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興紅星快樂營
紅星集體農庄又一個紅色經典項目——北京紅星快樂營火爆開營。 由農管中心和中唐國際旅行社合作的項目——北京紅星快樂營於9月13日正式開營接團。開營4天來場面異常火爆,人多的一天入營人數超過2000人,昨天人數最少也超過200人。而且每天都有學校領導前來踩點。顯示出本快樂營的獨特魅力。 紅星快樂營以紅星集體農庄的紅色經典和綠色產業為依託,以本市中小學生為主要對象,旨在弘揚紅色文化,將傳統教育滲透到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從而達到寓教於樂,陶冶情操,強化體質,提高動手能力,增強愛國意識的目的。 快樂營活動包括紅色經典和綠色體驗兩部分。紅色經典主要有以下項目:在紅星集體農庄中心廣場瞻仰毛主席雕像和毛主席1955年為紅星集體農庄親筆題寫的按語;在紅星韶膳參觀擁有2000餘張主席照片的紅色文化牆和韶山舊居、吉安巷;在綠樹叢蔭的苗圃地體驗南泥灣野炊;模擬井岡山「朱德的扁擔」開展用扁擔挑玉米、白薯等農作物活動;還有鄰家排雷、射擊、臉譜繪畫等有趣的活動。 綠色體驗主要有以下項目:在綠色科普長廊學習科普知識,並分組進行接力鐵環活動和種子識別活動;在櫻桃園去舉辦踩氣球活動;在水培花卉培育基地參觀各種水培花卉,觀察花卉在不同生長過程中根系的不同特徵;在果品觀光採摘園親手採摘有機水果;在陽光農事體驗園體驗一把親自種菜的樂趣;如果時令允許,還能趕上刨花生、紅薯。 快樂營根據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年齡段不同學生的興趣不同,還設計出學生自演舞台劇「半夜雞叫」、「英雄王二小」以及爬雪山、飛奪瀘定橋、林間軍事挑戰等趣味性強的娛樂項目。 16日參加快樂營的小朋友是豐台區東鐵匠二小一年級的學生,共有六個班,分成六組,每組由一名快樂營的引導員和學校老師共同帶隊完成一個個不同活動項目。小朋友玩得可開心了,稚氣中充滿了認真,嚴肅中洋溢著快樂。 紅星快樂營的模式確實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受到學生、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好評;收到積極的社會效益。
② 誰有什麼好聽的歌
以下是新歌100首. 1. 深深愛過你 (薛之謙) 2. 在你懷里的微笑 (楊丞琳) 3. 沒有人比我更愛你 (王箏/水木年華) 4. 愛的城堡 (卓文萱) 5. 夏傷 (sara) 6. 冷戰 (楊丞琳) 7. 前面 (信) 8. 時光雨 (伍佰) 9. 不得不在乎 (sara) 10. 月光 (黃靖倫) 11. 爸爸 (王箏) 12. 屬於 (梁靜茹) 13. 太多的愛 (伍佰) 14. 愛上你的美 (羽泉) 15. 太空彈 (伍佰) 16. 愛的無可救葯 (李小璐) 17. 你在我心上 (黃曉明) 18. 一個人旅行 (袁泉) 19. 命中註定 (尚雯婕) 20. 紅顏知己 (蘇永康) 21. 孤單旁白 (吳佩慈) 22. 護身符 (盧巧音) 23. 帶我走 (楊丞琳) 24. 你懂我的愛 (章子怡/黎明) 25. 浪漫窩 (弦子) 26. 可以可以嗎 (謝霆鋒) 27. 心如蝶舞 (蔡卓妍) 28. 木槿花 (袁泉) 29.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五月天) 30. 告別的時代 (信) 31. 愛太痛 (吳克群) 32. 