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口岸中學新校服

口岸中學新校服

發布時間:2022-01-25 09:32:49

㈠ 內地人去香港生孩子的利弊

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當然去香港生孩子也是一樣,有有說去香港生子後悔的,可是卻有一大批的明星藝人跑去香港生孩子,所以去香港生孩子利弊其實就是要根據自己決定的。

  1. 去香港生孩子優勢1是教育的優勢,你覺得送孩子去香港讀書值不值得,因為只有值得,你才能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實現它,那麼去香港生子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

2.家人意見是否一致,畢竟去香港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而家人的意見統一很重要,不要未來遇到困難而因此埋怨雙方,印象感情,如果家人不統一,那麼就會有很多弊端。

3.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最終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給他最適合的選擇。所以選擇前請深思熟慮,選擇後也不要退縮、勇往直前。這個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之分。

4.對於打算優生優育的家庭來說,去香港生孩子還是最佳選擇,去香港生孩子能成為香港人,能接受香港的社會福利及教育優勢,不過前提是要收入還可以的家庭,畢竟香港的消費肯定是比內地高的,如果對孩子上什麼樣的學校都不在意的話,那麼去香港生孩子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可能僅僅是為了多生一個吧!!。

總的來說:去香港生子可以找香港婦幼保健,如果你想去,那麼一切問題麻煩那都不是事,畢竟什麼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你不想去,那麼一點小小的問題也會被你無限放大的

㈡ 珠海拱北哪有賣初中校服

現在在拱北夏灣醫院旁邊,要不然就去前山穗華書城

㈢ 香港生孩子最新政策 去香港生孩子的利弊好不好

生孩子是個人權利,我無權反對,不過想提醒幾點。
1.要有足夠資金,意思是有能力在深圳靠近香港的地區置業,或甚至香港地區置業。 不可能你住東莞惠州北京上海大連,寶安區龍崗區,然後天天那麼長時間過香港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吧。 除非在國內上學,不過費用高很多。 有人吹牛說申請香港的公屋(相當於國內的廉租房),孩子的父母都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低收入人士,怎麼個申請? 孩子自己申請,他/她必須滿18歲和低收入才可以。所以有些人真的服了他,只是能籌夠在香港上孩子的錢,就想為孩子鋪條香港路。
2.有人說孩子在香港出生,父母可以移居香港,可以的,要求是孩子的父母年滿60歲,而且在國內無依靠。
3.有人說孩子在香港出生,可以上香港的大學,拜託,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香港中學生符合入讀大學資格,有空多看看香港新聞,且香港的好的優秀學校集中在九龍和港島,上水和元朗那些全都不出名的, 英華書院,聖保羅書院,聖保祿學校,拔萃女書院,嘉諾撒聖心書院,拔萃男書院,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聖若瑟書院,英華女學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香港華仁書院,九龍華仁書院,瑪利曼中學,聖嘉勒女書院,喇沙書院,協恩中學,聖馬可中學,循道中學,聖保祿中學,這些學校哪裡有在新界的? 真是難為那些常常過羅湖口岸去上水上中學的學生,在國內穿著香港的中學校服, 扮清高和威風和身份高人一等。 香港的天水圍是貧困人士和自殺流行區域,國內的人就是喜歡假設是香港的東西就是好的。

㈣ 廈大學校是誰創辦的

廈門大學是陳嘉庚創辦的。

自陳嘉庚公司改為有限公司之後,陳嘉庚只被允許每月支取 5000元用於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每月經費缺額 2萬余元,到有限公司收盤共 30個月,兩校經費總缺額 60多萬元。這個缺額陳嘉庚是這樣解決的:①變賣廈門大學校業,得 10餘萬元;②陳嘉庚的親家曾江水捐 15萬元;葉玉堆捐 5萬;③向廈門集通銀庄息借 30萬元;④將自己在新加坡經禧律 42號的私宅 3幢大廈過名易主,把賣得的錢用於廈門大學,即:「變賣大廈,維持廈大」。

陳嘉庚為確保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即使在自己的生意失敗之後也有可靠的經費來源,採取了以下措施:①將有限公司的 7間橡膠廠由南益公司李光前、益和公司陳六使、宗興公司和其他合夥人及自己承租,訂明條件為所得凈利的 1/ 3到一半用作兩校經費。②函請廈門大學校長林文慶往新、馬進行募捐,得
18萬元。③向李光前募 5萬元、陳六使兄弟 5萬元、陳延謙 1萬元、李俊承 5000元,自捐 5.2萬元,共 16.7萬元,在柔佛買橡膠園
388英畝,作為廈門大學基金,每月收入 2000元( 1937年 7月廈門大學改為國立後,由捐款人決定改作集美學校基金)。④廈門大學每月經費
1.6萬元,經他請示,自 1934年起由中央和省政府各補助 5000元 (中央 5000元常拖欠),他自己籌匯 6000元。

陳嘉庚為全力辦好集美學校,於 1936年 5月致函福建省政府和中央教育部部長王世傑,要求政府收辦廈門大學。他在信中寫道:限於自己的經濟事業不能發展,「千思方想,唯有請政府收辦,弟願無條件將廈大產業奉送,不拘省立或國立均可,所有董權一概取消。」 1937年 7月,陳嘉庚獨資創辦的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廈門大學。

