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案例分析題毒校服事件

案例分析題毒校服事件

發布時間:2021-11-13 04:20:50

Ⅰ 上海致癌「毒校服」事件發酵不會吧太可怕了

上海學校學生服被檢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11時,涉事的校服生產企業所在的浦東新區通過其官方微博稱,質監部門已立案調查,教育部門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

開學前,上海質監部門對學生服質量進行專項抽查,令人意外的是,在22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更是含有致癌風險。
由於正逢學生開學季,「毒校服」事件立刻引起各方輿論關注。
浦東政府相關部門連夜通過官方微博「浦東發布」稱,經核查情況,被質監部門抽取的毒校服來源為上海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抽樣的兩套演出服被檢出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有毒演出服均被扣押未出售。
該微博並稱,「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並將采購的學生服送檢驗機構檢測」。
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18日凌晨通過其官方微博公布了21所中小學的名單。
事實上,早在去年上海質監部門公布的2012年度上海學生服質量抽檢結果就顯示校服合格率已不足五成,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低。而對於此次「毒校服」事件,上海質監局告知,對於上海校服生產企業沒有明確准入機制,服裝廠都可以生產校服。質監部門只能摸索抽查,對於不合格產品會在網上公開。

Ⅱ 毒校服的預防

最近在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毒校服」事件,卻讓大家憂心忡忡,尤其是學生的家長.孩子入學,學校都要求統一著裝,穿校服,每個學校都有其校服的特色.在上海卻有多所學校涉及危害學生健康的「毒校服」!個別校服產品廠家甚至被檢出致癌威脅,如何確保學生穿上環保舒適的校服,無疑十分重要的!
在生產成衣的過程中,面料是最關鍵的,應該從根本上--服裝面料的選擇上預防「毒校服」事件,要從根本上著手,從校服的面料上選購上杜絕PH值和超標和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的危壞!
注意事項
1.首先要根據客戶提供的品質樣,去尋找相同或相似的品質樣,供客人確認。同時記錄面料價格,規格並編號。
2.客戶確認品質樣後,會提供相應的顏色樣供打樣。通常情況下,打色卡3-4天,手織樣4-5天,手刮樣7-10天。收到色卡/手織樣/手刮樣後,與原樣對比,確保無誤後提供給客戶。
3.客戶確認色卡/手織樣/手刮樣後,會安排銷售樣。一般情況下,染色面料交貨周期7天,印花面料周期15-20天,色織面料30天。
4.根據大貨采購訂單,做面料合同,安排大貨面料生產。根據成衣交期與工廠談面料交期。及時提醒面料工廠如果在開發樣上遇到的問題,在大貨中及時調整。生產過程中時刻關注面料進度,及時跟進。收到大貨面料樣後,與銷售樣核對,確保顏色品質沒有偏差,做面料色卡寄客戶確認。同時請面料廠提供碼單,核對面料溢短裝情況。若短裝,在面料確認後通知面料供應商及時補下去。
5.面料確認後,安排時間到工廠驗貨,確保不讓有問題的面料到服裝加工廠。

Ⅲ 校服設計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關系 的大學論文,要怎樣切入主題,毒校服事件的祖國花朵,土爆了的回答啟發

優卡校服很有名,質量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特點,健康環保,耐磨吸汗。
還不錯,希望你採納。

