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
尊重從校服開始
國內外很多學校都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校服,這既是一種整齊劃一的規范化管理要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珍愛學校名譽的方法,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宣傳一種平等的思想。其實,很多學生並不知道穿校服的理由,加上許多校服採用運動裝的樣式,千篇一律,毫無個性,所以學生不願穿,只是迫於學校要求,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學校把道理講明,我相信學生對校服會有更深層的理解,會理性地看待校服,自覺地穿著校服。
穿校服可以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思想。曾經有一名家長到學校反映,學校要求學生每天穿校服太好了,減少了孩子在衣服上的花消,為家長節省了不少費用。現在很多孩子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家長中「苦什麼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學生講究穿名牌,攀比之風日盛,而學校要求學習穿校服,能夠培養學生體諒家長,大方樸素的思想。
穿校服是一所學校的學生群體在精神層面上對學校的認同。校服,顧名思義,代表了一個學校的形象。一所好學校,學生穿上校服,就會萌生一種自豪感,在行為上就會自覺約束自己。校服就像一枚警示牌,時刻提醒學生,自己的身份是學校學生,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無形中提高了自律意識。尊重學校,尊重自己,就應該從尊重校服開始。
穿校服宣揚的是平等思想。我們學校一位班主任從不強迫學生去做什麼事,總是耐心講明道理,學生自然按要求去做,比如,穿校服問題,她是從講故事切入的:一個學生得了不治之症,化療使她的滿頭黑發掉得所剩無幾,愛美的她還惦記上課,可這個樣子怎麼去見老師和同學啊!但當她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無一例外都戴著和她一樣的小紅帽,沒有人奚落她,她感到自己和別人是一樣健康、快樂的。原來同學們得知此事,想出了這個統一佩帶小紅帽的主意。一個小紅帽代表一顆無私關愛的心,它已超出了戴帽子的單純的本來意義。雖然,我們班同學沒有這樣的不幸,但全班60多名同學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經濟狀況,有的富裕一些,有的還很貧窮,不同的穿著難免使大家互相攀比,使貧困的同學心生自卑。統一穿校服可以使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地相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歧視和高傲,這不就是在無聲地宣傳我們經常說的平等嗎?平等無處不在,那就從最簡單的穿校服做起吧!一番話讓同學們突然感覺穿校服是那麼神聖和高貴,因為它代表平等,從此,這個班沒有一個同學不穿校服,堅持了三年。
前不久,韓國奉日川高中的師生訪問我校,學生們都身著整齊的校服,而且衣服的左上角都綉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我們的學生很感慨,校服原來還可以作為禮服,穿上它就代表了自己的國家。當然,我國的個別地方在購買校服時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監督避免。
為穿校服叫好!
② 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
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不喜歡穿校服,我也不喜歡.多難看呀...
但是如果人人都穿,而自己不穿的話.那就不好了.
校服其實並不難看.穿校服是對老師的一種尊敬.也是對學校的一種尊敬.
和你說這些也許你會不想聽.但是要為自己的將來而做打算.如果就為了不想穿校服而放棄學習的話.那真的是太失敗了.為了自己的將來,也為了家人.一定要堅持下去.我相信你會做到的....
③ 對學校校服的看法1000字作文
對學校校服的看法
在世界演變的過程中,服裝隨之經歷了無數次變革和發展。從落後的原始社會人們用樹葉獸皮做的衣服,到迅速發展的今日,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和在街上便看到服裝店內琳琅滿目的服裝。隨著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選擇多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也更加密切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昂貴的品牌服裝也出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就連中學生也關注起服裝的外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表現學生的個性等,但許多家長和教師對此憂心忡忡,怕中學生花費過多金錢和精力在穿著上,而影響學習質量或養成不良習慣。其中這里有社會的影響,但也包括中學生個人因素,有些中學生不滿足於校服上的價格,款式和色彩,導致了中學生對校服有了不滿感。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我們小組進行了調查:75%的中學生表示對校服支持並倡導學生養成在校穿校服的好習慣,20%的中學生是有不滿足校服並開始提出自己對校服的看法,介意他們認為校服的顏色應該變得更加色彩斑斕,款式更加多一些。5%的中學生是反對穿校服的,認為校服不好看,質量不好,不體現中學生的性格。從上述調查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是同意穿校服的,說明了大部分學生對校服的看法都是理智的,不再是過度講求名牌,體現自己的個性追求時髦的人,減少了攀比的心理,校服使中學生他們懂得了不再盲目跟風,盲目最求名牌,懂得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擇自己的衣服
經過我們這次的探究,我們總結了我們對校服的建議和看法:
1、校服是學校的象徵,但是校服的款式比較單調,仍可改進。
2、校服不能很好地體現現代中學生的精神面貌
3、校服能淡化學生的攀比心理,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
4、校服色調單一、沉悶的感覺,而且校服質量有待提高,不夠美觀。希望校服可以有所改良符合時代潮流。
