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靖城中學新校服

靖城中學新校服

發布時間:2021-12-18 18:47:46

㈠ 南靖縣靖城中學位於古湖村佔地面積101畝

嗯,古湖中學和草坂中學的合並

㈡ 靖江市靖城中學的學校概況

學校現有3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81人,專職教師258人。學校堅持「科研興師,名師強校」的戰略,教師中本科以及研究生學歷167人,泰州市學科帶頭人2名,靖江市名教師2名,名師工作室成員6人,市三級骨幹教師41人,。近年來有十餘名教師獲「國家級創新型教師」、「省師德先進個人」、「泰州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21名教師獲市級以上優質課獎,69名教師獲市級以上論文及科研成果獎,靖城中學模擬試卷題更是在省市地方聞名遐邇,據維普網統計結果顯示該校所出各類試題數在全市同類學校中穩居榜首。學校先後被中央教科所授予「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十二五」規劃國家課題組成員,「智慧教育實驗學校」。先後獲得省德育先進學校、省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五四」紅旗團委、省黨建帶團建先進集體、省「五一」勞動獎章、泰州市文明單位、泰州市五四紅旗團委、泰州市安全文明單位、泰州市黨建工作示範校、泰州市體育工作先進校、泰州數字化校園、泰州市綠色學校、泰州市共同體建設先進集體、泰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泰州市教育系統模範教工之家等稱號。
學校與馬橋初中、第五中學、外國語學校人民路分校建立教育發展共同體,為共同體牽頭學校。通過辦學理念的傳播、辦學經驗的交流、學校文化的影響、優質資源的共享,強化靖城中學的「連帶」責任,使農村初中在辦學思想、管理水平、教學質量等各方面與靖城中學共同探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為全市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校以「快樂學習,幸福教育」為辦學理念,以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辦學追求,以和諧教育為特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德育方面注重學生人格的和諧發展,努力造就具有遠大理想和高雅情趣、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協調發展的現代人;教學上致力於構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的個性和才能都得到全面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布局調整、高位發展的今天,靖城中學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面對挑戰,靖城中學師生團結一心,開拓進取,始終保持著一流的教學成績,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譜寫著輝煌篇章,社會輿論影響深遠,素有「踏進靖城,進入高門」之美譽。

㈢ 福建文明風網站祭先烈

每個人、每族人當然都有祖先,人們把對祖先的懷念全部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是始祖。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也是華夏族共同的祖先記憶。
炎黃子孫,永記始祖炎黃二帝。同拜始祖,興我中華。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願華夏子孫安居樂業,早日實現中國夢。
我們的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靠老一輩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時候,要始終牢記革命先烈!
黃帝偉業、振興中華、華夏同仁、朝拜故里、盛世大典、民族同歡、萬眾一心、共謀發展、舉國上下、和諧平安!賀麗萍廈門育斌學校四年五班

