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近代荷蘭士兵制服

近代荷蘭士兵制服

發布時間:2021-11-27 16:19:27

『壹』 穿紅衣的士兵是哪個國家哪個時代

1639年查理一世要求蘇格蘭人改信聖公宗.結果蘇格蘭人藉此機會起兵反叛.進攻英格蘭.匆忙之中查理一世在1640年4月重新召開國會為了解決戰爭經費問題.結果國會議員們普遍對查理一世之前的種種行為積怨頗深,反而大大諷刺了一番這位國王.惱羞成怒的查理一世帶了500位禁衛軍包圍了一會並要逮捕5位議員領袖.可是國會卻成功的把他們保護了起來.這件事情標志著國會和國王的徹底決裂.國會開始招募軍隊並於1642年8月和國王軍爆發戰爭.英國內戰正式開打.

然後這個時候議會中一位帶有軍閥色彩的將領迅速崛起.他就是護國公奧利弗.克倫威爾.他在國會軍作戰接連失利的大環境中逐漸憑借實力獲得了極高的地位.並且最終獲得了統一整編國會軍的權利.最終由他組建一新的國會軍叫做」新模範軍」.為了區別當時國王軍的白色軍服.新模範軍統一著紅色軍服.平時老百姓就叫他們」紅衣軍(red coat)」.當時是1645年。

隨著內戰的打打停停詹姆士二士曾經一度在1660年成功復辟斯圖亞特王朝。舊國會軍被整編成皇家軍隊得以保留。其紅色的軍服也一並被留了下來。最終1688年國會兩大黨發動了光榮革命徹底廢黜了詹姆士二世。迎接了荷蘭的威廉執政到英國任國王。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體制。紅衣軍也成為了英國皇家陸軍的別稱一直到1902年英國軍隊換裝。歷史記載最後一次的穿紅色大氅的戰役是在1885年12月30日的Gennis戰役。

Jerous 中位魔導士 八級

Respect to Jerous

『貳』 印巴邊境換崗黑色制服是哪國士兵

黑色制服是巴鐵士兵,土黃色是印度士兵。

『叄』 明鄭收復台灣 荷蘭士兵用什麼火槍

據說當時西方列強的軍隊士兵普遍裝備的都是滑膛槍,也就是現代霰彈槍的始祖。各種性能比鄭成功軍隊主要槍械——所謂的火繩槍、鳥銃要強得多。

『肆』 為什麼各國海軍士兵的制服都有塊披肩帽檐都是黑色的

大部份國家海軍的水兵制服的上衣都是無領且背後披有一塊方布披肩,而且衣服是套頭式兩脅下拉煉的式樣. 無領據說是為了避免壓迫喉部容易造成暈船嘔吐,背後方布據說是為了防止長發污染了制服背後 (從前水手多蓄長發),但有一說是為了可以豎起在耳旁聽遠方傳來之聲音. 至於套頭及兩脅拉煉則是因為艦內空間有限且常需攀爬樓梯桅桿,所以服裝必須很利落.
水兵帽設計成無檐其功能是當艦艇航行在海上時帽子不容易為強風吹走,其次在瞄準儀器或看望遠鏡時帽檐不致造成妨礙 (一般有檐帽要向後轉). 許多國家的水兵帽後有兩條帽帶在腦後飄呀飄,當初這兩條帶子是有測風向的作用的, 但現在則成為裝飾物了。
帽子前緣還有一條黑色橫帶,其實這里最早是用來綉軍艦或部隊名的. 此外法國海軍的水兵帽頂還有一個紅絨球,這是因為當年軍艦內部很低,水兵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頂而流血,此時往往需要墊一塊紗布止血,幾經演變成為今日獨具特色的紅絨球.

