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華容五中校服

華容五中校服

發布時間:2022-01-05 22:19:49

A. 華容五中軍訓生活是怎樣的

華容五中軍訓生活是怎樣的
我們高中軍訓時在訓練基地待了5天。
所以以我的經驗:生活必需品,牙膏牙刷毛巾、洗浴套裝、帶點洗衣粉、衣服。(如果你們是在學校練,可以回家的話,那就忽略這條吧)
怕想家的可以多下點電影、小說什麼的在p5或手機里晚上解悶。
准備點零食或者多帶點錢,因為基地的飯菜不怎麼樣。不過雖然不怎麼樣,我們可是照樣狼吞虎咽的,因為實在太累太餓······早上起床練操,再跑5圈才能吃早餐,我的印象中早餐的白粥算是做得最合胃口的了·····下午的站軍姿就更不用說了,晚上還能輕松點。不過睡覺的時候要防著突然集合,鞋子衣服還要隨時准備好·······
還可以帶點止血貼,當年趴著打槍的時候手肘可是被石子弄得非常痛······
反正就是各種辛酸~

B. 華容五中的網站名是什麼

華容縣2008年高中階段學校(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631 更新時間:2008-5-8

一、指導思想

堅持有利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有利於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堅持有利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穩定的統一,增強高中階段學校選拔新生的科學性。

二、組織領導

成立華容縣2008年高中階段學校(普通高中)招生領導小組。

組 長:向 陽

常務副組長:黎華平

副組長:包漢忠 吳漢秋 周金華 汪躍進 董懷清

諶端午 張興中 肖新文 繆中謨

成 員:吳志斌 嚴志勇 王文君 劉四清 溫以文

李 俊 黎光宇

三、招生計劃

全縣普通高中學校計劃招收73個班,3700名普通高中新生,其中一中20個班,1050人(含省市直學校招生50人),二中14個班700人,三中8個班400人,四中8個班400人,五中8個班400人,懷鄉中學15個班750人。

四、志願填報

1、遵循教師指導、學生自願、家長同意的原則組織學生報考。報考一中的考生必須在初二生地會考所在地報名,且為三年直升應屆生。

2、根據就近入學的原則,考生填報志願時原則上按照普通高中招生區域填報(見附二)。要求跨區域報考的考生必須提供家庭住址變更的有效證明。

3、考生志願分為擇優志願、普通志願、服從分配志願和音、體、美專業志願四種。B考場考生不填擇優志願,未填服從分配志願的考生若不能被志願學校錄取,教育局不負責調劑錄取到非志願學校。

五、擇優招生

(一)文化擇優計劃

全縣文化擇優計劃1500人。

(二)文化擇優錄取

1、基本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學生自願的原則;堅持德智體美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2、全縣先按綜合素質等級1:1.5左右的比例確定入圍人數(末名綜合素質等級相同者可同時入圍),然後根據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歷史、地理(50%)、生物(50%)、體育(30分)十科畢業會考成績擇優錄取1500人。

3、錄取批次與方法

(1)華容一中錄取

A、根據各單位2008年報名參加初中畢業考試學生數將一中文化擇優招生計劃(含破格錄取計劃)655人分配到鄉鎮(縣直學校),(見附三),

B、在全縣1500名擇優對象中,根據初中畢業會考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理綜(物理80分、化學70分)、文綜(歷史70分、政治70分)五科成績確定全縣前628名。各單位的最低錄取控制線為:不低於第628名五科總分15分。

C、根據各單位實際錄取線,按考生志願在1500名擇優對象中從高分到低分錄取。不能完成一中擇優招生計劃的,餘下計劃全縣調劑,在全縣1500名擇優對象中根據五科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2)懷鄉中學宏志班報考與錄取

A、報考懷鄉中學宏志班的必須是家庭困難且品學兼優的考生,報考數控制在初中畢業學生數的1.5%左右(報考計劃見附三),學生在徵得家長同意簽字後方可報考,然後由畢業學校和懷鄉中學共同進行資格審查。招生學校不得到生源學校宣傳。

B、宏志班只錄取擇優志願的考生。

C、在各單位進入全縣1500名擇優對象中錄取,缺額不補。

(3)一般高中文化擇優錄取

A、在擇優對象中按各校招生區域根據學生志願錄取。

B、服從分配志願由教育局根據各校錄取情況適當調劑平衡。

(三)音、體、美專業擇優計劃與錄取

(1)全縣音、體、美專業擇優計劃為300人,其中音樂80人,美術100人,體育120人。

(2)華容一中計劃與錄取

華容一中音、體、美專業招生計劃為80人,其中音樂25人,體育40人,美術15人。

A、音樂、體育由華容一中自主招生。

凡初中階段參加縣「三獨」比賽或田徑、球類比賽成績優異或雖未參加上述比賽但音、體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具備報考一中音、體專業資格(由體衛股主審)。具有報考資格的考生自願報名後參加全縣統一組織的相應的
華容五中的網站名是什麼?互聯網