㈣ 靖江市靖城中學的校史沿革

靖江縣高等小學堂
靖江歷史上辦了不少書院,其中創辦最早、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是馬洲書院,也因此占據著靖江大半個教育史,她是靖江教育的起端、文脈的開始,其「治生勿求富、讀書勿求榮」的教育觀成為馬洲人心中的一座巍巍豐碑。她為靖江人民樹立起了一種高遠的、健康的教育觀、成才觀,成為靖江這塊土地繁衍和繁榮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柱。(靖江馬洲書院與興化昭陽書院、興化文正書院、泰興襟江書院並稱泰州四大書院)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即靖江建縣前300多年,馬洲書院即已誕生,那是孔子51世孫孔元虔所建。孔元虔原住泰興,後遷居靖江西沙。他見那裡沒有習讀場所,便自己出資在西沙孔家祖師堂附近建了一所書院,並以馬馱沙的別稱「馬洲」命名。後來,馬洲書院湮沒,為何湮沒,無史料可考。但靖江作為一個縣,豈能沒有書院?明代萬曆年間,知縣趙應旅即將迎恩亭改建,成為供諸生讀書談藝的場所。迎恩亭緊靠江邊,為首任知縣張汝華所建,是地方官迎接上級官員登岸歇足之處。趙應旅命人在亭子的四周圍上籬笆,砌了8間屋,其中3間叫「寶倫堂」,5間叫「天章閣」,是書院的格局,但還不是書院。明代崇幀九年(1636年),陳函輝任靖江知縣。上任兩年後,他對迎恩亭大加擴建,先在籬笆南面建一道牌坊,遁道而入,一邊栽梧桐,一邊種竹子,中間設柵門。進入門內,有橋、有井;橋下是放生池。池東有石閘一座,啟動閘門可引進長江的潮水。石閘之南建有一洞,橋的北面有屋5間。偏東有一閣,名「大士閣」。大士閣臨池而建,高20多公尺。登閣遠眺,城野山川,盡收眼底。循閣向西又有多幢建築,包括一幢樓在內,計20餘間,且皆以迴廊相通。房屋四周,砌了圍牆,粉白的牆身配以黑色小瓦,莊重而又典雅。這是一所標準的書院。因為前人建過馬洲書院,為表示對前人的懷念和敬仰,陳函輝將此書院仍命名為「馬洲書院」。
未隔幾年,清兵入關,陳函輝苦心營建的馬洲書院在戰火中化為廢墟。清代嘉慶十八年(1813年)江坍,陳函輝所建馬洲書院遺址全部坍入江中。此間,孔子後裔又在西沙流泅港永寧橋邊建了一所書院,也叫馬洲書院,不久亦毀。這樣,馬洲書院便三建三廢,成為歷史的遺憾。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賈益謙任靖江知縣,他得知馬洲書院的遭遇,不由感慨萬端。懷著對馬洲書院創建者的崇敬,他向上級呈文,要求將正誼書院改名為馬洲書院。正誼書院坐落南門城內(今靖城中學),為清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楊逢泰所建。共有房屋17間,其中5間前廳、5間講堂、5間後廳、2間側廂。論其規模,自然不能與陳函輝所建的馬洲書院相比。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政府明令廢科舉、辦學堂,這時由正誼書院改名的馬洲書院已不存在,縣府便在其舊址之上,創建了靖江縣高等小學堂。
靖江縣高等小學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幢「口」字形的兩層樓房,式樣非常別致::中間是正方形的天井,植以梧桐,又稱梧桐廬。底層和上層皆以走廊環繞,穿堂入室,不必遭受雨淋日曬。因其與馬洲書院有著一定的聯系,1983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樓房因年久失修,逐漸傾圮,靖城中學便報請縣政府同意,將其拆除,新建了一座水泥結構的仿宮殿式建築,仍叫「馬洲書院」。它雖不是當年馬洲書院的修復,也不像「口」字形樓房具有古建築特點和文物價值,但畢竟與馬洲書院的歷史有關,同樣值得珍視。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1926年夏~1937年7月)
1926年夏,在北伐戰爭大好形勢影響下,我縣社會名流積極倡導,呈請政府批准,創建了第一所縣立中學。校名為靖江縣立初級中學,校長陳汝任,校址設在孔廟內,招收初一學生一班。1927年春,遷至魁星閣旁原馬洲書院院址,即今校址。以後逐年增級,均為單軌。1927年夏黃紹轍接任校長,1928年夏陳景喬接任校長。
1928年11月,體育教師金銘武沖破「善男信女」的阻力,斧劈城隍偶像,一度遭到思想封建者的非難與圍攻,掀起軒然大波,但終於在全校師生與社會進步輿論的支持下,斗爭取得了勝利。
1930年度為三個年級,學生有220人,教職員工15人,全年經費6500元。
1932年春,原縣立女子初級師范學校停辦,師一班37名學生並入,稱女子師范部,由葉孟青負責師范部工作。
學校匯集了眾多知識廣博、工作嚴謹、思想開明、有教育專長的優秀教師:語文教師張月秋、劉藕舲、黃暢光、楊作屏、陳卓如、劉岱青,數學教師孫玉溪、劉壬林、陳勖達,英語教師盛逸白、盛蔭北、劉元少等。他們都是經驗豐富、久負盛名的教育界名流。尤其是校長黃紹轍(東南大學理學士)、陳景喬(南洋公學理學士)、教務主任張曉江(中央大學畢業,曾任部督學),都親自授課,為教師們備課精益求精、教課嚴而有格樹立了好榜樣,培養了好教風。
學生刻苦攻讀,潛心鑽研,相互琢磨,形成了好學風。1933年一班畢業生40餘名,絕大部分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畢正邦等7名學生還考取了蘇州中學。
學生課外經常閱讀進步書刊,尤其愛看共產黨地下組織支持創辦的《民鋒日報》,上有劉述周、周任初(兩人分別是中共靖江縣委書記、宣傳委員)、劉拜山寫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特別是以反帝反封建為內容的社論,對大家影響很大,在心裡播下了革命種子。他們沖破當局設置的「讀書便是救國,救國必須讀書」的思想樊籬,明確提出「攻讀案前書,關心天下事」。「九·一八」事變後,該校學生出牆報,組織演講,上街宣傳,抵制日貨,要求抗日。不少進步師生還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靖江反帝大同盟。
1932年,該校進步師生發起成立白光社,宣傳革命道理。「一二??九」學生運動掀起後,姚旭、黃霈、黃紹通3人以白光社代表名義,去國民黨縣政府、縣黨部請願,請他們轉達向國民黨政府和中央黨部提出的8項要求(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靖江日報》刊載後,很快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響應和支持。全國學聯給予高度評價,回信稱該校白光社為親密夥伴。
由此可見,初創11年,是縣立初級中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初具規模,逐步走向成熟並形成優良校風、嚴謹學風和光榮傳統的11年。 蘇北靖江初級中學-靖江縣初級中學
(1949年1月—1966年5月)