我還想她 (林俊傑) 33. 故事 (許巍) 34. 愛 (許巍) 35.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周傑倫) 36. 說好的幸福呢 (周傑倫) 37. 寂寞還是你 (蕭敬騰) 38. 未輸 (側田) 39. 窗外 (周迅) 40. 永遠幾遠 (王菀之) 41. 出頭天 (五月天) 42. 美好時光 (光良/阿穆隆) 43. 囍菜 (陳慧琳) 44. 集樂星球 (信) 45. 愛過 (楊千嬅) 46. 醉赤壁 (林俊傑) 47. 小酒窩 (林俊傑/蔡卓妍) 48. 天亮了 (s.h.e) 49. 目眩神暈 (范曉萱) 50. 大愛無聲 (舜文齊) 51. 東方美 (李小璐) 52. 稻香 (周傑倫) 53. 天之大 (毛阿敏) 54. 笑忘歌 (五月天) 55. 下次再見 (古巨基) 56. 校花 (龐龍) 57. 搖滾怎麼了 (王力宏) 58. 眼睛不能沒眼淚 (古巨基) 59. 恆星流星 (張傑) 60. 我是冠軍 (王櫟鑫) 61. 愛無界 (劉燁) 62. 畫心 (張靚穎) 63. 沿海公路的出口 (s.h.e) 64. 右手邊 (光良) 65. 好人卡 (黃曉明) 66. 宇宙小姐 (s.h.e) 67. 與幸福有關 (胡楊林) 68. 想到和做到的 (馬天宇) 69. 夢非夢 (容祖兒) 70. 還會有明天 (舜文齊) 71. 我們就到這 (梁靜茹) 72. 我愛看電影 (李玟) 73. 未到傷心處 (劉德華) 74. 她慈我悲 (李克勤) 75. 難說再見 (成龍/劉德華/周華健) 76. 今天情人節 (梁靜茹) 77. 梨花香 (李宇春) 78. 走火入魔 (阿信) 79. 依賴 (蔡健雅) 80. 亞熱帶巧克力 (袁泉) 81. 歌頌 (陳奕迅) 82. 出發 (劉璇) 83. 別說 (李玖哲) 84. 記念 (蔡健雅) 85. 愛不死 (陳曉東) 86. 我和你 (劉歡/莎拉布萊曼) 87. 傳說 (薛之謙) 88. 唱給男朋友 (黃聖依) 89. 如果能在一起 (梁靜茹) 90. 父母 (陳曉東) 91. 滿滿的都是愛 (梁靜茹) 92. 不勝依依 (黃聖依) 93. 一生的愛 (李冰冰) 94. 瓶蓋 (林宇中) 95. 愛的重量 (李冰冰) 96. 開天窗 (五月天) 97. 桂冠英雄 (陶喆) 98. 寶寶睡 (袁泉) 99. 離開悲傷 (范逸臣) 100. 等等等 (魏如萱)
採納哦
③ 生命作文
生命的贊歌
生命是一條小溪,來自雪山或地下湧泉,蜿蜒流淌於崇山峻嶺、草原峽谷之中,歡叫著、跳躍著奔向蔚藍色的大海;
生命是一棵長青藤,吸收著大地的滋養,沐浴著陽光雨露的滋潤,在山坡草地、懸崖峭壁上默默地、悄悄地展現著自己的青枝綠葉;
生命是一束流動的光,盡情地、熾熱地燃燒著自己,裝點著蒼穹,最後以能量的形式融合於其他物體之中;
生命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山洞,裡面奇石嶙峋、曲徑通幽、道重水復、別有洞天,永遠是一個令人神往,卻又撲朔迷離的謎景。
生命是一條羊腸小道,在雜草叢生中繞過荊棘,在礫石陡坡上繞過陷坑,蜿蜒曲折於青山之中、綠水之旁。
生命是一個謎,是紅塵中的人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人生最崇高、最偉大的事莫過於探索生命!
人生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研究生命!
人生最讓人心花怒放的事莫過於敬畏生命!
人生最讓人平心靜氣的事莫過於沿著生命的軌跡前行!
