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
尊重從校服開始
國內外很多學校都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校服,這既是一種整齊劃一的規范化管理要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珍愛學校名譽的方法,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宣傳一種平等的思想。其實,很多學生並不知道穿校服的理由,加上許多校服採用運動裝的樣式,千篇一律,毫無個性,所以學生不願穿,只是迫於學校要求,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學校把道理講明,我相信學生對校服會有更深層的理解,會理性地看待校服,自覺地穿著校服。
穿校服可以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思想。曾經有一名家長到學校反映,學校要求學生每天穿校服太好了,減少了孩子在衣服上的花消,為家長節省了不少費用。現在很多孩子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家長中「苦什麼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學生講究穿名牌,攀比之風日盛,而學校要求學習穿校服,能夠培養學生體諒家長,大方樸素的思想。
穿校服是一所學校的學生群體在精神層面上對學校的認同。校服,顧名思義,代表了一個學校的形象。一所好學校,學生穿上校服,就會萌生一種自豪感,在行為上就會自覺約束自己。校服就像一枚警示牌,時刻提醒學生,自己的身份是學校學生,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無形中提高了自律意識。尊重學校,尊重自己,就應該從尊重校服開始。
穿校服宣揚的是平等思想。我們學校一位班主任從不強迫學生去做什麼事,總是耐心講明道理,學生自然按要求去做,比如,穿校服問題,她是從講故事切入的:一個學生得了不治之症,化療使她的滿頭黑發掉得所剩無幾,愛美的她還惦記上課,可這個樣子怎麼去見老師和同學啊!但當她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無一例外都戴著和她一樣的小紅帽,沒有人奚落她,她感到自己和別人是一樣健康、快樂的。原來同學們得知此事,想出了這個統一佩帶小紅帽的主意。一個小紅帽代表一顆無私關愛的心,它已超出了戴帽子的單純的本來意義。雖然,我們班同學沒有這樣的不幸,但全班60多名同學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經濟狀況,有的富裕一些,有的還很貧窮,不同的穿著難免使大家互相攀比,使貧困的同學心生自卑。統一穿校服可以使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地相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歧視和高傲,這不就是在無聲地宣傳我們經常說的平等嗎?平等無處不在,那就從最簡單的穿校服做起吧!一番話讓同學們突然感覺穿校服是那麼神聖和高貴,因為它代表平等,從此,這個班沒有一個同學不穿校服,堅持了三年。
前不久,韓國奉日川高中的師生訪問我校,學生們都身著整齊的校服,而且衣服的左上角都綉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我們的學生很感慨,校服原來還可以作為禮服,穿上它就代表了自己的國家。當然,我國的個別地方在購買校服時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監督避免。
為穿校服叫好!
2. 關於校服的作文
校服是學校的標志,不同的學校都有各具特色的校服. 一.紫色的回憶 小學時代,其校服五光十色, 不同顏色的校服看上去顯得鮮艷絢麗 ,光彩奪目,充滿童年活潑,生氣勃勃,富有朝氣.每當我們穿上校服,整個心情好象變了,感到驕傲,一個個都趾高氣揚的走來走去的!!!!!~~ 更有意義的一次可就是小學加入少先隊員的時候了,記得那天,我與三.四十個同學穿著校服站在操場前,那時,別提我有多自豪呀!!!!頓時,我認為入少先隊是一件非常簡單有趣的事!真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快快長大. 二.綠色的滋味 中學時代,其校服則與小學時期的校服大不相同了,它也沒有那麽的五彩繽紛,大多數是黑白相間,淡綠相襯,顯示出十分嚴肅庄嚴。 當然,在初中入中國共青團時,也與小學截然不同,我班僅僅十位學生加入共青團。 頓時,看到這光芒閃爍的紅星,彷彿就看到井岡山的燎之火,又彷彿看到革命烈士在欲血奮戰!!! 特別是,當學校全體同學穿著整齊的校服,站在操場上時,整個學校簡直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充滿青春的活力。那時,我就深深地體會到了綠色的滋味——生氣蓬勃!!!! 三。粉紅色的憧憬 可當我在電視中看到大學生穿著校服,那感覺與中學的校服就迥然不同了。 看!帶著黑色的帽子,系著綠色的領帶和肩章,真有紳士風度!那豈是一個「酷」字了得!那校服,我日日夜夜在努力追求,追求。。。。。。 那放射出媚力的校服,已離我不在遙遠。。。。。。
3. 對學校校服的看法1000字作文
對學校校服的看法