Ⅳ 安全生產案例

化妝品業
1\ SK-Ⅱ漏掉了最重要的「大猩猩」
SK-Ⅱ的點兒挺背,被檢查出含有有害物質,引起國人緊張,上海甚至出現打砸寶潔上海分公司的過激舉動(SK-Ⅱ隸屬於寶潔),一些鄰國的SK-Ⅱ也紛紛被撤櫃。
有人把SK-Ⅱ的這場中國風波歸結於它的傲慢和偏見,認為它「完全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對媒體也是態度強硬。
此話頗有理,但如果我們僅僅糾纏於這些表象,就很難辨清寶潔真正的命門。寶潔(SK-Ⅱ)傲慢不假,不過它因去年在江西的一場訴訟遭受首次信任危機後,已經在積極改變自己的這種形象了,此次寶潔對危機的反應就很迅速,並且不再用各種數據為自己辯解,而是採取退貨等形式化解消費者的怨氣。
因此,如果還說公關不力確實有些冤枉寶潔。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何只有SK-Ⅱ引發了廣泛的反對浪潮?畢竟迪奧、雅詩蘭黛等眾多高檔化妝品隨後也被查出了同樣問題。
讓我們先梳理一下SK-Ⅱ風波中寶潔所採取的處理方式,這有利於我們發現其中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危機管理教科書中的法則:要求相關人員迅速研究這一問題——問題是否屬實?若是,情況有多嚴重?我們能否迅速、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能否自行解決,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
這是傳統型領導慣於採取的方式,過度關注運營層面的問題,保守且安全,不過也許用在當下,這恰恰是錯誤的方法。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更需要警覺型的領導來處理此事。他們既留心解決眼前的短期問題,也會關注出現這些問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他們還會對所採取行動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充分考慮。比如會考慮到消費者是更理性些還是更情緒化些;如果退貨中出現糾紛,會有哪些後果;媒體及互聯網的發展,會不會將地方問題迅速地拔高為舉國關注的大事件等等。
沃頓營銷學教授保羅·蘇梅克爾說:「警覺型領導者一直都在尋找那些無法用現有手段解決的問題所發出的信號。他們從思想上和企業層面上創建出了一個平台,來檢視什麼問題被他們忽視了……」
有這樣一個經典的試驗:在籃球場上,試驗者得到指令,要求他們數清籃球的傳遞次數。由於他們的精力集中在了計算籃球的反彈和傳球次數這樣的簡單任務上,視野被極大地限制了,因此居然沒有注意到有一隻大猩猩堂而皇之地穿過了籃球場。
這就是發生在SK-Ⅱ身上的問題:在這場針對有害物質超標的指控中,淹沒在一堆技術、法律和公關事務中的SK-Ⅱ偏偏漏掉了那隻更重要的「大猩猩」。

2\SK-Ⅱ化妝品含有特氟龍

中廣網 2005-06-15 15:27:32
核心提示
本報連續兩天對SK-Ⅱ的報道見報後,
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社會各界人士對此事紛紛表示關注。消費者認為此事只是冰山一角,化妝品業還有很多黑幕沒有揭開。同時,此事再一次引發了明星廣告的危機。寶潔公司應該向消費者道歉,應該將消費者手中的問題化妝品無條件召回,只是更換宣傳冊是不夠的;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寶潔公司要求一加一賠償。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寶潔公司沒有任何錶態,還在愚弄消費者,消費者應該聯合起來,抵制寶潔公司的產品,同時,消費者也應該通過法律途徑向寶潔公司討還公道。

欺騙消費者不行

中廣網3月22日消息 在昨日的新聞熱線中,多名讀者認為寶潔公司在欺騙消費者,再次表達了起訴廣州寶潔的想法。鄭州民間打假鬥士葛銳昨日給本報打來電話稱,化妝品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一直處於弱勢。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廠家應該給消費者退貨,並承擔賠償責任。這些商家在國外遇到類似訴訟將面臨高額賠償,不敢弄虛作假。在中國由於法律上的漏洞,商家經常漠視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葛銳表示,他目前也在調查取證,如果時機恰當的話,准備在鄭州起訴寶潔公司。

自稱在一家媒體工作的徐女士在熱線中說:「化妝品廣告越說越懸,虛假的太多了,加上一些媒體的揭露,我幾乎對這個行業失去了信任。我現在選購化妝品非常迷茫,只求它們不會有過敏等副作用!」 一位姓王的小姐認為,化妝品行業是一個利潤相當高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透明度不高的行業,所謂的高價格也不過是替廠家出廣告費,誰知道裡面的科技含量真正有多少。王小姐說:「現在的產品介紹讓人摸不著頭腦,總是說含有什麼什麼補水因子、果酸精華、玻尿酸。因子是什麼呢,這些酸又是什麼呢?不少化妝品對其含有的成分往往不寫全,只用『等』字來省事。」王小姐希望有關部門加大打擊虛假廣告力度,規范廣告用詞,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一位姓周的女士認為,買化妝品存在三個誤區:一是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就越好;二是崇洋媚外心理;三是求美心切,下意識地拿廣告中的說法與自己的實際狀況對號入座。一位姓王的先生建議,國家有關條例法規應進一步完善,商檢、工商、質檢等部門則應把好第一道關,保護消費者的「面子」。

