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校服配件質量要求
作為比較寒冷的東北,冬暖夏涼,冬季需要穿棉服,夏季需要半袖短褲,每個人都如此。所以校服也有半袖短褲夏季穿,長袖長褲春秋季穿,棉服冬季穿,至少三套。
對於穿校服,孩子一定是深惡痛絕的,因為不能穿自己個性的衣服,沒有美感,當然對於我兒子這個比較後知後覺粗枝大葉的男孩子來說,沒什麼喜與惡,穿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因為小學時規定每周一必須穿,還因為忘穿而被罰過。
當然作為家長來說,學校規定穿校服還是支持的,畢竟可以免去孩子攀比的心理,你穿李寧,他要耐克,這攀比之風不可長。
剛剛上了初中,開學沒2個月,已經發了3套校服:2套長袖的,1套棉服(關於校服的制定,沒有學校會問家長定與不定。)
接著問題就來了9月份的沈陽,天氣還是相當熱的。9月中旬的時候,家長穿著半袖去開家長會,而孩子們卻要穿著長袖長褲坐在教室里,一個教室擠滿了學生,孩子們個個汗流滿面,這味道也就好聞了,這么多人的汗味,汗腳的臭味。。。。
然後冬季校服發下來了,一拿回來,打開就是一股刺鼻子的氣味,趕緊拿衛生間用水泡上洗一洗,先除除游離的甲醛味。
作為家長,沒有權利也沒那勇氣說不定,一個班級都定了你一個人不定嗎?那麼就來了,甲醛味這么濃的衣服學校卻要求天天穿,每天必須穿。
於是去找學校,電話里,和德育主任溝通還算好,他也說看能不能和校長溝通一下這個問題,找個解決辦法。。結果當我到了學校後,先是保安不讓找校長,說明來意後他找了德育主任,德育主任上來披頭蓋臉就說有質量問題我是否有檢測報告?還說你不穿可以,我批准你一個人可以不穿,末了還說我不服可以去找記者。
真不知這德育主任是怎麼當的。中國學校把這官僚作風學了個透徹,卻忘了學校的本質是教書育人。
這校服真是個大問題,教育局負責采購的衣服, 至少採購來的質量大家心知肚明。可是,這種有明顯有害物質的衣服,學校卻要求孩子們每天必須穿,一點商量餘地沒有,,,,真不知作為家長的你們,是個什麼想法,我只是可憐我的孩子,每天被迫呼吸著有毒氣體:30幾個孩子衣服散發出來的甲醛充斥著一個10幾平方米的小空間里,這些孩子怎麼辦??????
所有學生都穿校服,我孩子一個人不穿嗎??氣不平,我找教育 局監察機構么?我找記者么??找完之後又能怎樣?一頓鬧下來,估計這學校我孩子也是呆不下去了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無奈與悲涼,有冤你都沒處訴!!
❷ 關於學生校服的,國家有什麼法規或文件嗎
國家目前有校服新國標文件,校服新國標文件是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的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其是我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2)校服保證質量制定辦法擴展閱讀
文件頒布的背景:
有關校服的標准數量多,但標准分散,標准之間協調性不夠強,不便於各相關方使用,同時由於無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專用標准,容易讓公眾產生我國沒有校服標準的錯覺。
為解決當前中小學生校服標準的混亂狀況,經教育部、國家標准委等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決定製定統一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在匯集整合現行有關標準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觀質量要求等進行統一規定。
既便於有關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現有有效資源,構築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門檻,為校服管理和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國家標准委於2015 年3 月18 日以國標委綜合[2015]25 號文件專門批准下達《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該標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歸口,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工業標准化研究所等單位負責起草。
標准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各方參與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見和建議500 余條。6 月4 日,標准草案順利通過審定。至6 月30 日國家標准委2015 年第21 號公告正式批准發布並實施,前後歷時3 個多月時間,創造了紡織標准制定新速度。
❸ 定校服時,如何把控大貨質量
可以先打樣看看衣服質量,或者看下同桌的你做的其他學校的大貨就能了解情況了。
❹ 請問校服有質量標准嗎
1、法律層面肯定是這樣規定的,要求所有的校服廠家在生產的時候,都要遵循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同時14歲以下的校服,還必須同時符合兒童服裝標准,GB 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其他的相關服裝標准就很多的,不再贅述。
2、任何行業,任何產品,都會分為高中低端,這些個不同檔次的產品對應著不同檔次的消費階層,當然法律層面的要求,就算是低端產品也得高於法律的底線要求。但是所有的人類行業,都會存在弄虛作假、或者工藝不成熟等等原因造成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所以作為校服來講,肯定會有害群之馬,但是作為法制越來越完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網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後果和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絕大多數企業應該都是會遵守底線的,這個應該沒有疑問。但是因為總是會有企業因為工藝水平、原材料采購、管理不善等一些原因造成了校服不合格,那隻要查到,肯定是會被處罰的。
3、現如今的校服采購,都是在走向民主化、透明化、程序化、公開競標的模式的,家委會、和學生參與,可以通過學校、家長、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各省的市場監管局、纖維檢驗局,參與之下,在采購環節就把不按照國家要求生產的企業淘汰,那就不會存在你擔心的不按照要求生產所造成的風險。
4、為了避免買到不遵循國家生產要求生產的校服,一般而言,可以找行業內稍微知名點的校服品牌,比本地,特別是學校本地的不具名的廠家生產的肯定相對而言有保障得多。特別是縣鄉一級的校服服市場,如果執著找本地的不一定便宜,而且還容易有貓膩。采購校服還是多對比學校外地的,這樣可以相對而言,減少裙帶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
❺ 強制定校服是否觸犯了法律法規
如果覺得價格太高,可以向物價局投訴.