④ 求ume的 苗木困 苗木誠 十神的mmd模型
出處:《絕對絕望少女》、《苗木誠、人生最凄慘的一天》性別:女CV:內田彩綽號:おまる(腐川冬子限定)、デコマル(滅族者翔限定)、キャワイイお姉ちゃん(空木言子限定)口頭禪:無理だよ、そんなっ!、そんなことないよっ!苗木困是spike-chunsoft製作的ADV游戲《彈丸論破》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是系列主角苗木誠的妹妹,在《彈丸論破:希望的學園與絕望的高中生》第一章被提到,動作類游戲《彈丸論破外傳:絕對絕望少女》中正式登場,並作為主角在游戲中與滅族者翔一同行動。小丸手持的擴音器型黑客槍,可以發射畫面右下所表示的「動」、「踴」、「壞」等多種多樣「言彈」的特殊武器,當這些言彈擊中黑白熊或者舞台上配置的物體就會根據言彈的內容發動各種各樣的效果,本作中登場的言彈總共8種類,不僅可以用來攻擊黑白熊還可以拓展道路和解謎使用。小丸不像系列其他主角一樣,沒有擁有什麼特別才能,因人類史上最大最惡的絕望事件為契機與家人分離,被帶到某所樓監禁了起來。因為黑白熊的襲擊,自監禁中逃脫,來到了外面的世界,從「某個人物」那裡拿到了「擴音器型黑客槍」後,遇到了獨身一人的少女腐川冬子,兩人於是共同在被黑白熊控制下的孩子們的支配下的塔和城艱難求生。【こまる】這稱呼本為彈丸系列腳本的小高的愛稱【デコマル】所演變而來,後來【デコマル】變為滅族者翔所稱小丸的綽號。頭上的呆毛會隨著表情變化變換,發色是深灰色,穿著在監禁時期所給她的夏天水手服。水手服胸前領子以及背面領巾右下角是有著【高】字的校章A。領帶、胸前口袋以及長襪外側有著校章B。於後面腰間配帶著十神白夜所給她的黑客槍。曾妄想身上的制服是不存在世上的【聖.公亞女子學院】的校服。在戰斗時會因跌倒而露出內褲,內衣以及內褲都是藍白條紋。在《絕對絕望少女》中,因苗木誠長高了1cm,兄妹的身高差縮短為2cm。
⑤ 用木頭的木組詞
「木」組詞:木訥、花木、樹木、枕木、木然等等。
基本釋義:
1.樹木:伐~。果~。獨~不成林。
2.木頭:棗~。榆~。檀香~。
3.棺材:棺~。行將就~。
4.質朴:~訥。
5.反應遲鈍:~然。~頭~腦。他反應有點~。
6.麻木:兩腳凍~了。舌頭~了,什麼味道也嘗不出來。
7.姓。
(5)苗圃校服擴展閱讀
一、木訥
造句:父母對他們昂貴的教育費用不知所措,然而完全適應了大學生活的23歲的孩子卻會在他們陳舊的卧室里興奮地哭泣,由於無法做出決定而顯呆滯木訥。
解釋:<書>朴實遲鈍,不善於說話:~寡言。
二、花木
造句:我一點也不知道,同一時間,薩提亞在另一個角落裡,在一小時內,使他自己創造出來的神秘花木,生出根、發出芽來。
解釋:供觀賞的花和樹木。
三、樹木
造句:科學家對植物和樹木儲存的能量非常感興趣,首先是因為它們的總量比汽車、卡車、火車和飛機消耗的還多,其次是因為能源來自空氣中的碳。
解釋:樹(總稱)。
四、枕木
造句:1869年,在「金色道釘」(GoldenSpike)被釘入枕木、從而宣告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完工的當天,人們舉行了盛大慶典。
解釋:橫鋪在鐵路路基的道砟上、用來墊平和固定鐵軌的方柱形木頭。也叫道木。
五、木然
造句:就社交恐懼症的情況而言,這可能是一張木然的臉和一張令人厭惡的臉,在提供了這樣一個選擇之後,一個焦慮的人本能地會注視那張令人厭惡的面容。
解釋:一時痴呆不知所措的樣子。
⑥ 法國將軍的「苗圃」是什麼
悠久的歷史
聖西爾軍校,法國最重要的軍校,是法國陸軍的一所軍事專科學校。早年建在巴黎郊外凡爾賽宮附近的聖西爾,並因此而得名。
聖西爾軍校的資料
這所享譽世界的軍事學府軍校已走過了200年的滄桑歷程。17世紀以前,法國軍隊中的軍官都是國王推薦任命的貴族,他們並沒有受過專門的軍事訓練。到路易十四時期,才出現了幾個訓練從軍的貴族子弟的連隊。為了讓年輕的貴族、紳士們接受嚴格、系統的軍事訓練,1751年,國王路易十五在巴黎開辦了一所皇家軍事學校。由於皇家軍校開支過大,1776年被迫停辦。1777年,在皇家軍校所在地開設了培訓巴黎和外省優秀青年的貴族子弟連。1784年,一個名叫波拿巴·拿破崙的年輕人被選入這個連隊受訓。1785年8月15日,拿破崙在這里接過少尉軍銜的委任狀。兩年之後,這所軍校又因為經費問題被迫關閉。
