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二戰前1931-1943年蘇聯民警制服
採用1931式大衣領章警銜
級別為班組長(相當於上士)下價位是高級警員(中士)上級為副所長(准尉)
1936年改為紅邊三角形
⑵ 為什麼東德的軍服跟納粹的軍服相似
聯邦國防軍(西德)對傳統的陸軍常服幾乎來了個大改造,上衣變成大開領西服樣式,放棄了原野綠德國灰的顏色受到美英兩國影響.冷戰時期,民主德國人民軍基本上沿用了二戰時期德軍的服裝樣式,只不過在勛獎章方面多了一些「蘇聯」特色。
另外,私人糾正一點,東德的軍服是和二戰德國(納粹德國)的國防軍是一樣的,只是微小的改動。至於納粹軍服,一般是指黨衛隊(黑色制服)的軍服。
⑶ 德國現在有什麼蘇式的裝備
已經沒有了 這些裝備原本是德國被分裂後 蘇聯用來武裝東德 也就是民主德國的 東德幾乎所有的裝備 包括驅逐艦、掃雷艇、坦克、戰機都是蘇式裝備 但90年代德國統一後 新政權親北約 新的德國國防軍也統一列裝北約裝備 原有的東德舊武器 落後的要麼提前退役 要麼封存 要麼用來當訓練靶啊 放進博物館啊什麼的 先進的裝備就提供給美英拿去研究 或者做假想敵部隊
那23架米格29其實是政治交易的商品 北約想拉攏波蘭 自然要武裝它 但波蘭的裝備體系是蘇式的 西方的武器和它們的不配套 而且波蘭也習慣使用蘇式武器 結果這些保存完好的米格29就成了政治交易的籌碼
⑷ 東德「精銳」人民軍,1990年德國統一後,他們被如何安置的
1950年隨著蘇聯和美國的關系開始緊張起來,作為二者對抗最前線的東德國和西德國迎來了重新武裝的日子,美國、蘇聯都希望自己所控制的德國可以變成殺人不見血的利刃。
⑸ 東德的軍裝是蘇聯人重設計的還是把納粹軍裝的帽徽摘了
東德自己設計的,早期利用了二戰德國的一些庫存,所以後來風格上有延續
⑹ 有可能把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軍裝改成東德(民主德國)的軍裝嗎
改不了 辣脆是立翻領 東德黑領是翻領。 領型版型內部細節收藏價值本來就是天差地別的。黑領禮服還要在領口邊緣和法袖邊緣加上白色滾邊。 論版型 辣脆衣服是量身定做的 一般比較修身的 衣身省道收得比較多腰圍和胸圍相差十多cm。東德就衣身設計較為簡單 沒有大麴線。 如果執意要改你也只能換個扣子還被人笑話。 國內辣脆復刻稍微好一點的上衣大約1500左右,垃圾另當別論。而東德禮服按照身材不同大約2000~3500一件上衣。其實差不太多。主要花費在別的東西上。 馬褲400上下 帽子按照時期和尺碼大約300-800 馬靴原品太小可以找蘇聯的 大約800-1000 領章袖章 畢業體育技能常服腰帶禮服腰帶 實體章 勛略...... 總結一下 花費的重心不在衣服本體上 而是雜七雜八的配件上 你還是直接找原品比較合適。
⑺ 東德軍裝是誰設計的感覺東德軍裝是全世界最漂亮的軍裝
一開始的時候,走的是全盤蘇化的路子,但東德人不惜歡
結果1956年東德重建軍隊的時候,因為時間倉促,很多准備工作包括軍裝設計還沒來得及完成。正好倉庫里有一批二戰德軍遺留的庫存軍裝,直接拿來對一些細節進行改動後就是東德軍服
後被人戲稱:Nazi軍服+蘇聯勛章=東德制服.
⑻ 蘇聯統治下的東德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那麼多東德人要跑到西德
貧窮,物資匱乏。蘇聯忙著跟美國搞軍事對抗,絕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了軍備中。蘇聯搞的高度集中的體制在全東歐推行,農民的生產所得基本上都被拿走了,赫魯曉夫上台前農民甚至都不準搞副業,工人的所得由國家分配,物資由國家限量供給,商店這些都在國家的管控下(你想一下中國當初靠各種票生活的時代,不過中國沒有蘇聯那遍布華約的克格勃網路,達不到那種掌控)。
沒有門路的話搞不到任何提高生活質量的東西(蘇聯連洗碗機都拒絕,遠東地區有門路才能從中國搞到隨身聽,沒有門路什麼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搞不到)。歐洲經濟復興之後生產力大發展,物資充足,西德擺滿麵包的商店在東德人看來都仿若天堂。
⑼ 東德人民軍和西德國防軍的軍裝哪個好看
個人覺得還是東德,延續了二戰時期德國的經典制服。
東德
⑽ 東德和西德蘇聯和美國分開管制的時候 那個時期相當於兩個國家嗎有軍隊嗎 聽說東徳很窮 但
是相當於兩個國家。都有軍隊。東德雖然窮,也僅僅是相對於西德而言,東德在社會主義陣營里,還算是相當富裕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應該也是最高的。比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波蘭,甚至蘇聯,都要富裕,更別提中國、朝鮮、古巴、阿爾巴尼亞和越南、寮國了。至於西德,有房有車應該是很普通的生活吧。從那時候的電影里就能夠看出來。
現在東西德合並後,東部地區仍然比西部地區差一些,但是差距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