SK-Ⅱ含有「特氟龍」

昨日,本報連線此事的發生地南昌消費者的訴訟代理人唐偉先生,獲悉了此事的一些最新進展。

據唐偉介紹,他們撕去了這款產品瓶身上貼著的不幹膠中文說明,發現瓶身原本印有產品成分的日文說明,但覆蓋其上的中文說明並沒有按原樣對產品成分進行翻譯標示。經譯,日文標示的產品成分表明,這款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的成分包括氫氧化鈉、聚四氟乙烯、安息香酸鈉等化學材料,其中氫氧化鈉俗稱「燒鹼」,而聚四氟乙烯俗稱「特氟龍」、「特富龍」,是用於電飯煲不粘鍋製造的常見化學材料。唐偉認為,在生產直接塗抹於人體臉部肌膚的化妝品中,使用含有腐蝕性的化學材料是不合適的。而不在產品包裝上用中文予以相關成分警示,則違犯了我國《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中文說明不予以成分標示則侵犯了中國消費者的知情權。

生產商到底是誰

不過,唐偉對這件事還有一個疑惑之處,SK-Ⅱ產品的生產商到底是誰?唐偉告訴記者,呂萍原想將生產商列為本案的被告,但她翻遍了產品標志也沒有找到生產商。將不幹膠蓋住的日文翻譯後,呂萍才發現了生產商。但讓呂萍困惑的是,居然出現兩個或是三個生產商,一個是「25g美國製造」(生產商不明),一個註明的是馬克斯.發克斯(音譯)股份公司(地址不明),另一個是P&G股份公司。至於馬克斯.發克斯股份公司「是不是生產商,它和P&G股份公司是什麼關系,呂萍搞不清楚。 唐偉表示,現在被告是經銷商浩霖公司,如果確定產品的生產商是寶潔(日本)公司,他們也將把其告上法庭。也就是說,如果此事能最終查清的話,將引發連環訴訟,很可能是涉外訴訟。

唐偉自稱是干個體的,所以不會因此事感到有壓力。他認為自己為中國消費者討個知情權,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同時能讓消費者明白這裡面的黑幕,「我心足矣」。

明星廣告莫唬人

唐偉對於明星廣告的感觸很深,他在發給記者的電子郵件中稱:自3月7日SK-Ⅱ燒鹼和虛假廣告事件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劉嘉玲在此事件中是該負部分法律責任,還僅僅是受道義上的譴責,值得社會各界關注。SK-Ⅱ事件應該引發社會公眾(中國消費者)在消費中如何理性看待明星的廣告效應,明星們也應該從社會公德的層面去以自己的良知善待消費者。即便劉嘉玲代言寶潔公司廣告時,不知道SK-Ⅱ燒鹼和其他化學成分,也應該非常明確和明白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怎麼可能在連續使用28天後,細紋及皺紋明顯減少47%,肌膚年輕12年?許多中國消費者都是先看了劉嘉玲所做的代言廣告和廣告宣傳冊才動心去買的,因此劉嘉玲除了應該在受到良心和道德譴責的同時,也要承擔部分法律責任。

河南明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青昌認為, 對於明星在廣告代言中的法律責任,在法律界也存在著爭論。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名人雖然參與了廣告的製作過程,但並非廣告製作者,故無需為廣告製作者的過錯承擔責任。劉青昌同時指出,雖然目前對名人在虛假廣告中所起的作用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但名人應該為不實廣告承擔一定的責任。 更多的法律界人士表示,明星的一言一行應該對公眾負責,在現有法律尚未對其發布假廣告作出處罰的情況下,他們應該對消費者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標注中文成分 刻不容緩