『伍』 誰知道有一部電影是:一個幾百年前的荷蘭士兵被一個女孩救了,從此擁有了不死之身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永恆傳說

『陸』 誰有希特勒的特工的故事

那個歐洲小國是荷蘭 具體的說,那不是特工,而是現代第一支特種部隊——勃蘭登堡部隊。
5月10日凌晨2時,威廉.沃爾瑟中衛及其他八名勃蘭登堡隊員假扮成三名荷蘭警察護送六名被解除武裝的德國軍人,他們跨越邊境進入到當時仍處於中立的荷蘭境內,步行三英里來到亨那普鎮。那兒豎立著他們要佔領的目標:一座跨越瑪斯河的鐵路橋梁,這座橋梁是通往荷蘭的西部必經之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荷蘭人預見到德國人可能會進行攻擊,因而在橋身上裝上了炸葯,並有一個小分隊守衛橋梁,只要一見到德國的火車開過來就引爆炸葯。然而,他們見到沃爾瑟一小伙人並沒有產生懷疑。3名身著軍警制服的勃蘭登堡隊員徑直走到了位於河東岸的警衛房,迅速的制服了哨兵。與此同時,他們的「俘虜」蜂擁沖上鐵路橋,迅速的切斷了引爆線。幾分鍾後,第一輛德軍的裝甲列車隆隆的從橋上開了過去,緊隨而來的是運送步兵的貨車,他們暢通無阻的開進了荷蘭,從而為德軍從北翼長驅直入比利時和法國奠定了基礎。
那天,同樣的情形沿二百英里長的前線到處可見。但是勃蘭登堡部隊的行動也並不是處處獲勝。在瑪斯河沿岸的奈梅亨,勃蘭登堡部隊的特種任務第100步兵營被荷蘭軍隊打敗,遭受的損失慘重,荷蘭士兵,又將兩座重要的橋梁炸毀;對萊茵河阿納姆段橋梁實施的進攻也以失敗告終。但是從全局看,德國諜報局的記錄「計劃要奪取的61個目標,成功的獲得了42個,並轉交給緊接而來得部隊。」而且這一回,統帥部和第三帝國高層對勃蘭登堡部隊作出的貢獻不再是熟視無睹:參與戰斗的600人中,有3/4的人獲得了鐵十字勛章。阿道夫.希特勒感到十分的滿意,他命令把特種任務訓練與建設第800大隊擴大到團的建制。
營救墨索里尼的叫橡樹行動。斯科爾茲內受命營救墨索里尼後,於7月26日乘飛機抵達羅馬。雖然羅馬發布了戒嚴令,但氣氛卻出人意料的平靜,好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似的。兩三天後拉德爾帶著從第七空降團一營挑選出來的60名傘兵和10名諜報專家也趕到了羅馬,准備開始營救工作。但是羅馬市內關於墨索里尼下落眾說紛紜,都不可信,斯科爾茲內了解到的只是他被帶出宮後就用救護車送到什麼地方去了。那時德國人都認為即使墨索里尼被誘拐到什麼地方,義大利人仍會信守軸心國盟約的規定,繼續與盟國作戰。由於抱有這樣的想法,斯科爾茲內一行在尋找消失的法西斯領袖時仍然顯得輕松自在,也並未採取任何粗魯的手法。結果營救部隊經過三個星期的打探仍然沒有一點線索,最後連希姆萊都嘆道「只能去算卦了!」就在絕望之時,斯科爾茲內突然從以前認識的一個水果商人那裡探聽到了一條有用的情報。
這個水果商人家在加埃塔灣附近的一個小鎮,據他說該地一個大主顧家的女傭和蓬察島上看押政治犯的一個警察訂了婚,他們最近已經有兩三周沒有約會了。斯科爾茲內從這一情況推斷島上可能突然關進了什麼重要的政治人物。幾天以後,他又從一位年輕的義大利海軍軍官那裡獲得了進一步核實的情報,這位軍官說他親眼看見自己服役的獵潛艇搭載著墨索里尼從拉斯佩齊亞軍港駛到了蓬察島。
這些情況上報後,斯科爾茲內很快便接到希特勒的命令:「搭乘義大利巡洋艦(當時德國在地中海沒巡洋艦可派),救出被監禁的人!」戰後斯科爾茲內這樣回憶當時他的感覺:「這項任務足足煩了我24小時。在義大利船員死盯著我們的眼皮底下,我如何去救出墨索里尼?」這個難題第二天就解決了。當天德國人又獲得了新的情報,墨索里尼早已不在蓬察島上了。義大利政府怕德國人來解救他,早在8月6日便將其轉移到了撒丁島,先是將其幽禁在該島北端的一個小村子裡,然後轉到了距撒丁島5公里、有強兵把守的海軍基地瑪達萊娜島(La Maddalena),被囚禁在島上一座叫「科隆山莊」的公館里。為核實這一最新情報,斯科爾茲內帶人裝扮成船員前往撒丁島,從駐在這里的德國海軍分遣隊那裡借了1艘摩托艇,繞著瑪達萊娜島偵察海岸地形,其手下則從每天往瑪達萊娜島送蔬菜水果的老農那裡得到了墨索里尼就在島上的情報。