在世界演變的過程中,服裝隨之經歷了無數次變革和發展。從落後的原始社會人們用樹葉獸皮做的衣服,到迅速發展的今日,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和在街上便看到服裝店內琳琅滿目的服裝。隨著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選擇多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也更加密切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昂貴的品牌服裝也出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就連中學生也關注起服裝的外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表現學生的個性等,但許多家長和教師對此憂心忡忡,怕中學生花費過多金錢和精力在穿著上,而影響學習質量或養成不良習慣。其中這里有社會的影響,但也包括中學生個人因素,有些中學生不滿足於校服上的價格,款式和色彩,導致了中學生對校服有了不滿感。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我們小組進行了調查:75%的中學生表示對校服支持並倡導學生養成在校穿校服的好習慣,20%的中學生是有不滿足校服並開始提出自己對校服的看法,介意他們認為校服的顏色應該變得更加色彩斑斕,款式更加多一些。5%的中學生是反對穿校服的,認為校服不好看,質量不好,不體現中學生的性格。從上述調查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是同意穿校服的,說明了大部分學生對校服的看法都是理智的,不再是過度講求名牌,體現自己的個性追求時髦的人,減少了攀比的心理,校服使中學生他們懂得了不再盲目跟風,盲目最求名牌,懂得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擇自己的衣服
經過我們這次的探究,我們總結了我們對校服的建議和看法:
1、校服是學校的象徵,但是校服的款式比較單調,仍可改進。
2、校服不能很好地體現現代中學生的精神面貌
3、校服能淡化學生的攀比心理,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
4、校服色調單一、沉悶的感覺,而且校服質量有待提高,不夠美觀。希望校服可以有所改良符合時代潮流。
中學生的校園是充滿活力和青春的氣息,無處不張顯這青春的餓、熱力,歡歌笑充斥這每一個角落,而校服——這正是表現飛揚的青春的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最亮眼的風景線,校服的變遷承載著每一個在少年時期的歡笑和淚水,是在記憶里永遠的光輝。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使我更好的了解了校服的變遷,了解了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了解了社會對校服的看法,希望下次的校服變遷,能更好的展現出中學生特有的性格,不再沉悶,單調,能使更多人對校服有更好的感覺。
【轉】
4. 關於校服的議論文800字
我國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調查與研究
【摘要】進入21世紀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學生們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與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與國外大學生服裝有所區別;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設計脈搏,這些都是本論文重點開展研究的。本文通過收集國內有關校服的資料以及採用了不同群體及在校大學生問卷的形式調查現在高校學生對自己的校服所持觀點,得出不同結論並根據這些要求進行探討高校學生服問題的研究,並通過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設計力爭表現出符合中國國情,深受90後大學生們喜歡,注重簡潔、大方、美觀的新型校服。
【關鍵詞】21世紀;大學生校服;設計研究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
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種符號、一種標識、一種身份的象徵。校服的實施,不僅有利於教學管理的統一化、規范化,而且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應與校園環境相協調。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我們集體凝聚力和純朴的精神。近年來,我國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發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個應該多方位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大學生校服現狀調查
調查過程:通過發放色卡、圖片、調查問卷完成。
1、款式設計風格調查
