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校應該規定在校穿校服好還是穿自己衣服好
中小學生必須穿校服,似乎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對此提出異議者少之又少。人們在提到這個問題時,討論的不是該穿不該穿,而是穿什麼樣的好。 看來,中小學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論,沒有討論的必要了。依我看,這個問題遠遠沒有討論清楚。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勢,就要僵化,對不合理的東西,也不會產生懷疑,更不可能去試圖改變它。「從來如此就是對的」,這是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里就曾大聲疾呼:「從來如此,便對嗎?」這句話在現在還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的笑話,看看我們某些同志的思維定勢有多麼嚴重,思想已經僵化到了何種程度。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某國總統夫人到校參觀,本來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學生換上自己整潔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體統?學校規定一律穿校服迎賓。但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猛長的時期,平時活動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麼辦?學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學,統統藏到樓頂上外賓看不到的地方。剩下的同學,校服勉強看得過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後面。女兒當時還很小,回家講述這些情況時,笑彎了腰。一個孩子尚且看出這樣做是非常可笑的,為什麼學校的領導、老師就覺得很正常呢?如果不穿校服去迎賓,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擔心,這樣僵化的頭腦,怎麼教育出賦有活力的學生?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認為,學生穿了校服,有助於養成集體主義精神,增加對學校的熱愛和凝聚力。這種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滿每天穿校服而背後罵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換,整天臟兮兮地進出學校者有之;畢業後,立刻將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每天穿校服的規定是極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哪裡談得上什麼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有人說,是因為校服的質量、式樣不好,學生才不愛穿。我說有這個因素,但在目前無法解決。可以請人設計更好的式樣,使用更好的面料,但價格會上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負擔,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條件好的地方,學生除運動服外,還有一套式樣比較好一點的「正裝」,比如男孩為西服,女孩為套裙,或者是類似海軍服一類的制服。但穿這樣的衣服需要配套,領花、領帶、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則不倫不類,不如不穿。而且這樣的服裝,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周要換洗一次吧?再說,上體育課怎麼辦?不換成運動服、運動鞋,恐怕不成。大部分學校恐怕還沒有供學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沒有更衣室。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闊到像京劇《鳳還巢》里朱千歲「脫了路衣換壽衣,脫了壽衣換便服,再脫了便服換路衣」的地步。既然來回換裝有諸多不便,所以現在學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運動服,有正裝的也把正裝束之高閣,成了半年閑,一年閑,甚至幾年閑,造成極大的浪費。「講究」完全成了「將就」,我不知道這種「講究」還有什麼意義。有的學校稍微寬松一點,平時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周一升旗的時候穿,據說是為了表示對國旗的尊敬。全校學生穿著運動服向國旗敬禮,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嗎?更何況中間夾雜著為數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舊的…….我感受不出一點庄嚴肅穆的氣氛,這種場面,用「滑稽可笑」來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還有個十分動聽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學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如果艱苦樸素的作風能通過穿式樣相同的衣服毫不費力的培養起來,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這只是教師們的一廂情願。可以用來攀比的東西太多了,豈止是衣服!運動鞋、自行車、電子產品、家長的地位、金錢、汽車、洋房、別墅、甚至眼鏡、書包、各種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樣的衣服就能解決攀比的問題嗎?作為學校、教師不去研究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去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糾正學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卻想以這種簡單的、令人反感的做法,來替代艱苦細致的教育過程,是很可悲的。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能起到讓教師「眼不見,心不煩」的作用,絲毫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學校一邊打著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旗號,一邊卻在心安理得地吃著承包製作校服的廠家的回扣。學校幹部因為吃這種回扣而落馬,絕不是個別現象。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措施,倒成了幹部教師腐化墮落的溫床,真是咄咄怪事。隨著反腐倡廉的不斷深入,這種現象現在是少多了,但有哪個學校敢拍著胸脯說,從給學生定製校服那天起,就從來沒得過廠家的好處?不管這些「好處」是個人貪了,還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們敢說從沒拿過嗎?