❻ 校服質量問題的例子
「近日,滬上媒體刊登了這樣一則也許並不引人注意的新聞:上海市質監局抽查學生校服,抽樣合格率48.78%,創5年來新低。不合格產品中,甲醛含量不合格1批,起毛起球不合格1批,纖維含量不合格3批,使用說明不合格18批。有媒體報道,有些企業被限令整改,要求自行召回不合格產品,但那些早已發放的校服似乎已經沒有辦法收回,或者說有關部門也沒有以法律法規做依據發出強制收回的要求。看來,一定還會有學生每天穿著那樣的校服上學了。」 這段材料引用的是其他媒體的報道,作為事件背景的闡述。與主題「由校服質量問題想到的」相呼應,起到了闡述,深化,烘托主題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新聞事件的意義和價值,使消息大為生色。
第二段背景材料的使用是:「據說,歷年的上海學生服監督抽查合格率始終在80%左右,之所以學生服抽檢合格率創下近五年最低,是因為今年的抽檢首次將「使用說明」作為主要質量項目進行考核,結果只有56.1%的學生服在該項目上過關,一些學生服甚至出現一件衣服兩種標識的情況。」這是一段對比性材料,今年的抽檢結果與歷年的進行對比,突出了事實的意義,差異性對比,使讀者清晰明了作者的思想與傾向。
第三段背景材料是:「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正在打造時尚之都,服裝是其重要的標記,如何培養一代又一代中小學生的審美品格和文化涵養,校服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因為它天天與中小學生相伴,耳濡目染,影響不可謂不大。」 這是一段說明性材料的使用,強調了上海這種國際大都市都有這樣的問題,強調了事件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有助於讀者了解事情的廣泛性,和深遠性。
以上就是本文背景材料使用的特點和作用,個人認為本篇的背景材料使用的是比較綜合立體的。在使用材料的同時提高了讀者的興趣。
報道正文
如果我們的中小學生,從小就失去了服裝的審美和文化體驗與教育,很難想像未來的前景。學生的著裝,也是代表城市形象和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今天穿什麼樣的校服?我認為這其實已經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問題了
教育永遠是一個社會關注的對象。舉凡「校車」、「盒飯」、「學費」、「擇校」等無不成為一個個重要的話題。近日,滬上媒體刊登了這樣一則也許並不引人注意的新聞:上海市質監局抽查學生校服,抽樣合格率48.78%,創5年來新低。不合格產品中,甲醛含量不合格1批,起毛起球不合格1批,纖維含量不合格3批,使用說明不合格18批。有媒體報道,有些企業被限令整改,要求自行召回不。
❼ 國家加強中學校服管理
國家加強中學校服管理。是明智之舉。也是廣大人民群眾迫切希望的。因為中學校服存在亂收費現象比較嚴重。讓許多家長。非常有意見。正規的校服可以有。但是不能打著換校服的旗號,亂收費。嚴重形象了學校的形象。希望國家能早點動手。加強對中學校服的管理。
❽ 求小學少代會提案一篇(關於改進校服質量)
讀書,讀課外書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在少代會開幕前,我想趁著這股熱潮,提些建議。
從古至今有許多名句,諸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這些都是勸人多讀書的。讀課外書可以豐富閱歷、提升見識、陶冶情操、培養人格。
然而,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批課外讀物被各式各樣的習題集取代了。孩子們離課外書也越來越遠了。即使有少許的時間,也被看電視或上網沖浪而佔領。
我們,真的要和課外書「再見」了嗎?
我個人認為,有益的課外讀物對小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是有幫助的,從課外書上可以了解到許多課本內沒有出現過的知識點,學習到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書是知識的海洋,而我是一葉小舟,自由自在的在海洋中遨遊;書是一扇大門,讓我走進知識的世界;書是一雙翅膀,使我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
是書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是書讓我找到知識世界的指南針;是書使我從中獲取精神營養,讓我在學習中慢慢成長 …… 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休止符,只會越來越完美。因為是書改變了我!
現在的小升初考卷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科普知識、古詩詞、名人名言、社會熱點新聞……這時,考驗我們的就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了。
有的家長會認為,讀課外書就該讀作文書、古典名著、各類輔導用書,其它的書都是「亂七八糟」的。其實不然,我們可以選讀些名人傳記,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搖著輪椅上北大》……還有一些傾情小說,如《閃著淚光的決定》、《神奇女生祝如願》……在這些故事中學到知識、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對於我們選讀的課外書,家長們也可以讀一讀,甚至我們可以一起討論書中的情節、書帶給我們的啟迪,讓我們從課外書中吸取更的營養。
因此,我希望家長能讓孩子多讀些有益的課外書。同時,祝願少代會順利召開!
❾ 校服質量如何判定
校服的質量我感覺首先要看手感如何,其次就是洗了以後變化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