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毒校服的後續調查
上海市校服抽查再現致癌物 7批次產品被退回
三令五申之下,上海又有校服被查出致癌物。
近日,上海質監部門公布了第二批上海市學生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在抽檢的30批次產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更有一款學生服被檢查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據悉,目前這些問題校服均已被退回生產廠家。
今年年初,上海市的「毒校服」事件引發各界關注,而後上海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舉措,加強監管。不過,在業界看來,監管只是一方面,關鍵的行業性問題仍舊難以解決。從原料的采購到加工環節,缺乏細節的關注。此外,校服生產采購領域的透明性並不強,亟待大企業的介入來改善。
致癌物質再出現
市質監部門近期在對本市生產的學生服產品質量進行專項監督抽查中發現,抽查產品30批次,其中有7批次不合格,涉及纖維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了解到,不合格項目大多涉及纖維含量和pH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上海光明針織總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針織」)生產的「dGm」學生服,被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量問題嚴重。另外6批次學生服產品在纖維含量、PH值等項目上被檢出不合格。
有業內人士表示,校服之所以出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原因在於,產品面料在染整過程中,使用了含有該致癌物質的染料。
根據光明針織的官網介紹,記者獲悉,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針織服裝的外貿企業。
據了解,2008年初,光明針織在國內創立了大光明服飾(DGM-Fashion)、千綺女裝(SenKi)、Trust等品牌。此外,該公司更是PLAYBOY、NIKE、Armani Jeans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長期合作夥伴。
對於上海市質監局的這一抽檢情況,光明針織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存在問題的是兩百多條校褲上的褲繩,產品也已召回。不過,由於相應的原料並非其自己生產,而是采購而來,所以,目前具體的情況並不十分清楚。「目前這個事情有專人在調查,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們在質量上要求一直很高。」
該名人員指出,在采購的面料方面,其一直都有嚴格檢查,且公司內部也配有測試中心,但是涉及到致癌物質,其確實無法測出。他表示,上述涉事產品在批量生產前送檢並沒有查出問題。
據上海質監部門表示,上述抽查的不合格產品,相關學校均已退回生產廠家。生產不合格校服的企業,已由所在地區質監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不合格校服的生產、銷售,限期整改並全部收回不合格產品。
校服企業無准入門檻
學校選擇哪一家企業來提供服裝,因校服沒有準入門檻,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產。質監部門介紹,在選擇企業方面,主要還是看需求方,誰向服裝廠訂貨,誰來選擇,並沒有什麼強制要求。
那麼,校服生產企業是否有準入門檻呢?市質監局介紹,能夠生產服裝的基本都能夠生產校服。在上海,其監管范圍內有近20家校服生產企業。由於校服有季節性,不像日常用的產品那樣常態生產,在學生開學前才會有訂貨,企業才會生產。很多情況下,需要執法部門自己去排摸,時間上都是卡住開學前這個時間點去抽查,才抽得到產品。
如果遇到不合格企業,質監局會對整個抽查情況進行公告,另外也會將相關信息通報給有關部門,還會將不合格企業的信息移送到相應的企業所在地技術監督部門,由他們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後,再對企業整改好的產品進行復查,如果復查合格,即整改結束。
對於質量問題「屢抽屢中」的生產廠商,能否設立一個黑名單來提醒學校?質監部門介紹,黑名單雖然還沒有,但從質監部門的角度來說,有不合格的會在網上進行公開。
據介紹,質監系統與教育系統平時信息互通,質監部門會將抽查的信息告知教育部門,去年兩部門曾聯合發文督促生產企業作為產品質量主體嚴格把關。
現在大多數學校通用的校服,實行最高限價。「夏季學生服(校服)只有五六十元一套,冬季的學生服(校服)不能超過150元一套。這個標准下要買到高質量的校服,確實有點捉襟見肘。」上海市某公辦小學的校長委婉地表達,上海市對中小學生的學生服(校服)價格有限定,部分廠家就出現偷工減料等現象 。
❷ 毒校服事件教師怎麼看
對於孩子的吃食和穿著,我覺得應該慎重之慎重,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卻發生了,毒校服多麼沉重的事件,監督部門應該更加的嚴格監督好學校里的一切。
❸ 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1.學生穿統一的校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代表這學生這個身份,讓學生有個自我約束力。
2.校服往往是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的象徵,代表了一個學校的符號,也是青春校園學生們的一種載體。
3.安全保障,可以約束外來人員進入校園製造問題!
