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中國人察制服演變

中國人察制服演變

發布時間:2022-02-17 19:58:59

Ⅰ 急!!! 1840到1949 中國百姓服裝的變遷

1840年,我國民族主要以滿足為代表,滿足的傳統服飾為滿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為長期適應寒冷氣候而選擇了包暖性較好的袍裝作為日常服飾。在明朝中期滿族吸收中原漢族的襖式服裝,改進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裝」也稱「旗袍」。清朝建立後由於滿洲貴族統治者的強制性推廣,旗裝在全國通行,但很快與漢族傳統服裝相融合。到民國時期又加入了現代西方時裝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旗袍。二十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滿族先民是游獵民族,在理發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為了適應長期游獵跋涉的生活,滿族男子選擇了辮發作為發式。其做法是先將額前部的頭發剃光,以避免遮擋視線,便於射箭或格鬥。後部的頭發不作發籍而是梳成發辮,以適應騎馬顛簸。這種發式曾在清代為統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國強制推行。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1840——1911年的歷史講完了

再說說1911——1949的歷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滿族消亡了
建立了民國主要以中山裝為主

在清朝(1644年~1911年),中國男子都是按照滿族的式樣梳理頭發,穿衣戴帽,一直延續到20世紀之初。雖然中國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傳統服裝仍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服裝仍沿用著傳統的長袍、馬褂、瓜皮帽等式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之後不久,傳統服式開始受到外國服式的一些影響,出現了一些改變,但基本式樣仍保持著原有的狀態,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變革,它象徵著清王朝的徹底崩潰和一個時代的終結。辛亥革命不僅帶來了社會的劇變,而且也促使服裝的變革更為迅速而明顯。中山裝就是在這一變革中誕生的。
中山裝是中國現代服裝中的一個大類品種。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個帶蓋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褲,這是辛亥革命後流行起來的服裝,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做臨時大總統時穿用而流行於世,故稱中山裝。毛澤東主席對「中山裝」很欣賞,他一直堅持穿中山裝,因而國外朋友又稱中山裝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國民族的特點,穿著簡便、舒適、挺括,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裝的由來,據說是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樣式繁瑣,穿著不便,而中國服裝在實用上亦有缺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孫中山到越南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河內由廣東人黃隆生開設的洋服店,為了節省外匯,並能體現中國國情而授意黃隆生設計一種美觀、簡易而又實用的中國服裝,黃參考了西歐和日本服裝式樣,並結合當時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和學生裝而設計縫製成的。但是,也有資料稱,中山裝原由當時的軍裝改制而成的。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陸軍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後仍有點像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由於孫中山先生在海內外聲望很高,這種服式便不脛而起,迅速流傳全國。當時的中山裝背面有縫,後背中腰有帶,前門襟釘9個紐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襇」。後來逐步演變成現在的款式:關閉式八字形領口,裝袖,前門襟正中5粒明紐扣,後背整塊無縫。袖口可開叉釘扣,也可開假叉釘裝飾扣,或不開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對稱,有蓋,釘扣,上面兩個小衣袋為平貼袋,底角呈圓弧形,袋蓋中間弧形尖出,下面兩個大口袋是老虎袋(邊緣懸出1.5~2厘米)。褲有三個口袋(兩個側褲袋和一個帶蓋的後口袋),挽褲腳。很顯然,中山裝的形成在西裝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國傳統意識,整體廓形呈墊肩收腰,均衡對稱,穿著穩重大方。
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式。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中山裝的創始人。
1923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也很適用攜帶隨身必需品。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制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台山人,原在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黃隆生獲悉面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黃隆生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 曾請他幫同規劃和負責縫制,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當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Ⅱ 警察制服的演變史

http://epaper.loone.cn/site1/czrb/html/2009-07/01/content_218211.htm點擊下就知道,很詳細,有圖片!

Ⅲ 人民警察的警服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史

人民警察的警服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史?我們可以通過顏色來看懂警服的變化過程:

變化一:黃色警服

黃色警服分為49式(1949年8月~1950年2月)和50式(1950年2月~1955年11月),這個時候的警察們,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警察布置的胸章,頭戴解內兩字為公安警帽,其中五角星那兩字為公安。

每年1月10日, 中國警察隊伍將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中國人民警察節。警服在變,使命不變。向人民警察致敬!

