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高1米2的學生訂多大尺寸校服可以穿三年
身高1米20,體重20公斤,穿多大秋季校服
2. 求解:小學生一年要訂幾套校服,有標准嗎
我們家孩子的也是這種情況,一年兩套校服,今年三套,不訂不行,搞笑的是每學期還不一樣,孩子上六年小學最少要十二套校服?不重樣的,找老師老師說是教育局訂的跟老師沒關系,不要難為老師,沒有地方說理嗎?
3. 小學一年級應該定幾套校服
您好 如果只要周一穿,就定一套,如果每天穿 建議頂兩到三套,望採納
4. 小學一年級發的校服穿到三四年級,個子長高了,校服外套袖子和下擺都短了如何穿,學校也沒讓再訂購校服
學生上學穿校服是理所當然的事,孩子校服小了,我建議兩種方法。第一個就是,詢問自己的班主任,訂購大一號的校服,通常學校和校服廠商是有一定聯系的,或者校服廠商的售後服務與學習的後勤保持聯系。第二種方法就是向同學習的校友去借啊,有的學生已經畢業啦,上初中了,那麼自己以前的校服就用不上了,在家也是閑置的,你多打聽幾家,問他們借借,要是他們有的話,肯定也會借給你的,所以你不用擔心,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孩子關鍵要好好學習。
5. 小孩現在120Cm,一年級穿到三年級,穿三年的校服春夏秋冬的,該怎麼選擇尺碼
選擇一個中號的。
「尺碼」一般指衣服的尺寸碼數,衣服、鞋襪肥瘦或大小,以及人體的某些部位長短和大小。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
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6. 小學一年級的校服尺碼大家怎麼選擇
夏天的報1.30-134的, 秋冬的報1.35-140。
因為小朋友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校服不是每年都換的,一般小學階段是1-3年級定一次,到4年級又定一次,一直穿到小學畢業,所以定的時候都要大一點,以便於長高後也可以穿。
建議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選擇合適的尺碼,但偏瘦的可以選小一碼的校服,偏胖可選大一碼的校服。
7. 2020新余市小學校服幾年換一次
二零二零年新余市小學校服幾年換一次大概是咧五六年換兩次吧。
8. 為什麼現在小學生只在一年訂了校服以後就不訂了,一身衣服要穿好幾年。這是為什麼
衣服不可能一年就穿得破吧,所以一般訂了以後,都要隔些時間才訂的
9. 學校多久會統一定一次校服
學校多久會統一一定一次校服的?這沒有一種固定的格式,一般情況下,學校就是你念幾年書就做一次校服,不做第二次啦。
10. 小學生要一年換一套校服嗎!教育局有沒有規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沒有規定。
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
校服購買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完全進入市場流通,學校和家長共同確定樣式後,由家長到校服門店購買,校服廠家和銷售商接受市場監督。
二是由政府出資,通過政府采購方式購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招投標工作即可。採用上述兩種模式的地區較少,只有個別省進行了試點。
三是由采購單位直接面向生產企業采購,各地普遍採用此種模式。
為加強采購監管,《意見》明確要求採用代收費定向采購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可依法制訂校服采購操作規范程序和統一采購合同,全程公開采購過程。
采購單位要加強校服采購公示,向學生和家長公示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采購流程、采購價格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采購各環節相應材料要全部存檔備查,同時要將采購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這一系列措施將采購全過程置於陽光之下,確保公正公開。
(10)一年級校服穿幾年擴展閱讀:
校服是學生的統一服裝,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學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於管理,還為了預防同學之間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風氣,也可以說,校服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頻繁地更換,每次更換後,校服的顏色和款式都不盡相同,這樣學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會五花八門,顯然不利於整體面貌和統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換新款式新顏色的校服,就得把舊的淘汰掉,這種浪費行為也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不利於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品格。
可以說,頻繁的更換校服,不僅是家庭的一次綁架,也是對教育的一次傷害。這樣的行為可謂有弊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