科隆山莊由地面部隊的重型火力嚴密把守,斯科爾茲內計劃避開正面攻擊,用傘兵襲擊的方式救出墨索里尼。為了實行這一計劃,他返回德國召集手下的隊員,首先對瑪達萊娜島進行空中偵察。8月18日星期三,斯科爾茲內帶著手下浩浩盪盪地出發了,但是他們的He-111飛機在撒丁島上空遭到英國巡邏戰斗機的截擊,雖然逃脫了英機的射擊,但卻因左發動機停車而在海面上迫降。機上人員雖然都倖免於難,但斯科爾茲內卻被撞斷了3根肋骨。所幸他們不久被一艘義大利船救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艘船偏偏是巴多格里奧政府派來警戒海面、執行保護墨索里尼的任務的。
帶著斷掉的肋骨返回柏林後,斯科爾茲內立即當面向希特勒提出一個大膽的營救方案——對瑪達萊娜島的港口發起海上突擊。具體方法是先派一艘德國軍艦「禮節性訪問」 瑪達萊娜島,然後派出由一支R艇(高速掃雷艇)小艦隊進港停泊。翌日清晨,載有突擊隊員的R艇在港內德艦的支援下沖向棧橋,讓隊員上岸,在艦炮支援下沖向科隆山莊,守衛這里的義大利軍人勢必被德國人的突然襲擊嚇得抱頭鼠竄,無法抵抗。希特勒立即為這一冒險行動打開了綠燈,最後告誡他「義大利還是德國的盟邦,從國家的角度而言,不可侵犯義大利的主權。這次嘗試如能成功,你將會受到贊賞,倘若失敗則會招致譴責,那時便容不得你辯解,我將不得不解除你的職務。」
謁見希特勒後,斯科爾茲內又帶著手下返回瑪達萊娜島。這一天是8月28日,次日就將展開營救行動。他們向科隆山莊附近的一個洗衣店走去,那裡是他們的觀察點。斯科爾茲內在這里意外地碰到了一個科隆山莊的看守,於是用話套他,說「聽說墨索里尼好象死了?」看守一本正經地告訴他:「不,他沒有死,今天早晨我剛看見了他。他坐著一架白色的水上飛機飛走了。」這一消息令斯科爾茲內大失所望,襲擊計劃又落了空。幾天後,斯圖登特將軍在訪問設在距羅馬約51公里的布拉齊亞諾空軍基地時,偶然聽到該部隊指揮官說「不久前有過一次空襲警報,其間一架白色水上飛機在這里降落。有幾個人從飛機下來,然後被一輛救護車帶走。」斯圖登特知道,看守墨索里尼的義大利衛兵每次打算將其轉移之前,都會拉響一次假的空襲警報,因此他很有可能再次被轉移至大陸,但是在什麼地方?
追蹤似乎陷入了僵局,此時斯科爾茲內等人跟蹤著墨索里尼的足跡,已幾乎走遍了義大利半島。9月初的一天,這種「貓捉老鼠」般的追蹤尋找終於有了新的線索。德軍情報人員截獲了一封發給義大利內政部的電文,內容是「大薩索山附近的警衛部隊布置完畢」,發信者的名字「古易利」(Giuseppe Gueli)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因為此人是義大利警方的一名將軍,一向負責墨索里尼的安全保衛。斯科爾茲內的目光立即轉向了羅馬東北約160公里的大薩索山(Gran Sasso)。這里是亞平寧山脈的最高峰,戰爭爆發前夕義大利人在海拔2,000米的半山腰處修建了一處冬季滑雪旅遊地,山上建有一座飯店,名叫「坎波·因帕萊塔」(Campo Imperator)。經過對各種情報的綜合分析,認為墨索里尼很有可能就拘禁於此飯店內。斯圖登特和斯科爾茲內都想找到關於該飯店的更多信息,但幾乎一無所獲,因為飯店建於二戰爆發前不久,在所有軍事地圖上都沒有標注,斯科爾茲內與副官拉德爾立即開始駕機空中偵察,發現坎波飯店位於亞平寧山脈最高峰蒙特柯諾南坡高約1,800米處,十分巧妙地修建在一個陡峭的懸崖頂部,交通極為不便,只有一條纜車與下方100多米外的山谷相連,飯店周圍約有250名士兵把守,通往這個山區地帶的每條道路都被義大利軍隊封鎖著。如果派遣地面部隊由下往上攻打,需要一個師的兵力,而且其間墨索里尼有可能被看守他的士兵殺掉。為確定墨索里尼確實被軟禁於這一易守難攻、現成的「沒有柵欄的監獄」,斯圖登特將軍頗費了點心計。他派出一名軍醫前往飯店偵察,借口是為患了瘧疾的傘兵尋找養病的地方,但這名軍醫甚至都未能登上纜車, 在纜車站下方就被一名兇悍的軍官攔住,命令他離開該地區,否則會被逮捕。種種跡象都更堅定了斯科爾茲內的判斷。