波拿巴·拿破崙成為法國首席執行官後,面對軍隊連年征戰而缺少優秀軍官的情況,十分懷念自己早年的軍校生涯,決心建立一所軍官學校。1803年1月28日他簽署法令,決定在巴黎南郊50公里的楓丹白露成立「帝國軍事專科學校」。1805年他還親自為軍校題寫了「為打勝仗而受訓」的校訓,時刻提醒學員們不要忘了自己肩負的使命與責任。
1808年3月24日,軍校遷至巴黎南部凡爾賽宮附近的聖西爾。
拿破崙在滑鐵盧慘敗之後,這所軍校於1815年7月16日被迫關閉,兩年後又得以恢復,正式改名為「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校遭德軍轟炸,軍校師生隨法國潰敗的軍隊遷到法國南方城市愛克斯·普羅旺斯。1942年,聖西爾軍校被迫解散。但與此同時,一所由夏爾·戴高樂將軍創辦的自由法蘭西軍官訓練學校在倫敦成立,繼續為法蘭西軍隊培養軍官。戰後,這所在戰爭中成立和保留下來的軍校又被合並為諸兵種軍事專科學校並遷回本土。由於聖西爾軍校的建築已在盟軍為解放巴黎而實施的轟炸中被夷為平地,新校址只好設在距巴黎以西約300公里的雷恩市郊外的科埃基當。1961年根據招生對象的不同,諸兵種軍校一分為二,又恢復了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的名稱。
近兩個世紀以來,這所軍校為法國陸軍培養了近6萬名優秀軍官;法國陸軍中幾乎所有的高級將領都出自聖西爾軍校。正如拿破崙所說,這里是「將軍的苗圃」。
嚴苛的入學條件
聖西爾軍校威名揚天下,自然就成為法國青年追求榮譽、躋身軍界的嚮往地。不少法國青年認為,能在聖西爾軍校學習是十分榮幸的。但進入聖西爾卻非易事。在軍校建立初期,法國軍隊有一項條例規定:凡是在軍校招生會考中被錄取的學生,應一律先到軍團服役一年,當一回大兵。大凡吃不了當兵苦的或不適應軍營紀律約束的人將被淘汰,不能進入軍校學習。這里還有一個小傳說。據說,戴高樂將軍在進入聖西爾之前,就曾在阿格斯的步兵第33團9連當兵。日復一日的軍事訓練和削土豆皮之類的勤雜事物,使人膩味透了。戴高樂討厭這樣的生活,也鄙視這樣的訓練方式。他總是以各種方法來諷刺它,找各種理由來躲避它,以至於當有人問到他當時的連長,為什麼不給這位非凡的新兵破格晉升時,這位連長說:「我怎麼能把這樣的小夥子升為中士?他只有當大元帥才會稱心如意。」戴高樂將軍之所以能在阿格斯的步兵團堅持下來,是因為他有從軍的堅定信念,以及阿格斯的這塊神奇土地的吸引。戴高樂是在1910年入學聖西爾的,並於1912年以第13名的畢業考試成績從聖西爾畢業。
戴高樂在聖西爾讀書時佩戴的軍刀
如今,入校要求更嚴。報名參考的人必須具備獻身的精神、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正直的為人以及良好的修養,而一般人很難養成這些近乎完美的品質。另外,報考聖西爾的條件與方法也頗為嚴格復雜。報考學員的年齡必須在17~20歲之間,未婚,而且是法國公民。他們通過國家高中統一會考以後,必須再經過大學預科或聖西爾專科預備學校學習之後,經考試合格,擇優錄取。當然,報考著名工科大學的成績合格者和取得學士學位的大學生,可以受到優待,這些只需經過面試和體育測驗就可直接進入軍校學習,但人數不超過總招生人數的15%。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得過勛章的現役軍人及法國盟國的優秀軍人,經過國民議會批准後,也可破格進入聖西爾學習。
近幾年,聖西爾軍校每年錄取新生160~170名,但報考的人數很多,一般不會少於700人。如1993年報考的人數約900人,這個6取1的比例在法國可是相當高的。考生平均年齡為21歲,其中1/3的考生不到20歲。來自聖西爾專科預備學校和地方大學預科的考生各佔一半。法國人似乎沒有「好男不當兵」的觀念,所以軍人家庭的子女也願意報考軍校。聖西爾的學員中有1/3的人來自軍人家庭。
組織機構與課程設置
聖西爾沒有單獨的領導體制,它與其他兵種學校合在一起共設領導機構,校長為少將軍銜。下設四大部:參謀部、軍訓部、教研部和學員部。學校按文科、理工科和經濟科分類編成3個學員隊。軍訓部設戰術研究、體育訓練等專業教研室。教研部主管文化學習,設有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經濟學、語言學等專業教研室以及各類教學保障機構。學員在進行野外生存訓練聖西爾軍校是法國培養陸軍初級軍官的學校。它的目標是培養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學員,人人具有為人師表的自豪感和為國家效勞的自學意識,其廣博的知識和健壯的體魄可以適應各種環境,能有效地管理和指揮部隊。聖西爾還要求學員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培養高效的工作能力,為今後擔負國家賦予的較高職責做好准備。總之,從聖西爾畢業的學員不僅具備優良的軍人素質,還具有淵博的文化知識。個個是有理想、有個性、有文化、有紀律、有服務意識的未來國防棟梁。
