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服一般偏大偏小我164女生改訂多大的
校服當然是大比小好,大一點舒服。健康是第一位
B. 中國的校服量身定做,卻為什麼還是偏大的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應該都穿過校服,我們都知道定校服的流程。首先會有人來給我們測量身高,再根據身高來做。很多人就會說為什麼校服是量身定做卻還會偏大?其實是這樣的,穿過的人都知道,校服都是會偏大一些。下面讓小編來談談我的看法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每個學校對加工廠的要求都不同。但是我覺得,校服偏大一些,還是有好處的。最主要的還是學生上學期間都還在長身體,如果剛剛好,過幾年之後可能就會穿不了。那你們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C. 校服尺碼怎麼訂啊
首先、校服在配合校方確立校服的款式後,會派出工作人員對學校內各個年齡段中具有代表性體態特徵的學生進行身高體重三圍等數據採集。在採集過程中莘茂工作人員會注意過高、過胖等極端體態情況的記錄備案,保證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個體。
第二步、校服設計團隊依據採集到的代表性數據,結合設計出的校服款式版型、功能用途來確立尺碼區間。這是因為隨著消費者對校服用途的多樣化需求,目前校服品類細分出了春秋裝、夏裝、冬裝等季節區別,常服、禮服和戶外運動服等功能區別,不同品類的校服有著不同的尺碼確立原則,必須結合款式設計和功能需求進行科學分析後決定尺碼區間,從而保證兼顧合體性和活動松量。
第三步、根據初步得出的尺碼做出樣衣請學生代表試穿,並在各種學習生活場景中進行測試。徵求學生在穿著中的體感意見,保證不同活動狀態中均有舒適輕松的穿著感後,最終確立尺碼。
最後、工作人員將確立出的校服尺碼同之前採集的體態資料庫做對比,為家長提供出一份尺碼參照表,讓家長和校方可以依據孩子的身高體重就能選出准確的尺碼。
校服大體有合纖織物、經編面料、棉織物面料三種:合纖織物是數年來時興面料,因其風格獨特、色澤多樣、易洗快乾、容易護理等長處,廣泛應用於校服定做行業,產品有花瑤、塔絲隆、卡丹絨、水洗絨等;
經編面料也是應用很廣泛的面料,由於經編面料的織物富有彈性、舒適滑爽、伸縮自如、穿著合體等長處,頗受學生們的喜愛。產品有金光絨、條絨、滌蓋棉等;含棉織物具有手感柔軟、吸汗性強,花色品種多等優點,適用於運動類型的校服定做,產品有錦棉布、滌棉布等。
D. 校服比一般的衣服會不會偏大呢
絕大多數情況是會的…而且會越穿越大…
E. 定製校服要不要大一碼
定製校服是要大一碼的呀,因為孩子們的身體在不停的生長,而且校服要大一碼才會讓小孩穿起來比較寬鬆些才會更舒服。
F. 校服大點好還是小點好!
一般的都特大,但萬一挑小了,穿著肯定也不得勁
G. 小學一年級定的校服是要穿到六年級嗎,尺碼怎麼選
不一定是要穿到六年級吧,根據現在的小孩的活動量,校服最多穿兩年就已經會破洞了,再說孩子還處於生成長期,定的尺寸最好是比現在的身材稍微胖一點。
H. 如何選定校服尺碼
首先,測量腳長和腳寬
1、 腳長:最長腳趾的端點所接觸的垂直線與後跟突點所接觸的垂直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2、 腳寬:腳圍在水平面的投影。代表與拇指和尾趾的根部關節接觸的兩條垂直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測量條件與腳長測量相同。
3、 腳的實際長度既是中國鞋碼的標示。例如:腳長250mm 對應 鞋碼 250 假如實際腳長253mm或者257mm即選鞋碼255;假如實際腳長248mm或者252mm 即選鞋碼 250。
提示注意:
1、 同樣的腳長,腳比較胖的要選大一點的(建議選大一碼的鞋子),腳比較瘦的不要選大的。
2、 假如鞋子相鄰兩個碼子都在穿的話,建議選其中較大的鞋碼,因為稍微松點的話可以加雙鞋墊或穿襪子解決,太小了穿了就難受了;但平時大部分時間只穿一個碼子,建議買正碼的。
*** 尺碼計算方法:
中國鞋碼的計算方法如下
腳長×2-10=鞋碼 (腳長單位:厘米 鞋碼單位:碼)
例如25厘米(公分)的腳長對應25×2-10=40碼
I. 校服太大了怎麼辦
校服太大可以捲袖口和褲腿,具體步驟如下,共3步。
1、把褲子小腿到腳的這段距離拉直,絕對不能皺。
如何挑選合身的校服:
1、衣長:
(1)短上衣,衣長在腰節處為佳,衣長和後背長應差不多。
(2)有腰身的上衣,比如襯衣、西裝、大衣、風衣等,衣服的腰圍在腰節處則剛好。
2、肩寬:
(1)裝袖,袖子和衣身分開製作,然後縫紉裝在一起,如襯衣、西裝。肩寬對合體度影響較大,衣服肩寬和人體肩寬相匹配才會合身。
(2)插肩、連身袖,袖子與衣身一體,一般用於運動休閑的服裝,肩部對合體的影響因素不大。
3、胸圍:
只要跟上身有關的服裝,必然跟胸圍有關系,衣服的胸圍和人體胸圍的匹配直接影響衣服穿著的合適程度。根據不同的款式,放鬆量不同:
(1)合體的衣服,放鬆量<10cm。
(2)較合體的衣服,放鬆量10cm~15cm。
(3)較寬松的衣服,放鬆量15cm~20cm。
(4)寬松的衣服,放鬆量>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