Ⅳ 中國古今服裝演變的原因

中國古今服裝演變的原因
這個題目不錯,但這也不是能一句話說清楚的問題。
有據可考的人類穿衣服的歷史不下五千年。
這五千年裡,因為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習俗等各個方面,服裝演變次數不下幾十次。
細分下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演變方式:
經濟:其實說經濟,還不如說社會生產力。上個世界六七十年代,我們國家生產力水平低下,尼農面料的衣服被識作上等面料,面料尚且如此,衣服的款式更不敢奢望了。古代人地主、秀才穿長衫,普通農民穿短幫。那不僅僅是文化方面的原因,還有經濟條件的制約。東漢末期,社會動盪,生產力受到極大破壞。那時貴族流行穿平民衣服,那也是黃巾軍、軍閥混戰破壞社會生產力的結果。

這個問題很復雜,我盡量惜字。

第二個是政治,為什麼是政治呢?我想這個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馬克思說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物質不僅決定意識,物質還決定著物質,經濟基礎也決定著經濟基礎。古時的下層人民是沒有今天的下層那麼悠閑的。服裝的改變是中層和上層人物決定的。趙武靈王一個命令,全趙國軍隊就「胡服」了。
政治斗爭,不分古今,都是殘忍的。古人,特別是知識分子,特別清高。他們遇到挫折就喜歡耍歸隱。穿朝服就是入世,而衣褐則代表出世。
再則,皇帝哪一天穿什麼衣服,大臣又穿什麼衣服,那是政治斗爭的需要。
清人提倡穿滿族服裝,而鄭經和堯啟聖談判時要求台灣地區人民穿漢服,這也都是政治斗爭的需要。至於康乾前期漢人要求死後衣漢服,那是漢人文化心理的回歸。後來由於清統治者的強化,這種現象遁跡。

然後是軍事,這個不用我多說,上過初中的人都知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春秋時漢人穿的衣帶偏長,不適應戰斗需求,所有趙武靈王提供「胡服」。

第四是文化,這里才提到文化,對文化對服裝的貢獻很不公平。文化對服裝的影響是很大的。孔子在《論語》里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披發左衽」「披發」是發型,少數民族不束發,所以叫「披發」。「左衽」是衣服樣式,少數民族服裝要露出左半邊身體。孔子以此為恥,他是萬世師表,中國人文化的脊樑,他話的對我們影響很大。

第五是習俗,這個大家看得到。中國國內五十六個民話,幾乎每個民族的服裝都不平。即使一個民族內部的服裝也並不一樣,白馬藏族和其他藏族支系差別就很大。

我亂七八糟地大致說到這里吧,建議你去看看《中國服裝史》,沈叢文的圖樣也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Ⅳ 新中國的警察制服是哪年改成黑色的

從黑色到國際藍——中國警察制服的演變★★

1937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正式成立公安局,稱為延安市公安局,建立了由35人組成的延安警察隊,還成立了一個派出所。從那時起,有了第一種警服,也就是黑色制服。當時的警察戴黑色白帽牆的大檐帽。

1949年1月31日,北平市和平解放。2月2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在市軍管會的領導下,迅速接管了國民黨的警察局。因當時物資不足,又忙於接管,公安幹警服裝未能統一,穿戴服式一為著灰色或黃色軍棉製服,戴棉軍帽,打裹腿,胸佩布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胸章和「軍管會」臂章。
1949年3月,北平公安局開始籌備夏裝。5月,經由私商製作,首次按大、中、小三號統一配發了夏裝。男服上衣為4兜中山裝,下衣為馬褲;女服為列寧裝。男女服裝均為草綠色,按幹部、警士分別用斜紋、平紋白布染色製作。

從1950年起,人民警察的制式服裝,在顏色和款式上進行了七次改革。每次改革,制服的品種和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提高。過去的歷次警服改革,有兩個特點:一是顏色,基本上是米黃色到綠色、橄欖綠色等,大多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制服顏色相接近;二是款式都是以中山裝為基點,特別注重上裝四隻口袋的形狀。99式警服在功能、樣式和色彩上堪稱是劃時代的、注重與國際接軌的一次變革。
1950年初,經政務院批准,全國統一人民警察服裝制式,即50制式,並統一了領章和帽徽。5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首次為治安、戶籍、交通、消防民警配發50制式夏服。警服為米黃色,左衣領按警種綴釘冠以「治」、「戶」、「交」、「消」字首加號碼,右衣領綴釘「人民警察」字樣的領章,並佩「人民警察」布質胸章:冬季警服為墨綠色,黑色化學(即塑料)鈕扣,按幹部、普通民警兩種身份製作。幹部警服上衣為翻領,上下4個衣兜,下邊為吊兜;下裝為西服式褲。普通男警服上衣為翻領,上下4個平兜;下裝為馬褲,兩褲腿開縫處各綴7個黑色化學鈕扣(無裹腿),外扎黑色腰帶。普通女警服上衣為大翻領,左胸一個小兜,下襟兩個斜插兜,前胸兩列鈕扣,每列5個;下裝為西服式褲,系帶銅扣的布腰帶。男女均帶墨綠色帶耳扇的解放式棉帽。帽徽為中間嵌「公安」字樣的黃邊紅五角星。

