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校服與中學生形象論文
勤儉節約—中國的傳統美德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美德一直也受到外國人稱贊.
中華民族雖然有許多值得稱贊的美德,但我認為,勤儉節約這種美德是最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你看,建立中國的偉大主席毛澤東,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建立時,他每天省吃儉用,他為了人們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日以繼夜地工作,假如當時每個人都自私自利,每個人都浪費食物,那麼,能有現在這樣和平的中國嗎?
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時尚,為了突出自己,不惜花費金錢去買名牌,這是節約?許多年輕人曾說:「我買名牌的錢是我自己省下來的!」難道省下來的錢用來買名牌就是節約嗎?何不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山區有需要的人呢?他們連兩餐溫飽也不能解決,何來談得上買名牌呢?這並不是節約,這是奢侈,奢侈的人永遠也過不上好生活.
俗語談到:「勤為無價寶,儉乃護身符」這句話說得的確有道理.小時侯,媽媽給我講過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老翁,有三個兒子,但三個兒子都十分懶,當老翁臨死前,他告訴三個兒子:「屋後面有一塊土地,我在裡面埋了一箱黃金,我死後,你們三個就把它挖出來吧!」兒子按吩咐做,但怎樣也找不到.母親見兒子把地挖得這么好,就灑滿種子,結果地里長滿糧食,這就是黃金.」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勤勞就可以得到報酬.
勤儉節約中的節約,不只是指節約錢,還包括節約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假如我們鋪張浪費,地球上的能源就會枯竭,到時,人類後悔也挽救不到這種惡果.
大家都學過《陋室銘》吧,其實,裡面的「陋室」看上去簡陋,但感受卻是如此清雅,何必居住在大城市裡的「豪華大宅」呢?說不定陋室內主人也是位簡朴之人.
假如中華民族的人都是生活簡朴,勤儉節約,那麼,這個社會就不會出現「追名逐利」「攀龍附鳳」的人,整個社會脫俗平凡,那該是多好啊!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⑵ 如何在學生面前塑造美的形象
如何在學生面前塑造美的形象
來源:《教育學文摘》2013年3月總第78期 作者:雷尚蘭
[導讀] 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光榮的職業,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它是直觀的、最有益的模範,是學生生活的榜樣,因此,教師形象美的塑造極其重要。
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他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生活的引路人,同時也是學生認識、了解、審美欣賞的對象。因為教師的勞動具有很強的示範性,他不僅是學生處事的導師,也是學生為人處世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對他們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儀表不僅代表著教師個人的品質修養,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因此,要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使學生在教育中既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又在思想道德上學會為人處世,我們教師就必須做到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以完美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如何在學生面前塑造美的形象,給予受教育者以美的熏陶呢?我計劃通過兩大方面加以努力:
一、教師儀表風度美的塑造
教師形象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而教師的風度儀表美是教師形象外在美的重要方面,它不僅包括言談舉止、行為體態,而且還包括容貌、服飾等外在形態。教師的風度儀表,可以說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一種外在形象的美育創造,也是教師在師生交往中的一種無聲的情感語言,它是教師自我形象整體建構的基礎。
同時,教師的儀表風度總是以外在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無不在學生的視野之內。教師良好得體的儀表風度,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反之,教師的一切不良行為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在選擇和評價教師時,除了依據教師的思想品德、學識水平、教學能力、工作態度等等之外,還有一個直覺印象:令人喜歡還是令人討厭?這印象主要是指教師的儀表風度。得體大方還是忸怩猥瑣?坦誠大度還是心胸狹窄?平易近人還是高傲冷漠?穩健持重還是浮躁輕狂?學生心中都會自由地評價著。實踐證明,在現代社會生活日趨美化的今天,教師美好的儀表風度同淵博的知識、出眾的才華、優良的品質、精湛的教學技術一樣,也可以贏得學生的信賴。教師如果缺乏儀表風度,即使其他方面很出色,其威信也要受到影響。可見,教師的儀表風度也是一種教育手段,具有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征服力。為了提醒教師時時注意自己的形象儀表,許多學校在辦公室門口、樓道等一些地方設有一面鏡子,教師進教室前總要檢點一下,以整潔、優雅、親切、自然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如原河池師專老校長韋啟良老師,自從我認識他以來,從未看到過他訓斥學生和老師,我們卻是那樣的敬重他。顯然,這跟他親切、自然、高雅的風度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要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儀表修飾,要想取得較大的教育效果,最根本的途徑不是光靠號召、動員、說教(其實這往往是失敗的),而是主要靠廣大教師以自己的良好風度去影響和引導學生,再配合入情入理的對話,說服教育,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少年善模仿,既然他們可以簡單地照搬社會上「時髦」明星那一套,那麼教師也就要善於通過塑造自己的儀表風度美來陶冶學生、引導學生。今天的人民教師怎樣才能使自己有更美的風度和儀表呢?