空降大薩索山
9月8日,義大利向盟軍投降,駐扎在那裡的德軍迅速解除了昔日盟友的武裝,成了義大利的主宰者。同一天,斯科爾茲內採取更為直接的手段,乘坐一架He-111偵察機再次在大薩索山地區進行空中偵察,但飛機上的自動照相機卻失靈了。在大薩索山上空5,000米高度,斯科爾茲內和他的助手拉德爾不得不輪流探身出去,頂著冰冷的氣流,手持萊卡相機向下拍照。雖然沖洗出來的照片很不清楚,但卻可以看見飯店後方有一小塊三角形平地。
斯科爾茲內立即開始制定營救計劃,他感到這塊三角地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因為險峻的地形使得從地面進入已不可能,而由於高山上空氣稀薄和狂風不斷,普通的傘兵部隊又無法在此海拔高度降落。於是斯科爾茲內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用12架滑翔機,每架運載10名突擊隊員(包括駕駛員在內)從天而降,以這塊三角地為降落點,強攻飯店並救出墨索里尼,並以同樣方式讓突擊隊員在山谷一帶降落,攻佔纜車站台,阻止意軍向山頂增援,然後將墨索里尼送到山脈低地的阿奎拉機場,在那裡換機送往希特勒的統帥部。
營救計劃報到斯圖登特將軍處,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見了也不禁暗暗吃驚。他將計劃交司令部討論,幾乎無人相信能夠成功,但別人一時間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又不願得罪希特勒親自指派的突擊隊長。最後斯圖登特還是調來已在義大利作戰的第1傘兵師第7團的一個營為攻擊提供兵力。該營的2個連由營長莫爾斯少校(Otto Harald Mors)指揮,將通過公路到達大薩索山,並佔領下面山谷里的纜車站。第3連由獨眼的馮·貝爾普施中校(Georg von Berlepsch)指揮,將乘滑翔機降落並攻打飯店,同時提出派兵攻佔阿奎拉機場。第二滑翔機聯隊第I大隊(I·/LLG 2)則為行動提供所需的飛機。
然而斯科爾茲內認為I·/LLG 2的Go 242滑翔機體積太大,無法在飯店旁的地面降落。斯圖登特為此立即命令將第1滑翔機聯隊第III大隊(III·/LLG 1)的DFS 230滑翔機從位於法國南部的基地調來。在用以執行任務的12架DFS 230突擊滑翔機中,每架都可以運載9名全副武裝的傘兵。這樣共可運送108名士兵,相當於飯店守軍的2/3。在斯圖登特看來,突然襲擊的戰術以及德軍更具優勢的火力完全可以彌補人員上的不足。大家一致同意由斯科爾茲內帶隊在飯店裡尋找墨索里尼,貝爾普施手下的傘兵負責壓制守軍。斯圖登特將3號和4號滑翔機分配給斯科爾茲內和他的手下。
這無疑是一次風險極大的行動。在行動開始前的一天夜裡,斯科爾茲內召集隊員們說:「這次行動充滿危險,隨時可能喪生。如果你們當中有人不願參加,可以離開,我絕不會對此做任何記錄,也不會因此而蔑視你們。我將親自參加並指揮這次行動,願意參加的人請向前邁一步。」結果所有隊員都向前走了一步,這令斯科爾茲內非常滿意。