4.學生穿統一校服有利於學校進行統一管理,有利於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朝氣和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5.學生穿統一的校服能避免學生之間形成攀比的心理,這對於學生的成長而言是起到積極的作用的。
(3)毒校服事件引質疑擴展閱讀:
很多學校會在每個季節都會學生發新校服,但是這些新校服的質量是否過關,已經成為學生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因為現在有很多毒校服事件,學生們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對於校服的不信任已經成為了普遍問題,尤其是新校服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學生們一定要了解新校服穿前注意事項,這樣才能夠避免身體健康受到危害。
學生們在拿到新生活之後,不要馬上就穿,尤其是夏季的校服,由於需要貼身穿,在穿新校服之前,一定要先清洗幾次,這樣可以將校服上的一些灰塵,以及有害物質清除掉,絕大多數校服中都含有甲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因為在生產校服的時候,為了避免校服出現褶皺,很多不良的服裝廠家就會在生產的過程中加入甲醛,以達到除皺的目的。由於甲醛特別溶於水,所以學生們在拿到新校服之後,一定要及時清洗,最好能夠在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放在太陽下曝曬一段時間。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校服中的甲醛以及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顏色比較鮮艷的校服,會含有大量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多清洗幾次,也可以適當減少這種物質在衣服上的含量。
❹ 購買校服有哪些不容忽視的細節
1. 首先家長要清楚自己孩子的身高,平時買衣服時穿什麼碼。購買後要注意索要購物小票,作為退換依據。
2. 買校服最好提前,不要等天涼了再買秋裝,或冷了再買冬裝。因為臨時買有可能廠家缺貨和斷碼,另外也可以避免大家因扎堆購買而排隊,耽誤時間。
3. 每個學校對學生服的購買數量要求不一,所以要搞清楚學校的要求。
4. 購買衣服後,要檢查一遍確認數量及款式,不要搞錯。
5. 購買後拿回家應立即試穿看是否合身,如不合身應復原包裝帶上購物小票前去退換。
6. 已洗水或穿過或臟臭有異味的衣服廠家是不能調換的。
7. 千萬記住,無論什麼面料的校服,購回後不要即刻穿上身,一定要清洗一次後再穿!
❺ 安全生產案例
化妝品業
1\ SK-Ⅱ漏掉了最重要的「大猩猩」
SK-Ⅱ的點兒挺背,被檢查出含有有害物質,引起國人緊張,上海甚至出現打砸寶潔上海分公司的過激舉動(SK-Ⅱ隸屬於寶潔),一些鄰國的SK-Ⅱ也紛紛被撤櫃。
有人把SK-Ⅱ的這場中國風波歸結於它的傲慢和偏見,認為它「完全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對媒體也是態度強硬。
此話頗有理,但如果我們僅僅糾纏於這些表象,就很難辨清寶潔真正的命門。寶潔(SK-Ⅱ)傲慢不假,不過它因去年在江西的一場訴訟遭受首次信任危機後,已經在積極改變自己的這種形象了,此次寶潔對危機的反應就很迅速,並且不再用各種數據為自己辯解,而是採取退貨等形式化解消費者的怨氣。
因此,如果還說公關不力確實有些冤枉寶潔。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何只有SK-Ⅱ引發了廣泛的反對浪潮?畢竟迪奧、雅詩蘭黛等眾多高檔化妝品隨後也被查出了同樣問題。
讓我們先梳理一下SK-Ⅱ風波中寶潔所採取的處理方式,這有利於我們發現其中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危機管理教科書中的法則:要求相關人員迅速研究這一問題——問題是否屬實?若是,情況有多嚴重?我們能否迅速、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能否自行解決,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
這是傳統型領導慣於採取的方式,過度關注運營層面的問題,保守且安全,不過也許用在當下,這恰恰是錯誤的方法。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更需要警覺型的領導來處理此事。他們既留心解決眼前的短期問題,也會關注出現這些問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他們還會對所採取行動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充分考慮。比如會考慮到消費者是更理性些還是更情緒化些;如果退貨中出現糾紛,會有哪些後果;媒體及互聯網的發展,會不會將地方問題迅速地拔高為舉國關注的大事件等等。
沃頓營銷學教授保羅·蘇梅克爾說:「警覺型領導者一直都在尋找那些無法用現有手段解決的問題所發出的信號。他們從思想上和企業層面上創建出了一個平台,來檢視什麼問題被他們忽視了……」