1.優雅的風度
風度是一個人德行、品格、氣質的自然流露,也是人們對一個人的身段體魄、裝束打扮、表情神態、舉止談吐的一種綜合性的審美評價。風度在表現人的氣質時,有其自身極為豐富生動的外觀。只有當內在的氣質之美得到完美的外在表現時人才能夠具有風度之美,因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總要藉助於外形表現出來;同樣,一個人的外部表現總是含有內心活動的內容。特級教師斯霞和藹端莊的風度,來自她內心對學生、對事業深沉而誠摯的熱愛;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睿智慈祥、高雅脫俗的風度,折射出他精神世界的博大精深;散文家朱自清超凡脫俗的風度,是他那寧死不吃救濟麵粉的浩然正氣的自然表露。所以,風度既表現為人的靜態美,又表現為人的動態美,它是內秀與外美的高度統一。既然風度儀表與心靈美有著密切的聯系,人民教師要形成自己良好的風度,就必然要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和審美素養。大教育家誇美紐斯曾這樣說過:「在德行下面,我們所包含的不單是外表的禮儀,而且是我們內在與外表的動作的整個傾向。」因此,一個教師,要重視儀表美,更要冶煉內在的心靈美,要從內外和諧一致的整體上去完善自己的儀表風度。
2.高雅的談吐和舉止
培根說:「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神。」教師的言談舉止是教師形象的外在表現之一,語言又是教師用以教育學生不可缺少的工具。文雅而富有情趣的談吐,不僅能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增強教師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而且還有利於凈化學生的心靈。比如教師上課時開口的第一句話:「同學們,早上好。」面帶微笑,輕輕的一聲問候,馬上把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反之,教師板著臉孔說:「現在上課,把書翻開。」其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教師禮貌用語的核心總是在於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講話的態度要和氣,語氣要適度、有分寸,聲調要柔和悅耳,情感要真誠,決不能用生硬挖苦的言語去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又雲:「劍傷肉體,話傷靈魂。」可見用好語言的至關重要性。
舉止大方、姿態優雅是一個人動態性的外觀美,可以說,站、坐、行三態是人的自然形體在空間的形象顯現,加上優雅的手勢和溫和的表情會構成一種和諧的造型美。我國古代有「坐如鍾、站如松、行如風」的說法,它要求人們:站時要抬頭挺胸,直立挺拔;坐時要端正穩實,腦袋不後仰,也不能半躺半坐,以免給人一種懶散無力或自命不凡的感覺;行走時要精神抖擻,從容穩健,快慢自然。教師的外觀形象也少不了這三態可視因素的展現。他們的舉止言談、姿態都應是落落大方、坦坦盪盪、氣宇軒昂的,其間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應給學生一種愉悅的美感。
3.端莊的儀容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教師的儀容是教師規范的內容之一。尤其是高中生,他們已有一定的審美觀和判斷能力,教師的儀容、儀表好比是一名演員上台,一個亮相,就能給學生以特殊的影響。
教師的儀容總體要求是:容貌健康純凈,發型朴實,著裝文雅得體。天津南開大學教學樓門廳里一面大鏡下的鏡銘寫得好:「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眉容來,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
郭沫若曾說:「衣裳是文化的象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教師是知識和教養的化身,穿著得當、款式合適的服裝會使人顯得年輕、精神,並能起到掩飾和烘托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正如俗話所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人要衣裝,馬要鞍裝,佛要金裝。」這一比喻說明了一個道理,人要有修飾美,使自己內在的學識修養和外在的衣飾打扮和諧地統一起來,於朴實大方中見高雅的情趣,於整潔得體中見豐富的涵養,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得體的服裝打扮、發型修飾,端莊高雅的儀容,不但可以對人們的形體、容貌、儀態、風度起襯托作用,而且也有助於教學的成功。它會使學生覺得教師容光煥發、富有學識教養,聽起課來自然能提高情緒、振奮精神。反之,不得體的穿戴會顯得拖遢懈怠、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會給學生一種沉悶、壓抑和不愉快的感覺,就會影響學生聽課的情緒,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教育心理學非常強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因為教師自身形象的問題導致學生注意力的分散,就意味著教學的失敗。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起碼的常識。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為教師,不能一味為了追求個性和漂亮,在穿著打扮上太隨便、太前衛、太性感而置公眾形象於不顧。