陳嘉庚自
1904年獨立創業,至 1934年公司因失敗而主動收盤,前後 30年經營所得的利潤累計 1900萬元,支出總計也
1900萬元。在支出中學校經費占 42%( 800萬元),其中用於廈門大學達 400萬元之多;營業上的支出和家庭生活費分別占支出的 56.6%和
l.39%。他創辦的廈門大學在 1921年開學之後,由他個人獨立維持、支撐至 1937年,共 16年,最後無償獻給了政府。

陳嘉庚為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他作為一位華僑企業家,卻以「毀家興學」或「傾資興學」的形象閃亮在人們的心目中。他當時總結自己 30年的創業歷程和為興學樹人所做的艱辛努力,認為絕不是憑一時熱情的輕率之舉。他無愧無悔地認為:「犧牲非孟浪」。

陳嘉庚對興學為什麼如此執著,如此痴迷?這不能不說是與他生長在國家衰弱,宰割由人、國人猶如散沙一盤備受凌辱的年代有關。世界先進國家的現代文明與祖國同胞、家鄉父老多災多難現實生活的反差深深地震撼著他的心靈,牢牢地培植著永遠不凋謝的民族憂患意識。

1893 -1895 年,那是祖國的多事之秋。青年陳嘉庚出洋後第一次回返故鄉。他回國前,在英國皇家政府殖民部直轄的海峽殖民地首府新加坡,耳聞目睹華僑中的一些有錢人熱心捐資興辦公益事業。當地的蓄水池、平民醫院和許多舊式學校等公共設施都是華僑和僑生捐建的。但大丟中國人臉面的醜事也時有發生,如幫派林立、交惡斗毆及拐賣婦女、脅迫賣淫等。陳嘉庚回到故鄉,所見所聞是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日本浪人在廈門為非作歹,家鄉宗族與宗族、鄉村與鄉村之一睚眥之怨必報,以致於發生械鬥,地方不靖天災不斷,觸目皆貧。

這時的陳嘉庚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社會重負,對家鄉公益事業相當熱心,他說這是「出乎生性之自然,絕非被動勉強者」。他最初做的一件事是花錢編印醫書《驗方新編》,用以贈送閩南各鄉村,希望能消減家鄉農村人民缺少醫生造成的不幸。第一次是在 1893年,他寄 3600元往日本定印 1200冊,結果因郵寄失落而失敗。第二次他在國內 17個城市和南洋各地登報廣泛徵求民間經驗良方,寄款到上海印 2萬本,不料卻因錯字太多不能用。第三次他僱用專人將搜集到的葯方進行整理校對,計劃印 8萬冊,但等到書稿謄寫完畢即將付印時,陳嘉庚有限公司已收盤。陳嘉庚煞費苦心編印醫書幫助家鄉人民解除痛苦的願望,終究落空。

創建惕齋學塾是陳嘉庚捐資辦學的最初行動。惕齋學塾原址今仍在,從門柱上的兩幅聯文不難探知陳嘉庚當年心曲。其一:「惕厲其躬謙沖其度齋庄有敬寬裕有容」;其二:「春發其華秋結其實行先乎孝藝裕乎文」。可以說,「惕齋」是青年陳嘉庚注重德行、修業、教化及居不求安、食不念飽的一種表現。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封建專制王朝,孫中山與同盟會設計的民主政治產物——中華民國接著也誕生了,海外華僑興高采烈。新加坡華僑奔走相告;傾城慶祝,他們燒掉象徵清朝的黃龍旗,大放鞭炮。在橋南路、橋北路和吉寧街,鞭炮紙屑堆積的厚度可掩膝蓋。廣大僑胞受到維新派人物康有為的新思想啟蒙,受到同盟會會員的反清革命教育和華僑社會改革運動的影響,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不斷孕育形成和激發出來,這時表現為對新生的民國政府充滿信心。充滿為國家盡國民義務的熱情。素有大志的陳嘉庚更是意氣亢奮,他自問:「政治有清明之望矣,而匹夫之責何如?」他自揣個人的才能並不適合參與政務或從事其他公眾事務,便決定回國做兩件事:創辦工廠;興辦學校。
1912年(民國元年)秋,陳嘉庚懷抱著對中華民國的無限希望和報效祖國的滿腔激情回到又已闊別了 10年的故鄉。

他曾在新加坡嘗過外國的蚝(牡蠣)罐頭,覺得個頭老大,心想如果用集美的蚝作原料一定能制出佳品。他花 7000元從新加坡買機器設備運回國,函請在日本的朋友代聘一名制蚝罐頭的技師來集美。 1912年冬試生產,結果不成功。集美的蚝在海里的生長期不到 9個月,經高溫一煮就縮小大半,形狀欠佳;那位日本技師很用心試制出來的蚝,不幾天就變質發臭。陳嘉庚興辦制蚝罐頭廠的嘗試失敗了,他只好將機器折價入股廈門大同罐頭食品有限公司。

陳嘉庚做的另一件事是在家鄉創辦集美小學。民國初年的集美依然是陳氏單姓族人聚居的地方,男女 2000)多人,分六、七房,各房設一間私塾,各有一二十名男生。女子不得入學。各房內部又分成兩派,長期對立甚至棍械相向,怨結仇積。陳嘉庚召集各房的房長在一起開會,曉以新時代新時尚,動員大家消解仇嫌,合力創辦新式完全小學,培養學生。各房都聽從他的勸告,從此停辦私塾。 1913年 1月 27日,鄉立集美兩等小學校開學,在集美的學齡兒童全部入學,共 135人,借用集美大社陳氏宗詞等做校舍。學校所需經費全部由陳嘉庚負擔。原計劃聘用校長教師 7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聘到 5人。