1949年1月28日,靖城解放。人民政府將該校與靖江中學、縣立簡易師范(省靖中前身)、私立蘇北中學合並辦學,校名蘇北靖江聯合中學,校長劉拜山(1929年江蘇省立第六中學畢業。先後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編譯處科員、靖江《民鋒日報》主編、上海國聞通訊社編輯、《大公報》編輯),黨支部書記王建白。由蘇北行署委託泰州專署領導,本部在魁星閣旁,有初中四個班,簡師、初師各一班。另有西門分部(第三中學前身)和生祠分校(生祠初中前身)(1950年獨立)。暑假中,師范部並入如皋師范(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前身);高中部暫行停辦,學生轉入泰州、泰興中學。並在季市(季市中學前身)增設分部。
1950年8月,何健民任校長,唐椿任黨總支書記。1951年10月學校改名為蘇北靖江初級中學。1952年8月,范挹清任校長,該校易名為靖江縣初級中學。四年中,學校遵照黨的教育方針,吸取老解放區的辦學經驗,建立了新型的教學秩序。學校貫徹 「向工農開門」的辦學方針,帶領學生走向社會,進行宣傳。在土改、鎮反運動及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校師生排演劇目,踴躍捐款支援志願軍購買飛機大炮。特別是范挹清校長帶頭送女兒參軍,帶領大家慰問志願軍,一時傳為佳話。
1953年夏,西門外分部遷至東門外,韓超任黨支部書記。1956年8月,增設高中部,改名為靖江縣中學。
在這五年裡,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該校辦學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班級由12個增加到25個,學生由695名增加到1424名,寄宿生也已有百餘名。擴大了校基與活動場地,修建和新建了教室、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浴室、教師和學生宿舍。添置了大量儀器和圖書。
學校貫徹 「全面發展」方針,以「教學為中心」開展工作,重視研究教學規律,注意改進教學方法,適當控制社會活動,增加課外閱讀與文體活動,加強勞動教育,制訂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
1957年夏,為便於學校管理,東門外分部定名為靖江縣中學;本部改名為靖江縣初級中學,韓超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
1958年8月,陸爾銓任副校長主持工作,9月分出越江(濱江學校前身)、孤山兩所初中,1961年10月分出柏木初中。1962年8月,陳振坤任副校長主持工作,范廣惠任黨支部書記。9月,民辦紅旗初中三個年級各兩班並來,為附設民辦班。1963年8月,丁輝南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
在這一階段里,尤其是1958年「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辦學方針,師生勞動時間過多,文化知識教學受到影響。1959年,省委書記陳光強調要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立正常教學秩序。1962年學校提倡教師做到「五認真」,教學中要求做到「五個為主」,即教師為主、書本為主、課內為主、基礎為主、平時為主。到1963年,該校教育教學上已形成三大特色:(一)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寓教於樂;(二)教師愛崗敬業,教師住校對學生進行全程管理;(三)教師開展大面積家訪。1963年,學校掀起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利用演唱會、話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宣傳雷鋒精神,深受師生歡迎,得到時在靖江考察的團中央少兒部的高度贊譽。
1965年,學校認真學習和貫徹毛澤東同志的「七三」指示,師生深刻領會「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和「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辯證關系,適當調整了課內外學習、工作、休息、文體活動等時間,教學中貫徹了「少而精」、啟發式、精講多練等原則,推動了教學改革,減輕了學生負擔,提高了教學質量。 靖江縣靖城中學
(1976年10月—1987年8月) 粉碎「四人幫」後,隨著形勢的發展,學校奉命增設兩個高中班,更名為靖江縣靖城中學。上級調來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的骨幹教師,調回了部分「文革」中被下放的教師。 1977年,樊明義繼任該校校長。學校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學校面貌較快改觀。樊校長適時提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口號,從建立教師辦公制度入手,大力整頓教師隊伍,將該校教育教學特色定位為「嚴、恆、細、實」,激勵學生爭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狠批了「兩個估計」,形成了上下一心、勤奮工作、刻苦學習、力爭上游的喜人局面。在1978年高考中,該校第一屆兩年制高中班取得了輝煌成績,考取了33個大中專學生。 1978年,學校新建了一幢12個教室的教學樓,並逐步增添了儀器、圖書、體育等教學設施。這一時期,學校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在思想教育方面,學校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指導方針,請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革命對廣大師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在1979-1980年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該校作了典型發言,《光明日報》還報道了該校深入學習實踐論的成功做法。同時,學校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又籌建了一幢8間兩層樓的教師宿舍。 1981年8月,蔣南卿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學校認真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組織《可愛的祖國》、《學光榮校史,傳優良校風》等主題報告會,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守紀律」的一代新人。