女教師化上淡妝上課,可以增強自信心,同時還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女教師化妝上課是為學生「容」,這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在乎和尊重。「為學生打扮」,這是一種全新的現代教育和美學理念,它能讓教師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要像愛惜和關愛自己的臉蛋那樣去呵護學生、尊重學生。
總之,一個教師既要重視儀表美,又要冶煉內在的心靈美,要從內外和諧一致的整體上去追求,完善自己的儀表風度。
二、教師內在美的塑造
教師的內在美實質上是指教師在職業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職業道德情操美,它在教師形象美的塑造中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人格為依據,任何制度,不論它們被設計得多麼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業中的作用。教師的人格情操美是最有力量的美,它對學生的心靈塑造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深刻、最久遠的,將對學生的整個人生都有重大的影響。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一個光輝的典範。他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也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的高風亮節。他要求教師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是首要的,還要求教師要作「民主的教師」,要有民主的思想、民主的作風、民主的方法。他的思想、他的實踐深刻地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有數不清的學生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高尚人格至今仍為他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所深深敬仰。這正是教師人格美經久不衰的力量之所在。
要實現教師職業行為的內在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無比熱愛。
教師要把教育事業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要為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整個心靈。事實上,許多優秀教師就是這樣做的,他們將教育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灌注到教育中去。正如特級教師於漪所說的:「如果逝去的歲月可以重來,青春的年華可以再次度過,那麼,我將依然選擇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偉大的職業。」特級教師陶淑範說:「我把一生獻給了孩子們,我深感其樂無窮,很有價值。在小學教師的田野上耕耘收獲,給了我一生的充實。」多麼朴實無華的語言,正是他們自身人格美的生動體現。
2.愛學生是教師內在美的另一重要方面。
對兒童無限熱愛的精神是教育學生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關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因素。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不難體會,凡是得到教師關懷、愛護的學生,他們都會喜歡尊敬教師,而這種對教師的好感又往往會遷移到該教師所教的學科中,從而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該學科的學習中去。他們為了報答老師的愛,會在學習上爭取優異的成績,以不辜負教師對自己的期望。反之,則後果不堪設想。
3.教師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精神也是內在美的重要內容。
許多優秀教師之所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跟他們對事業矢志追求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如全國優秀班主任魏書生老師,從一個農村小學教師成為一個國家級教育專家的成長足跡,就是他那種堅持不懈、勇於開拓的精神,對事業執著追求、百折不撓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個性的體現,從而成為我們人民教師學習的楷模。
因此,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要有自己的為人尺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為了神聖的教育事業,不為物慾所動,永葆五柳先生「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品質。
4.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是教師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堅決不做。一定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理想和信念,要用自己的觀點、責任心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教師身上體會到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應該如何生活學習。如果教師嘴上說得呱呱叫,行為不對號,技術不到位,就會在學生面前逐漸失去威信。那樣對我們教師來說,便是教育的失敗。