集美小學辦起來了,但沒有校舍。集美三面環海,人口稠密,地狹田少,每年收成不足供應 3個月的糧食。村裡無地,村外雖有地,但墳墓多,人們迷信風水,動用不得。陳嘉庚便花 2000元買了村外的一個大魚池作校址。這魚池是過去村裡人在海灘上築堤圍成的,面積數十畝。春末動工,開溝、排水、填池,只幾個月,可容納 7個班級的平屋教室及操場都完工。秋季開學,全校遷入新址。

陳嘉庚在創辦集美小學的過程中,曾對閩南許多縣的教育情況和省立師范學校的情況進行過考察。當時同安全縣人口 20餘萬,只有 1所縣立小學和 4所私立小學,加上集美學校,在校學生總數不上 700名。全縣師資連同簡易師范科畢業的在內只有
4名,其中 1名改行經商,只剩
3名。學生這樣少,師資這樣缺乏,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在鄉村常見十幾歲少年和兒童赤裸身體,成群結隊,或嬉鬧,或賭博。目睹的情景使他感到痛心而難於自持,他用這樣的

10個字進行了概括:「兒將回復上古野蠻狀態!」這么多適齡孩子不上學讀書,鄉村野俗又如此之重。陳嘉庚從調查中了解到這種觸目驚心的情況由來已久。清末廢棄了科舉和實行了新學校制度之後,書塾停了,而新學校卻因缺錢、缺教員辦不起來。當時同安縣縣長選聘校長,校長選聘教員,縣長變動,全校變動,師生離散,十多年間竟然沒有畢業生可升入師范。漳州有 1所師范學校學生有百餘人,因經費困難,其成績鮮有所聞。設在福州的省立師范學校,創辦
12年,在校學生保持在 300名左右。學膳宿等費均免,另有優厚的獎勵。學生一入其門。似乎就有了前清秀才的架勢,
4年畢業出了校門,相當於舉人資格,所以趨之若騖。每年招生約 80名,多不公開招考。即使這些學生
4年畢業後都能從教,就全縣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富人子弟入師范學校大多是想混一紙文憑,並沒有從事教育的志向。陳嘉庚曾與福建省教育廳長談到師資缺乏的問題,廳長聽了卻不以為然,說省師范學校的畢業生還沒有地方可安插,意思是師資是過多了而不是缺乏。陳嘉庚大失所望,他說:「因此一人,乃誤盡福建

3000萬人民,豈不可哀?」他決心在力所能及時創辦師范學校,招收貧寒子弟入學,訓練成教員。他把辦學與培養師資、改變福建地方教育廢墜、文化落後及民智淺陋的社會風貌聯繫到了一起。

幾年之後,陳嘉庚從體察中國受西方國家的欺侮,國內軍閥混戰、地方紛亂的現實中深深地感悟到教育與國家存亡、人民禍福的關系。 1918年,他在給集美學校學生的一封信中寫道:「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國民之生計日絀。……吾國今處列強肘腋之下,成敗存亡千鈞一發,自非急起力追難逃天演之淘汰。」他說自己正是為此而奔走海外,茹苦含辛,興學一事總掛心頭。無論犧牲多少金錢,耗費多少精力,都在所不惜。天天努力,從不稍忽。他要求學生們對他的興學動機,心領神會,志同道合,上以致力國家的富強,下以營求桑梓的祥和。
「改進國家社會,舍教育莫為功」

陳嘉庚辦學不同於一般有錢人的行善積德。他憂國憂民,把辦學看作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急迫任務和自己報效祖國力所能及的事而努力為之。他 1921年撰寫的《集美小學記》碑文開宗明義的一段話是:「余僑商星洲(華僑對新加坡的習慣叫法),慨祖國之陵夷,憫故鄉之哄斗,以為改進國家社會,舍教育莫為功。」

辦學要有錢。有了錢才有條件辦學。陳嘉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智獲商機,利路暢通,資財積累很快。他有了按照自己意願大力興學的基礎。 1916年秋,他商遣胞弟陳敬賢回國負責建築校舍。覓聘校長教員、籌辦集美師范及中學。

這時的集美已因小學的創辦,社會風貌逐漸改觀。以往女孩子幫助剝牡蠣以增加家庭收入,不許上學。但
1917年當陳嘉慶辦起了集美女子小學時,破天荒地有
60個女孩子成了女校的第一批學生。人們的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使是德」的陳腐觀念受到了盪滌。當然這是經濟補償和思想開導相結合取得的成效。陳嘉庚規定上學的女生不僅各費全免,而且發給津貼每生每月
2元或 3元;學校開辦前,知書達理的陳敬賢和王碧蓮夫婦倆走家串戶挨個地進行說服動員,使適齡女童的家長終於邁出了走向現代社會的第一步。那年
60名女生,相當於男子小學生數的 25%。這在當時也屬少數開風氣之先的例子。據 1919年統計,全國女子小學生也僅佔小學生數的
5%。這時陳嘉庚創辦師范及中學需要用地,也比以前容易解決了。他出高價買地,如需動遷墳墓,另給遷移費。集美村人出地有補償,對國事家事的認識有提高,不再出現因怕壞了風水、破了迷信和失了祖業而阻撓建築校舍的事。
1918年 3月 10日,集美師范和中學順利開學了, 3座校舍成排地矗立在坡地上,猶如寶石璀璨生輝。學生 196名,其中 3年制師范講習科和
5年制預科 3個班,中學
2個班。對學生,學校不僅免收學費和寄宿費,而且免費發給統一的被、席、蚊帳和校服。中學生交膳費,師范生免交,省食節約的膳費歸學生。