C. 孔雀東南飛,屋裡一徘徊。求賞析!

賞析1:
——《孔雀東南飛》的現實主義(唐弢)
因為是敘事詩,不但有人物,作者還以白描的手法極其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從現在的內容看來,這首長詩在它出世以後似乎經過一個時期的傳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傳唱過程中逐漸地豐富起來的,因而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僅表現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稱。作者否定了一切應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而無論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復雜的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所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說,這是現實主義藝術創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傑出的範例。
試以焦仲卿、劉蘭芝兩人為例。仲卿出身於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雖然職階卑微,但在嚴格的門閥社會里已經具有被「品」的資格,所以他母親說:「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將來還要憑借靠山飛黃騰達。很顯然,他是籠子里長大的金絲鳥,養成了拘謹懦弱的個性,一個比較善良的白面書生。作者基本上肯定他的斗爭,但描寫時卻又緊緊地扣住了他的特點——人物經歷和性格上的特點。仲卿是深愛妻子的,當他知道母親要驅逐蘭芝的時候,先是婉「啟」,繼是「跪告」,等到母親「槌床便大怒」,他就「默無聲」的退了出來,回到自己房裡,對著蘭芝「哽咽不能語」,說什麼「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一面勸蘭芝低聲下氣,暫回娘家,約定將來再去接她,但他其實只有一點幻想的期待,並無什麼實際辦法。蘭芝被逼將嫁,他聲言要獨個兒自殺,甚至還把這個計劃去告訴自己的母親;蘭芝死後,以他愛蘭芝之深,終於以身殉情,作者寫他在「庭樹下」「徘徊」了一陣,然後上吊,生動地刻畫出了這個怯弱的書生的性格和面貌。
蘭芝便和他不同。盡管詩篇以古典作品特別是民間文學里慣用的誇張的筆法,描寫了她的知書達理,描寫了她的妝奩和打扮,但在門閥社會里,「生小出野里」就說明她的家世還不入「九品中正」之眼。她是一個在小康人家生長起來的有主見的女子,美麗、聰敏、能幹,雖然作者也極力寫她的善良和溫順,但在善良和溫順中別有一種掩蓋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剛性——人民想像中的被壓迫者自覺意識的一種原始形態。這種剛性不一定要從焦母所說的「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上去理解,而是更廣泛地散布在蘭芝的全部行動細節里。當她明白了焦母的意圖以後,不等對方開口,便自請:「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仲卿對著她哭不成聲,一籌莫展,她便說:「勿復重紛紜。」他勸她暫回娘家,再圖後會,她便說:「何言復來還!」她看清問題,明白自己所處的環境,表現了一個普通人的人格的尊嚴。不過作者也不是簡單地片面地處理這一點。蘭芝了解仲卿的性格,然而她愛仲卿,也知道仲卿愛她。兒女深情使她對冷酷的現實仍然不得不抱著一點幻想,仲卿和她告別,她這樣叮嚀:「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這是在具體條件下必然會產生的她的惟一的希望。縣令差人做媒,她這樣婉拒:「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最後她哥哥說出了「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剛性又立刻占據了蘭芝的靈魂,處於弱者和被壓迫者地位的那種凜不可犯的尊嚴感在她心底升華,她決定以生命來表示最後的抗議,所以「仰頭」回答,很快應允了。
離開焦家的時候,拜母別姑,她的態度是十分從容的;再嫁期定的時候,裁衣作裳,她的態度是十分從容的;乃至最後「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也不表示一點遲疑和猶豫。她從來沒有向環境低頭。很難考查有多少人在傳唱過程中豐富了劉蘭芝的性格,然而這的確是一個弱者和被壓迫者光輝人格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最美的表現。環境的殘酷和轉變提高了人物的精神。作者以樸素的描寫,將細節一絲一縷地扣入行動,使作品在真實的基礎上產生了追魂攝魄的感染力——詩的感染力。