5.汲取新知識,不斷創新、進取。
社會不斷進步,知識不斷更新,時代呼喚我們教師擁有新的知識。因此教師不能停留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水平上,必須學會與時俱進,用創新的思想武裝我們的大腦,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用新的技術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以嶄新的形象引導學生開拓進取。
作為學生楷模的教師,要擅於用自身的博學才能去積極進取,用自己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與積極熱情的處世態度去引導學生,用真才實學去吸引學生,發揮教師內在美的榜樣力量。
綜上所述,教師完美形象力量的展現,歸根到底是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它要求我們要「誠於中而形於外」、「慧於心而秀於言」,使美的心靈與美的儀表、美的談吐、美的舉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使自己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能充分展現出自己美的風采、展現榜樣的無窮力量。
參考文獻
1.韓立福 《新課程教師禮儀規范與指導》.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唐潤海 《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育德策略》.《河池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
3.李文紅 陳素華 《教師職業道德》.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師范教育處組織編寫,1998版。
4.張嘉瑋 《中小學教師心理素質專題》.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陳愛苾《師德與教師職業生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王思震《教師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⑶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哦: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我非常幸運地成為第一批走進學校的家長。清早走進校園,當我看到操場上那一張張稚氣而可愛的小臉蛋,心中不由自主地充盈著一股溫暖與感動。孩子,總是最能牽動為人父母者的心弦!早操結束後,我們這些爸爸媽媽走進孩子們所在的班級,當我在教室最後面安定地坐下之後,習慣性地掃描了一下全班的小朋友,眼睛突然之間聚焦一個現象:全班41個小朋友,今天僅僅只有4個小朋友穿著福山校服,兩個男生兩個女生,我家女兒余沛航自然是其中之一。
自拿到福山校服以後,沛航每天清早起床時都堅持要穿著校服,如果哪一天不給她穿,她還真的是不高興,如此以來,我也就遂其心願,堅持每天晚上換洗衣服,保證她第二天起床穿上干凈清爽的福山校服。我明白,小女是真心的喜歡穿校服,當然這也是因為她穿上很有感覺、很漂亮。端莊大方、簡潔時尚的福山校服為何僅僅只有4人穿著?想到這里,我不僅為沛航的堅持而感動,也為我們夫妻二人的堅持而感到欣慰、欣喜。在對待沛航的教育問題上,爸爸媽媽一直以來都在向她傳遞這樣一種觀念:小孩子就應該穿得簡單、舒適、朴實、大方;學生穿上校服是最美的,因為朴實大方就是一種美麗。其實,沛航早已習慣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為了。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裡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盡管時代變遷,但校服所蘊含的這種意義應該不會被磨滅:校服的確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最起碼可以避免穿衣打扮上的攀比之風。同時,校服的象徵意義更加豐富:校服所體現的是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氣質,廣大學生穿上校服後,也許能切實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學校榮譽感,平時會更加註重自覺自律。
菁菁校園,處處張揚著生命的活力、充盈著爛漫的童真,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生命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那我們為何不讓這風景更加絢麗、動人?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
求關注,全天候24小時為您解答【摘要】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提問】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回答】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哦: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我非常幸運地成為第一批走進學校的家長。清早走進校園,當我看到操場上那一張張稚氣而可愛的小臉蛋,心中不由自主地充盈著一股溫暖與感動。孩子,總是最能牽動為人父母者的心弦!早操結束後,我們這些爸爸媽媽走進孩子們所在的班級,當我在教室最後面安定地坐下之後,習慣性地掃描了一下全班的小朋友,眼睛突然之間聚焦一個現象:全班41個小朋友,今天僅僅只有4個小朋友穿著福山校服,兩個男生兩個女生,我家女兒余沛航自然是其中之一。