行動計劃於9月12日(星期日)的黎明時分開始,但卻因故推遲了幾個小時。因為12·/LLG 1的亨舍爾Hs-126拖曳機航程較短,從法國南部的瓦朗斯基地飛到羅馬的途中需作幾次停留,直到當天上午10:00才到達羅馬南郊的普拉提卡空軍基地(Pratica di Mare)。不過推遲起飛時間也有好處,因為這樣抵達大薩索山將是中午,而義大利人皆有午睡的習慣,勢必減少遇到抵抗的可能。斯科爾茲內利用這段時間,派其副官拉德爾到羅馬請來了對德軍素有好感的索萊蒂將軍(Carabinieri Soleti),認為這位親德的義大利高官與攻擊部隊一起出現在飯店將有助於規勸守軍放棄抵抗。對於這位將軍是否情願參加此次行動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資料稱他很願意充當中間人,只是在聽了他們的計劃後目瞪口呆,但仍同意一同前往,並與斯科爾茲內同乘一架飛機;也有報道卻稱他是在斯科爾茲內的手槍威逼下登上滑翔機的。9月12日上午11點整,從法國飛來的第一隊滑翔機到達機場,斯圖登特簡短地向滑翔機駕駛員們介紹了他們的任務(這些飛行員原本以為是來參加攻打盟軍登陸地薩萊諾灘頭的!)Hs-126牽引飛機很快便注滿了燃料,滑翔機隊排好順序准備起飛,然而12:00時機場上空卻響起了空襲警報,不一會兒,一隊美國B-25轟炸機掠過機場上空,投下了10多枚炸彈。值得慶幸的是地面上的飛機沒有一架受損。13時05分,領頭的一對Hs-126牽引機終於拖著1號和2號滑翔機起飛了,之後每隔2分鍾起飛一組,又起飛了5對。除最後起飛的11號和12號滑翔機撞毀在跑道上的彈坑裡外,其餘滑翔機都順利升空。
在領頭1號牽引機內,坐在駕駛員後面的是斯圖登特的情報官朗格特上尉(Gerhard Langguth),4天前他已經與斯科爾茲內一起乘坐He-111進行了空中偵察,因此他也是牽引機乘員中唯一一位真正見到過降落區域的人。然而,牽引1、2號滑翔機的兩架飛機在濃霧和厚雲層中迷失了方向,不得不半途返回。這樣斯科爾茲內與索萊蒂乘坐的3號滑翔機成了領航機。飛機時起時伏地在雲層中飛行,滑翔機內的視野不好,而且非常悶熱,索萊蒂將軍和幾名隊員已出現暈機反應。斯科爾茲內果斷地拔出隨身帶的傘兵刀,將滑翔機的布質機壁割出幾個洞,讓清涼的空氣進入機艙,並通過這個破口觀察地面,不時將正確的航線通知駕駛員。約1小時後,機群抵達預定地區,斯科爾茲內命令滑翔機與牽引機脫鉤,8架滑翔機開始從3,600米高空下降,在距地面約1,000米時,兵分兩路撲向各自的目標。
就在斯科爾茲內的座機即將著陸時,駕駛員發現事先選定的這塊三角地上不僅布滿了石頭,而且坡度也比以前估計的大,而義大利人在戰前的那本假日手冊上竟然充滿詩意地將此處描述成滑雪道的一部分!場地不平意味著降落時的危險性遠遠大於事先的預計,3號機駕駛員海因里希中尉有些不知所措,這時身後的斯科爾茲內大喊起來:「快降落!在離飯店盡可能近的地方降落!」駕駛員事後回憶降落時的情景說:「視野中的小黑點很快變成了一棟大建築。盡管滑翔機的機頭裝有減速裝置,但我們很難降低速度,於是我改變航向,頂著來自山脊的強勁上升氣流接近了降落區。我向外望去,希望看到敵人的活動情況,但開始時一切都保持著平靜。當我飛到飯店上方150米左右時,飯店裡的士兵像被捅了窩巢的螞蟻一樣涌了出來。不過他們看上去並沒有多大敵意,只是站在那裡目瞪口呆地看著這群彷彿從刺眼的陽光中落下的襲擊者。」
「經過迅速判斷,我將沉重的滑翔機向左急轉,並再次打開減速火箭,這一次飛機迅速降低高度,機頭朝著飯店方向落下去。當繞在著陸滑橇上的帶刺鐵絲網(目的是減短著陸滑跑的距離)像根細繩一樣被地面上的碎石頭劃斷後,整架飛機劇烈振動起來,並在距飯店大門台階僅40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斯科爾茲內指揮部下迅速制服了飯店周圍的義大利衛兵,隨後推著索萊蒂將軍向飯店沖去。這時,他看見墨索里尼的面孔出現在二樓的一個窗戶旁,急忙對他喊道:「退回去!離開窗戶!」面色鐵青的索萊蒂則對義大利衛兵大喊:「不要開槍!我們不需要流血!」這些衛兵中有的放下武器站住不動,有的則四下逃進山林。