賞析2: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願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後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當代韋庄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
孔雀東南飛最早見於南朝陳國徐陵(507-583)編《玉台新詠》卷一,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樂府詩集》載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現今一般取此詩的首句作為篇名。《孔雀東南飛》原為建安時期的民間創作,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可能經過後人的修飾。
《孔雀東南飛》故事的兩個主人翁以其對愛情的堅貞不渝而贏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贊嘆,主人翁的墓地在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糧站前方,經後人的修繕,現已經成為一處免費供遊人憑吊的風景地。為了拍攝相關電視,在小市鎮建成了「孔雀東南飛影視基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開始名揚海外。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千百年來,吸引了許多讀者。其動人的魅力主要表現在:
一、情節波瀾曲折,跌宕起伏。作者在故事的開頭設置了尖銳的矛盾沖突:聰明能幹、心靈手巧的劉蘭芝和焦仲卿兩人感情深厚,但為婆婆不容,一定要趕其回家。在這種矛盾沖突中,仲卿希望能夠緩解矛盾,於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僅未得到絲毫緩解,反遭母親捶床痛罵。仲卿迫於無奈,只得讓蘭芝暫回家門。話別之時,兩人相約誓不相負。蘭芝回家後,母親見到不請自歸的女兒,十分震驚,後經蘭芝解釋,這才諒解。但不久,縣令、太守相繼為兒子求婚,蘭芝不為所動,一一回絕。但其兄為了攀結權貴,步步相逼,這樣使矛盾進一步激化。蘭芝被迫之下選擇允婚,其實已作了以死抗爭的打算。仲卿聞訊,責問蘭芝,蘭芝道出真情,許下諾言,並約定黃泉相見。結婚當晚蘭芝投河自盡,仲卿聽後也弔死樹下。他們以死抗爭的方式將矛盾推向了最高峰。最後兩家求得合葬,葬後兩人雙雙化鳥,告誡世人。
二、敘事雙線交替,縝密緊湊。採用雙線交替推進的方式。第一條線索圍繞劉焦兩家的家庭矛盾沖突展開。仲卿求母,是焦母的專橫和仲卿的軟弱的第一次沖突;蘭芝辭婆,是焦母的無情和蘭芝的斗爭的第二次沖突;蘭芝拒婚,是蘭芝的忠貞與其兄的虛榮的第三次沖突;仲卿別母,是焦母的頑固與仲卿守約的第四次沖突。這四次沖突,實際是一場迫害與反迫害的斗爭,且演繹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雙雙殉情。第二條線索是圍繞蘭芝與仲卿矢志不渝的愛情鋪展的。這條線索建立在上述矛盾沖突的基礎上。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敗後,與蘭芝的臨別,反映了兩人濃厚深切的戀情;第二次是蘭芝辭婆後,與仲卿的話別,抒寫了他們真摯堅定的感情;第三次是蘭芝拒婚後,與仲卿的訣別,刻畫了他們生死相依的愛情。這兩條線索,交替發展,完整緊湊地完成了故事的敘述及人物命運的交代。另外,結構上呼應映襯。如不同場合中兩次出現的蒲葦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讀者對劉焦夫婦愛情堅貞的認識。又如蘭芝分別時對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擔憂,焦母「東家美女」的引誘,在詩中也暗伏、照應,顯示了結構的縝密。
三、主題鉤深致遠,蘊藉寬廣。從蘭芝和仲卿兩人的角度看,這是性格的悲劇。蘭芝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外柔內剛,所以當她面對獨斷專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決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從小生活在母親的淫威之中,養成了懦弱無能的性格,所以當他面對母親的威逼,就決定了他不可能主動爭取婚姻的幸福。從焦母和劉兄兩人的角度看,這是社會的悲劇。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東漢,儒家經義中的「孝」充當著捍衛封建禮教,維護封建家長權威的堅實堤壩。所以焦母能用高壓政策對待兒媳,劉兄能用威逼手段脅迫蘭芝,將他們雙雙推向了婚姻的墳墓。從這個角度看,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實質充當了殺害他們的劊子手,它們不僅摧殘了美滿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殺了善良純朴的天性。從蘭芝和仲卿死後雙雙化鳥的這一角度看,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它寄託了人民群眾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強烈願望。
(作者單位:湖南華容五中 414211)
《孔雀東南飛》最早見於《玉台新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詩前有序文:「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沒水而死。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雲爾。」這是一曲基於事實而形於吟詠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來,是由於兇悍的焦母和勢利的劉兄逼迫的結果。事實上,焦母、劉兄同樣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因為焦母、劉兄的本意,並不想害死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妹妹。這從劉、焦死後,「兩家求合葬」這樣後悔不及的舉動可以看出。——盡管這是他們對劉蘭芝、焦仲卿生死不渝愛情的晚到的認可與祝福。他們主觀上的出發點雖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維護自己親人的終身幸福與自己的利益統一起來的願望。焦母劉兄是要在自己與焦仲卿、劉蘭芝的利益之間找到一塊平衡的綠地而共處。然而,他們沒有成功。這里,問題的深刻性在於:劉蘭芝、焦仲卿畢竟是直接通過他們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劉兄同時又成了封禮教的幫凶。這種不以個別人意志為轉移的社會力量,正是當時封建制度罪惡本質的必然反映。