1984年,學校獲縣政府頒發的「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獎旗。 1984年,原馬洲書院搖搖欲墜,為搶修這一古建築,蔣校長多方奔走,籌措經費,拍攝有關圖片,並自行設計,終於建成一座飛檐翹角、廊腰縵回的宮殿式樓宇。後請著名書法家、時任江蘇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的武中奇手書「馬洲書院」四字;並請原靖江縣委宣傳部長朱根勛撰稿、著名書畫家陳大羽親書一幅楹聯。 1985年春,凌金祚接任校長,高天松任黨支部書記。學校進一步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改善教師的政治、經濟待遇,提拔了幾名中青年幹部,建設成年富力強、勇挑重擔、積極創新的領導班子。努力提高教職工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改善教學條件,加強法制教育。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了教學質量。 1985年,該校獲縣第一屆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先進集體」獎旗,並勇奪縣田徑達標賽、男子籃球賽、乒乓球賽、千人長跑賽四項第一。 1986年該校成功舉辦了60周年校慶。同年,學校獲揚州市「招飛先進單位」。至1986年底,該校有30個班(高中14個班,初中16個班),教職員工142名,學生2200多名。校基總面積25畝,校舍(含三幢教學樓)近9000平方米,校辦工廠2個 靖江市靖城中學
(1987年8月— )
1987年9月,貝齊康擔任校長,潘蘭英任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貝校長把切實解決教職工思想問題放在首位,求同存異,努力提高教職工團結協作精神,用事業編織奮進的紐帶,用情感凝聚戰斗的集體,營造了良好的人際氛圍。教職工空前團結,大大提高了靖城中學的社會地位。
1991年9月,陸玉平擔任校長,馬立新任黨支部書記。學校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為把該校建成花園式學校,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把小木樓區翻建為綜合樓,為開設信息技術課提供了硬體支撐;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向二紡買回了原本屬於該校的8.9畝用地,改建成一流的塑膠運動場,使學校體育課、活動課有了合適的場所;抓住機遇,收購星星電器製造公司4.5畝用地,現已建成集理化生實驗室、數字化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等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大樓。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激勵機制,調動教職工積極性,向一線教師傾斜。扎實開展青藍工程建設,進行傳、幫、帶,很多青年教師脫穎而出。2000年8月,該校青年教師陳應宏被確診為肝腫瘤。消息傳來,全校震驚。高二(6)班六名學生自發寫信給江蘇有線電視台,《真情久久》欄目組專程來該校製作了一檔節目。全校轟轟烈烈開展學習陳應宏系列活動。校團委以此為題材創作的演講稿兩次獲靖江市一等獎,並參加泰州市教師節文藝會演。
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成績連續13年穩居同類學校第一。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積極輔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如2003年「靖泰杯」電視辯論賽獲市亞軍)。1991、1996、1999、2000年黃永然、徐鑒、黃銘、覃文強等同學先後考取清華大學。2004屆郁雨果同學以674分的優異成績居全省前列。
2003年9月,李興同志主持學校工作。
2010年8月,蔡劍同志擔任靖城中學校長,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我市根據全市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整合靖江市第一中學初中部與靖江市第二中學初中部資源,打造一所規模較大的初中,並恢復靖城中學老校名,至此,靖城中學可以說完全繼承了老縣中(省靖中初中部)的衣缽與精氣神,這是全市教育布局調整、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一件大事,也是謀求教育更好更快發展的喜事。學校以「快樂學習、幸福教育」為辦學理念,向更高的要求邁進。
靖江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93年,原為靖江市東郊中學,泰州市重點高級中學,東郊中學生源初期原全部『船民中學『,省靖中取消初中部,生源分至靖城中學和船民中學,省靖中的初中教師80%分流到東郊中學。2002年6月經泰州教育局批准更名為靖江市第二中學,是一所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學校,學校辦學成績斐然:中、高考省靖中錄取率和本科上線率均列市同類學校前茅,其中07、08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超市局指標2.5倍,參加省、市各類競賽獲獎率亦處於市同類學校領先位置,受到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廣泛贊譽。
2013年9月,方詠梅同志擔任靖城中學校長,學校整體搬遷至康寧路159號,移址新建的靖城中學是教育重點工程之一,是我市首家全數字化的校園,整體風格以仿古建築為主,粉牆黛瓦。從校門前慢慢走過,看到了老校友方祖岐上將的鎦金大字,透過漏窗,樓閣隱現,鍾樓突顯,「弘道」、「毓新」、「尚用」三座教學樓矗立,縵回的廊道,寬敞的教室,一股清新之風盪漾在靖城中學的校園,這座近百年的名校又重新煥發了青春。學校佔地面積60000多平方米,按13軌39個班規模設計,能容納近2000名學生。校園內建有300米環形跑道,有重新整修的體育館。同時報告廳、圖書館、計算機教室、音樂室、舞蹈房、美術室、勞技室、地理教室等近20個現代化的專用室場一應俱全。新校園,開啟了這所近百年老校傳承和開拓並舉的新發展藍圖,靖城中學在傳統、現代和未來之間穿行,百年文脈在此延續。