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為例,內地多數校服款式陳舊老套,運動服式的校服設計成為「千篇一律」現象嚴重。這種單一形式的校服設計嚴重抑制了大學生們對美的追求,著裝形式上,基本上未脫離高中學習的服飾環節,產生了對學生個性的壓抑感;學生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體現。目前校服結構設計多為松垮,缺乏個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齊放,水手服式樣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襯衫西褲、五花八門的毛背心顏色配以白襪黑鞋,給人感覺新鮮朝氣。
2、體型特徵調查
根據國家標准號型系GB1335-97標准體型分類分為:Y(瘦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22-17cm,24-19cm),A(正常,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6-12cm,18-14cm),B(微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7cm,13-9cm),C(較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17cm,13-9cm),D(胖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6-2cm,8-4cm)。
女子體型分類特徵
男子體型分類特徵
例如:對於女子號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為160㎝,凈體胸圍為84㎝,胸腰落差為18-14cm之間的屬於A型女性。
調查顯示:A/Y體型占據多數比例。不過顯示,從孩童時代到大學間,每5人中就有一個胖子的現象已經出現。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淺色為主,72%的人選擇了白色56%的人選擇了藍色。秋冬校服以深色為主,52%的選擇了黑色,35%的人選擇了紫色。對於校服喜歡什麼風格:
A、日系;B、韓系;C、休閑系;D、運動裝。
調查顯示:65%的同學還是喜歡運動休閑裝,30%喜歡韓系。43%的人認為春夏的服裝價位應在70-90元之間,57%的人認為應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價位在120-190之間。
二、90後校服設計要點
1、從款式上設計要創新。從創新思維下思考設計。校服已經成為體現本國文化的窗口,款式設計都與本地區、本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要在校服的設計中不斷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區高校校服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域氣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大學校服有較大的款式區別。
校服設計款式主要分為制服式學生裝和運動式(休閑式)學生裝,款式新穎,各系的校服顏色可不同,有個性,體現大學生的特點與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適。根據季節變換,穿著舒適,重視色彩和流行時尚的搭配與結合。夏季校服多以淺色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為主。
3、從服裝面料上設計要體現出舒適透氣、易洗耐穿原則。
4、從配件上設計考慮的因素就相應多了一些,如配件應該體現時代感,將時尚以及校園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飾是設計的一個亮點,校標、領帶、裝飾帶被認為是校服應有的配件,Logo應結合校園特色。
5、質優價廉而耐穿原則。質優,就是服裝結構設計與工藝設計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質量校服是陪伴學生多年的服裝,但一些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的服裝面料,讓穿著者有明顯的不適感,對學生身體健康不利。此外,還有穿著不久就開線、破損等問題,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斷針扎傷的案例。
6、設計特點。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園文化及90青年人活潑、積極、向上的特點,可將時尚元素其中設計中。90後大學生是早晚都是准職業人,具有學生成人等多重特點的人群,所以在考慮其校服設計是要考慮其心理特徵、形體特徵、身份特徵及經濟承受能力,這些都是高校校服設計者充分需要考慮的。
5. 我的新校服說明文作文
炎熱的暑假,我穿著校服到生機勃勃的青草地去捉蟈蟈。「蟈蟈、蟈蟈」,我迅速側耳傾聽,「蟈蟈」果然是蟈蟈的聲音。我小心翼翼的從袋子里拿出塑料杯和小盒子,順著清脆歡快的聲音輕腳慢步的走去。心想:哈哈,今天真是「開門紅」來到這里還不到一分鍾,就有一隻可愛的小蟈蟈來「做客」。此時,微風吹著校服,校服輕輕飄揚,彷彿也喜滋滋的,說:「我的哥哥可真厲害呀,今天真是運氣好到家了,肯定接下來會越來越好。」校服與我可真是心情一樣,因為我也是這么開心。接著,我繼續順著聲音走去。哈哈,總算被我找到了。隨即,我擺出一副架勢,左手拿著杯子,右手拿著盒子,「撲」的一聲便抓住了可愛的蟈蟈。此時,校服彷彿跟我一樣心花怒放,說:「哥哥,你真厲害,抓蟈蟈的水平可說是『抓蟲有方』,剛才我還想會越來越好,誰知,卻成現實了。」校服與我可真是想法一樣,因為我也是這么想。望著小蟈蟈,他那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傷心的樣子,再也沒有以前那歡快的叫聲時,我真有點傷心。此時,我的良心受到了譴責。於是,我便打算放了它。我拿出小盒子,把它打開,只見小蟈蟈霎時活躍了起來,它一下跳了出去,在青草地上活蹦亂跳,還發出那純凈甜美的聲音,彷彿汩汩的流進了我的心田,只感覺一股暖流在我身體中回盪。此時,潔白的校服跟我一樣感受到,喜上眉梢的說:「哥哥,你可真有愛心,竟然把自己用一切心血抓來的小蟈蟈給放掉,我真為你的良心感到自豪,要是我也肯定會放掉它,你真棒。」我與校服可真是做法一樣,因為我也是這樣做。接著,我就一直玩到天黑。回家的路上可真是開心,開心的又蹦又跳。
