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問一下,大連海事大學有的學生穿的那種全藍色的帶袖章不帶肩章的制服,那是什麼啊,挺帥的,知道哪有...
學校里每個人都有的,海員服,還有全白的,裡面是短袖或襯衫,領帶,腰帶,帽子,都是一套的,入學的時候統一定的,想要的話可以找認識的同學幫忙代買,或者就是在大四的開始賣東西的時候去買,只要肯賣的都很便宜,不過據我估計一般的都想留著做個紀念。。。
⑵ 海月社家的jk制服是山還是正
漢樂度家的jk制服是正的,所以你,要放心買。
⑶ 論述幼稚園制服產生的背景,內容與意義
一、開創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時期(1919-1928年)陳鶴琴先生1919年離美回國,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東南大學任教授,開始了對兒童心理與教育的科學實驗和研究。次年喜得長子陳一鳴,逐日對其身心發展進行周密的觀察、實驗和文字與攝影記錄.連續808天,對孩子的身體、動作、摸仿、暗示感受性、游戲、好奇心、懼怕、知識、言語、美感、思想等多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發表了系列關於兒童心理及教育的論文,並於1925年出版《兒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兩部著作。其中《家庭教育》一書論述了家庭教育的101條原則和教育孩子的具體方法,堪稱為一部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家教經典,陶行知先生發表書評《願與天下父母共讀之》稱著者"以科學的頭腦、母親的心腸做成此書,系近今中國出版教育專書中最有價值之著作。"1923年由東南大學教育科支持,起南京鼓樓幼稚園,試驗適合國情的中國化、科學化的幼稚教育,次年在《新教育》雜志上發表"現今幼稚教育之弊病",指出中國普通幼稚園當時大概有四種弊病:一是與環境的接觸太少,在游戲室的時間太多;二是功課太簡單;三是團體動作太多;四是沒有具體的目標。[1]1925年擴建鼓樓幼稚園園舍,邀請東南大學陸志韋等10人成立董事會,籌募資金,該園成為東南大學教育科實驗幼稚園,派助教張宗磷協助研究工作,至此我國第一所幼稚教育實驗中心誕生了。陳先生主持實驗幼稚園的課程、故事、讀法、設備和幼稚生應有的習慣和技能等,並與張宗麟合寫《一年來南京鼓樓幼稚園實驗概要》一文,由《新教育評論》發表。是年夏,主東南大學幼稚師范講習所,編寫的講稿《幼稚教育》圍繞"為什麼幼稚園""幼稚教育的目標、原則、課程"等同題,對中國化、科學化的幼稚園作了全面論述。1927年創我國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同時發表《我們的主張》一文,根據自己幼稚園的理論和實驗總結,提出適合我國國情和幼兒發展特點的15條園主張,其中涉及到適應國情、家園共宵、教育內容、幼稚園課程、教師素養、師幼關系、教法、設備、評價等方面的內容,這15條信條為當時中國的幼稚教育指明了道路,正如陳先生所言:"我們所主張的15條信條當然不是金科玉律盡善盡美,但從現在中國幼稚教育的情形來看,這15條信條也許是治病良方呢!"[2]是年,在《幼稚教育》上發表《幼稚教育之新趨勢》,根據世界幼稚教育發展的情況,提出幼稚教育發展的7種新趨勢:注重自由活動、注重戶外活動、釐定課程、規定標准、研究幼稚生心理、幼稚園與一年級應聯絡、蒙養園運動,[3]種新趨勢對當時我國幼稚教育的發展都有指導價值和意義。1928年,陳先生負責全國幼稚園課程標準的草擬和制定工作,5月與張宗麟合著《幼稚教育叢刊》,出版《幼稚園的讀法》《幼稚園的故事》《幼稚園的課程》和《幼稚園的設備》,同時,反對小學和幼稚園的分科教學法,提倡"整個教學法",主張把兒童所應該學的東西整個地、有系統地教給兒童。次年8月,陳先生負責編制的《幼稚園課程暫行標准》經中小學課程標准起草委員會審查通過,由教育部頒發在全國試行。該課程標准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幼稚教育總目標,第二部分為課程范圍,包括音樂、故事和兒歌、游戲、社會和自然、工作、靜息、餐點7個方面的內容,第三部分是教育方法,提出了17種教育方法及要點。該標准成為指導我國當時幼稚教育的綱領性文件.使我國的幼稚教育不再盲目仿效他人,它對推動我國幼稚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時期豐富的幼兒教育思想的產生,既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實原因,也不可忽視陳先生的個人因素。從內因來說.陳先生1914年清華畢業赴美留學,考取的是庚子賠款獎學金,陳先生說:"清華大學經費來自美國退還的庚款,我游學美國也用的是庚款,庚款是什麼呢?還不是中國人民的民脂民膏!人民的脂膏栽培了我,我如何不感激呢!如何不思報答呢!"[4]他在啟程去美國之前,原本想學醫,在橫渡太平洋的郵船上,他改變了注意,認為要挽救病弱的中國,必須從教育人做起,而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兒童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他決定把一生獻給祖國的兒童教育事業,他的志向得到同舟赴美的陶行知先生的贊賞,後來兩人一起在哥侖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另一主要內因是陳先生對兒童無限的熱愛,正如陳先生所言:"我是喜歡兒童的,兒童也是喜歡我的",他呼籲全社會都來"熱愛兒童""尊重兒童""一切為兒童",正是陳先生對兒童的這種純愛,才確定了他獻身兒童教育事業的人生志向。