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慶市祥閣學校是個什麼樣的學校
是個挺新的學校,小學和中學在一起的~有個不錯的操場!
⑵ 大慶靚湖中學和祥閣中學哪個更好一些!!!!!!!!!
我認為,靚湖比較好,雖然是新辦的學校,但是師資力量大,我認為還是靚湖好,我就在靚湖,老師特別敬業,謝謝,望採納。
⑶ 大慶初中哪個好
新村的學校是課改實驗區,考重點中學容易一點,建議選擇新村的學校,孩子中考的時候能占點便宜。
去年全市重點高中升學率和平均分第一都是新村的靚湖學校,一個新成立沒幾年的學校,雖然很少有人知道,但是這個學校很受市裡領導的專注,校領導也拚命的想出成績,而且現在這個學校還沒有六十九中之類的學校那麼熱門,老師也沒那麼黑。
一中基本上是全市最黑的學校了,全市的老師都知道,而且一中的成績好主要是因為生源好,仗著財大氣粗拚命的挖好學生,由於太多優秀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或者錢沒送到位)導致很多該出成績的都沒有出來,教學理念不夠先進。
你要是特別捨得為孩子花錢就陪孩子在新村住,給老師多送點錢。69中、靚湖、祥閣教學質量都是一流,像44中和55中這樣的老牌學校也有不少好老師,新村的初中競爭是最激烈的,因為新村的學校受市裡關注比較多,領導家孩子也多,各個學校校長都想通過優異的教學成績陞官呢。一中現在的楊校長最早就是69的校長,把69管好了直接正科提正處了。
⑷ 大慶市69中學和祥閣學校哪個更好
大慶市第69中學在新課程「校本研修」中走向輝煌
金秋十月,我們69中學迎來了新課程校本研修課堂教學展示大賽,經過一周的精彩展示,活動圓滿落下圍幕。
69中學作為國家級課程改革的首批實驗校,已走過了六年的風雨歷程,在新課程的實踐探索中,我們把校本研修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並重點抓好教學環節、教學行為和教學問題三大環節。
本次活動旨在使青年教師從中學習積累,不斷走向成熟;老教師從中進一步更新思想,不斷創新,以實現新老教師在校本研修中的共同成長。
此次課堂教學大賽的十八名執教者來自各年級的備課組,多數為青年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上既有個人智慧的閃光,又有集體力量的體現,更展示了師徒優勢互補的神奇魅力:
Ⅰ、教師在校本研修中共同成長
此次活動中的課前准備階段,教師集思廣益,促進合作,各年級備課組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對同一內容進行集體備課,製作課件,執教者根據本班特點,二次創造,上出特色,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此外同學科同年級組的老師互相聽課達到100%,同年段聽課達到50%以上,不同年段聽課達到25%以上,鼓勵跨學科聽課,互相學習。這不僅僅是一場賽課展示,更多的是促進與提高。通過這樣的學習、積累、提高、綻放,真正實現了教師在校本研修中共同成長。
Ⅱ、課程在三級管理中異彩紛呈
此次課堂教學大賽展示,體現了三級課程管理的多元化,除了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國家必修課程外,還有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他們共同展示著學校的特色。一節節體現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互動雙贏的整合課,充分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上不斷綻放。
從中我們清楚的看到學生是課程改革的真正受益者,課堂上一雙雙眼睛閃爍著智慧的靈光,一張張面孔洋溢著獲得新知的喜悅。更令人欣喜的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演繹出一曲曲和諧的樂章,所有這一切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新課程課堂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Ⅲ、校長在課程改革中率先垂範
在課改實踐中,姜維軍校長率先垂範帶領學校班子成員親臨一線指導,與教師一同走進校本研修。在此次大賽活動中節節不落,全程聽課並參與研討、評課,堪稱課程改革的領頭雁、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在他的引領下學校領導與教師在評課研討中就「如何體現新理念、新角色、新課堂」方面結合課例談出各自看法,同時解決了許多觀念和實踐方面的具體問題,促進了我校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
校本研修使69中學的教育教學走向規范,走向成熟,更走向輝煌。但反思我們所走過的課改歷程,還有很多不足,也有許多困惑,我們將繼續孜孜不倦的探求。我們願做磅礴澎湃的課改大潮中的一朵激越的浪花,追逐著潮頭,不斷展示奔涌跳躍的風采。
⑸ 大慶祥閣學校,69中,靚湖學校哪個好
大慶祥閣學校好。
大慶祥閣學校隸屬於市教育局直管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成立於2003年8月,佔地面積8.9萬m2,建築面積3.9萬m2。祥閣學校獲得「中央教科所家庭教育實驗基地、中央教科所華教學院全國教育科研示範校、黑龍江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黑龍江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黑龍江省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有教學班62個,在校學生5000餘名。現有教職工194名,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碩士學歷教師8名,本科學歷教師161名;高級教師52名,中級教師72名。
學校始終圍繞和諧創建主題,堅持「弘道正人」的辦學理念,以「文明修身、博學篤行」為校訓,積極構建「民主、和諧、崇真、尚美」的校風,恪守「樂教、嚴謹、博學、創新」的教風,形成了「樂學、善思、明辨、求真」的學風和「團結、合作、誠信、文明」的班風。
⑹ 大慶市重點初中排名
1、大慶鐵人中學
大慶鐵人中學,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一所以「鐵人」王進喜的英雄稱號命名的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創建於1986年,1987年開始招生,1993年晉升為黑龍江省重點中學,2000年10月被確定為省首批示範性高中,2001年被確定為省首批理科實驗基地。
2、大慶實驗中學
大慶實驗中學創建於1985年,1992年晉升為省重點中學。校區地處大學園區,與東北石油大學(原大慶石油學院)、八一農墾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毗鄰,為黎明湖、大慶書院和大慶奧林匹克中心所環繞。
3、大慶市第四中學
大慶市第四中學始建於1962年,是一所省重點中學、黑龍江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國家級綠色學校、全國平安和諧校園,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校園佔地面積15.16公頃,建築面積約8.5公頃。現有教職工285人,教學班62個,學生3790人。