當其他滑翔機陸續降落時,斯科爾茲內那一組人員已帶著沖鋒槍沖進飯店,首先制服了飯店內的無線電通訊員,用槍托將無線通訊設備砸壞。飯店裡的義大利衛兵亂作一團,隨著更多突擊隊員的擁入,意兵舉手投降。隨後,斯科爾茲內直奔關押墨索里尼的房間,飯店以前的舞廳。在墨索里尼的勸說下,房間內負責看管他的兩名義大利軍官也沒有反抗便舉手投降了。整個營救過程非常迅速,從第一架滑翔機(3號機)著陸到控制飯店只用了4分鍾,且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未開一槍便救出了墨索里尼。這個鬍子拉碴的法西斯領袖緊緊地抱住斯科爾茲內,聲音哽咽地說:「我知道我的老朋友希特勒沒有拋棄我!」當所有事態平息之後,突擊隊的6號和7號滑翔機才剛剛著陸,最後降落的8號機滑行時狠狠地撞在旅館外隆起的山坡上,飛機嚴重毀壞,機上乘員也全部受傷,這也是這次行動中唯一受傷的人員。
救出墨索里尼後,接下來的任務是其安全送走。纜車站已經被德軍佔領,但山谷對面仍有大批意軍防守,無法突圍下山。由於所有的無線電裝置都被破壞,他們也無法與羅馬聯系,不知道德軍是否已經佔領阿奎拉機場。作為備用方案,斯科爾茲內在行動前曾安排一架Hs-126飛機負責帶墨索里尼離開,但該機著陸時受損,機上燃油漏光,無法再起飛。到此時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正在飯店上空盤旋偵察的一架小型單發菲斯勒「鸛」式偵察機上。這架飛機是斯圖登特將軍專門派來觀察營救行動的情況的,其駕駛員是德國王牌飛行員格拉赫上尉(Heinrich Gerlach),他也是斯圖登特的副官兼私人駕駛員。當斯圖登特從無線電中得知斯科爾茲內已得手的消息時,還有些半信半疑,但他命令格拉赫想辦法幫助突擊隊。接到命令後,格拉赫開始壓低飛行高度,在山頭上盤旋,准備降落。
斯科爾茲內指揮突擊隊員和已經投降的義大利士兵將旅館後的滑翔機推到一邊,並粗略修整一下地面,為偵察機的降落做准備。此時,跟隨傘兵第一營佔領山下索道站的幾名德國戰地記者得到允許,經索道來到山上,這幾個不知名的記者用他們的照相機和攝影機記錄下了後來發生的事件,其中就包括格拉赫上尉小心翼翼地將飛機降落在這個臨時跑道上的鏡頭飛機降落後,眾人上前七手八腳將這架只能載運兩人的輕型飛機推到預定的起飛位置。當得知斯科爾茲內要與墨索里尼一起乘這架飛機離開時,格拉赫非常堅決地表示拒絕。因為這種飛機設計載運2人,若搭載90公斤重的墨索里尼後再加上同樣90公斤重的突擊隊長,飛機是否能起飛已令人懷疑。但斯科爾茲尼堅持自己要親自護送墨索里尼抵達安全地點,並暗示這是希特勒的指示後,格拉赫妥協了。12名突擊隊員站在飛機尾部緊緊拖住飛機,直到格拉赫舉起手臂示意發動機轉數到達理想位置可以起飛時,大家才放手。飛機飛速在臨時休整的空地里蹦蹦跳跳地滑行,差一點撞上一塊大岩石,但在經驗豐富的格拉赫操縱下,飛機搖搖晃晃地爬升到天空中,圍繞旅館上空盤旋一周,然後徑直飛往羅馬郊外的普拉提卡機場。平安降落後,斯科爾茲內護送著墨索里尼上了一架He-111飛機轉往維也納,「橡樹行動」大功告成。
抵達維也納後,墨索里尼於13日飛往慕尼黑,在那裡見到了逃出義大利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並於9月17日在義大利北部的薩洛再度粉墨登場,建立了完全由德國人操縱的傀儡政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斯科爾茲內則在維也納和柏林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也因此一夜成名。歐洲各國的廣播電台都在一遍遍地播放著關於這次營救的新聞,他的名字也以最大號的醒目字體出現在報紙上,甚至連丘吉爾也在下院演說中提到了斯科爾茲內的名字,稱「這是英勇無畏的表現……這無疑表明,在現代戰爭中,有許多這樣的機會可以來展示人們的勇敢精神。」