劉焦之死在當時有必然性。因為他們面臨的抉擇只有兩種可能:或者向焦母劉兄屈服,違背自己的愛情誓約;或者以一死來維護兩人的愛情誓約。劉、焦不可能隨心所欲地造反第三個可能。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條件並不是他們自己選定的,而是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劉、焦之死,固然有外來的壓力,但也有其內在的原因。這原因就是他們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擺脫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封建意識形態。《禮記•本命》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焦母迫害劉蘭芝用的是第一條。《禮記》中還規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焦母壓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順這一條。劉蘭芝回娘家後,也遭到家長制的威壓。那麼劉蘭芝、焦仲卿是不是從根本上反對這些封建教條呢?沒有。劉、焦兩人所反復辯解的是他們並沒有違反這些封建規范。他們的認識不能不受時代的局限。劉蘭芝、焦母劉兄則以為堅守這些封建教條才能真正維護自己和親人的幸福。顯然,在當時社會條件下,焦母、劉兄是強者,而劉蘭芝、焦仲卿註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們並不是處於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時期,而是處於中國地主階級還有著遠大前途,封建制度正處上升時期的東漢末年。劉蘭芝、焦仲卿的抗爭只是一種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違背這些要求的封建禮教之間的一種不自覺而且沒有出路的沖突。因此,他們的死,是歷史的必然要求與這個要求實際上不能實現的產物。他們的死,是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控訴。思想上的局限,並不能轉移或否定實踐意義上的客觀作用。劉蘭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禮教的早期叛逆者,因為他們沒有逆來順受地屈從。死與屈從,都是封建禮教對他倆的毀滅。但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毀滅。如果他們屈從了,那麼雖然他倆的肉體還活著,但他們的靈魂、他們的愛情理想卻不復存在了。而死,卻表現了他倆為堅持愛情理想而作的抗爭,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贏得後世人民對他倆的同情與尊敬,成為後代粉碎封建枷鎖的精神鼓舞。所以,劉、焦之死,已沖破個別人、個別家庭的狹小范圍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義,揭出了極其普遍的社會問題。《孔雀東南飛》的重大思想價值在於:它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劉蘭芝、焦仲卿兩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劇,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熱情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夫婦忠於愛情、反抗壓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託了人民群眾對愛情婚姻自由的熱烈嚮往。
通過有個性的人物對話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東南飛》最大的藝術成就。全詩「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長詩也。淋淋漓漓,反反復復,雜述十數人口中語,而各肖其聲音面目,豈非化工之筆」(《古詩源》卷四,沈德潛按語)。在貫穿全篇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劉蘭芝對仲卿、對焦母、對小姑、對自己的哥哥和母親講話時的態度與語氣各不相同,正是在這種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勞、善良、備受壓迫而又富於反抗精神的外柔內剛的個性。同樣的,在焦仲卿各種不同場合的話語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於愛情、明辨是非但又迫於母親威逼的誠正而軟弱、但又有發展的性格。詩中寫到蘭芝與仲卿死前,蘭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見蘭芝後回家與母親訣別,他倆這時的話語,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與處境。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曾作過這樣細致的分析:「蘭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於母,子之於母,情固不同。女從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與妻,孰與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無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負,女以死償,安得不以死?彼此時,母即悔而迎女,猶可兩俱無死也。然度母終不肯迎女,死終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異者,兒今冥冥四語明言之矣,今日風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覺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為獨死?不過謂此怨懟之言,未必實耳。故漫以東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將改適,不言女亦欲死,蓋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則防我不得死故也。」試想,蘭芝如果直說要死,這個弱女子勢必會遭到暴力的約束,被強迫成婚。而仲卿的情況自然與蘭芝不同,誠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於此可立見焦母的蠻橫:「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由此可見劉兄的勢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簡短對話,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點。詩中,簡潔的人物行動刻劃,有助於形象的鮮明;精煉的抒情性穿插,增強了行文的情韻。「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寫出了劉蘭芝離開焦家時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願在焦家生活的決心,嚴妝辭婆是她對焦母的抗議與示威。打扮時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對焦仲卿的愛,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姑嫂關系不易相處,蘭芝與小姑關系融洽,正表現了她的懂禮儀、易相處。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對照。另外,辭焦母不落淚,而辭小姑落淚,也可見蘭芝的倔強。焦仲卿的形象刻劃也是如此,他送蘭芝到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表現了一片真情。