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校服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校服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1-14 21:00:14

① 古代的衣服叫什麼

古代衣服的名稱有鶴氅、深衣、絳紗袍、襕衫、馬面裙等等。

1、鶴氅

鶴氅是漢服中的一種,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風之類的禦寒長外衣。最初的鶴氅是一塊用仙鶴羽毛做的披肩。後來的鶴氅, 表現為大袖 ,兩側開衩的直領罩衫,不緣邊,中間以帶子相系 。明代的鶴氅,和披風形制差不多 ,只不過有緣邊多些,領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應更加寬大。

除裙子前後一塊不加打褶外,其餘諸處打褶,褶大而疏,綴於異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兩端縫綴系帶,裙擺寬大,其上或織或綉綴底襕,或膝襕。

裙襕的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如蝙蝠圖案即福的象徵;蝙蝠與雲紋組合寓意「洪福齊天」;燈籠紋樣的「五穀豐登」;八寶流蘇瓔珞海螺等紋樣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為流行;而愈加講究的裙襕則為龍紋、雲蟒紋。

校服最早起源是在什麼地方

最早出現校服是在日本。
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很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們,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裡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因為身上穿的衣服已經說明了他們雖然在一個學校里學習,但是他們的家庭是不一樣的。
學校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感覺自己和別人是平等的。於是規定每一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這就是校服的由來。

③ 學生在古代被稱為什麼

學生的別稱

學子:春秋時代,學生就被稱為「學子」,《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鄭玄注曰:「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現在應該讀入「今」。 《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 《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漢?鄭玄箋:「學子而俱在學校之中。」 宋?林景熙 《酬謝皋父見寄》詩:「風雅一手提,學子屨滿戶。」 蕭三 《他……》詩:「他是青年學子最敬愛的教授。」

弟子:《論語·雍也》:「 哀公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弟子與門人、門生有別。 宋·歐陽修 《後漢孔宙碑陰題名》:「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 學生要從師而學,受業於老師,才有望成才。對於老師,學生就是弟子。

學童:年幼的學生。《漢書·藝文志》:「 漢 興, 蕭何 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 魯迅 《吶喊·白光》:「他剛到自己的房門口,七個學童便一齊放開喉嚨,吱的念起書來。」門人:即弟子。《禮記·擅弓下》:「子思哭於廟,門人至。」鄭玄註:「門人,弟子也。」門,意為師門。

門生:也指學生。東漢時「門生」則指再傳弟子。門人、門生與弟子有別。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後漢孔廟碑陰題名》中說:「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後世也指親授業的學生。

門下:指門生、弟子。《淮南子·道應訓》:「 公孫龍顧謂弟子曰:『門下故有能呼者乎?』」 胡適 《白居易時代的禪宗世系》:「 懷暉 也是 道一 的門下,其書今不傳了。」

門下士、門下生、門下客:指學生、弟子。清劉大櫆《贈大夫閔府君墓誌銘》:「遂以授徒為生,教授宗黨及前溪、洵川間。其門下士數十百人」。郭沫若《我的童年》:「他是張之洞、王壬秋的門下生,聽說張之洞的有些學說是剽竊他的。」明唐順之《送鄒東郭掌南院》詩:「此去談經門下客,幾人相對坐春風。」

④ 中國古代學生制服,有嗎

因為中國沒有這個規定,中國和外國的學校不同,一些學校逼學生穿制服而且會把制服賣得很貴,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錢。。。中國的學校會借這個機會打撈一把錢,所以教育局沒有特別要求學生一定要穿制服。。。。

⑤ 誰能告訴我古代的校服叫什麼

沒有,古代的書院,學生要穿校服,只不過不是統一製作統一格式,只是深色的長衫而已

⑥ 衣服在古代叫什麼

1、鶴氅

鶴氅是漢服中的一種,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風之類的禦寒長外衣。最初的鶴氅是一塊用仙鶴羽毛做的披肩。後來的鶴氅, 表現為大袖 ,兩側開衩的直領罩衫,不緣邊,中間以帶子相系 。明代的鶴氅,和披風形制差不多 ,只不過有緣邊多些,領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應更加寬大。

(6)校服在古代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⑦ 校服古板啥意思

校服古板的意思是呆板,傳統,不能體現學生精神抖擻,青春飛揚的一面。

⑧ 莘莘學子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古代和現在一個解釋》、、、沒改過啊。。。。

莘莘學子。
。。。。莘莘:眾多的樣子。指眾多的學生,現在是成語。「莘莘」是個疊字形容詞,表示「眾多」。在古漢語中用途寬些。
。。。例如,《國語》引述過《周詩》「莘莘征夫,每懷靡及」。在現代漢語書面語言中,只用於形容學生,成為「莘莘學子」一語。

望採納~~~~~~

⑨ 莘莘學子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莘莘學子」在古代的意思是指眾多的學生。

「莘莘學子」,讀音是shēn shēn xué zǐ,是個自由組合的片語。

「莘莘」是個疊字形容詞,表示眾多,在古漢語中用途寬些。如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四》引述過《周詩》「莘莘征夫,每懷靡及」。意思是盡管有眾多的征丁,都非常的匆忙,對戰事依然有些來不及的感覺。

在現代漢語書面語言中,只用於形容學生,成為「莘莘學子」一語。

引證: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莘莘學子,長期苦無出路及至科舉廢止,游學成風,他們便大批地來到日本。

(9)校服在古代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1、芸芸學子

解釋:為眾多從學的人。

讀音:yúnyúnxué zǐ。

引證: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翻譯: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例句:在芸芸眾生中喜歡標新立異的人也很多,不在於你一個人。

2、濟濟一堂

解釋: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讀音:jǐ jǐ yī táng。

引證:先秦諸子《尚書·大禹謨》:「濟濟有眾,咸聽朕命。」

翻譯:天下所有的人,都要聽從我的命令。

例句:參加研討會的各界人士濟濟一堂,氣氛相當熱烈。

3、人才輩出

解釋: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地大量涌現。

讀音:rén cái bèi chū。

引證:清代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第六》:「猶之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人才輩出,一人勝似一人。」

例句:人才輩出是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

⑩ 穿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是穿越到古代吧

與校服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奶白色外套配什麼圍巾 瀏覽:163
黑色布棉衣發白怎麼辦 瀏覽:922
描寫旗袍與油紙傘的句子 瀏覽:14
大鵝羽絨服裡面沒有肩帶 瀏覽:169
大腿圍怎麼買褲子 瀏覽:247
褲子當襪子穿 瀏覽:891
肥胖人穿什麼裙子 瀏覽:295
旗袍開叉那麼高不會走光嗎 瀏覽:971
用橡筋束腿的褲子叫什麼 瀏覽:191
沙灘上適合帶什麼帽子 瀏覽:83
劍三蒼雲校服要多少錢 瀏覽:17
馮提莫一襲旗袍手拿扇子唱紅昭願 瀏覽:944
短衣如何搭配圖片 瀏覽:551
襪靴搭配黑褲子 瀏覽:201
襯衫能搭配衛衣外套嗎 瀏覽:75
開女裝店設置什麼快捷短語 瀏覽:78
三葉草和neo聯名外套 瀏覽:986
批發市場的童裝都有商標么 瀏覽:936
藍色衛衣配什麼色的馬甲好看 瀏覽:549
你松開松開外套的路口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