從外因來說,陳先生留美期間.師從克伯屈、孟祿、桑代克、羅格等知名教授,系統學習了美國的教育學說及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方法.對克伯屈採用的啟發式教學法,深感受益。回國後,正值"五四"新文化教育運動時期,他以親身經歷批判封建宗法制陳腐教育對兒童的束縛與殘害,針對當時中國的幼兒教育被外國教會所壟斷、全盤西洋化的現狀,疾呼:"幼稚教育抄襲西洋,不切合中華民族性,不適合中國國情,不能使中國兒童適應。"[5]加之回國後就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兒童心理學課程.對早期兒童心理發展作了連續而周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這些內外因素交織在一起,更堅定了他從幼兒教育人手,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的中國化、科學化、民主化、大眾化的現代幼兒教育之路的決心。二、廣泛開展教學實驗和研究,編寫各類兒童課本和讀物的時期(1928-1939年)經過陳先生和先輩們的共同努力,中國的幼兒教育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此時從教會手中收回教育權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陳先生憑著對祖國的滿腔熱情,對兒童的熱愛,受聘於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教育處任處長.為的中國兒童學。在主持教育處工作11年期間.的6所小學都附設幼稚園,並在小學和幼稚園大力提倡各種教學實驗和教學研究活動,仍然關心幼稚教育的發展,編寫了系列適合兒童特點的各類兒童課本和課外讀物:1931年在《兒童教育》上發表《四年來中國之幼稚教育》,次年,與陶行知、張宗麟合著並出版《幼稚教育論文集》,編寫出版《幼稚園課本》16冊;1935年在《新聞報》上發表《對於兒童年實施後的宏願》,要求全民族、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教育兒童,為維護和保障兒童權益奮斗;1937年7月,正值盧溝橋事件發生之時,中華兒童教育社在北平舉行第7屆年會,陳先生參加主席團討論學前兒童教育問題,堅持到會議結束才帶領南方與會同志繞道回滬,可見他對幼兒教育問題的關心和重視。是年,在《播音教育月刊》上發表《怎樣做父母》《怎樣教小孩》;1938年與鍾昭華合編出版《南京鼓樓幼稚園兒童生活寫真》。陳鶴琴先生認為,要使幼稚教育發展,必須發動和組織的人合作來做,他說:"推敲切磋,真理才出;科學進步,端在合作。""實地研究的人愈多愈好。"[6]在這一思想主導下,他大力創兒童教育學術團體和刊物,20年代他發起組織幼稚教育研究會,1929年在此基礎上創建中華兒童教育社,到30年代發展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兒童教育學術團體,還主編《幼稚教育》《兒童教育》《小學教師》等刊物,廣泛交流經驗,擴大宣傳,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幼兒教育在戰時的發展。三、活教育理論體系形成、較完整幼稚師范教育體系建立的時期(1939-1949年)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經濟上貧窮落後,老百姓一貧如洗,人民生活極其艱難,科學技術極不發達,教育也陷入陳舊腐敗、抄襲外國、停止不前的局面.幼兒教育顯得尤為突出。對此.陶行知先生曾尖銳地揭露:當時國內的幼稚園害了三種病,即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陳鶴琴先生面對舊教育的全盤西化、脫離實際、死讀書本的時弊,也嚴肅地指出:"今日抄日本,明日抄美國,抄來抄去到底弄不出什麼好的教育來。"陶行知先生曾把舊中國陳舊腐敗的教育概括為"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針對當時的這種教育現狀,陳先生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改變,他要下決心使這種腐敗的"死教育"變為"前進的、活潑的、有生氣的教育"。陳鶴琴先生青年時期受到歐美新教育思潮的影響。特別是受到以杜威為代表的美國資產階級進步教育運動的影響。這一進步教育運動抨擊當時傳統教育的形式主義教學方法,反對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和對兒童活動的束縛.強調兒童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提倡"做中學"的教學方法,提倡"實驗"的精神。陳先生十分贊賞這種觀點。他借鑒了杜威教育思想中正確合理的部分,正如陳先生自己所言:"最知名的教育家之一杜威博士所提倡的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對形成中國的活教育運動起了相當的影響。"[7]但是,陳先生的借鑒不是盲目的,他在本國進行幼兒教育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指出:"要曉得我們的小孩子不是美國的小孩子,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環境與美國不同,我們的國情與美國的國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們視為好的東西在我們用起來未必都是優良的。""