陳嘉庚為造就師范人才以播撒「教育種子」,對師范生除了提供許多優待條件之外,還制定了嚴格的招生辦法。他採取了完全不同於省立師范學校為富家子弟開方便之門的作法,只招收貧寒學生,規定每年招生大縣 5- 6名,小縣 3- 4名,由閩南 30多縣的勸學所負責初選,到學校復試合格方可錄取,違背定章或不及格者不收。從此,由各縣選派優秀貧寒學生就讀,在集美師范逐漸形成慣例。其後,陳嘉庚又於
1921年創辦了集美女子師范學校和廈門大學附設高等師范, 1927年創辦集美幼稚師范學校並將集美幼稚園(
1919年創辦)附屬之。陳嘉庚建立的這一整套師范教育體系,至 50年代培養了約
2000名畢業生,對閩南教育的普及,特別是對南洋華僑學校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陳嘉庚辦學不同於一般慈善家拿出錢來並規定用途和接受「董事長」之類的頭銜就算完事了。辦學為育才樹人,是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大計,他始終目標高懸。 1919年 5月他將陳嘉庚公司交給胞弟陳敬賢掌管,並委任李玉昆、張兩端兩位經理輔佐,自己回到國內並計劃長住,專心致志進行興學活動。但是,文弱書生陳敬賢不堪商戰風雲的搏擊和公司擔子的重負,年紀輕輕就被病魔糾纏不得解脫。 1922年初,陳嘉庚與陳敬賢兩兄弟不得不互相調換位置。陳嘉庚重返新加坡主持陳嘉庚公司,大展鴻圖。陳敬賢回國內,一邊治病,一邊履行「二校王」職責,代表陳嘉庚繼續創辦學校並支持林文慶和葉淵執掌廈門大學和集美的校政。陳嘉庚在集美創辦的學校於 1921年定總校名為「福建私立集美學校」,至 1927年包括小學、中學和師范,水產、航海、商科、農林及國學專門等職業學校。與此同時,他在廈門創辦廈門大學,在新加坡集資創辦南洋華僑中學。

陳嘉庚創辦這么多學校,都為著實現振興中華造就急需人才這個總目標。 1920年他在集美學校設水產航海科,並向法國購買 1艘撈魚輪船用於教學實習。他認為,我國沿海有八、九省,海岸線長萬里,海產豐富,水上交通范圍很廣,但因不講科學,百業落後,海權喪失,漁利廢棄。福建是擁有漫長海岸線的省份之一,設專門學校以開發漁業與航運業是地方所直。 1939年,我國沿海大部分地區被日寇佔領和封鎖,集美學校被迫遷移內地。在此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歲月里,陳嘉庚滿懷抗戰必勝的信心在新加坡創辦水產航海學校,為戰勝日寇之後復興祖國准備人才。雖然這所學校 3年後因新加坡淪陷, 100多名學生還未畢業就解散停辦了,但它反映出陳嘉庚為報效祖國是那樣地深思熟慮、那樣地盡心竭力。

關於創辦大學,陳嘉庚在 1918年已涉及。直至那年,號稱文明國家的英國,在其所屬殖民地馬來亞還沒有一所大學。當時,美國教會中學校長那牙計劃創辦新加坡大學,希望得到陳嘉庚的支持。陳嘉庚捐
10萬元用於設中文科基金,立約每年 1萬元, 10年交清。那牙經過 3年籌辦,那所大學終因英國殖民政府不批准注冊而辦不成,陳嘉庚已交的
3萬元連本帶利改作該教會中學的理化基金。同年 6月
18日,陳嘉庚在中華總商會召開的南洋華僑中學籌辦會議上演講,提到:我華僑志士仁人不僅要辦中學,還應進一步籌劃,「他日於相當地點,續辦專門大學。」
1919年 5月,他一回到家鄉,就在同安縣和廈門島進行踏勘,高興地找到一片辦大學最理想的場地,即明代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廈門訓練軍隊的演武場。廈門是他的故鄉,更主要的是廈門位於中國與南洋的中心地點,又是我國的重要通商口岸與華僑出入國的門戶,在此設立中國人自己的私立大學,於華僑於祖國最適合。而演武場附近山麓背山面海,坐北朝南,范圍廣大,面積達 2000多畝,有利於將來的發展擴充。陳嘉庚擇定校址後即發布通告,召集廈門各界人士,徵求意見,開始了籌辦大學的活動。

陳嘉庚之所以創辦廈門大學,是因為他認為只有大學才能培養高等人才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他說:「國家之富強,全在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乎教育。」他分析國民受教育情況,說歐美各國人口中不識字者約占
6- 7%,日本也在 20%以下,而我國文盲竟超過總人口的
90%。「國民識字之程度如此,欲求免天演之淘汰,其可得乎?」他感慨我國在世界商戰中屢屢敗落在他人之後,以致於「一般命脈,均操於他人」。究其原因,地非不大,物非不博,人非不敏,資本也非不厚,只差「商人不識商業原理與常識。」「今日之世界,一科學全盛之世界也。科學之發源,乃在專門大學。有專門大學之設立,則實業、教育、政治三者人才,乃能輩生。」
1919年
7月他在《籌辦福建廈門大學校附設高等師范學校通告》中寫道,只有創辦大學培養高等人才,才能實現根除專制積弊、完善共和制度、制止軍閥割據、普及國民教育、發展地方實業的願望。他說自己:「久客南洋,志懷祖國,希圖報效,已非一日,不揣冒昧擬倡辦大學校並附設高等師范於廈門。」