1953年,公安部設計了人民警察55式制服。服裝式樣,夏季服裝各警種均為斜紋布面料,上衣為草綠色和白色,下衣均為藏青色。男民警戴藏青色平頂大檐帽,女民警戴藏青色無檐軟帽,帽頂邊沿均鑲有寬2毫米的正紅色牙線。執勤交通民警配發白色盔帽和白線手套。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裝施行新的制式。改制式後的警服,除武裝、經濟、消防警察的冬、夏季上衣(含大衣、雨衣)均改為棕綠色之外,其餘警種上衣、下裝(含武裝、經濟、消防)顏色不變。警服褲、裙兩側的寬、窄紅色線條,改為窄紅線條。同時取消「中國人民警察」、「中國人民經濟警察」等布質胸章。改為佩帶長斜方形紅色塑料領章。領章上嵌合金質金色盾形符號。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裝制式改式問題向國務院寫了專題報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裝制式、技術規格和質量均與解放軍幹部相同。1966年7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全國實行這一服裝制式。
各警種服裝的上衣均為草綠色;下裝均為藏藍色,無紅色褲線。取消原來女警服中的列寧服上衣和裙子。所有幹警的服裝樣式全與解放軍幹部服裝相同。帽徽為圓形,中心是國旗,國旗周圍雕金色麥穗和齒輪。

1972年1月,為區別軍、警服裝,突出人民警察的特點,國務院批准公安部《關於改革人民警察服裝的通知》。人民警察服裝顏色由草綠色改為藏藍色。夏、冬季警服除交通民警夏服上衣為白色外,其他警種的上衣、下裝均為藏藍色。

鑒於72制式警服存在著顏色不鮮明和吸熱性強等問題,1974年5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戶籍、治安、刑事、外事、司法、鐵路、航運等諸警種,由當天起均改著與交通民警相同的上白下藍的警服。男民警戴藍色大檐帽,女民警戴藍色無檐帽,均套白色鑲藍牙線的帽罩、邊防、森林和鐵路押運民警,夏冬季服裝均改著與消防民警相同的上綠下藍警服。
經中共中央批准,198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民警換著83制式警服。83制式男女警服為橄欖色,男警服上衣4個暗兜;女警服上衣為小翻領、單排扣,前襟下方為兩個暗兜。83制式冬服分馬褲呢面料警服和滌卡面料罩衣警服兩種。夏服分凡爾丁面料警服和的確良面料警服兩種。男女警服上衣和大衣的袖口均縫有兩條黃色袖線,肩部縫有黃色布邊的肩袢。男女警服的褲子及夏季為女民警配發的裙服兩側均有紅色褲線。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財政部聯合通知,對83制式警服進行改革。89式警服是對83式警服的改進,在大致不變的基礎上,89式警服褲子取消了側紅褲線,紅領章改為松枝襯托的紅色盾牌領花,內有金色五角星。大檐帽增配了金黃色絲編裝飾帶。女民警改戴短立筒有檐軟帽。1993年人民警察經過評定,授予警銜,佩戴警銜標志,區別主服及其標志在89式警服基礎上又進行了小改進。1990年5月1日,公安部規定,幹警在繼續著83制式警服時,取消紅領章,改為佩戴領花。女民警改戴橄欖色(交通民警為白色)短筒檐帽,配戴圖案相同的小型帽徽。

99式警服顏色選用國際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藍色,警服根據民警執勤的需要,在不同氣候、不同場合、執行不同任務、警用裝備的攜帶與使用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考慮。99式新警服分為常服、作訓服和多功能服。
99式警服顏色選用國際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藍色,交、巡警襯衫採用淺藍色,高級警官襯衫採用白色,普通民警襯衫採用鐵灰色。高級警官、交巡警領帶顏色為藍色,其他警種的領帶為銀灰色。服飾佩戴帽徽、領花、警銜、警號、胸徽,大帽徽裝訂在大檐帽、涼帽、栽絨帽上;小帽徽裝訂在女呢帽和便帽上。領花分為金屬領花和電腦綉花兩種,金屬領花用於常服和茄克服;電腦綉花用於制式長、短袖襯衫上。警銜分為三種:硬警銜用於常服、茄克服;軟式警銜用於長、短襯衫;套式警銜用於多功能服。
99式新警服分為常服、作訓服和多功能服。常服主要用於民警執勤時穿,作訓服用於巡警、特警等處置突發事件、執行追捕任務和進行訓練時穿著。多功能服分為2種:帶反光條的交、巡警穿著,無反光條的,普通民警穿著。