學校學制原先為2年,1983年,為了加強軍事訓練,學校進行改革,學制也由2年改為3年。學員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基礎軍事知識、教學訓練法知識、戰斗訓練、身體素質與體育訓練、行政管理與技術、文化知識等。3年的課程安排如下:
第一年,以軍事訓練為主。時間是10個月,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個月的單兵基礎訓練,包括體能訓練、器械體操訓練和射擊訓練,這是最艱苦的階段;第二階段4個月,與其他軍校的地方新生一道,在科埃基當學習一些共同課目,包括分隊訓練和戰術;第三階段5個月,到部隊代職擔任實習排長,目的是學會組織新兵訓練。第一學年重在打基礎,它是新生走上軍旅生涯的第一步。在這一年中,少數不能適應的學員將被淘汰,按普通義務兵待遇退出現役,但發給他們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第一階段合格證明。其他合格者在第一年結束後被授予准尉軍銜。
第二年,以文化課學習為主。聖西爾的文化課,按文、理、經濟類分科,學員根據各自的專業分班學習相關的課程。除了規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學員還要自選一些課目。第二年的後期安排有10周的軍事訓練,前4周到國家突擊訓練中心集訓,剩餘時間用於學習陸軍各兵種的連排訓練、戰術指揮,並學會跳傘。第二年結束,合格者將被授予少尉軍銜。
第三年,在前兩年學習的基礎上,鞏固和深化各學科的知識,重點培養學員的主動性、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學員作為軍事指揮官的領導意識與能力。文化課仍按專業分別組織。在進行專業課學習的同時,學校還請軍內外的專家、學者到學校就當前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舉辦講座,組織學員到國家企業或部隊機關見習,其中到部隊教導隊學習6周,在企業進修班學習2周。第三年的軍事訓練共6周,重點是培養學員動手和動腦能力,組織他們到陸軍各兵種部隊中實習鍛煉,學習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理論,參與各種模擬實戰訓練,如夜間偷渡和襲擊、乘直升機機降作戰與模擬前華約國家軍隊的分隊對抗演習等。同時,准備參加國慶閱兵式。
聖西爾軍校的學生聖西爾軍校訓練是嚴格的,但它的文化娛樂活動卻是豐富多彩的。由於設施不完善,聖西爾早期的文化活動比較簡單,學員只能常自編自演一些小節目來緩解緊張的學習生活。戴高樂在聖西爾學習時,就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演員」。由於他有2米高的個頭,人們常取笑他,給他取綽號叫「大公雞」、「西哈諾」,讓他站在桌子上背誦「西哈諾」;讓他裝扮成小丑,表演雜技節目;還讓他在為慶祝「勝利日」而組織的歌舞演出中,扮演「鄉下的未婚夫」。就是這些節目豐富了早期的學員生活。
而現在,學校的各種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學員在緊張學習訓練之後,可以去體育場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如玩橄欖球、踢足球、打籃球或壘球等。休息日或節假日可以去學員之家聽音樂、會客或跳舞。跳舞是聖西爾人最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每到舞廳開放時間,舞廳里就擠滿了學員,在這個時候,學員可以充分放鬆自己,邀請漂亮的小姐一起翩翩起舞,向她們一展自己的騎士風度。當然,這種場合,老學員享有絕對的優先權,新學員們只好怯怯地站在旁邊觀看,等待機會。