總之.幼稚園的設施,總應當處處以適應本國國情為主體,至於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採用,總以不違反國情為唯一條件。"[8]另外,陳先生對歐洲11國的教育考察,也促使他下決心在中國實驗活教育。1934年7月,陳鶴琴先生開始了長達7個月的歐洲教育考察,他參觀了許多新型的實驗學校,與各國的教育專家進行了教育問題的討論,對各國的教育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整體的把握,這使他對"新教育"的源頭--歐洲新教育有了真實的感受,從中看到了現代世界教育發展趨勢的共同特性,認為這是中國教育值得借鑒的。特別是各國教育都注重"做",注重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這給了陳先生很大的啟發,為他在中國實踐活教育指明了方向。陳鶴琴先生在活教育實驗過程中,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支持和幫助,他特別贊賞和佩服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陳先生汲取了杜威的"做中學"、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育思想。但是,陳鶴琴和陶行知的思想都超越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在實驗本國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從內因來說,陳先生從小就接受私塾教育,對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深有體會,即便清王朝被推翻,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教學方法仍很死板,學校活動的中心仍是老師,教材的內容往往遠離學生生活。陳先生說:"他們機械的、被動的被灌輸以有限的所謂知識食糧,而實際上它們卻難以消化--沒有機會去接觸大自然。只要他們讀和寫,而從不要求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活教育植下種子,生根發芽,開出花朵。"[9]1940年陳先生赴重慶參加國民教育會議,途經桂林時給中山學校題詞:"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10]4月謝絕留在重慶任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司長之職,表示"要做事,不做官",回到江西,邀集一批有志人士在泰和大嶺山上以"荒山辟樂園"的精神起了"扛西省立實驗幼稚師范學校",實驗"活教育",實現了由中國人自己培養幼教師資的宏願。其實.陳先生早在20年代就迫切的感到,要實現幼兒教育的中國化、科學化,不能靠外國教會控制幼教師資的訓練,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培訓師資。早在1928年他就提出《各省師范學校急需設幼稚科案》,建議"就環境適應之地,開設幼稚師范學校,或就各省之師范內,添設幼稚科,以培養專門人才,供給良好師資。"[11]江西省立實驗幼稚師范學校的創建就邁出了這第一步。是年,確定並實施活教育的思想:"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即目的論;"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即課程論;"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即方法論。"[12]1941年1月,陳先生主編的《活教育》月刊創刊,確定的刊物宗旨是:建設教育理論、輔導教師進修、提供具體教材、討論實際方法,並發表《活教育與死教育》一文。繼而發表活教育的17條教學原則: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比較教學法;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替代教學法;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分組學習,共同研究;教學游戲化;教學故事化;教師教教師;兒童教兒童;精密觀察。[13]1942年,在《活教育》月刊上發表《活教育要怎樣實施》,總結子兩年來活教育實施的經驗,長.為的中國兒童學。在主持教育處工作11年期間.的6所小學都附設幼稚園,並在小學和幼稚園大力提倡各種教學實驗和教學研究活動,仍然關心幼稚教育的發展,編寫了系列適合兒童特點的各類兒童課本和課外讀物:1931年在《兒童教育》上發表《四年來中國之幼稚教育》,次年,與陶行知、張宗麟合著並出版《幼稚教育論文集》,編寫出版《幼稚園課本》16冊;1935年在《新聞報》上發表《對於兒童年實施後的宏願》,要求全民族、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教育兒童,為維護和保障兒童權益奮斗;1937年7月,正值盧溝橋事件發生之時,中華兒童教育社在北平舉行第7屆年會,陳先生參加主席團討論學前兒童教育問題,堅持到會議結束才帶領南方與會同志繞道回滬,可見他對幼兒教育問題的關心和重視。是年,在《播音教育月刊》上發表《怎樣做父母》《怎樣教小孩》;1938年與鍾昭華合編出版《南京鼓樓幼稚園兒童生活寫真》。陳鶴琴先生認為,要使幼稚教育發展,必須發動和組織的人合作來做,他說:"推敲切磋,真理才出;科學進步,端在合作。""