Ⅵ 建國後中國軍隊制服共換了幾次

建國後,人民解放軍自從1950年統一軍服制式,經歷了1955年軍銜服裝、1962年定型生產的「六二」式軍裝。此後,解放軍軍服幾經更新換代,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五五」式軍服圖文

「六五」式軍裝

1965年6月1日取消軍銜制後,改裝「六五」式軍裝,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角星帽徽和紅領章。

「七一」式軍裝

1969年,隨著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研製了滌錦棉三元混紡單衣,1973年裝備部隊,稱「七一」式服裝。應用合成纖維紡織品作軍需服裝和裝具,這在我軍服裝發展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改革。

「七八」式軍裝

「七八」式服裝是「七一」式的改進型,它以減重為目的,全面應用合成纖維紡織品的新成果。

「八五」式軍裝

「八五」式軍裝基本沿用1955年樣式,與「七八」式服裝相比,其明顯區別在於布料和樣式的徹底更新換代。

「八七」式軍裝

「八七」式軍服是1987年經中央軍委批準定型的。1988年10月1日起陸續裝備部隊。這套服裝除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外,還特別設置了文工團員用的演出服和軍樂團、儀仗隊的禮賓服。另外,還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種特種服裝。1990年開始配發了87式制式襯衣。1992年,中央軍委決定:文職幹部配發制式服裝,戴文職肩章、領花。用「八七」式系列軍服裝備部隊,是我軍軍服史上一個突破。

「九七」式軍

1993年初,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新一代軍服。新一代軍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裝的優點,吸取了國際上先進國家軍服的長處,與87式軍服相比,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的改善。尤其是樣式、顏色更為美觀、大方和協調,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顏色體系。97式軍服共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與87式服裝相比,主要增加了禮服、夾克常服、毛衣、體能訓練服、戰士皮鞋、作戰靴及國際通用的貝雷帽等品種,新增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臂章等服飾標志。

97式軍服於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1999年裝備駐澳門部隊,駐國外武官配發了97式禮服,全軍其他單位未裝備

2000年5月1日起,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開始統一配發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和貝雷帽,同時取消已裝備部隊多年的87式長、短袖制式襯衣。99式制式襯衣採用了先進的紡織和原液染色等技術,與87式制式襯衣相比,在樣式結構、用料、顏色和加工工藝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提高了穿著舒適性。長袖制式襯衣官兵均為束腰式;短袖制式襯衣軍官、文職幹部為夾克式,士兵為束腰式。陸海空三軍襯衣顏色為各軍種基本色,陸軍為淺綠色,海軍為本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體現了三軍特色,形成了系列。這次向全軍官兵配發的貝雷帽為我軍首次裝備。貝雷帽採用國際通用樣式,用料為細羊毛,顏色為陸軍深棕綠色、海軍深藏青色、空軍深蔚藍色。貝雷帽的配發,較好地解決了過去官兵在夏季戴大檐帽太重、太熱和不便攜帶的問題。

2004年12月12月1日,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士兵和部分軍校學員統一換發用仿毛面料製成的04式冬常服。2005年5月,士兵換發用同一材料製成的04式夏常服。我軍士兵現行著穿的87式夏常服用俗稱「的確良」的滌棉平布製成,冬常服用俗稱「滌卡」的滌棉卡其布製成。04式士兵常服使用「多重多異復合化纖長絲織物」為服裝面料,外觀、質感與毛料無異,保暖性、防風性、透氣性和密度都達到毛料的指標,而且有更好的抗皺保型性,能抗靜電,可水洗,易干,耐磨。

04式士兵常服樣式與87式常服相同,服裝板型有一定改進,腰身比較明顯,共有04式士兵夏常服、士兵冬常服、水兵服、士兵大檐帽、水兵帽、士兵冬帽等6個品種。04式士兵大檐帽、空軍士兵冬帽和陸軍士兵夏常服、冬帽、冬常服由草綠色改為棕綠色,04式海軍士兵夏常服、水兵服、冬帽、冬常服由藏藍色改為藏青色,04式空軍士兵夏常服、冬常服由上草綠下藏藍改為上棕綠下藏藍。