4、大慶第一中學
大慶第一中學始建於1961年,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南地區,是大慶石油會戰初期成立的最早一所石油職工子弟中學,是大慶市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黑龍江省重點中學,黑龍江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5、大慶二十三中學
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於1975年建校,是一所以高中文理科教育為主體,兼藝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綜合型完全中學,是黑龍江省級示範性重點中學。
6、肇州縣第二中學
肇州縣第二中學坐落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境內。成立於1944年,是大慶市建校歷史最長的一所中學。1959年分為一、二中,二中在原校址,1961年遷入現校址。
7、大慶石油高級中學
大慶石油高級中學1992年建校,1993年晉升為市重點中學,1996年晉升為省級重點中學,2000 年晉升為省首批示範中學。
8、大慶市第三十五中學
大慶市第三十五中學始建於1981年,坐落在大慶市的最南端——大同區,是黑龍江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⑺ 大慶市重點初中哪所學校好呢
1、大慶市第三十六中學
大慶第三十六中學,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西苑街29號。校園佔地面積3.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有教學樓兩座,實驗樓一座,有1013平方米的體育館一座。是大慶市最大的初級中學,2002年晉升為省級示範中學。2003年晉升為省級綠色學校。學校被香港國際教育研究中心評為全國初級中學中唯一的國家素質教育基地。
2、大慶第一中學
大慶第一中學始建於1961年,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南地區,是大慶石油會戰初期成立的最早一所石油職工子弟中學,是大慶市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黑龍江省重點中學,黑龍江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建校以來,「以大慶精神辦學,以鐵人精神育人」為辦學精神,曾數十次榮獲原石油工業部先進教育集體和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3、大慶市第六十九中學
大慶市第六十九中學是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初級中學。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校,黑龍江省省級示範校。學校始建於1988年,原屬東風中學初中部,2000年8月獨立定名為大慶市第六十九中學。大慶市第六十九中學是國家級示範校,也是全國名校之一。
4、大慶祥閣學校
祥閣學校成立於2003年8月,是大慶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祥閣學校獲得「中央教科所家庭教育實驗基地、中央教科所華教學院全國教育科研示範校、黑龍江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黑龍江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黑龍江省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5、大慶市第五十五中學
大慶市第五十五中學位於薩爾圖區東風新村經六街北,是一所區直公立普通初中。學校始建於一九八七年,總佔地面積23617平方米。2004年以來先後獲得全國中小學班級管理創新先進集體,省課程改革先進單位、法治示範學校、「中學物理教與學綜合改革實驗」 先進集體。
⑻ 大慶市祥閣學校的學校簡介
祥閣學校獲得「中央教科所家庭教育實驗基地、中央教科所華教學院全國教育科研示範校、黑龍江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黑龍江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黑龍江省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⑼ 大慶靚湖中學教學質量怎麼樣,孩子想去讀初中,麻煩大家了。
這個學校現在名聲不錯,似乎比祥閣學校出名,每年兩湖學校都拉大條幅說他們學校的學生升學率怎麼樣,聽很多人都說不錯
⑽ 關於大慶祥閣中學的問題
周春英,中學歷史高級教師,黑龍江省、大慶市和薩爾圖區歷史學科兼職教研員。自2001年參加課程改革以來,不斷探索,大膽實踐,形成了具有學科特色和個人風格的歷史教學模式。在課程改革中先後獲得大慶市課程改革優秀教師、大慶市骨幹教師、大慶市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2006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學科帶頭人和黑龍江省教學能手。
2004年被國家歷史課程標准組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聘為課程改革專家,參與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宣傳工作;所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各類獎項,《北方的民族匯聚》等四篇教學設計被收編到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伴你教歷史》中,隨教材同步發行。錄像課《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時候》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並公開發行。
2004年起,分別參與了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試題優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資源與評價》、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新課程測試與評價》、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等學生和教師成長叢書的編寫工作,並任《資源與評價》和《新課程測試與評價》的七年級上冊分冊主編。
2004年起參與黑龍江省課程改革實驗區歷史中考命題和評價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不斷成熟和進步。
座右銘:與學生一起進步和成長是我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