雖然營救墨索里尼行動本身對德國的戰略意義並不大,但德國的宣傳部門清楚地認識到這次行動所產生的巨大宣傳效果,在他們的大力渲染下,斯科爾茲內成了德國家喻戶曉的戰斗英雄,戈培爾還派了一個電影攝制組去大薩索山重拍營救過程,斯科爾茲內本人也被提升為少校,並獲騎士十字勛章。
德軍歷史上最為大膽的營救行動——橡樹行動,被稱為「魔鬼的傑作」。
1944年12月23日的黃昏,坐落於默茲河畔懸崖峭壁旁的比利時小城迪囊(Dinant)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中。這一天剛好是冬至,暗灰色的比利時天空一片渾濁,空氣陰森寒冷,彷彿要刺穿人的皮膚。擔任防衛迪囊任務的是英國第29裝甲旅下轄的一支裝甲分隊,美國陸軍輜重兵部隊的幾百名黑人司機,以及若干工兵、憲兵、未受過作戰訓練的陸軍航空隊成員等等。
此時德軍第2裝甲師正通過阿登森林,向默茲河的橋梁展開猛烈的進攻。自從「突出部戰役」開始以來,已經過去了7天,德軍好象一把插入黃油的刀子,在西線撕開了一個缺口。一旦德軍裝甲部隊佔領了迪囊附近的默茲河大橋,通往西歐第一大港安特衛普的通路將豁然洞開,兵力已經貧乏不堪的盟軍將無力抵擋,1940年的局面勢必重演。迪囊守軍在英軍指揮官A·W·布勞恩上校的指揮下,緊綳著神經,靜候德軍的到來。午夜零時快到了,突然從樹林中傳出一陣引擎的聲音,檢查站的哨兵握緊了手中的步槍。突然間一輛搭載著4名美軍士兵的吉普車突然冒了出來,不理睬哨兵揮手停車的示意,有如一道電光般沖過了檢查站,向迪囊方向疾馳而去。僅僅一分鍾之後,這輛吉普車就觸道了盟軍敷設的地雷,引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吉普車頓時四分五裂,變成了一堆廢鐵。美英士兵一窩蜂似的湧向出事的吉普車殘害。現場彌漫著嗆人的濃煙,在吉普車碎片之間,躺卧著四肢不全的士兵屍體,他們都穿著美軍的制服。
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美英士兵呆站在路旁,默然不知所措:這就是戰爭造成的悲劇,自家的弟兄竟然死於自己敷設的地雷。這時一名軍士突然心血來潮,蹲下來准備為死去的士兵驗屍。他借著一把手電筒的亮光,扯開了第一具屍體的衣領,准備摘下他的身份識別牌。不看猶可,這一瞧差不多把這位好心的軍士嚇暈過去。在深綠色美軍冬季服裝裡面,赫然別著黨衛隊的雙閃電標志,這四個遇難的「美國兵」原來是德國人!
從「突出部戰役」最初的幾天起,在長達130公里的阿登戰線各處,美英部隊就時常遇到這樣的怪事。類似的報告紛紛上報到各部隊司令部,其中還攙雜著盟軍士兵自己編出來的小道消息,讓盟軍司令部頭疼不已。這樣的消息不僅遍布前線,連後方也不斷傳來發現化裝的德國人的消息:300名偽裝為美軍士兵的德國傘兵在巴黎的貝絲咖啡館里秘密集結,准備攻打艾森豪威爾的司令部,生擒盟軍最高統帥;布列塔尼的老農繪聲繪色地說一大批身穿美軍制服的德國佬趁夜從半空中降落下來;甚至在倫敦也有人說有喬裝成英軍的大批德國士兵已經潛入英倫三島,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入了戰俘營,准備解救裡面的德國戰俘,並在英國人的大後方展開大規模的暴動……這樣,在德軍於阿登地區發動反攻的第一周內,盟軍後方出現了戰爭史上不曾有過的恐怖氣氛,這是兩個月之前柏林方面倉促地制訂「格里芬計劃」時候所不曾寄予厚望的。制訂這一作戰方案的黨衛隊上校奧托·斯科爾茲內(Otto Skorzeny)以其大膽心細的風格又一次贏得了空前的成功,上了當的盟軍士兵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開始稱呼他為「歐洲最危險的男人」。