有這樣一個經典的試驗:在籃球場上,試驗者得到指令,要求他們數清籃球的傳遞次數。由於他們的精力集中在了計算籃球的反彈和傳球次數這樣的簡單任務上,視野被極大地限制了,因此居然沒有注意到有一隻大猩猩堂而皇之地穿過了籃球場。
這就是發生在SK-Ⅱ身上的問題:在這場針對有害物質超標的指控中,淹沒在一堆技術、法律和公關事務中的SK-Ⅱ偏偏漏掉了那隻更重要的「大猩猩」。
2\SK-Ⅱ化妝品含有特氟龍
中廣網 2005-06-15 15:27:32
核心提示
本報連續兩天對SK-Ⅱ的報道見報後,
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社會各界人士對此事紛紛表示關注。消費者認為此事只是冰山一角,化妝品業還有很多黑幕沒有揭開。同時,此事再一次引發了明星廣告的危機。寶潔公司應該向消費者道歉,應該將消費者手中的問題化妝品無條件召回,只是更換宣傳冊是不夠的;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寶潔公司要求一加一賠償。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寶潔公司沒有任何錶態,還在愚弄消費者,消費者應該聯合起來,抵制寶潔公司的產品,同時,消費者也應該通過法律途徑向寶潔公司討還公道。
欺騙消費者不行
中廣網3月22日消息 在昨日的新聞熱線中,多名讀者認為寶潔公司在欺騙消費者,再次表達了起訴廣州寶潔的想法。鄭州民間打假鬥士葛銳昨日給本報打來電話稱,化妝品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一直處於弱勢。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廠家應該給消費者退貨,並承擔賠償責任。這些商家在國外遇到類似訴訟將面臨高額賠償,不敢弄虛作假。在中國由於法律上的漏洞,商家經常漠視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葛銳表示,他目前也在調查取證,如果時機恰當的話,准備在鄭州起訴寶潔公司。
自稱在一家媒體工作的徐女士在熱線中說:「化妝品廣告越說越懸,虛假的太多了,加上一些媒體的揭露,我幾乎對這個行業失去了信任。我現在選購化妝品非常迷茫,只求它們不會有過敏等副作用!」 一位姓王的小姐認為,化妝品行業是一個利潤相當高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透明度不高的行業,所謂的高價格也不過是替廠家出廣告費,誰知道裡面的科技含量真正有多少。王小姐說:「現在的產品介紹讓人摸不著頭腦,總是說含有什麼什麼補水因子、果酸精華、玻尿酸。因子是什麼呢,這些酸又是什麼呢?不少化妝品對其含有的成分往往不寫全,只用『等』字來省事。」王小姐希望有關部門加大打擊虛假廣告力度,規范廣告用詞,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一位姓周的女士認為,買化妝品存在三個誤區:一是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就越好;二是崇洋媚外心理;三是求美心切,下意識地拿廣告中的說法與自己的實際狀況對號入座。一位姓王的先生建議,國家有關條例法規應進一步完善,商檢、工商、質檢等部門則應把好第一道關,保護消費者的「面子」。
SK-Ⅱ含有「特氟龍」
昨日,本報連線此事的發生地南昌消費者的訴訟代理人唐偉先生,獲悉了此事的一些最新進展。
據唐偉介紹,他們撕去了這款產品瓶身上貼著的不幹膠中文說明,發現瓶身原本印有產品成分的日文說明,但覆蓋其上的中文說明並沒有按原樣對產品成分進行翻譯標示。經譯,日文標示的產品成分表明,這款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的成分包括氫氧化鈉、聚四氟乙烯、安息香酸鈉等化學材料,其中氫氧化鈉俗稱「燒鹼」,而聚四氟乙烯俗稱「特氟龍」、「特富龍」,是用於電飯煲不粘鍋製造的常見化學材料。唐偉認為,在生產直接塗抹於人體臉部肌膚的化妝品中,使用含有腐蝕性的化學材料是不合適的。而不在產品包裝上用中文予以相關成分警示,則違犯了我國《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中文說明不予以成分標示則侵犯了中國消費者的知情權。
生產商到底是誰
不過,唐偉對這件事還有一個疑惑之處,SK-Ⅱ產品的生產商到底是誰?唐偉告訴記者,呂萍原想將生產商列為本案的被告,但她翻遍了產品標志也沒有找到生產商。將不幹膠蓋住的日文翻譯後,呂萍才發現了生產商。但讓呂萍困惑的是,居然出現兩個或是三個生產商,一個是「25g美國製造」(生產商不明),一個註明的是馬克斯.發克斯(音譯)股份公司(地址不明),另一個是P&G股份公司。至於馬克斯.發克斯股份公司「是不是生產商,它和P&G股份公司是什麼關系,呂萍搞不清楚。 唐偉表示,現在被告是經銷商浩霖公司,如果確定產品的生產商是寶潔(日本)公司,他們也將把其告上法庭。也就是說,如果此事能最終查清的話,將引發連環訴訟,很可能是涉外訴訟。
唐偉自稱是干個體的,所以不會因此事感到有壓力。他認為自己為中國消費者討個知情權,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同時能讓消費者明白這裡面的黑幕,「我心足矣」。
明星廣告莫唬人
