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家港小學排名情況
蘇州張家港市小學排名:
1蘇州市張家港市實驗小學(東校區)
2蘇州市張家港市江帆小學
3蘇州市張家港市乘航小學
4張家港市妙橋小學
5蘇州市張家港市鹿苑小學
6蘇州市張家港市塘橋中心小學
7蘇州市張家港市兆豐學校小學部
8蘇州市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9蘇州市張家港市泗港小學
10蘇州市張家港市合興小學
11蘇州市張家港市萬紅小學
12蘇州市張家港市東渡實驗學校小學部
13蘇州市張家港市實驗小學(南校區)
14蘇州市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
15蘇州市張家港市西張小學
16張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學
17蘇州市張家港市東萊小學
18張家港市青龍小學
19蘇州市張家港市塘市小學
20後塍高橋小學
21大新中心小學
22蘇州市張家港市港口學校小學部
23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小學部
24蘇州市張家港市實驗小學(北校區)
25蘇州市張家港市鳳凰小學
26蘇州市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
27蘇州市張家港市沙洲小學
28蘇州市張家港市城北小學
29蘇州市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學
30張家港市梁豐小學
張家港市實驗小學位於張家港市。學校佔地123畝,建築面積達 50878多平方米。學校有111個教學班,學生5000多名,301名在編教職工中,有東(有住宿條件)、南(有住宿條件)、北三個校區。有江蘇省特級教師2名,蘇州市名校長、學科帶頭人4名,張家港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等110多名。
B. 張家港有哪些中學
張家港市雙山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新塍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張家港市梁豐實驗學校
張家港市樂余第一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東沙學校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
張家港市塘橋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妙橋中學
張家港市兆豐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雙橋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三興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大新中學
張家港市新德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合興初級中學
張家港市香山中學
張家港市暨陽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塘橋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東萊中學
張家港市晨陽中學
張家港市後塍中學
張家港市南豐中學
張家港市第六中學
張家港市錦豐中學
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張家港市鳳凰中學
張家港市西張中學
張家港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港口中學
張家港市第七中學
張家港市教育技術裝備室
張家港市鹿苑中學
張家港市永聯學校
張家港市常陰沙學校
張家港市樂余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張家港市暨陽中學
張家港市南沙中學
張家港市泗港中學
張家港市塘橋中學
張家港市塘市中學
張家港市楊舍中學
C. 惠來縣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1919年春,成立縣立中學籌備會。4月21日,創立預備班,校址設於縣游府署,校長黃元友。11月,學生受「五四」運動影響,組織救國團學會。
1920年秋,首席國文教師許偉余在學生作文課中規定寫白話文,成為潮汕地區率先寫白話文的學校。
1921年5月30日,省教育廳批准立案,校名為惠來縣立中學,學制四年。
1923年8月,學制改為三年,稱惠來縣立中學,年招新生1班。同月,惠來青年社成立,在學生中發展組織,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啟蒙活動。1931年8月,在校長陳有方領導下,校風比較民主,學術活動比較自由,各年級分別成立「偲偲社」和「蒸蒸社」、「欣欣社」,出版壁報,發表文章,學生組織公演歌劇。
1934年春夏,初三班學生組織「鐮鍔通訊社」,發動罷課,反對校長荒廢教業。
1936年8月,校長方卓然利用學校積存經費,並向社會及華僑募捐,修繕校舍,華僑林連登捐資興建「連登樓」(1937年竣工)。學校逐步發展,增至12個班,學生500多人。夏,學生吳健民受中共外圍組織的聯系,在學校組織「若風壁報社「,出版大型壁報,宣傳民主、進步、抗日。
1939年,省教育廳批准學校為完全中學,稱惠來縣立中學。
1945年2月1日,日本侵略軍佔領惠來,學校停課。8月6日,日軍撤退,學校籌備復課。10月,學生「初學社」成立,開展學習和革命活動。
1949年5月20日,惠來縣城解放,夜,叢苗、初學、春曉等社組織師生200多人走上街頭,舉行慶祝惠來全境解放並歡呼解放大軍南下的遊行。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學校參加在東倉廣場舉行的惠來第一屆青年運動會、惠來文藝晚會。秋,發動惠城各公戶捐獻教育基金。
1950年2月,改稱惠來縣人民中學,開設工農業余初中班,招受工農青年入學。
1951年3月,改稱惠來縣立第一中學,將學校周圍公地劃歸學校,以備發展。秋,高中部停辦,高中部學生19人分送金中和韓中就讀。同時私立誠信中學與縣立中學合辦,學生進入一中就學。並組織惠城教育基金籌管會。
1961年3月,惠來恢復縣建制,學校改稱惠來縣第一中學。
1978年,學校改稱惠來中學。
1979年5月,學校恢復教育工會組織。
1982年,制定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訓。又確定每年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講校史,學校訓」。12月,學校首棟教工宿舍(16套)竣工。
1986年11月校長吳和寶、副校長方兆豐,黃基中參加廣州惠來第一中學學校校友會成立大會。
1992年秋,縣決定學校辦為高級中學,停止招收初中新生。
1994年4月,成立第一中學教育基金會。
1999年3月,《紅棉禮贊》(第一集)和教師論文集《教海拾貝》出版。學校大規模整修校容校貌,在校學生達到2200多人。 4月,舉行建校八十周年慶典,盛況空前,參加校慶師生和海內外嘉賓三千多人。
2000年3月,《一中青年》復刊。
2013年5月,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終評。
2015年3月,新校區正式命名為「高中部教學區」,惠來縣第一中學原址增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