㈤ 嘉億東湖花園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嘉億東湖花園

別名:東湖花園

樓盤位置:東北環島內側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塔樓,小高層,

公交線路:東湖公園(公交站):靖江109路;東湖花園(公交站):靖江109路;江山小區(公交站):靖江105路;江山橋(公交站):靖江105路;新佳新村(公交站):靖江109路;靖江208路;紅太陽農貿市場(公交站):靖江208路;靖城中學(康寧路)(公交站):靖江105路;靖城中學(公交站):靖江105路;靖江109路;靖江115路;康寧明珠(公交站):靖江105路;天使花園(公交站):靖江115路;

其他交通方式:公交:靖江跨江1路、靖江跨江2路、靖江1路內環、靖江1路外環、靖江6路、35路、36路、53路、50路; 駕車:緊鄰北環東路和東環北路。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37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1%,共5棟樓,停車位暫無資料

周邊配套:中小學:靖城中學; 購物商場:天一國際購物中心、狀元百貨; 幼稚園:靖城鎮中心幼兒園; 醫院:靖江市中醫院; 銀行:工商銀行; 其他:靖江嘉億鋼材市場、東湖元。 小區配套超市,商鋪。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㈥ 靖江第一中學和徐州一中哪個好

我是靖江人,雖然沒有在靖江市第一中學念過書,但靖江是個縣級城市,也就那麼十來所中學,所以幾個有名的學校還是知道的。靖江一中又叫靖城中學,高中部在靖江市可以排第二,排第一的是省靖中,又叫靖江市高級中學,但是初中部就很一般了。綜合來看的話,徐州一中的綜合實力肯定是要超過靖江一中的,因為這是一所國家級師范高中,理論上來講跟靖江市最好的省靖中是一個檔次的。雖然靖江一中歷史悠久,也是全市規模最大的一所學校,但是知名度最多也就只是泰州市范圍而已,而徐州一中的知名度是全國出名的,本科錄取率遠遠超過省靖中,現在靖江市連最好的省靖中都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你想選擇好一點的學校就讀,徐州一中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㈦ 靖江一中和靖江高級中學哪個學校更好啊