獨特的風格與傳統
聖西爾軍校創辦至今已有兩個世紀的歷史。它經歷了由王朝到帝國又到共和國的風風雨雨,並形成了許多自己特有的風格與傳統。
拿破崙親授的校旗。聖西爾軍校校旗以法蘭西藍、白、紅三色國旗為底,一面綉有「榮譽與祖國」,另一面綉著校訓訓詞「為打勝仗而受訓」。第一面校旗是拿破崙親授的。
軍校典禮
含淚譜寫的懷念往日殊榮的校歌。聖西爾軍校的校歌音譯為「加萊特」,法文原意是一種餅式點心,引申義為一種盤形線圈,後來專指聖西爾軍校學員大禮服上的肩章。相傳19世紀初,只有最優秀的聖西爾軍校學員才有資格在軍禮服上佩帶這種猩紅色帶流蘇穗的肩章,用以表彰他們的出色表現與勇敢。1843年,路易·菲利普國王為博取人才,決定所有學員都必須佩帶這種「加萊特」。不料,此舉嚴重刺傷了優等生們的自尊心。於是,他們含淚譜寫一首懷念往日殊榮的歌,並在當年畢業慶典上唱了出來:「高貴的加萊特,你的名字永垂青史……」從此,這首歌便成了聖西爾軍校的校歌。
與眾不同的校服。聖西爾軍校的校服最早定型於1852年。它與其他軍校的校服不同,頭上是一頂配有紅白羽飾的圓筒帽;校服上身為深藍色立領制服,肩章為猩紅色毛線紡織物,帶流蘇穗,配一條皮腰帶;下身是紅色帶天藍色條飾的褲子。帽子上的羽毛飾物頗有一番來歷,據說:1855年8月24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來訪,拿破崙三世為了表示敬意,他讓參加受閱的聖西爾軍校儀仗隊在圓筒軍帽上插上代表英國王室的紅白兩色羽毛。法國人把這種羽飾又稱作「鶴鴕羽飾」,因為相傳在英國女王抵達巴黎之前不久,人們在巴黎動物園發現這種長著紅白羽毛叫鶴鴕的鳥。聖西爾軍校的學員只有在重大節日或學校慶典時才著校服,平時著陸軍軍官常服。
聖西爾軍校的閱兵方陣
別具一格的校慶。聖西爾軍校每年都要舉行慶祝活動,其中最主要、最著名的是命名、傳帽與授佩刀儀式。從1803年開始,聖西爾軍校一直以法國歷史上的某個著名人物或法軍的某次重大戰役的名字授予一屆學員,以紀念先輩,緬懷他們的英雄業績。傳帽,則表示傳統的繼續。授佩刀則是從古代授予騎士佩劍的傳統而演變來的。命名、傳帽與授刀儀式一般在學員結束第一年軍訓,升第二學年時舉行。第二學年開學後的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全體學員集合在操場。首先,由校長宣布為本屆學員選定的命名,講解其意義。然後,校長發出口號:「男子漢們,蹲下!」新學員們聽到口令後,右腿單膝跪地,左手輕撫刀鞘,右手自然下垂,先由老學員傳授帶「鶴鴕羽飾」的圓筒帽。最後舉行授佩刀儀式,由新學員自選的「教父」面對新學員站好,將佩刀輕壓其左肩之上,新學員接過佩刀。這時,校長發出「軍官們,起立!」的口號,學員們起立,行持刀禮。校慶活動結束。
著名校友
聖西爾軍校自成立以來,先後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軍官,法國陸軍幾乎所有高級將領都出身於此。拿破崙稱該校為「將軍的苗圃」。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和陸軍元帥勒克萊爾等都畢業於聖西爾軍校。
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
戴高樂,1890年11月出生於法國北方里爾市一個牧師家庭。1909年8月,考進聖西爾軍校,開始了他的軍人生涯。在校學習期間,戴高樂思想活躍,勤於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他不同意多數人的「刺刀比槍炮優越」的觀點,而強調火力在戰斗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觀點受到上司的贊譽。1912年10月1日,戴高樂從聖西爾軍校畢業,授少尉軍銜,分配到部隊任見習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到前線作戰。
戴高樂
1921年10月1日,戴高樂調回聖西爾軍校任戰爭史教官。在此期間,他根據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體驗,深信技術兵器在未來戰爭中將起十分重大的作用,進而提出了「在空軍緊密配合下使用步兵和坦克聯合作戰」的觀點。1922年11月,戴高樂考入巴黎高等軍事學院,埋頭於新軍事學的研究,鑽研戰略戰術理論。