實地研究的人愈多愈好。"[6]在這一思想主導下,他大力創兒童教育學術團體和刊物,20年代他發起組織幼稚教育研究會,1929年在此基礎上創建中華兒童教育社,到30年代發展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兒童教育學術團體,還主編《幼稚教育》《兒童教育》《小學教師》等刊物,廣泛交流經驗,擴大宣傳,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幼兒教育在戰時的發展。三、活教育理論體系形成、較完整幼稚師范教育體系建立的時期(1939-1949年)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經濟上貧窮落後,老百姓一貧如洗,人民生活極其艱難,科學技術極不發達,教育也陷入陳舊腐敗、抄襲外國、停止不前的局面.幼兒教育顯得尤為突出。對此.陶行知先生曾尖銳地揭露:當時國內的幼稚園害了三種病,即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陳鶴琴先生面對舊教育的全盤西化、脫離實際、死讀書本的時弊,也嚴肅地指出:"今日抄日本,明日抄美國,抄來抄去到底弄不出什麼好的教育來。"陶行知先生曾把舊中國陳舊腐敗的教育概括為"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針對當時的這種教育現狀,陳先生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改變,他要下決心使這種腐敗的"死教育"變為"前進的、活潑的、有生氣的教育"。陳鶴琴先生青年時期受到歐美新教育思潮的影響。特別是受到以杜威為代表的美國資產階級進步教育運動的影響。這一進步教育運動抨擊當時傳統教育的形式主義教學方法,反對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和對兒童活動的束縛.強調兒童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提倡"做中學"的教學方法,提倡"實驗"的精神。陳先生十分贊賞這種觀點。他借鑒了杜威教育思想中正確合理的部分,正如陳先生自己所言:"最知名的教育家之一杜威博士所提倡的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對形成中國的活教育運動起了相當的影響。"[7]但是,陳先生的借鑒不是盲目的,他在本國進行幼兒教育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指出:"要曉得我們的小孩子不是美國的小孩子,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環境與美國不同,我們的國情與美國的國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們視為好的東西在我們用起來未必都是優良的。""總之.幼稚園的設施,總應當處處以適應本國國情為主體,至於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採用,總以不違反國情為唯一條件。"[8]另外,陳先生對歐洲11國的教育考察,也促使他下決心在中國實驗活教育。1934年7月,陳鶴琴先生開始了長達7個月的歐洲教育考察,他參觀了許多新型的實驗學校,與各國的教育專家進行了教育問題的討論,對各國的教育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整體的把握,這使他對"新教育"的源頭--歐洲新教育有了真實的感受,從中看到了現代世界教育發展趨勢的共同特性,認為這是中國教育值得借鑒的。特別是各國教育都注重"做",注重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這給了陳先生很大的啟發,為他在中國實踐活教育指明了方向。陳鶴琴先生在活教育實驗過程中,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支持和幫助,他特別贊賞和佩服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陳先生汲取了杜威的"做中學"、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育思想。但是,陳鶴琴和陶行知的思想都超越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在實驗本國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從內因來說,陳先生從小就接受私塾教育,對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深有體會,即便清王朝被推翻,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教學方法仍很死板,學校活動的中心仍是老師,教材的內容往往遠離學生生活。陳先生說:"他們機械的、被動的被灌輸以有限的所謂知識食糧,而實際上它們卻難以消化--沒有機會去接觸大自然。只要他們讀和寫,而從不要求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活教育植下種子,生根發芽,開出花朵。"[9]1940年陳先生赴重慶參加國民教育會議,途經桂林時給中山學校題詞:"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10]4月謝絕留在重慶任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司長之職,表示"要做事,不做官",回到江西,邀集一批有志人士在泰和大嶺山上以"荒山辟樂園"的精神起了"扛西省立實驗幼稚師范學校",實驗"活教育",實現了由中國人自己培養幼教師資的宏願。