當然是靖江高級中學,這是省重點,升學率90%以上,進入靖江高級中學,也就跨進了大學半步。
一中就是原來的靖城中學,主要生源是市區的

㈧ 2013年泰州市中學生羅一嘉個人藝術單項比賽結果如何

12月12日出來了!這是初中音樂組的,如果你是其他的那給我你郵箱,我把結果發給你。
初中組舞蹈獲獎名單
獎次 姓名 性別 學校 項目
一等獎 吳 桐 女 泰州市二附中 獨舞
蔣亦非 女 靖江外國語學校
劉珺楊 女 靖江市實驗學校
陳楚原 女 泰州市二附中
二等獎 吳清怡 女 靖江市實驗學校
許韻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封雨萌 女 泰州市二附中
王子淳 男 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
劉心寧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劉鐸惠 女 靖江外國語學校
駱心怡 女 姜堰市第四中學
靳晶 女 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
夏雨晴 女 姜堰市南苑學校
三等獎 俞潔 女 姜堰市克強學校
吳宇月 女 泰興市橫垛初中
王秀芳 女 泰州市白馬中學
陳垚 女 姜堰市二附中
湯佳業 女 姜堰市第四中學
施可馨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陳金羽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李雅蓉 女 泰州市白馬中學
黃沁怡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曹雲峰 男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丁緯彧 女 泰州市二附中
周一行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初中組獨唱獲獎名單
獎次 姓名 性別 學校 項目
一等獎 張孝帥 男 靖江市靖城中學 獨唱
劉源 女 靖江市實驗學校
周至柔 男 姜堰市二附中
孫宇辰 女 泰州市二附中
李冰鏡 女 泰州市二附中
陳慧敏 女 姜堰市張甸初中
二等獎 戴雨桐 女 姜堰市二附中
徐靜雯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姜琪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成欣茹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沈雨桐 女 泰州市二附中
王繹淇 男 泰州市海軍中學
宋美玲 女 興化市文昌實驗學校
張凱 男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奚謙 男 泰興市大生初級中學
夢雅倩 女 姜堰市蔣垛中學
張韞奇 女 泰州市二附中
陸曉瑤 女 姜堰市第四中學
周婧 女 泰興市蔣華初級中學
張進霞 女 姜堰市克強學校
朱靖雯 女 泰州市二附中
葛霄 女 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
三等獎 於澳銘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馮純玥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金媛媛 女 姜堰市南苑學校
黃源 女 靖江市實驗學校
陳峰 男 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
周曉晨 女 泰州市二附中
徐婷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姚琦 女 興化市文昌實驗學校
劉詩潔 女 姜堰市淤溪中學
樹曉雨 女 泰州市二附中
蔣思敏 女 姜堰市第四中學
姚久妍 女 泰州市永安洲初級中學
何耀群 女 泰州市永安洲初級中學
馬超然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戴玲 女 泰興市曲霞初級中學
張子石 男 泰州市海軍中學
戴珍 女 泰興市城東實驗學校
宋子其 女 泰州市二附中
洪靖茹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竇歆禹 男 泰州市二附中
郝婷婷 女 泰州市泰東實校
初中組民樂獨奏獲獎名單
獎次 姓名 性別 學校 項目
一等獎 史樂琰 女 靖江外國語學校 古箏
錢凱洋 男 靖江市實驗學校 二胡
劉厲寬 男 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 葫蘆絲
姜安琪 女 泰州市二附中 古箏
施海鷗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馬天行 女 泰州市海陵學校 二胡
二等獎 陸楷文 男 靖江外國語學校
丁曉榮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竹笛
劉靜嫻 女 姜堰市二附中 二胡
錢德凱 男 泰興市橫垛初級中學
谷威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古箏
孫一琳 女 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 二胡
袁宇清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陳澤宇 男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朱宇航 男 泰州市海軍中學 笛子
高昊天 男 泰州市二附中 古箏
焦惠 女 泰州市二附中 二胡
陳楚杭 女 靖江市靖城中學 古箏
凌晨旭 男 泰州市二附中 二胡
朱澤群 男 姜堰市第四中學
三等獎 馬鑒潮 女 泰州市二附中
吳易芸 女 姜堰市張甸初中
王愷楓 男 泰州市高港中學 笛子
顏佳辰 男 泰興市河失初級中學
馮慧如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二胡
丁文軒 女 姜堰市二附中 古箏
郭炳言 女 泰州市海軍中學
趙文慧 女 靖江市實驗學校
王靜晗 女 泰州市九龍實校 二胡
劉栩睿 男 靖江市靖城中學 笛子
詹宇瀏 男 姜堰市南苑學校 揚琴
楊夢媛 女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笛子
宋揚洋 男 靖江市實驗學校
許元 男 靖江市實驗學校 二胡
任建洵 女 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 古箏
唐錦 女 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 二胡
瘳佳辰 女 姜堰市第四中學 古箏
仇周航 女 泰興市城東實驗學校 二胡
唐笑凱 男 泰州市高港區許庄初級中學
初中組西洋樂獨奏獲獎名單
獎次 姓名 性別 學校 項目
一等獎 殷天潤 男 靖江外國語學校 鋼琴
羅一嘉 女 靖江外國語學校
徐靜雯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二等獎 吳語桐 女 靖江外國語學校
邵雨晴 女 泰州市二附中
馬聆月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小提琴
李欣陽 女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鋼琴
田一清 女 靖江外國語學校
朱睿辰 女 泰州市二附中
唐慧琳 女 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
薛靜虹 女 泰州市二附中
三等獎 劉聿 男 靖江外國語學校 薩克斯
胡毅冰 女 泰州市二附中 鋼琴
陸梓悅 女 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
焦浩洋 男 泰興市實驗初級中學 薩克斯
王睿 女 泰州市永安洲鎮初級中學 鋼琴
陳子昊 男 泰州市二附中
沈子豪 男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盧逸蓉 女 泰興市大生初級中學
王明萱 女 泰州市海陵學校
盧奕 女 靖江市實驗學校