6.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哦: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我非常幸運地成為第一批走進學校的家長。清早走進校園,當我看到操場上那一張張稚氣而可愛的小臉蛋,心中不由自主地充盈著一股溫暖與感動。孩子,總是最能牽動為人父母者的心弦!早操結束後,我們這些爸爸媽媽走進孩子們所在的班級,當我在教室最後面安定地坐下之後,習慣性地掃描了一下全班的小朋友,眼睛突然之間聚焦一個現象:全班41個小朋友,今天僅僅只有4個小朋友穿著福山校服,兩個男生兩個女生,我家女兒余沛航自然是其中之一。
自拿到福山校服以後,沛航每天清早起床時都堅持要穿著校服,如果哪一天不給她穿,她還真的是不高興,如此以來,我也就遂其心願,堅持每天晚上換洗衣服,保證她第二天起床穿上干凈清爽的福山校服。我明白,小女是真心的喜歡穿校服,當然這也是因為她穿上很有感覺、很漂亮。端莊大方、簡潔時尚的福山校服為何僅僅只有4人穿著?想到這里,我不僅為沛航的堅持而感動,也為我們夫妻二人的堅持而感到欣慰、欣喜。在對待沛航的教育問題上,爸爸媽媽一直以來都在向她傳遞這樣一種觀念:小孩子就應該穿得簡單、舒適、朴實、大方;學生穿上校服是最美的,因為朴實大方就是一種美麗。其實,沛航早已習慣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為了。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裡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盡管時代變遷,但校服所蘊含的這種意義應該不會被磨滅:校服的確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最起碼可以避免穿衣打扮上的攀比之風。同時,校服的象徵意義更加豐富:校服所體現的是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氣質,廣大學生穿上校服後,也許能切實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學校榮譽感,平時會更加註重自覺自律。
菁菁校園,處處張揚著生命的活力、充盈著爛漫的童真,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生命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那我們為何不讓這風景更加絢麗、動人?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
求關注,全天候24小時為您解答【摘要】
我們應該尊重校服作文800字?【提問】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回答】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哦: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我非常幸運地成為第一批走進學校的家長。清早走進校園,當我看到操場上那一張張稚氣而可愛的小臉蛋,心中不由自主地充盈著一股溫暖與感動。孩子,總是最能牽動為人父母者的心弦!早操結束後,我們這些爸爸媽媽走進孩子們所在的班級,當我在教室最後面安定地坐下之後,習慣性地掃描了一下全班的小朋友,眼睛突然之間聚焦一個現象:全班41個小朋友,今天僅僅只有4個小朋友穿著福山校服,兩個男生兩個女生,我家女兒余沛航自然是其中之一。
自拿到福山校服以後,沛航每天清早起床時都堅持要穿著校服,如果哪一天不給她穿,她還真的是不高興,如此以來,我也就遂其心願,堅持每天晚上換洗衣服,保證她第二天起床穿上干凈清爽的福山校服。我明白,小女是真心的喜歡穿校服,當然這也是因為她穿上很有感覺、很漂亮。端莊大方、簡潔時尚的福山校服為何僅僅只有4人穿著?想到這里,我不僅為沛航的堅持而感動,也為我們夫妻二人的堅持而感到欣慰、欣喜。在對待沛航的教育問題上,爸爸媽媽一直以來都在向她傳遞這樣一種觀念:小孩子就應該穿得簡單、舒適、朴實、大方;學生穿上校服是最美的,因為朴實大方就是一種美麗。其實,沛航早已習慣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為了。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裡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盡管時代變遷,但校服所蘊含的這種意義應該不會被磨滅:校服的確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最起碼可以避免穿衣打扮上的攀比之風。同時,校服的象徵意義更加豐富:校服所體現的是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氣質,廣大學生穿上校服後,也許能切實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學校榮譽感,平時會更加註重自覺自律。
