,甚至由於製作漢服成本太高而普通人家根本無力消費。3.無休止的無謂爭論。至今就還有一些宣傳漢服的磚家為了哪個個朝代的服飾真正代表漢服而爭論不休。周秦漢唐宋明不都是漢族統治中國么周秦漢唐宋明的服飾不都能代表漢服么?有什麼好爭論的!3.電視劇的誤導。4.什麼時候穿漢服。你開電單車上街穿漢服那中國的交通事故絕對大幅提高。日本人也好,韓國人也罷工作時間也都是穿時裝。提倡復興漢服也不是要中國人時時刻刻穿漢服。穿漢服也必須講究時間和場合。節假日搞慶典就應該穿漢服這和穿禮服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哪個愛美女性穿著婚紗去飆車的。所以禮儀之邦必須符合禮儀而不是胡亂穿著。你見過哪個日本人穿著和服去耕田;哪個韓國人穿著韓裝去沖鋒陷陣的?5.與時俱進。歷史的傳承就必須與時俱進。周秦漢唐服飾同屬漢服但款式都不一樣。漢服在發展中進步在進步中發展。現代文明的成果完全可以用於漢服,使得漢服更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觀。
復興漢服任重道遠,艱難漫長。
【獻上一首歌: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廣袖飄飄 今在何方
幾經滄桑 幾度彷徨

衣裾渺渺 終成絕響
我願重回漢唐 再奏角(jue)徵()宮商
著我漢家衣裳 興我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 再譜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 看我華夏兒郎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廣袖飄飄 今在何方
幾經滄桑 幾度彷徨
衣裾渺渺 終成絕響
我願重回漢唐 再奏角(jue)徵()宮商
著我漢家衣裳 興我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 再譜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 看我華夏兒郎
我願重回漢唐 再奏角(jue)徵()宮商
著我漢家衣裳 興我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 再譜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 看我華夏兒郎
粵語版編輯
野火大鴻版本

湖海莽蒼蒼,
群山似層浪。
《國語》共《春秋》,
青史曾跌宕。
黃土奏宮商,
長安更回望。
漢節陽關出,
幾度看風霜。
萬里壯麗家邦,
重回盛典漢唐。
滾滾大江老城牆,
晚風關河遠望。
盛世再會東方,
黃河浪卷世上。
千秋萬載歲月長,
看我重展氣象
嶺南之南版本

揚州滄桑
河山劫盪
破碎家邦
堪忍故鄉
曾經心傷
曾經彷徨
血債淌淌
抱恨滿腔
復我漢族衣裝
華夏覺醒自強
看我熱血兒郎
再創中華氣象
復我漢族衣裝
明了內心冀望
豈驚路險途長
與我重返漢唐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廣袖飄飄,今在何方?幾經滄桑,幾度彷徨。衣裾渺渺,終成絕響。
我願重回漢唐,再奏角徵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再譜盛世華章。何懼道阻且長,看我華夏兒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經樂府,琴棋文章,敦煌飛天,丹青書香,風沙銷盡,不堪回想。
我願重回漢唐,再唱羽衣霓裳。誦我漢家文章,興我禮樂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再續盛世典章,中華民族兒女,共創盛世輝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川岳莽莽,黃沙盪盪,巍巍中華,幾經滄桑。
我願重回漢唐,再創盛世輝煌,泱泱大國風范,不負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不做一枕黃粱,以我卑微吟唱,融入歷史交響。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壯美河山,層巒疊障,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我願重回漢唐,仰望浩月明朗,多少成敗興亡,灑向黃河長江。
千年漢家衣裳,凝聚自力自強,塑我嶄新形象,正待當今兒郎。
我願重回漢唐,仰望浩月明朗,多少成敗興亡,灑落黃河長江。
千年漢家衣裳,凝聚自力自強,塑我嶄新形象,正待當今兒郎。

⑷ 中國傳統服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素有「衣冠古國」的美譽。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飾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和人們的精神價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蘊。

郭沫若說:「衣裳是文化的表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國傳統服飾經過歷代的積累和交融,不斷豐富和發展,融合不同時期人們的美學思想和審美情趣,形成中華民族特有的服飾文化系統。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國傳統服飾文化在世界服裝文化舞台大放異彩。而傳統服飾文化的美學思想,正潛移默化影響著國人的著裝心理、趣味愛好和審美風尚。研究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美學思想,對於推動我國服飾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4)現在服裝校服融入古代文化擴展閱讀:

1、「社會美」:標示突出的美學思想是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本特徵。

在我國傳統社會,儒家思想是社會統治的正統思想,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服飾觀,對後世服飾觀念產生巨大影響。「克己復禮」「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的服飾觀以仁義為道德典範,以等級、秩序和禮儀來約束著裝,強調服飾的政治倫理意識,突出社會禮儀規范。

2、「自然美」:隨心隨性的美學思想是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精神追求。

以自然為美是我國傳統服飾的重要美學思想,道家是我國古代社會的主要哲學流派。代表人物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歸於自然。這種「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國哲學的基本精神,也是我國古代服飾自然化美學思想的哲學基礎。

⑸ 校服的歷史.