自拿到福山校服以後,沛航每天清早起床時都堅持要穿著校服,如果哪一天不給她穿,她還真的是不高興,如此以來,我也就遂其心願,堅持每天晚上換洗衣服,保證她第二天起床穿上干凈清爽的福山校服。我明白,小女是真心的喜歡穿校服,當然這也是因為她穿上很有感覺、很漂亮。端莊大方、簡潔時尚的福山校服為何僅僅只有4人穿著?想到這里,我不僅為沛航的堅持而感動,也為我們夫妻二人的堅持而感到欣慰、欣喜。在對待沛航的教育問題上,爸爸媽媽一直以來都在向她傳遞這樣一種觀念:小孩子就應該穿得簡單、舒適、朴實、大方;學生穿上校服是最美的,因為朴實大方就是一種美麗。其實,沛航早已習慣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為了。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裡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盡管時代變遷,但校服所蘊含的這種意義應該不會被磨滅:校服的確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最起碼可以避免穿衣打扮上的攀比之風。同時,校服的象徵意義更加豐富:校服所體現的是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氣質,廣大學生穿上校服後,也許能切實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學校榮譽感,平時會更加註重自覺自律。
菁菁校園,處處張揚著生命的活力、充盈著爛漫的童真,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生命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那我們為何不讓這風景更加絢麗、動人?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
求關注,全天候24小時為您解答【回答】
⑷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
尊重從校服開始
國內外很多學校都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校服,這既是一種整齊劃一的規范化管理要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珍愛學校名譽的方法,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宣傳一種平等的思想。其實,很多學生並不知道穿校服的理由,加上許多校服採用運動裝的樣式,千篇一律,毫無個性,所以學生不願穿,只是迫於學校要求,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學校把道理講明,我相信學生對校服會有更深層的理解,會理性地看待校服,自覺地穿著校服。
穿校服可以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思想。曾經有一名家長到學校反映,學校要求學生每天穿校服太好了,減少了孩子在衣服上的花消,為家長節省了不少費用。現在很多孩子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家長中「苦什麼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學生講究穿名牌,攀比之風日盛,而學校要求學習穿校服,能夠培養學生體諒家長,大方樸素的思想。
穿校服是一所學校的學生群體在精神層面上對學校的認同。校服,顧名思義,代表了一個學校的形象。一所好學校,學生穿上校服,就會萌生一種自豪感,在行為上就會自覺約束自己。校服就像一枚警示牌,時刻提醒學生,自己的身份是學校學生,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無形中提高了自律意識。尊重學校,尊重自己,就應該從尊重校服開始。
穿校服宣揚的是平等思想。我們學校一位班主任從不強迫學生去做什麼事,總是耐心講明道理,學生自然按要求去做,比如,穿校服問題,她是從講故事切入的:一個學生得了不治之症,化療使她的滿頭黑發掉得所剩無幾,愛美的她還惦記上課,可這個樣子怎麼去見老師和同學啊!但當她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無一例外都戴著和她一樣的小紅帽,沒有人奚落她,她感到自己和別人是一樣健康、快樂的。原來同學們得知此事,想出了這個統一佩帶小紅帽的主意。一個小紅帽代表一顆無私關愛的心,它已超出了戴帽子的單純的本來意義。雖然,我們班同學沒有這樣的不幸,但全班60多名同學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經濟狀況,有的富裕一些,有的還很貧窮,不同的穿著難免使大家互相攀比,使貧困的同學心生自卑。統一穿校服可以使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地相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歧視和高傲,這不就是在無聲地宣傳我們經常說的平等嗎?平等無處不在,那就從最簡單的穿校服做起吧!一番話讓同學們突然感覺穿校服是那麼神聖和高貴,因為它代表平等,從此,這個班沒有一個同學不穿校服,堅持了三年。
前不久,韓國奉日川高中的師生訪問我校,學生們都身著整齊的校服,而且衣服的左上角都綉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我們的學生很感慨,校服原來還可以作為禮服,穿上它就代表了自己的國家。當然,我國的個別地方在購買校服時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監督避免。
為穿校服叫好!