陳嘉庚對造就祖國緊缺人才的學校刻不容緩地進行創辦。學校一旦辦起來了,他要求高水準、高質量,辦成省內外、國內外一流水平。對學生,他一方面減免各種費用,提供完善的教學設備和寄宿條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嚴格規定學生必須遵守紀律、尊重師長、知曉許可權、努力讀書,不許到廈門跳舞,不得沾染目無紀律、目無尊長和揮霍浪費的惡習,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他要求校長、教師對學生要嚴格管理與教導,包括強迫做早操,只許在盥洗處洗臉。對老師,他以誠摯相對待,以優俸酬其勞。為找校長、教師,特別是找好校長、好教師,他費盡周折。在創辦集美學校的過程中,他託人在教育發達的江蘇省代聘,後來由陳敬賢北上江、浙尋聘,也曾面請我國教育家黃炎培幫助選聘,曾函請上海吳淞水產學校選派優秀畢業生去日本留學,並約明修業期滿後回國到集美任教。集美學校在初辦的八九年間,校長、教師多自外省應聘而來,他們或戀鄉不安心工作,或才學平庸不合要求,陳嘉庚不得已而 3次更換校長,調整教員,逐漸以聘用本省人為主,使學校穩步發展。

廈門大學開學不久,陳嘉庚一連發了幾封電報到新加坡敦請林文慶出任校長。林文慶學貫中西,曾獲英國愛丁堡大學醫科和內科雙學士、外科碩士和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當時身兼幾家大公司董事主席、英國海峽殖民地立法議會議員和幾個土生華人社團主席的職務,擁有家產數十萬元。他與陳嘉庚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收到電報即進行交接,擱置所有既得的優越條件,乘船離開新加坡回國。他於
1921年 7月 4日抵達廈門的當天晚上就與師生見面,表示要把廈門大學辦成生機勃勃而不是死氣沉沉、實實在在而不是空有其名的真正大學。

陳嘉庚作為廈門大學永久董事,對於校長林文慶(當然董事)完全信賴,採取學校行政和進退教員「均權操校長」的作法,不以「董權」干預校政。林文慶擔任校長 16年間( 1921- 1937),廈門大學設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和商學院,
24個系,培養 12屆畢業生,共
636名。這段時間,正是外侮日深、政局動盪、學潮不斷的多事之秋,又是陳嘉庚公司由鼎盛而江河日下、學校經費由每年數十至上百萬元都不成問題,到捉襟見肘每年
2- 3萬元也難於籌措的艱難時期。盡管如此,林文慶忠於職守,兢兢業業,為廈門大學澆鑄了「南方之強」的堅實基礎。

林文慶對陳嘉庚披肝瀝膽。他對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的遠大抱負十分理解,融匯貫通於他所制定的校訓和宗旨之中。他以「止於至善」作為廈門大學校訓,規范學生的行為,把學校的培養目標定在造就國民的完善人格上。他制定的「廈門大學宗旨」共 10條,扼要介紹如下:

①本大學以振興中華為國爭光為職志,無地方畛域之見,一切教授悉用國語。②以造就應用科學人才為前提,教授科學知識,以期養我國國民之科學精神。③注重科學研究,以期養成真正研究之精神,使各種學術切實達到高深地步。④特別重視教育科,以期養成良好師資及教育界領袖。⑤國文之外,尤注重英文,為有志深造之青年創造研究世界各國學術之途徑。③提倡學生自治活動,以期養成高尚人格,發揚民族精神,在學校里造成模範風氣,為將來服務人群做好准備。①開展推廣教育運動,使教、政、農、商、工各界人士都有求學機會,以期提高國人的知識水準,養成真正的民治精神。③本大學與海外各埠華僑關系甚深,故予華僑子弟以返國求學的機會,彈得發揚其眷愛祖國之熱忱,使國內外同胞增進民族團結精神。②研究南洋及其他各地華僑的情況,以圖發展與進步。①開發福建省自然資源,以期達到振興實業的目的,進而發展國際貿易。

這 10條,是廈門大學校長林文慶——一位既接受西方完整教育和「洋化」、又認同並極力推崇中華傳統的人物,一位由中西文化合爐陶冶出來的劃時代的人物,對壯懷激烈的愛國華僑實業家陳嘉庚的興學動機所做的深刻詮釋。

勸富僑作善事防僑生被異化

陳嘉庚關心華僑教育事業,關心華僑青年前途。這是華僑重視中華文明的繼承與延伸在陳嘉庚身上的體現。

據記載,早在問世紀時華僑就在僑居地創辦義學或以「能者為師」的方式教育孩子讀、寫、算,使在海外出生的後輩能識中國文字,曉祖先遺訓,有教養、懂信義,長大謀生有路,興家立業。
19世紀末、
20世紀初,華僑教育發展很快。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主要是西方科學民主思潮與現代社會文明對華僑產生了影響;資產階級改良派在華僑中鼓吹興學起了推動作用;同盟會會員以當教員為掩護、以學校為陣地進行革命宣傳活動,直接推動了華僑學校的發展;中國政府制訂了鼓勵華僑辦學的政策,並派官員和教育行家前往視察,華僑學校得到來自祖國方面的扶持與指導;一些土生土長的華僑知識分子開始以主人翁的姿態登上歷史舞台,他們以提倡孔教為號召,以創辦學校為先導,推進華僑社會的改革。在這種種積極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海外各地的華僑小學紛紛建立。但是,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妨礙華僑學校的發展。除了僑居地政府不同程度地限制、甚至取締華僑學校之外,障礙還來自華僑社會自身的局限性。