中學生的校園是充滿活力和青春的氣息,無處不張顯這青春的餓、熱力,歡歌笑充斥這每一個角落,而校服——這正是表現飛揚的青春的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最亮眼的風景線,校服的變遷承載著每一個在少年時期的歡笑和淚水,是在記憶里永遠的光輝。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使我更好的了解了校服的變遷,了解了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了解了社會對校服的看法,希望下次的校服變遷,能更好的展現出中學生特有的性格,不再沉悶,單調,能使更多人對校服有更好的感覺。
【轉】
④ 對校服的看法與希望
校服作為統一的服飾不僅可以使一個學校看起來更為整潔,還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間對於衣著的攀比,但現在各學校使用的校服普便存在款式過於老套,顏色難看等問題,使得學生對校服普遍懷有抵觸情緒。如果可以在上述方面有所改善,相信學生們也會開始歡迎校服的。
⑤ 關於校服的議論文800字
我國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調查與研究
【摘要】進入21世紀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學生們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與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與國外大學生服裝有所區別;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設計脈搏,這些都是本論文重點開展研究的。本文通過收集國內有關校服的資料以及採用了不同群體及在校大學生問卷的形式調查現在高校學生對自己的校服所持觀點,得出不同結論並根據這些要求進行探討高校學生服問題的研究,並通過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設計力爭表現出符合中國國情,深受90後大學生們喜歡,注重簡潔、大方、美觀的新型校服。
【關鍵詞】21世紀;大學生校服;設計研究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
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種符號、一種標識、一種身份的象徵。校服的實施,不僅有利於教學管理的統一化、規范化,而且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應與校園環境相協調。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我們集體凝聚力和純朴的精神。近年來,我國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發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個應該多方位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大學生校服現狀調查
調查過程:通過發放色卡、圖片、調查問卷完成。
1、款式設計風格調查
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為例,內地多數校服款式陳舊老套,運動服式的校服設計成為「千篇一律」現象嚴重。這種單一形式的校服設計嚴重抑制了大學生們對美的追求,著裝形式上,基本上未脫離高中學習的服飾環節,產生了對學生個性的壓抑感;學生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體現。目前校服結構設計多為松垮,缺乏個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齊放,水手服式樣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襯衫西褲、五花八門的毛背心顏色配以白襪黑鞋,給人感覺新鮮朝氣。
2、體型特徵調查
根據國家標准號型系GB1335-97標准體型分類分為:Y(瘦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22-17cm,24-19cm),A(正常,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6-12cm,18-14cm),B(微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7cm,13-9cm),C(較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17cm,13-9cm),D(胖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6-2cm,8-4cm)。
女子體型分類特徵
男子體型分類特徵
例如:對於女子號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為160㎝,凈體胸圍為84㎝,胸腰落差為18-14cm之間的屬於A型女性。
調查顯示:A/Y體型占據多數比例。不過顯示,從孩童時代到大學間,每5人中就有一個胖子的現象已經出現。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淺色為主,72%的人選擇了白色56%的人選擇了藍色。秋冬校服以深色為主,52%的選擇了黑色,35%的人選擇了紫色。對於校服喜歡什麼風格:
A、日系;B、韓系;C、休閑系;D、運動裝。
調查顯示:65%的同學還是喜歡運動休閑裝,30%喜歡韓系。43%的人認為春夏的服裝價位應在70-90元之間,57%的人認為應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價位在120-190之間。
二、90後校服設計要點
1、從款式上設計要創新。從創新思維下思考設計。校服已經成為體現本國文化的窗口,款式設計都與本地區、本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要在校服的設計中不斷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區高校校服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域氣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大學校服有較大的款式區別。
校服設計款式主要分為制服式學生裝和運動式(休閑式)學生裝,款式新穎,各系的校服顏色可不同,有個性,體現大學生的特點與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適。根據季節變換,穿著舒適,重視色彩和流行時尚的搭配與結合。夏季校服多以淺色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為主。
