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康熙王朝鰲拜什麼時候被拿下的
第12集。
《康熙王朝》第12集劇情:
鰲拜密探報告康熙經常與伍次友來往,班布爾善提議將康熙殺死在伍次友寓處,然後嫁禍於伍次友,此刻,康熙來訪,鰲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對鰲拜敬重有加,稱他為大清恩人,鰲拜有所心軟,但班布爾善卻極力慫恿,按既定目標行事。吳六一與魏東亭密商擒鰲拜之事。康熙向孝庄皇太後表白擒鰲拜決心,並勸孝庄去奉天避避風頭,但孝庄不願,對康熙鼓勵有加。康熙為侍衛們喝酒壯膽。班布爾善向吳六一傳鰲拜的假聖旨,企圖以明升暗降的辦法,將吳六一調離九門提督,由自己心腹執掌。待他走後,吳六一卻拿出康熙聖旨宣讀,自己還將留任。康熙約鰲拜單獨晉見,鰲拜思量再三,慨然前往。班布爾善居心險惡,想在康熙與鰲拜搏鬥之時,沖進宮內,殺死康熙,然後嫁禍於鰲拜,企圖篡位。鰲拜單獨來到康熙殿前,身後重門一扇一扇關上。康熙怒斥鰲拜,侍衛與鰲拜展開血搏。班布爾善在宮外試圖沖進,用巨木撞擊宮門。康熙最終擒獲鰲拜,鰲拜仍勸康熙退位,可以保其平安。班布爾善撞門不休。
望採納~
⑵ 康熙皇帝是在幾歲時登基的是在幾歲時親政是在幾歲時擒鰲拜的
8歲登基,14歲親政,16歲擒鰲拜
順治十八年正月十九日(1661年2月17日) 14歲親政
登基時8歲
親政;
康熙即位之時,清朝處於雖然建立,但國家正百廢待興的局面。而康熙雖然當了皇帝,但因為年幼,國家大事的決斷基本掌握在四位輔政大臣手中。這四位輔政大臣,索尼居首位,總掌啟奏批紅等大權 愛新覺羅·玄燁
但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蘇克薩哈富有才幹,但與鰲拜不和。其後的遏必隆則為人圓滑,不與人爭鋒。對權力最有野心的是鰲拜。為了在索尼退下之後掌控朝政,鰲拜一方面拉攏遏必隆,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擊蘇克薩哈。在處理朝政時,鰲拜十分專橫,根本不將康熙帝放在眼中。康熙帝說:「天下大權,當統於一。」(《清聖祖實錄》卷二七五)康熙帝為強化皇權,上演了一場智擒鰲拜的歷史大戲。
康熙以退為進,在祖母的支持和幫助下,一方面避免與鰲拜發生正面沖突,一方面韜光養晦,此時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黃錫袞密助年幼的聖祖康熙主政於朝,逮捕鰲拜;力贊提督施琅請設官鎮守議,出師於台。庚戌以協助聖祖統兵征剿獲勝、平定『三藩』克振軍威有功,九年八月遂贊襄機務協助國朝舉賢才振綱目、定國是正人心,勞績茂著,深受聖祖倚重。康熙九年十月,拜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左侍郎時兼武英殿總裁官專心指導玄燁學習治世本領,並尋找適當時機鏟除鰲拜。
為進一步鞏固皇權,康熙皇帝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並逐步形成了以南書房為核心的政治中心,加強了皇權。
⑶ 康熙幾歲登基,幾歲滅鰲拜
康熙8歲登基,13歲滅鰲拜。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燁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是順治帝的第三子,其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明年為康熙元年。順治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玄燁8歲喪父,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葯,目不交睫,衣不解帶」;10歲喪母,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僅十天後,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當時,康熙帝經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⑷ 智擒鰲拜時,康熙幾歲
康熙帝8歲登極,14歲親政
⑸ 康熙擒鰲拜的時候,康熙跟鰲拜都多少歲
康熙八年(1669),玄燁14歲時鏟除了權臣鰲拜。
鰲拜出生日期不詳,無從考證。
⑹ 鰲拜死的時候多少歲
生年不詳,卒於康熙八年(1669)
⑺ 鰲拜的權勢有多大,為什麼被年僅14歲的康熙制服了
鰲拜,清朝三朝元勛,年輕時,英勇善戰,戰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在各大戰役中,他戰皮島、奪松錦、得西充,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皇太極死後,鰲拜聯合正黃旗的索尼等人共同對付想篡位的正白旗的多爾袞,擁立皇太極之子福臨為帝,使得多爾袞煮熟的鴨子飛了,皇帝夢破滅了。順治親政後,對鰲拜極為尊重,讓他直接參與朝政,走向權力的中心。
鰲拜當時的權勢雖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有時就是行駛皇帝的權力,但他畢竟不是皇親,想篡位估計沒那個膽,只是依靠自己的權勢作威作福罷了,康熙監禁了鰲拜,他那麼多的手下,也沒有誰敢出來造反,這也說明了人心向背,估計鰲拜也知道那些人靠不住,所以他也就沒有反抗,束手就擒,接受康熙的懲罰。這也叫罪有應得,還叫惡有惡報。
⑻ 康熙多大的時候殺的鰲拜
康熙皇帝9歲的時候,面對權臣鰲拜的作威作福感到忍無可忍,於是在院子里大發脾氣:「我要殺了鰲拜!」站在他後面的祖母聽見了,走過去,捏住他的手,把他拉下來說:「你太放肆了,年紀輕輕將這種話!鰲拜以今天的權力,廢了你易如反掌!愛新覺羅家族要會在你的手裡!你現在才9歲,就將這種狂妄的話,你不配做皇上!」 結果康熙皇帝沉默了。後來一直到17歲時,康熙才設計擒殺了鰲拜。這件事在他心中忍了8年!而這難熬的8年後,便有了坐朝61年這一空前絕後的紀錄,開啟了康乾盛世。
⑼ 康熙制服鰲拜是是什麼時候
16歲 康熙繼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具有終身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後孝庄文皇後的幫助下,在康熙八年(1669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鰲拜的斗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⑽ 康熙除鰲拜的時候多少歲
康熙皇帝除鰲拜的時候是16歲。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燁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其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時為庶妃。史載孝康章皇後向太後問安之時,出門時看到有龍繞身。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於禁所。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康熙帝除掉鰲拜之後,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康熙帝鏟除鰲拜之後,甄別官吏,為被鰲拜矯旨處死的蘇克薩哈等昭雪,獎勵百官上書言事,禁止圈地等,實操朝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