華僑社會是以家鄉的省籍和方言分為「幫」的,各幫自辦小學,用方言教學,相互之間缺乏溝通,有錢人雖多而財力不能集中,所以到
20世紀 10年代末,東南亞有華僑小學 400多所,學生近
2萬名,卻沒有中學。在這前後,華僑人口迅速增加,特別是隨著中國婦女出國人數的增加,在僑居地出生的子女——僑生越來越多,學校的發展遠遠跟不上需要。華僑子女在小學畢業之後沒有能夠在當地上中學,要回國升學,一般家庭又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

陳嘉庚對此感慨萬千。他說,西方國家除幼稚園外,孩子 7歲人小學, 13歲升中學, 4年畢業時 17歲,即使不再入專門學校,孩子們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已足以自立營生。而華僑社會沒有中學,孩子到 13歲小學畢業就被迫停學推向社會,要他們自立,不僅他們沒有這種能力,而且一般華僑家庭也不忍心這樣做。如果不抓緊創辦華僑中學,「其貽誤後生,奚堪設想!」

1913 年陳嘉庚在家鄉創辦集美小學時就曾致函當地具有華僑總代言的社團——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建議在南洋(東南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新加坡創辦華僑中學。他的倡議在當時沒有得到回應。 5年之後,終於有同德書報社和國風幻境劇社的熱心人找到陳嘉庚,將這一倡議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1918
年6 月,陳嘉庚聯絡了16 所小學的總理(後來稱董事主席)發起籌辦中學,他自己捐款 3萬元,共籌募
49.4萬元。學校定名為「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即設在新加坡的、向全南洋華僑子弟開設的華僑中學,於 1919年 3月
21日開學,陳嘉庚任總理,校長塗開輿是由黃炎培從上海代為選聘的,學生 78名。

南洋華僑中學是東南亞華僑創辦的第一所師生不分省籍、用國語進行教學的新式完全中等學校。至
1934年陳嘉庚有限公司收盤,陳嘉庚曾擔任這所中學 5屆董事主席職,任期累計達
9年。陳嘉庚總結創辦南洋華僑中學的影響時說:「自那以後,南洋各地不但一些華僑中等學校相繼設立,而且小學也得到發展,『如雨後春筍』,至
30年代末共約 3000多所,學生數十萬人,比國內任何地方都普及。」

㈤ 作文 國慶成都游記

清晨,陽光照耀著大地,我隨父親乘車來到了劍門關後山,踏上了今日的旅程。
下了車,清新的空氣夾雜著泥土的芬香向我們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後山上是一片片無垠的古柏林。參天的古柏,伸展的枝芽將天空遮蔽得嚴嚴實實,陽光透過葉的縫隙,灑落在地上形成了斑斑點點泛光的星點,風兒吹來,葉兒搖綴,那光點也變得若隱若現,忽左忽右。腳下是一條窄窄的青石路,踏上去,陣陣清涼傳遍了全身。「嗒嗒」的腳步聲,清幽的古柏香參差交織,相隨相依,我們不由得贊嘆著這個自然的「生態空調」,陣陣的清爽已將悶熱的天氣趕走了。
踏著這筆直的青石路,穿梭在古柏林間,我們來到了梁山寺。古色古香的寺廟內彌漫站淡淡的檀香,幾位僧人正在打坐,佛堂內依稀傳來幾聲木魚聲。走進寺內,寺中央是一個露天院子,院中央則是一個池塘,一棵參天的紫荊樹又長在池中央的圓台上。一圈圍一圈,別有一番韻味。粉嘟嘟的紫荊花綴滿枝頭,壓得枝頭彎彎的,微風下,幾朵紫荊花續續飄落於湖中,盪起微微漣漪,池中魚兒頂著花兒歡樂地游著,嬉戲著。廟里的僧人端來兩杯濃香四溢的花茶為我們解暑,一邊解說著這紫荊樹的年代悠遠,相傳是有1500多年了。不由地擺起了龍門陣,僧人們津津有味地說:「這古道的歷史文化價值很高,建於先秦,是古代由陝入川的交通要道,已有3070多年的歷史,它悠久的歷史和保存完好的遺跡遠遠超過了享譽世界的古羅馬大道。」聽著僧人的敘述,大鍾的余聲,一種敬意油然而生,伴隨著陣陣鍾聲,我們離開了。
走了多時我們來到了絕壁半腰的仙女橋。窄窄的不到 一米的米橋從陡峭的山岩筆直而下,垂直於地面,嚇得人出了一身冷汗。木梯又高又陡,一面挨著山崖認一條鐵鏈作欄桿而另一面則是懸空的,腳一滑便會跌進那無盡的深淵,不見蹤跡。我橫著腳小心翼翼地邁出了第一步,站在這木梯上進退兩難,我下意識地伸出手想拉一旁的鐵鏈,手還未碰到我便發現上面盡爬有蜈蚣,腳不由向後一退,一隻腳差點懸空,憑著毅力我將這險惡的路走完了,腳踏上了平坦的土地,而心卻未平靜,對於這仙女橋的畏懼久久未散去。
磅礴的劍門關,你雖久久遺留於群山之中但你的排山倒海之勢已映入我的心中!