菁菁校園,處處張揚著生命的活力、充盈著爛漫的童真,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生命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那我們為何不讓這風景更加絢麗、動人?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
求關注,全天候24小時為您解答【回答】
7. 中學生校服的塗改現象作文800
2014年廣一模的作文在命題形式上與2013年的廣東高考題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均為「材料引……」題型。圍繞一個核心問題提供幾種提示角度,應該說,這樣的題型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按理不應陌生。縱觀這半年各地市的作文模擬題,此種類型的命題為數不少,如佛山一模關於「鄭州市拆除報刊亭」的思考,廣州調研關於「學生社會實踐與學習」的思考,汕頭一模關於「如何閱讀經典」的討論,這些題目均是圍繞一個明確的核心問題提供幾種提示角度,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審題立意。
應該說,這樣的命題是符合當前廣東高考作文命題變化的。在《廣東高考年報.2013》中,對於2013年的作文題目,有如下的評述:「題目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也准確地反映了社會現實狀況。材料的表述是簡潔明晰的,不會造成閱讀障礙。引導考查考生真正的寫作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模式化寫作。這種就具體生活現象而引發關注,引出自己述說的作文形式,是應該提倡的。」
以此為標准,筆者對廣一模作文題稍作評析。
首先題目確實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別是貼近學生的生活,校服塗畫,這個現象沒有誰比學生更熟悉、真切,估計考場上的學生看到這個題目都會猛地一驚,「不會吧?居然是校服塗畫!」。應該說,關注社會和生活,一直是廣東高考這幾年作文命題的一大特色,而這次廣一模可謂是無縫對接,面對「校服塗畫」這種現象,每一個考生都不會陌生,都有話可說。
再從材料的表述來看,字數165字(不算題目要求),語言簡潔精練,閱讀也沒什麼障礙,但是理解材料的的含義就需要考生細細琢磨了。材料圍繞「校服塗畫」現象提供了三個采訪記錄,其實也就是三個圍繞「校服塗畫」這個背景材料提供了三個提示角度。而提示角度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直接提供觀點,一是僅提供事件行為。直接提供觀點的,只需在背景材料所限定的寫作范圍內任選一種或綜合幾種觀點立意即可,而僅提供事件行為的就需要一個理解歸納的過程,考生或需要理解事件行為的實質,或需要追問導致此種事件行為的原因,要能夠從事件行為里歸納出一個觀點來,而這樣明顯是提高了作文的審題難度。而本次廣一模的命題即屬於後者,考生需要認真理解分析三個關於「校服塗畫」的采訪記錄。而這個三個采訪記錄在理解上確實存在較大的難度,廣一模作文審題最大的難度即在此。細細分析,第一個場景(學校門口),反映的是學校(教育者)對於「校服塗畫」現象的簡單處理,缺乏必要的引導,只是一味的禁絕,甚至老師的不當處理某種程度上也是學生「校服塗畫」的原因之一(白色塗改液),所以,場景一反映的實質其實是「校服塗畫」現象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學校(教育者)缺乏正確的引導,僅是簡單且欠缺明智的處理。場景二(商場),反映的是學生對校服的態度,當然態度背後也反映了學生校服塗畫的原因之一。而從場景材料的句子來看,學生對校服的態度是可以作不同理解的。一是學生喜歡校服,所以才會把歌星張靚穎的簽名塗畫在校服上,由此可以理解為學生在校服上塗畫並不見得就是討厭校服,相反有可能是喜歡的一種表現。一是學生不喜歡校服,在學生眼中看來,張靚穎的簽名要比校服有價值多了,學生更重視的張靚穎的簽名,這反映的是學生價值取向的問題。場景三(文具店),反映的是學生在校服塗畫的原因之一是校服便宜,校服在學生眼中不值錢。而其實校服的價值不僅在於金錢,更在於校服本身所承載的一所學校的形象和文化積淀,因為一身校服其實是學校的外在形象認知。學生在校服上試筆,其實是對學校形象的漠視,這種漠視有可能是因為對校服的意義不甚了解而導致的。當然還可以從綜合的角度,特別是第一、第二兩個場景的角度,就是校服代表的是一種整齊劃一的統一要求,而在校服上塗畫代表的是一種學生個性的自由表達。由此角度展開分析論述,也是可以的,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展開,都需要緊緊扣住「校服塗畫」這個前提。