聞知蘭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詩篇用馬悲渲染襯托他內心的強烈痛苦。臨死前「長嘆空房中」、「轉頭向戶里」,對母親還有所顧念,這里愈見他的誠正與善良。在整篇詩中,類似上述的動作刻劃還有一些,筆墨雖不多,卻極精粹。蘭芝死時,一無反顧,「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仲卿死時,顧念老母,「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這些不同的動作細節,都切合各自的性格與處境。同樣是母親,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潑辣,劉母見蘭芝回家時驚異而「大拊掌」的溫和,對性格的描繪來說寥寥幾筆已極傳神。抒情性穿插較之動作刻劃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筆「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蘭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時,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嘆,增添了悲劇氣氛。「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這畫龍點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們對焦、劉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訓式的全詩結尾,也帶有濃重的抒情意味,充滿了作者的同情與期望。這些水到渠成、不著痕跡的抒情性穿插,對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詩的感情色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詩比興手法和浪漫色彩的運用,對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與思想的傾向性通過這種藝術方法鮮明地表現了出來。詩篇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興」的手法,用以興起劉蘭芝、焦仲卿彼此顧戀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氣氛。最後一段,在劉、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葉葉覆蓋相交,鴛鴦在其中雙雙日夕和鳴,通宵達旦。這既象徵了劉焦夫婦不朽,又象徵了他們永恆的悲憤與控告。由現實的雙雙合葬的形象,到象徵永恆的愛情與幸福的松柏、鴛鴦的形象,表現了人民群眾對未來自由幸福必然到來的信念,這是劉焦形象的浪漫主義發展,閃現出無比燦爛的理想光輝,使全詩起了質的飛躍。
《孔雀東南飛》結構完整、緊湊、細密。其情節的組織,採取雙線交替推進的方式。其中,一條線索由劉蘭芝、焦夫 焦母劉兄之間展開。這是一場迫害與反迫害的斗爭。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沖突,刻畫了焦母的專橫和仲卿的軟弱。蘭芝辭婆一段,是第二次沖突,反映了焦母的無情和蘭芝的斗爭。蘭芝拒婚,是第三次沖突,在蘭芝與其兄之間展開,突出了蘭芝寶貴不能淫的堅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別母一段,寫出了阿母的頑固與仲卿的守約。這四次沖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雙雙殉情。特別是主角蘭芝,她的堅決抗爭,影響與決定了仲卿的態度與斗爭。
蘭芝與仲卿的感情糾葛是在上述矛盾沖突的基礎上展開的。第一段蘭芝的訴苦,表現了她對仲卿的信賴,也交代了矛盾沖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敗,劉、焦之間的話別,反映了仲卿的不舍、蘭芝的溫情。第二次沖突蘭芝辭婆後,仲卿的送別,充分抒寫了他們夫婦之間的真摯感情。第三次沖突蘭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懟,蘭芝的表白,他們之間的訣別,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生死不渝的愛情。由此可見,上述兩條線索,有主有從,互為因果,交替發展,完整緊湊地完成了故事的敘述、人物命運的交代。
此詩在結構上的細密還表現在呼應映襯上。《采菽堂古詩選》曾指出:「凡長篇不可不頻頻照應,不則散漫。篇中如十三織素雲雲、吾今且赴府雲雲、磐石蒲葦雲雲及雞鳴之於牛馬嘶,前後兩默無聲,皆是照應法。然用之渾然,初無形跡故佳。乃神化於法度者。」詩中在不同場合中兩次出現的蒲葦磐石的比喻,的確加深了讀者對劉焦夫婦愛情堅貞的認識,也加強了閱讀這篇作品時渾然一體的感覺。此外,蘭芝別仲卿時對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擔憂,焦母「東家美女」的引誘,也在詩中有暗伏、有照應,顯示了結構上的精細和詩思的縝密。
《孔雀東南飛》細針密線的結構特色,得力於繁簡得當的剪裁。劉蘭芝、焦仲卿的故事,頭緒紛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會散漫無所所歸統。清代詩評家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道:「作詩貴剪裁。入手若敘兩家家勢,末段若敘兩家如何悲慟,豈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語了之。極長詩中具有剪裁也。」《采菽堂古詩選》看法更深入:「兩家聞二人之死,倉皇悲慟、各懷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寫則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勢緊峭,乃知通篇之縷縷無一閑語也。前此不寫兩家家勢,不重其家勢也。後此不寫兩家倉皇、不重其倉皇也。最無謂語而可以寫神者,謂之不閑;若不可少,而不關篇中意者,謂之閑。於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人誤入迷途的就是這些所謂若不可少卻不關篇意的材料。其實,一些表面看來必不可少的材料,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費筆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待就行了,如詩中兩家家勢、死後家人悲慟後悔等等。這里,關鍵是抓住「篇中意」對詩材加以選擇,組織,突出主要線索、主要情意。
詩中對詳寫部份的處理是極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敗,劉焦之間話別,蘭芝辭婆和太守迎親等,都是濃筆重彩的段落。這些段落在整個長詩中都是直接關繫到劉焦愛情悲劇的關鍵內容,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洩,對題意的顯示都起著極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這樣的濃筆重彩,在全詩自然、朴實、流暢的基本風格中,起到了豐富色彩的作用,使整個描述的節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潛的這段評語具有真知灼見:「長篇詩若平平敘去,恐無色澤。中間須點染華縟,五色陸離,使讀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婦出門時『妾有綉羅襦』一段,太守擇日後,『青雀白鵠舫』一段是也。」