㈨ 靖江市靖城中學怎麼樣

簡介:古樸和現代並重的靖城中學 靖江,有一個閣子,從古到今佑護著這片熱土,那是魁星閣。靖江,有一所書院,自古以來誕生了多少文人志士,那是馬洲書院。在那魁星閣邊,馬洲書院旁,有一所中學,八十多年的歷史,這里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走出了共和國上將(戴學江、方祖岐上將),兩院院士(劉秀梵、張啟光),文藝雙星(祁智、孫振),專家學者(高亦肖、王桂增、朱如曾、周廣和、陳建平等),也走出了千千萬萬個以她為傲的靖城人,這所中學叫靖城中學。 學校創辦於1926年,是靖江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中學,前身可追溯為南宋咸淳年間孔子後裔孔元虔在西沙首建馬洲書院(時屬泰興)。建校以來幾易其名,不衰的是求學之心,不變的是文化之氣。回望當年,先輩們為了傳播文明之火,借得馬洲一角,幾間陋屋辦起了學校。琅琅書聲響徹靖江,百年薪火傳承學子,靖城中學為靖江教育打下深深的教育烙印。如今,這里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設備設施精良,教風學風優良,教育教學質量上乘。 學校一貫重視文化建設,在活動中育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亮點,學校通過定期舉辦體藝節、讀書節、英語節、數學文化節、書畫攝影比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展示教師風采,培養學生特長,現為泰州市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
注冊資本:920萬人民幣

與靖城中學新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版秋季女外套 瀏覽:784
來大姨媽為什麼不能穿緊身的褲子 瀏覽:458
粉色外套和藍色色裙子 瀏覽:240
童裝羽絨服圖 瀏覽:470
如何編制男士圍巾 瀏覽:593
用線怎麼做帽子 瀏覽:346
旗袍園扇子哪兒有買 瀏覽:945
張藝興睡衣跳舞 瀏覽:101
淺灰色褲子搭配黑色上衣 瀏覽:593
女生褲子38碼是多少尺寸 瀏覽:804
杏色褲子配陪藍色上衣怎麼樣 瀏覽:219
青年超長風衣 瀏覽:601
疊長款羽絨服技巧圖解 瀏覽:740
請把我的雨傘和外套給我怎麼讀 瀏覽:189
drmartens配什麼褲子 瀏覽:694
寬松褲子的牌子 瀏覽:751
被老婆罰穿女裝 瀏覽:475
鐵路制服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978
軍綠夾克鞋子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23
黑褲子磨起了怎麼辦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