、絢麗多彩的服飾(板書)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板書)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板書)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板書)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板書)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板書)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板書)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板書)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板書)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板書)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板書)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板書)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板書)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板書)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板書)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板書)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⑹ 古代衣服到現代衣服怎麼變化

在先秦時期,華夏族區別於其他文化群體的標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們稱這種與「胡服」相對存在的概念為「衣裳」,如「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5] 這也是「華夏」之稱的來歷。《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即使唐代以後,人們還在用「華服」來區別「胡服」,如「華服蕭條,鞠為茂草」[6]、「改華服以就胡,變雅音而入鄭」[7]。

先秦兩漢時期,人們通常用「衣冠」來指稱華夏之服[8]。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9] 故而中國享有「衣冠古國」的美譽。

與「漢服」詞彙相關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卷九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渠犂傳:「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這里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漢承秦制[10],衣冠是在先秦服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漢衣服制度」也就是「華夏衣冠制度」。

唐代,華服又有一個新的名稱「唐服」[11],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12]、「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嫗侍,出樓前西向拜。」[13] 又如白居易的《縛戎人》雲:「一落蕃中四十載,身著皮裘系毛帶。唯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將吐蕃服裝與唐服相對比較,並把穿唐服與「漢家禮儀」聯系起來;元稹也有《縛戎人》:「眼穿東日望堯雲,腸斷正朝梳漢發。」前句描寫心向大唐,後句「梳漢發」正是簪笄禮的別稱。因此,狹義唐服或唐裝就是指稱華夏衣冠。

漢朝以後,人們逐漸用「漢人」一詞來指代華夏人。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便是漢族傳統服飾,如「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14] 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符號,如「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詭漢服,號邢君牙兵,入吳山、寶雞,焚聚落,略畜牧、丁壯,殺老孺,斷手剔目,乃去。」[15] 盡管唐代與漢代常服是兩種款式,但是「漢服」一詞已經完全定性。

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統治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16] 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遼史》卷五六志第二五儀衛志二漢服條)。

近古以來,漢服已經不是單純的辨別尊卑等級的工具了,還具備了標志民族、社稷存亡的功能,例如金人天會間下令「剃發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就堅決不從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逐回漠北,定鼎南京後,隨即下令易服,「壬子,詔衣冠如唐制」[17],也是這個道理。

清兵入關的第一件事就是「剃發易服」,「剃發」針對的是「束發簪纓冕旒冠笄」;「易服」針對的是「交領右衽寬袍大袖」[18]。明代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滿清統治者清楚漢人衣著與滿洲服飾的巨大差別,如《清史稿·禮烈親王代善傳附子克勤郡王岳托傳》卷二一六列傳第三寫道:「上議取錦州,命偕諸貝勒統兵四千,易漢服,偕大壽作潰奔狀,夜襲錦州。」又如《清史稿·卷四九三列傳第二八》忠義傳七宋華嵩傳:「會南、北路各城叛回煽變,八月二十九日,哈密漢裝回匪馬兆強、馬環等焚掠附城村莊,伯錫爾及辦事大臣文祺率回丁出戰,斬兆強、環,余黨潰,敘功賞用黃韁。」所以才用「漢服」來確指「漢人服飾」而不用「明裝」。

「漢服」在政治高壓的清代是一個過濾詞,同屬於文字獄性質的政治問題。《研堂見聞雜錄》:「功令嚴勅,方巾(漢服一種帽子)為世大禁,士遂無平頂帽者,私居偶戴方巾,一夫窺瞷,慘禍立發,琴川二子,於按公行香日,方巾雜眾中,按公瞥見,即杖之數十,題疏上聞,將二士梟首斬於市。」

從符號學來看,滿清統治者通過禁絕「漢服」的所指來抹殺「漢服」的能指。形式層面的消亡最終導致意義層面的斷缺。從語言學來看,「漢服」有其語形無其語義,「衣冠」、「唐裝」、「華服」等詞彙也失去了實質性的依託成為虛假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沖破了政治高壓的禁區,轉而成為文化問題。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於甲寅(民國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書中寫道:「今寄故衣以為紀念……斯衣制於日本,昔始與同人提倡大義,召日本縫人為之。日本衣皆有圓規標章,遂標『漢』字,今已十年矣。」

綜上所述,「漢服」不僅具備「服飾」的一般屬性,還突出地具有「民族」屬性。因此確切地說,「漢服」從屬於「民族服飾」概念,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Chinese Han costume),是全世界幾百種民族服飾中的一種。從其出現的歷程來看,華服、衣冠、唐服(唐裝)及其派生詞都是「漢服」的舊稱。

隨著中國崛起,興起「唐裝」之風,此「唐裝」非彼「唐裝」,乃民眾不恰當的稱呼,在理論上無法論證改良馬褂是唐裝的延續。並且,改良馬褂作為廣義唐裝論證也是極其不恰當的,因為廣義唐裝等於國服,而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用某一族的服飾去代表其他民族是違憲的。