昨日上午,在河南省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門嘉麗說:「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中含有腐蝕性很強的氫氧化鈉成分,卻沒有中文標注,讓人深感不安。」 她說,日本規定,為防止某些人過敏,98種物質必須在標簽上註明。而在我國,除了育發、染發等9種特殊用途化妝品需提供成分和安全性評價外,其他普通用途化妝品,如美白、潤膚等產品,並沒有嚴格規定。換句話說,這些產品的組成成分和使用效果如何,消費者只能聽憑廠家的宣傳。消費者能不能看懂復雜的化學成分是一回事,而標不標原料成分則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某種成分會導致某種類型的消費者過敏或不適,標志成分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李科長說,國家技術監督局2002年3月公布的《關於嚴厲懲處經銷偽劣商品責任者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經銷下列商品經指出仍不改正的,即可視為經銷偽劣商品行為:1.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廠家的;2.對限時使用的商品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3.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未標明的;4.高檔耐用消費品無中文說明的。國家、省、市多家質監部門十分重視化妝品中文標志的問題,一些不規范的商業行為正在逐步得到治理。

他認為,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對於這種對皮膚有傷害的成分,廠家應給予警示。

相關鏈接:

SK-Ⅱ部分產品已降價

昨日下午,記者從一家網站上看到,SK-Ⅱ部分產品已經降價。在這家SK-Ⅱ專業網站上,SK-Ⅱ所有的產品都打了七折,例如SK-Ⅱ 護膚精華露市場價680元,打七折價為536元。SK-Ⅱ 重點凈白精華,市場價為980元,七折價為635元。從這個信息來看,寶潔公司想利用降價來保住市場。

另據消費者報料稱,SK-Ⅱ在北美洋人店裡不賣,只有在唐人街,中國城找得到。她在網上遇到過一個在一家國際知名化妝品公司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的專家,她不肯透露在哪家公司工作。她說SK-Ⅱ在美國沒通過FDA(美國食品與葯物檢驗局,化妝品和護膚品也歸他們管)的成分標准,所以不能在美國正規銷售,SK-Ⅱ主銷亞洲市場。
http://www.cnr.cn/wcm/caijing/cppp/t20050322_167721.html

服裝業

1\
廣東學生校服質量超1成不合格 珠海合格率僅50%
2008-09-19 來源:南方網-南方日報

廣東省學生校服質量抽查出結果 超一成校服質量差名單曝光

昨天(9月18日,下同)廣東省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學生校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顯示,有一成多的校服質量不合格,產品質量合格率為88.8%(2007年抽查學生校服產品批次合格率為52.2%)。

按校服所供學校所在地統計,此次抽查深圳、韶關、清遠、揭陽、東莞、江門、陽江、肇慶、梅州、潮州、雲浮等市的產品批次合格率均為100%。廣州市的產品合格率為95.2%;珠海市的產品合格率最低,僅為50%;佛山、河源、湛江等地的產品質量水平也較低,合格率分別為68.42%、70%和72.73%。

含毒校服:

在此次抽查中,連平縣鯤鵬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校服檢出聯苯胺。聯苯胺曾是染料工業的重要中間體,如果經常穿著含有聯苯胺的衣服,可引起惡心、嘔吐,損害肝和腎臟。由於聯苯胺的毒性很強,目前服裝行業已改用其他無毒或低毒的中間體。

此外,有18個批次的產品pH值項目不合格,占不合格項目的90%。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皮膚的表面平衡,引起皮膚過敏或誘發感染。

pH值不合格校服:

因pH值不合格被評為質量較差的產品有:深圳市思貝特服飾用品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生產的「青葉子」中學生春夏運動套裝、福建省惠安明盛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明盛」針織學生服、惠州市興教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針織學生服、和平縣港麗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陽明二小」針織學生服、佛山市華材實業發展公司生產的「名上名」學生校服、佛山市三水富萊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萊」運動服、佛山市南海區騰健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騰健服飾」學生校服夏裝、佛山市南海富莉雅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莉雅」學生校服夏裝、佛山市南海區平洲奇裁服裝廠生產的「奇裁服裝」夏季針織運動褲、深圳市志天緣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志天緣服飾」冬裝制服、廉江市通利達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套裝、汕頭經濟特區利園校服創作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廈中學冬運動服上衣、汕頭市服裝日用製品廠生產的針織學生服、湛江市坡頭區官渡中學勤儉服裝廠生產的「三向牌」學生冬校服、雷州市教育校服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向」夏服、佛山市三水恆利達針織有限公司生產的「HENGLIDA」冬季針織運動衫、惠安縣華榮時裝廠廣州經營部生產的「華榮服飾」夏季針織學生套服、深圳市偉奇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貝克斯托」針織運動休閑服。 (記者/ 陳清浩 通訊員/粵質宣)