3、從服裝面料上設計要體現出舒適透氣、易洗耐穿原則。
4、從配件上設計考慮的因素就相應多了一些,如配件應該體現時代感,將時尚以及校園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飾是設計的一個亮點,校標、領帶、裝飾帶被認為是校服應有的配件,Logo應結合校園特色。
5、質優價廉而耐穿原則。質優,就是服裝結構設計與工藝設計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質量校服是陪伴學生多年的服裝,但一些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的服裝面料,讓穿著者有明顯的不適感,對學生身體健康不利。此外,還有穿著不久就開線、破損等問題,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斷針扎傷的案例。
6、設計特點。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園文化及90青年人活潑、積極、向上的特點,可將時尚元素其中設計中。90後大學生是早晚都是准職業人,具有學生成人等多重特點的人群,所以在考慮其校服設計是要考慮其心理特徵、形體特徵、身份特徵及經濟承受能力,這些都是高校校服設計者充分需要考慮的。
⑥ 材料評價中國校服,寫一篇時評類作文
校服雜記
小引自從我們上了學,校服就成了我們的「好朋友」。今天穿,明天穿,後天還得穿。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對這位親密無間,陪伴我走過近6個春夏秋冬的「好朋友」的認識也在不斷地變化。低年級:「新鮮」的校服
剛邁入學堂的大門,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就都穿上了校服。典雅的深綠和潔凈的純白適當地交錯,好看極了。我們都覺得興奮,很愛惜自己的校服,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臟了它。「新鮮」,是我們這些幼稚的孩子對校服的第一種認識。
中年級:「煩惱」的校服
當我們漸漸地熟悉了這所學校,熟悉了這身校服,剛入學時的那種好奇的感覺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苦惱。盡管我們又換了黑白相間的新校服,可時間一長,我們對新校服就又厭倦了。這時的我們都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學校三令五申要我們穿校服,我們偏不穿;我們要的是多變,是時尚,對什麼事物都只有「三分鍾熱度」,而這「三分鍾」,就是我們的低年級。「煩惱」,自然是我們這些長大的孩子對校服的第二種認識。
高年級:「眷戀」的校服
迎著畢業的鍾聲,我們都意識到留在這所學校的時間不多了,對學校的一切都珍惜起來。我們盡量每天都穿上校服,自豪地告訴別人我們是這里的學生。我們對校服的態度又變了,這黑白相間的校服對我們已不再是一種負擔,相反,我們覺得它很美觀。我們這些成熟的孩子對校服的第三種認識就是「眷戀」。
小結
對於校服,我有太多的認識,有太多的感慨,就寫下了這篇《校服雜記》,來紀念我的校服……
⑦ 對校服的看法以及建議
1、校服是學校的象徵,但是校服的款式比較單調,仍可改進。
2、校服不能很好地體現現代中學生的精神面貌
3、校服能淡化學生的攀比心理,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
4、校服色調單一、沉悶的感覺,而且校服質量有待提高,不夠美觀。希望校服可以有所改良符合時代潮流。
中學生的校園是充滿活力和青春的氣息,無處不張顯這青春的餓、熱力,歡歌笑充斥這每一個角落,而校服——這正是表現飛揚的青春的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最亮眼的風景線,校服的變遷承載著每一個在少年時期的歡笑和淚水,是在記憶里永遠的光輝。
(7)學生對校服評價作文初中擴展閱讀:
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學學生對校服的看法,我們小組調查中,75%的中學生表示對校服的支持和倡導學生形成學校穿校服的習慣,20%的高中學生不滿意學校制服和校服開始提出他的意見,心靈的顏色,他們認為校服應該變得更加多彩,風格是更多。
5%的中學生反對穿校服,認為校服不美觀,質量不好,不能體現中學生的性格。從調查結果,大部分學生同意穿校服,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校服是明智的,不再是過分強調在著名品牌,反映自己的追求時尚個性,減少競爭心理,校服使學生他們知道不再盲目跟風,盲目地追求名牌,能理解根據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
⑧ 對校服的看法以及建議
中國校服樸素、休閑、運動,輕便靈活,更有安全感,所以每逢周末節假日,學生也是經常把校服當穿運動裝。校服和書包是學生的一個標識,學生就應該有學生的樣。
自九十年代以來,校服被一統天下,各省各市眾多的小學、初、高中的同學們都裹在寬大的校服里度過了12年的豆蔻年華。非常精神的運動服,作為少男少女的「校服」,卻也真是讓人提不起精神,於是學生的反抗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8)學生對校服評價作文初中擴展閱讀:
校服的特點
1、吸濕性:棉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性,在正常的情況下,纖維可向周圍的大氣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為8-10%,所以它接觸人的皮膚,使人感到柔軟而不僵硬。如果棉布濕度增大,周圍溫度較高,纖維中含的水分量會全部蒸發散去,使織物保持水平衡狀態,使人感覺舒適。
2、保濕性:由於棉纖維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熱傳導系數極低,又因棉纖維本身具有多孔性,彈性高優點,纖維之間能積存大量空氣,空氣又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所以,純棉纖維紡織品具有良好的保濕性,穿著純棉織品服裝使人感覺到溫暖。
3、耐熱性:純棉織品耐熱能良好,在攝氏110℃以下時,只會引起織物上水分蒸發,不會損傷纖維,所以純棉織物在常溫下,穿著使用,洗滌印染等對織品都無影響,由此對提高了純棉織品耐洗耐穿服用性能。
4、耐鹼性:棉纖維對鹼的抵抗能力較大,棉纖維在鹼溶液中,纖維不發生破壞現象,該性能有利於服用後對污染的洗滌,消毒除雜質,同時也可以對純棉紡織品進行染色、印花及各種工藝加工,以產生更多棉織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