其實.陳先生早在20年代就迫切的感到,要實現幼兒教育的中國化、科學化,不能靠外國教會控制幼教師資的訓練,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培訓師資。早在1928年他就提出《各省師范學校急需設幼稚科案》,建議"就環境適應之地,開設幼稚師范學校,或就各省之師范內,添設幼稚科,以培養專門人才,供給良好師資。"[11]江西省立實驗幼稚師范學校的創建就邁出了這第一步。是年,確定並實施活教育的思想:"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即目的論;"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即課程論;"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即方法論。"[12]1941年1月,陳先生主編的《活教育》月刊創刊,確定的刊物宗旨是:建設教育理論、輔導教師進修、提供具體教材、討論實際方法,並發表《活教育與死教育》一文。繼而發表活教育的17條教學原則: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比較教學法;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替代教學法;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分組學習,共同研究;教學游戲化;教學故事化;教師教教師;兒童教兒童;精密觀察。[13]1942年,在《活教育》月刊上發表《活教育要怎樣實施》,總結子兩年來活教育實施的經驗,教育內涵、提高教育效率案》《建議根據專業學習,讓幼教幹部歸隊,加強科學技術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案》。陳先生雖從政,但熱愛、關心幼教事業之心依然強烈。1979年,陳先生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小組發言中講到:"這次我借出席五屆二次政協會議之機,提出了三點提案:1.在全國各省市恢復或建立幼兒師范學校,以培養幼教師資。2在全國各省市高等師范學校恢復或建立幼兒園和實驗小學,作為進行科學實驗取得系統經驗的場所。3.設立兒童玩具、教具、設備的研究室和實驗工廠。這三點提案,經提案審查委員會審查已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19]是年11月在全國幼兒教育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被推選為名譽理事長,並發表講話,講話就開展幼兒教育科學研究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第一,要對於作為幼兒教育基礎的兒童心理作全面、系統、切實的科學實驗;第二,要重視幼兒家庭教育的科學實驗;第三,對幼兒園的教育應進行系統、深入的科學實驗與研究,要好示範性幼兒園;第四,必須重視和解決幼教玩具、教具的科學實驗和製造,這是一個極為迫切的重大問題。"陳鶴琴先生的三個提案和幾點建議為改革開放後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迅速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1981年,年近90的陳先生還為"六一"國際兒童節題詞:"一切為兒童、一切為教育、一切為四化。"同年11月,為浙江《幼兒教育》創刊題詞:"熱愛、了解和研究兒童,教育他們使之勝過前人。"這既是對一切從事幼兒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工作者的諄諄教誨,也體現了陳先生熱愛兒童、關心兒童教育事業的摯熱情懷。縱覽陳鶴琴先生的一生,是為中國兒童教育事業奉獻的一生,為中國幼兒教育事業盡瘁的一生,繼承、弘揚和發展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為新時期我國幼兒教育的改革和創新獻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⑷ 什麼是月海
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較低窪的平原,用肉眼遙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塊,這些大面積的陰暗區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單元,總面積上約佔全月面的25%。迄今已知的月海有22個,絕大多數月海分布在面向地球月球的正面,正面月海約佔半球面積的一半;月球背面只有東海、莫斯科海和智海共3個,而且面積很小,佔半球面積的2.5%。月海雖叫做「海」,但徒有虛名,實際上它滴水不含,只不過是較平坦的比周圍低窪的大平原,它的表層覆蓋類似地球玄武岩那樣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其之所以被稱之為「海」,是因為早期的觀察者,發現到月面有部分地區較暗。而在當時無法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情況下,觀察者們按照其對地球的認識,猜測該地區為海洋,因而其反光度比其他地方較低。
⑸ 什麼是月海