《孔雀東南飛》賞析精解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最早見於南朝徐陵的《玉台新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將它收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孔雀東南飛》的創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全詩340多句,1700多字,主要寫劉蘭芝嫁到焦家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蘭芝投水自盡。從漢末到南朝,此詩在民間廣為流傳並不斷被加工,終成為漢代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長篇敘事詩。
婚俗中的寡婦再嫁
劉蘭芝被婆婆趕回娘家後,只十多天,縣令就派人來給自己的兒子說親;縣令的媒人離去幾天後,太守就以主薄為媒來為兒子說婚。被譴回娘家的劉蘭芝,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較高,從文章的表現手來看,這主要是襯托劉蘭芝的貌美才多德高,另外也是由當時的婚俗決定的。漢時,社會上對婦女的貞節問題不太在意,女人喪偶或離婚後,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這樣的女人而羞恥。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西漢名士司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過多次;另據史書記載,漢景帝也把有過婚史的王氏立為皇後,而王皇後即漢武帝的生母。到了漢末,婚姻十分重視門弟,縣令、太守都為兒子向劉蘭芝求婚,除上述原因外,也有門弟觀念。由於人們的種種私利原因,寡婦不嫁反而受到種種欺凌。《潛天論。斷論著篇》講,漢末那些欲守貞節,潔身自好的寡婦,如果遇到不仁不義的大伯小叔,不仁不義的兄長和弟弟,這些人有的是了聘禮(物),有的是為了錢財,有的是為了佔有寡婦的兒子,就逼寡婦再嫁。而那些寡婦為了抗爭,有的在房中自縊而死,有的在嫁車上飲葯而亡。劉蘭芝被兄長逼嫁,投入清水池,以死抗爭,正是當時許多寡婦命運的集中反映。
七夕
七夕又稱女兒節,乞巧節,這個節日大致開始於西漢時期。劉蘭芝和小姑話別時說:「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其中「初七」即指七夕,每逢七月初七,人們在白天和夜晚都舉行傳統的節日活動。按漢時習俗,這一天要曬衣服和書。
乞巧習俗是伴隨著有關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而形成的。七月七日,為牛郎織聚會之夜。這天夜裡,婦女們張燈結綵,拿著各式各樣的針,在庭院中擺列好瓜果來乞巧。傳說在祭牛郎織女時,能見到天河的白氣和五彩顏色的婦女,就可得到吉祥。乞巧主要是婦女的活動,所以又叫女兒節,她們希望藉助神的力量使自己心靈手巧。
七夕晚上的另一項活動是守夜,人們對天下拜,並說出心願,主要是乞富、乞壽,沒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動有不少男子參加,目的是為全家乞福。牛郎織女的傳說表現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對小農經濟下男耕女織生活方式的嚮往。
坐具
詩中的「床」「榻」都是坐具。床,最初只是卧具,後兼為坐具。要了解「床」「榻」為坐具,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坐的形式。先秦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採用跪坐形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很早就有用席子來鋪墊的習慣,就是所謂的席地而坐,即以席為 坐具。坐時兩膝著席,把臀部放在腳跟上。這樣,腳跟承受的壓力太大,時間長了,就會酸痛。估計,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感覺臀部坐在較矮的床上或榻上要比坐在腳跟上舒服,所以,大約在秦漢時期,床榻開始成為坐具。漢時的床榻比較低,大約有今天的一市尺。床,一般體積較大,比較笨重,大多是室內固定傢具;榻,體積小較輕便,大多是待客的臨時用具,使用時移出,過後收藏。因此詩中有「移我玻璃榻,出置前窗下」句。兩個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國時,孫權曾召魯肅,二人「合榻對飲」,不可理解成二人躺在床上喝酒。到了南北朝,床榻作為坐具在南北方就極為普遍了。今天仍有不少地方把小板凳叫「腳床」,可能就是坐具名稱演化的結果。
交通工具中的牛車
詩中有「其日牛馬嘶」句,牛車自古就有。由於牛的力氣比較大且行動緩慢,所以,人們多用牛車來拉東西。又因牛車車廂寬大,故又叫大車。秦以前的貴族多數乘坐馬車,極少有乘牛車的。這種風氣到了秦漢仍然存在。西漢初年,由於長期的戰亂,經濟凋敝。據《漢書》記載:朝中文武官員有很多人乘坐牛車,因此可以說此時乘牛車是出於無奈。整個西漢和東漢前期,人們一直認為乘坐牛車是低賤的行為。但到了東漢後期 ,風氣大變,貴族官僚富戶不再把乘坐牛車看成丟臉的事情。《晉書》記載:「其後稍見貴之(牛車)。自(東漢)靈、獻以來,天子志士庶以為常乘。」而《孔雀東南飛》所寫時期(建安年間)正是東漢獻帝時,所以「其日牛馬嘶」中的「牛馬」不能理解為偏義復詞「馬」。太守給兒子迎親,馬車牛車因載人物的不同用途都被派上用場。