1924年畢業後,歷任參謀、營長和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坦克團長等職。1939年9月任第4裝甲師師長,先後指揮所部在阿爾薩斯和索姆河地區作戰。1940年,任國防事務副秘書長。德軍進入巴黎後,戴高樂離法赴英。在英國,他通過廣播,號召法國人民繼續進行反抗德國法西斯的斗爭,並在倫敦發起「自由法國」運動,著手組建「自由法國」武裝力量。戴高樂還努力使法國各殖民地參加「自由法國」運動,擴大補充兵員和物質保障的基地。1943年,戴高樂被推選為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成為海內外公認的法國戰時抵抗運動領袖。1944年8月,戴高樂指揮「自由法國」武裝力量協同盟軍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役,親率第2裝甲師進入巴黎,支援了首都人民的起義。
1945年11月,戴高樂被推舉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1946年1月由於未能在法國建立總統制而離職。1958年6月1日,再次擔任政府總理。1959年1月8日,被選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1965年12月19日再次當選為總統。戴高樂在任總統期間,力求恢復法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威望,力圖在解決歐洲和世界問題時維護法國的民族獨立和主權。1969年4月,戴高樂辭去總統職務。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這位來自聖西爾軍校的將軍,這位法蘭西的抗戰領袖、共和國總統,因心臟病發作在科龍貝猝然去世,享年80歲。
巴黎解放者——勒克萊爾
勒克萊爾,原名菲利普·德·奧特克洛克,1902年11月22日出生於法國庇卡底里的一個貴族家庭。1922年,他考入聖西爾軍校,4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不久,他被派往摩洛哥鎮壓暴動。暴動平定後,他回到聖西爾軍校任教官。
勒克萊爾在前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勒克萊爾任法國陸軍的一個步兵師參謀長,參加對德軍作戰。法國政府投降後,1940年7月25日,他到達倫敦,參加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從此化名為「勒克萊爾」。
不久,奉戴高樂之命到非洲法屬殖民地,爭取這些國家加入「自由法國」運動。1940年12月,勒克萊爾任查德軍隊總指揮,與義大利軍隊作戰。1942年8月,勒克萊爾任新組建的法國裝甲第2師師長。1943年1月26日,他率領的「自由法國」軍隊與從埃及出發的英國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在利波黎會師,參加了解放突尼西亞的戰斗。1944年8月1日,勒克萊爾率裝甲第2師在諾曼底登陸,參加收復國土和巴黎的戰斗。8月24日,他率軍開進巴黎,摧毀德軍在巴黎的指揮部,因此獲得了「巴黎解放者」的殊榮。9月,他率部同英美盟軍繼續與德軍作戰,一直至德軍投降。
法國為紀念勒克萊爾而用其名字命名的主戰坦克1945年8月5日歐戰結束後,勒克萊爾奉命前往遠東任法國遠東遠征軍總司令,恢復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並代表法國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接受日本的投降。1946年7月,他就任法國北非部隊總監。1947年11月28日,勒克萊爾乘坐的飛機「塔利號」在北非考洛姆—貝查爾附近失事,墜落在沙漠上。勒克萊爾及其隨行的7名軍官全部遇難。
戴高樂聽到勒克萊爾遇難消息後,痛心不已。為了紀念這位將軍,1948年6月18日,戴高樂把巴黎的一條大街命名為「勒克萊爾將軍大街」。1952年7月,法國政府追授勒克萊爾為法國元帥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