玩具業

1\ 西安機械玩具四成易傷人(2008-06-13)
近日,陝西省西安市質監局公布的兒童玩具抽查結果顯示,西安市場銷售的兒童玩具合格率為73.6%。其中機械玩具合格率只有60%。
這次抽查涉及機械玩具20個批次,12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60%;毛絨、布制玩具18個批次,16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88.9%。

機械玩具的不合格項目為使用說明和塑料外殼跌落強度。使用說明不合格主要表現為安全警示說明內容字體字幅不達標、缺少對小零件易引起窒息的安全警示等。此外,個別玩具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再生塑料做外殼或外殼做得非常薄,導致玩具跌落時外殼易破裂,暴露出裡面的驅動機構,並產生銳利的塑料邊緣、尖角,存在軋傷或割傷兒童的安全隱患。

毛絨、布制玩具不合格項目為不可拆卸小零件,說明企業采購的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或生產工藝技術控制不到位,使不可拆卸小零件承受拉力達不到標准要求,易導致小零件脫落,造成兒童誤食等安全隱患。

相關鏈接:

上海抽查:童車產品合格率為84.6%

6月5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童車產品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查13批次童車產品,涉及兒童自行車、兒童推車、嬰兒學步車、電動童車、其他玩具車輛等5個品種,經檢驗判定合格的有11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4.6%。

此次抽查中除兒童自行車外的8批次童車產品選取可接觸表面積最大的材料做鉛、鉻兩種元素檢測,經檢測,均符合標準的要求。這說明生產企業加強了對產品重金屬含量的控制;兒童推車、電動童車、其他玩具車輛等3個品種的童車產品,除了標識上存在問題(如未說明維護保養的方法、未標注置物籃承載重量)外,未發現有安全性能方面的質量問題。但兒童自行車和嬰兒學步車各有1批次產品發現物理機械性能質量問題,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此次產品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已要求各區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次抽查中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進行處理,限期整改。對有關企業的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廣大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Ⅳ 毒校服的新聞調查

「不清楚供貨學校名字」
沒有能力為三四十所學校供貨,但他表示不清楚具體供貨的學校名字。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位於川沙新鎮川周公路7253號,注冊資本50萬元。昨日,早報記者來到位於川周公路附近的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規模不大,目前還處於放假階段,沒有工人上班,該公司有關人員王先生透露,公司本擬於20日恢復營業,不過由於此次事件,現開工時間尚未可知。
王先生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檢驗報告,該報告源自上海市紡織纖維質量監督檢驗站。據報告顯示,該批次抽樣日期為2012年11月23日,抽樣基數為50套,樣品數量為2套。檢測項目包括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使用說明等10項內容。經檢測,除了上衣衣袖上的一塊寬一厘米的黑布,被檢測出具有致癌物質的芳香胺染料,其他面料均為合格。
50套樣衣已經全部銷毀,此次檢測出的問題並非緣於加工環節,而是緣於對布料檢測工作上的疏忽。「廠家是按照校方要求確定校服款式,然後去紹興柯橋輕紡市場進貨,再拿回來加工,按照流程一般都會送往北京路上的檢測中心進行質量檢測,然而由於這批次量少,且只是樣衣,並沒有流入市場,所以疏忽了對它的檢測,不承想這么一塊裝飾用的小布料會出這么嚴重的後果。」
在該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發現了一塊「OUXIA」牌搖粒絨冬裝套裝(款號和規格型號同問題產品一樣)的標簽,上面顯示產品等級為合格品,由「檢驗員01」檢測。當被問及出問題的黑布購買自哪個商家,王先生表示他們沒有固定的合作廠商,看到好的就買下來,據他透露,該批次的黑布是出自柯橋輕紡市場的一家門市部,但具體的情況「自己也忘記了,並不是很清楚」。
該公司有一間備有十幾台縫紉機的加工間以及存放各種款式校服的雜物間。沒有能力為三四十所學校供貨,他表示不清楚具體供貨的學校名字。
對此,「浦東發布」表示,2012年四季度,市質監部門抽查了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演出服面料為紅色搖粒絨,里料為白色搖粒絨,三條黑色鑲邊。抽樣檢查中,2套演出服的黑色鑲邊面料被檢測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監部門當即將剩餘的48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全部扣押。50套演出服均未出售。質監部門已經對此進行立案調查。