為配合04式士兵常服著穿,我軍首次為除海軍海勤和駐香港、澳門部隊以外的士兵配發02式士兵皮鞋。02式士兵男皮鞋顏色為黑色,樣式為素頭外耳系帶式,用料為超細纖維合成革;02式士兵女皮鞋顏色為黑色,樣式為素頭外耳系帶式,用料為黃牛正面革。

200511月11日,空軍開始統一換發05式常服。空軍新常服顏色為藍灰色。新常服的正式換發,標志著空軍從此擁有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與使命任務相配套的常服,結束了50多年來空軍常服採用陸軍土黃色上衣和海軍藏藍色褲子上下顏色不統一的歷史,實現了與空軍工作、訓練、作戰環境相一致。

07式軍服

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從2007年起換發07式服裝。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深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大檐帽調整了翹度,軍官增加了帽檐(牆)花;夏常服為束腰式,陸、空軍和海軍白色春秋常服為獵裝式,使體型更顯修長;增加了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等,海軍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設計了三軍統一的帽徽、領花,體現了軍人榮譽,強化了軍服美感。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等中國軍隊的傳統重要標識,簡潔地融入到了臂章、領花、胸標等標志服飾上。

07式軍裝全軍從2007年7月1日起由駐京、駐港和駐澳部隊先行裝備,8月1日起全軍軍官開始穿著,預計在09年前完成全軍換裝

Ⅶ 不同年代,人民警察的警服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由以前的淡綠色變成了現在的深綠色目前已經偏向於深藍色,雖然他的制服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的本質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他們遵循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Ⅷ 中國古代監察制服和美國監察制服的異同

先說差異:
①中國古代監察官只是相對獨立而不是絕對獨立,只能獨立於宰相和內朝(宦官)卻不能獨立於君主,只能監督和彈劾百官而不能監督、彈劾君主,最多可以向君主「進諫」;美國的監察機構是完全獨立的(得益於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設計),可以監督和彈劾總統,「水門事件」後尼克松就因為害怕被彈劾而被迫辭職。
②中國古代監察官員有監察地方的權力,最後常常演變為地方高層政區,如漢代刺史部演變為郡縣之上的「州」,唐代按察使道演變為州縣之上的「道」;美國因為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監察部門對各州州政府的監察權有限,監察機構無法演變成地方行政區劃。
③中國古代監察制度設計制訂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實現君主集權;美國監察制度是其現代民主制度的一個重要環節,設計和制訂的目的在於防止權力濫用損害民主。
④中國古代監察機構常常與特務機構交錯混雜,如漢武帝時期的酷吏(張湯等)、三國時期東吳的中書典校郎(呂壹等)、武周時期的酷吏(周興、來俊臣等)、明代的廠衛特務機構(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美國監察機關和特務機構(中情局、聯情局)是截然分開的。
⑤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產生於傳統社會下,制度設計和政治運作不成熟;美國現代監察制度產生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下,運作方式很成熟(借鑒了很多從古羅馬到歐洲中世紀時代的監察制度設計)。
再說相同(或相似):
①都具有監督政府官員的性質;
②都兼有司法機關的某些權力。

Ⅸ 1949-1978中國之服裝的變化

阿,好專業。可以去圖書館查服裝方面的書,大學圖書館有的,或者去超星

與中國人察制服演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駱駝牌女裝褲子好看 瀏覽:961
黑鬍子中間羊的褲子值多少錢 瀏覽:93
綠衣想染成黑色行嗎 瀏覽:302
帽子跟衣服如何搭配圖片欣賞 瀏覽:108
米色外套配什麼打底衫 瀏覽:111
外套怎麼掛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478
編織男帽子圖案 瀏覽:16
溜冰適合穿什麼褲子 瀏覽:380
中年女裝七分袖短風衣外套 瀏覽:387
絲巾領帶綁的飾品叫什麼 瀏覽:945
小學生作文漂亮的帽子 瀏覽:771
三耳兔男士內褲最大號是多少 瀏覽:502
七朵童裝童裝品牌樣品 瀏覽:904
女生風衣衛衣 瀏覽:68
男友想幫我買睡衣 瀏覽:349
c羅今夜用1個帽子戲法 瀏覽:412
帽子國第一個力量之月 瀏覽:341
紅色衣掉色如何處理 瀏覽:250
校服改革作文 瀏覽:793
黑色睫牛仔褲搭配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