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華市第五中學的學校變遷
十九世紀末期,清朝光緒年間,維新運動失敗,廢科舉立新學已為時代要求。其時五口通商,洋人基督教徒乘機來華傳教,立教堂,辦學校。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美國女傳教士李福麗(Stella Refrea) 奉美國基督教北部浸禮會派遣來華到浙江金華從事傳教活動,兼辦教育,開始籌建學校。1898年,在舊址芝麻山頭( 原浙江婺劇團和小劇場)創設「洋學堂」。此為金華最早講求新學的學府,亦為浙東新學先軀之一,是金華五中前身的雛形。
學校初創時期,男女兼收,學生不多,無明確學制,課程除國語外,有英文、數學、道學(聖經)。及至1901年,金華近地紳士紛紛送子女來校就讀,學生人數增多。囿於當時封建習俗,男女授受不親,遂分男、女兩校。男校取名「作新」學堂,寓意「今日新,明日新,日日新,作新民」的耶穌教義,校址在芝麻山頭;女校取名「成美女學堂」,寓意是「成人之美」,校址在天長巷。
成美女學堂的設立,開學校專收女生的先例,為提倡女性求學,自我解放,打破男兒讀書,女孩家務的民情風俗起了較大的影響。
1910年作新學堂改為作新中學堂。民國建元,學校漸臻完善,分中、小學。1917年改作新中學堂為金華縣私立作新中學,四年畢業即可報考大學。民國10年,作新中學首屆畢業生有沈祖潛等9名。民國12年,成美女學堂開始招中學生,校名改稱金華縣私立成美女子初級中學;設附屬小學,小學生男女兼收。民國14年再改金華縣成美女子初級中學。
解放後,易名為新成初級中學。1953年改為公立學校,稱金華縣初級中學,1955年改稱為金華第一初級中學。後幾度更名,至1981年定名為金華市第五中學。1990年市政府、市教委授予「金華市實驗中學」。
Ⅱ 金華五中網站的網址
http://www.0579.net/5school/5school/index.asp
Ⅲ 金華五中是全封閉式學校嗎
是的 只是不是住校的
我初中是金華五中的
高中到了金外的高中部
大家都知道 金外的初中部是出了名的升學率高
本來我不相信
現在我相信了
金外的學風比5中好 老師基本上都是高特級的
回想初中 給我印象深的老師沒幾個
特別5中我以前的班主任 很沒素質的 會叫學生幫她女兒買零食的 而且是上課時候
但是金外就不一樣了 初一的語文老師還是北師大文學院畢業的了 (百家講壇那個於丹是她的老師 呵呵 因為這個老師同時還教我們的)
而且金外注重身心方面的培養 每天都要刷卡制晨跑
時常有活動 像這個星期才舉辦完 英語周 活動...
總之 你自己決定 我只是提點建議……
Ⅳ 金華五中初三畢業這一屆,哪個數學老師好,班主任呢
李長生
Ⅳ 聽說金華五中是流氓學校,是嗎
沒有 只是謠言而已 只是針對個人而已
Ⅵ 誰知道金華五中的,請進來!
我就是金華五中的,教師狀況當然都不同啦
管理還好 壓力不大那 (至少我這么認為,壓力比13中小吧)
Ⅶ 金華市第五中學的歷史回顧
「婺江之畔是你家,百年歷史傳佳話,嘔心瀝血育新苗,芬芳桃李滿天下……」。晨曦中飄盪著響亮豪邁的歌聲,莘莘學子躊躇滿志又踏進美麗的校園……這座菁菁校園就是百年名校金華五中。1898年,美籍傳教士李福麗女士始創「學堂」, 1901年分設男女兩校,男校稱「作新學堂」,女校謂「成美女學堂」。解放後兩校由人民政府接管,合並為「新成初級中學」。1953年改為公立學校,1955年改稱「金華第一初級中學」。後又幾經變遷,至1981年定名為「金華市第五中學」。1990年市政府授予「金華市實驗中學」 稱號。1996年12月市教委公布我校為「金華市示範初中」。2004年9月整體搬遷到江南新校址,2006年4月27日,被授予「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外語實驗學校」。學校至今已有108年的辦學歷史,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辦學經驗及獨具特色的辦學風格。
Ⅷ 金華五中的新生分班沒
應該完了,我是特招生,25號校長說給我放進孫衛進老師班,教導主任也打過電話問我要哪個班。(按成績分的)
Ⅸ 金華四中和金華五中哪個好
以前是五中好``說是什麼百年名校``其實他是抓升一中率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我就是我5中畢業。五中數學物理貌似還OK吧。現在四中也追上來了``其實都差不多的```這些學校的校長都要定期對換的```
Ⅹ 金華五中教導主任
金華五中沒有教導主任,
只有政教處主任、教務處主任,
分別是:施錦華、吳法清。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