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是啊,中國的校復雜就這么難看捏~
記得我中學時,簡直就是這大藍天(蜻蜓的一種),全身藍,土的要死。
不過,在長沙,全是校服重新設計,更換,新一屆的校服,再不是一身運動服,男款是西服樣式,女式是裙子,算然我還沒見著,不過想來應該和香港、韓國的那面差不多吧~
2. 校服太丑怎麼辦
將就著穿穿,以後就沒機會了
3. 中國的校服為什麼這么難看真特么的土!
歸根結底就是吃回扣,校方收了學生的錢,去采購校服,哪裡能拿到更高的回扣?不是大型服裝企業,而是小企業,甚至臨時成立作坊來做校服,賺取暴利,這樣小型的或臨時的服裝生產機構,你指望它的設計水平能多高,所以就很土鱉了。根本沒有設計的東西,這種垃圾服裝只有蔽體功能毫無美感可言。
4.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都很土...
我覺得校服好看與否並不是主要的,校服的主要意義是便於學校管理,加強校風建設.假設讓你設計校服,你會怎麼設計?西哈?寒流?潮人?這些是個像樣的學生追求的東西嗎?各人認為去上學就不必要追求校服的好看與否,就好比工作服有見過好看的嗎?你要校服好看,但1百個人有1百個好看的說法,所以為了統一大家的意見,也只好設計出這樣平庸的東西了
5.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慣用的答案是,杜絕攀比和早戀。大概是覺得眾人都穿上千篇一律、絕不合體的校服,哪怕在人群中多看你一千眼,也記不清你的容顏。
我讀初中那會兒,學校甚至對男女生的發行有嚴格要求,男生必須板寸,女生短發不過耳。老師們諄諄教誨:把一門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不要花那些歪心思去臭美。
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更美好的自我形象有了要求,對異性也有了本心的好奇。為了避免這一群小羊走上迷途,牧羊人選擇了集體圈養,砍斷所有出路,一了百了干凈利落。
以攔腰折斷取代循循善誘的校園教育,與耍流氓何異?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校服,真是一個純潔的字眼。不由得令人想起那年17歲的初戀......
換個校服就能預防早戀未免太想當然了。相反,這種做法,不能正確展現男女成長中性別特點的衣服,不利於青春期少年樹立正確健康的性別意識,也不利於性別自信的建立,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能坦然面對。
學生們並沒有生機勃勃的活力。
同時,應試教育的改革也應該加速,如果學生只是考試的工具,教育機構與學校不注重個人的內在發展,即使校服再好看,卻也顯示不了任何的朝氣與校服該有的風采。
-End-
6. 為什麼中國學生的校服那麼土,那麼不好看啊
可能你喜歡
超短裙
吧~~~可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都比較保守一點哈!
7.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比其他國家那麼難看,那麼土裡土氣啊
教育局的老頑固和某些家長的傳統觀念,以為學生穿好看的衣服會談戀愛啥的,我們這里的小學的校服都很漂亮,中學就TMD的跟運動服一樣,真想一碗翔卡在這些老頑固頭上!
8.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要做得這么丑
英國廣播公司(BBC)關於中式教育的紀錄片,除了引發對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開始檢討,與英國校服相比,中國大陸校服寬松無美感,反映出美學教育缺失,幾乎是沒有明顯男女區別的運動裝,「臃腫,難看,質地粗劣,毫無美感可言」。有學者指出,這種去性別的服裝,反映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對女性身體和性的恐懼」,也是「審美的粗鄙化」。
家長們的擔心不只是「動心思」。中小學生處於發育期,身體長得快,初中三年合身校服就要換三次,而且還要分夏、冬、春秋三類,常服和運動服兩種,算下來一共要36套,學校還得有碩大的更衣室。即便是難看的運動式校服也是有號碼的,但很多家長刻意選大號,希望孩子們一件穿三年。
要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學校推行民主管理,要需要培育學校管理者、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的民主意識、規則和習慣,這是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實行教育現代治理,必不可少的內容。解決包括校服在內的一系列與學生權益相關的問題,都需要學校建立學生和家長參與的民主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