『柒』 士官的制服是什麼樣子的(附圖)

是的,圖片是07式士兵春秋常服。

07式士兵新軍裝,對於義務兵和士官,在服裝的做工和顏料上沒有具體的區分,區分僅在軍銜上。

軍官和士兵07式軍裝的區別,外觀上的最大區別在於衣服袋子、面料和各類佩飾,其它的不再一一列舉。

樓上說的是文職幹部軍裝是錯誤的,文職幹部軍銜與士官軍銜圖形有些相似,遠看可能不容易區分,但文職幹部著春秋常服,在左胸前應佩戴資歷章,士兵佩戴軍人服役章。

『捌』 德國納粹士兵軍官統一發襪子嗎,什麼顏色

二戰德國士兵軍官同一發放制服中包括兩雙襪子。至於襪子顏色方面目前我沒看到硬性規定。應該是隨戰場情況發放的,在一些資料上見到西歐或南歐戰斗時發的多是黑色,在蘇聯戰場上發的是白色。
我也比較喜歡二戰歷史,特別是蘇德戰爭史,感覺那是目前為止人類集團作戰的頂峰。

『玖』 荷蘭在近代歷史上的崛起

16世紀末,荷蘭人通過尼德蘭革命擺脫了西班牙人的落後統治。17世紀,通過歐洲三十年戰爭,荷蘭的獨立地位得到了法律承認,荷蘭這個國家是由一批商人統治的,因此一開始就符合資產階級發展的利益,商人是這個國家的特權階層,例如,世界上最早的銀行就是在荷蘭誕生的。隨著其獨特的地理條件,荷蘭在航運方面獨占鰲頭,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荷蘭殖民的痕跡,比如南非、印尼和我國的台灣地區。而由於重商主義,荷蘭人在和東方的清政府交往時,也不會糾纏於利益之爭,因此贏得了清朝皇帝的好感。在鴉片戰爭前,荷蘭也是與清廷往來最多,關系最好的西方國家
然而,到了17世紀中葉,由於英國的崛起,荷蘭的霸主地位就一去不復返了

與近代荷蘭士兵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格子妮子厚外套 瀏覽:750
泰國男孩穿女裝養活父母 瀏覽:278
女人冬天穿什麼顏色的羽絨服 瀏覽:249
線編簡單花做馬甲好看 瀏覽:319
亞麻襯衫發皺 瀏覽:193
綠色外套搭什麼衣服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86
孕婦裝品牌推薦200元以上 瀏覽:280
男童紅色褲子配什麼上衣圖片 瀏覽:741
南京游府西街小學校服 瀏覽:857
小班數學給雪人戴帽子反思 瀏覽:954
女褲子號碼尺寸對照表 瀏覽:22
上海絲巾廠家批發 瀏覽:318
歸還世界給你帶帽子 瀏覽:471
褲子不管怎麼洗都掉 瀏覽:387
大家評論一下我穿這件旗袍好看嗎 瀏覽:994
白色褲子弄到圓珠筆怎麼洗掉 瀏覽:506
圈織單元衣視頻教學 瀏覽:77
襯衫改寵物衣服教程 瀏覽:583
女裝怎麼就可以少量下單 瀏覽:324
中老年旗袍服裝價格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