月海絕大部分分布在月球的正面,只有3個分布在月球背面,4個在邊緣地區。肉眼所見月面上的陰暗部分,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廣闊平原,也就是月海。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這個名不副實的名稱保留到了現在。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此外還有些地形稱為「月海」或「類月海」的。在正面的月海面積略大於50%,其中最大的「風暴洋」面積越50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等於9個法國面積的總和。大多數月海大致呈圓形,橢圓形,且四周多為一些山脈封閉住,但也有一些海是連成一片的。其他海的名字分別是:雨海、靜海、澄海、豐海等。關於月海和月坑的成因,大多數學者都主張隕石(或小行星和彗星)撞擊說。據計算,雨海可能是由一個直徑為20千米的小行星體以2.5千米/秒的速度轟擊月表形成的,即所謂的雨海事件。「阿波羅14號」的登月艙正好在雨海盆地的沖擊濺射堆積物上著陸,採集的岩石樣品幾乎全部由復雜的角礫岩組成並顯示明顯的沖擊和熱效應特徵,這對雨海盆地的隕石撞擊成因說是一個有力的證據。除了「海」以外,還有5個地形與之類似的「湖」,它們分別是夢湖、死湖、夏湖、秋湖、春湖,不過有的湖比海還大,比如夢湖面積7萬平方千米。月海伸向陸地的部分稱為「灣」和「沼」,都分布在正面。灣有5個:露灣、暑灣、中央灣、虹灣、眉月灣;沼有3個:腐沼、疫沼、夢沼,其實沼和灣沒什麼區別。月海的地勢一般較低,類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準面低1~2千米,個別最低的海,如雨海的東南部甚至比周圍低6千米。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它一般比月海水準面高2~3千米,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起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要比月海大得多。從同位素測定知道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徵。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眾多環形山外,也存在著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月球上的山脈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脈名,如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等,其中最長的山脈為亞平寧山脈,綿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過比月海水準面高三四千米。山脈上也有些峻嶺山峰,過去對它們的高度估計偏高。現在認為大多數山峰高度與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極附近)也不過9000米和8000米。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個,5000~6000米20個,4000~5000米則有80個,1000米以上的有200個。月球上的山脈有一個普遍特徵:兩邊的坡度很不對稱,向海的一邊坡度甚大,有時為斷崖狀,另一側則相當平緩。除了山脈和山群外,月面上還有4座長達數百千米的峭壁懸崖。其中3座突出的在月海中,這種峭壁也稱「月塹」。
⑹ 常盤台中學的制服
夏季制服是短袖的上衣與夏季用薄毛衣,配上灰色百褶裙;冬季制服則是米色西裝外套跟深藍色細格子紋百褶裙。學園都市的所有學校會在9月30日統一進行制服的換季。
常盤台中學能力測定用指定泳裝,是海豚一樣的在黑底之上加以白色曲線紋樣,背後有著大大的開口、以H型的吊帶固定的競技泳裝。是集能夠讓奧林匹克游泳選手嫉妒到兩眼發光的最先進技術於一身之泳裝,然而美琴卻並不喜歡它。原因是由於性能太好,以至於有時候會讓人浮現出自己什麼都沒穿的感覺。
⑺ 什麼是月海
我們知道,月球上沒有水,那麼月海指的是什麼呢?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看到月亮有一些較暗的區域,這些由玄武岩組成的暗色區域就稱之為月海。月海之所以比周圍月陸區暗一些是因為玄武岩的反射率低(6%),它吸收了94%的陽光。已知的月海共有22個,在向著地球這一面的月海有19個,佔半球面積的1/3,而另一面的月海只有3個,並且較小,佔半球面積2.5%。這些「海」是風暴洋、雨海、澄海、靜海、知海、豐富海、酒海、南海、界海、危海、史密斯海、冷海、汽海、雲海、浪海、蛇海、洪堡德海、泡海、濕海、東海、莫斯科海和智海。其中最大的是風暴洋和雨海。
⑻ 幼稚園制服是JK制服里的一個系列嗎還是其它
應該算是一種特殊款吧.......款式很萌 較矮的女生穿上很可愛
⑼ DNF月海套裝`冰凌魔杖`冰凌長袍可以在哪裡打到.
大概是墓地
你也可以去別的地方打打看
我在BX打到過冰凌長袍.
⑽ 這個日本AKB48里的女星叫什麼名字
渡邊麻友,日本國民女子天團AKB48的核心成員,現所屬篠田Team A。被稱為AKB的次世代ACE。同時隸屬於AKB小分隊「NO
NAME」、「走廊奔跑隊」。本人也於2012年初solo出道。擔任動畫AKB0048的主角園智惠理的聲優。經紀公司為Proction尾木,唱片公司為Sony Music。被AKB48總製作人秋元康先生盛贊為「從CG里走出來的孩子」、「AKB48的第一正統偶像」。昵稱是「まゆ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