⑸ 如何塑造校區形象
從主觀和客觀上講究啊~~
校區形象從學校本身角度,有綠化,教育體系之類
從教師角度,有教師形象,好評之類
從學生角度,有學生形象,學生素質,學生學習之類~~
宏觀上整體一致,微觀上各人均有各自的特點,能夠造就一個風景線~~
⑹ 怎樣設計校服
1/4
發揮校服的審美導向功能
校服的款式、風格是直觀、具象的視覺元素,校服設計者在校服上體現出正向、積極的美學元素將會對學生形成審美標准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會流行文化中的負面內容對校園帶來影響的現狀中,校服設計者可以尊重學生追求美、探索美的需求,用具有符合學生身份的美學設計、彰顯經典美學元素的款式外觀對學生進行吸引和引導,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美學規律、形成審美標准,進而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2/4
配合學校的校園文化主題
在各級各類學校紛紛開始注意學校形象和品牌建設的今天,校服設計中必然要考慮學校定位、辦學理念、歷史沿革等文化背景,並將其體現在校服的整體風格中,使校服成為校園文化工程中的一部分。例如選用與學校硬體設施風格契合的顏色、在胸前加入經過設計的校徽校訓、適合學校定位的領結絲巾等裝飾細節等,讓學生在穿著校服的過程中,牢記學校的精神傳承、提醒自己的學生身份,讓校服成為對外展示學校形象、同時對內塑造精神品格的重要工具。
3/4
傳承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無論是華夏文明中的服飾美學和禮儀文化,還是各民族傳承千年的經典服飾元素,都是需要新一代學子了解並傳承的珍貴財富。而在國家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文化自信和中華復興成為重點內容,我們的校服設計中必然要體現出傳統服飾美學的元素和理念,這樣才能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對傳統文化的魅力產生興趣並進而傳承下去。例如莘茂設計師就發掘出了傳統服飾工藝中的刺綉、雲錦、結繩、圖騰紋樣等經典元素應用於部分校服產品中,經過現代設計理念提煉和現代服裝工業技術配合,傳統美學在學生身上重新煥發
4/4
小編認為,重新發掘校服美育功能與文化傳承功能才是打造未來中國校服的必由之路。加入盤扣、流蘇等傳統服飾元素的「國粹經典」和「民族精粹」校服作品。
⑺ 什麼是塑造形象
個人形象的塑造並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個人形象是通過自己的日積月累,把好的餓方面不斷展現給他人,把不好的地方逐漸改善的一個過程。想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就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然而,在我們的身邊卻不乏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同學開口就是臟話,一句話似乎離開「臟」字就說不成一句話;有的同學,在公共場合隨地吐個沒完沒了,好象他嘴裡有吐不完的臟東西;有的同學只要求別人怎麼樣,怎麼樣,別打擾他學習,說的頭頭是道,而到了該他表現和發揚風格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其實,對於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只需記住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且努力去踐行這句話就足夠了。我們根本沒必要記那麼多,什麼什麼該怎麼辦的條條框框。試想,如果和你說話的是一個滿嘴臟話的傢伙,你能有耐心聽他講下去嗎?如果你對面坐著一個東吐一口西吐一口的傢伙,你還能夠旁若無人地坐在那裡享受生活嗎?如果和你打交道的是一個整天嘮嘮叨叨挑你刺而對他自己的缺點卻視而不見的傢伙,你還能和他保持永久的交往關系嗎?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很少甚至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感受,才造成很多尷尬的場面,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一點點瓦解個人形象如同一個店鋪的門面,一個人的個人形象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你人際交往的成敗。個人形象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通過他人而反映出來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某某領導有很強的親和力,某某個人人緣挺好,大家都願意和他交往。這都是個人形象較好的一個表現。個人形象的塑造並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個人形象是通過自己的日積月累,把好的餓方面不斷展現給他人,把不好的地方逐漸改善的一個過程。想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就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⑻ 中學生校服和形象的問題
我覺得,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就應該穿校服,因為他是一個學生。但在平常休息是可以隨意一點的。中學生該穿一些類似運動服的校服,可以讓學生在娛樂,上體育課時更加方便舒服。而且運動服穿起來也很好看,很符合學生的心理。中學生的形象應該是衣冠整潔,讓人看上去很懂事。而且愛干凈,比如把自己的課桌書包都收拾的很好。是一種懂事的孩子,好學生。
⑼ 如何塑造個人形象,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應怎樣,使得你更有氣質
大膽做自己好一點.除非你個性實在太過張揚才要改改
塑造的話.平時可以文靜一點.比較安靜那種咯
特別是言行舉止不能夠太猥瑣.
不是的話再有氣質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