② 到了大學還是穿校服褲 衣服是初中買的衣服 現在又沒錢買衣服 你們感覺怎麼辦
額,給LZ3個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1、別在心理上太在意這個問題——校園是個小社會,但也非常單純,每個大學里都會有貧困生的,大家不會放在心上,而且由於生活空間比初高中大很多,很少有同學成天膩在一起,因此基本不會對別人的穿著、頭發、生活習慣等品頭論足(你寢室的同學會介意你的生活習慣,其他的還好),所以你心態上保持淡定就行了,就算你真穿初中的衣服出門,也沒有人在在意的……大家都很忙,沒空在意你。就算你穿上4年的初中衣服,最多就是阻礙你大學交女朋友而已。
2、去勤工助學部申請一個兼職名額,注意參加各類兼職掙錢——這個是最基本的,既然缺錢就要掙錢,哭天喊地怨天尤人錢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般大一的課程都不多,正是打工的好時候,通過學校的勤工助學部或者其他勤工助學的崗位,都是學校審查過的,一般都很安全,就算是發一天廣告,起碼3天飯錢是出來了,以後如果參加了合適的社團,有些社團本身也組織到外面去參加商演賺錢的(比如學校的主持人們,我們學校以前還有舞龍隊,軍樂團也經常出去,不過各學校情況不同,這需要你自己打聽)。
3、積極創業走出自己的路——貧困生還有另外一個困難,就是畢業以後工作難,雖然不是誰都是靠背景找工作的,但是無可厚非一個在本地且家境較好的學生,往往可以通過背景得到更多的就職訊息,而且也能更好地避免在就職過程中由於各種不可控因素而丟掉機會(比如同樣遲到1分鍾,你的面試可能就OVER了,但是如果大家認識,那麼1分鍾確實不是個事兒)。因此在大學,如果你並沒有以後讀研讀博的想法,那麼保證成績過關的同時,尋找一些創業的機會就很有必要了,一般等到大二,對學校周邊熟悉了,自然就能看到各種賺錢的機會了,深思熟慮,謹慎投資,運氣好等大四畢業自己就有出路了,就算運氣不好搞砸了,只要投資謹慎,沒亂借錢,就當買了教訓,這種創業經驗對找工作同樣有幫助。
以上,希望對LZ有用。
③ 我上初三,初中開始我每天穿校服,因為這媽媽不給我買衣服,每到換季或者平常只有一件自己不喜歡的衣服過
我那個年紀也是如此
只能直說
④ 能上身只穿校服外套不穿別的衣服嗎,我是初二女生
學妹你好,我覺得你的想法不太好哦,我不贊成你這種做法。為什麼呢?女孩子這時候正處於剛開始生長發育街段,有些生理特徵已經顯露出來了。就說胸部發育吧,如果沒有穿內衣,運動的時候很容易就讓人注意到那突出的兩點,男生總是對這方面有好奇心的,這樣會給你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你身邊的同學都有穿,就你不穿的話,會讓人覺得你很另類,這也會影響到你與同學之間的交流。
⑤ 學校因為學生不穿校服褲子,只穿了校服衣服就不讓其上課
不違法,這屬於你們主任的個人行為,不道德而已。
⑥ 只穿一件校服外套,裡面什麼也不穿,行嗎,我是男生
可以,最好是裡面穿件背心,這樣,中午熱的時候,可以把外套脫掉
⑦ 我是大學生,我有一個朋友(大家都是男生),超喜歡穿校服,不僅穿自己高中時期的,還買其它城市學校的。
記得06年時候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整整三年穿迷彩服,就一次穿過常規衣服,就是一種喜歡和癖好;。真心沒有其他想法,和你所謂的人品沒關系,有的人喜歡收集一樣;愛好而已~甚至你也可以去問他是否是一種情節!
⑧ 學校讓穿校服進校,只穿上衣可以嗎
要開學了,老師讓穿校服進校,你只穿上衣,不喜歡穿裙子,那不行,因為老師指的穿校服,就是上衣帶裙子,你既是再不喜歡,也應該服從,你是不喜歡,並不是不能穿。校服都是一套的,學校有規定,不能因為你不喜歡就可以不穿,除非有可以解釋得通的理由,要不然就不可以。
⑨ 我為什麼很喜歡穿校服要是穿自己買的都會覺得這不好看那不好看,穿校服就不一樣了!
或許因為穿校服的同學太多了,在學校走到哪裡都是穿校服的,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你身處這樣的環境,已經習慣了,所以對校服就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⑩ 我是一個男孩子,我們穿校服,校服是深藍色的,我想買衣服是穿在校服裡面的!什麼衣服啊
首先, 你的校服是T恤衫,還是外套? 不管是什麼, 白色總是沒錯的, 也許休閑的長袖衫也不錯,白襯衣也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