Ⅵ 毒校服的後續調查

上海市校服抽查再現致癌物 7批次產品被退回
三令五申之下,上海又有校服被查出致癌物。
近日,上海質監部門公布了第二批上海市學生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在抽檢的30批次產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更有一款學生服被檢查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據悉,目前這些問題校服均已被退回生產廠家。
今年年初,上海市的「毒校服」事件引發各界關注,而後上海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舉措,加強監管。不過,在業界看來,監管只是一方面,關鍵的行業性問題仍舊難以解決。從原料的采購到加工環節,缺乏細節的關注。此外,校服生產采購領域的透明性並不強,亟待大企業的介入來改善。
致癌物質再出現
市質監部門近期在對本市生產的學生服產品質量進行專項監督抽查中發現,抽查產品30批次,其中有7批次不合格,涉及纖維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了解到,不合格項目大多涉及纖維含量和pH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上海光明針織總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針織」)生產的「dGm」學生服,被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量問題嚴重。另外6批次學生服產品在纖維含量、PH值等項目上被檢出不合格。
有業內人士表示,校服之所以出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原因在於,產品面料在染整過程中,使用了含有該致癌物質的染料。
根據光明針織的官網介紹,記者獲悉,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針織服裝的外貿企業。
據了解,2008年初,光明針織在國內創立了大光明服飾(DGM-Fashion)、千綺女裝(SenKi)、Trust等品牌。此外,該公司更是PLAYBOY、NIKE、Armani Jeans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長期合作夥伴。
對於上海市質監局的這一抽檢情況,光明針織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存在問題的是兩百多條校褲上的褲繩,產品也已召回。不過,由於相應的原料並非其自己生產,而是采購而來,所以,目前具體的情況並不十分清楚。「目前這個事情有專人在調查,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們在質量上要求一直很高。」
該名人員指出,在采購的面料方面,其一直都有嚴格檢查,且公司內部也配有測試中心,但是涉及到致癌物質,其確實無法測出。他表示,上述涉事產品在批量生產前送檢並沒有查出問題。
據上海質監部門表示,上述抽查的不合格產品,相關學校均已退回生產廠家。生產不合格校服的企業,已由所在地區質監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不合格校服的生產、銷售,限期整改並全部收回不合格產品。
校服企業無准入門檻
學校選擇哪一家企業來提供服裝,因校服沒有準入門檻,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產。質監部門介紹,在選擇企業方面,主要還是看需求方,誰向服裝廠訂貨,誰來選擇,並沒有什麼強制要求。
那麼,校服生產企業是否有準入門檻呢?市質監局介紹,能夠生產服裝的基本都能夠生產校服。在上海,其監管范圍內有近20家校服生產企業。由於校服有季節性,不像日常用的產品那樣常態生產,在學生開學前才會有訂貨,企業才會生產。很多情況下,需要執法部門自己去排摸,時間上都是卡住開學前這個時間點去抽查,才抽得到產品。
如果遇到不合格企業,質監局會對整個抽查情況進行公告,另外也會將相關信息通報給有關部門,還會將不合格企業的信息移送到相應的企業所在地技術監督部門,由他們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後,再對企業整改好的產品進行復查,如果復查合格,即整改結束。
對於質量問題「屢抽屢中」的生產廠商,能否設立一個黑名單來提醒學校?質監部門介紹,黑名單雖然還沒有,但從質監部門的角度來說,有不合格的會在網上進行公開。
據介紹,質監系統與教育系統平時信息互通,質監部門會將抽查的信息告知教育部門,去年兩部門曾聯合發文督促生產企業作為產品質量主體嚴格把關。
現在大多數學校通用的校服,實行最高限價。「夏季學生服(校服)只有五六十元一套,冬季的學生服(校服)不能超過150元一套。這個標准下要買到高質量的校服,確實有點捉襟見肘。」上海市某公辦小學的校長委婉地表達,上海市對中小學生的學生服(校服)價格有限定,部分廠家就出現偷工減料等現象 。