唐偉對於明星廣告的感觸很深,他在發給記者的電子郵件中稱:自3月7日SK-Ⅱ燒鹼和虛假廣告事件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劉嘉玲在此事件中是該負部分法律責任,還僅僅是受道義上的譴責,值得社會各界關注。SK-Ⅱ事件應該引發社會公眾(中國消費者)在消費中如何理性看待明星的廣告效應,明星們也應該從社會公德的層面去以自己的良知善待消費者。即便劉嘉玲代言寶潔公司廣告時,不知道SK-Ⅱ燒鹼和其他化學成分,也應該非常明確和明白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怎麼可能在連續使用28天後,細紋及皺紋明顯減少47%,肌膚年輕12年?許多中國消費者都是先看了劉嘉玲所做的代言廣告和廣告宣傳冊才動心去買的,因此劉嘉玲除了應該在受到良心和道德譴責的同時,也要承擔部分法律責任。
河南明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青昌認為, 對於明星在廣告代言中的法律責任,在法律界也存在著爭論。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名人雖然參與了廣告的製作過程,但並非廣告製作者,故無需為廣告製作者的過錯承擔責任。劉青昌同時指出,雖然目前對名人在虛假廣告中所起的作用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但名人應該為不實廣告承擔一定的責任。 更多的法律界人士表示,明星的一言一行應該對公眾負責,在現有法律尚未對其發布假廣告作出處罰的情況下,他們應該對消費者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標注中文成分 刻不容緩
昨日上午,在河南省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門嘉麗說:「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中含有腐蝕性很強的氫氧化鈉成分,卻沒有中文標注,讓人深感不安。」 她說,日本規定,為防止某些人過敏,98種物質必須在標簽上註明。而在我國,除了育發、染發等9種特殊用途化妝品需提供成分和安全性評價外,其他普通用途化妝品,如美白、潤膚等產品,並沒有嚴格規定。換句話說,這些產品的組成成分和使用效果如何,消費者只能聽憑廠家的宣傳。消費者能不能看懂復雜的化學成分是一回事,而標不標原料成分則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某種成分會導致某種類型的消費者過敏或不適,標志成分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李科長說,國家技術監督局2002年3月公布的《關於嚴厲懲處經銷偽劣商品責任者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經銷下列商品經指出仍不改正的,即可視為經銷偽劣商品行為:1.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廠家的;2.對限時使用的商品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3.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未標明的;4.高檔耐用消費品無中文說明的。國家、省、市多家質監部門十分重視化妝品中文標志的問題,一些不規范的商業行為正在逐步得到治理。
他認為,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對於這種對皮膚有傷害的成分,廠家應給予警示。
相關鏈接:
SK-Ⅱ部分產品已降價
昨日下午,記者從一家網站上看到,SK-Ⅱ部分產品已經降價。在這家SK-Ⅱ專業網站上,SK-Ⅱ所有的產品都打了七折,例如SK-Ⅱ 護膚精華露市場價680元,打七折價為536元。SK-Ⅱ 重點凈白精華,市場價為980元,七折價為635元。從這個信息來看,寶潔公司想利用降價來保住市場。
另據消費者報料稱,SK-Ⅱ在北美洋人店裡不賣,只有在唐人街,中國城找得到。她在網上遇到過一個在一家國際知名化妝品公司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的專家,她不肯透露在哪家公司工作。她說SK-Ⅱ在美國沒通過FDA(美國食品與葯物檢驗局,化妝品和護膚品也歸他們管)的成分標准,所以不能在美國正規銷售,SK-Ⅱ主銷亞洲市場。
http://www.cnr.cn/wcm/caijing/cppp/t20050322_167721.html
服裝業
1\
廣東學生校服質量超1成不合格 珠海合格率僅50%
2008-09-19 來源:南方網-南方日報
廣東省學生校服質量抽查出結果 超一成校服質量差名單曝光
昨天(9月18日,下同)廣東省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學生校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顯示,有一成多的校服質量不合格,產品質量合格率為88.8%(2007年抽查學生校服產品批次合格率為52.2%)。
按校服所供學校所在地統計,此次抽查深圳、韶關、清遠、揭陽、東莞、江門、陽江、肇慶、梅州、潮州、雲浮等市的產品批次合格率均為100%。廣州市的產品合格率為95.2%;珠海市的產品合格率最低,僅為50%;佛山、河源、湛江等地的產品質量水平也較低,合格率分別為68.42%、70%和72.73%。
