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鐵路制服上的"杠杠"和大檐帽是怎麼來的
鐵路作為陸上最強大的運輸方式,一直是有著國防價值的,所以大部分國家的鐵路都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新中國建立初期,鐵路實行雙重管理,一方面受鐵道部(已撤銷,並入交通運輸部)管理,另一方面受各軍區管理。為方便管理,鐵路設施被分為局、段、站。我母親家是老鐵路人,姥爺以前是阜新機務段(改制後已撤銷,並為沈陽段)段長,我記得很清楚,他享受軍隊待遇,副團級。我記得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局……)局長享受師級待遇,段長享受團級待遇,站長和分段長(現在已經沒有分段長了)享受營級待遇。所以那時候鐵路制服和軍隊制服幾乎是一樣的,顏色不同而已。
你說的「杠杠」是為了區分不同的職務: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為兩到橫杠;特、一、二等站站長為三道橫杠。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隊領導、指導車長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列車員無杠。
機車乘務人員:機車司機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學習司機無杠。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車輛乘務員、發電車乘務員、機械保溫車乘務員無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 ——摘自網路
至於你說大檐帽和「杠杠」是怎麼來的,大檐帽是1811年沙俄為軍官設計的工作帽,後來被普魯士、英國所採用,與之對比的是拿破崙為法國軍官設計的高筒帽,但是最後大檐帽被各國繼承下來,因為高筒帽重心高,戴時間久了傷頸椎……
「杠桿」……俗稱軍銜,有肩章、領章和臂章三種,鐵路制服上的是肩章,最早的肩章出現在5世紀-16世紀的義大利和法國等,期初只是在軍服肩膀上縫制金屬扣子(鋁、金、銀、銅)那是後由於煉制鋁很困難,所以鋁章等級最高,後來為了方便替換,直接把帶金屬扣子的布條縫在肩膀上,形成了肩章。
但是隨著鐵路商業化和企業改制,你說的「杠杠」和「大檐帽」越來越少了。
C. 鐵路服肩章的級別要求附圖~~
1、一星:一般鐵路職工的帽箍為單色,按工種規定的顏色有區別,肩章則只有一星,如:普通列車員、學習司機等。
(3)鐵路制服帽圍擴展閱讀:
1、20世紀70年代鐵路制服
當時的鐵道部對鐵路制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加以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夏服為藍灰色棉的確良,加發白色小翻領制式短袖衫,領帶為棗紅色和絳紫色各一條,帽子為大檐帽。
2、20世紀80年代鐵路制服
服裝為藏藍色純毛面料,獵裝樣式,雙排銅扣紅色領帶,佩戴麥穗齒輪「路徽」圖案大檐帽,顯得威風、莊重、瀟灑。
D. 火車站的工作人員肩章上的兩條杠代表什麼
鐵路工作人員肩章上的兩條杠代表他是中層管理人員。
鐵路肩章對應的職務: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星一道杠,帽箍一道黃色線條;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一星二杠,帽箍兩道黃色線條;特、一、二等站站長一星三杠,帽箍紅色、三道黃色線條。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員一星;列車長一星一杠,帽箍一道紅線條;車隊領導、指導車長一星二杠,帽箍為綠色,二道紅線條,段級領導一星三杠,帽箍綠色,三道紅線條。
機車乘務人員:學習司機一星;機車司機一星一杠,帽箍一道黃色線條;車間領導一星兩杠,帽箍紅色、兩道黃線條;段級領導一星三杠,帽箍紅色、三道黃線條。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員一星;車輛乘務長一星一杠;車間領導一星二杠;段級領導一星三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上、肩章上一星一杠。
E. 鐵路工作人員的紅帽子和藍帽子有什麼區別
藏藍色制服是鐵路上的統一制服,大沿帽的帽環紅色代表車站工作人員。
藏藍色制服是鐵路上的統一制服,大沿帽的帽環紅色代表車站工作人員,綠色代表列車工作人員,現在的高檔次特快、直特一般都為相關乘務人員另外設計了像航空公司制服的服務裝,出現藍帽綠環、紅帽藍環之類的不足為奇,但絕對不會使用車站工作人員的紅帽環。
F. 鐵道部長的帽子、肩章是什麼「軍銜」最好有圖片。
樓主你看錯了,那不是鐵路職工服裝而是海關服裝,盛光祖在調任鐵道部長之前是海關總署署長,照片是他穿海關服裝穿的,小弟現在就是在某某海關做關務員。
G. 鐵路戴紅帽子的是幹啥的
藏藍色制服是鐵路上的統一制服,大沿帽的帽環紅色代表車站工作人員,綠色代表列車工作人員,現在的高檔次特快、直特一般都為相關乘務人員另外設計了越來越象航空公司制服的服務裝,出現藍帽綠環、紅帽藍環之類的不足為奇,但絕對不會使用車站工作人員的紅帽環。
按規定站台上的接車工作人員在列車開出時是要站在指定位置敬禮的,其他工作人員則立正即可。
H. 鐵路肩章
沒什麼~列車長都有臂章~你只要不帶那個臂章就行了~像我們司機都是一個粗杠~還不一樣是工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