如何讓孩子在香港讀書

很多香港人的小孩都是在深圳住,然後在香港上學。在靠近深圳的香港新界北區有一些學校很多小孩都住在深圳,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專門帶隊,帶小孩去香港上學。
如果你不太了解建議可以找香港工聯會在深圳的辦事處代為查詢,他們都很樂意協助的。

新華社還有這方面的報導

新華網香港11月20日電 題:奔波的「雙城」童年——關注深港跨境學童問題

新華社記者 呂諾

每到上學和放學的時間,在羅湖、落馬洲、文錦渡、深圳灣等深港邊境口岸,都會出現一道獨特的風景——肩背書包、身穿校服的孩子成群結隊地過關。

這些孩子大多出生在香港、居住在深圳,早晨過境到香港上學,晚上再返回深圳的家。他們當中,最大的十三四歲,最小的只有三四歲。這群過著雙城童年生活的孩子,被稱為「深港跨境學童」。

雙城奔波

深圳市羅湖區的一個住宅小區里,住著一對小姐妹——昕昕和晴晴。每個上學的日子,她們都要穿過邊境到香港的一所小學讀書。姐姐已經五年級,妹妹三年級。從家到學校,每一趟都要兩次經過邊檢和海關。來回要花至少3個小時。這樣一天一個往返、多次上車下車的生活,姐妹倆已持續了好幾年。

昕昕和晴晴的父母都是香港人,在深圳經營著一家餐廳,因為要照顧生意,昕昕和晴晴便過上了住在深圳、學在香港的雙城生活。

記者在一個平常的早晨來到昕昕和晴晴的家進行追蹤采訪。

6點半左右,昕昕和晴晴被媽媽從睡夢中喚醒。她們梳洗停當,匆匆吃完早餐,就背上書包到小區門口等候校車。7點多姐妹倆已登上開往邊境的校車,向媽媽揮手再見。

8點左右,昕昕和晴晴在文錦渡下車准備出境。文錦渡海關落成於上世紀80年代,是深港邊境中規模和流量都比較小的一個關口。相對於在羅湖、落馬洲等較大關口出入境的同學,昕昕和晴晴已算幸運,因為她們可以少走點兒路、少排些隊,少花費一些時間和體力。

早晨8點15分,昕昕和晴晴辦完了從深圳離境的手續,登上由香港開來的校巴。至此,上學的路走完了一半。稍後,她們還要在香港入境。

「每天上學放學加起來,一共要上下8次車……」晴晴的媽媽告訴記者:「小姐妹倆每人背著很重的書包,拿上拿下真的很辛苦。」
無奈的選擇

像昕昕和晴晴這樣的深港跨境學童,目前已經有八九千人,有預測稱下個學年可能突破萬人。

據記者了解,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粵港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日趨緊密,越來越多的港人短期或長期在廣東工作或經商。工作的需要,以及相對較低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使不少香港夫婦把家安在了深圳;此外,跨境婚姻組成的家庭也越來越多,許多跨境家庭也選擇把家安在深圳,讓子女在香港接受教育。

「能不能不要讓我們每天走來走去?」從幼兒園起就在深港兩城奔波的昕昕,6年來曾不只一次這樣問媽媽。

「我們真的很無奈。」媽媽告訴記者,「我們在深圳開餐廳,要照顧生意就要在這里有一個家,而且這邊的房子也比香港便宜。但孩子長大後總要回到香港,所以還是決定讓她們在香港讀書,這樣以後也能更適應一些。」

記者了解到,由於跨境學童沒有深圳戶口,所以若想在深圳上學只能借讀或到收費比較高的私立學校,而到香港則可順理成章地免費入讀公立學校;此外香港和內地的教學內容和進度不同,使用的漢字繁簡體也不同;再加上港人父母大多希望孩子長大後能融入香港社會,所以盡管非常辛苦,港人父母還是選擇讓孩子奔波跨境讀書。

昕昕和晴晴就讀的公立風溪創新小學位於香港上水,距深港邊境較近。這所學校里像昕昕和晴晴這樣的跨境學童佔到全部學生的三分之一,學校為此專門配有校車往來邊境接送。

鳳溪創新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石麗芬告訴記者,風溪和許多位於深港邊境的學校一樣,在上學放學時間及課程設置方面要做特殊安排,以充分照顧跨境學童的實際情況。比如,早晨第一節課9點半才開始,下午4點半放學。但盡管如此,跨境走讀的孩子仍比家住香港的孩子疲憊。

除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奔波辛苦外,更讓家長和學校揪心的是孩子們的安全。

「口岸一帶的人員很復雜,孩子又小,我最擔心的就是她們給壞人哄走了。」晴晴的媽媽告訴記者,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告訴孩子「直接過關,不要跟不認識的人說話」。

香港鳳溪創新小學校監馬紹良告訴記者:「學生每天往返口岸是很危險的,如果他們給不法之徒利用,比如說把違禁物品放在書包里就麻煩了。我們學校之所以自己營運巴士接送,就是出於安全和監管的考慮。」

更深一層的擔心,則是孩子的歸屬感問題。昕昕和晴晴的媽媽告訴記者:由於每天辛苦地雙城奔波,兩個孩子幾乎把大部分課外活動及同學交往時間都花在了路上,這樣會不會讓她們對深圳和香港都缺乏了解和歸屬感?
共解難題

住在深圳,學在香港,這樣奔波的「雙城」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如何讓孩子們在上學路上少一些舟車勞頓和意外風險,多幾分便捷和安全,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能不能讓校車在兩地直接往返,請邊境人員上車檢查而不用孩子們頻繁上下車?能不能興建或改建一些寄宿制學校,讓孩子們不用每天跑來跑去?」接受采訪時,鳳溪創新小學校監馬紹良連說了兩個「能不能」。