含毒校服:
在此次抽查中,連平縣鯤鵬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校服檢出聯苯胺。聯苯胺曾是染料工業的重要中間體,如果經常穿著含有聯苯胺的衣服,可引起惡心、嘔吐,損害肝和腎臟。由於聯苯胺的毒性很強,目前服裝行業已改用其他無毒或低毒的中間體。
此外,有18個批次的產品pH值項目不合格,占不合格項目的90%。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皮膚的表面平衡,引起皮膚過敏或誘發感染。
pH值不合格校服:
因pH值不合格被評為質量較差的產品有:深圳市思貝特服飾用品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生產的「青葉子」中學生春夏運動套裝、福建省惠安明盛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明盛」針織學生服、惠州市興教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針織學生服、和平縣港麗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陽明二小」針織學生服、佛山市華材實業發展公司生產的「名上名」學生校服、佛山市三水富萊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萊」運動服、佛山市南海區騰健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騰健服飾」學生校服夏裝、佛山市南海富莉雅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莉雅」學生校服夏裝、佛山市南海區平洲奇裁服裝廠生產的「奇裁服裝」夏季針織運動褲、深圳市志天緣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志天緣服飾」冬裝制服、廉江市通利達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套裝、汕頭經濟特區利園校服創作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廈中學冬運動服上衣、汕頭市服裝日用製品廠生產的針織學生服、湛江市坡頭區官渡中學勤儉服裝廠生產的「三向牌」學生冬校服、雷州市教育校服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向」夏服、佛山市三水恆利達針織有限公司生產的「HENGLIDA」冬季針織運動衫、惠安縣華榮時裝廠廣州經營部生產的「華榮服飾」夏季針織學生套服、深圳市偉奇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貝克斯托」針織運動休閑服。 (記者/ 陳清浩 通訊員/粵質宣)
玩具業
1\ 西安機械玩具四成易傷人(2008-06-13)
近日,陝西省西安市質監局公布的兒童玩具抽查結果顯示,西安市場銷售的兒童玩具合格率為73.6%。其中機械玩具合格率只有60%。
這次抽查涉及機械玩具20個批次,12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60%;毛絨、布制玩具18個批次,16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88.9%。
機械玩具的不合格項目為使用說明和塑料外殼跌落強度。使用說明不合格主要表現為安全警示說明內容字體字幅不達標、缺少對小零件易引起窒息的安全警示等。此外,個別玩具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再生塑料做外殼或外殼做得非常薄,導致玩具跌落時外殼易破裂,暴露出裡面的驅動機構,並產生銳利的塑料邊緣、尖角,存在軋傷或割傷兒童的安全隱患。
毛絨、布制玩具不合格項目為不可拆卸小零件,說明企業采購的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或生產工藝技術控制不到位,使不可拆卸小零件承受拉力達不到標准要求,易導致小零件脫落,造成兒童誤食等安全隱患。
相關鏈接:
上海抽查:童車產品合格率為84.6%
6月5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童車產品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查13批次童車產品,涉及兒童自行車、兒童推車、嬰兒學步車、電動童車、其他玩具車輛等5個品種,經檢驗判定合格的有11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4.6%。
此次抽查中除兒童自行車外的8批次童車產品選取可接觸表面積最大的材料做鉛、鉻兩種元素檢測,經檢測,均符合標準的要求。這說明生產企業加強了對產品重金屬含量的控制;兒童推車、電動童車、其他玩具車輛等3個品種的童車產品,除了標識上存在問題(如未說明維護保養的方法、未標注置物籃承載重量)外,未發現有安全性能方面的質量問題。但兒童自行車和嬰兒學步車各有1批次產品發現物理機械性能質量問題,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此次產品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已要求各區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次抽查中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進行處理,限期整改。對有關企業的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廣大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❻ 什麼是毒校服如何鑒別是不是毒校服