而關於套作問題,應該說,本次廣一模作文完全杜絕了套作。學生平時准備的一些例文,包括大部分的素材,在本次作文中幾乎毫無用處。對於「校服塗畫」這個寫作范圍如此狹窄的問題,即使開卷考試,估計也找不到幾個素材,更不用說是閉卷考試,因為關於「校服塗畫」本來就沒什麼典型素材,那些所謂的司馬遷、李白、陶淵明等等古人更無從談起。因此,從杜絕套作的角度看,確實成功。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此狹窄的寫作范圍是否恰當?對於命題者來說,如何在角度的多元化和限制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從備考的角度看,作為一線教師,必須深刻地理解這樣的變化。可以說,不管是陳妙雲教授,還是考試院的的說法,廣東這幾年一直打擊套作作文,也一直在尋找一種能有效杜絕套作的命題形式,而從2013年的閱卷情況來看,對於「慈善」這樣限制性極強的范圍,基本無法套作。從高考年報的論述來,也肯定了2013年作文題對於打擊套作和模式化寫作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對於能有效防止套作和模式化寫作的「這種就具體生活現象而引發關注,引出自己述說的作文形式」必須引起我們一線教師的重視。而原先建立在素材積累基礎上的「論點—論據—扣題點題」的片段訓練模式以本次一模作文來看,完全行不通,因為最重要的論據這一環就斷鏈了,像「中學生社會實踐」、「校服圖畫」這樣的寫作范圍去哪裡找典型素材?對於習慣了「論點—論據—扣題點題」這樣的分析套路的考生來說,缺乏了典型素材,寫作根本也就無從下筆。這樣的命題對於原先的備考模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如果再不轉變思想,還是以舊模式應對新變化,自然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後階段的備考中必須重視學生的思維水平訓練,尤其是重點訓練學生對某一個具體的社會、生活的問題的分析思考,而時評寫作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途徑,因為議論文最核心的能力還是對問題的分析說理能力。
綜上所述,本次廣一模作文盡管看似令人費解,但細細分析,不管從命題類型還是主題選取,都自有一番道理,也是和目前廣東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相吻合的。學生難寫不等於作文題目不好,從考查的角度看,一道既能讓大部分學生有話可說,又能有效區分考生思維層次的作文題,其實才是一道好題目。而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做的是,深刻地理解變化,准確地把握趨勢,有效地復習備考。
8. 今天我發校服了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學生作文500字
剛來到文匯中學這個陌生的環境中,周圍的一切都令我充滿好奇。中學生活和小學一樣嗎?中學學習緊張嗎?老師會不會很兇呢?沒有人能給我答復,我只能自己去體會。
九月一日,我穿著校服,踏進了學校的大門。今天,是我初中生活的第一天,也就意味著從今天起,我就是一名真正的中學生了。但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什麼都是陌生的,這使我有些擔心:如果有困難,誰來幫我呢?不過很快,親切的同學,和藹的老師,讓我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
可我還是有一絲顧慮:會不會沒有和我玩呢?但這個顧慮也隨著下課而煙消雲散了。一下課,同學們都三三兩兩地圍在一起,說著、笑著、玩著,我也加入了她們,互相了解著名字、畢業學校、愛好特長……。很快,我們就成了親密的朋友。
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對同學們和藹可親,說話總是笑眯眯的,讓人看著心情就很愉快。除此之外,我還很喜歡歷史老師,她講課幽默風趣,也很親切,讓我們聽地津津有味。
而在清晨參加開學典禮的同時,我們也觀察了一下我們的校園,寬敞干凈,有環形跑道、足球場、籃球場等給我們上體育課和課余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學生活的第一天結束了,我在這一天中一直非常開心,因為這里有親切的同學、和藹的老師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有什麼不值得高興的呢?我相信,我會在這里健康成長,渡過快樂的初中三年,會在這里為夢想打下堅實基礎的。
9. 介紹三年的校服,寫一段說明文
校服,起初我只是認為是學校規定穿的衣服罷了,我討厭它,但現在,我不再這樣認為,校服600字作文。
記得第一次接觸它的時候,我非常討厭它,它的顏色很平淡,也沒有可愛的動物圖案和美麗的鮮花圖案。我討厭它,是它,令我不能穿好看的衣服。曾記得發校服那天,同學們都好可笑,因為他們把校服當成小丑的衣服了。一位同學穿上衣服,拉上鏈子,上衣長到他的大腿,簡直可以當裙子了,衣袖則長過他的手,他就把衣服晃來晃去,當作古代的長袍。另一個同學則穿上褲子,褲子一直長到他的胸部,於是他把褲子拉直,他可笑地說:「以後我不用穿衣服啦!」同學們看見了都抱腹大笑起來。我也不例外,一回到家,我就穿上校服給媽媽看,撒小孩子的嬌氣,做鬼臉,那時,我簡直像一個真正的小丑,逗得媽媽直笑。
雖然我很討厭校服,但在學校的「逼迫」下,我只好無奈地穿著上學,。從小學升上了初中,我長大了,成熟了,明白了,也理解了,對校服當然也有了新的看法。
校服,它或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件衣服,但它蘊涵的意義卻很深。校服有各種各樣的款色,每一種款色顏色也不同,不同的校服代表不同的學校,也代表不同的階級,校服上都有學校的校徽。校服,它不僅僅在小學和中學有得穿,甚至在高中也有得穿,今天,我們穿的就是中學時代的校服。我告別了小學生活,踏進了中學的大門,意味著長大了。我不再任性。
校服,代表著學校。當你穿著它去領獎時,此刻不僅僅是你的光榮,也是學校的光榮。 校服,它是一間學校的標志,它無時無刻都在規范著你,不讓你亂來。長大了,不再任性。告別了從前稚氣的我,對校服也有了新的認識。它,不再令我討厭。其實,校服很「美」。它雖沒有可愛的動物圖案和美麗的花紋,但它樸素,樸素得清雅…