Ⅶ 什麼是毒校服如何鑒別是不是毒校服

「毒校服」事件是2013年初爆出的一起危害學生健康的生產責任事件。上海多所學校涉及此事件,此次共抽查了22批次學生服產品,覆蓋上海市主要生產企業,有6批次被檢測為不合格,合格率僅為73%,其中1款產品有致癌成分。目前對於校服生產標准,尚無統一定論,因此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產,其結果直接導致了校服質量不一,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問題。此事經過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因此,應該從政府層面盡快制定相關標准、規范,以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望採納

Ⅷ 急急急!!!上海毒校服事件 對此做出 200字左右的評價

關於毒校服一事,服裝廠沒有重視,對於校服的面料首先拿到面料後送去紡織品權威機構檢測,紡織品權威機構會根據國標來進行測試。就知道檢測結果是否超標,一旦發現超標堅決杜絕不能進行生產。因為這是學生穿著,尤其是貼身皮膚穿著更要禁止生產。作為一個企業要有道德責任感對我們未來的孩子負責。
對於毒校服事件上海有線電視台法治天地欄目有資深服裝專業人士做出了合理解釋!是上海服裝企業唯一受訪報道。

Ⅸ 毒校服的事件調查

有媒體報道稱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含有有毒物質,其供貨「浦東三四十家學校」。對此,浦東新區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浦東發布」昨晚發消息稱,質監部門已經對此進行立案調查,浦東教育部門進行了排查,已經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並將采購的學生服送檢驗機構檢測。有關部門將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
上海市質監局7日通報稱,近期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學生服產品質量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經檢驗,22批次產品中不合格6批次。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檢出致癌物質,目前該廠已停工,並被立案查處。而該企業曾多次登上質監「黑榜」。一邊是校服生產企業無准入門檻,另一邊是學校「自己買」缺乏統一標准,解決校服質量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記者18日從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獲悉,生產不合格校服的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供貨的21所學校26444套校服已暫停使用並送檢。上海同時還將通過明確准入標准、建立「黑名單」制度等多項措施建立監管校服品質的長效機制。

Ⅹ 毒校服事件教師怎麼看

對於孩子的吃食和穿著,我覺得應該慎重之慎重,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卻發生了,毒校服多麼沉重的事件,監督部門應該更加的嚴格監督好學校里的一切。

與案例分析題毒校服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菠蘿馬甲的織法視頻教程 瀏覽:256
天貓衛衣新款男士 瀏覽:382
免費服裝紙樣女裝 瀏覽:170
中國羽絨服品牌那些質量最好 瀏覽:525
女西褲配什麼外套 瀏覽:949
她老婆連褲子都沒給他穿過 瀏覽:250
品牌嬰兒羽絨服代銷 瀏覽:356
法國校服文化 瀏覽:144
女士品牌線帽子圖片 瀏覽:464
中長款羽絨服多高好看 瀏覽:684
杏色衣裙配什麼外套 瀏覽:619
幹了制服老師小說迅雷下載 瀏覽:655
怎樣介紹自己外套呢 瀏覽:532
1995年流行男士格子外套 瀏覽:230
女士睡衣夏天價格 瀏覽:632
襯衫式風衣怎麼搭配 瀏覽:193
羽絨服男廠家 瀏覽:955
美白色大衣搭配紅色圍巾可以嗎 瀏覽:750
京東女褲子套裝 瀏覽:173
嘉貝逸飛外套大衣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