毒校服就是這次上海發生的一件大事情,上海21所中小學校服被查出校服不合格,含有芳香胺染料。校服鑒別是不是有毒最好的辦法是學校驗收校服的時候一定要要求生產廠家拿去檢查,檢查合格了那就可以放心了。
❼ 中國校服有什麼特點
首先中國學生校服多數以運動服為主,少數的貴族或私立學校已更新為西式制服。受毒校服事件的影響,很多學校正在不斷改進校服的款式和質量。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已經將校服的款式更新為西式或日韓風格的校服。
其次中國學生校服是學校的主流色彩,中國的學生校服設計不僅要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還要符合學生們的要求。所以中國學生校服沒有過分華麗和繁瑣的裝飾物比較簡簡潔統一。設計時充分考慮校服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最後中國學生校服除節假日基本上是天天穿,在周一星期日不僅要穿校服,少先隊員還要佩戴紅領巾。力求達到統一。塑造的是整個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❽ 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校服是陪伴學生求學生涯的重要裝備,承載著每個人在校期間的美好記憶。校服既是表明學生身份的標識性服裝,又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之一,它所反映的是一所學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校服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校服不僅是一套服裝,也是學校的文化符號,承載著文化傳播及育人的功能。重視校服設計,從文化建設角度挖掘校服的價值,讓校服成為學校行走的文化符號,滿足學生的文化需求,應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1. 統一著裝的展示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彰顯校園文化內涵,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
2. 校服可以展現學校文化氣質。通過富有特色的校服彰顯學校特色,這種特色不僅能引起社會的關注,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通過校服產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讓學生通過校服約束自己的行為。學生身穿校服,他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本人,也代表學校,所以他的一切行為准則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學校負責。讓學生穿出校服的文化力量,充分發揮校服的育人功能。
3、防止學生之間的攀比;家庭的貧富差距會帶來學生之間的攀比,從而造成學生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學習中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少學生間的攀比,促進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4、方便外出學生安全的身份識別;比如放學回家,校服比較顯眼,假如在回家途中發生什麼不測,可以更快識別身份。再比如學校組織外出活動,同一校服有利於學校對於外出學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學生走
❾ 什麼是毒校服如何鑒別是不是毒校服
「毒校服」事件是2013年初爆出的一起危害學生健康的生產責任事件。上海多所學校涉及此事件,此次共抽查了22批次學生服產品,覆蓋上海市主要生產企業,有6批次被檢測為不合格,合格率僅為73%,其中1款產品有致癌成分。目前對於校服生產標准,尚無統一定論,因此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產,其結果直接導致了校服質量不一,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問題。此事經過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因此,應該從政府層面盡快制定相關標准、規范,以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