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校服
A-level就不穿校服的了.
2. 英國學校生活和中國學校生活的不同 (像要不要穿校服,一個班的學生人數,可不可以自己選課等)
我只知道英國的:
每天都要穿校服,除非特別節日,必須穿黑色的鞋子。可以不綁頭發。一個班大概25左右吧。
14也就是year 10可以自己選你要上的課。至少選一個modern language(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德語)如果是私立的學校要學拉丁文,法語是必修課。公立學校3點放學,私校3點45。一年3個學期:spring term,summer term and autumn term.half term休息1周,spring term結束休2周。
3. 英國的校服是什麼樣子的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校服的國家,他的校服文化非常博大。相比於美國允許學生日常穿著自己喜歡的便服,比較自由的傳統而言,英國學校則更加註重規距,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一點上,英國的校服文化和中國的規矩文化有很大程度的契合,這也與英國和中國都是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國家有關系。
舉個例子,在電影《哈利波特》里,細心的同學可以發現在不同的場景里,Potter和他的同學們都穿著不同的uniform,這就是一個英國校服文化的縮影。英國學校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年齡段要穿著相對應的校服,意義在於培養和規定學生要懂得在不同的場景下按照相應的規則去進行活動,在英國的學校,從三歲入學開始便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穿統一的校服,但當逐漸步入成年之後,學校便不會再強制要求學生穿學校統一的校服,但仍然會對學生的穿著有要求,什麼時間什麼場合要穿Blazer或者Jackets又或者是Suits,都是有一定的說法的。所以以小見大,可以看到校服文化背後其實是強大的西方契約文化的影響力。
另外除了在學校裡面,英國人在整個社會中都是非常注重禮儀的,而穿著就是禮儀文化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點,穿著代表和展示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外在氣質,是給人們第一印象的鑰匙。例如在2020年的電影《紳士們》中,所有演員的衣服穿著小到一粒紐扣和耳釘配飾,大到皮鞋、褲子或者上衣,都是經過很多次的配色、材料和製作工藝的篩選而成的,目的就是為了真實的還原整個英國社會人文背景和這種身份文化、契約精神。
而契約精神誕生於西方商品社會時期,是人們遵守約定,尊重他人的體現,也是西方社會最主流的價值觀。
4. 英女生因為太胖,穿不下校服被禁止入校!學校的做法合適嗎
英國女學生因為太胖-穿不下校服所以被禁止進入校園。我認為學校的做法是合理的。
我們知道,學校是很注重儀容儀表的。所以,就算是很優秀的學生,也不能違背學校的硬性要求。如果說,你作為一名學生,然後你可以穿的和老師一樣隨便,那其他學生看到你也會誤以為你是老師,這樣子的話,對其他學生是不公平的。
作為年輕人,我們要堅持鍛煉身體,不讓自己過度長胖,因為,不僅變胖是一種病,而且變胖會變丑,這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還有,據說,每個人一生吃的東西的量是固定的,現在吃太多,以後就少吃了。為了長命百歲,還是不要吃太多。
不管你現在是胖是瘦,都應該選擇吃水果,水果可以消化脂肪,讓你變得更加美麗,瘦身。建議這位女學生減完肥之後再念書吧!畢竟生命比讀書更寶貴。等身體好了,瘦了,再回來,一定會念的更好的。
5. 英國小學校服在哪裡買
英國的小學都有指定的品牌或者店鋪去量身定製學生的校服的,具體可以看學校發你的入學相關文件
6. 關於學生校服的,國家有什麼法規或文件嗎
國家目前有校服新國標文件,校服新國標文件是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的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其是我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6)英國小學校服規定擴展閱讀
文件頒布的背景:
有關校服的標准數量多,但標准分散,標准之間協調性不夠強,不便於各相關方使用,同時由於無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專用標准,容易讓公眾產生我國沒有校服標準的錯覺。
為解決當前中小學生校服標準的混亂狀況,經教育部、國家標准委等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決定製定統一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在匯集整合現行有關標準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觀質量要求等進行統一規定。
既便於有關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現有有效資源,構築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門檻,為校服管理和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國家標准委於2015 年3 月18 日以國標委綜合[2015]25 號文件專門批准下達《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該標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歸口,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工業標准化研究所等單位負責起草。
標准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各方參與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見和建議500 余條。6 月4 日,標准草案順利通過審定。至6 月30 日國家標准委2015 年第21 號公告正式批准發布並實施,前後歷時3 個多月時間,創造了紡織標准制定新速度。
7. 英國校服怎麼就象徵身份,地位
英國的等級制度現在還在人心中 貴族學校有自己的校徽 而且正式的著裝會給自己帶來一種優越感 比如說伊頓公學
8. 請問英國的高中要穿校服嗎
看學校的官網,下身不一定是裙子,分學校也分年級。
高跟鞋應該是不會允許的。。。
9. 校服費壓垮英國家庭!盤點各國校服費用有多高
在我國,一般的學校都會要求學生買校服,雖然教育部規定購買校服遵循自願原則,可是如果在絕大部分人都買的情況下,不買還真不行。比如參加某些大型活動,要求學生統一著裝,如果不穿校服的話,那還真是「鶴立雞群」。
同樣身為發達國家的日本,一個學生在校服上的花費也要2000元人民幣左右。至於美國在校服上沒有強制性規定,而俄羅斯把校服的價格都控制在3000盧布之下。
10. 校服費壓垮英國家庭!英國校服究竟貴不貴貴在哪裡
據有關媒體報道,英國小學的校服價格不斷攀升,有些家庭只好削減生活必需品的開支。英國慈善組織「兒童協會」的調查顯示,英國家庭平均每年為上中學的孩子支付340英鎊,大約相當於人民幣2890元。比2015年增加7%。為了讓孩子穿著更體面,他們被迫減少食品、電費,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開銷。
這位家長沮喪地告訴媒體,她不得不削減其他必需品的開支來維持日常生活,而就在克洛伊陷入困境之際,人們也越來越擔心給孩子買校服孩子,帶來更多經濟負擔。盡管如此,這筆開支也是省不下來的,只好在其他方面減少消費,為了孩子教育,富得流油的英國,普通家庭也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