D. 1985華容縣五中校長是誰

1990年是趙宏朗同志,趙宏朗之前是許治國同志,趙宏朗校長之後是張向榮同志,再之後就是任徹樹同志,再之後就沒有了,整個五中都沒了。。。

E. 《南鄉子》李珣表現的感情是

蘇軾的 《南鄉子》
00南鄉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①

00東武望餘杭②,雲海天涯兩杳(有的作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③。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④,墮淚羊公卻姓楊。

00〔注〕①楊元素:名繪,熙寧七年(1074)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為密州知府,楊再為餞別於西湖上,唱和此詞。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餘杭:杭州。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此化用其意。 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時為繁榮之區。 ⑤墮淚句:《晉書·羊祜傳》:羊祜為荊州督。其後襄陽百姓於祜在峴山游息之處建廟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這里以楊繪比羊祜,「羊」「楊」音近。

00今天下午感覺有點悶,上完課回來想找點歌聽,結果不知道怎麼就搜到一首《醉笑陪君三千場》。有點詫異,因為以前在小說里看到過這句話,但寫的是 「醉笑陪君三萬場」,一字之別。由於特別喜歡這句話,我就查了一下,結果更是大駭,這句話的出處竟是東坡先生的《南鄉子》——然而我卻不知,簡直慚愧!
00先生的原文如下:
00《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00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一作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00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00明明白白,這是從先生的詞中化出來的。更郁悶的是,這闕詞我讀過,但是卻忽略了這幾句。
00後來三毛寫《滾滾紅塵》的劇本,更不得了。三毛真的是一個很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滾滾紅塵》是取材自張愛玲的經歷,這樣的創意已是難為她從何處想來,更妙的是有一段話,句句善翻古人之意,化古人詩詞於無形。
00樓高日盡
00望斷天涯路
00來時陌上初熏
00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00推枕惘然不見
00分攜如昨到處萍漂泊
00浩然相對今夕何年
00誰道人生無再少
00依舊夢魂中
00但有舊歡新怨
00人生底事往來如梭
00醉笑陪君三萬場 不訴離傷
00禪心已失人間愛
00又何曾夢覺
00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00踏盡紅塵何處是吾鄉

00開頭幾句先不說它,只是從「推枕惘然不見」開始,幾乎句句是出自先生的詞:「推枕惘然不見」出自《水龍吟》:「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分攜如昨」出自《滿江紅》里「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今夕何年」出自《念奴嬌》「今夕不知何夕」;「誰道人生無再少」則是出自那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誰道人生難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金雞」,是《浣溪沙》里的句子;「人生底事往來如梭」出自《滿庭芳》「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傷」就是出自剛才說過的《南鄉子》了;「踏盡紅塵何處是吾鄉」是翻自《定風波》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00先生被譽為「豪放派」的代表,而張愛玲的綺麗頹傷,三毛的憂郁傷感(在我看來,三毛除了《撒哈拉的故事》里的幾篇格調明朗,其他的文章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體現著她骨子裡的憂傷與悵惘),都與先生的風格大相徑庭,但三毛偏偏在這樣一個有張愛玲影子的劇本里寫下這么多先生的詞句。我想,倘若先生在世,知道三毛如此做法,定然是微笑的。先生文風豪放、情緒豁達,然而這豁達之後卻是一生歷經磨難,先生的詞句背後沉澱著一筆寫意的荒涼!林語堂在《京華煙雲》里有一段話,大抵意思是這樣的:十七八歲的女孩子是讀不懂蘇東坡的,她們只喜歡李清照的婉約。這話說的好!的的確確說得透徹!林語堂為先生寫過傳記,他還是明白先生的。張愛玲、三毛都是有經歷的女子,光彩的外表下是一顆滄桑疲憊的心靈,她們在夜深讀書時看到先生那些蒼涼的句子,她們是能體會其中心情的,雖然際遇不同,但人生的憂傷情緒卻相同,在心頭激起微微疼痛。三毛果然聰明,把先生的句子用來形容她們的心境,她在寫作時必然感到熨帖。
00在網路蘇軾吧看到很多喜歡先生的人,且年齡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最多也是二十幾歲,我也是其中一員。都這么年輕,卻又都有那麼多滄桑心事,否則怎麼會喜歡先生如痴如醉?
00隻是世間難再有東坡,我們生活在一個速食文化的時代,一個缺少大師的時代。
00作詩一首:
00君生我未生,我生歲已遲。
00忍看翡翠鳥,雙棲庭前枝。
00卷簾霜已重,恨不生同時。
00亦有千竿竹,曉宿添新漬。

F. 孔雀東南飛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阿

因為以前很多詩歌都是以首句命名的。如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
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
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
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
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
努力加獦飯

古詩十九首 之二
青青河畔草
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
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
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
今為盪子夫
盪子行不歸
空床難獨守

古詩十九首 之三
青青陵上柏
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
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
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
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郁
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
王候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
雙闕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
戚戚何所迫

古詩十九首 之四
今日良宴會
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
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
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
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
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
轗軻長苦辛

古詩十九首 之五
西北有高樓
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
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
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
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
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
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
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
奮翅起高飛

古詩十九首 之六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古詩十九首 之七
明月皎夜光
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
眾星何歷歷
白露霑野草
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
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
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
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
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
虛名復何益

古詩十九首 之八
冉冉狐生竹
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
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
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
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
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
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採
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
賤妾亦何為

古詩十九首 之九
庭中有奇樹
錄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
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
但感別經時

古詩十九首 之十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 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
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
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
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
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
榮名以為寶

古詩十九首 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
逶迤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
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
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
蟋蟀傷局促
盪滌放情志
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
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
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
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
銜泥巢君屋

古詩十九首 之十三
驅車上東門
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
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
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
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
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
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
賢聖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
多為葯所誤
不如飲美酒
被服紈與素

古詩十九首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
來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
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
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
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
欲歸道無因

古詩十九首 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後古嗤
仙人王子喬
難可與等期

古詩十九首 之十六
凜凜歲雲暮
螻蛄夕鳴悲
涼風率已厲
遊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
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
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
枉駕惠前綏
願得常巧笑
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
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
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
引領遙相睎
徒倚懷感傷
垂涕沾雙扉

