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體貼地,求:2005年以後的上市公司虛假財務案例
大唐電信於2006年10月28日披露了關於2006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公司2006年度將實現盈利。而2007年4月5日公司公告,因會計師對公司存貨計提大額減值准備,公司2006年度業績將再度出現大幅虧損。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6年修訂)》(下稱「《股票上市規則》」)第2.2條、11.3.2條的規定,以及我所《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依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7.2條的規定,決定對大唐電信予以公開譴責。
9月,聖火葯業及其管理層被美國某律師事務所指控違反了1934年頒布的證券交易管理條例。指控宣稱在2007年7月23日到2008年8月20日,聖火葯業發布了大量虛假或者誤導的信息,導致了該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這嚴重違反了會計准則。聖火葯業將不得不重編2007年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2008年第一季財報。
2006年6月5日,華源制葯公司及前董事長、一批董事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有些高管人員被認定為不適合任職。2006年11月5日,有媒體發表《華源集團被查出嚴重會計造假》一文,披露財政部公告,稱2005年財政部組織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發現華源制葯存在虛構交易、虛增巨額無形資產,並用不實債權置換上述虛假資產,以避免計提壞賬准備而發生虧損的行為。因此,華源制葯公司開始對大股東佔用資金情況進行清欠。2007年1月11日,華源制葯公司刊登《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清欠完成公告》,披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附屬企業共佔用華源制葯資金2079萬元。截至公告之日,己完成佔用資金的清欠工作,並在2006年度年報中進行會計差錯更正。
2007年1月31日,華源制葯公司公布《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財政部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的公告》。財政部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表明,華源制葯通過虛假交易、虛繳土地出讓金與財政補貼返還、虛增公司無形資產與資本公積、建立虛假債權、建立賬外賬戶等手段,在財務報告中分別存在虛增長期投資、虛增利潤、虛增投資收益和應收帳款、少計壞帳准備、多計長期投資、虛增其他業務收入等行為,由此,財政部給予華源制葯公司通報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故此,華源制葯的虛假陳述行為成立。其後,2007年4月27日,華源制葯股票被暫停上市,直到2008年7月1日恢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