漢服並沒有隨禁令失效而恢復。直到今天,「漢服」仍被誤解為「古裝」,與本意相去甚遠。更為可惜的是,與漢服血肉相連的「唐裝」、「華服」等名詞,由於缺乏主幹的支撐,變成內涵、外延一片混亂的虛無概念[19],中國人尤其是漢人在選擇自己民族服裝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尷尬。如在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聯歡活動中,漢族金花呂晶晶因不知「漢民族傳統服飾」為何物,只能身著西式黑色晚禮服置身於其它55個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之中。[20]

幸而現在大陸民間有復興漢服的呼聲,並付諸行動。筆者為之下了一個定義,希望方家指正。

漢民族傳統服飾 (簡稱「漢服」),主要是指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末清初)這近四千年中,在華夏民族(漢後又稱漢民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和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 (漢服)」是從夏商周到明朝,在「華夏-漢」民族主體人群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形成的具有明顯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總體集合。

為什麼清裝馬褂不能代 表中國傳統文化

1、不符合中華文化含蓄內斂,靈動高遠的精神;

2、清裝馬褂在中國通行不過兩百多年時間,而且還是滿清封建統治者用「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民族奴役殘害國策屠殺了幾千萬中國人之後,用強權和暴行毀滅了華夏衣冠,強迫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穿上的;

3、清裝馬褂本身是民族殘殺、民族奴役、民族壓迫、民族恥辱的象徵;

4、清裝馬褂不是漢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民族服裝,漢民族自有一套禮樂服章體系,而中華文化的主體本身就是漢文化。

漢語、漢字、漢服

⑺ 把中小學的校服改成漢服等民族服裝,傳承文化和禮儀是否值得提倡

選自一段對漢服的描寫,漢服是中國作為衣冠上國、華服之美、禮儀之邦這些華詞的來源之處!

然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中國的衣食住行都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任何一個朝代的更迭變化都具有與時俱進的完善,雖然時隔千年,但這些先人用勤勞智慧創造的優秀文化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也有少數家長認可專家的意見:穿漢服確實可以提升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意識,只要家長多下一些功夫,也是可以開展起來。校服簡約寬大,一年四季都極為通用,質量好、又耐臟,你覺得漢服可以替代校服嗎?

⑻ 請問一下,現代服裝設計行業融入了很多民族元素,有什麼文化意義嗎

從服裝設計中,對民族元素的挖掘和融入,為服飾文化創新拓展了思路,也為民族文化傳承創造了條件。其文化意義體現在四方面。

(一)豐富設計素材,拓展創意思路

⑼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中國古代的衣服是逐步發展起來的,上古時代也就是堯舜禹時代,人們只是穿一些非常簡單的衣服,而且都是用獸皮做的,因為那時還沒有布,後來到了商周時期,而且開始生產一些寬大的粗布麻衣,比之前的獸皮衣服在做工等等方面都進行包裝修飾。後來到了唐宋明清時期,人們對服飾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他們不單想要一些精緻美觀的衣服,還在衣服上做了很多類似於刺綉的美化,讓整個服裝看起來更加精美。

其實,中國古代的服飾發展,就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她們從不吝嗇自己對美麗的追求,因為追求美麗是每一個人的權利,但是後來隨著人們對服裝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人開始注重服飾的發展了。

⑽ 有學生建議把校服改成漢服,家長會支持嗎復興傳統是否可行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更加重視復興傳統,在2019年北京時裝周就舉辦了“傳承漢服之美”這次時裝周,一共展示了近50套高級成衣漢服禮服與漢元素禮服,禮服的端莊典雅、常服的清新可人,讓人目不暇接。

如同上文所說的,在2003年之前,人們根本不認識漢服,大多數家長都認為漢服起源日本的和服,這更是罵人一片,因為種種因素,也很難在校服之間推行漢服復興。

與現在服裝校服融入古代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旗袍手包的製作圖紙 瀏覽:389
眼鏡男戴帽子 瀏覽:384
狗的嘴碰到腿隔著褲子有事嗎 瀏覽:537
動漫美女學生制服黑絲 瀏覽:114
牛仔褲子怎樣打版好看嗎 瀏覽:556
青田的校服質量怎麼樣 瀏覽:35
男士馬甲搭配衣服 瀏覽:700
男藍色短袖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616
寶寶針織旗袍 瀏覽:590
潮流可愛又方便舒服的褲子們 瀏覽:550
帽子戴什麼顏色才顯白 瀏覽:226
旗袍為什麼會使用盤扣 瀏覽:604
皮膚紅穿橘色衣好看嗎 瀏覽:454
橘色棉衣外套搭配 瀏覽:809
紅裙能配針織外套嗎 瀏覽:792
老年男士冬裝羊絨大衣圖 瀏覽:404
貂皮大衣的帽子小怎麼辦 瀏覽:846
日本羽絨服品牌三由 瀏覽:36
男士圍巾可以當衣服穿嗎 瀏覽:668
黑襯衣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