古詩十九首 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
北風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
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
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
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
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
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
懼君不識察

古詩十九首 之十八
客從遠方來
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
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
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
緣以結不解
以膠投漆中
誰能別離此

古詩十九首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
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
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
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旁徨
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
淚下沾裳衣

G. 岳陽市有哪些高中

岳陽樓區五里中學
地址:岳陽市慕阜路55號
岳州中學
地址:岳陽市岳陽樓區青年東路879號
湖南省岳陽市第一中學
地址:岳陽市洞庭北路381號
岳陽市第十五中學
地址:岳陽市岳陽市岳陽樓區金盆路中段
岳陽市第六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雲夢路396號
岳陽市第七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五里牌路535號
岳陽市第十二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站前路632號
岳陽市第十中學
地址:白楊坡路181號
湘北女校
地址:湖濱區湖濱路第五工業區
岳陽市第四中學
地址:青年中路294
岳陽市第三中學
地址:乾明寺148
岳陽市第九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花板湖路48號
岳陽市外國語學校
地址:岳陽樓區白楊坡路462號
中南工業學校
地址:岳陽樓區樟樹巷48號
岳陽市第十四中學
地址:岳陽岳陽樓區南湖大道410號
岳陽中學
地址:湖濱黃沙灣
華夏雙語學校
地址:岳陽市岳陽樓區冷水鋪路中段
岳陽市第十三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奇康路33號
岳陽市弘毅新華中學
地址:洞庭北路379
北港中學
地址:岳陽市花板橋
通海路中學
地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回龍路
市第一職業中專學校
地址:奇康路61
南湖風景區湖濱學校
地址:岳陽樓區湖濱鎮十字路口
岳陽市雲夢中學
地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S306(學院路)
洛王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巴陵大道雷鋒山社區
梅溪中學
地址:冷水鋪路
岳陽市第二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保利西街17棟-117號
岳陽市屈原大學附屬中學
地址:金鶚東路203號
岳陽工業技術學院
地址:岳陽樓區樟樹巷48號
岳陽樓區紅日學校
地址:岳陽樓區梅溪鄉冷水鋪十字路
新青年職業技校
地址:南津港雲夢路
學院路中學
地址:岳陽樓區奇家路
岳陽市第十三中學
地址:031縣道附近
通達職業技術學校(東校區)
地址:岳陽樓區金鶚東路201號
岳陽市外貿學校
地址:岳陽大橋東西瓜山路
中山財校
地址:岳陽樓區芙蓉路
岳陽市第四中學南院
地址:岳陽樓區青年中路219號
湖南富岳外國語專修學院
地址:岳陽岳陽樓區龍舟街

H. 孔雀東南飛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詳解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劉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後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呼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

I. 華容縣華容五中的學校網站是多少

學校地處華容縣鯰魚須鎮,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優良人文環境的農村普通高級中學。學校建於1956年,佔地面積5.5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1.9萬平方米。現有31個教學班,學生1717人,教職工126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4人,一級教師69人,本科學歷92人,研究生3人。
這個學校現在暫時沒有網站 謝謝

J. 華容縣職業高中好還是普高好請簡要說明理由

各有好處吧? 個人覺得 你還是現去讀普高,再去學一門技藝 可能更好。 我是華容五中09屆畢業的 出來 去讀的一般職業大學吧? 不管怎麼說,外面還是需要點文憑的。除了體力 手工之類簡單的 除外。 雖說讀高中很辛苦,只要你堅持了,總比沒堅持的要好得多。至少 和我一起出來工作的基本在3000元/月以上,有的高達5200元/月 。 總之 要靠個人自己努力! 說多了沒點用 你出來 自己經歷下社會就會明白了。 多的我沒什麼說的,自己加油吧!不要為這次的決定後悔。 以上為建議,不做要求!

與華容五中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色裙子黑色上衣好看 瀏覽:733
裁褲子視頻教程 瀏覽:793
漢正街哪裡批發帽子 瀏覽:623
派大星女裝視頻 瀏覽:904
彈力色丁睡衣 瀏覽:209
義馬代發童裝品牌批發市場 瀏覽:44
ochirly官網旗艦店羽絨服 瀏覽:132
秋冬穿旗袍適合搭配什麼樣的鞋 瀏覽:411
襯衫哪裡最重要 瀏覽:787
國內男士牛仔褲品牌排行榜 瀏覽:148
無錫大東方百貨女裝都有什麼牌子 瀏覽:377
北京旗袍女保健 瀏覽:176
巴薩外套球衣 瀏覽:332
襯衫潮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824
威絲曼的女裝怎麼樣 瀏覽:995
萬能腰褲子怎麼改褲腰 瀏覽:217
紙手工旗袍怎麼折 瀏覽:506
義大利斗篷風衣 瀏覽:90
褲子有皇冠圖案是什麼牌 瀏覽:9
品牌棒球領仿皮皮衣品牌及商品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