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的規定人民警察遇有什麼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驅
根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的規定,人民警察遇有【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運動場等公共場所秩序 】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2. 警察可否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按相關法律規定,為制止嚴重違法犯罪活動的需要,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使用警械。到於是否是驅逐性、制服性的警械,由公安機關按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
第十一條為制止嚴重違法犯罪活動的需要,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使用警械。
3.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經警告無效,可以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我看美國警察執法經常這樣 不知道咱國家有沒有這方面的法律條文
4. 警械的分類
主要包括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等驅逐性、制服性警械和手銬、腳鐐、警繩等約束性警械。驅逐性、制服性警械在使用時能夠產生高強度的聲、光、電能或強刺激氣體,導致局部環境惡化,使鬧事、騷亂群體難以承受,從而達到驅逐的目的;或發射有限動能,給目標人員造成疼痛或輕微傷害,達到制服犯罪嫌疑人的目的。約束性警械主要用於對罪犯或犯罪嫌疑人進行人身約束,以防止其逃跑、行凶、自殺、自傷及其他危險行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使用警械時,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為限度,當違法犯罪行為得到制止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在使用中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的有關規定,不得故意造成人身傷害。①可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情況主要有:結伙斗毆、毆打他人、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運動場等公共場所秩序的;非法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強行沖越人民警察為履行職責設置的警戒線的;以暴力方法抗拒或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的;襲擊人民警察的;危害公共安全、社會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為,需要當場制止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的其他情形。②可使用約束性警械的情況主要有:抓獲違法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執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審訊、拘傳、強制傳喚的;執行其他任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使用約束性警械的情形。
5. 在大街上隨意打人,經警告,可以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警告三次!如果不聽,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前提是你必須是執法人員!
6. 在哪些情形下,警察可以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七條有規定的。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
第七條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等驅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結伙斗毆、毆打他人、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
(二)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運動場等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非法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
(四)強行沖越人民警察為履行職責設置的警戒線的;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的;
(六)襲擊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會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為,需要當場制止的;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規定使用警械,應當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為限度;當違法犯罪行為得到制止時,應當立即停止使用。
7. 民警使用驅逐性警械的條件
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等驅逐性、制伏性警械。
(一)主體條件。
必須是警察才能使用這些警械。非警察未經法律、行政法規授權,不得使用這些警械。
(二)對象條件。
必須是對實施列舉的八項違法犯罪情形之一,才能使用這些警械。這些對象是:
1.結伙斗毆、毆打他人、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這里所說的「結伙斗毆」,是指成幫結伙地進行打架斗毆的行為。「毆打他人」,是指以暴力直接損傷他人身體的行為。「尋釁滋事」,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無理取鬧,從而引發與他人的沖突或糾紛的行為。「侮辱婦女」,是指以下流無恥的動作、語言,調戲、侮辱、捉弄、猥褻、摧殘婦女的行為。「其他流氓活動」,是指違反社會公共道德、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傷風敗俗的行為。
2.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運動場等公共場所秩序的。即指糾集多人,以哄鬧、糾纏、辱罵,強行闖入等方式對公共場所進行干擾和破壞的行為。
3.非法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即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4、強行沖越警察為履行職責設置的警戒線的。即指不聽勸阻,用強制甚至暴力的方式越過警察為執行勤務需要而設置的界線。
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阻礙警察依法履行職責的。即指在警察履行職責時以暴力方法進行反抗、拒不服從或進行阻撓和干涉的行為。
6、襲擊警察的。即指對警察進行攻擊,包括對人身的暴力攻擊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居住或辦公的房屋等進行暴力攻擊的行為。
7、危害公共安全、社會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為,需要當場制止的。這是除上述六種情形以外的危害公共安全、社會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需要當場制止的行為。具體包括: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活動不能正常進行的;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隻、飛機等公共交通運輸秩序的;在公共場所捏造或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或者謊報險情,製造混亂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和危害公共安全、社會秩序等行為。
8、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況。這是指除《條例》以外的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使用警械的情況。例如;《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五種,即拘傳、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逮捕。在執行上述強制措施遇到抗拒、逃竄等情況時可以使用警械。再如:《人民警察法》第十一條規定,為制止嚴重違法犯罪活動的需要,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使用警械。《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在限定時間內拒不離去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命令使用警械或者採用其他警用手段強行驅散。」這些都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情況。
(三)程序條件。
指使用驅逐性、制伏性警械必須事先向當事人發出警告,經警告無效後,才可以使用這些警械。所謂警告,是指以口頭語言或者其他方式向違法犯罪人員發出立即停止違法犯罪活動,否則將受到強行處置的告誡。所謂警告無效,是指違法犯罪人員經警告後,非但沒有停止,反而繼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拒不服從人民警察命令的情形。
(四)限度條件。
指使用驅逐性、制伏性警械,應當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為限度。這種警械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易對人身造成傷害甚至生命危險。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限度。
8. 2人趁天黑實施搶劫,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還是武器
嫌疑人已經用語言和行為對你的人身安全進行威脅了。你當然可以立即使用武器進行自衛。嫌疑人已經用語言和行為對你的人身安全進行威脅了。你當然可以立即使用武器進行自衛。嫌疑人已經用語言和行為對你的人身安全進行威脅了。你當然可以立即使用武器進行自衛。
9.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使用的制服性警械有哪些
警械,是指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手銬、腳鐐、警繩等警用器械。警械是警察履行職責時依法所使用的專門器械,是保障警察履行職責的一種基本裝備。
警械可分為四大類:
1、驅逐性警械:包括警棍、電擊器、麻醉槍、高壓水槍、催淚彈、爆震彈、閃光彈等。
2、約束性警械:如警繩、鐐銬等。
3、震懾性警械:如警笛、警報器,紅色回轉警燈等。
4、自衛性警械:如防彈衣、頭盔、盾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