據記者了解,目前深港邊境口岸有些開辟了「深港走讀兒童」專門通道和候檢區域,香港已有42個班次的校車可以跨境接送學童,10個班次的校車可在香港「免落地過關檢查」。新開通的深圳灣關口則已實行「一地兩檢」。

另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新界)梁兆強介紹,香港正在與深圳及廣東省政府研究跨境學童的相關解決方案,如進一步簡化出入境手續,增加跨境校車班次,為部分學童提供交通補貼,以及對跨境學童提供學習輔導等。香港和深圳兩地也正在商談合作讓港人子女在深圳完成小學課程,然後參加香港中學派位,以免低年級學童每天在深港兩地奔波等。

「整體而言,跨境學童每天花數小時往來深港兩地,對其學習及成長會有一定的影響。」梁兆強說,「特區政府一直提倡就近入學。我們現在有個考慮,就是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留在深圳,讀港人的學校或港人班,然後讓他們參加香港的中學派位,到香港讀中學。我們已經在試行,預計第一批小學畢業生可以在2010年選擇在香港的中學上課。」

梁兆強說:「在這方面深圳市政府很支持,也研究了在私立學校開辦港人子弟班的可能,但可能到最後落實還需要一點時間。」

㈦ 口岸中學需要天天穿校服嗎還有住宿條件好嗎

口中不需要天天穿校服 男生宿舍是校外的公寓樓 女生宿舍在校內 夏天有空調哦 我是口中的學生啊

㈧ 珠海香洲區小學校服哪有賣

中小學校服生產招標已完成 香洲區校服銷售點有變動來源: 珠江晚報 時間 :2011-12-6 11:01:53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與過去相比,新的銷售地點變化較大:比如,吉大新華書店三樓和揚名廣場五樓是小學校服銷售點,但目前改為中學校服銷售點。對此,市民可參照附表購買。

提醒建議市民錯峰購買

由於校服銷售恢復正常,所以香洲區教育局要求,各公辦中小學將恢復原學生裝著裝要求。即,每周一升旗和少先隊集體活動時,學生需統一穿著校服。

與此同時,該局還提醒家長,天氣轉冷購買校服的市民會比較多,所以建議市民避開周末,錯峰購買。

校服銷售點有變 全市設12個銷售點

昨天,記者從這次中標的香洲區中學生校服生產廠家了解到,中學生校服新的銷售點有所變化,目前全市有7處銷售中學生校服,分別是:香洲香華路63號新街花園1棟3號鋪(市一職旁)、香洲揚名百貨廣場五樓收銀處(原吉之島)、新香洲華潤萬家負一樓廣弘書店內、吉大新華書店三樓、前山穗華書城三樓、拱北口岸地下商業廣場鳳凰書城內、金鼎世博文具店內。

此外,小學生校服銷售也換店了,目前,小學生校服銷售點有5處,分別為:香洲新一佳四樓鳳凰書城內、香洲區鳳凰北丹田廣場負一樓來來超市內、吉大巴士站旁邊新天地大廈一樓(吉大小學旁)、拱北萬家百貨負一樓文華書城內、新香洲華潤萬家負一樓廣弘書城內。

㈨ 求體現祖國60年變化的小故事

2009年,是我們偉大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的日子。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非比尋常的進步。60年的建國改革惠及了每個人的生活。

外婆是祖國的同齡人,她見證著祖國的成長。她經常對我說,你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的幸福,以前「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如果能在沒有過年時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我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外婆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還要擔心輪到自己時沒貨了。外婆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四五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我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六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是老木頭房子。每天一早起來,家家都要倒馬桶、燒煤爐,生活條件很差。外婆說,她們一家七口人住一間房和一個閣樓,轉身都不方便,吃飯要輪流吃,床設計成上下鋪。現在,我們家條件好了,三房兩廳的房子,煤衛獨用,窗明幾凈。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從人力傳話,八十年代的手搖式電話,九十年代的BB機,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哪裡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聽了外婆的講述,讓我感到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㈩ 內地人在香港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香港公交車很寬敞,不過有點貴。香港的便利店裡基本都有便當,味道都不錯。香港人在地鐵里很安靜,而且香港的地鐵對我們很友好,我們家帶了一個嬰兒,然後地鐵的工作人員就主動讓我們從快捷通道出去。港珠澳的香港口岸的邊檢人員十分友好,基本都上了年級。

與口岸中學新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線風衣 瀏覽:349
中年人加厚襯衫 瀏覽:494
韓國脖套帽子一體 瀏覽:800
深圳市冬季校服 瀏覽:112
羽絨服白鴨絨絨好還是灰鵝絨好 瀏覽:534
系圍巾的方法那種最好看 瀏覽:521
米線帽子醬肉怎麼做 瀏覽:635
女演員朱珠旗袍 瀏覽:288
半身冬裙子配什麼上衣好看 瀏覽:252
旗袍吳士保演員 瀏覽:393
馬甲湖景豪園出售 瀏覽:205
風衣男生頭像黑白 瀏覽:53
羽絨服拉鏈拉不合 瀏覽:649
衛衣大衣馬甲 瀏覽:33
一米七的人一般買多長的風衣 瀏覽:726
深灰色皮草馬甲怎麼配 瀏覽:846
羽絨服上黑色臟漬怎麼洗 瀏覽:11
黑色皮衣發黃怎麼清理 瀏覽:365
藏傳佛教的帽子顏色 瀏覽:819
裙子8號是多少尺碼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